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

常州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城环08(1)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

前言

2011年4月~5月,城环08(1)班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等五位同学组成小组,对常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与评价,并形成调查报告。主要调查对象为常州市(包括溧阳市、金坛市)范围内的旅游景点,纪念馆。在调查过程中,主要以GB/T 18972-2003 为调查依据。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常州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处在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特殊的区位及区内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可为常州市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同时可以得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

常州未来的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入境旅游市场的格局依然是以日本、韩国、港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为主,度假旅游、娱乐旅游所占份额将增加,商务会展旅游和公务旅游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购物在消费中的比例将得到较大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国内市场有望大幅度增长。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常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58-1977年),为接待事业时期;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向经济产业转化时期;快速发展阶段(1991以来),为产业提升时期。

国内旅游是常州旅游业的主体,主要集中在江苏及周边的上海、浙江等省市;游客来常州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度假游客、探亲访友,其次是会议、商务、公务、宗教朝拜,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第三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概述:常州市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7个主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缺失,东经

120°公园建设完成后有可能补全),占国标GB/T 18972-2003中所列全国旅游8

个主类的87.5%,其中24个亚类占全国34个亚类的70.6%,77个基本类型占全国181个基本类型的42.5%。旅游资源质量较高,主要旅游资源属于的优良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

地文景观:

AAA(GB/T 18972-2003代号,下同)山丘型旅游地:溧阳南山竹海风景区(AAAA级景区)

AAF自然标志地:东经120°公园(建设中)、

水域风光:

BBA观光游憩湖区:溧阳天目湖景区(AAAA级景区)

生物景观:

CAA林地:溧阳南山竹海风景区(AAAA级景区)

遗址遗迹:

EAA 人类活动遗址:常州淹城春秋乐园(AAAA级景区)

建筑与设施:

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常州中华恐龙城(AAAAA级景区);天目湖御水温泉(AAAA级景区);恐龙谷温泉(AAAA景区);常州涵田温泉度假村(AAAA级景区);

常州花都温泉(AAAA级景区);溧阳天目湖铭汤温泉度假村(AAA景区);常州国际动漫嬉戏谷;常州金坛茅山东方盐湖城度假村;(规划建设中)

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常州天宁寺(天宁名胜风景区)(AAAA级景区);

FAI军事观光地:常州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FBC展示演示场馆:常州城市规划馆;常州博物馆;

FCA 佛塔:常州天宁寺(天宁名胜风景区)(AAAA级景区)

FDB特色街巷: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维护改建中)

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华罗庚纪念馆;太平天国护王府;

旅游商品:

GAA菜品饮食:天目湖有机鱼头特色(AAAA级景区)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常州梳篦

人文活动:

HDA 旅游节& HDB 文化节: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优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龙文化、淹城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

在江南独具特色;区位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与沪宁杭等大中城市有亲和的文化关系和密切的交通联系;客源市场广阔,位处我国最大的客源地长江三角洲,接受上海、南京等地的辐射,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常州区域经济发达,有发达的产业支持,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旅游投资和建设能力较强;常州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常优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优惠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劣势:旅游资源与周边城市同质性强、资源整合度不高,拳头产品少、景点分散、旅游线

路组织困难;受到长江三角洲内诸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威胁,一定程度上处在沪、宁经济圈边缘区和苏、锡等旅游城市的“阴影区”中发展;市场开发投入较少,促销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较低;长期以来对城市旅游重视不够,使得外地来常人员对常州旅游认可度较低;旅游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妨碍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旅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旅游购物、娱乐收入所占比重较低;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机遇:内需的崛起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尤其是在长江三角

洲旅游市场持续扩张和常州及周边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常州将面临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常州与世界进一步融合,加速常州国际化进程;国际化的上海都市圈的构建与苏锡常都市圈的建立;环太湖旅游带的建设和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常州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旅游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和旅游发展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为常州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常州持续增长的经济,可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不断优化的旅游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和常泰过江通道的建设,必将极大改善常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对常州市客流量的增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威胁:常州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周边旅游地的激烈竞争;非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点吸引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体制改革与服务方式变革相对滞后于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常州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旅游体制和机制不顺,地区、部门和企业之间配合协调不够,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旅游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天宁风景名胜区

1、景区范围:包括天宁寺与天宁宝塔、文笔塔、红梅公园、东坡公园、青果巷、篦箕巷、前后北岸和古运河历史文化长廊。

2、景区特征:千年古刹、宝塔雄姿、宗教梵音、运河访古、名人故居、古街小巷、文化长廊、人文荟萃,环境优美,本区以文化内涵丰富为主要特征。

3、主要功能:文化、宗教、观光、休闲

4、开发方向:以天宁寺、红梅公园、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体,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融入龙城文化精髓,展现常州古城优美的风光和历史文化魅力,建设文化精品旅游区,将本区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开发建议:

1、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对河道水系及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重点突出常州历史人文景观,加强景区文化资源的保护,明确保护区的范围,重点对天宁寺—舣舟亭、青果巷、前后北岸三片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修缮文物,配套旅游设施,突出文化旅游;修复藤花旧馆,保持古街风貌,美化古街景观。

2、本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要进行统一策划与规划,强调规划设计思想的整体性,并通过线路和活动形成实质性的统一旅游区。应与龙城文化建设和城市环境改造有机结合,以龙为脉,凸现地标,着力营造富于地方文化内涵和龙文化特色的城市与旅游景观,使该区成为到常州必游的旅游区。

3、古运河是常州城区的一条历史文化画廊,是常州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和风景旅游城市

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运河为轴线,以运河文化(地方文脉)和龙文化(龙脉)为内涵,加强景点建设和景观环境营造,设计龙文化主题景观和小品,选择篦箕巷——西瀛里——青果巷(千果巷)段进行精心策划和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古运河旅游的精品荟萃区段。

——美化、亮化古运河两岸景观,对两岸民居建筑进行修复和整治,做到老建筑复古、新建筑亮化,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对有代表性的运河大桥进行景观改造和装饰美化。由于旧街道的宽度有限和历史氛围保护的需要,旧街道一般不宜做绿化带。——将西瀛里-青果巷作为核心保护区,强调保护整体风貌,重点是保护外观,使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同时注意区别保护价值,确定历史信息保存完好的文物级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和加固维修,外观风格与装饰、内部结构与器具等均按历史原貌恢复,并按照历史功能恢复其使用价值。结合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建设,可増设特色纪念馆(如常州学派纪念馆、常州名人馆、民俗纪念馆等)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在古运河沿线旧城改造过程中,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坚持文化保护为主,改造开发为辅,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使用功能,形成发展活力的原则,形成集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功能于一体的游憩街区。

——改造运河岸线,增强观赏性和古朴性;整治运河水道,沿古运河两岸建造若干能停泊游船的码头或停靠点;以游船(以龙船为主)为载体,开辟古运河水上特色旅游线路,有机串联沿岸旅游景点;

——将西瀛里段建设成为文化商业街,对沿街建筑进行修复加固,并在外装修上作复原修饰,将街道架空电线改为地埋电缆,恢复老字号招牌,取消灯光广告牌等现代装饰,使之成为一处充满吴文化氛围的旅游街区。这里的店铺应限定其经营性质,以经营常州的风味小吃(如马复兴面馆、迎桂馒头店、常州麻糕店、光明酒酿店、常州糕团店、义隆素菜馆、三鲜馄饨店、双桂麻糕店、银丝面馆、美味斋汤团店十大常州“名特优风味小吃”等)、工艺美术品(如梳篦、留青竹刻、乱针锈、剪纸等)、土特产品等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和食品,以及兴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剧院、茶社,演出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曲艺和江南丝竹音乐等;——充实和完善篦箕巷的旅游景观和旅游设施,策划乾隆下江南和贾宝玉出走等表演活动;——开发、复建和完善桃园古韵、洪亮吉、洪深故居、屠寄故居、孙家奄、天主教堂、汤和点将台等景点,丰富沿岸旅游景点体系;

——加强运河水环境治理,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条件成熟时,将常州古运河与苏州、无锡、扬州、淮安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争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

4、完善城市标识系统,加强常州古城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

城北(中华恐龙园)现代旅游休闲区

1、景区范围:包括恐龙园、园博园、龙虎园、国际外商俱乐部、东径120路经区(东径120标志塔、天文馆和公园等)等。

2、景区特征:恐龙主题、现代游乐、科普基地,本区以恐龙主题包装的现代科普游乐园为主要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科普、休闲、娱乐

4、开发方向:现代科技游乐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突出恐龙主题,延伸龙文化内涵,

5、开发建议:

1、在恐龙园区,继续在恐龙主题上大做文章,丰富和完善恐龙园内涵;重视仿中生代生态环境背景营造,增加园区的自然氛围;博物馆内尽可能不断吸收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适度延伸恐龙主题,挖掘史前生物文化,开发史前动物景观,将其建成

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和课外教学活动基地;开展更加具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夜间表演活动和恐龙主题旅游节事活动;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接待能力,加大餐饮和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收入;

2、进一步完善园博园区,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拓展建设生态园和观光农业园,开发植物花卉园、水上乐园、青少年野营基地、渔家乐、观鸟乐、绿色采摘等旅游项目;

3、以东经120°为主题,开发建设东径120标志塔、天文馆、时光隧道、钟表博物馆、东径120常州报时中心等旅游项目,建成时光游乐城;

4、举办常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旅游活动,使之成为常州“中华龙城”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之一;

5、完善综合服务区的旅游设施与旅游功能,建设和完善健康中心、会议商务中心、商贸街、俱乐部、娱乐城等旅游项目;

6、在景区外围适度开发景观房地产项目(包括旅游房产、商务房产、度假房产、住宅房产),提高恐龙园综合经济效益;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常州太湖沿岸7.6公里的岸线,包括竺山太湖湖滨、竺山植物园、大小椒山、孝子洞等。

2、景区特征:湖泊风光、度假天堂、以湖光山色,绿色环境,水产丰富,区位优越为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休闲、度假

4、开发方向:依托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型休闲度假,加强景区文化建设,积极开拓旅游市场,运用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将本区建成最具时尚的旅游度假区,并成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组合景区。

5、开发建议:

1、高起点、大手笔地制定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2、充分利用太湖湾自然山水优势,开发生态型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多样化的休闲度假设施,建设湖滨度假村、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滑草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积极营造浓郁的休闲度假氛围;

3、精心策划和开发具有较大影响力旅游景点,加强景区文化建设,增强旅游区的市场吸引力;

4、大力开发太湖水上观光游览和水上运动项目,重视大、小椒山的旅游开发,使之成为水上旅游活动的基地;

5、营造优美的旅游景区环境,控制别墅与度假村等建筑物的体量、密度与规模,倡导绿色建筑,控制点面污染源,加大治理太湖污染的力度;

6、加强景区与周边景区及城市的交通联系,完善区内外交通体系,形成便捷、顺畅的旅游交通体系;

淹城春秋历史文化(遗址公园)旅游区

1、景区范围:包括淹城遗址公园、滆湖森林公园和滆湖休闲度假区。

2、景区特征:春秋淹城,文化悠久,本区以淹城遗址保存完好,“三河三城”的独特景观,文化内涵丰富、滆湖风光秀美为重要特征。

3、主要功能:文化、观光、休闲

4、开发方向: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淹城景区,突出春秋历史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

化遗址公园,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与滆湖休闲度假区联动开发。

5、开发建议:

1、保护好淹城是今后更好地开发旅游产品的前提。在遗址保护区内的核心保护区,要严格保护城建形制和文物遗迹,禁止一切永久性建设,力求忠实地反映遗址地的历史原真性,对区内已有的不当建设应予以拆除;修建步行游览道,适当限制游人数量和行进线路,防止游人不当的游览行为对文物造成损坏;整治区内绿化,增加乡土树种和具有悠久历史的栽培品种。

2、在淹城至滆湖之间的武进农业综合开发区内,建设滆湖森林公园,构建优美的生态空间。3利用常州构建特大型城市向南发展的机遇,围绕“绿色水乡”的主题开发滆湖旅游资源,突出水乡观光和休闲度假功能,并可利用湖滨滩涂建大面积的湿地植物园(湿地花卉园),营造独特的湖滨生态风光,并可开发建设滨湖水上竞技乐园、滨湖农庄、湖滨度假村、湖鲜美食世界等旅游项目。

4、完善旅游区内外交通网络。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包括天目湖、大溪水库、南山竹海、龙潭森林公园、平桥石坝等景区(点)。

2、景区特征:湖光山色,生态优良,以“茶香、水甜、鱼头鲜”为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休闲、度假

4、开发方向:突出自然生态景观和休闲度假旅游主题,进一步丰富内涵,完善设施,提升品牌,把天目湖建成全省和华东地区最佳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AAAAA级风景区。

5、开发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退渔还湖,退耕还林,控污治污,保持天目湖水体的纯净和整体环境的优美,开发低污染的特色旅游项目。

2、在完善沙河水库景区的同时,重点开发大溪水库景区,建设北湖村、高尔夫区、酒店与会议区、乡村旅游区、湖滨运动区、历史文化区、茶园和住宅区等旅游功能区,重点进行旅游项目的创新和开发,建设中心旅游镇、高尔夫球场、度假酒店、汽车营地、乡村俱乐部、湖滨运动天地、主题园林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同时要加强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景区间的联系和沟通。

3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水上旅游活动,建设天目湖水上运动中心,继续开发和推广天目湖滑水节、捕鱼节等特色节事旅游活动,使天目湖成为华东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水上旅游活动中心。

4、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增加主题度假设施和旅游活动,加强夜间娱乐、休闲、文艺表演等旅游项目的开发,营造并保持旅游区度假休闲氛围,增加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景区综合效益。

5、挖掘并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内涵。

6、积极培育市场和景区品牌,扩大天目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强化整个景区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茅山旅游度假区

1、景区范围:包括道教胜地茅山、茅东水库、乾元观等景点。

2、景区特征:绿色山林,道教福地,革命史迹,以绿色生态环境和道教与红色文化为主要

特征。

3、主要功能:观光、宗教、养生、度假、休闲

4、开发方向:依托茅山山体、植被和水库,突出旅游产品的自然生态价值,走“生态产业化”之路,将茅山建成集道教名胜、山岭观光、养生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度假胜地,注重与句容的联合开发,打造茅山旅游的统一品牌。

5、开发建议:

1、遵循主题化的发展思路,将养生文化作为整个景区的主导品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项目设置、设施配套及景观塑造,营造在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养生文化度假区。

2以养生度假、养生运动、养生休闲、养生农业为主要功能,以中国第一家养生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形象重点开发房车营地、滨水码头、高尔夫、网球基地、草地滚球、自行车、滑翔、旱地雪撬、垂钓烧烤、主题酒店、会议中心、养生别墅、养生农庄、花卉养生园中药谷森林氧吧、景观别墅等旅游设施与旅游项目。

3、加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保护,明确茅山保护区的级别和范围,根据保护区的级别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加强林相改造和环境保护与美化工作,严禁在旅游区及附近地区开山采石。

4、完善金牛洞旅游设施,增加观赏和休闲功能;依托茅山道院和乾元观、继续发展宗教(道教)旅游活动,建中华道教文化园,积极开发道教音乐文化旅游资源。乾元观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江苏唯一的女道观,可针对女性市场,开发成女性休闲度假地。

5、加强旅游市场促销,策划茅山道教养生文化旅游节和茅山登山节等旅游节事活动。

6、完善景区交通和其它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_分类跟评价_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第30卷 第9期 2011年9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 V o l 130,N o 19Sept 1,2011 收稿日期:2011-04-22;修订日期:2011-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87);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3207110008);江苏高校优势学 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黄震方(1963-),男,江苏扬中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 -mail:zhfh@2631net 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 )))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黄震方1,祝 晔1,2,袁林旺1,胡小海1,曹芳东1 (1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2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46) 摘要: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有其特殊性。本 文界定了休闲与休闲旅游资源的概念,探讨了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和资源特性,提出了 基于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相结合的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自然游憩类、文化休 闲类、康娱游憩类、专项休闲类四个主要类型,构建了由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开发 条件与资源潜力等要素组成的休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因子权重和赋分评价标准。并以江苏 省常州市为例,对休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休闲旅游资源 划分与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可为旅游地进行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评 价及休闲度假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休闲资源;类型划分;评价体系;江苏常州 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9-1543-11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休假制度的调整,休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形式,休闲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休闲资源的科学分类与评价是开展休闲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基础。国家标准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6(GB/T18972-2003)[1] 的颁布实施为旅游资源评价提供了规范和指导,并成为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但休闲资源具有自身的形式和特性,由于该国家标准主要依据旅游资源的属性而制定,只能适用于观光型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2],因而在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新的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判断其资源禀赋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评价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将数学方法引入了旅游资源评价研究,逐渐建立了一系列以定量化为目标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3~8]。国内也有众多的学者对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9~14]。但总体而言,对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关注尚较少[2,15],尚未建立具有针对性、普适性和操作性的休闲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休闲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和资源特性的分析界定,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相结合的休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课件.doc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综述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陆地约4公里,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因地处万宁和陵水两县交界之海上得名。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海岛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岛有“美女岛”、“观音岛”、“无名岛”、“睡佛岛”、“冰火岛”之誉,是一个美丽的灵秀宝岛。 一区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 1、地质地貌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 牛岭又称分界岭,主要因为这里是海南岛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的人民就已感觉到这座山岭南北不同之处。实际上,整个牛岭是五指山山脉的延续,这是由于亿前,大陆板块的挤压所形成的。后来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过了较低的部分,,切断了分界洲岛与牛岭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2、气候水文 虽然整个海南岛都处于热带,但是因为这座东南西北走向的牛岭,使得了以此岭为界北气候上有所差异。牛岭以北的气候相对温暖,空气的湿度较大,降雨较多,而牛岭以南气温要比岭北高出二三度,阳光充足,但岭干燥少雨。 在分界洲岛上看牛岭两边,常常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主要是由于牛岭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北面以平原地地型为多,南面以山地为多,这种地理分界,从形成了气候上的分界。来自南边的暖气流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阴隔,导致山体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气候出现差异,以致这座小小的山岭对海南岛东南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所以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

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旅游管理 从统计数据看常州旅游业态发展 李晓鸿沈彤闻国平 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近几年,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时至今日,常州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14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从常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关行业统计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对常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常州旅游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了区位、交通、品牌、资源等优势。常州位于人群最密、经济发展最快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区域,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等在常州穿境而过,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通江达海,4E级常州机场已开通国内20多条航线。恐龙园、天目湖、古淹城、嬉戏谷等品牌景点对常州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旅游法》推出后,常州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推进旅游转型创新,逐步走上了稳健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接待总人数一直保持着10%以上增长速度。2014年度常州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较上年提高14.5%和12.7%,这两项指标高于江苏省平均增幅1.3个和1.9个百分点,紧追江苏省旅游发展第一方阵(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位于第二方阵之首。 二、行业统计分析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专业机构研究表明,旅游业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对文化娱

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下面就从景区、住宿业、餐饮业和旅行社四个方面的运行情况来说明。 (一)旅游景区发展日趋成熟。 常州积极抢抓机遇,景区建设取得可喜成绩。长荡湖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中华孝道园国家4A级景区成功创建。2014年新增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溧阳通用生态农业山庄、溧阳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坛长荡湖水街通过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验收;华夏宝盛园被评为省自驾游基地;中华恐龙园被评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全市69家旅游景区2014年完成营业收入58.8亿元,较上年增长11.3%。其中,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旅游景区、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等四家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位于全省旅游景区年度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均为前十名。四大旅游景区2014年接待游客1802.8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景区接待人次的16.2%;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占全市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41.8%。 (二)住宿业结构不断优化。 多年来,常州一直注重酒店宾馆品牌建设、特色创新及文化建设,在建设和经营上有个性特色,加大企业标准管理,不断优化结构。截至2014年底,年内新开业和扩建后重新开业的高端酒店6家,新增客房数1759间(套)。除新开业的6家外,常州已营业但未评星级的高星级标准饭店已有24家。其中五星标准的有7家,四星标准的有17家。常州列统住宿企业2014年客房收入达到8.4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较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近三年来,常州新增各类住宿设施床位数9126张,全社会住宿设施床位数达15.2万张,连续三年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如观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规模丰度、适宜开发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的评价要考虑它在国际、国内和区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还要考虑潜在的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可进人性、保护和开发的相对成本费用、资源的环境承载 力及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等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往往并不是同等 重要的,在策划或规划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或评价指标,并对选择的指标赋予 不同的重要性。这往往不是仅依靠单独的几个模式化评价模型或标准就能完成任务的。 作为评价的结果,至少要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有开发潜力,以及哪类资源是 区域类的主要资源。后者往往是进行市场分析的重要前提。通常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 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和各种不同重要程度的资源共同组成的。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半定量或定量的,下面对其加以简要介绍。 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 传统定性评价通常是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资源进行主观色 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有学者从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例如,资源是否 具备“古、特、奇、美、名、用”等特点,有些学者则归纳了一些定性评价的标准,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 围和开发条件等(刘振礼、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资源的特色,缺点是主观性强,不能量化,科学性 相对较差,评价准确与否与评价者的经验和素养高度相关。因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初学者来讲,尽管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定性评价方法而言,主要考虑对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中的各类影响因子尽 可能通过数学或其他方式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类 定量评价方法都不是完全定量的,它们在评价指标甄选以及各指标所占重要性确定方面都有 一定的定性分析成分。因此,这些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评价者如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常州市旅游地形象的策划

常州市旅游地形象策划 城环08(1)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 前言 2011年4月~5月,城环08(1)班纪元、吴智超、孙玉婷、谭晶、周鹏等五位同学组成小组,对常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与评价,并形成常州市旅游地形象策划报告。主要调查对象为常州市(包括溧阳市、金坛市)范围内的旅游景点,纪念馆。 第一章、旅游地概况 常州地处沪宁沿线中段,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枕长江、南抱太湖,运河、铁路、高速公路、民用机场一应俱全。距中国最大的城市、未来的国际金融商业中心上海和省城南京均在200公里左右。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人文荟萃。 常州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处在环太湖旅游带与沿江旅游带的交汇区,特殊的区位及区内丰富而独特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可为常州市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同时可以得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客源市场辐射,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因而客源市场腹地广阔。 常州未来的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入境旅游市场的格局依然是以日本、韩国、港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为主,度假旅游、娱乐旅游所占份额将增加,商务会展旅游和公务旅游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购物在消费中的比例将得到较大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国内市场有望大幅度增长。 第二章、地方性分析 自然地理分析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地貌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为天目山余脉,西为茅山山脉,北为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为宽广的平原、圩区。 罕见或标志性的天象景观 东经120度经线是“北京时间”的基准线,它贯穿于东半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常州是其中的唯一被穿越城区的城市。 宜人的气象气候 常州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气候总的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偏高,暖冬连暖春明显。年总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 水体景观 天目湖位于溧阳市南八公里处,有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 水库,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天目湖开发建设始于 1994年,是一处集森林度假、农业观光、环境保护和湖上娱乐 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办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评分标准)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 1 ""25分、" " 表2观赏游 同 同时 历史价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 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特色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28万人。湖南山川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湖南省旅游资源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水秀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湖南的山山水水点缀得绚丽多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湖南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湖南旅游以“名人名山”为产品核心,一手从整体上构筑旅游产品格局,一手积极推进旅游环境优化,现已具备良好的接待能力。 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湖南旅游的主要特色。 红色旅游,就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湖南省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主要事件发展和人物思想脉络,都与“湖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开发优势 资源优势明显。湖南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禀赋高。,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集奇、幽、野、险、秀于一身,堪称国之瑰宝;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世外仙境桃花源和猛洞河、良山、壶瓶山风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炎帝陵、舜帝陵、龙山里耶秦简牍、岳阳楼、马王堆西汉古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凤凰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闪烁着源远流长的楚湘文化的灿烂光辉。这里人杰地灵,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革命篇章。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湖南的西南部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吉首德夯苗寨,怀化通道侗寨目的地,永顺王村土家古镇,领人沉醉的歌舞和习俗,让人们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文化体验。湖南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因此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区位交通优势。湖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客源稳中有升。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交通发达。航空、铁路、公路、水运是沟通湖南省内各旅游城市和省外各省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湖南航空以长沙为中心,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张家界荷花机场均有多个航班飞往国内外各大城市。湖南的铁路网也较为发达,有京广、沪昆、湘桂、焦柳、洛湛等五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全省各旅游城市或地区基本有铁路通达。2009年底正式通车的武广高速铁路拉近了省内外城市间的距离。公路方面,全省通车里程达6万多公里,106、107、207、209、319、320、322等国道和京珠高速经过湖南省境内,各旅游城市和风景区之间都通班车。省内湘、资、沅、澧四水均可通航,岳阳、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怀化、常德、永州等城市,不仅是全省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也是水路交通的重要中转站。 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好。湖南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其它地区也有分布。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在长株潭地区,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同时也有炎帝陵、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浏阳大围山等高品位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张家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12城规 姓名:王雨桐 学号:2012081005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也及时的跟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热潮,大力、快速发展旅游业。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数量快速增多,规模扩大,而且,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逐渐的完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虽说旅游业的发展低碳环保,属于绿色产业,但是它仍然属于现代经济的一种,同样的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比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本文就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选择这一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字]:旅游业,区位,区位优势 一、区位概述 (一)、有关定义 1、区位的定义 区位的选择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很重要。所谓的“区位”,就是指某一事物的位置或者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比如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而且,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所以,一切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和进行实际上都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要分析经济活动的规律,就要从这两大影响要素着手。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方法是运用哲学里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某事物的发展。 2、区位理论定义 区位理论是基于区位选择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所谓的区位理论,是指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基于区位的理论 区位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所以,以区位为研究根本的一系列的区位研究理论,比较重要的有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主要应用于农业,认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带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要想使企业的成本和运费最低,就应该使企业位于生产和流通上的最节约的位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相较于农业和工业区位论,有了一定的发展。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是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其他的一切的活动都会围绕这个中心点进行。 (三)、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旅游区位理论是区位选择理论在旅游业上的具体的应用。旅游区位理论以区位选择理论为基础,对旅游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来源主要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述。具体的观点有:旅游作用体系乃是服务范围呈面状扩散分布的集聚中心(即旅游吸引中心地)的空间组织,是供给与需求两种作用过程的总格局;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旅游活动得以完成的基本集聚单元,是旅游供给主体;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旅游地吸引范围内的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中心地的供给量实现平衡,是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精髓。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和评价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旅游专题组 目录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1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 (1) (一)青岛旅游资源概况 ··································································· - 1 - (二)新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3 - (三)老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8 - (四)崂山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8 -二、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12) (一)青岛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12 - (二)青岛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15 - (三)青岛旅游资源分布评价 ····························································- 17 - (四)青岛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20 - (五)基本结论 ··············································································- 24 -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盘点苏南地区常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发展状况,存在资源总量一般、开发不足、总体规划缺位、宣传力度不大及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应通过制定恰当的开发战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运用市场化经营模式,提升常州旅游产品整体档次,融入环太湖红色旅游区。 一、正确认识红色旅游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和界定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李长春同志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2]《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各地迅速掀起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高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低碳旅游”这一概念,强调继续发展红色旅游,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红色旅游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此时,选择常州市作为苏南地区中等城市的样本,研究其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对于同等城市红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助于环太湖红色旅游区的构建及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二、常州红色旅游资源实际分布情况 一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占有情况决定着该地红色旅游的发展规模及路径。红色旅游资源,广义上是指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上指中共成立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形成的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与衡量

旅游与区位 一、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经济实力强、文化水平高、地区发达闲暇时间长的人群)、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交通、食宿、服务等中间环节)。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3)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何意义?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1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和提交文(图)件。 本标准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其他行业部门也可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 4.1 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 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3 分类结构 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见表1。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 1.定性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数量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法

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政策

第一章、常州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常州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4年,溧阳市也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常州已成为华东地区新兴的旅游城市。 1、提前完成倍增计划 2004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14.32万人次,创汇1.1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040.6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6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1.49亿元,旅游增加值41.4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倍增计划中“国内旅游者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的既定目标(表1~3)。 表1 “十五”时期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2002 8.10 70.89% 0.6099 77.35% 2003 11.07 36.67% 0.8264 35.50% 2004 14.32 29.36% 1.1244 36.06% 2005(预测值)17.19 20.04% 1.3718 22.00% 合计55.42 年均增长率: 39.02% 4.2764 年均增长率:41.57%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提前四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4.43万人次) 提前三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0.372亿美元)

表2 “十五”时期国内旅游发展情况 年份 (万人次) (亿元) 2001 504.14 17.70% 44.17 22.35% 2002 680.21 34.92% 56.19 27.21% 2003 817.10 20.12% 70.13 24.81% 2004 1040.66 27.36% 92.16 31.41% 2005(预测值) 1280.00 23.00% 113.82 23.50% 合计 4322.11 年均增长率: 24.48% 376.47 年均增长率: 25.82% “十五”计划 完成情况 提前一年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1000万人次) 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96亿元)的118.56% 表3 “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情况 年份 (亿元) (亿元) 占全市GDP 比重 2001 47.02 23.42% 18.20 17.42% 2.70% 2002 61.25 30.26% 24.90 36.81% 3.27% 2003 76.99 25.69% 31.30 25.70% 3.47% 2004 101.49 31.83% 41.42 32.33% 3.76% 2005 (预测) 125.21 23.36% 51.17 23.54% 4.03% 合计 411.96 年均增长率 26.86% 166.99 年均增长率 26.98% “十五”计划 完成情况 提前一年完成“十五” 计划 目标(100亿元) 完成“十五” 计划目标(45亿元)的118.02% 2、旅游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2003年被定为常州“旅游规划年”,大力推进市域发展规划和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春秋淹城遗址和森林公园、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