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我们的理想是,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进步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所谓思想国,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请兄恕我还只是微微探出个头瞄了一眼你的“思想国”,合上书,所能想起的也不外乎《吾民吾国,上下求索》、《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等为数不多的篇章。而且,对于这些篇章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在我都是可商榷的。可是,它们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文字给我如此震撼,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你和梁淑溟了。

我一度表示文字是虚无的:相比于文字,我更宁愿相信哪怕一丁点儿的实际行动。

上帝热爱人类,让有理想的人分散在四方。

我时常怀念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由封闭渐渐走向开放的年代,一个理性与心灵的花朵并蒂绽放的年代。而我自称是“八十年代的遗民”,多半是因为自己年轻时喜欢过诗歌。

浸透在里尔克诗里的慈悲、无望与人类永恒的命运,深深地击中了我。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能够从容地面对周遭的一切,就在于我内心从来没有失去诗意的世界。如我在《最后的世界》一诗中所写的,“我愿我最初的良心与我最后的世界须臾不分”。

网络时代,古老优雅的汉语被冲得七零八落,甚至粗鄙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然而,人毕竟还是一个审美的动物,诗歌在语言上的精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并没有丢掉诗歌,诗歌也从来没有离开这片土地。有许多人在默默无闻地坚持诗歌写作。就像星星没有离开天空,种子埋进了泥里。你没有看到,不代表那些诗人不存在,你没有读到,不代表那些诗歌不美。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隐约的感觉,那就是“我与这个国家紧密相连,我会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

只有哄堂大笑,没有热泪盈眶。手无寸铁的人们,学会了铁石心肠。

美的危机,是人的危机。我是中学校长,校服松松垮垮,像一只麻袋,我不觉得不美。我是游客,在海滩乱扔垃圾,我不觉得不美。我是官员,民怨沸腾,依旧赖着权位,我不觉得不美。我是平民,看到不能同意的人,就极尽污言秽语去骂他,我不觉得不美。这就是人的危机,美的危机。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意义的孤儿,都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寻得一个人或一件事,愿意为之勇敢地死,更愿意为之勇敢地活。任凭前路漫漫,我要不知疲倦,这是我想要的美好人生。

推荐一本书,桑塔格的「论摄影」,理解她为什么断言摄影只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人若不能理解并正视摄影以及新闻产品的这一特性,恐怕他也不会有较好的媒介素养,甚至可能会在媒介真实面前失去独立与自由。

我只是希望手持相机和鼠标的人因热爱具体的生命而学会节制,多一点权衡。

不要急于消灭你不同意的东西。有些你不能理解的东西,可以交给时间。

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心想这世界有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可以抵那样一首诗。

乔布斯:内心的声音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马尔克斯:忘记过去,面对当下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稻盛和夫:人和人的差别

稻盛和夫年轻时思索过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他为此观察了很多人,归纳出了一个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能力或许占了很大的比重,可所持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其实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俞敏洪:成功的定义

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毛泽东30多岁还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吧,我30岁是穷光蛋一个。保持努力心态,坚持目标不放弃,早晚都会成功。另外成功不一定是财富上的,自己喜欢上自己的生活,就是成功。

尼克·胡哲:《人生不设限》

当你打算放弃梦想时,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

李嘉诚:年轻人不要追求安全感

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很可能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

三毛:关于拥有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林语堂:阅读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

余秋雨: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决定人生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托尔斯泰:谈理想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南怀瑾:老实人才会成功

将来这个世界上全人类都太聪明太高明都会玩手段了。但是最后成功的人,一定是老实人。

有人说:(杂言)

在选择前,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有一颗不离不弃的心。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不燥进。

如果你不握紧拳头,你就不知道你力量到底有多大;如果你不咬紧牙关,你就不知道你的坚持到底有多狠;如果你不跺脚而起,你就不知道你的果决到底有多正确;如果你不瞪眼,你就不知道你的内心到底多强大。最强悍的竞争力只有两个字:行动。

读书笔记5篇(1000字左右)

1.《活着》读书笔记 只要活着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样的人心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这是一本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人都应该读的书,也许书里的小堡村只是熊先生的故乡,但是发生在那里的事无不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故乡,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带来希望的变化,当我们通过这本书联想起故乡的这些年,你会看得更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故乡,我小时候居住的大院里,也有一棵如书中所写的老树,它很高大,有茂盛的枝叶,在炎热的夏夜,睡不着的大人们会待在树下乘凉聊天,而如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则会围着树打闹嬉戏,到了秋天,树下洒满了落叶,我们便把它扫拢,然后点起篝火,我和小伙伴们围着篝火,莫名其妙的开心着,笑着往火堆里投各种东西,直到火堆熄灭,这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之一。而这棵树在一次商品房的建设中被砍伐了,连根刨起,大人们虽然一边砍着一边叹息着可惜了,但是这一切抵不过新房带来的喜悦,后来,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兴起,大院里的树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楼的矗立,在我的印象里,大院永远是郁郁葱葱的,是干净的,然而今年过年回去时,走在路上,只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 熊培云很勇敢,在字里行间,他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当今政府的批评和不满:“农民收割粮食,国家收割农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治”,使得市民与农民永远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从历史到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看到故乡的衰败与荒芜,作者痛心疾首,预感到乡村建设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乡村不振兴,中国谈何富强! 总之,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艰深的话题,农村的希望在哪里?虽然我们和作者都在思考,但暂时还回答不了。中国乡村里的一切,不过是大时代的浓缩。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飞到天上去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爱自由,爱生活,有一种鸟是关不住,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这句话是编辑对《自由在高处》的推荐语,也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构建了社会,社会囚禁了我们。这种囚禁带来的伤害不会使人损失一分一毫的钱财,但却损害了我们与生俱来最宝贵的财富,思想。 大时代环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它甚至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心态。当今新闻媒体我们所接触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最符合国情的。这种国情不是严肃的、值得深思的,而是一种俨然如同笑料一般的热门。 国情,或者应该说浮夸作势的热门潮流左右了我们的思想与心态,即使身处自然,即使坐拥财富权势,人却依然活在枷锁之中。 思想的枷锁是无形的。 “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自杀’、‘牵尸谈价’、‘临时性强奸’、‘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 这是作者在本书一开头的自序中提到的一段话。 每天打开一些不那么严肃的新闻网站,甚至某些常用的浏览器,自动自发都有一些类似的“热点”、“时事”跳出来,而这些新闻的标题无不能产生一些另类的“眼前一亮”的效果。 这些标题确实博人眼球,尽管点开来的内容或许与标题毫无关系,但仍然能够让人一次一次的上当。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最好的新闻一定是最接近关注老百姓本身的,我相信这句话,我想在杭州看“阿六头说新闻”的人一定比看“环球军事”的人多。而现在的新闻或许也不需要贴近老百姓生活了,只要起一个夸张恶俗的标题就足够了。 这些不火吗?不,这些内容非常火爆,每一条消息下面都堆满了各种各样起哄的评论,似乎是为了响应这种低俗的新闻内容,评论里也充满了低劣甚至说得上是下流的话。 然而我想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所赠予我们的,一种别样的礼物。 作者熊培云一直主张自由、宽容、温暖,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开阔的社会,在这个宏大的时代数据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一句不知在何处看到的话,尽管我能想起来的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对所有站在更高处看这个世界的人最好的评价。 “人对做自己终将会消失,只有对他人和国家做的才能永恒。”

《朗读者》四期经典开场白及书单集合

【日积月累】《朗读者》四期经典开场白及书单集合 一、《朗读者》第一期主题词——遇见 1、节目卷首语: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2、节目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董卿。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3、节目中间插播: 读者第一季第一期,我们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呢? 二、《朗读者》第二期主题词——陪伴 1、节目卷首语: 为什么是陪伴? 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一大摞书目中,我首先挑中这本,就冲自由二字。我喜欢自由,虽然说自由的人是孤独的。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一书告诉我们:生活是可以选择的,自由在高处。 自由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借助工具穿梭于地球任何地方,甚至探索到了太空,但人类更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因自由而任意驰骋、跳出时代桎梏的超前思想。 “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个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作者的这番话可给在现实中困惑的青年人一点启示。不要为不可改变的外部环境苦恼,让自己去适应、去提高。或者给自己的人生其它选择,跳出功利,跳出比较,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让内心安宁、幸福的道路。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经济上的自由,但人们要想要更多的自由。他们要表达自己对大环境的

意见,希望推动民主社会的建立。这或许是博客和微博在中国能这么火的原因吧。人民渴望言论自由,渴望让世界听见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改变世界,而网络让这个梦想不那么遥远。当一件大的公共事件时发生时,每个人都是一个微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民众如撼树的蚍蜉,因网络的自由而变得强大,这是科技时代赋予我们的礼物。 自由的前提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

高一读后感作文:自由在高处读后感700字_高中作文

高一读后感作文:自由在高处读后感700字高一读后感作文:自由在高处读后感700字 12017年前,中国还有凌迟,50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40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30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20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2017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2017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5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累积之功,每个人尽一份力——不是为国家,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就会向善发展,“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自由在高处》一书是《重新发现社会》的续篇或重要的补充,着力厘清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这本书的主要线索,就是生活自由与思想自由,以及个体如何超拔于一个不尽人意的时代之上,收复我们与生俱来的身心自由,盘活我们已经拥有的自由。相较十六世纪法国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拉波哀西抨击的“自愿奴役”而言,在一个正经受着新旧交替的国家,不自由的状态并非人们自愿,而在于适应与沿袭,得过且过。至于如何走出这种日常的甚至为许多人所不自知的奴役状态,既有赖于个人的勇气,也关系到个人对时代与自由的理解,以及1 / 2

时代本身的演变。“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用来做本书的标题再合适不过。一直以来,熊培云先生致力于推动社会多元化建设,倡导左右携手,共为民生谋福祉,用社会的进步来推动国家的进步,这些主张,正融入集体意识,正成为当下最亮色、最理性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由,无自由则无边界,则必然失去责任与担当,最终不是与世沉浮,就是失去自己。当一代代人接续这份无奈时,民族的命运就永远无法被改变,而超越宿命就只能遥遥无期。“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一书后记的题目,熊培云在后记中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 the freedom’(你即自由);相信时代在变,相信中国正在朝着一个自由而开阔的道路上走,没有谁能改变这个大趋势。与此同时,相信人类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毕竟,人不只是爱自己,还爱自救,没有谁不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既是一切共识的基础,也是我信心之来源。”自由在高处,这是一个仰望的方向,也是一个需要通过我们努力才能企及的方向,但是我们,总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向着高处攀登。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样的理想努力。 2 / 2

熊培云《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小题。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 熊培云 ①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游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②城市,对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过关游戏场。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心劳力,永无闲暇,谁还有心事像梭罗那样去做一个林间流浪汉?梭罗把清晨的散步当做是对一天的祝福,然而失去森林的我们,散步却总是在失眠的夜晚,在自己的床上,从左侧到右侧,再从右侧到左侧,辗转反侧。及至白天,也很少享受散步的乐趣。像袁伟时先生那样,在中大校园里日行数公里者,实乃凤毛麟角。更多的情形是,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机器来安排自己的人生,他们抱怨平时锻炼得太少,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③总而言之,在顾此失彼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单向度推进下,中国人是活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几代人建设一幢房屋的耐心没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没有了,责任心也没有了。谁需要大树,谁就花钱到别处去挖;谁需要乘凉,谁就买个电扇回家。在巴黎,我看到法国人会花几年的时间为巴黎圣母院修葺外墙,若在中国,以中国人的“拆哪”本性,恨不得把它拆了重盖一个新的。 ④农村本是最有条件慢条斯理地建设的。相较城里的快节奏,我所体会到的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得缓慢而沾沾自喜,也不会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以证明自己的速度与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只需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只要时间到了,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自由在高处》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熊培云(1973年—),中国江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现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报刊的自由撰稿人,出版作品有《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时代与心灵》等,其中《重新发现社会》一书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新周刊》2010年度图书大奖。 从书名谈开去 我这个人有个癖好,在看书之前总喜欢琢磨书名,然后根据书名去猜测作者可能会在书中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怎样表达这些观点以及如果要我来写这本书,我又该从何处下笔之类的问题,当然此书也不例外。《自由在高处》,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想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那首诗歌——《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想,熊培云先生该是一个极浪漫并且充满想象力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最耐得住残酷现实的打压,即使被千万遍的刺痛心灵,他依然能直起腰版来继续对这个不公的社会口诛笔伐,因为在他心中自有一方乐土,自有一片天地,这是他值得为之战斗不息的梦想。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自由”这个话题。说句杀头的话,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谈自由,本来就不是件自由的事儿,又怎么能谈的深刻,谈的彻底。这就好比带着枷锁跳舞、穿着棉袄洗澡,就算你功夫再高也无济于事,但是中国文人向来最擅长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活,并且乐此不疲。 在中国,何为自由?我想作者此文的用意肯定并不仅限于对公民言论、人身自由的诠释,往更深的角度看,更应该是一种对内心精神世界自由(如果此书仅限于描述表面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或者仅是关于现社会存在的言论不自由问题的剖析,而不涉及精神自由层面的话题,那么这本书的含金量也将会大打折扣)的探索。更苛刻一点儿的说,要想把这篇文章写的出彩,那么作者一定得能“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是说作者得能看得透这个社会,“出得来”是说作者得能看得开这个社会。进不去出得来那叫无知,进得去出不来那叫愚钝,进不去出不来那就是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只有进得去出得来这般境界,才能有资格来谈论精神的自由,这样才不至于满纸流于表面的谩骂抱怨。 其次,我感觉“在高处”这三个字用的极妙,正所谓“高山仰止”,自由不存在绝对的标榜,从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敢说自己的民众拥有绝对的自由,或者说世人都是不懂得满足的动物,从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是完美的,同样,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如此,从不会有哪一代人会认为自己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时代,也正是这种不满足在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发展。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会缺少脚踏实地的人,缺少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停下脚步仰望星空的领航者,我期盼,熊培云先生是能担得起这份担子的。 我为什么要写作 在自序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作?我想,这个问题实在值得每一个靠文字谋生的人认真思考。我相信,任何一个生活在中国并且有独立精神的评论员都是痛苦的,对他们来说,写评论就像是西西弗里推石头,哪怕你很努力的把石头推到了山顶,可是依然摆脱不了石头再一次滚下去的悲剧,你痛心疾首批判的社会现状,可能在一年半载之后再次出现。悲痛之余,作者也像落寞中的鲁迅一样感慨:“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但作者并未因此悲观绝望,反而从大痛苦中生出“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的感动。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眼眶一热,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啊。 自古文人面对生活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现状的无奈,他们所有的武器就是手中的那支笔,努力想改变什么,到头来却什么都改变不了,徒留一身悲哀。“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500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1500 读完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很是感慨,书着重表达的理念:相信没有人能剥夺你的自由,相信“youthefreedom。熊培云认为自由是两层涵义,一种liberty强调自由选择权,另一种freedom偏重个体自由,意志的自由。当今混沌的世界,我们常常限于思维的困境,人为物役,困顿于单位文化,社会舆论,抑或僵化的体制。在各种压力诱惑接踵而至,我们常埋头忧心忡忡忙于生计,孜孜不倦追求财富地位。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无奈承认,许多梦想一直只能隐匿于心中。 即使在不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是有希望的。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曾经疯狂地着迷三毛,读她写过的每本书,为她与荷西大起大落的爱情故事叹息不已。三毛疯狂迷恋撒哈拉沙漠,她一生都视若珍宝的结婚礼物,也竟是荷西在茫茫沙漠中寻觅到的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撒哈拉,这是个平凡人无法接触的世界,三毛却带着点嬉皮的笔触道出一个不一样有血有肉的精彩的世界。我想,她是热爱的,对大自然富有感恩之心,即使在贫瘠艰辛的生活下,依然能够精彩勇敢地生活,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寻找内心真实的自我,透视人生,洗涤心灵。反问平凡的我们,如果生处在如此环境,是否依能充满乐观和感恩之情地生活?! 人是可以自主地生活,现在的中国,我们所能感觉到的

不自由,常常说没时间实现环球的梦,没精力实现隐匿恬美田园,很多时候是自我施加的,我们没勇气克服惰性,害怕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罢了。任何人都不能剥夺我们的自由态度,即便生不逢时,我们仍可以坚定信仰,活出自己的精彩,你即你选择! 自由在高处,想要做个心灵自由的人,我们必须跳脱于时代舆论的枷锁,跳脱于只有左右狭隘思维方式,跳脱于单位思考人生,在高出张望,以内心尺度衡量人生。今年1月份曾在香港观摩史诗音乐大剧孤星泪(也叫”悲惨世界“),这是一部集赎罪、自由、革命、命运、颠沛、逃亡、爱情为深沉大剧,因为”革命“这个敏感的话题而与内地失之交臂,甚是遗憾。()不断自我救赎的冉阿让,他总是给自己一个存在世上,有意义的理由,做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像在法庭报告自己是罪犯,救追踪自己多年的死对头警察沙威,隐瞒自己救人英雄的事实。而一直勤勤恳恳的雷厉风行的警察沙威,牢牢地遵守警察的天职,道德感极强,誓要缉拿犯人归案,不论是否有罪,当冉阿让救了他,放了他,他坚守了几十年的准则突然受到了冲击,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冲击,最终受不了煎熬跳河自杀。悲惨世界之所以悲惨,人人无法在大环境里保持自己小小的愿望,冉阿让平静生活的愿望,沙威恪尽职守的愿望。你不得不怀疑这个世界所强加给的种种标准,”我是不是个罪犯“,”我是不是个坏人“,”我是不是

刘瑜:愿像那水中浮木

刘瑜:愿像那水中浮木 庞培站在大海边,远远一个背影。他刚读完凯撒的来信,信中的内容很不祥:凯撒拒绝了停战提议,一定要对落荒而逃的庞培穷追不舍,直到把他的人马赶尽杀绝为止。庞培握着手中的信笺,一时茫然无措,转过身,对跪在海滩上的信使说: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你一定很高兴吧?你,一个奴隶,不需要意志,不需要做决定,象水中的一块浮木,该是多么惬意…… 《罗马帝国》是我出国十年来完整看下来的唯一一部外国电视连续剧。这个长达22集的电视剧看下来,仔细回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竟然是上面这个对剧情无足轻重的画面。一个世界上头号强国的国君,站在大海边,对着一个一无所有的奴隶,表达他的嫉妒。 在读中国历史的时候,我曾深深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当皇帝呢?那简直是世界上职业风险最高的工种,危险系数肯定高于矿工、赛车手或者拳击运动员。南梁皇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宗钦宗被马踩死,隋帝杨广被绞死,北魏帝元诩被亲生母亲毒死……可以说死法五花八门推陈出新。我想没学过统计知识可真是害死人,不然这些皇帝应该知道以下悲惨的数据:据说中国历史中生卒年月可考的皇帝平均年龄只有39岁,刨去新生儿死亡率不算的话,比普通人平

均寿命要低18岁,而且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普通人。 当然高风险也伴随着高收益。当了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饭桌上佳肴百味,但是说真的,一个人只有一个胃,他能吃掉多少东西呢?一个男人也只有一个性器官,他又能睡多少美女?同治皇帝勇于在床上挑战自我,结果死在了梅毒上,可见睡女人这事,也不是多多益善。至于美味佳肴,我们知道,吃多了鸡鸭鱼肉会血脂升高搞不好会还会弄出冠心病,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毅力去跑跑步机。 在反思集权体制时,我们惯常的思路往往是它如何为害民众,却很少想到专制者本身往往也是受害者之一。在《罗马帝国》里,想独霸执政官权的庞培被前部下割下头颅,叛乱即位的凯撒被布鲁图斯杀死在元老院里,一心想成为第一夫人的阿提娅被所有的男人背叛,三巨头之一安东尼被被逼自杀,工于心计的埃及艳后成为屋大维的阶下囚……在这个故事里,上帝像个爱恶作剧的孩子,而权力是伊甸园里的苹果,亚当和夏娃们不断地向它伸出手去,等他们几乎要够着它时,上帝突然把苹果给抽开去。于是,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被诱惑的人一个个栽下天堂去。 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传说中的辩证法,简洁又生硬。 据说著名贪官胡长清临刑前曾感慨,如果我们早点

读书报告《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幸福在低处 ——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所想 接触这本书是因为响应学校假期读书活动的号召。自从毕业以来,已经好久没认真的读过一本书了,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放纵,真有点不好意思。学校的读书活动终于促使我下定决心好好的读一本书。其实刚开始我从书店买回来的是熊培云的另一本著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被腰封上震撼人眼球的介绍吸引,可买回家之后和它对战了一个星期,我终于缴械投降了。反而是书中提到的另外一本书《自由在高处》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一咬牙又到书店去了,反正学校给报销。 对于本书的作者,我也不是很了解,我到百度上搜过他的简历。 熊培云 1973年生,祖籍江西。 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过去与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主笔);《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我看书有一个毛病,就是在打开之前先把书的封皮封底封二封三什么的仔细看一遍,在看到封底时,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一句颇有些“山不过来,我便过去”味道的话瞬间在我心中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于是觉得很应该来看看这本书了。 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面包与玫瑰,自救与自由以及演讲与独白。 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而玫瑰代表较高的生活质量。面包和玫瑰都要有,并且,我们不能因为失去面包而认为不必再追求玫瑰,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没有面包就要寻找面包,以积极的心态去找寻面包,而不是失望甚至一味地绝望。 第二部分自救与自由则是本书的方向和重点。在一个国家,国家整体是自由的未必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而如果每个个体自由了,意味着整个国家自由了。 第三部分则是记录了作者去各地的演讲,更为直观地讲述他的观点,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自由是在高处,自由是要有时候需要追求,它在高处而不在眼前,如果你愿意去寻找,你就能找到。 感悟: 一、翻开书,当开始看自序的时候,我便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本书很接地气。 《自由在高处》里面主要都是评论,针对当下的敏感事件以及热点问题进行评论。例如孙志刚案,例如开胸验肺事件。面对这些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在每天关注着腾讯新闻,关注着搜狐热点。然而,在网上的言论往往都有些极端化、消极化、甚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

篇一: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 这本书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家.诗人和剧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书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等一些人物的形象。 在这几章中, 要说我最喜欢的,那当然是第一章《霍尔和卡里内奇》和第十一章《活骷髅》。在《霍尔和卡里内奇》里面写的是作者他结识了一个酷爱打猎的地主波鲁德金,随后,他通过波鲁德金而认识了霍尔和卡里 内奇。来到霍尔家,作者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那都是霍尔的孩子,但这次,作者并没有见到 霍尔。第二天早上,他们马上又去打猎了。他们来到了卡里内奇家。卡里内奇是一个性情顶愉快,顶 温和的人,常常不停地小声唱着歌儿,无忧无虑地四处张望着。吃过晚饭,他们又遇见了霍尔,作者 与霍尔坐在客厅里,开始谈了起来。谈完后,作者来到干草棚里睡觉,可他怎么睡也睡不着。早上, 霍尔又与作者聊了起来。这之后,就是与霍尔在一起的生活了。从这一章可以看出普通农民们的淳朴. 憨厚.真挚.善良的心灵。 《活骷髅》中 描写了露凯丽娅是仆人中的美人突然变成了一个 全干瘪了,完全成了青铜色的活骷髅,但是他并不怨恨天尤人。 在这本《猎人 笔记》中,我获得了不少的知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真理,并且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动。 篇二:《猎人笔记》读后感 《猎人笔记》读后感 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本书作者屠格涅夫非常注意人物的刻画。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 线索,刻画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村孩子等众多人物形象。真 实的表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 本书主要写作 手法是描写又以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为主。 静下心来默默 的品尝一本名着是人生中一种难以言喻的享受。每当我在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的时候,我更会 认为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屠格涅夫语句里充满了俄罗斯乡下的田园气息。 看到了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国精神。文中有两个农奴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霍夫和卡里内奇。虽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2000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2000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社会?什么是自我?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思考的问题。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转型、云变幻的年代,就像狄更斯所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机遇,却也有无法承载的迷茫与困顿。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不正义、太多的不道德、太多的不应该,我们都有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曾有的理想的光芒日益暗,我们像身处茫茫黑夜中恣意漂泊的航船,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让我们颠簸不已。我们能否到达向往与憧憬的彼岸? 《自由在高处》就像航海图,让我们看到了自身拥有的力量,看清了我们自身的位置,让我们有了一条明确的路线,犹如醍醐灌顶,让人耳目一新。 我注意到《自由在高处》的封面人物是一尊雕塑素描,这尊雕塑的名字叫做self-made man ? 自我塑造者,人如其名,他是一个右手执锤,左手执凿,正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成人形的人。于是,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的主题呼之欲出。 这本书前三分之二是时评,后三分之一是演讲与独白,一以贯之的思想是强调国家与社会以及个人的界限:人类有废除死刑的自由吗?中国人有过洋节的自由吗?两个成年人有在公共休闲场所亲热的自由吗? 这些争议中,有的即使现在看来也只能博人一粲,有的看起

来则是任重道远,还有的仿佛是无解的悖论。 一、我是我的作品 人的自由是自己给的,心灵的禁锢也只有自己才能施行。不论处于哪一空间时间,拥有心灵的自由,能自由的思考,就能拥有全世界。 纵然如此,作者的乐观也绝非盲目,自由和奴役是两种精神状态,自由任何时候都不是唾手可得,熊培云先生告诉我们不自由,毋宁死的教条主义太过严苛,生活教会我们的是不自由,仍可活。 这并非是在为苟且偷生寻找借口,而是在纷扬中寻找一种现世安稳的自我平衡。我是我的作品,对大多数人而言,命运并没有在生命和自由之间设立单项选择,我们只需要对自由和时间、自由和金钱、自由和地位各种代价进行换算。然而,你我知道,这种换算没有想象中困难,把握方向,我们也可以拥有权力塑造人生。 二、相信国家比想象中自由 虽然,当前社会存在经济的成长,文化的交融,在新旧交替的碰撞中,不稳因素难免凸显,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保持清醒警觉,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合理、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和不满的意见,更应当充满信心,坚定地相信改变正在渐渐地向前推进,满怀勇气保持在路上的忙碌,从自己开始行动起来。我以为作者是一个勇敢而清醒的写字人,正是由此而来。 虽然我们的网络还不够自由和开放,但是较于没有网络的时间空间,我们获得信息的广度,表达意见的渠道,交流思想的平台都毫

2021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致快递小哥的一封信”原题及优秀范文附点评

2021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致快递小哥的一封信”原题 及优秀范文附点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快递小哥”驾三轮不小心与一辆黑色京牌轿车发生剐蹭,被该轿车驾驶员边辱骂边连续掌掴至少五次。这场景被围观者用手机拍下并发到互联网上。快递公司总裁见此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配再做公司总裁!”其公司随后称将坚决依法维权,并不同意调解。公安介入,打人者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日。该事件引发网友各种评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给快递小哥、轿车驾驶员、快递公司总裁、围观者、网友等诸方中任一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致快递小哥的一封信 段1 亲爱的快递小哥: 你好!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了解到你的事后,我迫切地想要写下这封信给你。你的伤情如何?没什么大碍吧?我为这个轿车驾驶员的野蛮行径而愤怒,为你所经受的一切而痛心。 点评 开门见山,有问候,有关切,有态度。 段2 这件事本身必然将成为你无法磨灭的阴影,后期持续的高关注度和高曝光度更无数次地撕开你的伤疤。你面临的不仅是飞来横祸,更有铺天盖地的关心问候。即使大部分都出自好意,但这一切都会化为压力压在你身上。假使你真的有压力感,我想说,你比我年长,关于生活,我懂的远不及你。但我知道,经典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理论:压力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对待问题的态度。 点评 对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讲道理、谈观点时忌讳偏激、自大、以长者口吻教训他人。适当运用让步、转折、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让说理更亲切合理。 段3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忍胯下之辱,处于劣势之际忍耐,得以自保,才有后来的成功之路,才有后来的大将风范。你身上便有宝贵的忍耐,有一段未来在等你。因此我希望你能继续对生活、对明天充满希望。 点评 一句名言、一个典故,完成对当事人的宽慰和劝勉。

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刘瑜:愿你慢慢长大,好唯美,好感动。

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刘瑜:愿你慢慢长大,好唯美,好感动。 刘瑜,女,1975年12月生,学者,作家,诗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个人作品: 《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图书) 小说:《余欢》(收录[3]两篇小说,上篇为《孤独得像一颗星球》,下篇为《那么,爱呢》)、《烟花》、《送你一颗子弹》、 《观念的水位》。

在《朗读者》舞台上,张梓琳不是作为明星,而是作为一名母亲,读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她读得很有韵味。信中有很多充满魔力的句子,下面就是这封信的内容,细细品品,如浴春风。 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 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了一个很常见也很偷懒的回答:为了让人生更完整。她反问:这岂不是很自私?用别人的生命来使你的生命更完整?是啊,我想她是对的。但我想不出一个不自私的生孩子的理由。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自私吗?现代人说:我喜欢小孩,不自私吗?生物学家说为了人类的繁衍,哎呀,听上去多么神圣,但也不过是将一个人的自私替换成了一个物种甚至一群基因的自私而已。对了,有个叫道金

斯的英国老头写过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你长大了一定要找来这本书读读,你还可以找来他的其他书读读,妈妈希望你以后是个爱科学的孩子,当然妈妈也希望你在爱科学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挣脱虚无。 因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亲节那天,看到铺天盖地感谢母亲、伟大的母爱之类的口号时,我只觉得不安甚至难堪。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以前我不是母亲的时候不敢说这话,现在终于可以坦然说出来了。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虚空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尽情地爱--那是一种自由,不是吗?能够放下所有戒备去信马由缰地爱,那简直是最大的自由。作为母亲,我感谢你给我这种自由。 也因为生孩子是件自私的事情,我不敢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寄望。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事实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如果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望爸成龙或者望妈成龙,当父母的会不会觉得很无礼?所以,小布谷,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

熊培云经典语录大全

熊培云经典语录大全 熊培云经典语录 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行善,是受着自己良心的驱使去做的。行善不仅让我们参与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而且帮我们守住内心的世界,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感激呢? 二、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三、世间风物论自由,喜一生我有,共四海丰收。 四、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来送往中匆匆度过一生。 五、有时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无趣,因为要做那么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记得上中学时,为了高考,学校墙壁上到处是“坚持”、“毅力”等激励人心的词语,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今天回过头去看,难免会有这样的经验(毋宁说是教训)与心得,靠着“坚持”、“毅力”去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六、你采摘玫瑰,风中有了爱情; 七、我能想到最痛苦的事,就是和这个制度慢慢变老。 八、你想像,天堂有了四季; 九、以己任为天下,为自由而担责。

十、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的扶持。 十一、我们身在囹圄,只是囹圄之上有蓝天。 十二、消极自由是“不说”的自由,积极自由是“说不”的自由。 十三、临死时还有万贯家财是可耻的。 十四、那个雪天,我走进索邦,站在楼内的小广场上,望着纷纷扬扬、从天而落的雪花,激动不已。我想俯下身去,亲吻地上每一块石头。因为这所有着七八百年历史的大学,古老得让我心碎;因为它承载了现在以及它最初的文明,未曾断绝。 十五、只知道拆除过去的人,将来也会被人拆去,其结果是每一代都会在“拆迁”中疲于奔命。雕栏玉砌应犹在,古老的文明之墙上,用摩登的油漆写着斗大的“拆”字。它有着鲜艳的白色,我却看到了黑暗。 十六、我不会像芮成钢那样做急于“代表中国,代表亚洲,代表世界”的“三表人材”,我只想做“一表人材”,只代表我自己,靠着自己的经验与理性发言,不强迫任何人。 十七、读书人一生取经,命当如此。你几时听见唐僧抱怨:”悟空,怎么有那么多妖魔鬼怪想吃我的肉呢?”你既然走了取经那条路,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你只管取你的经,走你的路。有白骨精不是你的错,没有悟空也不是你的错。 十八、散步是日常的,远足却需要机缘和更精心的准备。 十九、没有人本主义与秩序文明的根基,幸福会像天上的星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一年多的大学生活虽说忙碌却总让我迷茫,抓不住些什么。身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面临着心灵与头脑的冲突,在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时,渐渐远离了精神世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迷上《自由在高处》纯粹是个巧合——图书馆里无心一撇,朴实的封皮,精练的五个字却给了我一份说不出的自在;本出于好奇,却得到了大学以来最深刻的启迪,钦佩熊佩云先生的同时,更是受益匪浅。 书的封面非常简洁,唯一的图案是一张雕塑作品——一个男子的半身像,一手握凿,一手扬锤,不顾辛苦的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出来,寓意“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 一份淡然,一份志气;一份执着,一份骄傲。从书里一个个生动幽默的中外故事,从文学到历史,到法学到哲学,还有那纵横捭阖、行云流水的文字,我为熊佩云先生丰富的阅历所折服。先生淡然的文字不是道貌岸然,也没有鲜衣粉面,特所追求的只是一点点的改变,自知力量有限,却又不肯放弃播种荒野,期待收获。 序言里先生提到:“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使命。”他把写作当成推动时代进步的使命,并一点点的努力着,期待着更美好的时代。如作者所说,一个充分发育、正常运转的社会,其基础正是每个个体的自由。缺乏这一点,重建社会无从谈起。建设一个人道、人本、宽容和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一项最深的是第二部分里,先生问到“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回答林林总总,比如用来关押革命党人、让活人变成僵尸、扼杀幻想等等。仔细想想却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了施虐者那边。而先生自己先前的答案是“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用来摧毁的!”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枷锁。正如书中所引《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这些高墙很有意思:起初你恨他它,继而你习惯它;时间够长之后,你开始依赖他。又或许我们在生活中总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枷锁,但是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怀着一颗自由的心做事,枷锁也就不会在沉重。我想这就是书里提到“不自由,仍可活”的意义。 “身份证让我们不自由,名字让我们不自由,制度让我们不自由……但真正让我们不自由是我们迷失的内心,是我们只知道协调自己与周遭的关系,而忘了更要让自己的内心走向高地,走上世界的屋顶,尤其要走上肖申克监狱的屋顶。”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桎梏下积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多少人以积极热忱的态度、真诚的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下自己不平凡的的事迹,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人总说环境多少不如意,这的确是事实。但是,不如意的环境不应该成为无所作为的借口。逆境无所不在,我们要乘风破浪,积极生活。悲观绝望于事无补,这个社会充满了不耐烦,有些人连个绿灯都不愿意等。急功近利虽无错,可别忘了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有路边的风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人际关系上,却很少关注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梦想,爱好,目的地等等。我们能做的,是站在另一个高度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的仰头对着天空慢慢许下自己的希望,期望自己能够找到自己的责任,找到自己的命运所在,找到自己的生活而非生存。自由在高处,每个人都应该回到生命本身,听听内心的声音,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该在成长中获得幸福与快乐,而不是建立在比较的优势上。世界就像一个广场,如果只知道左右,而忘了站在高处远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越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能从自己出发,以自己的尺度衡量人生,才可能是自由的。先生在书中说“《自由在高处》是我的人生,我比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几点起床。”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是《自由在高处》后继的题目,更阐明了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