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TO《农业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1)

WTO《农业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1)

WTO《农业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1)
WTO《农业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1)

WTO《农业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江虹

自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以来,近几年全球粮价不断上涨,粮食安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作为

全球性话题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WTO《农业协定》首次将农产品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农业协定》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WTO《农业协定》的视角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粮

食安全问题,从分析《农业协定》的具体规范(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三方面)入手,解析其所建构的

农产品多边贸易体制中存在的对发展中国家促进粮食安全的农业、贸易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发展中

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种种权利带来的损害,最后提出多哈回合新一轮谈判应对《农业协定》进行必要的改革

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WTO;《农业协定》;粮食安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F744A1004 - 518X(2011)09 - 0051 - 07

江虹(1981-),女,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法专业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

国际法。(湖南长沙 410128)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WTO框架下农产品出口贸易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

2010YBA113)的研究成果。

52

53

54

55

@@ [1]王贵国.世界贸易组织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 [2]龚宇.WTO农产品贸易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 [3 ] Carmen G. Gonzalez. Institutionalizing Inequality: the WTO, Agricultur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Columb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 2002, Vol. 27.

@@ [4] FAO SYMPOSIUM ON AGRICULTURE, TRADE AND FOOD SECURITY: ISSUES AND OPTIONS IN THE FORTHCOMING WTO NEGOTI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http://www. fao. org/DOCR EP/meeting/x3065E. htm.

@@ [5]向颖佳.国际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6).

@@ [ 6 ] T. S. Jayne et al. Success and Challenges of Food Market Reform: Experiences From Kenya, Mozambique, Zambia and Zimbabwe. http://www. aec. msu. edu/agecon/fs2 / papers/idwp72. pdf.

@@ [7] Ministerial Decision on Measures Concerning the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Reform Program on Least-Developed and Net Food- 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http://docsonline. wto. org: 80/DDFDocuments/v/UR/FA/35 - dag. doc.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土地有限是我国基本国情,吃饭问题在现阶段虽不是是么大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公路、桥梁、民房等造成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还有人口的不断增多势必成为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隐患。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现阶段增加粮食产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对中国的国情来讲,人口急剧的膨胀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另外,粮食作为一种必需品,战略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粮食不仅能满足但前国民需要,更要有足够的储备,以应付各种意外变故。因此,中国粮食还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因素,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及市场粮食物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土地等的调控。确保中国粮食在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认识误区;标本兼治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性及重要性 据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中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然后总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亿吨。然而,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亿多吨。也就是说,从2000-2003年,中国主要靠释放库存和进口来弥补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一方面,粮食涨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免除了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又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消息。接下来政府的运作空间已经很小,农业税已免除,粮价不可能再涨很多,粮补必须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但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市化、工业化还将进一步蚕食优质土地,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从农业的净流出,使粮食产量很难增加甚至可能下降。然而,中国人口依然在刚性增加,人均消费也在提高,需求总量必然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导致更大的供需缺口,近期粮食市场的涨价可能就是对此预期的反应。? 作为一种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粮食安全问题关涉到国计民生,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独立。因此,我们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国际市场也不可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 1.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减少,这必然导致农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下降,产量难以提高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中国粮食安全报告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

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新型安全观基本对策 摘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 国家的发展,也就更没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会有“中 国梦”之伟大构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 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到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并与之协 调。但是,现如今,不论是就国际安全环境来看,还是就国 内安全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形势都不太乐观。我们 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者, 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 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充满信心地接过 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 正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略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核心的谋划,而是从宏观上谋划全局、整体性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现代以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战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而将战略一词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它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是真正的国家“大战略”,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周边安全环境 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首先要分析的是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在这种安全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对策。那么我国

现在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具体怎样呢? (一)从外部来看 第一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害。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主权,能不能独立地做出决策;第二个是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体现为领土完整,国家的独立意志能不能触及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这两者是核心。第三个是国人的安全。从传统国家安全观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前两个。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就领土完整来说,现在有一部分领土没有能够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有一些争议领土上,我们的主权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而且也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第二,随着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我们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广。海外利益的安全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相当一部分的利益挑战是在海外,比如说能源安全、海外投资设施安全等。实际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我们的利益是全球性存在的,不可能把它分成海外利益与国内安全,尤其是现在经济上全球相互依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事都会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有的还相当大。比如,前几年利比亚出现大规模动荡,我们要紧急撤侨。那是我们的海外军事行动,但是非战争行动。海外利益安全,不只是公民在海外旅行时的人身安全,它包括在海外设施的安全、投资的安全,也包括在海外发起的可能对中国本土构成不确定威胁,但这跟战争不是一回事。 第三,话语和规则的制定权的争夺。我们在一个体系内生存,那么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国家是遵循着一套规则,这是国际社会基本的行为规则,那么这套规则是由谁制定的?过去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制度是非中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设计对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种制度不存在,所有制度都是有利于体系内的某些成员,而对另外一些成员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能适应国际社会的规则。让中国更加的国际化,这是我们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从1978年一直到前几年,基本上我们对国际规则是被动参与的一个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要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而不是让国际体系来适应我们。但是现在情况在发生变化。2009年中国站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上。现在,我们对现有体系的不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4-2-10 14:06:04 来源:本网论坛【大中小】继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之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保障粮食安全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地位。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成为此次文件中对粮食安全布署的亮点,专家认为,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质量双安全,将是未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一号文件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中,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依然被放在首位,这种政策上的延续透露出极强的信号。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任务,并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其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聚焦粮食安全战略,强调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到此次一号文件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对此表示,这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升到了基本国策。 "对于粮食安全,有一个需求优先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贵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粮食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强调谷物,在粮食里把大豆和薯类就刨除了,谷物里面首先是口粮,其次是饲料粮,

这是必保的,口粮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 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进口"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方针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把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适应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调整。同时,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总基调没有变,要提高国内产能,通过科技支撑,使口粮得到更好保证。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基调始终不变,"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更是因为依靠全球市场不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进口必须保持适度。2013年我国谷物进口接近300亿斤,大豆进口突破1200亿斤。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约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谷物年消费量一半左右,而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曾表示,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既重量更要重质 政策有延续也有创新。此次文件提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可以看出,粮食安全战略已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质量并重,我国要在端稳自家饭碗的基础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2020)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10.0分) A.科技支撑 B.政策支持 C.制度保证 D.资金扶持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4.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10.0分) A.粮食质量 B.粮食品种

C.粮食进口 D.粮食供给 1.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1.确保口粮需求不过快增长,我国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坚持合理的人口政策。(10.0分) 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总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10.0分)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粮食的()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它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等。(10.0分)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我的答案:C√答对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我的答案:B√答对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我的答案:B√答对 4.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10.0分) A.《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B.《曼谷宣言》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 D.《千年宣言》 我的答案:A√答对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我的答案:ABCD×答错 2.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我的答案:ABD×答错 1.粮食生产能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产水平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_黄季焜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 □黄季焜杨军仇焕广 内容提要: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粮食安全;中长期预测;战略思考;政策建议 2006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并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波动,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对食物安全或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使用的是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在我国常翻译为“粮食安全”或广义上的粮食安全,它包括粮食和其他所有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食物(FAO,1996)。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通常使用的食物安全概念有一定差别,也可以称为狭义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国内自给率。2007—2008年初全球食物价格大幅度上涨,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次最大的全球食物危机(Von Braun,2007;FAO,2008;World Bank,2008)。虽然全球食物危机并未明显传递到中国,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成为引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不亚于其他国家(Huang等,2008;国家统计局,2011)。本文目的是在对我国现在和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一)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 从个体、区域和国家三个不同尺度上,过去三十年我国食物安全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首先,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食物安全来看,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消费多样化、食物营养不断改善。其次,从区域来看,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和流通条件不断改善(Huang和Rozelle,2006),区域间贸易量显著增加,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区域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能够很快缓解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冲击,区域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从国家层面来看,食物安全总体水平得到高度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国食物和饲料总体保持净出口。虽然2009年以来食物和饲料为净进口,2010年农牧渔业净进口为1535亿元(扣除棉花进口),自给率也达到97.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耕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和油料等作物)的进口额不断提高,而高附加值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加工食品)的出口也较快增长(黄季焜,2010)。 (二)狭义的粮食安全已经突破了95%自给率的国家既定目标 如果按照目前我国粮食的定义范围(包括大 — 4 —

党课心得体会3000字 党课心得体会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精品

党课心得体会3000字党课心得体会--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 战略 我坚信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会越来越强大,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离不开中国. 目前国际的局势存在多个方面,首先国际局势的总体是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但局部地区的局势比较严峻.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这也是世界局势总体趋于和平的重要原因. 纵观国际全局,国与国之间还是多以合作为主,虽然也伴随着争端的发生,但这不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毕竟国家的发展才是两个国家的最终目标,我相信每一个国家元首所做的决策都不是为了把自己的国家推向经济衰败的深渊的,所以,只要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利的,那么都将成为两个国家合作的开端. 另外各个国家之间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能够增加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意识形态以及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不同,使得国家间已存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消失,但是有所缓和. 国际形势的另一面就是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目前国际局势的 第二个方面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霸权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强行干涉别国内政,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的施加给一些弱小的国家.霸权主义是与人民的意愿相违背的,没有一个国家想任别的国家摆布,而之所以霸权主义依旧存在,那是利益在作怪,各取所需,正是这些国家的勾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国家之间应该和睦的相处,而不应该去侵略其他的国家,干涉别国内政,非正义的战争绝对是以失败告终,霸权主义也会一直被世界人民所唾弃.当今国际局势的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99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中央农村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办理 提案人:蔡继明 主题词:粮食,安全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下面从根本途径、制度基础、机制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我的建议。 1.加快城市化进程,让较少的农民耕种较多的土地,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已经超过50%,但其中近2亿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籍人口仍然处在“半城市化”状态:他们被统计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他们并没有隔断与农村土地的联系,一旦失业,就必须回到农村务农。而在总数为2亿的农户耕种18亿亩土地,户均耕地面积只有9亩(世界上最小的土地经营规模)的情况下,任何使现有农民脱贫致富的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争取在本世纪中期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80%,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彻底脱离农村的土地从而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才能使农村户均耕地达到50亩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低要求,从而使种粮农民的收入至少达到进城务工的水平,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遏制城市空间的盲目扩展,加速农地的流转,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首先,要改革征地制度,缩小政府征地的范围。对于城市建设中非公益性土地需求,要通过市场来满足。要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做到和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土地、同权、同价。要适时推出房地产税,使之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收来源。这样,在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征地冲动,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和集约使用的同时,使现有耕地的数量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要适时降低收回承包土地的条件。建议在社会保障健全的基础上,将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条件放宽为:“承包期内,全家迁入城镇,转为非农人口并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而不应当以是否进入设区的城市作为是否交回承包地的条件。 再次,要适时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部分务工经商农民在城市有了较稳定的非农收入和住所,农村出现了较多宅基地和农房空置现象,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不够用,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矛盾。因此,从国

2015.12.20深刻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与特性

深刻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与特性 作者:周志和刘志成 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就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7月1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首次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3年底,中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国以来,在粮食安全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上,中央还是首次冠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一概念进行表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提出有其特定的背景与内涵,对更好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解决自身粮食安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需要对我们过往成功的做法与经验进行全面系统总结。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是历史最高年产,粮食生产实现罕见的“十一连增”。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认同,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0%多的人口。中国在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做出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当中,我们有自身艰难的探索与成功的做法,理应好好总结。 其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我国粮食供需在品种与结构上的新变化,需要我们在有关粮食安全的概念上与国际进行接轨,并在相关保障措施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特别是需要明晰粮食安全、谷物安全、口粮安全这三个概念。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概念与统计口径当中,“粮食”是包括谷物、豆类、薯类在内的较为宽泛的概念;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大豆归类为油料,国外通用的食物、谷物概念与中国这种宽泛的粮食概念有较大区别。多年来,我们一直用粮食自给率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如按我们原有的将大豆作为粮食的统计口径,我国粮食自给率就已跌破90%,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进口快速增长造成的,我国1996年开始进口100万吨大豆,2013年大豆进口量达6338万吨,2014年全年进口大豆7140万吨。这种情状就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的目标相矛盾。因此,就有必要将粮食安全与谷物安全、口粮安全进行区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就有利于澄清当前对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认知上的一些困惑,也便于同国际接轨,同时对于相关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新形势还表现在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呈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首次超过8400万吨。2014年,我国粮食进口1亿吨,其中70%以上是大豆;谷物进口1952万吨,占到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2%。进口增加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推动,也因品种调剂,还有因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引发的利益驱动导致进口增加等因素。长期以来,对如何看待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意见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完全只能依靠自己;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同时,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教案】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教学任务】 教育目标知识与 能力 了解联合国的建立、主要机构及作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掌握经济全 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正确地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认识到联合国是避免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理解世贸组织和经 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点联合国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 难点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流程】 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引 入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有“经济联合国” 之称。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来了解它们在当今世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探究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 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 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建立及宗旨】 观察图片《联合国旗帜》,阅读93页“相关史事”,思考回答 1.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主张是哪次会议提出的?联合国成立于 何时? 2.联合国旗帜由哪些图案组成?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材料 研读”想一想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机构及职能】 1.阅读正文,填充表格 主要 机构 主要职能 每年举行一届大会,主要研究和解决国际性 重大问题。 联合国 秘书处 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国际法 院 负责审查国际重要犯罪 2.材料:联合国安理会13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联合国和非 洲联盟驻苏丹达尔富尔特派团(联非达团)的任期延长至2019年 6月30日。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2003年以来,达尔富 尔地区一些武装组织开始与政府军发生冲突。2007年7月,联 合国安理会授权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非达团,以支持执行和 平协议,并保护平民、联合国人员和国际人道救援人员安全。 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延长联非达团任期。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联合国的存在起到了什 么作用?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结 合课本史料,分析解答问题, 了解联合国的成立,认识联 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 及安全。 生:联合国会徽上的世界地 图象征着整个世界,橄榄枝 象征环绕世界的和平。体现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的宗旨。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填 充表格,全面了解联合国的 机构及其职能 生:结合材料,认识联合国 的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 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 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 发生的战争。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思考 周鹏机械13-07 20130786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和本国国情,逐步形成并坚持奉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即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有效地维护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家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有了飞跃性提高,但是我在国际体系中在更大程度上仍处于守势,这决定了在战略指导上应采取防御性姿态。当然,在新的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外延也必须有新的发展,以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利益。 一.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家安全战略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这两大新因素的推动下,国际战略格局正在酝酿着激烈动荡,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将继续由西方国家主导,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呈 现群体性崛起及其战略地位的上升,欧美中心地带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相对下降。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一)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正在崛起。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最大限度地防止受到负面冲击,同时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战略力量决策者们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个落后的发展中

国家逐步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由国际体系的被排斥者、外在者、被反对者逐步变成参与者和改造者;由过去被国际社会忽视和偶尔借重的对象变成既被重视、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的对象。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将加速中国的国际角色的新一轮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崛起需要面对比历史上其他崛起大国更加复杂的“崛起困境”。能否有效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西方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对立、中华民族复兴同霸权国家遏制企图的抗争以及中国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利益的冲突等产生的新的重大矛盾,是否能够打破历史上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动荡,甚至爆发军事冲突的定律,关键在于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要想在21世纪里有大的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此,需要及时认清世界政治的特征演变和发展大势,激发出更大的战略智慧,洞察未来世界可能的走向,及时消除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弊端,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也就是说需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延续,取决于众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与民族经历、思想文化、军事遗产、地缘条件等都有直接紧密的关系。 具有生命力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不仅应该在认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国际关系背景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的变化,同时应该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造。理论要具有对历史更强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预见性,就绕不开对有关重大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逻辑或内在规定性。在借鉴中创造,在创造中传承,对待那些传统的和经典的战略理论如此,对待新近出现的相关理论,也应如此。在此既需要做“具体的和朴实的”分析,也需要从宏观和概括的视角进行探索。时代呼唤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 在当前及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考至少应着眼于以

2107内蒙古公务员在线培训答案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思考 本答案75分以上,空下的自己答 单选 1、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播种面积 2、()中指出水利是。。。。。,事关粮食安全。2011中央一号文件 3、我国是粮食生产的大国,。。。。。取决于(). 粮食供给 4、您是否已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 5、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往()移动。北方 6、“王者以。。。。”出自()。汉书 7、您是否已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 8、()是衡量国家。。。。的主要指标。粮食总量 9、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 10、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多选 11、未来国际粮食安全总体发展趋势不乐观的原因是()。 12、对国际粮食安全形势。、分析正确的是。 a.世界粮食供求总体平衡。近20年来逐渐趋向紧张。 b、全球粮食总产持续增加。但增速明显下降。 d.粮食作物种植比重的下降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13、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与路径是()。abcd 14、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15、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存在艰巨性的原因是()。 无(国际粮价持续高涨,进口供应紧张)选其余三个答案。 16、通俗的说,粮食安全的根本内涵是粮食()。abcd 17、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 18、下面对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分析准确的是()。 19、国家粮食安全质量保障的具体内容是()。abcd。 20、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撑体系是()。 判断题: 2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错) 2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生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错) 其余8个全部正确。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一是走差别化竞争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还有很大潜力,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走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在广袤平原地带推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发优质特产、有机绿色食品等,以优质化、高档化、生态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到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完善粮食全产业链。除保障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粮食流通、加工、收储、销售等各环节都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过程,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综合性、全方位的开发,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外资监管 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同时抓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的契机,加强双边或多边农业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的带动,加强粮食贸易的衔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贸易提供保障。充分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平台,促进国际组织规则为我所用,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同时着眼粮食进口和外资进入对粮食产业的影响,实施外资安全审定制度,加强外资监管,强化外资企业贸易与经营信息报告制度,维护粮食产业安全。四是加快构建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天气、自然灾害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

充分利用遥感、航天、地理信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形势判断,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从结构角度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储备布局,结合粮食品种空间分布、物流体系完善程度、区域销售规模与市场需求等,评估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变化,保障薄弱地区、困难群体和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应。着眼于中长期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和流向的变化,在主要出口国、进口国港口、国际性交通枢纽、进口国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实现物流节点与国际铁路水路公路运输的良好衔接。并且加强建设海外服务体系,搭建投资服务平台,加强政府信息支持与服务。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同步练习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填空题 1.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3.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6.世贸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选择题 7.“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B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8.近年来,我国遭遇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事件,处理这类事件的国际组织是( C ) A. 世界卫生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9.联合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1919年巴黎和会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B.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建立联合国 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这一组织的正式形成 D.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10.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二十一世纪刚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风云变幻,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缓慢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强势崛起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了已经激荡的世界格局,实力依旧雄厚的大国正在极力维持着现有的世界格局,新兴国家在极力摆脱这种旧有的格局体系,这样的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其中又深蕴着巨大的危机和阻力。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强势崛起,虽然这样的崛起一直很低调并且掩人耳目,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进一步实施,原本老牌帝国的地位和实际利益遭到挑战因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和部分诸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渴望在大国角逐中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提高地区影响力,中国一直奉行的希望偏安一方的韬光养晦政策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这个战略时,中国领导人就时时注意避免被置于镁光灯下,在国力还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与他国的利益摩擦,一心一意集中力量谋发展。但是在东面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存在擦枪走火的情况,在南面诸多南亚小国拉帮结舍,依附大国在搅浑南海问题,蚕食中国南海的利益,西南部野心勃勃的印度大象蠢蠢欲动,一直将中国视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北部俄罗斯虽说是中国的传统盟友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中国,何况300年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这只北极熊。朝鲜那只喂不饱的白眼狼不仅经常不听老大哥的话还引狼入室,朝核问题成为了美日在亚太部署军事力量限制中国的一个借口,中国西部随着一批政治强人的倒台,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逐渐向东蔓延。中国的周围国家安全形势已经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状态。 管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的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但是笔者认为在1500年地理大发现后没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崛起,无一不是在夹缝中发展,后通过战争战胜原先的霸主终成世界一极。想要崛起的新兴国家与既得利益的国家必然存在利益、意识形态等冲突,一旦这样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诉诸武力,纵观世界历史,美欧强国无一例外,因此当历史又一次轮回到中国头上时,这些国家必然会极力阻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情况也类似,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结合的情况下,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需求和日益渴求的地区影响力必然会挤压到他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带来的国家利益摩擦不可能能够有意的去避免,只会愈演愈烈。随着美国的核心战略东移,一位美军高级将领说:“你们(中国)的好日子结束了,我们回来了。”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在经济、军事上步步为营,企图在中国周围形成包围圈,其毫不掩饰的险恶用心就是想极力阻遏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想用嘴皮子劝服他国相信中国的和平政策,无异于痴人说梦。笔者认为在大政策及战略方针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国防建设,强化军事力量甚至准备好战争的准备,比如虽然中国与美日等国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短期内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存在,但在将来尤其是美国的地位和利益进一步受到威胁时爆发局部冲突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因此笔者认为在美国还未完全从中东乱局中回过神来,日本还在极力摆脱限制其军力发展的体系,印度、南亚各国的实力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中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可能是最后的黄金十几年,狠抓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的发展。中国不能像北宋那样明明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却不注重军事的发展以致成为一个经常被异族侵扰的国家。一旦美国从中东乱局的阴影走出来,将其主要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日本在其日益强大的右翼势力挟持下重新武装成军国主义,印度等南亚各国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缩短了与中国的差距,积累了进一步与中国叫板的资本,那么恐怕地区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了。中国应该效仿西汉,大汉王朝在建国初期积贫积弱的时候注重国内发展,实行修生养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开国将近100年的时候武帝依仗几十年积累的雄厚资本开始对匈奴进行军事回击。虽然中国目前看上去是四周受敌而且没有可靠的盟友,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新兴大国所必经的孤独历程。若中国领导人在外界压力和外国胁迫下减缓了军事力量的发展,被其他大国限制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幻想着仅以外交和经济手段去调和一系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