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懂老子

读懂老子

读懂老子

本书编写组 编著

中国.北京

《组织部长参阅》编辑部

读懂老子

DUDONG LAOZI

选题策划:北京资政求实图书中心

全国党员干部新书架工程办公室组织编撰:《党政周刊》编辑部

《组织部长参阅》编辑部

执行主编:周永学

责任编辑:李伟秀 吴 佳 王 一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 1/16

印张:8.5

字数:108千字

版次:2010年12月第1版

印次:2010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I SS N1609-3518/D197

读懂老子

专家荐语

这本书,带我们走进老子的思想世界。

提起老子,我们会马上想到他的“道”,想到他的“无为”。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有着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道”,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许,在先秦思想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老子和孔子了。但在一般人的印像中,老子及其思想显得扑朔迷离、神乎其神、玄乎其玄、虚乎其虚,总感觉不像孔子那么平易近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比如,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最易被误解,不少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袖手旁观,西方起初在翻译和介绍《老子》一书时,就往往是从字面出发来理解,从而偏离了老子的本义。对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就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

读懂老子

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可谓深得老子思想的要领。

“无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相信,在没有政府行为干扰的情况下,人民生活得最好最幸福。在如何管理社会的问题上,老子建议统治者要效法最高的“天”对待万物的态度,天道是自然无为的,因而统治者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就是“无为而治”,或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法来治理社会。老子的“无为”,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自然主义的原则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和具体操作,其基本理念就是尽量减损不适当、不必要的政府行为,以保障社会的自然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当然,无为而治并不是排斥任何政府行为,而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以不破坏事物的自然状态和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为原则。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合理成分,对于今天的社会管理者而言,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警醒和指导的意义。

“自然”是老子最为崇尚的价值,在他看来,自然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发展的前途,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因而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尽可能地提高自然的程度。老子的这一思想引起了众多当代著名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称之为“生态智慧”。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对生态危机深表忧虑,对老子关于自然和谐的思想十分欣赏,他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对老子的思想颇感惊异,他的话可以作为卡普拉以上说法的具体说明:“或许这样说也许更正确:老子当时就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是很相似的。”李约瑟也十分欣赏老子的这一思想,称这种思想为“科学人文主义”。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保护人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可以从老子的“生态智慧”中受到启发。

我们今天走进老子的思想世界,应该把他的思想作为一种参照,对现实进行认真的对照和反思。如此,我们就能在领悟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中,有所启悟,有所借鉴。

引 言 ........................................................................(1)一、老子生平传说 ........................................................(5)二、老子传奇(上) ....................................................(12)三、老子传奇(下) ....................................................(20)四、老子与孔子的对话.................................................(28)五、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36)六、老子的哲学思辩 ....................................................(45)七、说说老子之“道”.................................................(53)八、老子思想与执政能力建设 .......................................(63)九、老子思想与为官之道 .............................................(70)十、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82)十一、博大精深的《道德经》 .......................................(89) 附录:《道德经》原文及释译 ..............读懂老子目

引 言

在中国,有一部书,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被翻译成的文字种类及销售量,仅次于西方的《圣经》,这部书就是《老子》,也称《道德经》。古今中外有无数名人,毫不吝啬地给了这部书以最高的赞美之词。而且,这部书所蕴涵的思想,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那么,这部神奇的书,是何人于何时何地所作呢?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公元前5l 6年(周敬王四年)的一天晚上,周朝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独立城楼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这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见到紫气东来,知道此乃祥瑞之兆,必有圣人从东而来。于是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次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简朴洁净。尹喜仰天而叹道:“我生有

跪于青牛前拜道:“函谷关关

、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

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尹喜道:“尹喜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尹喜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尹喜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启迪天下人之智慧为己任。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尹喜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

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被吸引

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

,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

,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

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好长好长的岁数!

这就是老子函谷著书,留下一部千古圣书,诸子哲思之源的美丽传说。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并为此和别人打了一点笔墨官司。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祥瑞之征,老百姓也视“紫气”为吉祥,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门楹庭院之中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特有的意象,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和代表。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即自然)的过程,因此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因而道家强调的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能原理,而且这种智能必须是能在任何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后世的无为而治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的中国士大夫们,使他们在失意之后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的,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显露一为裹藏而已。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

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

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

分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

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现在,让我们通过阅读这本简明通俗的书,循着圣人的灵光紫气,走近老子这位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先哲,领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