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

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

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

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

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5、小学阶段要认识()左右的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

应在()万字以上。

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等方面的表现。(以上16各小题出自语文课程标准)

17、努力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每个环节甚至每个问题都瞄准()。

18、凡要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先背;凡要学生(),教师首先做,凡要学生(),教师先做,凡要学生(),教师首先写下水文。

19、“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指导(),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教师只作(),最后让学生当堂()。

20、本学年课堂教学要求上要突出()环节、()环节、()环节。

21、现阶段推广洋思经验要和()相结合。

(以上5个小题出自洋思经验读本和文件)

22、对学生来讲,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的外延是相等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乃至语文学习多个环节都离不开()。

23、课堂上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相互渗透的特点难以实现的原因,一

是(),二是(

)。()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思想,()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思路。

24、读了案例十四“老师不好”,对你的启发是(

)。

25、读了案例三《坐井观天》,你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

26、全面的语文素养包含()、()和()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包含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

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帮助说好普通话、帮助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学用结合.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各科教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

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创设情境、实现互动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

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

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19,课标实施建议中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

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和交融式.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

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

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

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一、新课标及洋思理论:(30分)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致力

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_________和_________,要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3、阅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形式。

6、教案是教师执教的基础,应在充分进行集体研讨,把握要求,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编写。每篇教案应包括、、、、、、、、等内容。

4、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的重要环节。要改变教学中过于重视的倾向,引导学生、、,形成的学习态度,形成的习惯和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转变。

5、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的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6、洋思课堂教学的模式是,在这个模式下进行的三段五环教学,三段指、、五环指、、、、。

7、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应以、为根本目的。语文学科评价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8、洋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功在、、、。抓“最后一名学生,洋思人有三个“锦囊妙计”。

1.小学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和具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

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二、单选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

性教材是(B) 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

(A)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

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

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B) 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

6.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

们的(D)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7.听力构成的要素包括(B) A.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 B.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记忆力 C.记忆力、理解力、复述力、注意力 D.记忆力、复述力、注意力、辨析力

8.小学阶段说话训练总的要求是(D) A.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 B.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演讲、注意礼貌 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先想后说、表情丰富 D.先想后说、注意礼貌,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多选

1.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符合时代的需要B.体系科学 C.语言文字规范 D.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E.为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具有(ADE) A.综合性 B.多样性 C.连续性 D.阶段性E.实践性

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的正确描述是(ACDE) A.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 B.低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遣词造句的能力 C.中年级作文教学训练的重点是连句成段的能

力 D.《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

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E.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连段成篇的能力

4.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它们是(ABCD) A.背诵 B.课堂讨论 C.听讲 D.听评 E.看图说话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文道统一”

2.集中识字

3.阅读能力

4.口头作文

五、简答题

1.简述朗读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方面的作用:(1)朗读是训练说普通话的重要手段(2)朗读可以规范并丰富口头语言(3)朗读可以培养语感

2.低、中、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是什么:(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成句的能力(2)中年级训练连句成段的能力(3)高年级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3.怎样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2)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想听(3)纠正语病着眼于内容

4.如何理解评估的“全面性”: (1)内容要全面(2)标准要全面(3)重视评估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4)收集信息要全面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

两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增强训练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②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扎实训练③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2.试述如何以《义务教育大纲》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改进语文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1)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2)进行全方位的改革①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②深化课程、教材改革③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④坚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3、《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

素养”的内涵?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

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

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

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

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

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

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4、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

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

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

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5、在教学中如何落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

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6、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总量”在各学段的要求

分别是多少?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并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
姓名: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1、 2、 3、 4、 5、 6、 三、 填空。(40 分,每空 2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4 年级从(写话)、(习作)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 判断。(20 分,每小题 4 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 年级要多认多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选择。(20 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 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A、个性化 A、学习态度 四、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C、综合化 C、学习目的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B、整体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B、学习方式 简答。(20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最新小学语文版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40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重视()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 ()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6、第一学段目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 7、第二学段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 8、第三学段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的联系,注重()、 ()、()的整体发展。 10、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培育()的情感,增强()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初步掌握()。 二、简答(36分) 1、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第一学段对写话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3、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4、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对“精读”的评价要求是什么 5、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6、第三学段对习作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三、论述(24分) 1、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谈谈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解。 2、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课程标准的建议,谈谈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填空题(30分每小题1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话、()话、()话。 3、能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6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和;准确拼读;正确书写;认识;熟记。 7、、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9、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的综合体现。 10、1——4年级从、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和。 11、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18分,每小题3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号,错的打×。) 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12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简答。(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 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 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 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 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 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 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 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 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 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 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 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 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 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 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 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 题)。话题要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 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 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 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 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 生)、(教师)、(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 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 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 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 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 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 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 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 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 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 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 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 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 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 拼音字母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2020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2020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焦作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分数: 教育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有利于。 3、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4、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的学习过程。 5、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 6、《语文教学二十韵》是著名教育家的作品。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著名教育家的名言。 8、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 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 9、朱永新先生主持,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长的生活教育。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进行主题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诵会等。()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3、第一学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课程标准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共列出了28项目标。() 4、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时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总的描述。() 5、识字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6、语文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7、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8、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课程标准关于“学会汉语拼音”之一。() 9、口语交际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进行。() 10、课程标准要求1-9年级合计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其中1-6年级80篇,7-9年级160篇。()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何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93766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2018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自主、合作、探究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 基本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 年级为“写话”,3~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9、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0、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2、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3、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 1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姓名总分 1、填空。(2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写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2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单选题。(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卷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A.综合性 B.实践性 C.操作性 D.综合性、实践性 3.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的观点是()。 A.工具性 B.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C.人文性 D.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D.语文水平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以上都是 6.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D.课程 7.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8.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9.第二学段要求会写()个汉字。 A.3500 B.2500 C.1600 D.800 10.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1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提出:()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A.诵读 B.分角色朗读 C.表演读 D.默读 14.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C.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课程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1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的能力。 A.评价 B.创作 C.仿写 D.体验 16.“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 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是()对习作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 17.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左右。 A.7次 B.8次 C.14次 D.16次 18.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 信息。 A.叙事性作品 B.诗歌 C.说明性文章 D.非连续性文本 19.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能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A.正确 B.流利 C.有感情 D.正确、流利、有感情 21.语文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语言的积累 B.语言的感悟 C.语言的运用 D.基本技能训练 22.以下写作教学建议表述有误的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观点论述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观点论述题及答案 四、观点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训练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

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据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它培养了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尤其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解放。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 (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