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的安全我知道——谨防雷击》教案 新 参赛优质文档

《我的安全我知道——谨防雷击》教案 新 参赛优质文档

《我的安全我知道——谨防雷击》教案    新 参赛优质文档
《我的安全我知道——谨防雷击》教案    新 参赛优质文档

《我的安全我知道——谨防雷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雷电灾害的严重性,了解有关雷电的知识

2、探究被雷击的原因

能力目标:

掌握防雷击的基本方法和救助的一些常识。

情感目标:

体会防雷安全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防雷常识。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谜语):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

(二)直观展示,了解雷电

1、(展示图片,解释雷电)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空气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2、认识雷电的危害(PPT展示图片)

(三)启发探究,掌握防雷常识

1、创设情境,畅所欲言

师:夏天是雷电多发的季节,同学们在路上难免会遇上雷雨天气。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你会怎么做?

2、讨论事例,探究常识

学生发言之后我会说:你们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呢?先看下面的这个视频,或许你能找到答案。(播放视频)

在看完视频后,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小组讨论容易触雷的原因,然后由组长汇报。最后,师补充归纳防雷的注意事项。

(PPT展示)遇上雷雨天气,如果采取的方法及时得当,就可以降低被雷击中击伤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外出遇到雷雨天气,特别要注意,一定不要到旗杆、大树、烟囱、电

线杆等下面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

2、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如果无

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土坑等低凹地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

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在这里,让学生模拟练一练,加强学生的防护能力。)

3、雷电来临时,要尽量躲避在室内,注意安全。或者躲避在汽车内。关闭

电视机、电风扇等的电源插座。

4、不要接打电话、手机。不要听耳机。不要在雷雨中放风筝。不在水边逗

留,更不要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

5、如果手中有其他导电的物体,要迅速扔开,千万不能拿着它们在旷野中

奔跑,否则会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6、在室内时,不要接触壁墙、门窗以及所有沿墙的金属器件,还要远离一

切电线。如果看到高压线被雷电击断,千万不要贸然去用棍子挑电线,也不要直接跨步从电线上迈过,否则容易形成跨步电压。而应该双脚并拢,跳到安全地带。

(四)分组讨论,拓展训练

1、智力过关

火眼金睛小判官

同学们,请你说说下面的做法正确吗?在正确的做法后面打勾,在错误的做法后面打叉

(1)打雷了,天要下雨了,正在外面玩的丽丽急忙跑回家,关上门窗,打开电视看动画片。

(2)小毛家新买了一台洗衣机,爸爸说地线没什么用处,就把地线剪掉了。

(3)皮皮正骑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电闪雷鸣,皮皮急忙加快骑车速度。

(4)又是雷又是雨,正在公园玩的胖胖急忙到一棵大树下避雨。

2、安全链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 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北洋政府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既承接了前面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知识点,又为下一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埋下了伏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理性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 五、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2.采取“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课前提示”进行预习 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便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掀起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但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那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这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振兴民族,就必须刷新国民的思想观念,重铸国魂。于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展开。它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设计意图:引出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 合作探究,剖析主题 【师生互动】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 1.背景: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袁世凯祭孔和祭天坛的图片资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3-3-2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版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新文化运动·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新文化运动·学法指导 .整合教材。教师可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 .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教法建议 (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并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导入新课。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一斗争表现在文化思想方面的情况怎样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本课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指导学生观看本课页中的《青年杂志》封面,有条件的还可加以放大,让学生对《新青年》杂志有一直观印象,并指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核心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讲清三点:①是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②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这里,教师要说明孔子个人的思想与后来逐步形成的儒教有区别,并指出被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的是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等说教。教师可以小字课文及插图讲解或指导学生阅读,说明当时的思想界,由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了一股文化逆流。③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精品文档 3-3-2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 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新文化运动优秀教案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新青年》的创办 (二)民主与科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新文化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①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发展过程: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3)产生的结果: 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不但新鲜,而且科学对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从而为启发国民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4)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总之,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 2.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作业布置】 1.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的标志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以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什么? 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什么?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教案

课题:岳麓版教材·必修III·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授课教师: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李四华 《新文化运动》 ——以“百度”新闻来呈现史料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背景与原因、过程与特点、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百度”新闻的方式呈现史料,组织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并提出问题,形成认识。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过程中形成感悟。 (3)通过分组抢答比赛的过程来激发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胆量,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4)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与今天全球祭孔作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重大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及其先驱的敬仰和赞赏。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课标要求学生能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gai)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北洋政府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既承接了前面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知识点,又为下一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埋下了伏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理性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本课将要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2.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便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掀起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但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那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播放一段《药》的影像资料。这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振兴民族,就必须刷新国民的

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网络探究法 3.了解—理解—见解 教学流程: 导入:大家做好上课准备了吧?好,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智慧问答题:(投影)中国有这么一所高校: 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革命与建设的摇篮 王选院士:独特的精神魅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中国的哈佛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人类繁荣的希望之源 <学生回答>对,是北大,2005年世界高校排名,北大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15位,可以讲,北大誉满全球,海内皆知,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我想,你们也向往北大吧!北大也是你们心中的理想吧。可是,你们知道吗?北大真正的崛起是跟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运动息息相关的,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学生齐声说> 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新文化运动也是1915年中国的必然产物。那么,1915年的中国到底是怎样呢?今天,老师就借助网络带你们去看看1915年的中国。 板块一:新文化运动背景分析 (投影) Baidu:1915年中国(财经报告、社会花絮、发表评论) 设问一:通过财经报告你能了解到什么?

<学生回答> 冠生园的发展问题,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典型,民族资本主义,意味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而民族资产阶级追求的是民主政治(联系当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中国的日子一天天坏下去) 设问二:社会花絮说明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学生回答>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旧道德盛行。 设问三:为什么当时会出现这种舆论导向? <学生回答>:袁世凯在大搞尊孔复古 尊孔复古实际上是在复旧的礼教、道德,这实际上就是复辟帝制的前兆。我们知道,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的了激烈的冲突。 因此,1915年摆在中国人面前的迫切任务是什么:思想解放,开展一场思想运动来批判这股逆流。 (背景小结):1915年中国,一方面,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一方面专制统治盛行;一方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尊孔复古逆流出现,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就应运而生了。 正如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说: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板块二:新文化运动兴起 请同学看一下课本,然后一起来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前期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心在那里? <学生看书归纳、回答> <学生看书归纳、回答>(投影)展示代表人物并做一简单介绍。 设问一:为什么中心在北大? <学生回答>.新文化运动干将在北大 设问二:为什么到北大呢?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蔡元培,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进行了大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一个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油画展现)指出:既有西装革履、思想激进的新式学者,也有穿长马褂、流长辫的孔夫子之流,这些人在北大同台讲学,从而使北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派并存、百家争鸣的局面。北大面貌焕然一新。表面上看,这一方针不偏不倚,实际上是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因为在专制盛行的当时,它为新思想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宽容的环境。 设问三: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是初中学过的内容,那位同学能站起来回答:<学生回答>:三个提倡,三个反对.,那我们现在逐一讲解。 首先: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民主和科学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大家知道吗?德先生和赛先生 那么民主和科学具体指什么?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特别强调这两个内容,它不但是内容,还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教案 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讨论,探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高二(8)班是文科实验班,学生思维活跃,历史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在史料解读和历史解释能力比较欠缺。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利用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眼中的新文化运动是怎么样的? 各位同学,上课前我们已经已经观看了《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微课,结合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同学们谈谈你眼中的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杂志吧。 同学们对新文化运动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这说明我们微课学习的效果不错。老师也谈谈我对新文化运动的印象。 老师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激情澎湃的运动,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以民主和科学开启民智,不惜荣辱,不惧生死,令人肃然起敬。今天,我们结合同学们上课前提出的疑难问题,一起来学习第21课新文化运动,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那群激情洋溢的人物,认识真实的新文化运动。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新旧之争——背景 1、让我们读政治新闻,察社会变迁。同学们看下面几幅照

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教版)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背景,主要内容,历史评价”为线索,让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 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和寻求真理的品质; 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解放在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讲述法和讲解法,将重点采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史料分析法,并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板书设计: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问题式导入 师:1840年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中国人曾作出了种种努力,不断在寻找着中国的出路,于是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那么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呢?首先学习的是什么呢? 生:技术。 师:对,是武器和技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一些有志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开始学习什么呢?生:思考。 师:是制度。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夺权,也就预示着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都失败了。确切的说,无论是学器物,还是学制度,都失败了,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新的探索,于是兴起了什么运动? 生:新文化运动。 师: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来寻找中国的出路,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解放广大人民的思想,才是救国之根本。于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决心发起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接下来让我们翻到书72页,一起进入这一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教案 高一A组陈清华 指导老师楚延林 2013―01―09

课题:《新文化运动》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一课时 内容标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先进人物奋斗的结果。 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的有着自身的缺陷,但他对推动中国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使用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与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也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方面 2、思想方面 3、经济方面 二、兴起 1、兴起标志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运动中心 三、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迷信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评价 1、进步性:(1)(2)(3) 2、局限性:(1)(2) 导入新课 (展示幻灯片1)通过北京大学一个世纪前后变化的对比,提出问题“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性转折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展示幻灯片2)出示本课课题《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展示幻灯片3)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信息,并结合教材53页1、2、3自然段内容,自行归纳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两大背景。 1、政治方面: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2、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的逆流 (展示幻灯片4)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进行评述。 (展示幻灯片5)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经济方面的背景作为补充。 (展示幻灯片6)检查归纳情况并概括答案要点。 3、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通过举例让学生区分原因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方面,直接原因是思想方面。 二、兴起 (展示幻灯片7)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最后一自然段,依此填充幻灯片上表格内容。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展示幻灯片8)通过幻灯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三、内容 (展示幻灯片9)让学生根据教材54页第2自然段找出新文化运动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展示幻灯片10)体会20世纪初中国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公开课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材料: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材料:在《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民主”只有513次,即使把代替民主的其他词算入,其总共也不到“科学”一次频度的一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其他进步刊物中,如《新潮》《每周评论》和《少年中国》,“科学”出现3635次,而“民主”只出现657次。 ——金观涛《<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 根据材料提出思考2:为什么科学的词汇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局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相关。认识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仍出现复辟帝制与尊孔复古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旧思想、旧道德驾驭不了新制度。(设计意图:将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和民主联系起来。在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只是口号,提倡新道德是才是核心,民主科学与新道德是“表”与“里”的关系。另外也引出第二个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然后出示材料: 《新青年》中杂志中一篇题目为《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义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婆心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确实感觉到封建礼教确实是在“吃人”这种材料极具震撼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设问:同学们如何促使新思想传播更有力?(学生回答)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出示材料6: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口语与书面语早已经分离,相比书面气的文言文,口语化的白话文更意义大众所理解。为此课件将继续出示黄侃和胡适对话的趣事,在调动学生情绪的同时,具体直观的表明了白话文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人也为文学革命做了贡献,展示材料7:刘半农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3-3-2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⑵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⑶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⑷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根本原因)。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主阵地:《新青年》 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6.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新文化运动的优秀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新文化运动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课标要求:依据旧课本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维新派鼓吹改良,革命派力主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进一步思索中国的前途何在,他们萌发了想西方学习思想文化的愿望,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对“纲常伦理”等很难理解,需要教师主义选材,引导学生完成由看现象到懂含义的过程。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容易与教师、历史人物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共鸣,所以,本课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平台 教学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认识;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新文化运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师出示是图片 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说明;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探索行动及其结果。 然后教师总结设问: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以此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老师:出示自学要求 (布置学生阅读38——41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并大声朗读《敬告青年》。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新青年》的创办 1、根据38页“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 学生:(不是) 老师: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点评: 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必然兴起。(可启发学生从辛亥革命在思想观念上的影响、袁世凯统治的实质、进步知识分子的奋起等方面思考回答) A. 辛亥革命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 B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和专制,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C. 进步的知识分子奋起抗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

《新文化运动》教案正式版

《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引言分析 引言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国际和国内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世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改造黑暗的中国继续探索。 第二层提示本章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创办《新青年》;继起的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贯穿三节的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振兴中华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的内容和发展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导入设计 Q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先进的国人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 K1: ㈠政治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和“新政”;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包括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㈡经济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和“新政”;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㈢思想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和“新政”;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Q2:这些探索行动中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有哪些? K2: ㈠政治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包括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㈡经济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㈢思想上: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传播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的思想基础。 Q3: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K3: ㈠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而在经济上要求打破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所代表的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政治上要求进步和改革,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提高自身地位。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 好地发展资本主义。这种要求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继续进行维护共和的斗争;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呼吁“实业救国”,大力发展资本主 义;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理念: 本节内容属于思想史部分,因而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尤其要强调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二)分析: 学情分析:高一普通班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较弱,但是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学习、思考的能力都较好。老师应该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条理清晰,

内容丰富,但是比较死板,趣味性不强。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红楼之旅”的形式,将次序打乱,再引入一些课外知识,丰富了课堂。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 学习 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说明要把本课内容放在整个专题体系中加以考察,并适当联系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相关内容,把握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进程,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青年学生组建进步团体”、“创办新式刊物”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法: 结合学案教学,注重减负增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 前置作业: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 导入:视频《给老师的一封信》 学生看完视频后,回忆其中提到的一些历史信息。如陈独秀、《新青年》、北京大学等。 老师概括:“一份充满激情的杂志,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下面老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