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第4课时 宇宙探秘

第七章 第4课时 宇宙探秘

第七章 第4课时 宇宙探秘
第七章 第4课时 宇宙探秘

第4课时宇宙探秘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原子、宇宙、太阳系

B.乒乓球、太阳系、宇宙、原子

C.原子、乒乓球、太阳系、宇宙

D.原子、乒乓球、宇宙、太阳系

2.下列在宇宙探索过程的一些学说中,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的是( )

A.古人命名了许多星座

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D.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都能用仪器观察到

B.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到夸克为止,不会有比它更小的微粒

C.宇宙中所有星球都可以包含在银河系中一

D.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探索都将不断深入

4.除太阳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北斗星B.天狼星C.比邻星D.月亮

5.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等都绕着地球转,这种思想的实质是( )

A.地心说

B.日心说

C.哥白尼的观点

D.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6.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7.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

B.宇宙是物质世界,物质形态呈单一化

C.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D.宇宙即星系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9.关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行星

B.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恒星

C.银河系中有众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D.“海王星”是一颗卫星

10.人们规定一个天文单位是( )

A.地球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

B.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C.太阳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

D.地球到月球之间距离与地球到太阳之间距离的总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指由太阳、地球、月亮这几个天体所运行的空间

B.银河系只有一个恒星——太阳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

12.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D.①②③④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如图所示,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

(1)土星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

(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通过阅读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一条来.

【拓展提优】

1.在天文学领域,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请在下列科学家与研究成果间用线正确连接.

(1)哥白尼地心说

(2)牛顿日心说

(3)托勒密万有引力理论

2.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升高

D.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密度无限大,但温度不是很高

3.以下关于“黑洞”、“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的引力极强,除光以外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处逃逸

B.“黑洞”是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密度极大的天体

C.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就是分子

D.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的水雾就是一个个水分子

4.目前宇宙空间垃圾来自( )

A.坠落到地面的卫星残骸

B.工作寿命中止的航天器、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C.“太空实验室”解体在大气层中散落的残骸

D.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发生的废弃物

5.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

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_______.

(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得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_______(选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什么?

6.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察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察结果,可估算宇宙的年龄T,其计算式为T=_______.根据近期观察,哈勃常数H=3×10-2m/(s.1.y.),其中,光年(1.y.)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可估算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亿年.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2.C 3.D 4.C 5.A 6.D 7.C 8.A9.D 10.B 11.C 12.D

13.(1)物质(2)固态液态气态(3)太阳系中有光环的行星有四颗,它们是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拓展提优】

1.略2.B3.B4.B

5.(1)恒星(2)“蓝月亮”上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得多(3)①蓝月亮引力较小,有利于植物将水分输送到比地球植物高得多的植物顶端;②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③光照良好有利于光合作用等等.(4)①更高,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温室效应显著.②差不多,原因是因为蓝月亮同样适宜生物生存.③难以确定,蓝月亮上获得恒星辐射能未知,难以与地球比较,或不知道蓝月亮的运行轨道.

6.100

《宇宙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宝鸡高新一中校本课程计划申请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宇宙探秘申报时间2014年8月31日申请人项目负责人 总学时数20 主讲教师 教学对象七年级、八年级拟定学生人数30 课程纲要课程项目要包括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材料、学习时限、适合对象等;具体方案包括主要介绍课程目标、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与考核评级说明等。 教学方式讲授、专题讲座、观看科教片、知识小竞赛等 课程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美丽的宇宙、学习天体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在科技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 2、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带领同学们遨游太空,从太阳系到行星和彗星、星空等等。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查找资料,探索宇宙奥秘,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自己如何寻找浩瀚星空,美丽而神秘的宇宙。 3、在课程教授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查有关我们宇宙的资料。课堂教学中,突出形象教学,通过各种科普读物及观看宇宙探索和发现的节目、视频资料的了解自身所处的宇宙,关于太阳系、银河系、星空、宇宙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天体知识,了解我们所处的浩渺的宇宙,让学生了解地球之外的世界也可以一样很精彩。 教学所需 设备必要教材:《宇宙之美》(教材)、《宇宙之旅》、《探索宇宙的奥秘》(教师用书)。 辅助教参及教师用书:《宇宙简史》、《第一推动物理系列:宇宙的琴弦》、《大众天文学》、《通俗天文学》,

课外阅读:《星座宇宙之美》,《宇宙的奇迹》,《哈勃的宇宙,宇宙太空探索》。(选择) 课程实施 计划一、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2、组织形式:采用采取专题讲座、观看科教片、知识小竞赛等形式,通过各种科普读物和视频资料的了解宇宙,观看探索和发现的节目。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己如何寻找所需的资料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开展班级小知识推荐,科普阅读,师生共同探究宇宙等活动。分散阅读,集中汇报。 3、活动地点:校内教室及图书馆。利用校内图书馆,推荐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查阅,拓宽阅读面。 4、活动准备:教师上网搜集最新宇宙科技探索,对学生进行阅读推荐。通过《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这项活动,并能给予学生购书、借阅的支持。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团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5、成果展示:在校内开展我是小小宇航员演讲比赛、宇宙百科知识竞赛、我与地球、爱我家园等征文比赛。 内容概述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宇宙,魅力无穷,简介 2、遨游太阳系:从地球到星系群,生命之星——地球,来源于太阳风的极光。 3、月球的前世今生:月球的魅力,梦幻般的日食和月食。 4、太阳系的成员:镜子一样熠熠生辉的金星、拥有巨大火山的火星等。 5、最遥远的行星——海王星。 6、彗星的坠落物——流星。

第四节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记住免疫系统的组成。 2.了解并记住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并正确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 了解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能力目标 1.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人体三道防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学习指导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 2、对照下面的自学内容二次阅读课文,从课文上划出,然后记住并填写。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明确免疫细胞的种类、淋巴细胞的位置、T(B)细胞成熟的场所、免疫活性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2、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1)淋巴细胞起源于。 (2)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叫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明确人体三道防线的内容并能准确判断, 如唾液、泪液、鼻液、血液、组织液中都有溶菌酶,它们具有抗菌作用。如何判定属于第一还是第二道防线?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有什么作用呢?分析课本资料《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3)自主学习内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细胞(_______成熟)(位于:)(_______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一】 下列哪组的内容不完全属于免疫系统() A 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 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 C 骨髓、扁桃体、胸腺 D 抗体、B细胞、T细胞 三、自主学习内容二:艾滋病的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1、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病,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引起的。 2、艾滋病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______细胞,最终导致人体丧失_______功能。 3、艾滋病病人的间接死因是死于____________,直接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____-年。 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二】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 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 艾滋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4)自主学习内容三: 1、自身免疫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除了具有_______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3、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检测四】 1、给健康婴幼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 A 浆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抗体 2、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四、自查反馈、当堂训练

第七章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01(人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德育目标 俄罗斯有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这一切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由此联系到我国,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巩固的地位,必须要发展科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放一段优美的俄罗斯音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精美片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俄罗斯方方面面的图片,激发其热情,使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内容的

学习。 方法二:介绍俄罗斯的前身原苏联一些简要情况及从1991年苏联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颠覆,来引入俄罗斯自然状况的学习。 方法三: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 [讲授新课] 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同学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同学活动) 教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吗? 同学回答:亚欧分界线。 教师: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再读图,看俄罗斯所跨的经度。 同学回答:20°E~180°E。 教师:俄罗斯从东到西大约跨160°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而我国东西距离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国的2倍。 从图上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课件:投影几大国家的面积,进一步证明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板书: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辽阔 活动:1.读图7.45,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同学回答:略 2.读图,找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同学回答: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一课时 氨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氨 [课标要求] 1.了解氨的性质及应用。 2.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 1.氮的固定 2.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沸点 无色 刺激性 气味 0.771 g/L,比空气的密 度小 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 能溶解700体积NH3 -33.5 ℃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②与盐酸反应:NH3+HCl===NH4Cl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 ③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生成的NO进而氧化生成NO2,用来制造硝酸。 3.氨水的性质 (1)弱碱性,电离方程式:NH3·H2O NH+4+OH-,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不稳定性,受热分解:NH3·H2O===== △ NH3↑+H2O。 4.氨的用途 1.两种物质的性质 (1)氨的性质:氨气极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NH3·H2O,与酸反应生成 铵盐,能催化氧化制备硝酸。 (2)铵盐的性质:铵盐易溶于水,加热易分解,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 2.检验氨气的两种方法 (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会有白烟生成。 氮的固定氨的性质及用途

(1)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2)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含酚酞)的烧杯中,轻轻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装置如图。 [问题思考] 1.挤压滴管的胶头后,立即形成红色喷泉,该实验能说明氨气的哪些性质? 2.该喷泉实验中,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3.该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提示:能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氨水呈碱性。 2提示: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3提示: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圆底烧瓶要干燥。 ③装置内气体的纯度要高。 形成喷泉的条件 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喷泉形成原理: 气体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 气体溶解或发 生化学反应 ―→ 容器内压 强减小 ―→ 外部液体进入 形成喷泉 气体HCl NH3CO2、Cl2、H2S、SO2NO2+O2 吸收剂水或NaOH溶液水或盐酸NaOH溶液水 (2) 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此原理。 1.右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用图中A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提供如图B所示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

《宇宙探秘》教案

四、宇宙探秘 码头中学王国武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 (2)知道太阳系组成和宇宙组成,了解宇宙大爆炸模型及其基本知识 (3)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二.难点:认识宇宙的起源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引入 视频导入 问:你对宇宙有哪些疑问? 讨论,学生回答后得到新课课题 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1、关于宇宙的起源东西方有各种说法,我们中国人认为是盘古创造了世界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宇宙、天地等的传说? 学生回答 2、对宇宙的认识,中国古代有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人们通过观察星空发现日月星辰似乎围绕着我们地球旋转,宇宙到底如何运行? 看书并讨论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地心说对吗?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掀起一场认知革命,使我们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 学生讨论关于对宇宙的了解,回答 三.科学的宇宙观 人类对神秘宇宙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哥白尼时代。 展示各种图片反映当今宇宙,从而知道太阳系组成和宇宙组成 小练习 1、银河系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是_______ ...... 观看视频,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光年的概念: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提出问题:宇宙是否有过去?宇宙是怎么来的? 观看视频,得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 四.实现飞天梦 宇宙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不能满足于用肉眼和望远镜观察宇宙,人们早已冲出地球走向太空 简单介绍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 观看有关神五视频 五.小结本节知识点并布置作业

高中化学_第四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前两分钟,学生板书】课前预习区“海水提镁流程图” 【展示图片】首先,我们看一幅图片 【引入】这颗蓝色星球是地球,地球呈现蓝色是由于70%面积都被海水覆盖。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说明,海水除了含有氢、氧元素外,一定还含有其它元素,研究发现,元素周期表中110多种元素大部分能从海水中找到,海水中有如此丰富的元素资源,人类怎样提取、利用呢? 【板书】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 【指导阅读】阅读P95-P97第一部分:海水——化学元素宝库,完成学案问题组一的讨论【学生阅读,小组探究,回答】海水中共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根据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11种,微量元素Li,I,U用途广泛【设问】常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为氯化钠,有哪些用途? 【学生回答】氯化钠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氯化钠的生理功能 【指导阅读】阅读P97 ,了解氯碱工业,完成问题组二的讨论 【学生阅读,小组探究,回答】氯碱工业原料、原理、产品 【过渡】海水蒸发不仅得到食盐,还得到副产品苦卤,由于水分蒸发,苦卤中的元素得到富集,有很多经济价值很高,镁就是其中一种。 【设问】海水中镁的含量一般为1.28g/L,属常量元素。我们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出发,来探究一下镁的性质每一组同学都有一瓶镁,现在进行观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探究,回答】1、镁的物理性质 【预测】镁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探究】探究镁的化学性质,完成实验报告 取一段镁条,观察它的颜色。用砂纸把表面的氧化膜擦净,观察金属镁的颜色和光泽。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点燃后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放一些细沙或少量水),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完成下表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7.4宇宙探秘(附答案版)

7.4 宇宙探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2.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 ) A.地球 B.月球 C.水星 D.太阳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6.自然界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很大,如银河系,微观很小,如分子,要计量它们的直径,下列所用的长度单位中最方便的是() A.千米、米 B.光年、米 C.光年、纳米 D.米、纳米 7.将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夸克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B.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8.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

示范教案第一课时(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四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 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综合、导游解说等方法。 ●教具准备 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 2.实例图片。 3.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介绍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国兽”是什么动物吗?(袋鼠)没错,从澳大利亚的国徽组成,由袋鼠和鸸鹋分居左右,就可看出袋鼠在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地位。袋鼠和鸸鹋作为澳大利亚的骄傲和象征,成了世人认识澳大利亚的窗口。 板书:第四节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资料,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和鸸鹋还有哪些独特的有代表性的动物? 学生回答:树袋熊、鸭嘴兽、针鼹、肺鱼。 老师评价: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那我们一起看图片(课本73页图8.36澳大利亚的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7.4宇宙探秘》word教案 (9)

《7.4 宇宙探秘》 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引入: 图片:“嫦娥奔月”、“鹊桥相会”、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 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 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两大学说 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 是你了解的? [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 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 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 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 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 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 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 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4《简单机械》1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主题】第四节简单机械.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了解杠杆的定义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3.初步学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杠杆。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杠杆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便捷与每秒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认识及杠杆的五要素 难点: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的作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羊角锤拔钉子和用开瓶器开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活动一:欣赏智慧的力量。 观看一段动画片的视频,引出课题: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总结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投影三副图,让学生观察找出这三种机械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提示学生从硬度、形状、运动形式等方面找。 活动三:总结出上述三种机械的共同点,得出杠杆的定义。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活动四:根据说总结出的杠杆的定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杠杆有哪些,最后教师在课件上投影出几种比较常见的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生了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杠杆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候就利用了杠杆。 投影工人用木棍(杠杆)橇石块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杠杆的同时,教师再点击左上角的图标进入杠杆的自述,为下面学习杠杆的五要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再重点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下动力和阻力作用点,让学生会判断。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 活动五:让学生画支点、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这是与课堂的讲学稿相配套的,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学生掌握了支点、动力和阻力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力臂和阻力臂。教师介绍画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对画法进行总结。 学生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练习,其实也是和课堂讲学稿相配套的练习画图,其实是让学生先在讲学稿中画,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再在投影上把答案呈现出来。 活动六:寻找:自身的杠杆,其实是书本P79中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手臂上的杠杆。用动画来展示我们手臂上的杠杆,有利于后面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在手臂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活动七:课堂小结,让学生起来对本节课作一个大概的总结,概括出知识要点,老师再呈现本节课的小结。

7.4宇宙探秘

7.4宇宙探秘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4.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导学过程】 成语“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叙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人造地球探测卫星,去观测在地球以外的星体的有关情况,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拉开了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1、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⑴古人看天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______及______的,战国《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即“天圆地方”。 ⑵两种学说 托勒玫认为:______为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该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 哥白尼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即:______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⑷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2、“量天尺” ①光年(l.y.)是______的单位,1 l.y.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____: ②天文单位(AU):AU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_。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运用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通过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出俄罗斯的地势特点。 3.理解纬度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 三、教学策略 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繁多,但趣味性强。在学习《俄罗斯》一节时,可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各类地图的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视频芭蕾舞选段《天鹅湖》、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芭蕾舞《天鹅湖》,展示俄罗斯的相关图片。 学生:观看视频、图片辨国家。 教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俄罗斯的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俄罗斯 一、位置和范围

教师: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勾勒出俄罗斯的范围。 教师:展示世界面积排在前六位的国家,让学生感受俄罗斯的面积之大,并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俄罗斯东西距离遥远这个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 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找出并标注俄罗斯主要的陆上邻国。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俄罗斯的范围及主要的陆上邻国。 活动一:查找俄罗斯的位置(三步) 步骤1──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教师布置任务 阅读课本37页“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确定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学生完成任务 (1)找出赤道,明确俄罗斯的南北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 (2)找出俄罗斯的经度范围,位于30°E向东到170°W之间(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 设计意图:明确俄罗斯的半球位置,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 板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步骤2──确定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教师布置任务 (1)找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并标注。 (2)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37页“俄罗斯的地形”图上找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一位学生到投影前,指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

7.4宇宙探秘 教案

课题:第六章从粒子到宇宙 四、宇宙探秘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教具学具] 电脑或投影仪、投影片、学生收集的天体图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学习指南【自主学习】 二、引入新授: 1.根据图7-25说说宇宙是一个怎样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2.宇宙从何而来? 3.宇宙的大小 叫光年(l.y.),1 l.y.= 米(m)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11m 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天体现象的成语和故事 通过师生互动,创设情境,产生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们的宇宙”图片 认识宇宙是由许多星系组成的。 在课前进行一些资料的搜集与准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发现。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课堂交流增大信息量,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师:一起认识探索宇宙的历程,指导学生阅读,介绍有关古代科学家观察天体的故事学生资料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它从不远处自上而下,和我们的地面融为一体。 学生交流——关于“日心说”的有关资料 学生交流自主探究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展示自己准备成果的机会,激起他们的活动与交流兴趣,教师起到引导、帮助与过渡的作用。 师: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及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停止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 学生交流:银河系的有关知识,太阳系的有关知识等 增强对历史、地理、天文和新知识的搜集与了解,有机地进行学科渗透。 学生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交谈体会 通过学生畅谈学习体会的方式,将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八年级物理7.4宇宙探秘同步练习

7.4宇宙探秘同步练习 1.古代的人们主要是利用来观察星空,绘制星图。在观察了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变化的基础上,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建立了的学说。 2.16世纪后,等发动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创立了“日心说”,牛顿创立了理论,科学家借助望远镜系统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除地球外还 有、、、、、、、。 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系中的普通的一员,而太阳又是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5.银河系主要是由和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星体中的一颗普通的。 6、我国的宇航员________第一个走向太空。 7.1光年最接近于 ( ) A.9.461×108m B.9.461×1010m C.9.461×1012m D.9.461×1015m 8.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升高 D.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密度无限大,但温度不是很高 9.人们规定1个天文单位是 ( ) A.地球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 B.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C.太阳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 D.地球到月球之间距离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之和 10.科学家们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 ( ) A.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B.星系在向我们靠近

C.星系保持不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1.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顺序关系,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 A.太阳、月球、地球 B.太阳、地球、月球 C.地球、太阳、月球 D.以上都可以 12.晴朗的夜空,天上高悬的月亮,从人们对天体的分类上说月亮属于 ( ) A.恒星类 B.星系类 C.卫星类 D.行星类 13.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24.51.y.,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 ) A.现在所发的光B.约24.5h前发的光 C.约24.5d前所发的光D.约24.5y前所发的光 1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 15.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2)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3)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太阳为我们地球提供着巨大的能量,说出太阳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至少说三个).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对照星座图,找出这两颗星,科学家们测定牛郎、织女两星之间相距约12光年,试计算出这两颗星之间约为多少m? 17.据天文学家测算,除太阳外,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是4.2光年的比邻星。 (1)这里的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 m。(1年按360天计算) (2)如果宇航员乘坐速度为1000m/s的航天飞机从地球出发,需要年才能到达比邻星。 (3)以上的计算结果对你认识宇宙有何启发?(说出一点)

第四节 化学键(第一课时)

第四节化学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 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拟人、讲述、练习、比较。 ●教学用具 投影仪、电脑; 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从前面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的原子的结构。而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或多个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物质呢? [生]不是! [师]试举例说明。 [生甲]如氢原子和氟原子在常温下相遇能形成氟化氢分子,而氢原子和氦原子在同一条件下就不发生化学反应。 [生乙]如金属都是由原子组成的,金戒指和银耳环放一起无变化,把金器和铁器放一块也不会有新的物质生成。 [生丙]稀有气体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和其他物质的原子相遇时,很难起反应,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生丁]要是任意原子相遇都能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话,这世界简直就无法想象! ……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以上例子说明,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进行组合,有的不能,这说明在能组合的原子和原子之间,一定有某种作用的存在,才能使原子和原子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和新的物质。而原子和原子组合时,相邻的原子之间所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我们又称其为化学键,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板书]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师]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师]要知道什么是离子键,还须从我们初中学过的离子化合物说起。 [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举例说明。 [生]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锌、氢氧化钠等。

直线和圆的方程高三数学第七章第四节.

同步检测训练 一、选择题 1 .方程x 2 + y 2= 1(xy<0)的曲线形状是( ) 答案:C 解析:方程x2+y2=1表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 1的单位圆,而约束条件 xy<0则表明 单位圆上点的横、纵坐标异号,即单位圆位于第二或第四象限的部分?故选 C. 2 .已知两定点 A(-2,0), B(1,0),如果动点P 满足|PA|= 2|PB|,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 图形的面积等于( ) A . n B . 4 n C . 8 n D . 9 n 答案:B 解析:设 P(x , y),由题知有:(x + 2)2 + y 2= 4[(x — 1)2+ y 2],整理得 x 2- 4x + y 2= 0,配方 得(x — 2)2 + /= 4.可知圆的面积为4 n 故选B. 3. 长为3的线段AB 的端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移动,AC = 2CB ,则点C 的轨迹 是() A ?线段 B ?圆 C ?椭圆 D ?双曲线 答案:C 解析:设 C(x , y), A(a,0), B(0, b),则 a 2+ b 2 = 9① 又AC = 2CB ,所以(x — a , y) = 2( — x , b — y), j a = 3x 即 3 ,② b = 3y 2 代入①式整理可得 1.故选C. 4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 A(3,1), B(— 1,3),若点C 满 足0C = N OA + &0B(0为 原点),其中入,亦R ,且入+ ;2= 1,则点C 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圆 D .双曲线 答案:A 解析:设 C(x , y),由已知得(x , y)=入(3,1) + N (— 1,3), x = 3 , ,又 入+ N= 1.消去 入,h 得,x + 2y = 5.故选A. y = h + 3 h 5. (2008成都质检)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M 是椭圆上任一点,从任一焦点向△ F 1MF 2 顶点M 的外角平分线引垂线,垂足为 P ,贝U P 点的轨迹为( ) A ?圆 C ?双曲线 答案:A 解析: B ?椭圆 D .抛物线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1)

俄罗斯 教学目标 一、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二、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四、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 一、俄罗斯气候成因。 二、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讲了第十三章西半部欧洲,它概括了欧洲30多个国家基本地理特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半部欧洲,从教科书上看东半部欧洲只包括一个国家——苏联。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形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可简要介绍苏联做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成立、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所以课本中指出的东半部欧洲实际上包括了15个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这15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板书) 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 [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 [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 [读图]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 [提问]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