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径、分寸和文本文艺评论中的阐释

路径、分寸和文本文艺评论中的阐释

路径、分寸和文本文艺评论中的阐释
路径、分寸和文本文艺评论中的阐释

路径、分寸和文本文艺评论中的阐释

朱光潜曾把文艺评论分为四类,“向来批评学者有派别的不同,所认到的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我们把他们区分起来,可以得到四大类。第一类批评学者自居‘导师’地位。他们对于各种艺术先抱有一种理想而自己却无能力把它实

现于创作,于是拿这个理想来期望旁人。……第二类批评学者自居‘法官’地位。‘法官’要有‘法’,所谓‘法’便是‘纪律’。这班人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然后以这些纪律来衡量一切作品,和它们相符合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第三类批评学者自居‘舌人’地位。‘舌人’的功用在把外乡话翻译为本地话,叫人能懂得。……第四类就是近代在法国闹得很久的印象主义的批评。属于这类的学者所居的地位可以说是‘饕餮者’的地位。‘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它的印象描写出来。”[1]

这四类评论者,体现了文艺评论的两大基本元素,一是评判,一是阐释。对于文艺评论而言,这两大元素缺一不可。只有阐释没有评判的文艺评论缺乏战斗力,无法发挥激浊扬清、引导创作的作用;只有评判没有阐释的文艺评论则缺乏说服力,容易流为空洞的道德说教和苍白的政治表态。早在1930年代,夏?D尊便已提出,文艺批评负有阐发作品、指

导读者的任务。[2] 鲁迅先生也曾说,“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3] 所谓“乱”,本质上是一种简单粗暴、不讲理的“评判”。也就是说,鲁迅先生所批评的,正是那些只有评判,没有阐释的所谓“批评家”。当前,文艺题材、体裁不断丰富,形态、样式不断交融,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文艺的蓬勃创新,也使得文艺欣赏以及欣赏体验的表达空前便捷,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复格局,面对主体性不断增强、审美意识普遍提高的广大文艺欣赏者,“阐释”对于当下文艺评论的重要意义更加突显出来。

路径

文艺评论中的阐释,根据其主体、对象、标准等方面的不同,可作多种分类。若依其阐释路径之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内部”阐释或曰内部评论,另一类为“外部”阐释或曰外部评论。内部评论,是以艺术本体为对象的评论,或者说是“就艺术论艺术”、“为艺术论艺术”的评论,重点在于从艺术内部对艺术本体作出阐发;而外部评论,则注重在社会的范围内对艺术进行探讨,也就是把艺术镶嵌入社会之中所进行的阐释。

“内”与“外”,是在学术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路径区分方法。比如,科技史有“内史”和“外史”之分。“内史”,聚焦于科技发展本身,关注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和影响力的科

技成果,致力于回答“科技是怎样发展的”,叙述的内容和事件都与科技成果直接相关,对于科技成果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则关注较少甚至忽略。而“外史”则要回答“科技为什么如此发展”,把科技发展放在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考察,力图在社会的复杂层面揭示科技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4] 举例来说,同样以爱因斯坦为主题的科技史研究,“内史”关注相对论,而“外史”则可能更会关注爱因斯坦在科学界的人机交往,或他对原子弹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和他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等

问题。又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把文学著作也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外部研究”指对文学所作的“文学和传记”“文学和心理学”“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思想”“文学和其他学术”等的研究,而“内部研究”则指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文学和文体学”“文学的类型”以及文学作品形式中的诸如“意象”“隐喻”“节奏和格律”等方面的研究。[5]

具体到文艺评论领域,“内部”和“外部”虽尚未被正式用于评论术语的建构,但已有学者在加以使用。比如,林年同分析电影理论评论史时便指出,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香港电影评论界,有一批历史自觉性强、社会意识强的评论家,他们在“接受‘艺术文’(text)的时候,是从外部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方法,在六十年代《新晚报》蓝潮写的

影话里头仍然继续保存下来。”而所谓从“外部”分析,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电影理论和批评比较注意电影作品与时代、社会产生的外部关系,即注重电影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性,注重电影作品传递的思想内容和意识形态以及在观众中产生的影响,而非注重电影的镜头语言、风格等电影本体的特征。”[6] 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贺敬之也讲到过类似思想,他说:“我们的文艺批评必须是讲艺术的艺术批评,但就整个文艺批评来说,不能不同时是社会批评,也是思想性的批评。在文艺批评中不讲文艺本身的规律,这不能算作文艺批评。但是文艺创作的内容,是表现社会生活,其中不少是表现政治生活的,表现得好不好,是否正确和深刻,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是否有利,对这些方面就不能放弃从社会和思想的角度来进行批评。”[7] 再说回到阐释上来,内部评论既然以艺术本体为对象,它所关注的技巧、手法、规律等内容,所使用的理论、术语、概念等手段,也就往往是“纯艺术”的,故而内部评论在阐释文艺作品中的意义比较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而外部评论则不然,面对一部作品,外部评论所希望探讨的是,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作者选择了什么内容来加以艺术的呈现,为什么选择这些?从这一选择中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以及某一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对文艺的影响。还有,该不该选取这些内容来作为文艺表现的对

象?另外,这部作品对或将对社会生活起到什么作用?哪些人会受其影响?这种影响的后果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都是在艺术“外围”打转,或许是这个原因,在一些艺术创作者甚至专业的文艺评论家看来,“外部评论”好讲空洞的“大道理”,是迂阔而疏于事情的“外行评论”。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这就牵涉到如何理解“艺术”的问题。霍华德?贝克(Howard Becker)认为,“艺术”范畴是由社会决定的,语境是艺术定义中最重要的因素。艺术,是镶嵌在“艺术界”中之物。而所谓“艺术界”,又是“一个人际网络,网络中的人们以他们对行事惯例的共识为基础开展合作,生产出让这个艺术界得以闻名的艺术作品。”艺术界包括艺术的“生产体系”“分配体系”,以及让艺术能被观众欣赏的“美学体系”等。[8] 中国的艺术家也有类似看法。比如,美术家叶永青认为,“艺术在当代社会里面是建立在系统里面的”。[9] 可见,要对艺术作出恰当评论,就必须从“艺术界”而非“艺术”入手。面对一件作品,不但要探讨作品本身,而且要探讨这件作品何以成为“艺术”,而这些正是外部评论所致力于发掘的社会文化因素。这一点实际上已为艺术史所证实。有学者指出,如果要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作出评价,就必须考虑到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音乐受众,这些听众的趣味是音乐家不得不直面的。因为正是这些受众的审美旨趣,对音乐创作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宫廷和贵

族、教会定制音乐的要求。[10] 退一步而言,即便不从霍华德?贝克意义上的“艺术界”角度理解艺术,仅从艺术创作而言,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艺术的创作主体是人,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是人探求其本质、外化其本质的一种方式。没有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的政治,总是会经由创作者这一“中介”,“潜意识”般地渗入到文艺作品之中。而且,历史证明,越是高明的艺术作品,这种渗入感越强烈、越含蓄。外部评论所关心的内容不但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是评价一部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所不可或缺的。如果离开了对这些外在因素的考量,看似聚焦在了“艺术本体”,实际反而陷入无法言说的尴尬境地。正如有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的那样,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的过度“去政治化”倾向固然突显了文学的本体性,但也把文学运动的行程、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文学作品的生成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1]

以最具大众性的电影艺术为例,众所周知,李安的电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其艺术成就也得到普遍承认。而李安的许多电影作品都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的,中华文化构成理解李安的基本前提,一旦割裂了李安电影和中国哲学、文化的紧密关联,评论者将无法对其艺术价值作出合理的阐

发。比如,《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之一发生在李慕白试图向俞秀莲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竹林里,李慕白独自站在一堵将他与竹林分隔开来的白墙前,从他面前的一扇窗户中,露出了竹林的影子。这幅画面显示了严格的社会角色和礼仪是如何将人与其天生的欲望和自然

分隔开来的。竹林――道家无为思想的象征――使得这一镜头更加触目惊心。”[12] 竹林,本是自然之物,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存在,但竹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含义却很好地渲染了影片的意境。试想,如果把影片中那一片竹林换作一树摇曳的桃花,给人的艺术体验恐怕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那么,竹林和桃花为何有这么大的区别,在影片中为何用竹林而不是桃花呢?离开了中华文化的特有美学意蕴,就难以作出正确的阐释。

李安并不是个例。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对艺术作品的渗透,是一种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有学者指出,中国艺术在骨子里就有依赖人伦道德打动人的传统,以叙事见长,以家庭道德伦理为价值取向的影片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从《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万家灯火》,到《牧马人》《天云山传奇》乃至《芙蓉镇》《红高粱》无不如此。[13] 这一点,在当下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延续。曾经热映的大片《全民目击》(2013)讲述了一个富豪为女儿顶罪的故事。细观此片,可以发现故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富豪不太清白

的发家史、检察官十几年的追踪、富二代与父亲女友纠纷背后的豪门恩怨,等等,涉及到情感、社会、犯罪等多条线索,每条线索都符合大片的要求,都可以成为一个精彩故事的主线,但整部影片最后却聚焦在了人伦亲情上,这极富中华文化思维特色,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商业片是这样,艺术片也是如此。王小帅的电影《青红》(2005),以新中国“三线”建设为背景,依托的是共和国历史的宏大叙事,揭示的是涉及中国历史进程、社会制度变革的大问题,但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却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中,父亲与青春期女儿之间的种种冲突。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在中国这片土地产生的艺术作品,无法脱离开中国文化内在的特征,这也说明,文艺评论中的阐释,离不开围绕在文艺周边的“外部”因素,好的文艺评论,必然是内外兼修的。

分寸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时候,由于学识、眼界等各种原因,评论者未能抵达作品原有的深度,沦为对作品内容的简单重复,无法对作品的意蕴作出充分阐发;有的时候,评论者的主体性却过度伸张,任由自己的立场、思想如同野马在作品的草原上随意驰骋,对作品造成歪曲和误读。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了阐释的“分寸”问题。

在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的路径选择之间,需要把握好“分寸”。本雅明说过,“我们可以把艺术史描述为艺术作品

本身中的两极运动,把它的演变史视为交互地从对艺术品中这一极的推重转向对另一极的推重,这两极就是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由于对艺术品进行技术复制方法的多样,便如此大规模地增加了艺术品的可展示性,以致在艺术品两极之内的量变像在原始时代一样会突变其本性的质,就像原始时代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其膜拜价值的绝对推重首先

成了一种巫术工具一样(人们以后才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个工具视为艺术品)。现在,艺术品通过对其展示价值的绝对推重便成了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14] 这里所说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有些类似于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所致力于阐发之物。如前所述,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它固然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但同样也受社会文化诸多因素的影响。文艺评论要全面、准确地对作品作出阐释和评价,既不能脱离作品本身,也不能脱离作品所赖以产生的环境。就好比我们要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如果仅仅描绘花儿之形态、红色之浓淡,读者可能会觉得读起来不够解渴,还应该分析其植根的土壤、生长的环境,或许还可以宕开一笔,谈一谈这朵花的药用价值,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笔墨都放在了土壤、环境和药用价值上,遗忘了花儿本身,那么,写出来的可能是一篇很不错的土壤学或中药学文章,在花的欣赏者读来却不免味同嚼蜡、大摇其头了。因此,文艺评论既要关

注花儿本身,也要关照土壤和空气,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对文艺作品作出全面、深刻的阐释。所谓内外兼修之“兼”,就是在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之间的“分寸”。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的文艺评论而言,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艺评论对外部评论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外部评论长期在文艺批评史上占据主流地位,以艺术本体为对象的内部评论则在某种程度上遭到边缘化,造成外部评论对内部评论强势挤压的特殊评论生态。历史上,在“文以载道”的传统影响下,文艺长期以来被视为教化的工具。“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价值等级体系中,道德价值高于审美价值,各种道德价值依严格的等级层次排列而成,道德价值结构制约着审美心理结构”。[15] 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救亡”又成为压倒性的时代主题,艺术被赋予了救国的任务。给文艺赋以阶级斗争重任的左翼文艺界自不待说,反对“文艺为阶级所拘囚”的“中国文艺社”,在《中华民族文艺运动宣言》中,也是主张“文艺最高的使命,是发抒它所属的民族精神和意识”。美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近代美术家高剑父曾提出,“我们艺人应该抱定艺术救国的宗旨,在艺术革命的旗帜下努力迈进,为我国艺术争一口气,向世界艺术迎头赶上,增高我国艺术的国际地位。常存救国之心,做那样就那样。故本位救国,艺术当然不能例外。”[16]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术界还掀起过“美术救国”的思潮。电影是近代

以来兴起的,中国的电影评论从诞生起,就把社会、道德标准作为首要标准。1927年,李柏晋说,“电影是综合的艺术,他实在是个社会的导师,负有社会教育最大的责任的!他能导社会于纯朴高尚,发扬民族精神,巩固国家基础,但反面讲,同时也能陷社会于奢靡淫逸,辱国羞邦,充其极,能使亡国灭族。”[17]从这一时期开始,彰显是非善恶就成为电影批评的第一要务。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言,“凡吾言论界所发表之评论文字,完全为影业前途利害而作,确认该项影片于世道人心,有损无益;或剧情过于荒谬,或艺术不堪属目,则不独评者一人受其愚,即千百有识之观众,亦无不受其愚。评者为公众发言,制片家当然不能有所含冤,更不能因影戏院中观客依然满座,遂谓评者之妄论。”[18]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挂帅”的环境下,文艺评论又遭受扭曲。电影评论史家认为,1949年至1966年,“政治索隐式批评”即以明确的政治功利为目的的批评贯穿了整个17年,这些评论都把电影本身的特性置之不顾。到了十年文革时期,电影评论更是沦为“大批判”的工具。[19] 就分寸而言,只有在品读文本中强化艺术感受力和品鉴力,才能拿捏得准阐释的分寸感。而要做到这一点,评论者就需要有思想修养和专业的艺术理论学养,如别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批评需要思想。

[27] 但同时,更需要艺术修养和大量的艺术欣赏经验的积累。戏曲研究专家傅谨说,“没有艺术感悟,没有对艺术的

技术手段的理解,对各门类艺术的研究就永远只能在它外围打转,只能涉及其表面,这里刚好用得上京剧行里的一句口头禅――‘说的不是这里面的事儿’”。“没有养成在剧场里欣赏‘现在进行时’的艺术表演的习惯,缺乏直接的剧场经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对传统戏剧有深入的研究。”[28] 艺术研究是如此,艺术评论更是这样。没有大量、直接的艺术体验,就无法领会到艺术的精妙之处,也就无法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出评析。不同的评论者,对同一个文本的感受颇不相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同评论者的艺术经验不同。

最后,或许还可以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从文本融合的角度,对文艺评论的形态创新做一点不算幻想的遐想。在传统的“评点体”文艺评论中,无论是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还是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时而谈及艺术,时而论及作者,时而又触及社会与文化,不但文艺评论的内部和外部呈现出原生态式的统一,而且评论与文本也融为一体,评论不但是在内容上而且是在文本上实现了对作品文本的再创造。进入近代之后,在现代出版环境下,面对现代社会艺术形式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视听艺术蓬勃发展,似乎只对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管用,“点评体”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历史总是呈螺旋式上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悄悄地改变着这一切。比如,当下有的视频网站的视频文件上有“看点”提示,有的还允许观看者对这些“看点”作出评论。

以笔者之遐想,这些提示和点评,完全可以看作传统“点评体”文艺评论的现代版,虽然目前它还不够成熟,但或许已代表着“点评体”在新媒体视听时代复活的趋势。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许可以选择欣赏注释版的“年度大片”,借助于特有的视听设备,一边欣赏艺术作品,一边咀嚼评论家的点评,同时把我们的评论像写批注一样加入到作品之中,并与其他的欣赏者互相交流。到了那时,文艺评论对于作品的阐释意义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注释:

[1] 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40-42页。

[2] 夏?D尊:《文艺论》,收入《文艺讲座》,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32页。

[3] 鲁迅:《骂杀与捧杀》,收入《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5页。

[4] 王鸿生:《科技史研究的三个维度》《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1日。

[5] 陈旭光:《影像当代中国的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37页。

[6] 谈洁:《20世纪上半叶香港本土电影研究的发展》,《上海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7] 贺敬之:《谈谈当前文艺工作的几项任务――在中国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党员会上的讲话》,《贺敬之文艺论集》,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8] 【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章浩、沈杨译:《艺术社会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75-77页

[9] 高宇倩编著:《中国艺术面孔》,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9页。

[10] 夏艳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4页。

[11] 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去政治化”管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2] 【美】罗伯特?阿普、【加】亚当?巴克曼、【美】詹姆斯?麦克雷编著,邵文实译:《李安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51页。

[13] 张振华:《影像文化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15] 陈世雄:《戏剧思维的三种基本方式》,《文艺研究》1989年版第4期。

[16] 陈枫:《浅谈高剑父“艺为救国”的美术教育思想》,《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17] 李柏晋:《论电影与教育》,《银星》第12期,1927年9月,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18] 漱玉:《电影言论与事业》,《影戏世界》第4期,1925年9月,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19] 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20] 舒晋瑜:《文学创作与批评,作家、评家各自说》,《中华读书报》2010年6月30日。

[21] 张江:《关于“强制阐释”的概念解说》,《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第45页。

[22] 朱立元:《关于“强制阐释”概念的几点补充意见》,《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第49页。

[23] 曹华飞:《影视评论岂能脱离作品本身》,《光明日报》2015年1月6日。

[24] 林克欢:《戏剧表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25] 巴赫金:《文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26] 朱学勤:《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收入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 年版)。

[27] 别林斯基:《孟彩尔,歌德的批评家》,《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28] 舒晋瑜:《很遗憾,今天的人文学者不进剧场了――访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中华读书报》2012年6月27日。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教案: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阅读教案: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 [训练目的] 掌握写文学短评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导] 文学评论的任务,主要是分析文学作品,评论作家创作的得与失,总结艺术规律,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之美——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感悟、发现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之美的感悟、发现的个性化的传达过程。写文学评论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不

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 如何在复习与考试中避免陷入写作误区,拿到理想的分数呢? 误区一:不会选题,甚至无题 对策:扬长避短,有话可话。选题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自己对所鉴赏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结合自己在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储备,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选题,不要选择自己看起来陌生甚至根本不懂的题目来写,要保证对所选的题目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说得准确恰当。 误区二:观点模糊,不知所云 对策: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无论是鉴赏原文的主题思想,还是

文学评论写作模板

文学评论写作模板 1.基本格式 一般说来,文学评论写作字数要求1500左右。段落一般在6-8段。 遵循:总——分——总的格式。第一段总起,下面三个部分各一段或两段,一般遵循:分——总的模式。最后一段总括全文,可升华,可总结。 通常第一段具体概括文章内容,并定下文章写作的中心,中心突出,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理论支撑需要事前稍微准备并背诵一些内容,但并不是必须。) 下面三个部分尽量是同一思路的延展,避免三个触点出发,最后归不到一个点上。尽量辐射式,避免平行论述。 最后一段总括全文内容,可以是对文章思路的一个梳理总结,也可以是论点思想的升华。切记:一定要连贯通畅。 记住这个框架。框架有了就开始填充内容。 2.内容怎么写? 切入点:人物形象/情节主题/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技法/历史文化…… 落脚点:主题主题主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后一定要落脚在你的主题上。这个主题不一定是故事要讲的道理,也可以是你想要突出的人物或者观点。

具体的写作过程,可以围绕:是什么?(选定的主题)为什么?(构建主题的过程)怎么样?(主题构建的效果)这样一个思路。 真题(05-17)分析: 05《雪地里的期盼》 06《白马》 07《青龙偃月刀》 08《民间》 09《冯前》 10《蛮师傅》 11《大师》 12《戴车匠》 13《感恩心结》 14《那个老师叫老牛》 15《汪先生》 16《变脸》 17《双琴祭》

真题归类: (1)以人物为标题。 《冯前》《蛮师傅》《大事》《戴车匠》《那个老师叫老牛》《汪先生》。 这一类直接以人物为标题,大都是围绕人物的事迹或相关故事展开。 切入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文化内涵/写作技法…… (2)以故事为标题。 《雪地里的期盼》《感恩心结》《变脸》《双琴祭》。 这一类以故事为标题,而且题目中能够明确把握住故事的核心,快速读懂故事。切入点:情节结构/精神品质/写作技法/人物形象…… (3)以意象为标题。 《青龙偃月刀》《白马》。 这一类以意象为标题,直接将文本的对象摘出来。毫无疑问,这一类文本尽量围绕文本意象展开比较好。 切入点:形象特征/精神品质/文化内涵/形式结构/写作技法…… (4)其他。 《民间》。

文学评论写法

文学评论写作 一、文学评论的几个要求 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2015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真题 一、填写作者5分 1、《文赋》 2、《诗式》 3、《新批评》 4、《文化与帝国主义》 5、《传统与个人才能》 二、名词解释:25分 1、文学性 2、文学形象 3、文气说 4、叙述聚焦 5、心理批评 三、简答题20分 1、西方模仿论中(包括再现论、反映论),关于文艺的真实性的论述有? 2、意向性客体论 四、翻译并说说其中蕴含的文学理论:10分 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学贫者迍邅于事义,才馁者劬劳于辞情,此内外之殊分也。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夫以子云之才,而自奏不学,及观书石室,乃成鸿采。表里相资,古今一也。 五、论述题:20分

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文学发展的认识。 六、写作题70分 汪先生 说起汪先生,梅镇上年长点的都认识。但要说汪先生的家世,没几个能说得清。那一年,汪先生带着他新婚的妻子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声无息降落在小镇上,并深深地扎根,这根不仅扎在了小镇也扎在了小镇人的心里。 公立学校红旗小学的孩子们被告知来了一位新先生——延续私塾习惯,学生们称呼老师为“先生”。这个消息,让孩子们雀跃不已,因为当时物质精神匮乏,孩子们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全都用在了和老师斗智斗勇的较量上,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空气里飘满了油菜花的香气。孩子们就像采花的小蜜蜂“嗡嗡嗡”的喧嚣着,抻长了脖子往外看,兜里都揣着各式“见面礼”,就等好戏开场。 校园里的铁皮钟响起,孩子们停止喧哗严阵以待。 但是新先生一进教室,孩子们捂在兜里的小手愣是没有拔出来。这位高高瘦瘦的先生穿着七成新的军装,挺直的鼻梁上驾着一副黑框眼镜,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军装的衬托,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精神气。此刻,先生的目光正透过眼镜片向孩子们扫视,这眼神就像两道闪电,不,确切的说是两发炮弹,狠、准、稳,不容你半点反抗。先生微微一笑,刚毅的脸有了柔和的曲线,标准的普通话在薄薄的唇中吐出:孩子们,我是你们新来的班主任。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自己,我姓汪叫汪其睿。说着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黑板上的这三个字又让孩子们傻了眼,这三个字横如傲天雄鹰,竖如立地苍松,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浅谈老子文学批评思想 内容摘要:《老子》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但其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理念上看,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有辩证趋反、自然无为等理念,这些理念也同时反映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即从批评对象的相成和相反的角度、自然而不加入人工的态度上显示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思想倾向,其“大音希声”、“信言不美”则直接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理念。从老子的文学批评方法上看,其方法也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道”,为了实现“道”,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十分重视虚极静笃、抱一守中、德善德信、正言若反等方法,而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些方法用于文学批评也是十分中肯的。 主题词:老子哲学理念文学批评思想关系 《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反映道家思想的哲学著作,但其中也包含了老子的文学批评思想,是我们研究老子及道教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老子》,正是蕴含在其哲学思想的文学批评的观点,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辩证趋反 辩证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占重要的地位。老子的辩证思想导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统化。老子辩证趋反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批评对象

双方对立统一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比如老子对美和恶、善与不善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老子认为世间美的东西和恶的东西是共存的,善和不善的东西也是共存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恶,没有善,也就无所谓不善。美与恶、善于不善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判,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一方而轻视另一方。二是从批评对象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的角度提出其批评理论。一方面,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极致,就会以相反的形态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更高境界。另一方面,只有抓住事物相反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批评目的。” 2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的宇宙观里,把“道”看做是宇宙生成的本原,一切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老子自然无为哲学思想体现的文学批评上,就是强调一种完全顺应自然的批评理念。在老子看来,客观事物,包括文学作品,以一种自然状态呈现出来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旦加入了人工雕琢,就会损害其自然状态,破坏其内在的美质。同时,老子也认为,批评要有群众性,不要以自己的欲念为出发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文学批评如果失去了群众性,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3大音希声 老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无”。在老子看来,“无”可以看做事天地万物的原始。老子“大音希声”的文学批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哲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 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 语出《论语》。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 语出《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 语出《孟子》。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孟子的这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3、庄子——得意忘言 语出《庄子》。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它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韩愈——不平则鸣 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受社会现实影响,当作家的思想感情波澜不平时,就会诉诸作品。“不平则鸣”是作家遭到不平后,对现实的积极干预和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

文学评论 《活着》

文学评论《活着》 浅谈《活着》的叙事艺术 《活着》是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在于活着。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为了活着,所以我在活着。虽然比较拗口,但是是一句话还是让我思考了很久,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悲伤,但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确就是这样的恍悟与沉重。 故事讲述一位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心痛一次,就像努力过后期盼着美好的到来,但真正到了最后,却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有美好的存在。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精彩,还有作家文笔的功力,在这我从叙事的角度来淡淡对于《活着》的理解与感受。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意象是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作家余华善用意象,且其意象很少停留在普通意义上的单纯描写和象征,而往往都是前后关联,自成一个隐喻系统,成为主题的点睛意象。“牛”作为《活着》中的一个意象,是不能被置换的。因为牛在这部小说中与人具有同等的生存价值,它是小说主题抒写的点睛意

2010年-2016年南开大学文艺评论与创作考研真题解析-文学基础

2010年-2016年南开大学文艺评论与创作考研真题解析-文学基 础 2010年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6分,共30分) 1、艺术形式 2、视角 3、变文 4、唐宋派 5、《囚绿记》 6、“文化散文” 7、“摩西五经” 二、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2、《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特色。 3、历史剧《屈原》(郭沫若)的艺术特点。 4、简述“荒诞派戏剧”。 三、赏析(任选1题,25分) 1、《古诗十九首》之一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戴望舒诗一首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四、论述(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误读。 2、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3、结合《小鲍庄》、《棋王》、《爸爸爸》等小说分析“寻根小说”的基本特征。 以萨特或加缪的作品为例,谈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并就所举例子中的某一部作品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

文学评论_《活着》

浅谈《活着》的叙事艺术 《活着》是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在于活着。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为了活着,所以我在活着。虽然比较拗口,但是是一句话还是让我思考了很久,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悲伤,但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确就是这样的恍悟与沉重。 故事讲述一位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心痛一次,就像努力过后期盼着美好的到来,但真正到了最后,却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有美好的存在。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精彩,还有作家文笔的功力,在这我从叙事的角度来淡淡对于《活着》的理解与感受。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意象是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作家余华善用意象,且其意象很少停留在普通意义上的单纯描写和象征,而往往都是前后关联,自成一个隐喻系统,成为主题的点睛意象。“牛”作为《活着》中的一个意象,是不能被置换的。因为牛在这部小说中与人具有同等的生存价值,它是小说主题抒写的点睛意象。福贵在年老之后,只有那条老牛与他相依为命。它本是一条不能再耕作的老牛,被主人卖给了屠宰场,福贵是从屠刀下将它救回的。这可以看作是福贵对生命的尊重,但小说并不仅仅想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悲悯,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小说中“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心想我早就知道它像我了。”“话还得说回来,你(指牛)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这里,福贵把他自己的生命投射到老牛身上,通过老牛追忆亲人缅怀生命,老牛成了晚年的福贵,晚年的福贵成了默默承受孤独终老命运的老牛。活着的意义在福贵与老牛生命的相互指涉中凸现出来,老牛成为小说的点睛意象,从整体上完成了小说的隐喻功能。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故事。《活着》一书可以分为两个叙述视角层。第一层中的“我”是去民间采集歌谣的采风人,也就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第二层中的“我”即福贵,在这里福贵以主人公和自己故事叙述者的双重身份,感慨万千地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苦难和幸福。在第一视角层中,作为主人公的采风人同时也是故事的叙述者,而这种关系也是为了交代故事的由来,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在第二视角层中,作为故事叙述者的福贵同时也是故事的主人公,面对一次次亲人的离去,福贵的叙述里充满了安详与从容。这种视角模式的运用很容易就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好像我们就坐在他们的面前,听他们娓娓的道来。例如“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读者被引入到当时“我”听故事时的内心感受,同叙述者一起感受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叙事循环是指小说的叙事序列呈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封闭结构。小说起笔是以“我”在夏日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人生之旅开始的,结尾又以黄昏时老人的故事结束,这本

文 艺 评 论 写 作

文艺评论写作 1、知人论世,精研作品。认真研究评论对象,联系社会与历史。对作品不仅要 有理性的认识,还要有形象感受。 2、抓住特点,写出新意。 3、叙议结合,有理有据。记叙:故事梗概或总体形象的勾勒,具体情节的援引。 4、析赏交融,文情并茂。评论本身也应富有艺术情趣,少摆理论架子。 5、形式:常用议论文。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轼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②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生活的诗,诗里寄托了作者爱情上的怀念和忧伤。作者以巫山神女暗喻自己所爱的人,对方可能是歌妓一流的人物。但作者的爱情是真诚的。首联指出作者和那个女子离别之后,从此杳无音讯,再没有重逢的机会,暗示双方在爱情上都有不能自主的苦痛。二联回忆起两人在花前月下相聚的幸福时刻,虽只点出时间、地点,但却融情于景,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三联写别后相思之苦,也苦于不能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感时伤怀,借酒浇愁加以抒发,意在言外。尾联表示重逢无望,寄书无门,不仅有山川的阻隔,而且处处有人为的重重障碍,感情是含蓄的,但痛苦是深沉的。这说明在那个时代里,男女追求真实平等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全诗风格清新流畅,没有一般爱情诗那种绮丽浓艳的色彩。 元好问的《论诗30首》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故元好问指出陶诗谓诗语自然却万古常新,繁华落尽而显现真淳。陶渊明之胸怀朗若白日,俨然羲皇上人。渊明的诗风如此真淳自然,虽生于晋朝,无伤其为淑世之人。本诗意在表彰陶诗之自然真淳,显示元好问以「气骨」为正体之外,亦以「天然」为正体。 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 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四川大学635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635文学评论写作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远空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1193768.html,

635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资料说明】 《635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四川大学优秀中文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以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外,还能让我们掌握历年考题的规律和未来试题出题的命题思路。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评论写作试题包括50分的理论部分和100分的写作部分。第一眼看到试题,很多考生都会觉得基础。的确,文学评论写作的试题不偏、不怪,理论部分80%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理论部分试题比较基础,基本考察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写作部分则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写作水平。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字,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一篇文学评论文字,并能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光靠我们日记式、作文式的做法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写作中体现出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这则比较考察考生的内功了。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五年看,川大文学评论写作的题目包括100分的写作部分和50分的理论部分。 (1)填空题:填空题就是死的一对一的答案,答题的时候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加强对阎本概述部分的知识点记忆。但是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还是可以有一些技巧的,因为文学评论写作是题库出题。因此,有可能往年考过的题今年又重复考,或者变换方式考,以前考这句话中的前面部分,现在改为考后面部分。例如,我们09年填空题的第6题“文质彬彬”是孔子就()问题提出的重要观点。乍一看,知道这是在阎本第二章“文学构成论”中提到的观点,因此填的是文学构成。其实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复习到位的同学可能就是不知道。但是对往年试题比较熟悉的同学会注意到,在08

浅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

浅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批评标准 摘要: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受到了人们长期的误解,被理解为庸俗社会学的观点。但是实际上它是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定提法。在这个表述中,无论是对“政治”一词内涵的选用还是对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阐述,都表明了毛泽东坚持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观点。 关键词:《讲话》、政治标准、艺术标准、政治、内容、形式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作了《引言》和《结论》两次讲话。1943年10月19日在《解放日报》上将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两次讲话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题公开发表。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份文艺纲领,《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文艺思想,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文艺批评标准的讨论上。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应该“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由此,相当一部人认为毛泽东在文艺批评标准这一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就是以政治标准压倒艺术标准,从而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阐释理解为庸俗社会学观点。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在全面深入理解其含义的前提下给予其客观公正的审视。 “政治”一词在《讲话》中被多次提及,然而其在不同的语句中所表达的含义却有着细微的差别。在讨论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这一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在这里,“政治”一词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政治,它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一种敌我对立的意识形态。而在讨论文艺批评标准问题时毛泽东则指出:“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进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在这里,“政治”一词涉及到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包含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在其中,而另一层较为隐蔽的含义则包含了对敌我对立的意识形态的削弱,相对应的,又加入了与艺术相关的柔性因素在其中。因此,虽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了“政治”一词,但是这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出现时会有细微的差别在其中。总体上来讲,《讲话》中提到的“政治”有的是专门用来强调意识形态的,而有的则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包含了意识形态在内但又不限于此,而是包含了较为广泛内容在内的词语。而文学批评标准问题中的“政治标准第一”的“政治”一词应该作第二种解释,即,它是一个含有意识形态在内但又不限于此,而是包含内容较为广泛的词语。 对《讲话》中关于文学批评标准这个问题的不准确理解,除了包括指涉“政治”一词时,对其在含义上产生的模糊理解外,更为常见的就是对“政治标准第一”和“艺术标准第二”的误解。值得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这里的“政治标准”实际上对

【最新】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范文模板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 篇一: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 考研的路,走过,无意间再回首,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有过彷徨,也曾无助 过,千种感慨,尽在苏轼的一句词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暑期在家,闲下来的时候,翻看我喜爱的诗词,说到古诗词,想到了现当代文 学评论的写作。我想,没有对于古诗词所下的一番苦心,文学评论写作可能拿 不到140分。中国古代的诗歌、词,对于写作入门不失为捷径,。唐诗宋词重 意境的营构、重心绪的传达,看的多、品的多,慢慢感觉就出来了,叶嘉莹的 十五讲,还有胡晓明的《万川之月》,以及其他唐诗宋词的赏析性著作,对于 古诗词品味的提升,很有版主。现当代诗歌的品读,万象归一,与古诗词有异 曲同工之妙,都是文人的此情此景的再现。只是现代诗歌比较年轻,体式上尚 不足谓之成熟,略显涩一些。说到古诗词赏析,它可以更快的熏陶出对诗歌的 感知,籍此来赏析现代诗,也许上手比较容易些。毕竟,诗思是相通的。现代 诗评论的写作,构建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大体方向要把我对。在09年考研的前一个月,我还在犹豫担心,我怕我抓不准这首诗,他具体所要传达的意思, 我怕我抓偏离。在去年夏天,我还在着急,面对一首诗歌,哇不能全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感觉,也不知怎么评。复习时困惑厚重的像一堵墙,堆积的几近窒息。后来,我决定模仿评论写作。在图书馆借出孙玉石的两本《中国现代诗导读》,说到,说到孙玉石先生,他是诗评界的重量级人物,而这两本书中的评 论文章,均出自他和他的研究生之手,文采斐然,文笔妙曼读来是一种享受。 从暑假到考研的多半年时间,我几乎模写遍了这两本书的评论文章。模写要有 点变通,学的是笔者行文思路,如何定题的墓志铭开头的,他是从哪个角度分 析这首诗歌,人家是怎么论证的,收尾时怎么收的。先大题把他的文章熟识后,也明确了诗歌的大意,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叙说作者的文章,两相对照 找不足。当然,记得重点是看人家怎 么评论这首诗。 评论的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想一蹴而就怕不易。它考察学生对于诗 歌的感知能力、行文组织驾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诗歌浓缩着文学的精华, 短小,读懂读透也是需要下一番功夫。我模写近十几篇时,已隐隐感觉到,诗

文学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文学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 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 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 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 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 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 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 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 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 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 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 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 “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 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 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 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 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 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应该 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一)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 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

《红字》文学评论作文

Analysis on the heroine Hester’s character in"The scarlet letter" Abstract:The scarlet letter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American romantic novelist Nathaniel Hawthorne,which exposes and interprets spiritual oppression and Imprisonment of Puritanism via shaping the character of Hester successfully.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brave pursuit for true love and freedom of the heroine. Key words: character , rebellion , contradiction , redemption Body: The heroine Hester lived in such a religious background where pilgrims emphasized ration and rejected emotion.It was in this particular situation that Hester dared to break the marriage tie which was abnormal and unhappy.Therefore,it doomed a tragic ending.As a victim of Puritanism,Hester was still determined to pursue true love and freedom.However,she chose to give in to reality for the benefit of her daughter.Although she tried her best to bear the punishment and misfortune on her own, Hester worried that her daughter might repeat her mistake and suffering.Hester decided to endure silently , and meanwhile hoped to get psychological comfort and public recognition by doing good things.By this means she expected to attain redemption.Fundamentally, Hester still couldn’t get rid of the religious imprisonment. Bravery and rebellion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Hester Prynne,which embodies the author’s main idea.But it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the author tries to portray by shaping Hester Prynne's image.The compromise in Hester Prynne's character is another aspect the author tries to deliver.After leaving the colony for many years,Hester Prynne returned,burdening her shame again which had been abandoned a long time ago! Because"there has been her sins, her grief, and her confession here". Anyway,Hester Prynne’s image is vividly shaped in the author’s writing.Through her complicated characters we can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folk’s life and Puritanism belonging to that particular tim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