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章复习题

各章复习题

各章复习题
各章复习题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回答问题

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

2.假如观察到l000个处于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其中有690个细胞处于分裂前期,l01个处于中期,34个是后期,175个为末期。依据这些数据,你能指出洋葱有丝分裂各分裂期的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吗? 3.姊妹染色单体间能否发生交换?细胞学上能否鉴定出来?

4.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5.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什么时期最容易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6.试区别染色单体和染色体。

7.姊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哪一时期形成?从哪一时期起形态可见?

8.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b.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C.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d. 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9.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

a. 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b. 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都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c.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

10.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11.你在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实验中,常采用哪种固定液?如何配制?说明固定的作用是什么? 12.在细胞周期中,是染色体先分裂还是细胞先分裂,这有什么意义?

1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理由:

a.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4条染色体,其中12条来自父本。

c.25个花粉母细胞可产生100个花粉。

d.50个胚囊母细胞可产生200个胚囊。

14、.试述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重要意义?

15.怎样从细胞学上识别:

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细胞

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II细胞。

16.一个基因型为Aa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其子细胞将各有哪些基因型?

17.下列各种情况是符合于减数分裂?还是符合于有丝分裂或是两者都符合?还是两者都不符合? ,a.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b.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减半的过程。

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

d.在二倍体生物中,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18.有一玉米的细胞中有10对基因是杂合的,每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a.这株玉米可能产生多少不同类型的配子?

b.如果10对基因位于5对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上都有两对基因且染色单体间不发生交换,那么又可能产生多少不同类型的配子?

19. 人的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细胞、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

20.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21.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 同时含有3条父本染色体或3条母本染色体的比例是多少?

22. 说出下列各种情况所属有丝分裂中的哪个时期?

a. 核仁消失;

b.核膜重新形成;

c.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

d.每条染色质的DNA复制

e.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23.在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间早就形成了联会复合体并且在整个粗线期都保持着,为什么不能说是联会复合体发动了偶线期的同源联会?

24.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个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25.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a.叶b.根c.胚乳c.胚囊母细胞e.胚f.卵细胞g.反足细胞h.花药壁

二、判断对错

1.真核生物标准染色体组型以外的染色体都称为B染色体。

2.核仁总是出现在染色体次缢痕的地方。

3.单性结实也是一种无融合生殖。

4.常染色质是染色体中染色很深的区段。

5.形态结构和遗传内容一样的一对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6.水稻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处为12条染色体。

7.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分裂的中期II排列在赤道板上为21个二价体。

8.减数分裂的前期I有联会过程,而前期Il则没有。这种区别实际上是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9.染色体的复制是均等地进行,复制好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但仍由共同的着丝粒连着。

三、选择正确答案

1. 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a. 同时发生的;b.先交换后交叉;c.先交叉后交换。

2. 雌雄配子体不经正常受精而产生单倍体胚的生殖方式是(1):没有进行减数分裂的胚囊形成孢子体的生殖方式是(2);不经过配子直接由珠心或珠被的二倍体细胞产生胚的生殖方式是(3);没有受精的果实在花粉蒯激下而发育起来的现象是(4).

a.单性结实b.不定胚c.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

d.单性生殖 e.营养的无融合生殖。

3.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的复合物叫做:a.染色体 b.染色单体c.染色质d.染色线

4. 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

a.10 b.5 c.20 d.40

四、填空

1. 小麦大孢子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______有效大孢子,一个大孢子中的染色体为______条。

2.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称______.

3.一个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称为——。

4.一个正常的单子叶植物种子可以说是由胚( n)、胚乳( n)和母体组织

( n)三方面密切结合的嵌合体。

5.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周期大多数是包括一个______世代和______ 世代,这两者交替发生,称为世

代交替。

6.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7.下列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多少?人______,水稻______,果蝇______大豆______,玉米

______,小麦______

8.某生物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______个二价体和______个染色单体。

9.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______的功能,因而称为______。

10.普通遗传学中通常把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叫做______。

11.染色体经碱性染料处理后,它的______部位被染色,而______部位几乎不被染色。

12.放射自显影的实验证明,异染色质的复制时间______常染色质。

13.一个成熟的花粉粒包含______ 核和______核,这样的花粉粒在植物学上称为______。

14.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

近似于扁珠状的八聚体。

15. 减数分裂前期I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五个时期。

五、名词解释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染色质——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复

合物。

染色线——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的细丝。

染色粒——线状排列在伸展的染色体上的颗粒,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到双线期染色体螺旋程度较低时可

观察到。

染色体臂比——染色体的长臂与短臂的长度之比。

染色体显带技术一利用特殊的染色方法而使染色体呈现特定横纹的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按其主要特性系统地排列,并分组编号。包括染色体大小和形

状、着丝点位置、随体和次缢痕等形态特征。

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体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A染色体——对于生物的生命是必要的,并具有显著生理和形态效应的正常染色体。

B染色体——在某些植物细胞中,除正常的A染色体以外的一种体积较小,由异染色质组成的额外染

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主缢痕——在光学显微镜下,着色后的染色体在着丝点处不着色,好像中断成左右两个臂,称这个区

域为主缢痕。

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常具有另外的有缢缩部位,而且染色较淡。

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非同源染色体——真核细胞中,某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俸。

姊妹染色单体——从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四联体中由一个着丝粒连在一起。

非姊妹染色单体——四联体中包括任何一个母方染色单体和任何一个父方染色单体的两个染色单体。

常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中期凝缩,染色性强,而在末期和间期松散,不易染色的染色质。是染色体

上有基因活性的部分。

异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末期和间期仍然凝缩的染色质团块,染色很深。是染色体上不含大量基因的惰性

部分。

异固缩——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与所有其它染色体不同步的呈螺旋现象。

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所构成的颗粒状结构,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螺线体——核小体的长链呈螺旋化的盘绕形成超微螺旋,为染色体的二级结构。

超螺线体——螺线体进一步螺旋化和卷缩,形成圆筒状结构,为染色体的三级结构。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经过一次复制的染色体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

核内有丝分裂——在一个不分裂的细胞核中所进行的染色体复制和分裂。

多核细胞——细胞核进行多次重复的分裂,细胞质不分裂,形成具有很多游离核的细胞。

多线染色体——细胞经过连续多次的核内复制,产生许多细长的染色单体平行紧密排列在一起,且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一种巨大染色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二分体——减数分裂末期I形成的两个细胞。

二联体——由着丝粒连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

四合体——粗线期中二价体所包含的四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一一即四分孢子。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单倍体细胞。

交换——同源染色体间遗传物质的互换。

交叉——由于交换而使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所呈现的一种细胞学形态。

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配子——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所产生的具有单倍数染色体的生殖细胞。

配子体——世代交替植物的生活史中的单倍体阶段,通过有丝分裂能产生配子。

雌配子体一一由3个反足细胞、2个助细胞、2个极核、l个卵细胞所组成的胚囊。

雄配子体——由两个精细胞和一个营养核组成的一个成熟花粉粒。

孢子——脱离母体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

孢子体——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

大孢子母细胞——即胚囊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大孢子。

大孢子——由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单倍体细胞,其中一个进一步分裂形成雌配子体,其余三个退化。

小孢子母细胞—即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四个小孢子。

小孢子——由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一个,每个小孢子细胞形成一个花粉粒。

受精——雌雄配子结合产生一个合子的过程。

授粉——成熟的花粉粒落在雌蕊的柱头上。

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不同株花朵间的授粉。

双受精——授粉后,雌蕊柱头上的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伸入胚囊,一个精子与卵核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子与两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3 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即单性生殖,指雌雄配子体不经过正常受精而产生单倍体胚的一种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从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的现象。

孤雄生殖——在传粉之后,卵细胞消失,由精核单独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指从二倍体的配子体发育而成孢子体的那些无融合生殖类型。

不定胚——不通过配子体世代,而直接通过有丝分裂从一个孢子体产生的另一个孢子体胚。

孢子体世代——即无性世代。植物生活史中进行无性生殖和具二倍数染色体的时期。

配子体世代一—即有性世代。植物生活史中进行有性生殖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时期。

世代交替——生物的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生活周期一一即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指从合子到个体成熟和死亡所经历的一系列发育阶段。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分离规律

一、回答问题

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怎样验证分离规律?

2.为什么说分离现象比显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3.父母双方的血型均为A,孩子中3/4为A型,l/4为0型,亲本的基因型如何?

4. 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授粉所得子粒的胚乳基因型有

哪几种?

5.一个群体中一条常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有4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在这个群体的

二倍体中将有多少不同的基因型?

6. 显性现象的表现有哪几种形式?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7. 用开红花的紫茉莉与开白花的植株杂交,F2代分离比为1:2;1,为什么?

8. 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的子实,而非甜粒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怎样验证你的解释?

9.为什么外表上看来很相似的个体,产生的后代有时很不相同?

10.用什么方法鉴别某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11.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

型和表现型。每一组合的F1群体中,出现无芒或有芒个体的机会各为多少?

a.AA X aa b.AA×Aa c.Aa×Aa d.Aa×aa e.aa x aa

12. 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P为隐性。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a.毛颖×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b.毛颖×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13. 有人说3:1的分离比例就是分离规律,对不对? 你认为出现3:1的分离比例必

须具备哪些主要条件?

二、判断对错

1.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2.遗传是指子代的性状必须和亲代相似,例如红花植株的后代都是红花。

3.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像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4.“基因”一词最初是由摩尔根提出来的。

5.孟德尔利用豌豆作试材,抓住粒部性状来研究遗传变异规律。他在15株杂种一代的自交株上共收到556粒种子,分成四类型,这些种子即是F1。

6.符合分离规律的遗传性状在自交F1代性状的分离比例上至少表现有三种形式,3 :1;1:2:1;1 :

1。

7.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了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8.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而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9.近亲婚配时,子女中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

三、填空

1.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_____。

2.两个亲本杂交,在子代个体内双亲的性状均有表现,这是_____基因的_____性。

3.个体的_____称为基因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_____。

4.成对的基因都是_____的,这在遗传上称为_____ 或称纯合体。

5.根据测交子代(F t)所出现的表现型的_____和_____,可以确定_____个体的

_____。

6.对于多数二倍体生物,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F2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为_____。

7. 成对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

不定胚——不通过配子体世代,而直接通过有丝分裂从一个孢子体产生的另一个孢子体胚。

孢子体世代——即无性世代。植物生活史中进行无性生殖和具二倍数染色体的时期。

配子体世代一~即有性世代。植物生活史中进行有性生殖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时期。

世代交替——生物的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生活周期一一即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指从合子到个体成熟和死亡所经历的一系列发育阶段。

分生孢子——气生菌丝上的无性孢子,一般是单倍体细胞。

四、名词解释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单位性状——把植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区分开来的

性状即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显性性状—一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在杂种第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在杂种第一代没有表现出来,而在杂种第二代因分离而重新出现的性状。

中间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杂种后代出现介于两个相对性状之间

的性状。

性状分离——一般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杂种第二代及其以后世代出现

形形色色不同性状个体的现象。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单位。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p

基因型——即遗传型。指个体的基因组合。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纯合体一一基因型完全处于同质结合状态的生物体。

杂合体——基因型部分或完全处于异质结合状态的生物体。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自交——进行自花授粉或自体受精的过程。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搴杂交,F1个体上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独立分配规律

一问答题

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一)的小麦多少株? 270株

2.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是多少?

3. 写出玉米下列杂交当年获得的种子胚、胚乳、果皮细胞中的有关基因型:

母本白果皮(pp)糯粒(wxwx)矮株(dd)×红果皮(PP)非糯(WxWx)高株(DD) 父本

如果第二年将杂交种子种下,并以F1株的花粉自交,各部分会表现怎样的性状?

4. 两对基因的遗传,F2代四种表现型呈现9:3:3:1的分离比例的原因是什么?

5. 两个均为绿株的水稻杂交,F1仍为绿株,可是在自交F2和测交F t内部都分离出了紫株。

请解释原因。

6.晚熟而抗病和早熟而不抗病的两个纯合水稻品种杂交,假设晚熟(M)和抗病(R)是显性,两对基因又分别在两对染色体上。说明下列问题:

a.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什么?

b.F2有哪几种表现型?其比例如何?

c. 要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种早熟和抗病品种,基因型必须是什么?

7. 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于1866年正式发表后,沉睡了34年未受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请简述这段重新发现的史实,分析孟德尔被埋没和重新发现的原因,并对孟德尔的科学贡献作一评价。

二、判断对错

1.减数分裂的后期I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互不干扰地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从而引起非等位基因重组。

2.不同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

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3. 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同时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这是互作遗传,其细胞学实质

同孟德尔的独立遗传。

三、选择正确答案

1. 某杂交组合的F2群体呈现9:7的分离比例。请问该遗传的性质(1);P1和P2的基因型(2);F1的基因型(3);涉及几个连锁群

(1)a.独立遗传b.互补遗传 c.抑制作用d.连锁遗传

(2)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a.AABB b.AaBB C.AaBb d.AABb

(4)a.4 b.3 c.2 d.1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AaBbDd)形成的不同配子的种类是:

a.2 b.4 c.8 d.16

四、填空

1.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F1,产生的不同配子种类共——种,F2基因型种类为——种,其中纯

合基因型的种类为————种.

3.基因内互作是指——。

4.两对基因互作的主要方式有——,——,——,------,--------,-------

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两对是独立遗传的(Aa和Bb),有三对是完全连锁的(EFG/efg)。现有五对基因全是杂合的植物体自交,子代中显性纯合体的比例是——一。

6.一对等位基因间为完全显隐性关系的n对独立基因杂合体,经自交,在自交群体内,能够分离出比例为——--的————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个体;如果用隐性品种与该杂合体测交会分离出比例——--的——--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个体。

7.基因互作可以分为——---互作和——---互作。

8.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一-----。

五、名词解释

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互补作用——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存在时,互相补充而表现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互补基因——协同作用下产生某一性状的若干非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

积加作用——两种以上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

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

重叠基因——在重叠作用中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

上位性、下位性——两对以上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其它基因的表现有掩盖作用,称为上位性,后者被前者所掩盖,称为下位性。

显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以上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对其它对基因起上位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以上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对其它对基因起上位作用。

抑制作用——在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的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表现,但对其它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效应。

基因内互作——同一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和隐性。

基因间互作——不同位点上的非等位基因问的相互作用。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一因多效一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发育的现象。

返祖现象——隔若干代以后,出现与祖先相似性状的现象。

第五章连锁遗传

一、回答及计算

1.既然连锁基因的交换值不大于50%,为什么连锁遗传图上的基因距离却有大于50

个图距单位的情况?

2.为什么在一个大的群体中男女性别比例总是近于l:1 ?

3..在人类群体中,一般男人患色盲多于女人。如果外祖父有色盲,其女儿一般不会有

色盲,但外孙里却出现色盲症状。请解释这种遗传现象。

4.什么叫染色体的干涉?与符合系数的关系如何?

5.简述普通遗传学中三个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6.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连锁遗传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什么?为什么重组类型总是低于50%?

8.基因定位时,三点测验结果分析的要点是什么?

9.简述连锁遗传规律在育种上的应用要点。

10.假定三基因的顺序为ABD,且A,B间的距离是30个遗传单位,B、D间是20个遗

传单位,如果在无干扰情况下ABD/abd个体预期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是多少?

11. 基因型AaBbDd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aabbdd杂交,共产生1000个子代,表现为

A—B—dd 330株。试论证这三对基因属于连锁遗传还是独立遗传。

12.在AaBbCc×aabbcc测交后代中,得下列结果:

AaBbCc 200 AabbCc 20 aaBbCc 20 aabbCc 200

AaBbcc 200 Aabbcc 20 aaBbcc 20 aabbcc 200

试确定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3.玉米的t、g、s三基因是连锁的,三基因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是:

TGs 304 TgS 64 Tgs ll9 TGS 22

tgs l8 tGS l08 tGs 70 tgS 295

请画出基因连锁图并表示图距,并计算符合系数。

14. 假如有顺序为A、B、C三连锁基因,A—B间交换值为0.05,B~C间交换值为0.1,

如果无干扰,杂种ABC/abc产生aBc和AbC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15.二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中;18%为AB,17%为ab,34%为aB,

31%为Ab。问:a.A和B是否连锁? b.若AB连锁,图距是多少?

c.如果这个个体的两个亲本是纯合的,那么它们的基因型如何?

16.玉米的ds和mp两基因以20个遗传单位的图距连锁在染色体上。用基因型为dsmp

//++和ds +//+ mp的两亲本杂交,若在子代中获得20株基因型为dsmp//

dsmp的个体,子代群体至少应种多少株?

17.基因型EEGGHH和eegghh杂交,问:a.F1的基因型如何? b.假如完全连锁,F1产生多少种配子? C.如果只是EG连锁,并且是完全连锁,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何?

二、判断对错

1.一种生物的连锁群数目总是同它的细胞染色体数是一致的。

2.如果性状发生重组,说明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一定为不完全连锁。

3. 人的Y染色体不带任何基因,因此X、Y染色体间不能配对。

4. 一个三基因的杂合体被测交后,产生八种表现型,其中有两类比例值,每四种表现型比例一样,因此可断定这三对基因连锁。

5. 实际双交换值越大,说明基因间交换的干扰就越小。

6. 基因理论是由Morgan,T.H.创立的。

7. 在连锁遗传中,F2不出现9:3:3:1的比例,可能是Fl 形成四种配子数不等的缘故。

8. 男人性染色体为XY型,女人为XX。X染色体上携带表现伴性遗传的基因,Y染色体上不携带基因。

9. 如果交换值为l0%,那么杂合体的性母细胞也有l0%在测试基因的染色体区段内发

生了交换。

10.在一个具有两对杂合基因型的测交群体内,两种新类型个体的比例为l0%,这是连

锁遗传。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交换:a.在多数物种的雄性个体中均不能发生;b.能产生单靠独立分配所不能产生的基因重组;c.当在体细胞里发生时,一般产生有益的效应,d.不会引起染色体中的任何一种物质交换。

四、填空

1.已知两对基因(AB/ab)相引,重组率为20%,那么它可产生AB型配子的百分率为______,Ab型配子的百分率为_______。如果这两对基因相斥,重组率为________.

2.两个连锁基因的连锁强度_______,那么测交出来的遗传距离越大。如果一个杂合体自交或测交均分离不出新类型,那么两个基因为________连锁。

3.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_______,基因问的距离越_______.

4.连锁遗传现象是由_______首先发现的。性连锁遗传是由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5.由于每个双交换都包括两个单交换,所以在估算两个单交换值时,应该分别_______。

6.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______之间,当符合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单交换______发生,完全没有受干扰。7.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________。

8.雌果蝇的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其中________条是常染色体,______条是性染色体,连锁群数目是______。

9.三点测验是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一次_______和一次用隐性亲本______,同时确定__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0.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实质是:控制各对性状的基因分别被载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不

论几对基因,均涉及________个连锁群。这些非等位基因的重组原因是由性母细胞在

减数分裂________期________引起的。

五、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作为一个行动单位而共同传递到一个配子中的现象。

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

相斥相——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

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一组连锁在一起的许许多多基因。

完全连锁——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紧密连锁,完全不发生交换,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亲本类型。

不完全连锁——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间或多或少地发生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

交换值——即重组率,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遗传距离——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彼此间的距离。

连锁遗传图——即遗传学图。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两点测验——以两对基因为基本单位计算重组率,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遗传学方法。

三点测验——以三对基因为基本单位计算重组率,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遗传学方法。

单交换——基因间分别发生的单个交换。

双交换——在一个四联体中发生的两个交换。

干扰——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影响其邻近位点再发生交换的现象。

符合系数——表示干扰程度的数学度量值。符合系数=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

伴性遗传(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性染色体-一与决定生物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携带专一基因,能部分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一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除性染色体以外的其余各对染色体。

交叉遗传——子代与其亲代在性别和性状上出现相反表现的现象。

限性遗传-一指某些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从性遗传——指位于常染色体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由于内分泌及其它关系,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雄一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

X染色体——雄性是异配性别的生物的性染色体之一,在同配性别中有两个,异配性别中有一个。

Y染色体——雄性是异配性别的生物中,雄性个体细胞内与X染色体相配对的那条性染色体。

Z染色体——雌性是异配性别的生物的性染色体之一,在异配性别中有一个Z染色体,在同配性别中有两个。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一、回答问题

1.染色体结构变异同基因突变有何区别?

2.鉴定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的细胞学证据是什么7

3.对于一个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倒位区段内的一次单交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

4. 有一纯合玉米绿株(gg)与一纯合玉米紫株(GG)杂交。F1出现了极少数的绿株,如何解释?怎样证明你的解释?

5.染色体倒位有几种类型?细胞学上如何鉴剐?

6.易位杂合体半不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7.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Y)较近,T与Y之间的重组率为20%。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yy)杂交,再以F1与白胚乳纯系测交,试解答以下问题:a.F1和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可育配子?

b.测交子代(Ft)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黄胚乳或白胚乳,完全可育或半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

8.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9. 小麦有2n=6X=42条染色体,试写出下列细胞中染色体的模式和数目:

a.单体b.单倍体c.四体d.缺体e.双三体

10.单倍体在遗传研究上有什么作用?

11.试述同源三倍体高度不育的遗传机理?

12.试述秋水仙素使分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

13.为什么普通小麦中能分离出亚倍体品系,而玉米却不能?

二、判断对错

1.染色体的折断重接会产生各种畸变染色体,它们是顶端缺失、中间缺失、无着丝点

断片和双着丝点染色体以及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

2.倒位是细胞内染色体片段的转移。

3.倒位的遗传效应之一是抑制倒位圈内染色单体的交换,降低重组率。

4. 只要是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后期I必将形成染色体桥。

5.某条染色体片断插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内,这是简单易位,也叫“转换”。

6.易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断转移的结果。

7.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子代将得到50%的易位杂合体。

8. 易位还会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原因是相互易位的染色体一个很短、一个很长,短的容易丢失。

9.三体的外加染色体主要是通过卵细胞传给予代的。

10. 同源多倍体自然出现的频率一般是一年生植物高于多年生植物。

11.单倍体实质上就是一倍体。

三、填空

1.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和重复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变化,而倒位和易位导致染色体

上基因的——--发生了变化。

2.一个显性纯合亲本与隐性亲本杂交,F1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出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

因有——-----------和——----。

3.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偶线期有可能形成一种称为一------的图像。如果倒位区段内发生一次交换,

后期I将形成——--------和无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

4.玉米的半不育性状可能是由——---------引起的。

5.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偶线期将形成——结构,后期I的——-----分离产生的配子不育,——----分离产生的配子可育。

6.果蝇中有一种叫ClB的X染色体,其中C表示——--------,l表示——-----------,B表示——---------------------。7.A、B、D、R等表示染色体组,那么2 n=AA是——---,2n=AAA是——----,2 n=AAB是——----,2n=AABBDD是——-----。AABDR是——------。AABBDDR是———-------。

8.染色体成倍增加后的细胞是——-----,而在2 n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两条染色体的细胞是——------。在原来染色体组基础上某一两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或互换这是——-----。

9.2 n=TTSS的烟草是——-----烟草,它是个异源四倍体也叫——---体。

10.无籽西瓜的遗传组成是——-----,因此只结——不结籽。生产上必须年年制种,即经——----处理形成的——------西瓜作母本与——--杂交。

四、名词解释

位置效应——一个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了它对邻近基因的位置关系,从而改变它的表型效应的现象。

染色体重复环——在重复杂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重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联会时,由于重复区段不能和正常染色体配对,从而形成一个环或瘤。

倒位--一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的颠倒。

臂内铡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臂范围内,也称一侧倒位。

臂间倒位——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也称两侧倒位

染色体桥——双着丝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当两着丝点分别移向两极时,染色体横跨赤道板的图像。

染色体倒位圈一-在倒位杂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的倒位区段相对应的一段旋转l80。形成一个圈,再和倒泣染色体进行联会。

易位——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简单易位一-指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的现象。也称转移。

相互易位——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了,而且这两个折断了的染色体及其断片随后又交换地重新接合起来。

半不育——花粉和胚囊各有50%是败育的。

易位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杂合有正常染色体及其易位染色体。

易位纯合体——指个体的易位染色体是成对的。

“十”字形联会——在相互易位杂合体中,四条染色体具有部分同源性,但其中没有任何两条染色体完全相同,在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配对时,四条染色体联会成一个“十”字。

染色体融合——两条相互易位的染色体中,一条得到正常染色体的很小一段,而另一条却得到正常染色体的绝大部分。这样的一个易位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很容易丢失小染色体,它的自交子代群体内,就有可能出现少了一对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

相邻式分离——在易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时,四条染色体配对构型中,相邻的两条染色体被拉向同一极。

交替式分离——在易位杂合体四个染色体配对的构型中,相间隔的染色体被拉向同一极。

体细胞联会一一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染色体组——在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包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是多倍体物种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一倍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二倍体——每一个细胞中,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三倍体——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多倍体——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的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多倍体。

偶倍数异源多倍体——每种染色体组都有两个,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奇倍数异源多倍体——指不同的偶倍数多倍体种间杂交的子代。

双二倍体一一即异源四倍体。对于两个基因组都呈二倍体状态的生物。

倍半二倍体——指细胞内一部分染色体组是双倍的,还有一个染色体组却是单倍的。

亚倍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基础上,减少一条以至若干条染色体。

三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基础上,某对染色体外加一条染色体。

双三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基础上,某两对染色体都外加一条染色体。

单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基础上,缺少了一条染色体。

双单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 n)基础上,某两对染色体同时少了一条染色体。

四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 n)基础上,某对染色体外加两条染色体。

缺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 n)基础上,某对染色体全都丢失了。

双体——指具有正常合予染色体数(2 n)的个体。

双倍体——指具有合子染色体数(2 n)的异源多倍体。

单价体——在减数分裂中期没有配对的单个染色体。

三价体——在减数分裂中,三个染色体的联会。

多价体——三价体以及三价体以上的称多价体。

异位同效基因——异源多倍体不同染色体组之间常存在部分同源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

远缘杂交不孕性——生物进行远缘杂交时,由于不同种属的个体亲缘关系太远,配子间不相适应,以致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的现象。

远缘杂种不实性——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或植物彼此杂交所得的杂种,因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系统遭受扰乱而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弱的现象。

同源联会——在异源多倍体中,同一染色体组内的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异源联会——在异源多倍体中,不同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由于存在部分同源关系而发生

联会的现象。

节段异源多倍体——指某些异源多倍体的不同染色体组间虽然也是部分同源的,但同源部分的程度很高。

同源--异源多倍体——是使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数再加倍而形成的多倍体。

染色体同源组——指在同源多倍体中,几个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染色体部分同源组——指在异源多倍体中,来自不同染色体组的几个染色体存在着部分同源的关系,称这些染色体为一个部分同源组。

提早解离--一在多价体中每两个染色体之间只是局部联会的,交叉较少,联会松弛,就可能过早地松懈为更低价体。

不联会——每个同源组的染色体出现了单价体。即没有发生联会。

整倍体——染色体数是染色体基数的整倍数的个体。

非整倍体——比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以至若干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超倍体----在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基础上,增加一条以至若干条染色体。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一、回答问题

1.比较转化、接合、转导、性导在细菌遗传物质传递上的异同。

2. 用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的菌株混合培养后,发现有原养型的菌株出现。你认为这个结果的可能机理是什么?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细菌遗传物质传递的方式与高等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有什么主要区别7

4.试述发生转化作用时,供体DNA与受体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控制因素?

二、判断对错

1.利用Hfr菌株和F-菌株混合进行杂交培养,并在不同时间对培养物进行取样再培养

来测定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顺序及距离的试验是中断杂交试验。

2.F+×F- 接合中,F+的F因子转移到F- 中去了。因而使原来的F+变成F-,使原来的F-变成

F+。

3.转导与转化化不同之处,在于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

4.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有四种不同方式:转化、接合、转导和性导。

5.部分二倍体中发生单数交换,才能产生遗传的重组体和片段。

三、选择正确答案

1.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a.接合;b.性导;c.转导;d.转化。

2.携带有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用:a.F+表示;b.F-表示;C.Hfr表示;d.F'表示。

四、填空

1.死细菌与活细菌混合在一起后基因实现了重组,这是一——。而两种活体细菌直接

接触实现了基因重组则是——---或一——。两种细菌以噬菌体为媒介而实现了基因

重组是——。

2. 转化的第一步是使——-----与——-----之间成功的相互作用.

3.含有F因子的菌株叫——菌株,不含F因子的菌株是一-菌株。染色体整合有F因子的菌株叫——菌株,即——。

4.中断杂交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说明细菌染色体是——---的。

五、名词解释

F-菌株一一不具有F因子的菌株。

F+菌株——具有一个自主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

Hfr菌株——细菌染色体组上整合有F因子的菌株。

F因子——细菌的性因子。是决定细菌性别的附加体

F'因子——携带有细菌染色体的一些基因的F因子。

部分二倍体——当F+或Hfr的染色体进入F-后,在时间内,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来说,总有一段二倍体的这样的细菌称为部分二倍体。

转化一一是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骥摄取爱围供潍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壹已染色俸组的过程。

接合一一在原核生物中,接合是指两菌体细胞直接接触后,遗传物质从一个菌体细胞中转移到另一菌体细胞中去的过程。

性导一一是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转导一是指以噬菌体为

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1.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有和不同?

①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种化学实体,是成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按照经典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基因具有下列共性:

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主要特性:自我复制与相对稳定性,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有规律的进行分配。

2)基因在染色体占有一定位置(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

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又是一个突变单位。

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着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如红花、白花等。可以把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统称为结构单位。这样,基因既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②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在DNA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它携带有特殊的遗传信息,这类遗传信息或者被转录为RNA(包括mRNA、tRNA、rRNA);或者被翻译成多肽链(指mRNA);或者对其他基因的活动起调控作用(调节基因、启动基因、操纵基因等)。在一个基因的区域内,仍然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起作用的小单位。按照现代分子遗传学的概念,重组、突变、功能这三个单位应该分别是:

1)突变子,它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是一个核苷酸对。

2) 重组子,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重组子。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对核苷酸。

3) 顺反子(作用子),这一术语表示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或略小。一个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平均的大小500—1500个核苷酸。

关于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仍然是正确的。基因的概念是:①可转录一条完整的RNA分子,或编码一条多肽链;②功能上被顺反测验或互补测验(complementary test)所规定。可以说,分子遗传学保留了功能单位的解释,而抛弃r最小结构单位的说法。

随着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使基因的概念有了新的内容和认识,进一步可将基因分为不同类型:①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是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段DNA序列;②调控基因regulator gene),指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③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司时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肽链的基因;

④隔裂基因(split gene),指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如内含子(intron)所隔裂的现象;⑤跳跃基因(jumping gene),指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序列,有人将它作为转座因子的同义词;⑥假基因pseudogene),同已知的基因相似,但位于不同位点,因缺失或突变而不能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另外根据基因来源将基因分为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叶绿体基因等。

第十章基因突变

一、回答问题

1. 什么叫复等位基因? 人的A、B、o血型复等位基因的遗传知识有什么利用价值?

2. 何谓芽变?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价值。

3. 突变的平行性说明什么问题,有何实践意义?

4. 在高秆小麦田里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由于环境

影响产生的?如果是基因突变,又怎样验证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5.在特定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一个座位的复等位基因系列是怎样产生的?

6.试述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7.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二、判断对错

1.由基因A可以突变成al、a2、……,这是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它是产生复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A 与a1、a2、……等是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复等位基因。

2. 体细胞显性突变比隐性突变表现得晚,但分离出纯合突变体的时间早。

3. 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发生突变大都属于大突变,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大都属于

微突变。

4.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发突变多是隐性突变,并多是有害的。

5.化学诱变和紫外线照射可以产生定向变异。

6.芽变一般是显性突变,且突变当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来,如果是有利的性状,则可

通过对芽变枝条进行扦插的无性繁殖育成优良品种.

三、填空

1.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而株间授粉却能结实的现象。试验表明,具有某一基因的花粉不能在具有——--基因的柱头上萌发,好像同一基因之间存在一种一----作用。

2.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关系。

3.突变重演性是指——--------------,突变的平行性是指——------------------。

4.正突变与反突变一般是——--的。在多数情况下正突变率总是——于反突变率。

5.体细胞中的隐性基因如果发生显性突变当代个体就以一——-的形式表现出突变性

状.

6. 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例如AA突变为——,或aa突变为一-。

7.突变就是基因内不同——--的改变

8. 基因突变象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样,是——--的。

四、名词解释

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例如,高秆基因D突变为矮秆基因d。因此,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

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突变体,也称突变型。

正突变——即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反突变——即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

突变率——指突变体占观察个体数的比率。

芽变——在植物中,一个芽在发育的极早时期发生突变,这芽长成枝条,上面着生的叶、花和果实跟其它枝条不同,这叫枝变或芽变。

嵌合体一由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可自发产生。

正突变率一正突变发生的频率。

反突变率——反突变发生的频率。

自交不亲合性——指自花授粉不结实的现象。

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

隐性致死——指致死突变是隐性突变。

显性致死一指致死突变是显性突变。显性致死突变在杂合状态下即可死亡。

中性突变——有些基因仅仅控制一些次要性状,它们即使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仍保持其正常的生活力和繁殖力,为自然选择保留下来。这类突变一般称为中性突变,例如:水稻芒的有无。

M1 -——由诱发突变当代长成的植株。

M2一一用M1繁殖的后代为M2。

营养缺隐型——它与正常的野生型即原养型的区别在于丧失了合成其中某种生活物质

的能力。当提供这种生活物质,它同野生型一样又能正常生长。

原养型——指正常的野生型。

自发突变——在自然情况下产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由人们有意识地应用一些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的突变。

完全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补充有酵母浸出物、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基本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各种营养缺陷型。

大突变——指突变效应表现明显,容易识别,这类突变一般发生在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

上。

微突变一一指突变效应表现微小,较难察觉,一般发生在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上。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一、回答问题

1.简述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的异同?

2. 质核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恢复性杂合体的各自遗传组成是什么?

3. 写出下列杂交组合中各亲本的名称和F1的遗传组成:

a. S(rr) × N(RR)—

b.S(rr)× N(rr)—-

c.s(Rr)×s(Rr) ---

4. 为什么核不育型在实际生产利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5. 影响下列物种育性的原因是什么?

a.烟草自交不亲和b.无籽西瓜c.玉米半不育 d.玉米T型不育系

e. 小麦×黑麦F1全不育

6.引起植物花粉败育的原因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 关于质核型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现有哪些假说。各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二、判断对错

1.紫茉莉的花斑叶是由细胞质基因引起的,而玉米条斑叶则是由核基因(ijij)直接

引起的。

2.草履虫细胞质中的卡巴粒是由其本身的K基因决定的。

3.在一个正反交试验中,子代均表现母本性状,F3呈现孟德尔式的3:1简单分离。这是母性影响。

4.植物雄性不育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核不育和质核互作的不育。

5.mtDNA是叶绿体DNA,ctDNA是线粒体DNA。

6.杂种后代呈现株间育性分离的雄性不育是配子体不育,而杂种植株呈现株内花粉育

性分离则是孢子体不育。

三、填空

1.根据质核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可以把它分成一——不育和——-不育两种

类型。

2.一个优良的不育系至少应具备—------的特点。一个优良的保持系的所有核基因与

不育系越——--越好。一个优良的恢复系应具有——--、——--、——--等条件。

3.核不育是由一——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败育过程发生在——-----------期间,败育程度——,因此

能育株与不育株——----。

4.草履虫细胞中含有两种细胞核,大核是——倍体的,主要负责——。小核是——倍体的,主要负责——。

四、名词解释

共生体一一由外部进入细胞的共生成分(微生物),它能与寄主细胞共同存在,并使寄主细

胞具有某些特有的性状,但并非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

核遗传一一由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抟规律。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母体遗传——同细胞质遗传。

母性影响一一由于卵细胞质中存在母体核基因的某些代谢产物,使子代的性状并不受本身的基因型所决定,而表现与母体相似性状的遗传方式。

前定作用…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表现的现象。同母性影响。

延迟遗传一一同前定作用、母性影响。

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过程。

雄性不育性——植株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

能接受外来正常花粉丽受精结实。

雄性不育系——雄蕊发育不正常,失去受精能力,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粉进行受精的

植物品系。简称A系。

保持系——指给不育系授粉后能使其后代仍保持雄性不育性状的父本品系。简称B系。

恢复系——指给不育系授粉后能使其后代雄蕊发育恢复正常的父本品系,简称C系。

核不育型——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质一核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互作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

孢子体不育一一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配子体不育——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型所控制。

同型保持系——除了具有雄性可育性状外,其它性状完全与、其不育系相同的一种保持系。.

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回答问题

1.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有何区别?它们的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

2.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的优缺点如何?

3.一个刚刚选育出来的玉米自交系,个体间果穗大小不一,为什么?

4.遗传率在育种实践上有何指导意义?

二、判断对错

1.数量性状的遗传也是受基因控制的,涉及到的基因数越多,F2出现的类型越多。

2. 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叫遗传传递力,也称遗传力。根据定义一个纯系的遗传力最大,等于1。

三、选择正确答案

1.假如一个性状是呈数量遗传的,但遗传力等于零,那么它:

a.确实是不遗传的;

b.可能是在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中观察到的,

c.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d.是一种没有基因参与的表现型,

e.是很多互作基因引起的结果。

四、填空

1,一般来说,凡是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效果——。

2.性状差距大的两亲本的杂种后代,一般表现有——的遗传力。

3.遗传力变动于0一l00%之间,当遗传力等于0时,说明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方差

等于——。若个体间存在表型方差,那么这种方差实际是——,这个群体就是一个

——.当遗传力等于1时,这时群体内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均——.

质量性状——生物体中,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数量性状——生物体中,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微效多基因——指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微,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简称微效基因。

主基因——对于性状的作用比较明显,控制着质量性状的基因。但在有些数量性状遗传中,主基因也在起作用。

修饰基因一一是指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

超亲遗传——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杂种第二代及以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亲本性状的新表型的现象。

遗传率——生物群体中一个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占总变身百分率。

广义遗传率——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狭义遗传率——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一、回答问题

1. 杂合体(Aa)自交10代后,群体中杂合体的比例是多少?

2.回交和自交在基因型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有何差异?

3.超亲遗传和杂种优势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4.为什么自交系间杂交种的优势在F2代比品种间杂交种的F2代表现的衰退更严重?

5.有许多植物自交时生活力降低,为什么自然界中自花授粉作物自交却没有不良的表

现呢?

6. 假设有一杂合体(AaBb)的群体,连续自交三代后,该群体中AABB基因型的个体占多

少?

7. 显性和超显性假说的内容?如何评价?

二、判断对错

1.杂合体通过自交,后代群体逐渐趋于纯合,杂合体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最终完

全消失。

2.一个纯系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的群体。

3.通过对F1花药培养可以使杂种优势得到固定。

4.自交对显性基因的纯合作用大于对隐性基因的作用,所以群体中显性基因所决

定的性状占有的比例大。

5.玉米自交系选育田中出现的许多白化苗是因为基因突变所致。

6.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质量性状的遗传上.

7.F1和F2的杂种优势相近似。

8.双亲的亲缘关系、生态类型、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双亲间的相对性状的优缺

点就能互补。

三、填空

1. AA×aa杂交后,F1代以后进行连续自交r代,那么群体中杂合体将减少为

——,纯合体相应地增加为——.

2.纯系学说是由——首先提出来的。纯系学说的主要贡献是——。

3.超显性假说和显性假说的共同点在于——。

4.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雌雄个体间交配进行繁殖叫——;同一个体的雌雄细胞受

精是一--;同一双亲后代雌雄个体间交配叫一一;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后代间

的交配是——。

5.遗传基础不同的雌雄个体问交配是——,它包括——和——。具有相同染色体组型的不同品种间的交配是——,染色体组型不同的种间或亚种、变种间交配是——。

6.有关杂种优势的解释主要有——和一——假说。前者认为——-的多少是产生优势大小的关键,后者则认为——-的多少是产生优势大小的关键。

7.有性杂交的直接遗传效应是引起——重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为选择提供了变异源;其次是杂种具有某种一--。前者是----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后者则是——利用的理论基础之------。

8. 自交后代纯合体增加的速度与强度与所涉及的一——和——有密切关系。

9. 杂种优势的大小通常以——来表示的。

10. 近亲繁殖是育种上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作用是使一一一,从而导致——,使

其后代群体具有——,形成通常所说的——。

四、名词解释

近亲繁殖——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回交——指杂种后代与两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

轮回亲本——指在回交中,被用来连续回交的亲本.

非轮回亲本——未被用来连续回交的亲本。

同质基因——指一对纯合的等位基因。

异质基因——指一对杂合的等位基因。

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

纯系学说——是由约翰逊提出的。在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合的纯系。在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显性假说…一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集在杂合体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

超显性假说——认为基因型的异质结合可以增加基因间的作用,因而优于双亲的纯质结合。

数据结构第二章试题

第2章线性表 一、选择题 1. 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 A.可随机访问任意结点 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 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NULL B. head->next==NULL >next==head !=NULL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NULL B. head->next==NULL >next==head !=NULL 4.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表的条件是()。 A.L==NULL B.L->next->==NULL C.L->prior==NULL >next==L 5.非空的循环链表head的尾结点(由P所指向)满足()。 A.p->next==NULL B.p==NULL C.p->next==head ==head 6.在循环双链表的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s所指结点的操作是()。 A.p->prior=s;s->next=p;p->prior->next=s;s->prior=p->prior; B.p->prior=s;p->prior->next=s;s->next=p;s->prior=p->prior; C.s->next=p;s->prior=p->prior;p->prior=s;p->right->next=s; D. s->next=p;s->prior=p->prior;p->prior->next=s;p->prior=s; 7.若某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给出表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双链表 D.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8.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节点或删除第一个结点,故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 B.仅有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C.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9.需要分配较大空间,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的线性表,其存储结构是()。 A.单链表 B.静态链表 C.线性链表 D. 顺序存储结构 10.如果最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结点及前驱,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单链表 B.双链表 C.单循环链表 D.顺序表 11.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保持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A.O(1) B.O(n) C.O(n*n) D. O(nlog2n) 12.在一个长度为n(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A.删除单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B.删除单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C. 在单链表第一个元素前插入一个新元素 D.在单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 13.设线性表有n个元素,以下算法中,()在顺序表上实现比在链表上实现效率更高。A.输出第i(0<=i<=n-1)个元素值 B.交换第0个元素与第1个元素的值 C. 顺序输出这n个元素的值 D.输出与给定值x相等的元素在线性表中的序号 14.设线性表有2n个元素,算法(),在单链表上实现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 A.删除所有值为x的元素 B.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 C. 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 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1个元素的值(i=0,1,…,n-1)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反射 3、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B.生理学C.动物学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分娩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 5、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 2、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 3、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 4、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5、反射弧由感受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四、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2、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4、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5、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D 7、C 8、C 9、B 10、A 三、填空1、组织液;血浆2、神经;3、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4、缓慢、 广泛;持久5、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2

中国现代史习题

中国现代史习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 3.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里所说的“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发生在() a.朝鲜战场上 b.越南战场上 c.科索沃战场上 d.伊拉克战场上 4.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其意义有() ①废除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一战时期 b.一五期间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6.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a.五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 7.“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幅对联说的是() a.邓稼先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8.2004年,人民网评选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下列口号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以阶级斗争为纲” 9.邓小平评价某会议说:“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该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所述中国农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专升本生物化学试卷(b)

B. VitB C. VitB D. VitPP 2012 年山东省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模拟试卷 基础综合(二)《生化部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 0.5 分,共 10 分,请将答案 写入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天然蛋白质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 脯氨酸 C. 瓜氨酸 D. 蛋氨酸 2. 在 pH6.0 的缓冲液中电泳,哪种氨基酸基本不动 A. 精氨酸 B. 丙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3.参与体内甲基转移反应的是 A.VitB 4. 别构酶的 V ~[S]正协同效应的曲线是 A.Z B. S C. 倒 L D. L 5. 在存在下列哪种物质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度和 km 值都变小 A. 无抑制剂存在 B.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C. 有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D. 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

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 7.丙酮酸脱氢酶存在于下列那种途径中 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8.线粒体基质中脂酰CoA脱氢酶的受氢体是 A.NAD+ B.NADP+ C.FAD D.FMN 9.脂肪酸β-氧化酶促反应顺序是 A.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10.体内CO来自 2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对氢的氧化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 11.人体活动时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ATP C.磷酸肌酸D.GTP 12.某人摄取55克蛋白质,其中5克未被消化,经24小时后排出20克氮,他处于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后才能确定 13.体内最重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A.氧化脱氨 B.转氨作用 C.联合脱氨作用 D.非氧化脱氨 14.人体内嘌呤碱基分解的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 15.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 A.DNA→蛋白质→RNA B.RNA→DNA→蛋白质 C.蛋白质→DNA→RNA D.DNA→RNA→蛋白质 16.催化真核生物mRNA生物合成的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碱的反应 为: A.不敏感B.敏感C.高度敏感D.低度敏感 17.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ATP B.GTP C.GDP D.UTP 18.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对乳糖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是 A.正性调控B.负性调控C.正性调控、负性调控都可能D.无调控作用

数据结构第二章线性表测试题

第二章线性表 1、描述一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并给予图示。 2、对于有头结点的单链表,分别写出定位成功时,实现下列定位语句序列。(1)定位到第i 个结点a i ; (2)定位到第i 个结点的前驱a i-1; (3)定位到尾结点; (4)定位到尾结点的前驱。 3、已知L 是有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 结点既不是首元结点,也不是尾结点,试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语句序列。 (1)在P 结点后插入S 结点;(2)在P 结点前插入S 结点;(3)在表首插入S 结点;(4)在表尾插入S 结点 . p=head; p=head; j=0; while ( p && jnext; j++;} p=head; j=0; while ( p && jnext; j++;} p=head; while ( p ->next ) p=p->next; while ( p->next->next ) p=p->next; (1)s->next=p->next; p->next=s; (2)q =L ; whil e ( q ->next !=p ) q =q ->next;s->next=p 或 q ->next ; q ->next=s; (3 ) s->next=L ->next; L ->next=s; (4)q =L ; whil e ( q ->next !=NULL) q =q ->next;s->next= q ->next ; q ->next=s;

4、设计算法:在顺序表中删除值为e 的元素,删除成功,返回1;否则,返回0。 5、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带头节点的数据域依次为a 1,a 2,…,a n (n ≥3)的单链表的所有节点逆置,即第一个节点的数据域变为a n ,…,最后一个节点的数据域为a 1。(注意: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基本思想,然后用类C++语言描述) int Sqlist::DeleteElem( T e ) { for (i=1; i<=len g t h ; i ++) // 按值顺序查找 * i 可从0开始 if (elem[i-1]= =e) // 找到,进行删除操作 { for ( j=i; jnext; 4 LinkList* pri = NULL; //之前的节点 5 while(p){ 6 LinkList* q = new LinkList; 7 q->data = p->data; //把当前节点记录下来 8 q->next = pri; 9 pri = q; 10 head->next = q; 11 LinkList* t = p; //当前节点没用了删除掉 12 p=p->next; 13 delete(t); 14 } 15 }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 1.新陈代谢不包括D A.物质交换 B.能量交换 C.自我更新 D.自我复制 E.合成代谢 2.关于刺激的定义,正确的是C A.外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的变化 C.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D.环境的一切变化。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C A.静息电位值 B.动作电位幅度 C.阈值(阈强度) D.局部电位 E. 阈电位 4.机体功能调节中起主导地位的是B A.神经-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负反馈调节的是C A.排尿反馈 B.排便反射 C.体温调节(或降压反馈) D.血液凝固 E.分娩 6.机体内环境是指B A.血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细胞内液 7.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A A.血液 B.淋巴液 C.房水 D.组织液 E.脑脊液 8.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C A.单位膜 B.神经肌肉接头 C.反射弧 D.三联管 E.终池 9.不属于反射弧五个环节之一的是D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中枢 D.突触 E.效应器 10.神经系统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作用是通过E A.反应 B.适应 C.负反馈 D.正反馈 E.反射 11.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态(相对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D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 E.正反馈调节 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E A.调节幅度小 B.调节敏感性差 C.作用范围广泛且持久 D.作用范围局限且缓慢 E.反应迅速,局限.准确 13.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E.以上都不是 14.可兴奋细胞包括A A.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B.骨细胞,肌细胞 C.神经细胞,腺细胞

中国近代史题库第六章

1[单选题]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1945年4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整风运动中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做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 ?D.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概括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 B.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C.消灭富农 ?D.减租减息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D.地方实力派 参考答案:C

生化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填空题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_电荷层______ 和__水化膜_ 使蛋白质不易聚集,稳定地分散在水溶 液中。 5. 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P__三磷酸腺苷—和dCDP_脱氧二磷酸胞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蛋白质酶类是由__酶蛋白__和__辅助因子_____ 相结合才有活性。 7.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时,对Vm 的影响__不变_______ ,对Km 影响_是增加 _______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因为它可以引起酶的___不可逆______ 抑制作用。 & 米氏方程是说明—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Km的定义—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2 时的底物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FAD含维生素B2 _____ ,NAD+含维生素 _____ P P _______ 。 12.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生成磷酸核糖__和 __NADPH+H_ 。 13. 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乳酸___。 14. 糖异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 _ATP__和__GTP__供给。 15?三羧酸循环过程的限速酶—柠檬酸合酶__、一异柠檬酸脱氢酶、_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6.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_乳酸________ 的过程,成熟的_红细胞 ____ 靠糖酵解获得能量。 17?乳糜微粒(CM )在__小肠粘膜细胞__合成,其主要功能是_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极低密度脂蛋白在__肝脏_合成。 18?饱和脂酰CoA 氧化主要经过脱氢、_ 加水__、—再脱氢—、__硫解—四步反应。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酮体是由__乙酰乙酸___、__2---_羟基丁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丙酮 ___ 三者的总称。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__肝、_肾__、__脑___等组织中进行。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__谷氨酰胺__和__丙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被运输的。 22. 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用物水平磷 _酸化 _____ ,另一种—氧化磷酸化 _____ 。 23. 线粒体外NADH的转运至线粒体内的方式有_苹果酸-天冬氨酸—和_a_---磷酸甘油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携带一碳单位的主要载体是_四氢叶酸__,一碳单位的主要功用是_合成核苷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脂肪酸的合成在__肝脏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乙酰CoA__;供氢体是 _NADPH+H_ ,它主要来自_磷酸戊糖途径_____。 26.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体内缺乏__苯丙氨酸氧化_酶,而白化病患者是体内缺乏_酪氨酸_______ 酶。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_胰岛素___。 27. 某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是因为这些药物结构与酶相似,其中氨甲嘌呤(MTX )与__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环境是指。 A.细胞液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5、环境与体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A.细胞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 8、机体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代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1、 B 2、 D 3、 D 4、 D 5、B 6、D 7、C 8、C 9、 B 10、 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部; 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3、一般认为肌肉作等收缩时。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收缩; D先做等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5、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6、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7、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跑; D 100M游泳 8、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大学 中国近代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年年 年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C

检验科生化室上岗考核试题有答案

检验科生化室上岗考核 试题有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化室上岗、轮岗考核 1.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 ) A.CK GGT ALP ACP B.ALT AST GGT ALP C.AMY LD a-HBDH LPL D.ACP AST LipasE LDL E.AST CK CK-MB LD 2.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x±3SD之外,则判断为( ) A.不能判断 B.在控 C.警告 D.失控 E.待决定 3.下列哪种病理情况血浆清蛋白水平不下降( ) A.手术后 B.营养不良 C.吸收功能紊乱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肝炎早期 4.下列关于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描述,正确的是( ) A.高CM血症 B.脂肪肝

C.高VLDL血症 D.酮症酸中毒 E.以上都是 5.准确度最高的临床生化方法为( ) A.经典方法 B.对比方法 C.常规方法 D.参考方法 E.决定性方法 6.C反应蛋白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升高( )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 E.大面积烧伤 7.既能用于判断肝细胞损伤,又可用于鉴别良恶性渗出液的项目为( ) A.ALT B.ADA C.γ-GT D.ChE E.AMY

8.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测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血、尿淀粉酶 B.尿淀粉酶的增高比血淀粉酶的增高晚 C.急性胰腺炎早期测尿淀粉酶比血淀粉酶更有意义 D.尿淀粉酶维持时间较血淀粉酶增长 E.血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活性开始升高 9.在缺铁潜伏期时,未出现的是( ) A.铁蛋白减低 B.细胞外铁缺乏 C.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D.血红蛋白减低 E.血清铁降低 10.患者,女性,38岁。患急性肾小球肾炎8个月,因双下肢进行性水肿而求医。体检:双踝压陷性水肿,面部苍白、浮肿,拟进一步做生化检查,哪项检查价值不大( ) A.血清蛋白 B.血糖 C.A/G比值 D.血尿素氮 E.尿蛋白 1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肝脏有活性很高的糖异生酶类,对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恒定很重要

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20分) 1. 1.对一个算法的评价,不包括如下(B )方面的内容。 A.健壮性和可读性B.并行性C.正确性D.时空复杂度 2. 2.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L中,要向表头插入一个由指针p指向的结 点,则执行( A )。 A. p->next=HL->next; HL->next=p; B. p->next=HL; HL=p; C. p->next=HL; p=HL; D. HL=p; p->next=HL; 3. 3.对线性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链表表示?(B ) A.经常需要随机地存取元素 B.经常需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表中元素需要占据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D.表中元素的个数不变 4. 4.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 C ) A. 2 3 1 B. 3 2 1 C. 3 1 2 D. 1 2 3 5. 5.AOV网是一种( D )。 A.有向图B.无向图C.无向无环图D.有向无环图 6. 6.采用开放定址法处理散列表的冲突时,其平均查找长度(B)。 A.低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B.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C.与链接法处理冲突相同D.高于二分查找 7.7.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时,应将形参变量说明为(D )参数。 A.值B.函数C.指针D.引用 8.8.在稀疏矩阵的带行指针向量的链接存储中,每个单链表中的结点都具 有相同的(A)。 A.行号B.列号C.元素值D.非零元素个数 9.9.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D )。 A.O(log2n) B.O(nlog2n) C.0(n) D.0(n2) 10.10.从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其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C )。 A. O(n) B. O(1) C. O(log2n) D. O(n2) 二、二、运算题(每题 6 分,共24分) 1. 1.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及其相互之间的______________。当结点之间存在M 对N(M:N)的联系时,称这种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队列的插入操作是在队列的___尾______进行,删除操作是在队列的 ____首______进行。 3. 3.当用长度为N的数组顺序存储一个栈时,假定用top==N表示栈空,则 表示栈满的条件是___top==0___(要超出才为满)_______________。 4. 4.对于一个长度为n的单链存储的线性表,在表头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 为____O(1)_____,在表尾插入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O n________。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生化模拟试题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 分) 1、蛋白质的结构域 2、DNA的Tm值 3、同工酶 4、糖异生 5、必需脂肪酸 6、P/O比值 7、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8、表达载体 9、冈崎片段 10、断裂基因 二、填空题(共19 题,每题空0.5 分,共25分) 1、将血浆蛋白质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中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它们向____极泳动,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熟的mRNA在5ˊ末端加上了______构成帽的结构,在3ˊ末端加上了_____形成尾。mRNA的前身是_______。 3、酶的特异性包括_______特异性,_______特异性和______特异性。 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S]对酶促反应V作图呈_____线,双倒数作图呈_____线,而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呈_____型。 5、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_____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_____的调控。 6、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_____和______。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 2 O净生成______或_____分子ATP。 和H 2 7、线粒体外NADH可通过两种穿梭系统将氢转移到线粒体内,这两种穿梭系统是______和_____。

8、酮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酮体主要在______以______为原料合成,并在_____被氧化利用。 9、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________。 10、别嘌呤醇是______的类似物,通过抑制________酶,减少尿酸的生成。 11、DNA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的DNA聚合酶在原核生物是______,真核生物是_______。 12、大肠杆菌(E.coli)的RNA聚合酶是由______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为____。 13、氨基酸活化需要______酶催化,使氨基酸的羧基与______的3′-OH之间以酯键相连,产物是______。此反应消耗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14、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是由______ 、______和______相互作用决定的。 15、根据重组体DNA的性质不同,将重组体DNA导入受体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三、单选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用来鉴定DNA的技术是() A.Northern印迹B.Southern印迹 C.Western印迹D.亲和层 析 E.离子交换层析 2、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 A. FAD B. FMN C. 铁硫蛋白 D. 细胞色素 aa3 E.细胞色素c 3、有关密码子的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 成 C.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E.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

数据结构第二章练习题 - 副本

《数据结构》第二章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2.1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 A 可随机访问任一结点 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2.2 不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3带头节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 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 2.4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的条件是() A L==NULL B l->next->==NULL C L->prior==NULL D L->next==L 2.5 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尾结点(由P所指向)满足() A P->next==NULL B P==NULL C P->next==head D P==head 2.6在双循环链表中的P所指结点之前插入s所指结点的操作是() A p->prior=s;s->next=p;p->prior>next=s;s->prior=p->prior; B p->prior=s;p->prior>next=s;s->next=p;s->prior=p->prior; C s->next=p;s->prior=p->prior; p->prior=s;p->right->next=s; D s->next=p;s->prior=p->prior;p->prior->next=s;p->prior=s; 2.7若某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给出表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2.8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时在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结点或删除第一个结点,故采用()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B仅有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1

第二章血液(校园交达电脑最新版) 一、填空题 1.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免疫有关,而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免疫有关。 2.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红细胞成熟因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在已知的各种凝血因子中,除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外都是蛋白质。 5.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组成是凝血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与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相当的小分子物质溶液有_____ %NaCl和5%____________等。 7.组织液是细胞________液的一部分,它与血浆约占体重的______% 8.成年公畜红细胞数比母畜多,原因是公畜体内的_______________水平较高的缘故。 二、判断改错 1.家畜机体内的大部分体液存在于组织间隙。 2.血浆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3.血浆蛋白不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4.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现其脆性越大。 5.某一体重为300kg的健康成年动物,其体液量约为24kg。 6.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其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7.血浆中存在许多缓冲对,其中以KHCO 3/H 2 CO 3 这对最为重要。 8.因为球蛋白的分子量比白蛋白大,因此在同等浓度时,球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比白蛋白高。 9.许多凝血因子都是蛋白酶,它们可将肽链分解为很多个氨基酸 10.缺氧引起的动物红细胞增多是由于雄激素增多的缘故。 11.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红细胞,而不是血浆。 三、单项选择题 1.血液PH值主要决定于下列哪种缓冲对 A.KHCO 3/H 2 CO 3 B.K 2 HPO 4 /K 2 H 2 PO 4 C.NaHCO 3 /H 2 CO 3 D.NaHPO 4 /NaH 2 PO 4 E.蛋白质-Na/蛋白质 2.下列情况哪项可使血沉加快 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的 B.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 C.血液中白蛋白增加 D.血液中球蛋白减少 E.血液中加入钠离子 3.成年家畜血液占体重的 A.6%~8% B.10%~12% C.12%~14% D.14%~16% E.16%~18% 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 红细胞特异性凝集素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5.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或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纳 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肝素 D.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E.血液置于较低温下保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