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试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试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试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试题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对人

性进行探讨的心理学学科。

5.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人格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生殖期,青春期以后。

6.什么是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主要自我防御机制有哪些

个体所采取的非理性的方法和手段来降低或解除焦虑等消极情绪带来的痛苦体验,以保证人格的统一和完整,弗洛伊德将这些方法称为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文饰.

反向作用.升华.转移.退行等。

7.简述弗洛伊德与奥尔波特对人格动力看法及其差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的本能和焦虑。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当本能需求无法在现实世界获得即时的满足,那么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体验。焦虑本身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同时,焦虑也起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行为是反应性和前摄性的,绝大多数人是受当前动机而不是过去事件的驱使。奥尔波特用机能自主这个概念来表达他对人的动机的看法,机能自主指成人的多种多样的动机,是自足的.产生于以往系统,但独立于他们的现有系统。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这一行为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去行动的那些原因,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上的联系。

8.简述荣格对心理类型的划分。

荣格把个体人格结构看作精神,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有两种态度外倾和内倾。荣格还提出四种思想功能( functions of thought),分别是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根据这四种思想功能与两种态度类型相组合,构成了八种机能人格类型。

9.奥尔波特提出统我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包括八个阶段:躯体我的感觉;自我同一性的感觉;自尊的感觉;自我扩展的感觉;自我意象的感觉;自我理智调适的感觉;.统我追求显露;知者自我显露。

10.简述卡特尔的人格结构理论。

卡特尔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因此特质结构也就是人格结构。他认为人格特质可以区分为如下几类: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根源特质中又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铸造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三、论述题

1.影响人格的生物学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对人格产生影响的。

人格与生理过程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格的遗传性:是指个体的行为模式如何通过基因的编码,由父母传给子女的。大量的孪生研究和收养研究都有力地说明了遗传几乎在人格机能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人格的分子遗传学进一步从微观层面鉴别对人格产生重要遗传影响的具体基因或基因组合,发现基因主要是通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来影响人格的。

2)脑的不同部分一般与人格的特定方面相联系,但同时不同脑区之间又相互影响。通过脑损伤.脑刺激和脑成像技术的研究发现,脑的局部受伤会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改变。人们发现大脑的不对称性与人类的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杏仁核对于情绪情境中产生的行为变化.自主变化和激素变化都非常的重要,并也可能促进了情绪的认知加工继而影响人格。

3)神经递质及生物激素等对人格中的气质产生的影响。影响人格的神经递质主要是生物原胺类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等。生物激素是指生物体的特定细胞分泌的一类调节性物质,如性激素.甲状腺素等。同时人格还与生化酶(单胺氧化酶)的水平有关。人格与这些生化物质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人格特质可能是单胺与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进化论心理学家们依据人类机能与数百万年来物种对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所采用的进化了的解决办法的关系,来寻求对人格差异的理解,包括择偶.嫉妒等方面的性别差异。2.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临床研究.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的优点,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由此,可以诱发我们的直觉,洞察其人格的本质特点,提出有关前因后果的种种假设与定性的分析。

临床方法缺点:由于以特殊的个体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且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而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相关研究取向的优点。容易操作,省时间;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的情况,减少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可以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

相关研究取向的缺点:在统计学上我们不能从相关系数的显着与否直接推论出是否存在

因果关系。要验证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通过实验法。

实验研究优点: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缺点: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对许多主观的.复杂而又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为了严谨性与客观性而牺牲主观性与意义性。

3.试比较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人格动力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动力源自于人自身的本能和焦虑。本能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当本能需求无法在现实世界获得即时的满足,那么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体验。焦虑本身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同时,焦虑也起到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荣格的人格动力观与弗洛伊德相似,也把力比多视为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内涵上却有不同。他用心理能量( psyche energy)代替力比多来指代这种含义更丰富的生命动力。心理能量产生于心理内部各种势力的对立冲突,冲突越激烈,能量就越大。荣格认为,个体的人格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心理能量在这一系统中的分配遵循两个原理,即等值原理和熵原理。

霍妮看来,逃避危险.追求安全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安全需要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是因为,人生来就处在一个危险.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儿童早期对这个世界的知觉就是自己的弱小和孤立无助,尤其当他们看到成年人的权力和力量时,更加会感到自己的软弱和渺小。而且他们逐步发现自己需要的满足.安全和舒适的获得完全依赖于父母或其他有权威和力量的人们,他们的生存要完全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态度。

4.联系实际说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并评价其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分。他们通过与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人的心理活动。本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本我的内容完全处于潜意识心理领域,包括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本能。本我没有价值判断,不合逻辑,不考虑现实条件和社会束缚,没有组织,只寻求直接的满足,受快乐原则支配。本我的主要目标是解除由直接需要引起的有机体紧张。

自我是人格的决策和执行部分,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成分,也是唯一与现实接触的领域。婴儿通过学习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的时候,自我便从本我中派生出来。自我是理性的化身,遵循现实原则,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并协调超我的要求。在本我和现实之间.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

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或伦理部分。超我存在于前意识和无意识中。它是从自我中派生的,当儿童长到五六岁时,是超我产生的起点。超我代表了道德力量,遵循完美原则

( perfection principle)。由于超我不能与外界接触,因此,他追求完美的要求往往是不现实的。超我包括良知和理想自我两个系统。超我一旦形成,就严密地监视着自我,判断自我的行动和意图,当自我违背超我的道德标准行动或准备行动时,个体就会产生内疚感。如果自我不能达到超我的完美标准,就会产生自卑感。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和实际价值。首先,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也是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模式。这一理论涉及人格动力.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人格适应等许多方面,内容全面,见解独特,促进了人们从结构的角度对人格进行研究,推动了当时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作为其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弗洛伊德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由意识领域扩展到潜意识领域,把人的行为动机从一般动机扩大到性的动机(力比多),不仅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内容,也为进一步理解人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条件。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存在一些重要的不足和缺陷。最重要的缺陷就是他所坚持的生物决定论观点,仅根据生物规律来解释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而忽略社会规律所起的作用。如把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性本能或力比多,把人格发展的阶段看作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忽视意识和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观点都曾受到学者的批评。其次,尽管弗洛伊德提出了自己完整的人格结构学说,但其理论的提出是根据弗洛伊德临床治疗的经验,理论本身是否经得起严格的科学验证还存在许多争议。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大五人格特质不包括( B )。

A.宜人性B精神质C. 开放性D. 尽责性

2. ( A )认为人格发展的中心是我们和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之间建立的生理和心理的连接。

A.罗洛.梅

B.罗杰斯

C.马斯洛

D.荣格

3. Cloninger认为新异刺激寻找.伤害避免与奖励依赖三种气质类型与(D)有关。

A.电位水平

B.皮层唤醒水平

C.激素

D.单胺类递质

4.影响人格的生化物质包括(D)。

A.生物原胺类递质

B.生物激素

C.单胺氧化酶

D.以上所有物质

5. 罗杰斯认为( C )。

A.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主观世界之中

B.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实世界之中

C.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现象场之中

D.都不是

6. CPC循环模型是用来解释(B)产生的过程的。

A.人格发展

B.人格动力

C.人格结构

D.都不是

7. 提出“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是( B )。

A.群体动力学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D.来访者中心理论

8. 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D )的需要。。

A. 秩序

B. 优越C自尊 D.自我实现

9. 米歇尔的认知—情感单元包括以编码.预期.信念.目标和价值以及( D )。

A.表征

B.知觉

C.记忆

D.情感

10.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发展动力决定于个体( B )

A.过去的经验

B.当前的情况

C.潜意识欲望

D.情结

11.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结构的最下一层是(A ) 。

A.特殊反应水平

B.类型水平

C.习惯反应水平

D.特质水平

12. 人本主义人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A)。

A.罗杰斯

B.赫尔

C.卡特尔

D.沙可

13.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C )。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14.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的人是( C )。

A.荣格

B.斯金纳

C.埃里克森

D.阿德勒

15. 人们达到自我实现时的片刻体验称( D )

A.有意识体验

B.无意识体验

C.积极体验

D. 高峰体验

16. 唤起的文化研究取向探讨和解释( A )条件下的人格。

A不同文化B相同文化C个体文化D群体文化

17. 行为预测和控制点的提出者是( B )。

A. 班杜拉

B. 罗特

C. 华生

D. 斯金纳

18. (C )有可能阻碍人格成长和自我实现。

A. 无条件的正向关怀

B. 正向关怀需要

C. 价值的条件

D. 无价值的条件

二.简答题

1.“大五”人格特质指的是哪五种,对每种特质做扼要描述。

神经质:神经质维度是依据人们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的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某处;外向性:外向性反映了个体神经系统的强弱及其动力特征,其一端是极端外向,另一端是极端内向。;开放性:开放性不仅仅是指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指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和探求的态度。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象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以及智力方面的好奇;宜人性:反映了人性中的人道主义方面及人际取向。;尽责性:是指个体如何进行自我控制.如何自律。10.米歇尔图示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2.简述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l)准确地认识现实。(2)宽容和悦纳自己.他人与周围世界。(3)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6)有较强

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环境和文化的束缚。(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8)经常能够产生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9)对人类的认同.同情与关爱。(10)具有深厚的个人友谊。(11)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1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13)具有哲理的和善意的幽默感。(14)富于创造性。

(15)具有抵制和评判现存社会文化的精神。

3.凯利是如何解释焦虑.威胁等情绪产生的原因的

焦虑是个体认识到其遭遇的事件在自己的建构系统的适用范围之外会产生焦虑。焦虑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核心,是由于个人建构系统失效所造成的。威胁是个人意识到的其核心建构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

4.简述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学中对气质的分类及其神经递质基础。

新异刺激寻找与较低的多巴胺基线活动水平有关。伤害避免是与血清激活水平有关。奖励依赖与去甲肾上腺基线激活水平有关。较高的去甲肾上腺基线水平与较低的奖励依赖分数有关。

5.跨文化下的人格研究的主要有什么方法

跨文化比较研究;解包研究;生态学水平研究;跨文化验证研究;人种学研究;

跨文化元分析研究。

6.简述凯利的cpc循环的理论内涵

凯利不以动机.驱力.刺激.需求等概念来解释行为。凯利发展出一个比较重要的模型CPC循环即周视.先取.控制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凯利认为,在循环过程初期,在对情境进行解释时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地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会考虑到一系列的建议建构以帮助他们应付当前的情境。接下来是先取,这时人们会去减少可能得到的建构数量,只认真地考虑那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构,从而在控制期以此来决定行动。

7.马斯洛所排列的需要顺序是什么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

8.以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男女对择偶会偏好会有差异吗为什么

三.论述题

1.阐述罗洛.梅的人格论

罗洛·梅认为,个人的行为既不是盲目的,也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而是在自由选择中进行着的,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人格中的第一基本因素为自由,它受特定时空.特定社会.特定家庭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选择的余地。第二个基本因素为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即个性。如果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就必须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他认为人格具有六个特征,即中心性.自我肯定.参与.觉知.自我意识以及焦虑。

罗洛.梅认为人格发展的中心是我们和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老师.朋友.牧师等)之间建立的生理和心理的连接。他认为这是个主要问题,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格是否能够走向成熟。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需要自主作出决定。因此,“一方面人们需要努力增强自我意识.成熟.自由和责任,但另一方面人们倾向于像个孩子似的依赖于父母或者父母的替代保护者的保护。这种冲突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2.试述米歇尔和的人格结构理论。

米歇尔和对人格结构的看法即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具体包括以编码.预期和信念.情感.目标和价值.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计划五类认知人格变量:

编码:是对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进行分类或建构的单元。它使人们在如何表征自己.他人.事件及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的编码策略随后又影响着人们对它们的行为反应。

预期和信念:是有关社会.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结果.自我效能的预期和信念。

情感:涉及感受.情绪和情感反应(包括生理反应)的个性单元。个体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情绪对社会信息加工和行为处理有重大的影响。个人对重要的社会信息的加工(如对自我和个人未来的认知信念)往往具有情绪性和情绪唤醒的功能。因而,人的变量不可避免地要与情感反应发生联系。任何意味着重要结果的事情,无论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都能触动人的情绪反应。

目标和价值:涉及符合心愿的结果和情感状态,厌恶的结果和情感状态,目标.价值和人生计划等元素。目标指引着人们追求长期的计划,它已成为行为动机和行为组织的核心概念。目标影响着价值,价值也影响着行为表现。两个个体可能会有比较相似的预期,但如果他们预期的结果对他们意味着不同的个人主观价值的话,或者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的话,那么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计划:涉及个体潜在的行为和能力以及用于组织行为.影响个人行为和内部状态的计划和策略,这是影响行为的内部机制单元。米歇尔认为,个体人格的差异就是由上述五类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不同而造成的。这些人格变量有助于在不同情境下及特定的行为水平上去描述那些独特的.适应性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反应机能。在

3.个体是获得自我效能感的

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班杜拉指出自我效

能为人们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其生活的环境事件的信念。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影响: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以及情绪和生理状态。

1.成败经验和直接经验

以往的成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前提,它为个体提供判断与构成自我效能的信息。成功的经验,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较高:多次的失败则会使个体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丧失信心。

2.替代性经验和间接经验

很多知识经验不是通过亲身实践,而是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与模仿而获得的。这种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当一个人观察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似的人获得成功,则会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同样的任务。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主要包括他人的暗示.建议.劝告等,通过接受他人认为自己具有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言语鼓励而提高自己的效能。言语劝说是否能发挥作用依赖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以及是否切合实际,与个体自身的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很大,而且,经由劝说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比较容易消失。

4.情绪和生理状态

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当个体在面临某项任务时,身心反应平静则会镇定.自信:焦虑不安,则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招聘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习题整理

《人格心理学》习题整理

一、知识点:【绿色不考】【红色重点】 P3:1、人格,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①外在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 ②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P5:2、(按照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5层含义:①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②人格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包括:a稳定的动机,b 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c稳定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③人格是一种蕴于中、形诸外的统一体,由一些特质构成。。。 ④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人格的基本特性)。 ⑤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交互作用的过程。 P5:3、稳定性: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具有剖跨时间的连续

性、跨情境的一致性。 P9:4、通过一个例子,理解几大人格理论的区别! 5、人类探索人格、构建人格理论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or改变) P10:6、人格理论要回答什么问题? 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③他是如何变成这样的?④他是健康的吗? ⑤他会不会改变? ⑥如何帮助他改变? P12:7、人格测评的用途? ①了解当事人的一种途径, ②评估心理治疗方法的效果,③临床心理诊断技术, ④人员选拔和人力资源管理。 P23:8、负相关 P27:9、什么是社会称许性?按照社会期望他们的样子来展现自己,而非依据真实状况作出选择。 P28:10、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被试组 P31:11、相关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方法。。。P33:12、投射测验、投射作用P99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它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三大要素:观察,个体,群体 二:霍桑试验《案例》 1: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2:主要内容 (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案例反思 为什么会有富士康11跳?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4:总之,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4.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 6.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 C 移情 D情结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A、气质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B、性格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 者是(C)。C、弗洛依德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A、现实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A、压抑B、否认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阿德勒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C、奥尔波特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D、艾森克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D、因素分析 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罗杰斯 25.提出智力三元成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A、斯腾伯格1.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A、Q分类法 B、语义分析 C、内容分析 D、因素分析

心理学姚本先版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包括:①心理状态:注意,意识,灵感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③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 3、心理学基本观点:①心里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②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记过。 ③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在:a.心里是人脑的主观映像b.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c.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d.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4、心理学的理论取向:①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②行为主义理论取向③任职理论取向④人本主义理论取向⑤现象学理论取向 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岗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标志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6、心理学的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 7、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得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心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③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认知理论 1、意识是心理反应的高级形式,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所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个体的意识有三个特点:概括性,自觉性,能动性。 2、无意识也称为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觉察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做梦,口误,笔误。 3、睡眠的5阶段:①睡眠开始,昏昏欲睡②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③④阶段为深睡阶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⑤快速眼动阶段,睡眠者的眼球呈现快速跳动的现象。 4、注意是指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要反映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加以抑制不予理会,以保证对所选对象做出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6、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引起人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特点:刺激的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刺激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②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并在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活动任务的认识;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个体的意志努力;对活动的精心组织)③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形成的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7、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②注意的稳定性,也成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③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额心理活动同事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一心二用。 ④注意的转移。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