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本体性的角度评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

从本体性的角度评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

从本体性的角度评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
从本体性的角度评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

——评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

轻风斋

作为一位扎根教学第一线已有15年的语文老师,面对一篇篇课文,一群新的学生,心中有时不免惶惑:这篇课文我该教什么?要教的东西似乎有很多,比如识字写字、理解生词,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整体,认识课文中的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感等等。但如果不会思考,不能取舍,什么都来一下子,那语文课就会失之肤浅,且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未有所提高。这也是语文课长期以来之所以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不得不打回原点,重新思考:这节课,我该教给孩子哪些内容?吴忠豪教授在《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文中说,语文课要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哪些?即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换句话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方法,能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教学的根本。

语文课,该围绕什么来教?下面试以于永正老师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梳理一二:

一、基础性教学内容。于老师一开始检查学生预习做了哪些事?询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理解了“倭瓜”和“谎花”。这一教学内容是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一个关乎课文主旨的问题——“我”在园子里瞎闹,为什么祖父不批评“我”?

第二板块,于老师教学生字。并不是常规式的逐个逐个地教,而是以检查的方式来默四个生字。然后穿插对学生写字质量的评价,从字源入手教“帽”字的正解写法,以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这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每节语文课写字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规定。

“基础性”教学内容,乃是一堂课教学的“保底工程”。(吴忠豪)老师一定要夯实基础,不搭花架子,实实在在地教好学生写好字,读好书。

二、发展性教学内容。语文课的第一课时,往往是落实基础性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聚焦于这一篇课文的“这一个”。而“这一个”应如利剑直指课文的核心目标,即让学生一课一“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这一堂课上要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而不是虚化模糊的“感动”。这个,要好操作,要让人看到。

这一节课于老师花大力气教,由浅入深,由表入里,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学生语文技能获得提升的有三:1.概括课文的能力;2.独立钻研文本的能力;3.迁移运用写作的能力。

第三板块,学会概括。于老师并未很笼统地问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是很浪漫地问学生:你走进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上前板书。写了一些后,老师又追问:你走进祖父的园子都看见了什么?并提示学生不要把黑板上的词语念一遍。由此,巧妙地由浪漫过渡到精确,最后是综合阶段——于老师又向前走了一步,要求学生先概括后具体。这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把握得比较透彻了。而且并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的,而是在老师的一步步帮助引导下,学生自己回答出来的,学会了怎样把话说完整,思维如何缜密。这样的学习是越学越聪明,这样的教学才是教会孩子。

第四板块,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学习离不开切已体察,最忌用别人的观点填充自己。于老师提倡学生用心去看,透过这些事物你又看到了什么?文字的背后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的阅读才不会停留在表面,词语句子所蕴含的味道情感就在学生的潜心会读中了。

学生得到了祖父“勤劳”、“亲切”“宽容”等,“我”调皮、天真可爱、无拘无束,园子生机勃勃等。这些是学生经过自己大脑思考得到的,是自己的阅读体验,自然地明白了开头有学生提出的问题——祖父为什么不批评我?关于这一点,我还想说,教师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一望而知以及能通过思考知道的内容,一定要大胆让学生去读去说,千万别死揪着不放。最怕的是对于学生已知或能自知的内容,教师却在那里颠三倒四,重复自己的话语,怕是做无用功了。孙绍振在《名作细读》中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第五板块,教学感情朗读与写作指导。围绕一个“趣”字,也就抓住了这一篇的特质。有感情朗读,也就是读出趣味来。于老师指导并不是空洞的,并不是简单地要求读出什么什么语气,而是通过观察于老师读书的表情,想象祖父和“我”说话的语气——想象是必不可少的,离开了想象朗读,就好比机器没有润滑油。读书的声音也是干瘪的。最后,聚焦于文章的写作表达——怎样写一件有趣的事?于老师提供两个策略:一是选好一件有趣的事,二是写好人物的对话。并出示下水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老师善于使用语言文字,学生的进步才会更大。于老师重视语言的表达,常常在课临结束时选择一两处言语实践的点,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进行言语实践,值得学习。

综上所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这样的:

1. 能学会课文的生字,理解“倭瓜”、“谎花”的意思。

2. 能想象祖父和“我”说话的场景,分角色表情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

3. 能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能独立钻研文本,练习批注,说出自己的感受。

5. 能明白课文的表达方法,抓住要点练写一件有趣的事。

目标1、2是这篇课文的基础目标,目标3、4、5乃发展性目标。于老师教学风格简朴而大气,紧紧抓住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实实在在地发展学生能力为宗旨,不枝不蔓,直抵根本,给我以不尽的启发。

附:《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作者:萧红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免费推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免费推荐 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推荐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免费推荐上课实录、课堂实录教学视频老师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视频录像、观摩课音频精品课例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各年级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PPT课件试卷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听课评课稿! 总目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免费推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视频录像课文范读老师朗诵 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找春天》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古诗两首》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

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泉水》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伸出我们的双手》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第三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日月潭》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葡萄沟》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难忘的泼

《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

《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 导读: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

于永正教学观摩观后感

于永正教学观摩观后感 参加滨州经济开发区一中举办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暨同课异构活动,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讲的《七颗钻石》一课。并听了他的报告。觉得于永正老师的课用“朴实、真实、扎实”来评价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正如他在报告中讲的“简简单单教语文”。他的课没有惊天动地的热闹,没有矫揉造作的夸张,有的是平实和真切,有的是热情和谦逊。 谈几点观感: 一、真实的课堂。他没有掩饰课堂之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当进行到学生复述课文这个环节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会自己讲出来。但是,于老师没有放弃。看来,他真是有些着急了,说:“这是怎么了?三(一)的同学们。哎!怎么没有一个举手的呀?”表现的很真实。在他的一再鼓励下和启发下,学生终于复述了课文。 二、朴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就把课讲得很精彩。他主张多读,在读中质疑,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三、扎实的课堂。他在课堂之上不放过每一个小的问题。他在进行词、句教学时,不时的提示学生,“想一想,说不出来不要紧。”并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把握理解每一个词、句。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学生读得不到位的句子,就着重指导读那个句子。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直到读出重音、停顿,读出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为止。 现在想来,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谈几点想法: 首先,应该对“朴实”有辩证的认识。“朴实”只是一种教学理念,不是一种教学模式。“朴实”只有像于永正这样的大家,在讲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才能娴熟的运用于股掌之中。而我们这些小字辈也只有先繁而后简了,这也是成长之中的必经过程。另外,我觉得“朴实”不是不能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教学条件,这么好的教学设施,就应该把现代化的教具利用起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得当会大大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感到目前“不”需要简单的课堂,“朴实”的课堂是我未来的理想和目标。 其次,现在我真正“需要”的是真实、扎实的课堂。课堂之上,要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尊重学生,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学习。 最后,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这次学习才知道差距有多大。因此,只有转变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行。目标有了,但要达成目标,还需慢慢的积累和摸索经验。总之,教学无小事,事事要重视。 滨州经济开发区一中举办这样的活动真是很好。让我学到了好多在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希望今后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材解读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材解读 在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考虑的情况下,读了一遍《我和祖父的园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趣”字。由此我想,这个“趣”也许就是全文的题旨所在。 当然,作为老师,读教材不能没有目的,没有章法,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感受。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这无疑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能停留在感性层面,进行理性分析和探究是教师钻研教材所必须具备的理念。 为此,我又反复地朗读了这篇课文,查看了一些资料,写出如下收获: 一、关于文题 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一个“和”字把“我”和“祖父的园子”并列地排在一起,那么,文章除了写我,写祖父的园子,毫无疑问,更要写我和祖父的园子之间发生的事。 再看“祖父的园子”,自然说明园子是祖父的。如果我爱着园子,我又怎能不爱着祖父?如果在园子里的我是自由的,而这份自由又怎能说只是园子给予了我呢?因为园子就是祖父的呀!这样一来,与其说给我自由、给我乐趣、给我爱是园子,毋宁说是祖父。祖父就是园子,园子就是祖父。 二、关于内容: 1、梳理一下文章的写作思路与内容: 课文第一节:点出祖父的居住地点和年龄。 课文第二节:单纯地写了园子。 课文三到十二节:写祖父在园子里劳动、而我则在里面边学边干边玩耍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课文第十三、十四节:写我眼中的园子以及园子中玩累了的我。 2、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描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活动,表现了“我”的好奇和贪玩,以及触景生情的自由想象,充满童真童趣。 3、关注一下文章的语言特色:语言简单平实,清新流畅,读来轻松自在有趣。用这样的语言描写这样的童趣,感觉实在是妙。偶特喜欢! 三、结合单元课文简析: 基于苏教版主题单元编排特点看,本单元安排了《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谈礼貌》四篇课文,基调明朗,是人文情感类,是人与人关系篇。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_ 十__册_语文_(科目)教案设计课题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读8个生字,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能力目标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及“园子”对我蕴含的精神意义。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对毕艳萍老师评课稿

毕艳萍老师《动手做做看》一课的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毕老师的两节语文课,收获很多。下面我就这两节课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批注式阅读教学正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实践体验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思维过程。毕老师的两堂语文课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批注,汇报交流环节应怎样呈现,是两堂较为典型的批注式教学案例。 我认为这两堂课的亮点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目标导航,正确引领。 目标能给人指明学习的方向,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目标意识对于获得成功很关键,我们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1、上课伊始,毕老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整体学习的目标。因为学习一个单 元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要围绕着单元目标展开学习、探讨和交流,在总目标的引领下,组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接下来,教师没有马上让学生进行初读尝试,而是针对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了当 堂课的学习目标。如,第一课时,毕老师出示了(1)、会认13个生字,并给生字组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两个教学目标。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主动尝试批注。在学生自主读书,认真批注时,教师适时引导,要求学生用简单的符号进行批注,如标自然段,用方框圈划生字新词,给要求会写的字找音序、写部首等,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了转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尝试。 二、图文结合,总结课文内容,降低难度。 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不是很强,感性的知识多于理性的思考。如果让学生在读文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一定觉得很困难,毕老师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她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并指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做什么?尽管孩子开始说的并不准,但老师这样的教学动机是好的,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降低了难度。 三、指导感情朗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让学生感情朗读时,老师不是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去读,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去读好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妈妈说的话,怎样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以及后来高兴时说的话。学生只有经过认真地思考,才能确定这些话到底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如果长期这样组织教学,学生的语感一定能得到培养。 四、展开想象,训练说话,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毕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让学生切身体会主人公伊琳娜的内心世界,如“当伊琳娜质问郎志万时,听了郎志万解释的话后,她是怎么想的呢?”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填补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空白,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瓜如此,老师们上课也如是。我认为毕老师的语文课还有两点不足,如下: 1、第二节课呈现的学习目标过于笼统,语汇过于高深。如(1)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二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才是故 事的趣味性,受到什么样的启发也比较笼统,倒不如说你学后明白了什么?或你 知道了什么?再比如第二个学习目标培养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 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祖父的园子》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课堂实录读后感

课堂实录读后感 课堂实录读后感(精选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课堂实录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堂实录读后感1 “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我想这不仅是学生的心声,也是广大语文老师的呼声。带着困惑,带着希冀,我拜读了由张文质、窦桂梅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因个人资质问题,虽然不能说是豁然开朗,但也算是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曙光吧。 《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一书用课堂实录的形式详细探究了20个优秀案例,有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等名师的优秀课例。每一节课都独特创新之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学方法新颖,情感融入了无痕迹,让我获益良多。他们精妙的作文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赏析点拨,让人不得不慨叹名师们作文教学水平的高超。他们的设计大胆创新,不走常人之路。很多课例对于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值得细细品读。比如孙双金老师的“观察作文就是借用了一块砖头,通过让孩子观察她的形状,颜色,轻重,想象他的制作过程,用

处,以及丑陋的砖头有这么多用处,说明其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哲理。通过物-理-事”由远到近,由实到虚等方式,在平中见奇,常中见新。 又如张祖庆老师的“亚马孙河探险记”,这篇以知识为载体的想象作文,张老师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创设情境,诱发探险欲望。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亚马孙河的资料,在课堂交流后,教师出示有关亚马孙河的风光片和电影片的片段剪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险欲望,并让孩子们调整座位,组成探险小组,商量带些什么工具,为探险做好准备。第二板块是借助音效,想象探险经历。在各种音乐及老师的叙述中学生开始了虚拟的探险之旅,交流在探险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第三版块就开始动笔记录,描述探险之旅。在写之前老师对学生进行习作提示,明确写作要求。第四版块交流赏评,学生交流自己的片断,师生适时点评,并且老师也跟同学们交流自己当堂写的下水文,让师生共同来重温探险时刻。最后就是课后延伸,激励探险志向。鼓励大家把自己的文章合起来,出本书,并推荐孩子们课后阅读有关探险的书。整节课虽没有什么雕花之处,但也是平常之中见本领,尽显名师风范。 窦桂梅老师在书中写道:“若说赢在奋斗不息的人生路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这些每天行走与课堂的教师,不也应该‘赢在课堂’?”怎么赢,才能让连接我们一生的课堂熠熠生辉呢?窦老师认为,要赢,就赢在一个“熬”字。精彩的课堂和

我和祖父的园子反思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家园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地”。“祖父的园子”就是作家萧红精神的栖息地。《我和祖父的园子》讲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那份在祖父的园子里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自由令人向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我试图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在对教材的多次研读后,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题。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乐。教学时,我紧扣情感线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在朗朗的书声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整节课以自由、快乐为线索,“四读”13自然段,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学生的认知得以升华:一读13自然段,初步感受园子里的一切是自由、快乐的;二读13自然段,学生感知园子里的一切的快乐是因为我是快乐的,引导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中徜徉,感受“我”的快乐;三读13自然段,学生懂得了“我”的快乐是因为有祖父的疼爱,重点品读对话,感悟浓浓的祖孙情;四读13自然段,体悟写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了解作者生平,升华对作者的情感认识,感悟作者追寻精神家园的那份执著。 教学这堂课,我感觉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准确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激情碰撞,学生灵动、智慧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展示了我们东台实小孩子厚实的语文素养。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开课的欢快,课尾的伤感,感染着孩子。如果把这样一篇课文仅仅解读为自由、快乐,那肯定是片面的,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出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资料的呈现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再三推敲,最终选择了课中的简短介绍,却字字给学生以引导和启示,因此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也是水到渠成的。这堂课留给我很多的思考:一切设计应由学情出发,并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做作者的知音,真正走进作者的心,才能正确把握文本。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教者如何取舍、选择,从而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最优。教学中,一节课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怎么去指导孩子们乐学乐思,并学有所获。

《认识方程》评课稿

《认识方程》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汤老师的《认识方程》一课,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方程,是新课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汤老师对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略作调整,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整节课的结构: 1、创设情境,认识等式的含义。(用时3分钟) 2、结合情境,观察探索、讨论交流认识方程的含义。(用时16分钟) 3、精心设计练习与提问,找到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用时8分钟)

4、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练习。(用时12分钟) 5、交流收获,全课小结。(用时1分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目标定位切合学生实际,灵活组合改编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现实和日常生活的问题,学生的各种学习内驱力被激活,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全课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用时40分钟,主要 体现了以下教学特色: 一、潜心钻研教材,结合现实情境灵活组合改编教材。 以熟悉的生活为起点,亲历学习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本课教师首先先很好地解读了教材,再在此基础上将教材中的 原有例题进行灵活组合适当改编,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小明玩天平的情境,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和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读《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有感 句容开发区小学陶云 这学期学校为我们语文老师配备了《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读于老师的《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著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此书共有四辑,第一辑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 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教孩写字的例子,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像于老师那样教好学生。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生字抄写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都要让孩子达到规范,这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第四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不能只

(完整版)我和祖父的园子(获奖教学设计)

精心整理 和祖父的园子详细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学习过程: 课前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课前活动:和学生聊关于童年的趣事。(要有趣) 同学们,还没到上课时间,我们来聊会儿吧!小孩子身上都会有许多有趣的事发生,有的甚至会逗上课! (生: 12、交流 这就是这一节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 (评语:读得真准确,如果读得再自由一些就更好了。) 谁还想来读? 生读(评:多么自由、有活力的声音啊!) 师: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 师: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一生读: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出示句子)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师: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生读(评:这花真醒了,够精神。这花还有点睡眼蒙眬呢!还没完全醒来) 师:鸟活了怎么样? 生读句子,出示: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师: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 生读(好的评语:真高啊!不好的评语:还可以飞得再高些!) 师:虫子活了怎么样? 生读句子,出示: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 生读。(多自由啊!多快乐啊!) 的美! 齐读。 指名读 师: 朵花——(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出示: 同学们,这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啊!(指名说) 这是一个的园子。 (出示中心句)花儿,鸟儿,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这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引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园子。 1.自由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想: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把描写色彩的有关词语画出来。 蝴蝶:白黄大红 蜻蜓:金 蚂蚱:绿 2.是呀,园子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园中情景。 3.指名读——齐读。 ●二、交流趣事,想象朗读。

1.自由读课文3—12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一件最有趣?画出有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 ①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 ②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3.全班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①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就像祖父的“影子”,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②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模仿,小姑娘太好奇、天真、可爱了。 (2)种小白菜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①想像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两句话。 ②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我很贪玩、自由;也说明了祖父对我很疼爱) (3)铲地。(第4自然段)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爬上地上,乱勾一阵) ②如果是你这么做,会招来什么的后果?

动手做做看评课稿

《动手做做看》评课稿 钱库四小王玲玲 听了包彬彬老师的《动手做做看》一课,感受颇深,使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原来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可以这样上,这样精彩。《动手做做看》讲了一个人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把这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习并从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用于实验的意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朗志万,设计了“郎志万给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问题?”让学生围绕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答案。整节课有几处亮点: 1. 抓读的训练,在课堂上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力求体现“以读立本,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如: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比赛读等。老师抓住了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伊琳娜情感的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提高朗读水平。 2、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深入理解“漫”字的含义,指导学生区别“洒、流”,并进行动作演示。而且出示一组填空练习,如:河水从小桥()过,河水()过了小桥,我把水()在地面上。通过填字训练,体会字义。 3、说话训练,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当小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用意,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会对朗志万说什呢?在学生说话的思路被个别孩子的思路限制时,老师让孩子们写一写,这样学生的思路广,通过对文本的补白,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孩子们的写话能力也会提高,两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我相信, 《动手做做看》在这样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们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篇二: 说课稿教学反思 《动手做做看》说课稿 三阳小学汪显艳 【教材分析】 《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四组的首篇课文。本组教材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还可以把课文中的人做过的事再做做,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会10个生字,写会9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识字导入。 让学生通过喊新朋友的名字,初步认识“朗志伊琳娜”五 个生字。同时也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因为这两个新朋友就是即将要学习的故事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在这一环节里面,我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随课文认字,让字形在学生脑海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

919.我和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两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于永正《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临近寒假,学校给我们老师发了一本书,手上沉甸甸的,心里也沉甸甸的,犹如学生捧着沉甸甸的作业。但当我打开书,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觉得读这样的书,值!我一边看一边思考自己的教学,时不时地写下读书心得,沉浸其中。当我全部看完时,收获颇多,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感受跃于纸上! 这本书,没有老生常谈,也不是空空而谈,而是于永正老师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教育经验,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传授了实践的方法!我总结了几点感受:一、一生做好一件事。于永正老师这样说:“我的一生,正在不断努力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尔后完成了我的‘大目标’——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好课,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是呀,一生追求一个目标,做好一件事,能坚持做好,就是了不起的。大师之所以成其为大师,也正因为如此。想想,自己能否一生做好一件事?全心全意地教好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我决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里,一定要多思考上课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课堂。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坚守着这一份发自心底的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完成。二、课堂需要智慧。“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不逾矩”。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老师也放松。这样的老师,学生喜欢,在不知不觉地相处中成长并收获了。师生融为一体,教育变得简单而有效。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三、爱是教育最好的别名。爱是教育最好的别名,掌声是别样的赞美。如果我们能做到喜欢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每接一个班,总有我不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落他,漠视他。”于老师这句话说得十分实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注,用真诚换得真诚。因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孩子当作与自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范文

《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字词,书写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准备】 毛笔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播放《童年》,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经历过许多童年的趣事,说到童年,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 一、导入,走近萧红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看老师板书课题,坐在底下的你们也不要闲着,可以用手比划比划,也可以和老师一起书空。“我”字要写紧凑一点,和字的禾左右结构字的部首时,第四笔捺要变成点,要学会谦让。父字的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一点才好看,子字是三笔写成,第二笔竖钩,钩要出。)指导读题 好,请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事情发生在园子里。 师:请同学们读出事情发生的地点,齐读——(手指课题) 生:我知道了是“我和祖父”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读出事情中的人物,齐读——(手指课题) 2、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萧红。 你们在预习中知道有关萧红的哪些资料呢?(生读课后作家卡片上的内容) 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关于萧红的资料,请同学们默读。开始! 《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吧。 (请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在读之前,请看自读要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2’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开始—— 2. 查字词4’ 师:下面的几组词你会读吗? ▲词组一: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这组词,谁来读一读?(指名,指出蚂蚱的读音) ▲词组二:韭菜谷穗倭瓜黄瓜 师:知道倭瓜吗?(南瓜) ▲词组三:拔草铲地下种栽花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听课反思记录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听课反思记录评课稿 《动手做做看》听课反思李世荣听了张主任的《动手做做看》一课,感受颇深,使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原来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可以这样上,这样精彩。 《动手做做看》讲了一个人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把这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习并从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用于实验的意识。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朗志万,设计了郎志万给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问题?让学生围绕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答案。 整节课有几处亮点:抓读的训练,在课堂上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力求体现以读立本,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 如: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比赛读等。 老师抓住了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伊琳娜情感的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提高朗读水平。 抓住语言文字训练,深入理解漫字的含义,指导学生区别洒流,并进行动作演示。 而且出示一组填空练习,如:河水从小桥()过,河水()过了小桥,我把水()在地面上。

通过填字训练,体会字义。 说话训练,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当小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用意,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会对朗志万说什呢?在学生说话的思路被个别孩子的思路限制时,老师让孩子们写一写,这样学生的思路广,通过对文本的补白,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孩子们的写话能力也会提高,两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我相信,在这样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们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祖父的园子》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原文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