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种醇类化合物在根部的施用对拟南_省略_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_于雪松

4种醇类化合物在根部的施用对拟南_省略_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_于雪松

4种醇类化合物在根部的施用对拟南_省略_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_于雪松
4种醇类化合物在根部的施用对拟南_省略_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_于雪松

2018-2019学度度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解析

2018-2019学度度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2、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能辨别其名称和结构。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要点诠释: ①烃是只含C 、H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如甲烷、乙烯、苯等只含C 、H 元素,都属于烃。 ②链状烃和脂环烃又叫脂肪烃。 ③一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如环己烷 )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脂环化合物,又属于烯烃;苯酚 )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芳香化合物,又属于酚类。 ④一种物质具有多种官能团,在按官能团分类时也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类型。如丙烯酸( )有两种官能团:和 。含有可认为属于烯烃,应具有和乙烯类似的化学性质;含有—COOH 也可认为羧酸,应具有和乙酸类似的化学性质。 要点二、常见官能团的名称、结构 1.定义: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如: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乙醇的官能团 为羟基(—OH);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 ),一氯甲烷(CH 3Cl)的官能团为氯原子(—Cl)。 2.常见官能团 官能团名称 官能团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化合物所属类别 碳碳双键 烯烃 碳碳三键 —C ≡C — —C ≡C — 炔烃 卤原子 —X —X 卤代烃 羟基 —O —H —OH 醇或酚 醚键 醚 醛基 —CHO 醛 羰基 —CO — 酮 羧基 —COOH 羧酸 酯基 —COOR 酯 OH CH 2=CH —C —OH O —C — OH O —C —OH O —C —H O —C — O —C —O —H O —C —O —R O

(整理)天然药物化学-黄酮.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习题】(一)选择题 [1-149] A型题 [1-45] 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 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 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 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B.异黄酮C.查耳酮D.二氢黄酮E.黄烷醇 3.含异黄酮的科是 A.唇形科 B.菊科C.豆科 D.伞形科E.芸香科 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醇B.二氢黄酮 C.异黄酮D.查耳酮E.双黄酮 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 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 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E.C环为非平面型

8.在水中溶解度稍大的是 A.槲皮素 B.甘草素 C.木犀草素 D.大豆素 E.芹菜素 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 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 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A.乙醚B.氯仿C.乙醇 D.水E.酸水 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 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 1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槲皮素 B.芹菜素 C.杨梅素 D.木犀草素 E.黄芩素 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 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 14.与盐酸-镁粉试剂呈负反应的是 A.甘草素 B.芹菜素 C.大豆素 D.木犀草素 E.槲皮素 15.不能与邻二酚羟基反应的试剂是 A.三氯化铝 B.二氯氧锆 C.中性醋酸铅 D.碱式醋酸铅 E.氨性氯化锶 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 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 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 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 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 19.用碱溶酸沉法从花、果实类药材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碱液宜选用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本章是本教材的重点,因此考试也是重点。 学习和复习时,对黄酮化合物的分类、检识和提取分离部分重点掌握,并可以通过紫外方法对简单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熟悉槐米和黄芩两味中药的实例。 第一节概述 的含义: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或淡黄色,且分子中亦多含有酮基因此被称为黄酮。黄酮类化合物经典的概念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现在,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碳架为:C6-C3-C6。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这一节要掌握黄酮的分类原则,根据黄酮类化合物A环和B环中间的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结构、3位是否有羟基取代以及B环(苯基)连接的位置(2或3位)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结合中药实例槐米和黄芩进行学习。 第三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这一节内容为黄酮类化合物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也是黄酮化合物难点部分也是重要考点,因此必须掌握,复习时将影响黄酮颜色,酸性强弱的因素归纳总结便于记忆,并牢记颜色反应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能熟练应用显色反应区分相似结构的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颜色主要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有关,助色团(-OH、-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对颜色也有一定影响。

花色素的颜色可随pH不同而改变 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分子中的C环具有近似于半椅式的结构系非平面型分子,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故在水中溶解度稍大。花色素类虽具有平面型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故亲水性较强,水溶度较大。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酚羟基数目的多少和位置有关。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7,4′-二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主要是利用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的性质。 盐酸-镁粉反应此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以与许多金属盐类试剂如铝盐、锆盐、锶盐等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或有色沉淀,有的还产生荧光。 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可以分为溶解提取法、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药材和提取条件选择。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是本节的重点,尤其是聚酰胺色谱发洗脱规律和应用。 聚酰胺色谱的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氢键吸附”,即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其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的,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与位置等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溶剂分子与聚酰胺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越强,则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将越弱。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洗脱时大体有下列规律: 1、首先看黄酮不同类型,被吸附强弱的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 2、相同母核条件下: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在色谱柱上越难以被洗脱;当分子中酚羟基数目相同时,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其与聚酰胺的吸附力减小,易被洗脱下来;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3、游离黄酮与黄酮苷的分离若以含水移动相(如甲醇-水)作洗脱剂,黄

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学习要求] 掌握 1、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 3、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4、色谱法和紫外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熟悉 1、黄酮类化合物苷中常见的单糖、二糖和三糖 2、一些有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了解 1、氢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2、碳核磁共振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 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类型: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 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 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黄烷-3,4-二醇、花色素类、双苯吡 酮类和高异黄酮类。 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①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 数为无定形粉末,具有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 ②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而二氢黄 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溶解度稍大;③黄酮类 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④?-吡喃环上的1-氧原 子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 3、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①还原反应:盐酸-镁粉(或锌粉)反 )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四氢硼钠(NaBH 4 应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②金属盐类 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具有3-羟基4-羰基、5- 羟基4-羰基和邻二酚羟基的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 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③硼酸显色反应:黄酮 类化合物分子中当具有3-羟基4-羰基和5-羟基4-羰基结构时,

醇类

醇类 1、法新社2006年4月4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一个长4630亿千米的甲醇气团,这一天文发现为揭示“原始气体如何形成巨大恒星”提供了有力依据。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能使蛋白质变性B.甲醇能发生消去反应 C.甲醇不能被催化氧化D.甲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剧烈 2、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类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B C D 3、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和浓H2SO4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⑤断裂 C、和乙酸、浓H2SO4共热时,键②断裂 D、在Ag催化剂下和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4、ag的铜丝约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的某种物质中发生反应,铜丝变红且反应后铜丝质量仍为ag,则该物质是A.稀H2SO4 B.C2H5OH C.CuSO4溶液 D.NaOH溶液 5、石油中常会有少量硫醇,因而产生难闻气味。硫醇是巯基(—SH)与链烃基相连的含硫化合物,其性质与醇类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巯基的存在,也导致硫醇有一些醇类所没有的化学性质,例如,硫醇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硫醇在空气中能被氧化等等。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关于硫醇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沸点:C2H5SH>C3H7SH B.还原性:C2H5SH>C2H5OH C.水溶性:C2H5SH>C2H5OH D.酸性:C2H5SH>C2H5OH 6、下列物质中,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消去、酯化反应的为 A、乙醇 B、乙醛 C、苯酚 D、乙酸 7、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生成相应醛的是 A.CH3OH B.CH3CH2CH2OH C.D. 8、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可能是 A.(CH3)3CCH2OH B.(CH3CH2)2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9、具有相同分子式的几种一溴代烷,其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氧化成4种不同的醛,这种一溴代烷的分子式是 A. C3H7Br B. C5H11Br C. C4H9Br D. C6H13Br 10、由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为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 11、质量相等的下列各有机物:(1)甲醇,(2)乙醇、(3)乙二醇,(4)甘油。在浓硫酸催化和加热条件下。跟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消耗乙酸由少至多的正确顺序是 A. (1)<(2)<(3)<(4) B. (2)<(1)<(3)<(4) C. (4)<(3)<(2)<(1) D. (4)<(3)<(1)<(2)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与结构测定 作者:佚名来源:发表时间:2006-04-12 浏览次数:299 字号:大中小 一、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出现在300~400n 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峰位(nm)组内区别组间区别 带Ⅰ带Ⅱ(峰位)(峰强) 黄酮310~350250~280 带Ⅰ不同Ⅰ、Ⅱ皆强 黄酮醇350~385250~280 异黄酮310~330(肩峰)245~275 带Ⅱ不同Ⅰ弱Ⅱ强 二氢黄酮(醇)300~330(肩峰)275~295 查耳酮340~390230~270(低强度) 带Ⅰ不同Ⅰ强Ⅱ弱 橙酮380~430230~270(低强度) 当向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醇钠(NaOMe)、乙酸钠(N aOAc)、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黄酮和黄酮醇类 (一)黄酮、黄酮醇类在甲醇中的UV光谱特征

黄酮或黄酮醇的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带Ⅱ是由A环的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吸收。 黄酮和黄酮醇的UV光谱图形相似,仅带Ⅰ位置不同,黄酮带Ⅰ位于304~350nm,黄酮醇带Ⅰ位于358~385nm。利用带Ⅰ的峰位不同,可以区别这两类化合物。 黄酮、黄酮醇的B环或A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将影响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和形状。例如,7和4′位引入羟基、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可引起相应吸收带向红位移。又如3-或5 -位引入羟基,因能与C4=O形成氢键缔合,前者使带Ⅰ向红位移,后者使带Ⅰ、带Ⅱ均向红位移。B环上的含氧取代基逐渐增加时,带Ⅰ向红位移值(nm)也逐渐增加,但不能使带Ⅱ产生位移。有时(例如3′,4′-位有2个羟基或2个甲氧基或亚甲二氧基)仅可能影响带Ⅱ的形状,使带Ⅱ歧分为双峰或1个主峰(Ⅱb位于短波处)和1个肩峰(sh)或弯曲(Ⅱa位于长波处)。 A环上的含氧取代基增加时,使带Ⅱ向红位移,而对带Ⅰ无影响,或影响甚微(但5-羟基例外)。 黄酮或黄酮醇的3-,5-或4′-羟基被甲基化或苷化后,可使带Ⅰ向紫位移,3-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328~357nm)与黄酮的带Ⅰ的波长范围重叠(且光谱曲线的形状也相似),5-OH甲基化使带Ⅰ和带Ⅱ都向紫位移5~15nm,4′-OH甲基化或苷化,使带Ⅰ向紫位移3~10nm。其他位置上的羟基取代对甲醇中的紫外光谱几乎没有影响。 (二)利用诊断试剂对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UV光谱的影响检出羟基位置 1.甲醇钠(NaOMe),主要是判断是否有4′-OH,3、4′-二OH或3、3′、4′-三OH。2.乙酸钠,较为突出的是判断是否有7-OH。[举例说明] 3.乙酸钠/硼酸主要判断A环或B环是否有邻二酚羟基(5,6-二OH除外)。[举例说明]

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填空题: 1.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2.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和()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即形成()而显现出颜色。 3.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查耳酮为();而二氢黄酮为()。 4.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位或()位引入()或()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5.花色素及其苷的颜色特点是(),pH﹤7时显(),pH为8.5时显(),pH﹥8.5时显()。 6.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等有机溶剂。 7.黄芩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水解后生成的苷元是(),分子中具有()的结构,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成()衍生物而显()色。 8.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原因是();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原因是()。 9.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故显一定的酸

性,不同羟基取代的黄酮其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10.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 11.具有()、()或()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多种金属盐试剂反应生成络合物。 12.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和()黄酮,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两者均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示有()或()黄酮;如果黄色减褪,示有()黄酮。 13.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先将样品溶于乙醚,依次用碱性由()至()的碱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5%Na2CO3可萃取出(),0.2%NaOH可萃取出(),4%NaOH 可萃取出()。 14.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形成()而产生的。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三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模块要求】 1.从结构上认识有机化学、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含义。 2.初步了解有机物从结构上的两种分类方法 3.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 【复习回顾】 1.烷烃结构的特点:、、 2.烃和烃的衍生物 (1)烃: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总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2)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3.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4.碳架: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互相连结成的链或环是分子的骨架,又称碳架。5.杂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除C、H 原子以外的原子如N、O、S、P等称为杂原子。6.我们学过的分类法有哪些? 【学习过程】: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1.烃的分类: 链状烃():烃分子中碳和碳之间的连接呈链状。 烃:分子中含有碳环的 环状烃 烃: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温故知新】如何用树状分类法,给链烃分类? 2.有机化合物分类: 状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①CH2=CH-CH=CH2②③④CH3CH2CHO ⑤⑥ ⑦CH3-CH2-CH2OH ⑧⑨⑩⑾⑿⒀烃

【思考】下列合成过程: CH3CH3CH3CH2Cl CH3CH2OH CH3COOH 其中CH3CH2Cl、CH3CH2OH、CH3COOH以上三者衍生物的性质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按官能团分类 【思考】1.醇和酚的区别: (1)醇:羟基和基直接相连。官能团: (2)酚:羟基和直接相连。官能团:

如: CH 3CH 2OH ( ) ( ) ( ) ( ) 2.具有复合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官能团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性质可分别从各官能团讨论。 如: 具有三个官能团: ,所以这个 化合物可看作 类, 类和 类。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B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C .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氰化钠(NaCN ) B .醋酸(CH 3COOH ) C .乙炔 D .碳化硅(SiC ) 3.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 ) ( ) ( ) ( ) ( ) ( ) 4、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芳香烃: ; (2)卤代烃: ; (3)醇: ; (4)酚: ; H —C —H O OH HO C 2H 5 COOH —— H O O C 2H 5 H 2 C = CH —COOH

48醇类化合物

GBZ/T 160.4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糠醇、二丙酮醇、丙烯醇、乙二醇和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3.1 原理 空气中的甲醇、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糠醇、二丙酮醇、丙烯醇、乙二醇和氯乙醇用固体吸附剂管采集,溶剂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 仪器 3.2.1 硅胶管,溶剂解吸型,200mg/100mg 硅胶(用于甲醇和乙二醇)。 3.2.2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100mg/50mg 活性碳(用于异丙醇、丁醇、异戊醇、异辛醇、二丙酮醇、丙烯醇和氯乙醇)。 3.2.3 GDX- 501管,溶剂解吸型,100mg/50mg GDX-501(用于糠醇)。 3.2.4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3.2.5 溶剂解吸瓶,5ml。 3.2.6 微量注射器,10 l。 3.2.7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条件 色谱柱1(用于甲醇):2m×4mm,GDX-102; 柱温:140℃; 汽化室温度:180℃; 检测室温度:200℃; 载气(氮气)流量:35ml/min。 色谱柱2(用于甲醇以外醇类化合物):2m×4mm,FFAP:Chromosorb WAW=10:100;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答案

黄酮类化合物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B 5.C 6.D 7.D 8.A 9.B 10.B 11.E 12.D 13.B 14.E 15.E 16.D 17.B 18.C 19.A 20.B 21.B 22.E 23.C 24.B 25.C 26.A 27.B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DE 2.ABCDE 3.ABDE 4.ABD 5.AE 6.ABD 二、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2.碱提取酸沉淀法: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三、填空题 1.2-苯基色原酮;三碳链;6C-3C-6C。 2.2位引入苯基;灰黄色至黄色;黄色至橙黄色;交叉共轭体系。 3.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助色团;加深;7以下;8.5左右;>8.5。 4.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亲水性(水溶性);亲水性;亲脂性;酚羟基。 5.7,4/-二羟基;7或4/ 羟基-;一般酚羟基;C5-OH;C4位羰基;ρ~π共轭效应;分子内氢键。 6.橙红色至紫红;异黄酮;查耳酮;四氢硼钠(钾);紫色至紫红色。 7.C3 、、C5-羟基;邻二酚羟基;配合物;沉淀。 8.C3;C5;鲜黄色;C5-OH黄酮;C3-OH黄酮。 9.花;叶;果实;苷;苷元。 10.溶剂提取;碱提取酸沉淀;叶绿素;油脂;色素;蛋白质;多糖。 11.活性炭吸附;pH梯度萃取;聚酰胺色谱。 12.酰胺基;游离酚羟基;氢键缔合;羟基数目和位置;水和醇;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黄酮醇。 13.芦丁;槲皮素;芸香糖;1:10000;1:200;1:300;1:30。 14.离子型,非平面。 四、鉴别题 1. 颜色不褪颜色减褪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 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多数科学家认为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物合成而产生的。经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1]。1、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flavones)、黄酮醇(flavonol)、二氢黄酮类(flavonones)、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双苯吡酮类(xanthones)、查尔酮(chalcones)和双黄酮类(biflavonoids)等十五种。另外,还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很复杂,其中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2、理化性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黄酮苷类。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三糖和酰化糖。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天然色素家族添加

了更多色彩。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级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3、显色:1.盐酸-镁粉(或锌粉) 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反应机理现在认为是因为生成了阳碳离子缘故[1]。2.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产生红~紫色。而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3. 黄酮类化合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锶盐、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与1%三氯化铝 或硝酸铝溶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4、黄酮对身体的好处黄酮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 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栎素、绿茶 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属黄酮。不同分子结构的黄酮可作用于身体不同的器官,如山楂--心血管系统,兰梅-- 眼睛,酸果--尿路系统,葡萄--淋巴、肝脏,接骨木果--免疫系统,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多食葡萄、洋葱、花椰莱、喝红酒、多饮绿茶等方式来获得黄酮,作为身体的一种补充。 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

选修5第一章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练习题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有机化合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组成元素分:烃、烃的衍生物 ②从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链状有机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 ③从官能团分: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①②③ D.只有②③ 解析:选C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判断。 2.下列关于有机物及相应官能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与聚乙烯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故都属于烯烃 B.分子中含有醚键(虚线部分),所以该物质属于醚 C因都含有羟基,故都属于醇 D.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官能团 解析:选D乙烯属于具有不饱和结构的烯烃,而聚乙烯结构中只有C—C键及C—H 键,A错;B中给出的物质名称为乙酸乙酯,故该物质属于酯类物质,B错;C中给出的两种物质虽然都含有羟基,但因为前者羟基是与苯环直接相连,后者羟基是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故前者属于酚,后者属于醇,C错;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含有官能团,但烷烃没有官能团,D 正确。 3.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解析:选B分子中含有—OH,且—OH不能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物才属于醇类。 4.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S-诱抗素制剂,能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5.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属于卤代烃 C.属于芳香化合物 D.属于酚类

(整理)黄酮类化合物-

第七章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这一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在菌类、藻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中较少见。此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一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例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槐米中的芸香苷和陈皮中的橙皮苷等成分有调节血管通透性和维生素P 样作用,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药物;银杏中的银杏黄酮、葛根中的葛根素等成分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在抗肝脏毒方面,水飞蓟素有护肝的作用,可用作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在抗菌作用方面,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此外,黄酮类化合物在镇咳、祛痰、解痉等方面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 环与B 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具有6C-3C-6C 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 O O O O H 1 234 5 6 78A B C 1 / 2/ 3/4/ 5/ 6/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成环及B 环连接位置等特点,可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类(表7-1)。 色原酮(苯并-γ-吡喃酮) 2-苯基色原酮(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上述基本母核的衍生物,在A环和B环上常有羟基、甲氧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组成苷的糖类常有D-葡萄糖、D-半乳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及D-葡萄糖醛酸等。也有双糖和三糖,如芸香糖、龙胆二糖、龙胆三糖等。糖多结合在C3、C5、C7位,其它位置也有连接。 下面将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类型举例如下: 一、黄酮和黄酮醇类 基本结构: O R O R=H 黄酮R=OH 黄酮醇

空气中的醇类分析

C 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60.48-2004 ――――――――――――――――――――――――――――――――― 工作场所空气中 醇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lcohols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4年5月21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60.48-2004 前言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类化合物[包括甲醇(Methanol, Methyl alcohol)、丙醇(Propanol, Propyl alcohol)、丁醇(Butanol, Butyl alcohol)、戊醇(Amyl alcohol)、辛醇(Octyl alcohol)、丙烯醇(Propenol)、二丙酮醇(Diacetone alcohol)、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糠醇(Furfuryl alcohol)、氯乙醇(Ethylen chlorohydrin 2-Chloroethanol)等]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 16062-1995、GB/T 16063-1995、GB/T 16064-1995,GB/T 16065-1995、GB/T 17075-1997、GB/T 17076-1997。WS/T 143-1999、WS/T 71-1996、WS/T 72-1996、WS/T 165-1999、GB 16230-1996附录A、GB 11524-89附录A、WS/T 160-1999、GB 16190-1996附录A。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职业病防治所、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玉琪、于秀兰、曲宁、单晓梅、常虹、林树莲、徐志洪、侯树椿和仇保荣。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应用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 【习题】 (一)选择题 [1-149] A型题 [1-45] 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 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 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 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黄酮醇B.异黄酮C.查耳酮D.二氢黄酮E.黄烷醇 3.含异黄酮的科是 A.唇形科 B.菊科C.豆科 D.伞形科E.芸香科 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醇B.二氢黄酮 C.异黄酮D.查耳酮E.双黄酮 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 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 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E.C环为非平面型 8.在水中溶解度稍大的是 A.槲皮素 B.甘草素 C.木犀草素 D.大豆素 E.芹菜素

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 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 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A.乙醚B.氯仿C.乙醇 D.水E.酸水 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 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 1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槲皮素 B.芹菜素 C.杨梅素 D.木犀草素 E.黄芩素 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 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二氯氧锆反应 14.与盐酸-镁粉试剂呈负反应的是 A.甘草素 B.芹菜素 C.大豆素 D.木犀草素 E.槲皮素 15.不能与邻二酚羟基反应的试剂是 A.三氯化铝 B.二氯氧锆 C.中性醋酸铅 D.碱式醋酸铅 E.氨性氯化锶 16.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A.5-OH 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 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 17.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E.花色素 1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 C.沸水提取 D.乙醇提取 E.甲醇提取 19.用碱溶酸沉法从花、果实类药材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碱液宜选用 A.5%NaHCO3B.5%Na2CO3C.5%NaOH D.10%NaOH E.饱和石灰水 20.具邻位酚羟基黄酮用碱水提取时,保护邻位酚羟基的方法是

醇类

醇alcohol 常用分类 分子通式 仅限一元饱和醇:CnH2n+1OH n元饱和醇:CmH2m+2-n(OH)n(m>=n) 三种分类 ①醇根据烃基的不同,可以分为芳香醇、脂环醇和脂肪醇,其中,脂肪醇又可分为饱和脂肪醇和不饱和脂肪醇 ②根据所含羟基的多少,可分为一元、二元、三元或多元醇。 ③按羟基所连的碳进行分类 ⑴伯醇羟基所连的碳为伯碳 ⑵仲醇羟基所连的碳为仲碳 ⑶叔醇羟基所连的碳为叔碳 命名方法 醇有三种命名方法 普通命名法 1.将醇看作是由烃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羟基部分以醇字表示,烃基部分去掉基字,与醇字合在一起。例如,正丁醇(一级醇)CH3CH2CH2CH2OH、异丁醇(一级醇)(C H3)2CHCH2OH、二级丁醇(二级醇)CH3CH2CH(OH)CH3、三级丁醇(三级醇)(CH 3)3COH、新戊醇(一级醇)(CH3)3C-CH2OH。 2以醇的来源或特征命名 例如,木醇(即甲醇)由干馏木材得到,香茅醇由还原香茅醛得到,橙花醇存在于橙花油中,甘醇(即乙二醇)因具有醇和甘油的特征而得名。 习惯命名法 把所有的醇都看作是甲醇的衍生物,命名为××甲醇。如三甲基甲醇、三苯甲醇。 系统命名法 即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并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 2CH2OH。当分子中含多个羟基时,应选择含羟基最多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从靠近羟基一端开始编号,当不可能将所有羟基都包含到同一主链内时,应将羟基作为取代基。在支链的命名时,与主链相连的碳永远是1号碳。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写在醇前面,例如2-甲基-1-丙醇。含有羟基的多官能团化合物命名时,羟基可看作取代基而不以醇命名。

第7章-黄酮类练习题

第七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A型题(单选题) 1.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 A.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连的一类化合物 B.γ-吡喃酮 C.2-苯基色原酮 D.2-苯基苯并α-吡喃酮 E.2-苯基苯并γ-吡喃酮 2.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A.黄酮醇 B.异黄酮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黄烷醇3.聚酰胺TLC,以甲醇-水(1︰1 )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 B.山奈素-3-O-鼠李糖苷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 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槲皮素 4.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5.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具酚羟基 B.具交叉共轭体系 C.具羰基 D.具苯环 E.为离子型 6.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A.黄色 B.淡黄色 C.红色 D.紫色 E.无色 7.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苷元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离子型 D.C环为平面型 E.C环为非平面型 8.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 A.山奈素 B.槲皮素 C.山奈素-3-O-葡萄糖苷 D.山奈素-3-O-芸香糖苷 E.山奈素-3-O-鼠李糖苷 9.不能溶于氯仿的是() A.槲皮素 B.杨梅素 C.芦丁 D.木犀草素 E.芹菜素10.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A.乙醚 B.氯仿 C.乙醇 D.水 E.酸水 11.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A.7-OH黄酮 B.4′-OH黄酮 C.3′,4′-二OH黄酮D.7,4′-二OH黄酮 E.6,8-二OH黄酮 12.柱色谱分离具3-OH或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 A.活性炭 B.硅胶 C.聚酰胺 D.氧化铝 E.纤维素 13.鉴别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显色反应是()

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丙二酸二乙酯→ 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制备性质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丙二酸二乙酯与乙酰乙酸乙酯相似,含有活泼亚甲基,能与活泼卤化物作用,活泼亚甲基上的氢被烃基或其他基团取代,在有机合成上具有重有意义。 (1)丙二酸酯的反应类型。与乙酰乙酸乙酯相似,丙二酸酯的α-氢很易被烷基取代,产物经水解酸化便得到羧酸。此反应常用于合成羧酸。 ①与二卤代烷的反应。a.一分子丙二酸酯与二卤代烷的反应。一分子丙二酸酯与二卤代烷的反应生成环烷烃的衍生物。可用于合成环烷基甲酸、α-卤代环烷基甲酸等化合物。 b.二分子丙二酸酯与二卤代烷的反应。二分子丙二酸酯与二卤代烷的反应生成四元羧酸酯,四元羧酸酯经水解酸化可得到二元羧酸。可用于合成二元羧酸类化合物。 ②与碘分子反应。碘作为温和的氧化剂,与丙二酸酯负离子反应,生成四元羧酸酯,再经水解脱羧,生成二元羧酸。用于合成丁二酸及其衍生物。

式中R为H或烷基。 ③与卤代酸酯的反应。卤代酸酯与卤代烷一样含有活泼的卤素原子、卤素原子易被丙二酸酯的负离子取代,产物经水解酸化即得二元羧酸。用于合成二元羧酸及其衍生物。 ④与酰卤的反应。酰卤非常活泼,与丙二酸酯负离子反应生成的产物水解并脱羧便得β-酮酸,β-酮酸受热脱羧即生成甲基酮或其衍生物。用于合成β-羰基酸和酮类化合物。 式中,R为H或烷基。 ⑤与卤醚的反应。主要用于合成烷氧基羧酸类化合物。 ⑥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丙二酸酯的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发生类似于羟醛缩合的亲核加成或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酸酯,水解后即得α,β-不饱和酸。用于合成α,β-不饱和酸类化合物。 ⑦与α,β-不饱和酸酯的反应。由于受酯基吸电子效应的影响,α,β-不饱和酸酯的碳碳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很低,可接受丙二酸酯负离子的进攻而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加成产物经水解脱羧便得到戊二酸的衍生物。可用于合成戊二酸的衍生物。 (2)丙二酸酯合成法举例。①合成一元羧酸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可用一分子或二分子卤代烃与丙二酸酯负离子反应来合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一章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如何区别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有什么关系 1.脂环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的区别 碳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碳环,它又可分为两类:脂环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 (1)脂环族化合物 不含苯环的碳环化合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性质与脂肪族化合物相似,因此叫做脂环族化合物,如。 (2)芳香族化合物 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如。 2.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关系 (1)定义 ①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②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叫芳香烃,如、。 ③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上的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如 。 (2)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关系 用图表示 特别提醒一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如 (环己烯),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脂环化合物,又属于烯烃;(苯酚),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芳香化合物,又属于酚类。 二、官能团、根(离子)、基的区别 1.基与官能团 区别:基是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联系:“官能团”属于“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

三、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由于有机化合物组成复杂、结构多变、种类繁多,对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依据结构主线,即先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再研究有机物的结构,从而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合成、应用等。因此,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要以结构为线索,以官能团为重点,来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规律。 (1)通过结构,分清各类有机物的异同。 (2)通过官能团,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 (3)以结构为主线,掌握各有机物之间的联系。 (4)根据有机物的性质、反应规律和反应条件写有机化学方程式。 (5)根据有机物的“碳骨架”和“官能团”,选择合理的合成方法和路线。 (6)要重点掌握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规律、各类官能团的性质、 有机合成及有机计算等。 类型1 有机化合物的判断 例 1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叫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它属于( ) 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答案D 解析化合物虽然含硫,但不是无机物,A错误;中学教材中烃是指只含碳氢的化合物,此物质中还含硫元素,不属于烃,B错误;该化合物也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也是错误的。 错误;该化合物也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一般说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但是,CO、CO2、H2CO3、碳酸盐、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一般看作无机物。 类型2 有机物官能团的判定 例2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所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答案碳碳双键( )、羰基()、羟基(—OH)、酯基()、氯原子(—Cl)。 解析该题考查各种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各种官能团的结构与名称,认真观察其结构,就能顺利找出所含的官能团。 苯基(或C6H5—)虽然结构特殊,可作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区别的依据,但不是官能团;甲基(—CH3)也不是官能团。 类型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例3 从不同的角度,化合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共有12种有机化合物,请你设想一个分类依据,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别,将序号填入下表。 ①CH3—CH3;②CH3—CH===CH2;③; ④;⑤;⑥CH3CH2Cl;⑦;⑧; ⑨CH3—CH===CH—CH3;⑩CH3CH2CH2OH;⑾⑿CH3B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