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

专题6 走向成功之门——复习策略与应试技巧
专题设计意图
本专题意图之一为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的复习策略对于中高考成功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复习策略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宜的复习策略与方法。意图之二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的应试技巧与策略对于中学生考试正常发挥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能够结合实际找出适宜的应试技巧及策略,指导中学生学会考试。意图之三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焦虑对学习过程和考试过程的不良影响,并帮助学生认识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进而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可行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中学生降低考试焦虑带来的危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中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
2、认识中学生在应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及策略;
3、认识考试焦虑对学习过程和考试过程的不良影响,掌握有效的克服考试焦虑的指导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灵活运用复习策略、应试技巧及策略和克服考试焦虑的指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在与学生共情的基础上,热爱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是如何运用复习策略、应试技巧及策略和克服考试焦虑的指导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是掌握中学生在复习、应试策略和考试焦虑的各种表现特点。
教学内容

引言
中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一些情景的表现想必大家是熟悉的。情景1:教师正在黑板前讲解着,大部分同学都抬着头在认真听讲,而有的同学低着头,忙着在自己的本上或书上涂涂写写,并在嘴里暗暗的说着:“按我的计划复习,保准没问题,老师,俺就顾不上你了”。情景2:一张书桌,上面凌乱摆放着许多复习参考书,一个学生坐在书桌前,一脸苦相,唉声叹气到:“怎么搞的,都快两小时了,我还没把这道题做出来,今天不把它做出来,我誓不罢休”。情景3:窗外星光,她依旧埋头学习,嘴里默念道“不能睡!不能睡!我一定要坚持。” 情景4:早晨的课堂上,她正打着呵欠,老师突然叫她起来回答问题。此时,她的心正不停的打鼓,默默的在心里嘀咕“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
下面的现象你在中学的时候发生过吗?
成绩一直不错的小A,随着考试的临近,越来越紧张,压力越来越大,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拿到卷子紧张得懵了,考得很糟糕,记得很牢的东西想不起来。
小E,一次综合考试成绩较好,受到老师表扬,引起同

学羡慕,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认为考得好可能是侥幸,担心下次考不好。渐出现紧张、担心、睡眠差、多梦,有时甚至觉得整夜都在做梦,梦到被人追赶或考试等紧张的场面,历历在目,醒后不解困、疲惫、学习效率下降。以后每次考试均较紧张,心慌、心跳、出汗、手抖、头脑模糊、看不懂题意、熟记的公式难于回忆等,极力想保持镇静,但无法自控。考试成绩不断下降,进一步怀疑自己的实力,陷入恶性循环,无法摆脱。
小C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没能考好,尤其是在自己一向擅长的数学考试上发挥欠佳。从那以后,每次考试之前小C都非常担心,生怕“历史重演”,失败的模拟考试经历也一次又一次在她的脑海里打转,有的时候甚至让她感到浑身发热,烦躁不安,很难集中精力认真的进行考前准备。
上述的4个情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幕,因为大家都经历过那一时段,知道是描述学生的复习和应试情境。随着竞争的激烈,中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帮助,特别是中高考,是对学生三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全面考察与检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复习应考过程中,面临着复习内容容量巨大与复习时间有限的严重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掌握科学的复习策略,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后面的现象指的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应试前的学习、复习和备考,而且应试中的过分焦虑还会产生高度的紧张和恐惧,这将直接影响应试效果。持久的焦虑还会损害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焦虑症),终日心烦意乱、痛苦不堪,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考试焦虑状况做出分析,进而能在正视考试焦虑的前提下学习如何克服考试焦虑,减小考试焦虑对学习和考试带来的危害。
一、中学生复习策略的指导
(一)影响中学生复习效率的现象
中学生复习安排上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时间安排失当,无关紧要的琐事耗时过多;
2、手忙脚乱的完成功课;
3、复习中不区分主次关系;
4、前紧后松,做事有头无尾;
5、常常犹豫不决,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6、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中学生复习策略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在建构过程当中,个体要依据新的学习对过去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同化与顺应,并在活动中强化这些知识。因此

,在提高复习效率过程中,必须目标明确、善于记忆、积极思维、科学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取得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复习在中学三年级时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化阶段。策略是系统复习各科知识,覆盖所有知识点,唤醒大家对一、二年级所学知识的记忆;第二阶段是专题化阶段。策略是通过专题性复习达到查缺补漏,综合归纳,增加考试经验;第三阶段是调整阶段。策略是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各科的复习不偏废。研究发现,复习效率与所用的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关键在于复习的质量如何。一般来讲: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11~12点,是讨论问题的最佳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下午4~6时,思维又开始活跃,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进行工作。晚上7~10时,可就一些逻辑性强的内容进行思考,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进入三年级,中学生对时间的轻松感觉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时间骤然紧张。那么,如何打赢复习这场持久战?我们的建议是:以充分的知识素质为武器,以灵活多变的能力素质为战法,以健康快乐的心理为准备。
在复习过程中,时常会发现有些中学生受情绪左右得相当明显,情绪高涨时,挑灯作战,彻夜不眠,苦读苦算;情绪低落时,几天不碰书本一下。几个周期下来,成绩非但没有提高,而且学习状况、健康状况全面下滑,这实为复习中的大忌。学习是脑体配合的一个过程。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尊重人体的生物节律,把脑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特别是在准备中高考的过程中,时间有限,任务繁急,想保持相对长的学习时间和相对高的学习强度,就更要尊重自己的生物钟,把学习时间相对固定化,建立起适合于高考的生活、学习习惯。另外,由于中高考复习阶段用脑往往过度,身体免疫力下降;生活规律紊乱只能使其雪上加霜,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因复习时健康透支过度引起疾病,影响中高考,一番努力付诸东流的事例举不胜举。鉴于此,建议中学生形成并保持比较固定的生活规律,即使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也要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切实保证晚11点半之前结束“战斗”,保证自己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对于个别同学,要彻底打消熬一两个夜就能搞定考试的幻想,做好几个月乃至一年如一日稳扎稳打的准备。因此,在实际做法方面,老师要从学习强度、复习进度、身体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帮助学生按照较稳定的学习时间计划表,理智

地避免过于情绪化的安排。
在中高考总复习这一点上,虽然中国地大人多,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但似乎是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总体来看,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复习策略
第一阶段复习多半从三年级开始,止于次年2月前。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系统复习各科知识,覆盖所有知识点,唤醒同学们对一年级与二年级所学知识的记忆。这一阶段复习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把同学们对各科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到历史最高点。虽然较之后两阶段复习,第一轮时间最为漫长,但由于任务繁重,在选择复习方法上必须有所考虑,在复习材料上也要有所取舍。所以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跟住教师。跟住教师,能使知识形成条理的速度加快。
(2)熟悉课本。熟悉课本的过程,也是全面复习知识点的过程。如果平时有比较好的笔记或复习资料,在后期则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复习到什么程度,教师普遍认为在数理化方面至少要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使所学知识能轻易地再现于脑海之中。
(3)选一本好的参考书。选本好的参考书要一直伴同学到第一轮复习的结束。选时要精选,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再听一下老师、同学的评价与建议;做时要从一而终,切忌朝三暮四。参考书选得好,不仅能在第一阶段复习中与你相扶相依,而且能在第二、三阶段的复习中继续发挥余热。
(4)建立相应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保证此阶段复习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权利。"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如同存入银行的资产,可使人终身受用无穷。因此,人人都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时,要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应把这些不愉快的情绪渲染、转嫁到他人身上;要习惯于面带微笑,因为微笑就像阳光一样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要养成饮食、起居、学习有一定之规的好习惯;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好习惯;要养成乐观向上、助人为乐、宽容大度的好习惯等等。可有的人却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消极的、火药味很浓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会给周围人带来连锁反应。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有93%的行为是习惯性的,只有7%的行为是新的。如果让每位同学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不懈地坚持养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各

种良好习惯,就会拥有全身心的健康,拥有绚烂多彩的人生。 
2、第二阶段复习策略
第二阶段复习多半从2月到4月中旬。在这一轮复习中,通过专题性复习达到的目的就是查缺补漏,综合归纳,增加考试经验。而其间,各种各样的考试取代了课程。如果仍把高三看成一场持久战,高考是战略决战的话,那这些大大小小的月考、统考、模拟考则是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或冲锋。在这场持久战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战略决战——高考服务的。同学们在竭尽全力的同时,对于这些大大小小模拟考试,也应根据其重要性,给与恰当的重视。所谓“恰当重视”就是即不能过度忽视,视之如草芥,也不能过度重视,视之如生命。当然,在考试的几个小时中,无论大小,一定要竭其所能,当作高考来对待,固此“恰当重视”则主要是指考前与考后两个阶段。
在考前,同学们存在的主要误区在于过度重视。譬如有些同学,每次模拟考前几天都要中止正在进行的复习计划,把即将考试的内容总览一遍,甚至于在随堂小考前也要花一个晚上集中复习。由于内容繁多,时间紧张,只能浅尝辄止。这种临阵磨枪式的复习只能使得低层次的知识得以熟悉化,而不能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不用说融合贯通、灵活运用了。踏入这种误区的同学,在前一两次综合考试中可能会占到一些便宜。这是因为:一则其他按正常总复习计划复习的同学有些部分尚未复习到;二则这一两次考试大都比较简单,注重知识点的复习,而对高层次能力要求不高。可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打了一两个漂亮仗,自然欣欣然,仿佛胜利在手,下次考试仍以此模式进行,依样描描摹摹,然而效果却每况愈下。及至中高考,其中仍未醒悟者,只能以悲叹应之。究其根源,这类同学的重要误区就是用花费过多的精力投注于局部战场。过于频繁的考试必然分散相当大的精力,导致主战场兵力不足,决战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对此,老师要建议这些同学不要为消极地应付一次模拟考试而打乱自己的总复习计划。只要方法得当,计划安排合理,不必因一两次小考分神。
考后的情况比较复杂,同学们表现出的误区主要有两类。一是过度重视考试结果,成绩好则飘飘然,仿佛自己已经迈进了名校之们;成绩差则一蹶不振,好像把自己打进了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二是过于忽视考试成绩,无论好坏,我行我素。仔细分析起来,这两类同学都没有抓住各种模考的本质。一方面,各种模考不是中高考,它的成绩高低与中高考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特别是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模考发挥失误,更不

会影响中高考的成绩。因此,老师要指出过度看重是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模考的成绩又在一定限度上对同学自己的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老师要促使同学仔细分析,如这次分数低,就要总结一下原因,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如这次考得好,能够增强自信,确认方法正确,继续再接再励。如果无论好坏,不闻不问,对自己毫无触动,模拟考的这方面作用也就减了几分。如果是对模拟考把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在考后,首先会根据考卷的显示查缺补漏,进而分析、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还会根据名次及分数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摆正位置,以利再战。
在此阶段,为减少将来不必要的损失,老师建议同学们最好能建立各科错误登记本,以降低重复性错误。时间已经很紧张了,要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将“不该丢的分”都拿回来,已经建立错误登记本的同学,可以直接进行查漏补缺,随时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在案,一个个地“消灭”。曾有资料介绍,北京四中一名英语成绩“并不怎么样”的同学就曾用此种办法考过147分的高分。因此不怕你第一次不会,也不怕你第一次出错,就怕下一次你还犯同样的错误。
综上,第二阶段的复习策略为:
(1)“恰当重视”大大小小模拟考试;
(2)根据成卷的显示查缺补漏,进而分析、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3)根据名次及分数调整自己的目标定位,摆正位置,以利再战;
(4)建立各科错误登记本,以降低重复性错误;
(5)提高时间的利用效果,将“不该丢的分”都拿回来。
3、第三阶段复习策略
策略:
(1)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
(2)完整地做好几套模拟热身赛题同样必不可少;
(3)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适的经验;
(4)有效利用过去建立的错误登记本,集中精力排除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专攻难题、偏题的做法应摈弃。要扬长避短,不让弱科拖后腿。
(6)勿下"题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强化记忆。
老师在最后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各科复习不宜偏废。但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建议他们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据往年经验,总有一些同学尤其是平时非常优秀的同学考完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备感遗憾。这些试题,依据同学的实际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对,应该得到分数。但如果同学对其中的基础性知识识记欠准确,也极有可能丢分。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回归课本,多做一

些背诵和基本概念、基本定义方面的梳理工作,将掌握得不是很准确的内容记准、记牢。其次,完整地做好几套模拟题同样必不可少。经验表明,热身赛对同学们参加高考非常有帮助。一方面,通过做模拟题能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同学们熟练把握答题节奏。同时,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适的经验,如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遇到模棱两可难以选择的题怎么办,怎样化解紧张的心理等等。
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已经没有时间将所有的练习重新过一遍了,因此有效利用过去建立的错误登记本能集中精力排除错误,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同学在此阶段专攻难题、偏题的做法应摈弃。因为,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想要再上一个大台阶不太可能,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而那些基本功扎实、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适当做一些。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将主要精力放在难题、偏题上,则不仅耗费掉他们原本可以用来争取基础分的宝贵时间,而且有可能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影响整个冲刺的效果。
另外,有些同学喜欢压题、猜题,事实上这种做法非常不好。虽然高考出题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谁又能担保今年就一定会考某道题?真正对应考有帮助的,应是从中摸索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即形成一种思维能力,如数学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政治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中学生应试策略的指导
中学生已经历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但每次考试总有很多同学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有的甚至是习惯性的错误。例如:镜头1:XX考场门口,刚走出门的一考生自言自语的惊叫到:“哎呀!刚才怎么没想起这个解法,真是可惜。”镜头2:考场上,监考老师正在提醒大家:“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 一考生坐在书桌前,满头大汗,书桌上放着一份试卷,在作文卷的答题纸上是一片空白;镜头3:试卷上写的字轻舞飞扬,谁也不认识;镜头4:在考场里,学生的大脑中回旋着“万一考不好怎么办”的想法。等等。
虽说影响同学们答题质量的因素较多,但除了知识的储备水平外,主要是过度的考试焦虑和应试技能。应试技能的缺乏主要和下列影响考生考场发挥的因素有关。一是考前不熟悉考试环境,对考前的意外状况(如丢失准考证,交通堵塞等)估计不足,过分关注考试结果,个人意志薄弱,缺乏答题技巧(如先易后难,及时涂卡等)等。二是在应试过程中,考生常有的不良表现是:答题慌乱,不能很快进入考试状态,意识狭窄,心理

慌乱、记忆堵塞等等。这些状况都为考生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现个人能力造成了阻碍。由此,欲取得良好的成绩,考生需要重视应试技巧和策略的掌握。在战略上要藐视考试、战术上要重视考试,这是保持情绪乐观和思路开阔灵活的心理方法;审题要仔细,理解题意,不漏题,不看错题,咬准题,是避免马虎的重要环节;作题先易后难,是启动大脑机器的最佳方法;分分必争,查漏补缺,坚持到底是体现自我、战胜自我的最好办法。解决意识狭窄,心理慌乱、记忆堵塞现象的技巧为:
(一)进入考场前的心理调适策略
1、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2、欣赏音乐。出门前10钟听段欢快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
3、适时到校。一般在考前20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4、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不要奔跑,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以免原来的"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换心理情绪之大失。
5、考生在入考场前,一定要进行自我检查。内容为:①今天上午考的科目是什么?考试时间地点清楚了吗?②考试所需用具备齐了吗?在此方面事先画一个表格,把考试需要的东西列出来,考前逐项核对,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6、去考场时要穿衣整洁,因为这是自信的体现。一位哲人说过:“在你穿戴的所有东西中,你的表情是最重要的。衣着是无声的语言,衣着是内心的镜子,你的穿戴会直接反映出自己的心情。”高考期间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再加上考试压力而心情烦躁,容易导致考生忽视对自己衣着的注意。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忘记打扮自己,要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良好的服饰,穿上使自己感到愉快和舒心的服装,这不仅是一种富于动感的调味剂,使生活更加充实,而且还是心情愉快的增进剂,更是自信心的表现。
当你提前到达考场时,你可能发现:一些三五成群的学生正聚在一起紧张地交谈;另外有些考生手里握着一大摞笔记正匆匆忙忙地看着;还有些考生可

能装出未考先知的姿态,议论着可能或肯定会考某道题、某个概念,还有些考生可能会故作镇定,一副对高考不以为然的神态……如此等等,你最好避开他们,考前这几分钟应该自己独处。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在附近找个安静的地方,如大树底下,花园旁边,绿草丛中,坐下来把笔记匆匆浏览一遍,倘若有某个同学过来干扰你,你最好迅速离开他,或者避免和他讨论任何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尽管你想极力回避干扰,但考场外聚集的越来越多的同学以及他们的大声议论还是会进入你耳朵,你不经意听到他们在谈论某道题或某一公式可能是必考的,而你对此却不知道或不太清楚,你要及时果断地做出反干扰的反应。若时间来得及且不复杂,你可迅速地翻到笔记本的相关处,快速浏览一眼,记住了就放下,再坚持按你事先准备好的思路做你想做的事情;若旁人议论的题目或公式很难很复杂且你的笔记本一时找不到,你完全可以大胆假定,不可能考!记住:千万不要在此时随便去问别人自己不懂的问题,别人也有自己进考场前的时间安排,此时此刻,你惟一可以信赖的真正朋友就是你的自信。
(二)进入考场答题
当考场门打开,进入的时候,可参考如下方法:大声与监考老师打招呼,这样可使你与老师在感情上拉近距离,使你有一种安全感。走到座位上,将需要摆放的证件、文具之类的东西摆放好。然后,闭目静思,回忆此科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情绪镇定,保持良好的心态进入考试。
考试开始发下考卷后,需要注意的是:
1、考生应按监考人的要求,认真填写好准考证号码和姓名等内容;
2、答卷前应迅速浏览一下全部考题,明确题目的难易程度,确定答题的先后顺序;
3、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做题。把最无把握的或不会做的题目放到应试的最后时间去做。考生一定要明白,中高考是考查能力为主,前面也说过,应该从容易题开始入手去做。特别是有一些题,会解,但是解不到底,也没有关系,应该想这就是我的水平,这就是我的实力,往下继续做。有些题不会做,那也没有关系,这题是给最牛的人准备的。有3句话请同学们记住,慢做会的,要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最可惜的就是会的题做错了。中档题是分步得分,每一步都是设防把关,有些题能够切入题,但是做不到底,能做到哪儿就做到哪儿。每一个考生就像漏斗里的一个沙粒,进入漏斗就能得一二分,到漏斗的中间就是三四分,能从漏斗的管里挤出来,就是好学生,就能得满分。还有一句话,舍弃全不会,这个要慎重。

面对中高考题,考生不是每一道题都会,对大多数同学来讲,那些难题是给另外的同学准备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它是难题,要从考试说明里找到难题的感觉。如果打开试卷以后,发现都不会,就这道题舍弃了,那道题也舍弃了,怎么得分呢?我们说的是舍弃哪些难题。 4、做题前细心审题,切实搞清题意和答题要求,力戒“张冠李戴”、所答非所问。
5、做题时不要匆忙选择答案。要在对问题有了通盘考虑,真正把握了问题本质的基础上再作出最后选择。
6、对无法确定的题目要沉住气推敲,必要时可进行合理猜测。
7、答题中最要紧的是准确,而不是速度。与其图快错得一塌糊涂,不如放慢速度,做一题即能得分。即在“准”的基础上求“快”,否则只快不准等于不快。
8、保持答卷整洁,留下美好的视觉第一印象。
9、不要和其他人比交卷的早晚。
三、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指导
(一)什么是考试焦虑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报怨,“我平时学习不错,可一考试成绩总是不好,平时能解决的问题考试时就不会了。”“平时同学有什么难题来问我,我都能够很自如的解答,可是一到考场上,自己就紧张,每次考得都不满意。”这对考试过度紧张而不能发挥自己正常水平的情况,就是考试焦虑。它是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的情绪。
焦虑是人的一种固有神经过程,当人处在危险或不寻常的环境中时,为了应付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人体会做出许多相应的反应,其中包括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注意力增强,血流加速,心跳加快,总之,人在这种情境中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高度警觉的状态。当危险的情况过去之后,人的这些反应会慢慢消失,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由于受到过度的惊吓,即使危险的情境过去之后,他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久而久之便会积累成疾,成为焦虑症。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它可能由下述三类原因引起:一是现实性的焦虑,是由客观上对自尊心的威胁引起的;二是神经过敏性的焦虑,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反应;三是道德性焦虑,是由社会道德与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或情绪反应。考试焦虑属于现实性焦虑。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选择焦虑程度不同的三组人

群,一组是非常容易焦虑的人,一组是中等焦虑的人,另一组是很少焦虑的人,让这三组人分别完成完全相同的任务--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结果发现,低焦虑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完成任务的动机,成绩很差;高焦虑的人完成任务的动机虽然很强,但是由于太紧张了,结果反倒不如低焦虑的人,成绩也非常差;只有中等焦虑的人,能够冷静的分析数学题目的特点,有条不紊的进行运算,即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具有相当的答题速度。因此,心理学家们做出结论,在完成相同的任务时,中等焦虑的人最能发现题目中的信息,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对于高焦虑与低焦虑的人来说,都缺乏有效完成任务的条件。
学校中的考试其实是学生学习的竞争,它要求学生尽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就给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他们在考试时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学生对考试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现象。适度焦虑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复习功课,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但是,焦虑程度过高往往会抑制大脑的活动,使心理反应不灵敏,并且影响到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二)过度考试焦虑的表现与危害
1、过度考试焦虑的表现
在认知方面以担忧为特征,它是由自己或他人消极的评价形成的意识体验。比如,过分担心自己的考试结果、考前总是思考自己考不好别人如何评价等。在生理方面主要是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情绪反应。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在行为方面主要是指通过防御或逃避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如考场上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或胡乱答卷子、早早离开考场等。
2、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
(1)过度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目前,在中学有名目繁多的考试,如课堂测验、课后测验、单元测验、月考、摸底考、摸拟考、期中考、期末考等,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考试焦虑。当听到教师宣布或想到考试时,就感到紧张,产生担心忧虑等不良情绪。考期越临近,焦虑越严重。严重的考试焦虑,使学生在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由于对考试问题放心不下,学习不能集中精力,该记忆的内容记不住,需要理解的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需解决的问题,思路混乱,找不到头绪,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过度的考试焦虑困扰,使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情绪烦躁、心猿意马,学习效率下降。
(2)过度的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在考试中,学生应满怀信心、情绪镇定、注意集中、思维敏捷、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考出

理想的代表自己水平的成绩。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导致情绪紧张、心慌手颤、出汗头晕、书写痉挛等消极的生理心理反应。学生在答卷中,注意不能集中,头脑中反复萦绕一些与答题无关的事,如考砸了的严重后果、老师的期待、家长的希望、同学的竞争、别人的议论、今后生活道路的选择……这些无关的念头,赶也赶不走,根本理不清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头绪。考试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注意高度集中,把心理活动指向试卷是答好卷的首要条件。过度的考试焦虑,使学生分心走神,根本不能专心答卷,而且对考场上的任何偶然刺激都相当敏感,稍有响动就抬头观望,害怕监场人员从身边走过,不敢与监场人员目光接触等等。过度的考试焦虑焕散学生的注意,耽误答卷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着答卷的认知过程。
在中学各科考试中,大多是闭卷。考试中能否快速准确地回忆,提取出当前所需要的有关知识,对于答题的速度和质量有很大影响。过度的考试焦虑干扰回忆过程,平时记得很清楚的生字、句子、单词、公式、定理等,考试中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由于心理紧张而产生的暂时性遗忘,有时表现为对有关内容不能提取,回忆不出;有时则是对自己的回答产生怀疑,没有把握;有时对一些是非判断题或选择题不能正确分析而错答或漏答,造成难以补救的缺憾。
中学阶段的考试内容,除了需要感知、记忆、理解的双基内容外,还包括分析、评价、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回答后一部分问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冷静思考,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进行判断推理,说明论证。过度的考试焦虑,影响学生智能的发挥,破坏正常的逻辑思维,使认知过程出现障碍。在认知过程中,思维是运用概念和表象进行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在考场上不能再现相应的概念和表象,不能正确的再认和回忆,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思维过程陷入一种紊乱、阻断和僵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判断问题容易失误,思考问题范围狭窄,回答问题形式呆板,分析问题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抓不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思维是认知过程的核心,思维遭到了干扰,势必会影响整个认知过程的进行,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3)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能通过反馈强化,使焦虑加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考试产

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考试焦虑造成了不良的考试成绩,它使学生感到遗憾、沮丧、内疚、痛苦,觉得对不起教师的苦心教诲,对不起家长的终日操劳。他们从别人的劝慰、叹息、议论、评价中,看到的、听到的是怜悯、无奈、刺耳的闲语,瞧不起的目光。这些对于已有考试焦虑痛苦体验的学生来讲,其作用是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强烈自卑感。这种不正确的归因,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干扰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自然加剧了对考试的焦虑程度。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学生把失败人为地夸大,视为不可逆转、长久不变、不可跨越的障碍,并将这种感受扩散到生活的其它方面而形成个性中的特质焦虑。由于他们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和身心方面的缺陷,从而对自己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不是学习的材料。这种态度还会影响到对未来的看法而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也有的学生清楚地知道对考试担心惧怕是没有必要的,也非常清楚长期的精神紧张对身心的摧残,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驾驭不了自己的情绪,每天都有一种危机感,仿佛考试即将进行。最使他们头痛的是由此而造成的睡眠障碍,睡眠对于他们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严重的考试焦虑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和精神压力,破坏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有的学生因忍受不了严重考试焦虑的折磨而被迫辍学。
(4)过度的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有重大危害。过度的考试焦虑,特别是长期的过度考试焦虑,会导致大脑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失调,形成多种类型的神经症。如神经衰弱便是中学生常见的神经症类型之一。过度考试焦虑,使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如果长期下去,就有可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的紊乱,易出现心律不齐、冠心病等。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之下,机体的胃肠蠕动明显减慢,胃液分泌显著减少,胃肠功能遭受严重扰乱。长期下去,会导致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症。此外,过度的考试焦虑还会对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功能上的不良影响。
(三)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1)神经类型的特点和身体素质。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每个人在神经类型的强弱、平衡性、灵活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强度,情绪体验的深刻程度及转变速度也不一样。在考试情境下,神经类型强而不稳定的人,容易出现心理的不平衡和强烈的情绪反应,考试焦虑的水平可能高一些;神经类型强而稳定者,在同样的考试情境中,则可能产生较弱的反应,引起低水平的考试焦虑;神经

类型弱而不稳定者,往往表 现出心理上和感情上的脆弱,对刺激敏感性高,体验深刻,对弱刺激产生较强的反应,所唤起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且不易消除。
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对考试焦虑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先天素质好,后天又有锻炼,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 现出朝气蓬勃、心情开朗、精神振奋、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正确对待考试并产生积极的反应,其考试焦虑水平较低;而身体虚弱,素质较差,健康状况不佳者往往心境恶劣、抑郁寡欢,面对考试很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产生忧虑与不安等强烈的考试焦虑。
(2)人格特质。人格特征不同,对考试的反应也不相同。研究发现,内向的人把注意力指向自身,在人际交往中较为被动、胆小、缺乏自信,不愿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情,过分关注自己在事件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而使其应付手段越来越无效。由于他们封闭自己,难以发展和利用可以起重要影响的社会支持,因而容易长时间陷入应激状态不能自拔。特质性焦虑是人格特征的一种。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草木皆兵,易于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而形成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因而时常惊恐不安、紧张焦虑,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应激而难于摆脱。
(3)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中间变量。应激情境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考试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同个体的认知评价直接联系在一起。认知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应激源的性质和重要性所做的评价。二是对应激情境的危害性认识。认知评价目的是做出应对策略。
学生面临考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其性质,把某次考试视为“命运大决战”,把前途、理想、个人名誉、家庭幸福等都与考试是否成功联在一起,势必形成强烈的心理压力,并产生强烈的心理防卫。当学生对应试过程毫无把握,或者对个人能力的估计低于对考试难度的估计时,便形成较强的焦虑反应。
(4)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一般说来,决定考试成功与否的因素有二个:其一是考生的真实水平,考生在平时的基础越扎实,知识越丰富,应试能力越强,他在考场上回旋的余地就越大,就越可能取得好成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多少与是否牢固,以及是否具有应试的经验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应试时的焦虑水平。如果学生知识储备较丰富,对即将考试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全面,平时做过多种题型练习,有关内容进行多方面变式训练,就会充满信心地参加考试,其焦虑水平相应较低。如果学生基础薄弱,

有关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公式概念理解不深,应用不熟练,遇到问题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考试缺乏经验,则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经验表明,学生没有学好或复习不充分是引起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在考场上因知识欠缺而无法解题时,难免情绪紧张,其焦虑状况可想而知。
2、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考试焦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都会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态度产生作用,从而影响考试焦虑。目前学生的考试焦虑十分严重,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会影响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期盼着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他们对学生的考分极其关注,订指标,搞奖励,看到学生考分不理想,轻则训斥,重则棍棒相加。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认为“考不好难向家长交差”,农村中学的学生高达78%。可见,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和教育方法不当是形成学生心理压力,加剧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3)学校教育。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在学校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如果学校能够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会大大降低。可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把眼睛盯在学生的分数上,一心想让学生在各类考试中拔尖扬名。在一些学校中,学生的自由活动没有了,文娱活动取消了,体育锻炼挤掉了,一切都为考试让路,各项活动都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不断进行各种考试,使得学生叫苦不迭。这种状态不仅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甚至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离家出走和轻生的事也屡有发生。
(四)学生考试焦虑的辅导策略
由于学生考试焦虑存在的广泛性,因而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提出了许多矫治方法,并且这些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改进之中。目前在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放松疗法、以恐治恐、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与训练等。根据中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研究应用,认为系统脱敏法、自信训练对学生考试焦虑的解决效果比较好,且简便易行。
1、系统脱敏疗法治疗方法
尽管系统脱敏疗法实施时有三个程序,即放松肌肉、建立焦虑层次和实际治疗,但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咨询教师应首先根据询问、测查找出影响考试焦虑产生的因

素,并将其按引起来访者焦虑水平强弱的顺序加以排列,一般情况从弱向强排,遵循从他人到个人、从远景到近景、从轻微压力到较大压力排列原则。这也即是系统脱敏中的“系统性”所在。
现根据上述的治疗过程,让我们通过一个咨询案例来说明系统脱敏疗法的运用。
来访者是一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其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进入中心后,母亲让来访者自己述说,但来访者不肯,最后还是由其母亲向咨询教师道出了原委。
这孩子从小就比较胆小,遇到一些小事情就求助于家长。自从上学之后,到了六年级时,一临近考试时,就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安,总是担心考不好。由于那时家长也没太关心,到上了初中之后,还是这样,这不又要到期末考试了,孩子饭也吃不下去,每天必靠安眠药 维持睡觉,真让我们着急。在家里只要稍提及有关考试的内容,孩子就似乎十分痛苦,所以我们都不敢提考试。前两天我自己到学校请教老师,听老师说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应带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这不今天我和孩子都请了假,请您给看看这孩子怎么办,拜托了。
针对孩子家长的叙述,我们初步判断为考试焦虑症。并告诉孩子和家长这种症状通过心理治疗是可以缓解的。
第一步,我们给来访者做了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结果分析发现来访者的焦虑来源主要是担心考糟了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有总是担心自己对应试准备不充分。其考试焦虑的表现为思维阻抑。
第二步,老师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和来访者进行了交谈。在谈话中共得到有关考试焦虑信息如下:
(1)看见别的同学在背单词;(2)一到考试前的半个月,我就害怕;(3)有时老师说到考试,我的心就怦怦直跳;(4)害怕爸爸、妈妈问到考试;(5)离考试越近,越担心自己复习得不够;(6)明天就要考试,我晚上还觉得准备不够;(7)去考试的路上我总是担心;(8)一道试题有时难住了,不知应该怎么办好;(9)监考教师一来,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10)有时感觉监考老师故意在我附近走动;(11)有人在我之前交卷,我很紧张;(12)有时还没做完,可时间快到了,手也出汗,字都写不准确;(13)有时和同学考完试后对答案,害怕自己的和别人不一样;(14)有时在考试期间总想到其它的事情;
根据以上得到的信息,我们按从弱到强的顺序并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排列。(1)我害怕爸爸、妈妈问到考试;(2)看见别的同学在背单词,我想可能要考试;(3)害怕老师说考试,一说考试我的心就怦怦直跳;(4)

临考前的半个月,我就紧张;(5)离考试越近,就越担心自己复习得不够;(6)明天就要考试,我晚上还觉得没有准备好;(7)在去参加考试的路上,我总担心考不好;(8)进入考场,我特别紧张;(9)监考老师来了,我的心跳得更厉害;(10)试卷发下来,我感觉大脑忽的一下什么都想不起来了;(11)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我的手都出汗了;(12)有人开始交卷,可我还没有做完;(13)监考老师象是故意地总在我附近走动;(14)时间快到了可我还有一道题没有做,真着急;(15)大多数同学都交卷了,就剩下我了,监考老师总在看着我;(16)铃声响了,可我还有两个步骤没完成;(17)考完试后,和同学一对答案,我和他们怎么不一样,我全错了;(18)老师用严厉的声音说我不及格,全班其他人都及格了。
第三步,进行放松训练形成松驰反应。我们在放松训练时采用了紧张松驰法(也称渐进松驰法)。指导来访者按下列步骤操作:
(1)握紧拳头→放松;伸直五指→放松。(2)收紧小臂→放松;收紧大臂→放松。(3)耸肩向后→放松;提肩向前→放松。(4)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右→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左→放松。(5)屈颈使下颏接触胸部→放松。(6)尽可能地伸长舌头→放松;(7)尽可能地卷起舌头→放松。(8)舌头用力顶住上腭→放松;舌头用力顶住下腭→放松。(9)用力睁大双眼→放松;紧闭双眼→放松。(10).深吸一口气→放松。(11)肩胛顶住椅子,拱背→放松。(12)收紧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顶住椅子→放松。(13)伸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14)尽力收缩腹部→放松;绷紧并挺腹→放松。(15)伸直双腿、脚趾上翘→放松;脚趾伸直→屈趾→放松。(16)屈趾→放松;翘趾→放松。休息2分钟,再做一遍。要求来访者回家后每天晚上练习两次,并请其母亲给予监督。
第四步,指导来访者利用头脑想象循序地使松驰反应抑制焦虑反应。咨询教师在来访者已进入放松状态后,指导来访者想象第一个内容“我害怕爸爸、妈妈问到考试”。要求来访者围绕这一情境,在头脑中生动地加以描绘想象。如想象:来访者正在家里悠闲地看着小说,听着音乐,这时妈妈下班了,问道“孩子快考试了吧?”来访者顿时一个激凌。想象到此结束,让来访者留心体验他的肌肉放松情况,是否同想象之前的放松状态一样。如感觉不一样,有些部位的肌肉又紧张起来,就需要对这些部位再次放松。放松后,再次对刚才的内容进行想象,再检查肌肉放松情况。直至想象结束后,来访者感觉所有的肌

肉完全放松,并没有紧张,这就说明来访者对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境已脱敏成功。接着就可以指导来访者进行第二种情境的脱敏。以下类推。经过两周的训练,来访者基本消除了紧张,解除了考试焦虑。 我们在此基础上,嘱其母亲继续监督练习。一个月后,期末考试结束了,来访者告诉我们他已经不怕考试了,也不那么紧张了。这里需说明的是,对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每次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次只对三个“焦虑等级”脱敏。而且在每次新的脱敏进行之前,一定要先做一遍放松训练。只有在全身都处于松驰状态下,才能进行想象脱敏。否则就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2、自我训练方法
自我训练方法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患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从而削弱或消除其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因此,这种方法的设计是直接针对着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在帮助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这是此种方法使用的关键。引导学生细心思索在临考前及考试中的细微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找出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上的一些特征,并用笔将其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这些影响自己考试的特征进行质疑挑战,即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包括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进行批判质疑,阐明它们的危害,确定自己今后的态度。如“我担心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对这种想法的自我质疑如下:这种担心有必要吗?我认为毫无必要。自己虽没有极高的天赋,起码是正常的,加上平时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与训练,自己的刻苦学习,以往考试的成绩证明,自己是不需要这种担心的。因此,只要自己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考试完全可能考好,自己丝毫不该为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此种担忧有危害吗?有。这种担忧对自己当前的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若不及早排除,到考试时将后悔晚矣!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自己应时刻记住:当前最要紧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既要对考试充满自信,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通过这样类型的自我质疑训练,可以帮助考试焦虑者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象,增强参加考试的信心和自知力,减缓和消除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应试的环境中。
3、克服考试焦虑的其他几种方法的使用
指导学生对考试的期望要适度。应该正确看待学习和

考试的意义。学习是积累知识,掌握本领。通过努力考入高级学校继续深造,固然很好。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的毕竟是少数;如果名落孙山,也应权当潇洒走一回。榜上无名,脚下有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为广大有志青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就业机会。我们应摈弃“一考定终身”的过时观念,相信只要努力,“金子总会发光的”。建议考生在思维方法上作些调整,变“我一定要考取”为“我力争考取”。这样,在心理上为自己营造宽松的氛围,就能减轻思想压力,轻装上阵。
指导学生要认真复习,提高自信心。在复习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要从书山题海中适当解脱出来,将注意力放在宏观上,比如:制订一个整体复习计划,尽量对几年来所学知识有个“一览众山小”式的全面回顾;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避免复习的简单重复,从而提高效率。有的考生晚上躺在床上“放电影”,将白天的复习内容在大脑中回味一遍。这就是在宏观上把握复习的好方法。这样去复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自信心,从而避免“如果我没考取…”的不合理假设带来的心理压力,轻松地备考、应考。
指导学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应避免脑力的超负荷运转,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补充营养,注意休息和娱乐,保证充足的睡眠。“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好了,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从而轻松自信地走入考场,全力应考。
指导学生了解饮食可以减压的方法,注意转移法,环境减压法等等。
四、拓展性学习材料
(一)考试焦虑诊断表
指导语:这个诊断量表共有33个题目,其目的是对你的考试焦虑心理作一客观的诊断。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题目后面圈出相应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其相应字母的意义是: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D.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考试焦虑诊断表
1.在重要的考试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 A B C D
2.临近考试时,我就泻肚子了。 A B C D
3.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会发僵。 A B C D
4.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A B C D
5.在考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变坏。 A B C D
6.在紧张的温课期间,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到个坏分数怎么办?” A B C D 7.越临近

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集中。 A B C D
8.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劲。 A B C D
9.在考试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 A B C D
10.在考试前,我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A B C D
11.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 A B C D
12.当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响了,我的心马上紧张地急跳起来。 A B C D
13.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变得比平时迟钝。 A B C D
14.看到考试题目越多、越难,我越感到不安。 A B C D
15.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A B C D
16.在考试时,我感到十分紧张。 A B C D
17.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 A B C D
18.在紧张的考试中,我却会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A B C D 19.在考试时,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A B C D 20.在考试中,我会沉浸在空想之中,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A B C D
21.考试中,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些。 A B C D
22.考试时,即使不热,我也会浑身出汗。 A B C D
23.在考试时,我紧张得手发僵,写字不流畅。 A B C D
24.考试时,我经常会看错题目。 A B C D
25.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就会痛起来。 A B C D
26.发现剩下的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我就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 A B C D 27.如果我考了个坏分数,家长或教师会严厉地指责我。 A B C D
28.在考试后,发现自己懂得的题没有答对时,就十分生自己的气。 A B C D
29.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后,我腹泻了。 A B C D
30.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A B C D
31.只要考试不记成绩,我就会喜欢进行考试。 A B C D
32.考试不应当像在现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进行。 A B C D
33.对喜欢向学生搞突然袭击考试的教师,我总感到害怕。 A B C D
评分与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所圈的各个字母的次数,来进行计算。圈A得3分、B得2分、C得1分、D得0分。然后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学生的总分:
总分=3×圈A的次数+2×圈B的次数+圈C的次数
根据计算的总分就可以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