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

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

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5、本学期的主要教学措施和手段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6、阅读、实验、测试、复习、考试安排

坚持月考制度和听写制度

课题:第一章单元备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4、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5、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教学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生物学的开始,首先,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以一个经典的实验统领全部内容,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在初一学生面前第一次较完整的显现。经典实验中蕴藏了科学的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其中内涵,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能力,以求初步认知科学的方法。要让学生改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利用探究的思路,学会寻求多种途径方法获取知识,养成科学的精神和能力,本章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者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描述探究过程和结论;甚至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等,都是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景入手选择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是处理这节课首选方案。另外,还要有意对学生进行一种精神的熏陶,即科学是人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活生生的探索过程,其中不仅能享受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还要承受挫折的痛苦、失败的悲伤,要养成不屈不挠、敢于冒险、保持好奇、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巴斯德实验的分析与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1、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2.、从巴斯德实验的过程中,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从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中,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4)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生物,有陌生感,需要老师很大的付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好玩的特点,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尽快地适应生物教学。

(5)注意事项:

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6)教学方法建议:

实验法观察法

(7)课时分配: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 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

(8)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狗

B、海带

C、机器人

D、潜水艇

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

D、新陈代谢

3、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B、蔬菜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4、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和现象。

7、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生命现象:(1)猫生小猫属于。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到洞里的现象属于。

8、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宇宙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至3代。

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你的收获什么?

9、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

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

10、丹丹为了认识桃花的结构,她取了一朵桃花,首先仔细看了它的花托、萼

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然后用镊子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并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进而看了里面的结构。

(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12、请大家阅读课后“病菌被找到了”材料,请分析这个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吗?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13、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课前预习题及指导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详案)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

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第二组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在生长过程有落叶现象,B

没有。(告诉学生这是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形式)

第三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的生活需要水和肥料,B不用;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B不能。

第四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除了以上同学讲的外,理由还有:你如果动一下A植物,它的叶子会合拢;B不能。(现场演示,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