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组织社会学复习课件

组织社会学复习课件

组织社会学复习课件
组织社会学复习课件

第一章组织与组织社会学

(一)组织的概念

1、理性系统视角的界定(占统治地位的视角)

①巴纳德(Barnard):正式的组织是一种有意识的、审慎的、有意图的人们之间的合作。(1938)

②马奇和西蒙(J.G.March & Herbert.A.Simon):组织是互动人群的集合体,是社会中任何类似于集中合作体中最庞大的集合体……在组织中,高度专门化的结构和协作使得单个组织单元成为社会学上的个体,可以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有机体相比。(1958)

③布劳和斯格特:组织的突出特征是因其欲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被正式建立起来的,即所谓的“正式组织”。(1962)

④埃茨奥尼:组织是社会的单元,组织被有意建构和重构起来,以达成特定的目的。(1964)

⑤埃茨奥尼、莱曼(1980)、霍尔(1981):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⑥斯格特(1998/2002):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

从理性视角出发,不仅着眼于组织的独有特性,还关注其规范结构。从理性系统的视角看,组织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设计的工具。

2、自然系统视角(对行动结构的关注)

斯格特: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参与者寻求着多种利益,无论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组织是社会性的集合体,是众多社会行动结构形式中的一种。

两种有关组织的观点:

社会一致的观点。强调组织是拥有共同目标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此概念隐含的前提是:社会秩序是参与者之间基本一致的反映;组织的稳定和持续;反映了协作行动与共同规范和价值观的存在。(涂尔干、帕森斯、巴纳德、梅约)

社会冲突论观点。社会秩序看作是一些人对其他人的压制。(秩序并不是因为一致,而是由于压制,即由强大群体对弱小者的控制)注意力不能只集中于一致的表象,而应该指向隐含的冲突。冲突为理解不稳定和变化提供了基础。(马克思、科塞、古尔德纳、本迪克斯)

3、开放系统的视角

组织是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植根于其运行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变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

(二)组织的特征

第一,为了更高效率地达成群体目标而进行的劳动分工和权威的分配;

第二,权力相对集中在领导或执行主管手中,他们使用权力控制组织成员活动并将他们导向目标;

第三,组织中的成员不是固定的。

(三)组织的基本要素

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组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规范结构”,包括价值观、规章制度和角色期待。

第二个部分,戴维斯称“既存的秩序”,斯格特称“行为结构”。这一组成部分主要是实际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规范。在每一个既存的社会结构中,规范和行动结构一般都处于相当紧张、对抗的状态,其中一方的存在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另一方,同时,又对对方施加着持续不断的影响。既有制约参与者的规范结构,也有共同的活动、互动和感知网络或模式相关联的行动结构,两者相互联系,建立起集体的社会结构。

2.参与者——社会行动者

组织的参与者是指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而为该组织作出贡献的个体。不仅仅是组织成员。参与者首先是社会行动着,正是他们的努力、遵循和不顺从,构建和决定了组织的结构。社会行动者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持持续性,即结构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变化,即创新和改革。吉登斯有效地解释了社会结构的“双重性”概念:社会结构既是手段又是结果。结构影响着行动,行动又建构或组成了结构。个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反对个人主义倾向。

环境:制度学派指出,组织面对两种不同的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耗费财力与其内部生产活动无关,其目的不是提高效率,而是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从而为经营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组织社会学

张家麟: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关于具体的社会系统、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以及它们组成成分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科学。是通过研究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揭示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于显洋: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二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三是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变项。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组织领域已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

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经济学有统一的、经济学家都接受的理论逻辑框架。社会学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学研究框架,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理论以及它们的观点和角度。缺乏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中心理论,但为在这一领域中从事研究活动的学者留下了一个非常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有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去开发。

“万金油”。

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对集中管理的局限,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

第二,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

第四,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社会学的“寻祖现象”,即当今的研究工作常常追溯到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这些大师那里寻找课题或思想源泉,寻找灵感。

组织社会学的序曲始于20世纪初期,主要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和霍桑试验以后引起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孤立的,所提出的理论还很幼稚;这段过程基本上没有社会学家的参与,理论主要来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没有形成社会学本身的理论。留下的是一些有趣但不成熟的想法。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的职能组织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战之前,欧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过程趋于机械化、自动化,但管理方式仍是多沿用以前小生产的管理方式。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人治成分多,五花八门。泰勒质疑此种状况:第一,既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肯定有最好的,为什么不能使之标准化、统一化?

第二,人是自私的、懒惰的,如果不想办法去制约,他一定不会努力工作。制约的方式就是标准化。泰勒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其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思想):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泰勒认为,在工业企业内部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将会开创工业稳定的新时期,劳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将会有所调和。人们可以科学地选择工人、使之从事其最合适的工作。用科学方法的程序能使人们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反过来,他们也能拿到最高的工资。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1)用对工人操作的科学研究来取代旧的单凭经验来对工人管理的方式,以形成科学的劳动过程。(2)在对工人的选择与培训上按科学来办事,以形成科学的选人与用人过程。

(3)对经过科学挑选和培训的工人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促使科学培训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4)正确划分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从而形成管理者与工人的经久性合作。

动作和时间的研究。

一是把工人的作业分解成基本动作,目的是要消除劳动过程中的慢动作、无用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二是累计基本动作所需的时间。

形成标准作业时间,科学地规定工人一天的工作量。资本家夜不能任意加重工人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生产率,提高工人工资,缓解劳资矛盾。

泰勒对组织理论的研究包括:组织中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化;组织中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中的计划职能;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上级经营者把权限集中在自己手中,为了不被大量详细而庞杂的文件和报告弄得心烦意乱,就尽可能地将权限委让给下级经营者或助理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泰勒方法的基本精神是基督教伦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信仰科学技术的混合物。

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勒首先提出的许多要素为大规模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基础,“福特主义”。泰勒同时还对科尔所指的“传统品质范式”要素的主要阐述者。这种方法强调了“确定工作任务以及使该方法规范化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审查制度,包括要有细致的设计以确保审查者本身的行为也要受到审查。

(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

1.关于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2.14个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权化;(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3.组织中的参谋论是法约尔组织理论中的一个独创性的内容,从军队中的建制受到启发,设立参谋部。参谋人员的主要职能是“在经营者的计划下指导未来,争取获得一切可能的改进”。摆脱对日常性业务管理的责任,从而自由地进行活动。四种职能:(1)为领导的日常工作、通信、接待、案卷的准备与研究提供帮助;(2)同组织内部与外部取得经常性的联系并对组织的运行加以控制;(3)预测未来,制定与协调各种计划;(4)调查研究,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

组织中的“跳板”原则。

对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二、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最早对现代组织的兴起提出了系统解释。他认为组织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稳定的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一种手段。韦伯强调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并且他强调书面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一个组织为实现其功能,需要书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储存其“记忆”的档案。韦伯把组织看成是非常富于等级性的,权力倾向于集中在上层。

韦伯相信权力和权威会使社会稳定。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和合法合理权威。

纯理型的科层组织的六个特征:(1)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4)官员的非人格化。(5)量才用人。(6)行政效率。

第一,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等级。组织中的任务是作为“公务”分派的,而且每一个更高一级的岗位控制和监督它下面的岗位。第二,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都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控制着成员的行为。第三,成员是全职的,并拿薪水。晋升以能力、资历,或者两者的结合。第四,成员在组织内的任务与其在组织外的生活是有差别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场所中的活动是分开的。第五,组织成员不拥有他们所调配的物质资源。

古尔德纳将韦伯关于科层制的概念和功能应用到对现代工业组织的研究上。古尔德纳发现,韦伯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一旦组织成员同组织发生抵触时,组织的权威就会受到破坏。科层制有三种行为方式:虚幻式,代表式和惩罚为主式。古尔德纳比较重视组织的平衡问题。他认为组织的平衡存在一种二律背反。当组织的高层加强控制,组织群体内部出现紧张关系时,必须依靠非人格化的规则调整

来实现平衡。但这类规则的实施又降低了群体内部权力关系的可见度,从而影响了管理职位的合法性。克罗泽对法国科层制度的深入研究分析和详细描述,充分说明了科层制度的“反功能”,是行为学派的典范。

布劳,科层制内部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

默顿,科层制的功能失调。首先,官僚们被训练要严格遵守成文的规则和程序。灵活运用自己的判断作出决策或者寻求创造性的活动是不受鼓励的。科层制仪式主义。第二,遵守科层制的规则可能最终导致程序优先于潜在的组织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与科层制之间发生紧张的可能性。

三、人际关系理论

所谓人际关系理论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生产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式生产中的人际关系。

(一)梅约和霍桑试验

对霍桑试验及梅约理论的评价。

(二)需要和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群体关系模式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1)一般人本性是不喜欢并趋向于逃避工作;(2)由于人们不喜欢工作,因此对大多数人必须实行强迫、控制、指挥,直至以惩罚相威胁,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积极工作;(3)一般人宁愿接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最强烈。

Y理论:(1)一般人对待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人并非天生不喜欢工作;(2)外在的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人们对其追求的组织目标有自我指挥和控制能力;(3)对目标的参与同获得成就报酬相关,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能承担甚至追求责任,逃避责任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5)多数人都有解决组织问题的想像力与创造力;(6)在现代工业生活中,一般人的智慧能只是部分得到了发挥。

在Y理论的假设下,管理者的任务是发挥组织成员的潜力,促使组织成员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目标的需要。Y理论的管理给组织成员更多的工作自由,鼓励员工的首创精神,减少对员工的外部管制,通过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引起的满足作为激励手段。

威廉.大内的Z理论。(尾大内)

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长期雇佣;

非专门化职业;

个人责任和团队精神

非正式控制制度

少数服从多数决策

晋升论资排辈。

在工人、管理者和其他群体中营造亲密、合作和信任的关系。核心思想是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创立职业团队,在其中满足对亲和、独立和控制的需求,同时满足组织高质量工作的需求。

阿吉里斯的组织学习理论

1、“不成熟——成熟理论”

2、组织学习理论

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

(四)领导类型模式

卢因的群体动力学

布雷德福的敏感性训练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的领导方式连续一体理论

斯托格第和沙特尔等人的双因素模式理论

布莱克和穆顿斯管理方格理论

四、组织协作理论

(一)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理论

组织在本质上是一个协作的体系,用以整合个体参与者的贡献。这种协作系统由组织的内部平衡与外部调节来实现和维持。组织的内外平衡,取决于组织是否有效力,即实现组织目标;是否有效率,即个人意愿得到满足。而组织的内部平衡,则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是否一致。

任何组织包括三种普遍的要素:

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

决策人假设:首先,人是具有决策进行自由选择能力的能动的行为主体;其次,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人进行自由决策的范围被限制得很狭窄;第三,如果行为主体一直沿着一定的目标反复进行决策,人是可以改变环境的。

五、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一)系统理论

1、帕森斯的AGIL模型

2、西蒙的“有限理性”与决策理论。

“管理人”假设

(二)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加尔布雷斯:

不存在最佳的组织方式:

任何组织方式之间都不等效;

最佳的组织方式有赖于组织环境的特质。

权变理论的基本思路: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的环境、技术、目标和规模等。

六、制度学派理论

(一)塞尔兹尼克与制度学派(Selznick)

“组织最重要的事,不仅在于组织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更在于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生命”。

正式组织的独特特征就是组织是被合理设置的、完成特定目标的工具。然而,这些正式组织却不能控制组织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特性的根源是(1)个体;(2)组织结构。早期强调了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后期则越来越认识到这些也可以成为力量的源泉。

1、TVA研究(TVA and Grassroots)工程目的是要提供便利、制造肥料、控制水灾、利用水道等,但在这些具体目标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考虑,如保护生态、植树造林、帮助贫困的农民开发他们的娱乐场所。非常开放,希望当地居民都参与其中,一起来建设这一“集体”工程。

塞尔兹尼克研究的是关于理性组织实际运作中的问题。发现了组织运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活动。这一工程表面看来是个大众参与的工程,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地方势力和全国性的利益组织都参与进来,这些利益集团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工程。

他们派自己的人把持了各个大的部门,占据了各个大的工程部门,控制了很多政策的制订。结果是很多项目的实施与当时设计的组织目标背道而驰。这一项目的初衷是帮助穷人,但是其执行的结果是富人从中得到了利益和服务。

制度化的组织:处于社会环境、历史影响中的一个有机体。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和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在 Leadership in Adminnistration 一书中,塞尔兹尼克把制度化定义为“超过了组织的具体任务或者技术需要的价值判断渗透、渗入进组织内部的过程。”也就是说,当一个组织的本身不断受到外在的价值观念、观念制度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超越了组织内部的技术需要时,那么我们观察到的即是个制度化的过程。

(二)新制度学派

七、组织环境理论

八、组织经济理论

(一)康芒斯的交易概念

(二)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科斯(Ronald H. Coase)获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伦敦经济学院高等讲师、布法罗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1937年(科斯27岁时)发表了一篇名为《厂商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的论文。1960年发表了题为《社会成本问题》的文章这两篇论文奠定了科斯定理的基础,也成为他81岁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键理由。

科斯在《厂商的性质》中提出了企业存在的理由:

由于简化了要素之间的签约过程和数量,企业以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取代了部分市场,这部分被避免的社会费用可以解释企业形成的理由。

定理1:如果交易成本为0,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使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科斯定律(不变定律)

只要清楚界定权利,无论这权利谁属,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资源利用的效率不变。

假设有一工厂,它的烟囱冒出的烟尘使得5户居住于工厂附近的居民所洗晒的衣服受到损失,每户的损失为75元,从而5户损失的总额为375元。

要想矫正这一受污染之害的状态,又假设只存在两种治理的办法:第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其费用为150元;第二是给每户提供一个烘干机,使它们不需要去晒衣服,烘干机的费用假设为每户50元,因此第二种办法的成本总和是250元。显然,在这两种解决办法中,第一种是比较节约的,它的成本较低,代表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这种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在西方经济学中被成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定理2:交易成本不可能为0,所以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例如人们谈判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去掌握和交流各种信息,对方违约的风险成本……,尤其当谈判不成功时,则交易成本就丝毫不能收回了。所以好的制度可以便利和鼓励交易,而坏的制度会阻碍交易甚至使成本高到交易不成。

定理3: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如果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因为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去和谁交易。所以需要产权明晰,并且需要界定合理以降低交易成本。

(三)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

威廉姆森1975年,《市场与等级制度》,1985,《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了“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框架。在1975年,《市场与等级制度》中,提出了一系列中心概念。

第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师从西蒙。

第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uncertainty)

第三,人们行为的投机性倾向。(opportunism)

第四,小数现象。大数现象,选择很多,而小数现象则相反。

其理论的基本任务:着眼于研究具体的交易成本,通过比较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治理结构,来解释交易成本如何导致了某种具体的组织行为,组织战略或组织形式。

后果: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解决办法(组织对策):试用期;隐性合同;强化监督;社会规范等。

九、社会网络理论

这一流派在目前组织社会学中最为活跃、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说鬼话网络学派注重微观基础的研究思路,弥补了制度学派的一个重要缺陷,为今后组织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其分析的层次和研究对象与经济学非常相似,有着很好的对话基础。

杜森伯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去选择,而社会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无法选择。”理性选择

的研究传统都是在讲人是理性的,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社会学的研究则十分强调社会力、社会规范、社会化等社会约制的概念。

社会网理论以网络中间的个人及其关系为分析基础,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但另一方面又避免低度社会化的假设,注意到社会网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制度对个人的约制,同时,个人的能动性还有可能改变这个约制人的社会结构,所以个人的理性选择与集体的约制之间可以有一个相互作用而相互改变的过程,社会网理论以为社会网正是这个发生作用的接口。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1、分类:

(1)微观、宏观、中观

微观:在布朗(1999)看来,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分析是嵌入自我的观点(the embedded ego perspective)。在这个层次上,社会资本理论关注的是个体自我通过包含自我在内的社会网络动员资源的潜力。这里所关注的是个人行动的结果,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情境中来讨论的。科尔曼、波茨、林南等重视社会资本的功能(特别是其积极功能)的理论可以归在微观分析的阵营下。

中观: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分析是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次上,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是特定社会网络的结构化,社会网络中自我之间联系的状况,以及资源作为其特定结构的结果从该网络中形成的途径。换言之,中观分析关注的是网络形成的过程及其分配结果,而不是组成网络的个体自我。博特的结构洞理论是中观层次社会资本理论分析的经典。另外,所有以组织作为对社会资本的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都属于这个层次。

宏观: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分析被称为嵌入结构的观点(embedded structure perspective,Brown 1999)。这个层次的社会资本理论关心的是形成、证明和展开社会资本的网络如何嵌入在较大的政治经济系统或文化与规范的系统之中。入结构的观点。将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分析联系起来。(2)个体和群体的分析层次

林南认为,在个体层次上,焦点在于通过个人运用社会资本,如何涉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获得工具性行动中的回报和保持情感性行动中的收益。因此,在这种微观层次上,假定个人进行的这些投资对于个人具有期望回报,那么社会资本就被视为与人力资本类似。个人回报的聚积也对集体有利。然而,这种分析的焦点是:(1)个人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2)个人如何获得嵌入于关系中的资源以产生回报。坚持这种分析战略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林南、博特、弗兰普(H.D.Flap)和波茨等。

研究群体层次上的社会资本关注:(1)某些群体如何发展和维持或多或少的社会资本作为其集体资产;(2)这些集体资产如何增加群体成员的生活机会。布迪厄(1986)和科尔曼(1988,1990)广泛讨论了这种观点,普特南的经验著作也是这种分析的典范。这种观点的中心兴趣是探索集体性社会资本的创造和维持的要素及过程。例如,关系密切的网络被视为手段,集体资本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得到维持,群体的再生产也可以实现。另一个主要兴趣是为什么一个群体的规范、信任、制裁和权威等等是群体的社会资本得以创造和维持的基本要素。

2、概念

(1)布迪厄

当代对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第一个系统表述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他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

布迪厄的概念本质上是工具性的。他关注的是个人通过参与群体活动不断增加的收益以及为了创造这种资源而对社会能力的精心建构。社会网络不是自然赋予的,必须通过投资于群体关系这种制度化的战略来建构,它是其他收益的可靠来源。布迪厄的定义清楚地表明,社会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关系本身,它使个人可以涉取(access to)被群体拥有的资源;另一是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布迪厄从阶级观点出发,把社会资本视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再生群体团结并保持群体的统治地位在相互认可和承认时进行的成员身份投资。群体中的成员身份以排除局外人的清晰界限为基础(例如,

贵族、头衔和家庭),因此,群体的封闭性和群体内部的密度是必需的。

布迪厄的分析重点在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及符号资本的相互转化。他认为,投资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把自我的、私有的特殊利益转化为超功利的、集体的、公共的、合法的利益。因此,通过社会资本,行动者能够涉取经济资源,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社会资本的这种功效,特别可以在所有那些不同的个人从确实等价的经济和文化资本中获得非常不平等收益的情况下发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赖于行动者可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依赖于与他有关系的个人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以,社会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预设了对社交活动的不间断的努力,这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直接和间接的消耗经济资本。布迪厄的局限主要在于“在最终的分析中,把每一种类型的资本(当然也包括社会资本)都化约为经济资本,忽略了其他类型资本的独特效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带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的决定论色彩。

(2)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

在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科尔曼。按照社会资本的功能,科尔曼把它界定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体,而是由具有两种特征的多种不同实体构成的:它们全部由社会结构的某个方面组成,它们促进了处在该结构内的个体的某些行动”(Coleman,1990)。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行动者能否实现某个特定的工具性行动。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并非完全可被替代。为某种行动提供便利条件的特定社会资本,对其他行动可能根本无用,甚至有害。但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它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之中。

科尔曼认为,通过识别社会结构的功能,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有利于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因为社会结构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导致了宏观水平的不同行为以及微观水平的不同结果。

他把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概述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权威关系。

社会环境的可信任程度,即应尽的义务是否兑现和个人履行义务的范围对义务与期望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某人在社会结构中承担的义务和期望较多,无论这种义务涉及的资源是什么,此人就拥有较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理性行动者之所以使他人对自己承担义务,是由于他人能够获得某种超过义务的利益。

利用业已存在的社会关系获取信息在为行动提供基础方面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获得某些不易通过公开渠道接触的内部信息方面,社会资本更有作用。

在集体内部,命令式规范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这类规范要求人们放弃自我利益,依集体利益行动。这类规范总是得到社会的支持而强化。作为社会资本的规范造就了新的民族国家并使众多的家庭得到巩固,还为社会运动的成熟与发展得供了有利条件。在其他情况下,规范主要靠外部支持即奖励遵守规范者、惩罚越轨者来实现,因此限制了成员的某些行动。当人们意识到解决共同性问题而需要相应的社会资本时,他们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把权威赋予某个代理人。

如果控制权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可以增加社会资本的总量。上述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建各种自治组织来形成,从而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

科尔曼还分析了影响社会资本创造、保持和消亡的各种因素:第一,社会网络的封闭性,保证了相互信任、规范、权威和制裁等的建立和维持,这些团结力可以保证能够动员网络资源。第二,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除了以职位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都依赖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社会组织或社会关系的瓦解会使社会资本消亡殆尽。以职位而不是人为结构元素的社会组织的创立,提供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资本,使该社会组织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稳定;但对于社会资本而言,个人流动将使社会资本赖以存在的相应结构完全消失。第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创造社会资本的途径是把某种要求强加给其信仰者,即要求信仰者按照某种既定的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行动,而不考虑其自身的利益。集体意识形态如宗教的这种作用尤其明显。但是,强调自得其乐,信奉个人独立与自由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则会抑制社会资本的形成。

第四,官方认可的富裕及需要的满足,将降低社会资本的价值,并使已经形成的社会资本无法更新,因为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相互帮助的人越多,所创造的社会资本的数量越大;而

富裕、政府资助等因素使人们相互需要的程度越低,所创造的社会资本越少。总之,社会资本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贬值,需要不断更新和增值。无法保持期望与义务关系经久不衰,没有定期的交流,规范也就无法维持。

科尔曼的局限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社会资本的界定相当模糊。在社会资本的术语下,既包括产生社会资本的机制,也包括社会资本的后果,还包括为原因和效果具体化提供背景的“可利用的”社会组织。他并没有区分资源和通过不同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涉取资源的能力。要全面系统地界定这个概念,必须区分:(1)社会资本的拥有者,(2)社会资本的来源,(3)社会资本本身。在科尔曼之后,这三个因素在讨论中经常被混淆。第二,他用社会资本的功能为社会资本下定义,在逻辑上混淆了原因和后果。众所周知,不同的原因可以导致相同的结果,或者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分类需要细致的经验研究。不幸的是,许多研究者都错误地认定,社会资本可以从其结果来界定,或者认为社会资本总是导致“生产性”或积极的后果。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研究的大部分工作是开创性的和富有洞察力、启示性的,只是他在概念界定方面的错误需要纠正。也许出于不能把社会资本与其结果区别开的观点,也许出于他的假定,即作为集体动产的社会资本可以在它的许多不同形式诸如信任、规范、制裁和权威中发现,科尔曼本人也质疑“社会资本是否可以像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将成为社会科学中有用的一个定量概念,这有待于发现;它的当前价值主要在于社会系统中定性分析和运用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性”。(3)罗伯特·D.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

“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Putnam,1993)

在普特南看来,一个依赖普遍性互惠的社会比一个没有信任的社会更有效率,正像货币交换比以物易物更有效率一样,因为信任为社会生活增添了润滑剂。他还认为,像信任、惯例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公民参与的网络孕育了一般性交流的牢固准则,促进了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提高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因为当政治和经济谈判在社会互动的密集网络中进行时,就会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公民参与的网络体现了过去的合作成果,它可以充当未来合作的文化模板。一次成功的合作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这种社会资本的形成有利于未来的充分和连续合作。由于把“我”扩展为“我们”,提高了参与者对集体利益的“兴趣”,互动的密集网络有可能扩大参与者对自我的认识。总之,和常规资本不同的是,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它不是从中获益的那些人的私有财产。和清洁的空气、安全的街道这些公共物品一样,社会资本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这意味着社会资本必然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副产品,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转移。

实际上,普特南把社会资本等同于市镇、都市甚至整个国家这样的社区中的“公民精神”(civicness)的水平。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的存量就是一个社区中人们参加、参与社团活动的水平,测量的标准包括阅报、参与志愿组织以及对政治权威的信任表达等等。他用参与投票、家长—教师协会、妇女选民联盟、红十字会、工会、宗教群体、互助及嗜好俱乐部的活动等指标来分析美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得出了美国社会资本在1960-90年代急剧下降的结论。他有关社会资本正在下降的论著一问世,立即遭到了来自多方的抨击。有批评者指出,普特南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忽略了其他类型的公民行动。比如,人们也许放弃了对妇女选民联盟或家长—教师协会的热情和投入,转而参加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其他活动诸如单身俱乐部、职业培训、社会福利服务、幼儿服务等等;人们也许离开了传统的个人或功利性的公民组织,转而加入了商业组织,像以前参加基督教女青年会是为了使用体育馆,现在人们则多选择去健身俱乐部;另外,随着以问题为导向的政治运动的增长,人们更经常地参与具体的政治活动和公民活动(如美国面向教育兄弟会、适宜人类栖息组织)。他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跨阶级和组织的动力。实际上,许多公民社团正是由于这种动力而形成、存在和衰落的。他漠视美国1960-70年代的文化断裂,这也使他的结论不那么令人信服(Skocpol,1996)。

波茨指出,虽然上述批评具有合理性,但是并没有解决普特南观点中的致命问题,即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和同义反复:社会资本作为社区和民族的特征,同时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它既可以导致良好的

结局,也同样可以引发糟糕的结果。城市和民族—国家的发达与否与社会资本的丰富或匮乏密切相关,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他的社会资本的定义是从结果开始的(这点有点像科尔曼,他的社会资本的定义就直接来自于前者)。波茨告诫社会资本的分析者,要避免同义反复和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必须遵守特定的原则:第一,要在理论和实证上把概念的定义与其结果区别开;第二,要在因果方向性上有所控制,这样可以在论证中使社会资本的存在先于它的可能结果;第三,要控制其他的、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及其结果的因素;第四,要全面认识社区的社会资本的历史来源(Portes,1998)。

(4)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

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表述、指标测量和理论模型的建构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林南。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

按照这一定义,社会资本的概念包括三种成分:

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涉取这些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有目的行动中的个人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资源。因此可以构想,社会资本包含的三种成分涉及到结构和行动:结构的(嵌入性),机会(可涉取性)和行动导向(运用)方面”。林南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在具有期望回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投资”。个人为了创造收益才参与互动和建立网络。

他把社会资本的功能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信息的流动。通常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处于某种战略地位或等级位置中的关系人,由于较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可以为个人提供以其他方式不易获得的关于机会和选择的有用信息。同样地,这些关系会提醒处在生产或消费市场中的一个组织及其代理人甚至一个社区关于在其他方面未被意识到的个人的可用性和利益。这些信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组织招募到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使个人找到可以使用其资本和提供适当回报的“较好的”组织。

第二,社会关系人可以对代理人(如组织的招募者或管理者)施加影响,这些代理人在有关行动者的决定(如雇佣或提升)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某些社会关系,由于其所处的战略位置(如结构洞)和地位(例如权限或监督能力),在组织代理人的决策中也拥有更有价值的资源和行使更大的权力(例如,对代理人依赖的极大不平衡)。因此,在关于一个个人的决策过程中“说一句话”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资源及其被确认的与这个人的关系,也被组织及其代理人视作这个人的社会信任的证明,某些信任反映了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和关系,他/她的社会资本涉取资源的能力。个人背后的身份通过这些关系为组织及其代理人提供了保证——个人可以提供超出个体的个人资本的另外资源,某些资源对于组织也是有用的。

第四,社会关系被期待着强化身份和认可。一个人被确认和识别的价值作为个人和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类似利益和资源,不仅提供情感支持,而且获得某些资源的公共认可。这些强化对维持心理健康和资源所有权是必不可少的。

林南认为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三个过程:(1)社会资本中的投资;(2)社会资本的涉取和动员;(3)社会资本的回报。

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

工具性行动被理解为获得不为行动者拥有的资源,而情感性行动被理解为维持已被行动者拥有的资源。对工具性行动而言,可以确认三种可能的回报:经济回报、政治回报和社会回报。每一种回报都可被视作增加的资本。经济回报是直接的。政治回报也类似于直接,表现为一个组织中的等级地位。而作为社会回报的声望是社会收益的一个指标。声望可被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网络中的某个人做出的善意/非善意的评价。社会资本交换中的一个关键争端是,交换也许是不对称的:他人把好感给予自我,自我的行动受到促进。不像经济交换,在那里,互惠的和对称的交易是短期和长期所期待的。社会交换不需要这种期待。社会交换所期待的是自我和他人都承认不对称交换会造成前者对后者的社会债务,后者增加了社会信任。自我必需在公众场合公开地承认其社会债务,以维持他/她与他人的关系。网络中的公开承认可以传播他人的声望。债务越多,网络越大,自我和他人维持关系的需要越强烈,在网络中传播信用的倾向越明显,因此,他人所获得的声望越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人通过伴随着物

质资源(如财富)和等级地位(如权力)的声望得到满足,这构成了工具性行动中三种回报之一的基础。对情感性行动来说,社会资本是巩固资源和防止可能的资源损失的一种工具。原则上是接近和动员享有利益和控制类似资源的其他人;因此,为了保存现有资源,可以储存和共享嵌入性资源。

情感性回报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

身体健康包括维持身体功能的合格、免除疾病和伤害。心理健康反映了抵抗压力、维持认知和情感平衡的能力。生活满意指对各种生活领域如家庭、婚姻、工作、社区和邻里环境的乐观和满足。对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的回报经常是彼此增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承受持久工作负担的能力和获得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可靠性。同样,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经常提供维持身体健康的资源。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也同样被期待着对经济、政治和社会收益产生交互的影响。然而,导致工具性和情感性回报的因素被期待着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如前所述,开放的网络和关系更可能接近和运用“桥梁”去获得一个人的社会圈子中缺乏的资源,增强其获取资源和工具性回报的机会。另一方面,一个在成员中具有更亲密的互惠关系的紧密型网络,会增加动员拥有共享利益和资源的其他人以保护现存资源的可能性。此外,外生因素诸如社区和制度安排及与竞争动机相对的传统动机会对网络和关系的密度和开放性及工具性或情感性行动的成功做出不同的贡献。林南预测到,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方兴未艾,为社会资本研究者提供了另一重要阵地。这种刚出现的新制度和文化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基础。在他看来,所有形式的资本发展的全部范围和效用都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考察到,计算机网络基本上是关系和嵌入性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理解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建立和分割社会资本的。最重要的是,社会资本研究者应该解释:社会资本是否和如何在意识、影响和市民社会方面超过个人资本。在此意义上,社会资本并不是垂死的,可能是扩张的和全球性的。

(5)其他:

①亚历詹德罗·波茨对社会资本的系统表述

波茨对社会资本提出了精致和全面的表述。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embeddedness)的结果”。

波茨区分了理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理性嵌入即双方的互惠的预期,建立在双方关系取得强迫对方承认的预期能力的基础上。但是,当行动的双方成为更大网络的一部分时(即结构性嵌入),信任就会随着相互期待而增加,更大的社区会强制推行各种约束因素,波茨称之为“可强制推行的信任”。波茨认为,互惠的期待与可强制推行的信任二者都是借助于对约束因素的恐惧而推行的。通过从双方约束预期调节的社会联系向由强制推行的信任调节的社会联系的过渡,波茨把社会资本概念从自我中心(ego-center)层次扩展为更宏观的社会结构影响的层次。

他区分了另外两种社会资本,即:第一,使价值和规范内化,能够驱使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一般道德命令而把资源转让给别人;第二,有限团结(bounded solidarity),可以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认同内部人集体的需要和目标而把自身的资源转让给他人。波茨的社会资本理论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详细阐述了不同自我之间社会联系特征的差异。他把这些差异解释为包含自我在内的社会网络不同特征的结果,解释为嵌入网络的程度或类型的结果。沿着波茨的思路,我们可以把社会资本构想为一个有过程的、自我与社会结构之间因果互惠的能动结果。第二,他区分了社会资本结构化背后的各种不同动因,因而进一步阐明了波茨的单向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使我们可以从自我嵌入的视角出发,用各种不同的动力、动因和社会结构理论系统地阐述社会资本概念。

②罗纳德·博特的“结构洞”社会资本观

罗纳德·博特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之为“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Burt,1992,亦即“结构洞的社会资本”。如果说科尔曼、布迪厄和普特南等强调紧密联系的网络是社会资本出现的条件,那么博特强调的是相反的情况。在他看来,正是联系的相对缺乏(他称为“结构洞”)推动了个人的流动、信息的获得和资源的涉取。博特指出,从谁“那里”获取资源从属于通过网络结构获取这些资源。由于构成双边关系的个体与大多数类似者共享利益、财富、权力和价值等等,所以自我封闭的网

络只能提供重复的资源。网络中的结构洞不仅有更大的获取非重复资源的机会,而且可以为由结构洞连接的一组组结点之间控制资源流动在战略上进行定位,因而他构造了一个有关社会资本系统内各种权力关系的概念框架(Burt,1992)。

与格兰诺维特相反,博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重要的因素不是关系的强弱,而是它们在已经建立的关系网络中是重复的还是非剩余的。他认为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受到网络限制、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等级制等因素的影响。

(1)网络限制与社会资本负相关:围绕某个人而形成的网络限制了中介机会的出现,网络直接或间接地集中在某个单独的人身上。网络限制越多意味着结构洞越少。

(2)网络规模与结构洞的社会资本正相关:在一般情况下,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的成员占有结构洞的机会就越多,因而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在网络规模确定的情况下,网络中非剩余的关系越多,相应的社会资本越丰富。

(3)网络密度与结构洞的社会资本负相关:网络密度越低,网络成员中的结构洞越多,社会资本越丰富;相反,网络密度越高,社会资本越贫乏。

(4)等级制与社会资本负相关:等级制测量的是间接联系集中于一个中心关系人(contact)的程度。集中度越高,社会资本越贫乏。博特用实证资料对上述四个有关社会资本网络效应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③边燕杰的“强关系”与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

格兰诺维特“弱连带优势理论”指出,弱连带较之于强连带有更好的找职效果。第一,一个弱连带多的人,其社会网的范围会很大,因此收集到求才的信息会很多。强连带重复信息多,而弱连带较多的人能够将信息传递得较远,这样的信息利益是经由进入的快捷方式、时机以及介绍三种形式出现的。第二,如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所言,人际关系指向有价值的资源时则机会较多,比如年轻人与年长者有关系,社会地位低的人与社会地位高的人有关系,这种跨越两个团体间的关系往往在找职过程中成为“贵人”。格兰诺维特进一步指出两个团体间的“桥”必然是弱连带。同类人因为兴趣、性格相同而物以类聚,相同群体的成员会因为内部社会网较密也较易互有连带,但是不同群体间却很难建立关系,其间的沟通就有赖于两团体中各有一名成员相互认识,而形成唯一的一条通路,即“桥”。边燕杰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强关系”才更可能发挥作用。

④弗纳兹等人发现了对雇主来说,在寻找新雇员时使用社会网络可以起到扩大雇佣范围,保证员工质量,并提高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的消极作用

⑴波茨指出了社会资本的四个消极功能:

①在一个群体中,为群体成员带来收益的强关系,通常也会阻碍该群体之外的其他人获得为该群体控制的社会资源,意味着外群体成员在获得这种资源时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

②个人所属群体或成员的封闭性,将会阻止成员的创新能力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③整个群体从社会资本获益是以牺牲和限制个人自由为代价的。社会联系的加强,必将导致个体服从群体甚至个体消失于群体之中的局面。

④由于少数民族或劣势群体共同的敌视和反对主流社会的经历,在群体团结得到巩固和保持被压制群体成员基本稳定的同时,也使更有野心和创新精神的成员被迫离开其熟悉的群体和社区。

⑵威尔逊发现了美国城市贫民窟的居民们由于缺乏进入正式劳动力市场的途径,不得不过多地依赖于个人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来获得就业的信息和机会,反而造成一种贫困的“自我复制”以及贫困群体与主流社会的“隔离”。

⑶晋军发现了“外人成本”。

第三章组织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性质

1、组织目标:是组织努力争取达到和所希望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2、组织目标的作用:

目标提供了从可选择的行为方向中进行创造和选择的标准。目标的认知功能特别重要:目标为决策和行为提供了指导方针的同时,也将压制因素施予其上。(理性系统)

对参与者而言,目标是认同和动因的来源。目标可以被用作征服对手和从环境中收集资源的意识形态武器。强调了目标的动因特质。单就动机目标而言,含糊而笼统的目标已经足够。(自然系统)目标的认知和动机特质强调其对组织参与者的影响,而目标的象征方面则向组织的观众,包括公众、顾客、纳税人、管理者等表明了其重要意义。组织采用的目标、组织服务的目标、组织体现和代表的目标等一切象征目标,对组织获取合法地位、找到联盟者、吸引资源和职工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各种目标陈述(用于指导行为、激励行为、代表行为、证明行为、评估行为的目标),也许根本就不是很一致的。

3、组织目标的分类

二、影响目标制定的因素

三、目标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四、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技巧,它指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的愿望严格规定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此尺度作为组织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作贡献的标准。

2、目标管理的要素

3、目标管理的过程

四、目标置换

组织制度化,组织通常能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就是组织的制度化。

目标置换是组织制度化的一种负面效应。当组织成员更加关注组织本身的存续和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而不去关心是否与组织实际目标相符合时,这一现象就会发生。目标置换有着多种形式。组织成员热衷于保持他们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因而就把这个目标当成组织的目标。当组织规章制度本身成为目的时目标置换也会发生。默顿,科层制仪式主义。目标置换的第三种形式是雇员之间非正式结构的发展,导致他们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组织的需要。

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性质

1、组织结构: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2、组织结构的传统研究

3、组织结构的要素分析

二、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三、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概念

2、组织设计的原则

⑴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

⑵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

3、组织设计的程序

4、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四、非正式组织

1、非正式组织:同一正式组织中的某种成员,由于特定的动因而形成的非工作的结合形式,或者说是同一正式组织中具有某种共同性的成员的非法定的自然人际关系的结合体。

2、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⑴顺乎自然。

⑵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

⑶背景上具有共同性。

⑷在形式上具有不稳定性。

⑸人员构成上具有不确定性。

⑹组织类别上具有共生性。

⑺组织行为上具有激烈性。

⑻以影响力来实现领导。

⑼会形成团体压力。

⑽非正式组织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自身的功能,并通过功能的发挥,来影响甚至控制周围的一切。

3、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⑴同学。⑵同乡。⑶同宗。⑷同好。⑸同个性。

⑹同出身。⑺同经历。⑻同地位。⑼同命运。⑽同侪。

4、非正式组织的正向功能:

⑴内聚。增进组织的内聚力,强化团体意识,促进内部团结,加强组织观念,维持为完成正式组织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文化价值观。

⑵机会。提供组织成员所需要的社交满足感和受人尊重的机会、给成员以相当的承认和肯定,从而弥补正式组织对个人的忽视,增加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⑶沟通。经由非正式的途径,扩大、加快和加强信息的传输,增加信息渠道,促进意见和感情的沟通,减少由于误会而造成的隔阂,加强组织联系。

⑷控制。生发机关内部的社会控制力量,以道德、行为规范、传统观念、革新思想和舆论的方式,防止和反对懒惰、松懈和违法乱纪。

⑸协调。调节和改善组织气候,打通工作障碍,协调人际关系,克服人事纠纷,化解矛盾和冲突,减少内耗。形成融洽的工作气氛。

⑹弹性。

⑺向心。

⑻制衡。

⑼补偿。为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成员提供倾诉、发泄、调整和稳定情绪的机会和场合,减少不良情绪的积累,使这部分人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从而有助于减少工作的损失率和人员的损失率。

⑽变革。

5、非正式组织的反向功能

⑴对立。

⑵不虞。其组织类型不明显、人员构成不确定的特点往往使其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常使正式组织的管理人员预料不及或无从预料,从而影响判断,增加领导负担。

⑶冲突。

⑷外溢。对正式组织既不损害,也无助益,呈中性状态,但工作外的追求往往过于强烈和执着,因而实际上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正式工作采取低标准。

⑸误导。⑹抑制。⑺阻碍。⑻逆反。⑼排斥。⑽取代。

五、中国的单位制

1、单位制:指国家主要通过“单位”对所有因素的吸纳来有效配置有限的资源,单位成为国家和社会成员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国家通过“单位”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把整个社会编织在一起。

2、主要特征: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

单位功能的全能性;

单位的政治调控性和非独立性;

单位成员对单位的依附性;

单位的封闭性;

单位之间的行政差别。

第五章组织决策

一、组织决策的概念和类型

1、组织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2、决策类型

⑴按性质划分

⑵按决策的领导层次划分

⑶按时间长短划分

⑷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划分

⑸按决策模式可划分为纯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

①纯理性模式

ⅰ纯理性模式的四个要素:

A、人们知道自己的目标;

B、人们知道面临的选择;

C、人们知道这些选择的后果;

D、人们知道并遵守(最大化)决策的规则以进行选择。

ⅱ、纯理性模式的两个假设:

A、决策者占有“充分信息”,即人们知道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这些选择的结果。

B、决策者的“充分理性”,即人们不仅有能力来收集、加工这些信息,而且有能力作出理性的决断。

②有限理性模式赫伯特·西蒙在20世纪50年代首创。

ⅰ、有限理性的基本思想: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为,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以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最大化。人们试图按照理性去行动,但是由于理性本身是有限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理性的范围内行为。

ⅱ基本内容:

A、人们的决策过程通常并不是考虑所有的选择,而是只考虑其中的部分选择。

B、人们对不同选择之间的考虑不是像理性模式所说的那样同时加以比较评判,而是按循序成对的方式进行的。

C、人们进行选择的原则不是“最大化”原则,而是“满意”原则。

二、组织决策的程序

三、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四、组织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1、头脑风暴法

2、列单法

3、德尔菲法

4、决策树法

5、定量方法

⑴线性规划

⑵排队论

⑶博弈论

⑷概率论

五、为什么获得良好的决策非常困难?

决策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第一,目标的模糊性。多重目标并存,相互竞争。政治妥协。

第二,历史事件的模糊性。通过经验和对组织过去经历的认识来制定,但解释不一致,

因角色、经历、时间、距离不同而异。

第三,理解解释的模糊性。对信息的理解因个人的经历、地位、利益、思维惯性不同而异。

第四,组织过程的模糊性。非正式社会规则,注意力,时间不同而异。利益的妥协。

六、组织决策过程启动的两个不同机制。

问题导向的决策和答案导向的决策。

问题导向的决策:根据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当对组织状态不满意时,启动组织决策过程去解决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救赎”式的决策过程。

答案导向的决策: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未雨绸缪”式的组织行为。

问题导向的决策可能由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诱发,答案导向的决策可能是与生产过程毫无关联的制度环境的产物。

第六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组织变革的概念与性质

(一)组织变革:组织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便能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现有状态的修正和改变。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莱维特)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结构的改变,也就是对组织成员及领导者所担负的责任和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包括划分和合并新的部门、协调各部门工作、调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等。

2、以工作任务和技术为重点。对组织部门、层次、工作任务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更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技术工具,改变解决问题的机制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主要表现为:

①工作扩大化。指横向扩大工作范围,主要是在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中,为减少职工的单调、乏味而扩大工作内容,使一个人同时承担几项或周期性更长的工作。

②工作丰富化。指纵向丰富工作内容,让职工有自主权,有时会参加计划和设计,获得信息反馈,评估和修正自己的工作。

③自治群体。让基层组织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自己控制工作进度和管理,以及自己进行许多常规决策。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把工作上相互依赖的人们组织为关系密切的小群体;二是职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工作任务的权力。

3、以人为重点。指人员的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的变革以及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包括人员更新、改变激励机制和素质的更新。

(三)组织变革的原因

(四)组织变革的阻力

组织变革时所遇到的阻力,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个人和组织原因。

1、个人原因:

①变革导致个人对未来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组织变革是改变组织现状,以达到预期的未来状态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组织变革本身充满不确定性。人们一旦处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会对未来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抵制变革的情绪与行为。

②变革威胁到个人既得的利益。

③变革与个人的习惯、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也会引起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抵制。

④对变革的目的、意义了解不足。

⑤员工性格使然。研究已经显示,倾向于安稳,不愿意冒险的员工更倾向于抱怨组织变革。

⑥能力或资源不足。变革往往伴随着新业务流程、新技术、新工作方法的导入。故此,对员工个人现有技术能力提出挑战。当员工能力不足以完成工作任务时,阻力便随之产生。

⑦有些员工根本就认为当前的变革是错误的。

2、组织方面原因:

①管理层不积极参与。

②没有与改革相适当的组织结构或管理制度。

③不注重组织文化的重塑。

(五)如何消除组织变革的阻力

二、组织变革的过程与模式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

1、勒温的三阶段变革模型。心理机制。Lewin(1951)提出一个包含解冻、变革、再冻结等三个步骤的有计划组织变革模型,用以解释和指导如何发动、管理和稳定变革过程。

第一阶段:解冻(Unfreezing)——创造变革动力。包括三种机制。

机制1:必须确定地否定目前的行为或态度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强化或稳定。

机制2:这种否定必须建立足够的、能产生变革的迫切感。

机制3:通过减少变革的障碍,或通过减少对失败的恐惧感来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变革(Changing)——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包括两种机制。

机制1:对角色模型的认同。

机制2: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多种信息加以选择,并在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自己特殊问题的信息。第三阶段:再冻结(Refreezing)——巩固变革成果。包括两种机制。

机制1:让成员有机会检验新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机制2:让成员有机会检验与其有重要关系的其他人是否接受和肯定新的态度。

注意使参与变革的成员在物质需求和社会需求上得到变革带来的利益。

2、科特(Kotter)的领导变革模型。

Kotter认为,组织变革失败往往是由于高层管理部门犯了错误。Kotter的研究表明,成功的组织变革有70%~90%由于变革领导成效,还有10%~30%是由于管理部门的努力。

提出了指导组织变革规范发展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确立急迫感;

第二步:组织联盟;

第三步:确定远景及战略;

第四步:宣传变革远景;

第五步:授权员工采取行动;

第六步:产生短期效果;

第七步:巩固成就;

第八步:使变革制度化。

3、卡斯特(Kast)的组织变革过程模型

Kast提出了组织变革过程的六个步骤:

①审视状态:对组织内外环境现状进行回顾、反省、评价、研究;

②觉察问题:识别组织中存在问题,确定组织变革需要;

③辨明差距:找出现状与所希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分析所存在问题;

④设计方法:提出和评定多种备择方法,经过讨论和绩效测量,作出选择;

⑤实施变革:根据所选方法及行动方案,实施变革行动;

⑥反馈:评价效果,实行反馈。若有问题,再次循环此过程。

第十二章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与日常社会

(一)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与日常社会的基本概念

1、网络社会很少作出具体界定。大体分为两类:

⑴一种是作为新社会形态结构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

卡斯特(Castells)《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界定。此处“网络”(network),并非指互联网(internet)或电脑网络(computer network),“而是指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nodes)”。从”网络“的角度,社会结构可以定义为位置或节点之间联系的形式。

“网络”是一种分析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整体结构的有力工具和视角。各种社会单位,从个人、家庭、社会组织乃至更大的国家都存在于其他单位的关系网络中,各种社会资源在这些网络中流动。

与前述社会网理论一脉相承。

卡斯特特别强调“新的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其作用下,人类社会的“网络”结构才能够“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甚至可以在全球以一个“即时”状态运行。

微电子、电脑、电信、广播、光电、生物遗传工程。

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

网络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中的共同的社会结构逻辑。

⑵另一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网络社会”。(Cybersociety)赛博社会,这是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情境所形成的一个沟通信息的空间。成为一个非工具性的互动场所。而且就其所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关系而言,它也是一种社会形式。

从本质上看,网络社会是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环境,其关系网具有虚拟特征,但最终网络社会是一种客观现象。

2、虚拟社会

Virtual society,理解为Cybersociety。强调了社会的“虚拟化”特征。

3、日常社会

强调现实性

(二)网络社会的特征

1、虚拟性

非物质性、匿名性、间接性、符号性、模糊性

2、开放性

3、自主性(自由性)

4、平等性

5、民主性

6、广泛性

7、风险性

(三)网络社会与日常社会(现实社会)的关系

二、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一)影响

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一体化

3、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

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4、文化的一体化;多样性的危机

(二)网络社会问题

1、网络沉溺

网络行动者进入和沉浸到虚拟化的网络空间的过程中,对电脑、互联网以及整个网络世界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依赖、甚至痴迷的程度,难以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样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问题,从而造成一种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乃至生理失调的状况。

如何判定:

①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

②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本丧失。

③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出现紊乱。

④身心健康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2、网络越轨和网络犯罪

网络怠工、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网络色情、网络犯罪

3、数字鸿沟下的不平等

4、网恋

(三)网络社会的悖论

自主性与主体自我意识的混沌

平等与不平等

民主、自由与控制

信任与不信任

信息资源的丰富与贫瘠

第十三章NGO

一、NGO的概念与性质

(一)NGO的概念

1、来源:市场经济初期,出现一批关注穷人、救灾、福利的民间社会组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隐约出现。托克维尔1830年访问美国时,感受到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志愿精神。他认为正是这种精神,正是因为美国在政府、企业之外存在一个强大的非政府组织,才造就了美国的繁荣。NGO是在过去一百年间发展起来的。最早之一的是1863年建立的国际红十字会。“非政府组织”一词开始于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联合国宪章第71条款第10章中提出作为机构的咨询角色。强调联合国也需要那些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

1980年代以后,NGO一方面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包括妇女问题、环境问题等各种全球性问题上,可以越来越多地看到NGO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NGO在国家范畴乃至社区范畴内越来越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社会治理结构变革的中间力量。

2、概念;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志愿性的社会组织。

(二)NGO的基本性质

1、非政府性(独立性)

2、非营利性:这些机构都不向它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

3、自治性:这些机构基本上是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4、志愿性:这些机构的成员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

5、正式性(正规性):经过登记注册,有合法身份,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和结构。

6、公益性。

曾经包括非政治性和非宗教性,已去掉。

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

(三)NGO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NPO,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非营利组织,指那些有服务公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

这个概念出现得晚一些。大致是从1980年代开始流行。它的背景是美国联邦税法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规定。其实这个概念与NGO在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把政府和企业排除在外,指那些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2、其他

社会团体(简称社团,狭义的是指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但在中国很多时候它又泛

指社会组织,因此在外延上相当于NGO);

第三部门(Third Sector);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VO);公民(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等。对这些概念,大多数业内人士在使用它们时基本上是指同一概念,只是表现出个人的偏好差异。一般而言,NGO强调的是概念的非政府的一面,即和政府的区别。NPO则强调其与企业的区别,第三部门强调的是与政府和企业的区别,公民社会则是从社会的非组织的角度描述NGO,志愿者组织则强调其志愿性的特征。

二、中国NGO的发展状况

中国NGO的发展起步比较晚。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同时在怀柔召开了世界妇女NGO 论坛,随后NGO的概念才逐渐被人使用。而在此之前我们习惯使用的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概念。

2004年NGO元年

颜色革命

NGO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NGO主要致力于公害的治理,表现出强烈的与政府的对抗性。到了80年代,愤怒的NGO组织将关注点由污染控制转向生态建设,开始重视对生态的保护。90年代,NGO们开始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由较早的激烈对抗向专业化发展,逐渐变为政府的专业伙伴。目前,NGO的专业化进一步加深,向着专业决策方向发展。

存在问题:资源不足,能力不足,缺乏自治,发展不平衡

美国福特基金会:1936年创立,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1988年,福特基金会是第一批被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

香港乐施会

Heifer International

NGO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它的独立性和忠于使命.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组织社会学复习内容

组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依赖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组织特性:①、目标清晰、明确、理解②、劳动分工,权威分配③、权力集中,控制行为④、组织兴盛,替代,消亡 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即社会学对组织现象的研究。 研究客体:正式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有章程的、联合的社会组织。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认识。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基本结构的功能分析、组织运转与规律探求、组织运转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传统组织结构:特点:金字塔式的纵向型组织 运作特点:动员能力强大、人治关系、持续短暂(替代性问题) 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上:政治组织与具体专业组织合二为一。行为上:专业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行为取向融为一体。功能上:多元化 科学管理理论 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工人的努力方向,以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内容:A、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使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 B、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为达到上述的高额报酬,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确保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条件,从而具备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 D、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都要服从相同的规范: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对劳动过程的要求。 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基本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它把组织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规则的关系,以个人间的相互留恋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主要调节手段是集体所采纳的行为规范。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材料分析题。 一、简答题(32分) 1、请说明三种常用的组织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规则: 第一,不许批评别人的意见,在没有讲完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之前,不以任何方式评论它们; 第二,欢迎新思路,思路越宽越好;争取较多的意见,建议越多,越有可能出现高质量的意见; 第三,寻求建议的归纳和补充,欢迎对别人的原建议作出改进。 ②列单法 程序: 第一,公布问题,由各位专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行办法,不要跟别人商量; 第二,经过规定的时间(一般15分钟),每个与会者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每次只能发表一个意见; 第三,当个人发表意见时,记录员在纸上记下这些意见,一直到大家意见发表完毕为止,不记这个意见是谁提出的; 第四;记下的每项意见都按他的优点,可行性和其他特 点进行讨论; 第五,群体对各种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得票 多的就成为全体最终决策。 ③决策树 决策树是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决策方案及出现 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组排列,然后确定最佳方案的决策 过程。 2、研究领导模式的几种重要理论 ①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 (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 领导方式是一个连续变量,从“独裁式”的领导方 式到极度民主化的“放任型”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 种领导方式。 ②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 ●基本观点: A、任何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有效, 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领导者 对职工信任程度,及职工对领导者的忠诚和领导者是否 有吸引力)。 (2)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指下达的工作是常规的、惯 例的、还是非常规的)。 (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强弱(即指领导者的职位、权 力与权威、被上级与组织支持程度)。 B、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增强领导有效 性的方法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的领导风格,并使之与 情境相适应。 为此,菲德勒设计了LPC量表。这种量表的使用方法是 让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作“正反两面”的评 价,从而测量领导者的人格特征与风格。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表明: ?某一领导风格,不能简单地区分优劣,因为在不 同条件下都可能取得好的领导绩效。 ?这一理论对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 领导者的轮职与调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③达标理论(埃文斯、豪斯) 达标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指明途径可以帮助下 属实现他们的工作目标,并通过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组织社会学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组织社会学》第三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私营企业的主要目标是()。 A、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 B、给员工发放工资 C、给国家上交税收 D、给老板创造利润 2、2009年经济回暖后,广东外向型企业接到了的国际短期订单大增,但企业一时间招不到足够的工人。你认为广东民工荒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西部农民工没获悉广东企业的用人需求 B、农民工到广东的路途远,错过了企业的招聘日期 C、长期的低工资,随意的裁员,使农民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 D、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 3、岳飞抗金,未能直捣黄龙府,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可能的原因是赵构担心抗金胜利后,被囚的两位北宋皇帝救回,自己会失去皇位。据此历史事件,你得出什么结论?() A、信息不对称,岳飞冤死乃秦桧所为,赵构被秦桧蒙骗了 B、效率是相对的,爱国将士的愿望未必是皇帝的愿望 C、秦桧这一粒屎,坏了抗金的一锅粥 D、岳飞愚忠报国 4、赫伯特·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思想,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奖。 A、物理学 B、化学 C、经济学 D、文学 5、()指那些直接关系到组织主要受益人群体的需求和愿望满足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次要目标 C、隐形目标 D、长期目标 6、下级采取某项行动前,必须事先跟职能人员商量。此时职能人员的职权为()。 A、强制性磋商 B、赞同性职权 C、功能性职权 D、咨询式幕僚 7、主管领导把某方面的权力完全下授给职能人员,职能人员可以直接向下级下达命令。此时职能人员的职权为()。 A、强制性磋商 B、赞同性职权 C、功能性职权 D、个人幕僚 8、主管领导要求下级采取行动前,不仅要征求职能人员的意见,而且必须获得职能人员的同意。

《组织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小组协作方式 通过案例可知,该机床厂自推行目标管理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得到了改善,企业内部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企业的应变能力随之增强,企业素质也行应得到了提高,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目标管理在企业运行中至关重要。那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这也将成为组织所要探究的问题。对此,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 一、首先,我们应注意目标制定的原则。 根据案例可知,该厂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制定阶段,一般来说,组织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 (一)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那在案例中应表现为,该厂的目标既要有利于服务对象,还有有利于该厂的员工,同时还要有利于该厂的决策层以及领导层。 (二)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那该厂的目标制定一定不能过于笼统和抽象,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可以将总目标设定成应生产多少件产品,员工出勤率应达到多少等。 (三)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应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例如该厂将目标细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总目标的制订、部门目标的制订、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全厂首先是制定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各个部门又根据总的目标制定部门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部门到个人这样一个过程,最终使得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二、其次,在目标管理中,我们还要注意目标实施的方法。 目标实施也是该厂目标管理的第二个阶段。该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三项工作: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加强经济考核、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一)加强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由于该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这种“自

组织社会学答案

组织社会学 一、选择 1. 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 a)直线式职能制结构形式 b)矩阵组织结构形式: 工程矩阵结构、产品矩阵结构、项目矩阵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2.冲突变迁:传统观点、人际关系观点、相互作用观点 3.冲突类型的功能分析: (一)正功能的冲突类型: 超个人冲突、手段性冲突、非基础性冲突 (二)负功能的冲突类型: 个性化冲突、目的性冲突、基础性冲突 二、简答 1.组织的任务:(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 (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 2.组织的基本变项: 人的变项、组织的变项、环境的变项 3.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研究组织运用新设施或出现新的变化后对组织内外各要素产生的影响。主要有:(1)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2)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3)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4)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 4.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科层组织理论,科层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 泰罗指出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探讨了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 共同点:把组织看成一个理性的工具,认为组织的效率是源于组织的理性 (二)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梅约主要研究组织非正式结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马斯洛和郝次伯格从不同角度考虑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 麦克格雷戈探讨人性及人的行为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问题 共同点:把组织现象看成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组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工具,而是人们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结构,因此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动机、需求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 (三)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共同点:人们的注意力已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组织是被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 (四)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共同点:把组织看成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也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 5.韦伯关于权威类型的分析: 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感召性权威 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1)基于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4)职员非人格化 (5)量才用人 (6)行政效率 6.科层制的局限性及其发展: 正功能:(1)依据科层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机构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能体现组织追求高效率的目标 (2)专家和技术人员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密切的配合,还有事本主义原则,这些共同保障了科层组织的运转 (3)科层制在保证其成员行为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管理方式 反功能:(1)严格的纪律、繁琐的规则是组织成员只照章办事,形成官僚主义人格,同时缺乏人格性 (2)由于组织按专才选用人才,所以当遇到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时,可能会束手无策,从而产生训练出来的功能的现象 (3)权利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的独断和决策失误,同时组织中严格的分层级权利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缺乏应变力 (4)事本主义原则把组织成员限制在工作范围内,缺乏感情沟通,久之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7.组织研究的系统方法: 含义: 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着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联合体,表现形式有经济系统、通 信系统、电气系统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材料分析题。 一、简答题(32分) 1、请说明三种常用得组织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规则: 第一,不许批评别人得意见,在没有讲完所有得意见与建议之前,不以任何方式评论它们; 第二,欢迎新思路,思路越宽越好;争取较多得意见,建议越多,越有可能出现高质量得意见; 第三,寻求建议得归纳与补充,欢迎对别人得原建议作出改进。 ②列单法 程序: 第一,公布问题,由各位专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得瞧法与解决问题得几种可行办法,不要跟别人商量; 第二,经过规定得时间(一般15分钟),每个与会者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得想法,每次只能发表一个意见; 第三,当个人发表意见时,记录员在纸上记下这些意见,一直到大家意见发表完毕为止,不记这个意见就是谁提出得; 第四;记下得每项意见都按她得优点,可行性与其她特点 进行讨论; 第五,群体对各种意见以无记名得方式进行投票,得票多 得就成为全体最终决策。 ③决策树 决策树就是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决策方案及出 现结果得可能性进行分组排列,然后确定最佳方案得决 策过程。 2、研究领导模式得几种重要理论 ①领导方式得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R.Tannenbaum) 与沃伦·施密特(Warren H、Schmidt) ) 领导方式就是一个连续变量,从“独裁式”得领导方 式到极度民主化得“放任型”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种 领导方式。 ②菲德勒得领导权变模型 ●基本观点: A、任何个人得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得情境中有效, 影响领导行为效果得情境因素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得上下级关系(即领导者对职 工信任程度,及职工对领导者得忠诚与领导者就是否有 吸引力)。 (2)任务结构就是否明确(即指下达得工作就是常规得、 惯例得、还就是非常规得)。 (3)领导者得职位权力强弱(即指领导者得职位、权力与 权威、被上级与组织支持程度)。 B、个人得领导风格就是很难改变得。因此增强领导有 效性得方法就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得领导风格,并使 之与情境相适应。 为此,菲德勒设计了LPC量表。这种量表得使用方法就 是让领导者对“最不喜欢得同事”作“正反两面”得评价, 从而测量领导者得人格特征与风格。 菲德勒得领导权变模型表明: ?某一领导风格,不能简单地区分优劣,因为在不同 条件下都可能取得好得领导绩效。 ?这一理论对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领 导者得轮职与调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③达标理论(埃文斯、豪斯) 达标理论认为有效得领导者通过指明途径可以帮助下 属实现她们得工作目标,并通过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与 危险,从而使下属得工作更为顺利,又称为路径—目标理

2018雅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8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1.0分)1.0 分

社会学试题库

社会学 一、判断题 1、社会援助是指由社会向那些生活上处于困境的社会组织提供物质性的救助和支持。( × ) 2、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 ) 3、定量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双变量分析及多变量分析两大部分。( × ) 4、强制的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成制约。( √ ) 5、社会越轨包括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几种类型。( × ) 6、初级群体的功能是单方面的,只有正功能而没有负功能。( × ) 7、社会问题的理论主要有迪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和冲突与派的社会冲突理论。( × ) 8、边际文化指文化的核心地带,或两种文化核心的交界地带。( × ) 9、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 √ ) 10、政治设置是人类社会中最早的一类社会组织设置形式,是人类本身历史的一种直接写照。( × ) 11、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是常用的社会分层的标准。( √ ) 12、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与派的与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代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理论观点。( √ ) 1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外部非正式规定的较为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 ) 14、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人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 ) 15、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 )

16、“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 17、社会政策根据层次可划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类。(√ ) 18、社会与组织关系及组织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 ) 19、文化中心主义即是民族主义。(×) 20、社会整合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 ) 二、填空题 21、(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2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23、我国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社会问题的交织性)、(社会问题的突发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24、(定题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划分; 25、社会的功能包括:(整合的功能)、交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 26、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动力结构)、(运作过程)、(运作方法与手段)三个部分组成。 27、(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28、社会与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主要有三种模式: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社会冲突论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

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05748.html, 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组织社会学论文选题参考 1、组织社会学 2、大学边界的形成与功能: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3、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与管理研究 4、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以吉林省B学校为例 5、如何做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2007年“组织社会学工作坊”综述 6、论组织社会学之建构性张力及其消解 7、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8、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学校课程实施策略 9、组织社会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2009年(第六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综述 10、官僚主义现象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11、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高校去行政化考量 12、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国内组织社会学研究新进展 13、欧盟性质界定的组织社会学透视 14、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15、大学更名的组织社会学透视 16、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17、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组织社会学考察 1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与建设——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19、从社会层面对农村宗族组织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05748.html, 20、大学组织变革的要素分析——组织社会学视角 二、组织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1、社会组织的基本矛盾和组织社会学的内在逻辑 2、我国改制企业职工权益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思考 3、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组织社会学现状 4、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5、《组织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6、民营养老机构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7、超越传统:现代法国组织社会学研究 8、"投名状"的组织社会学意涵 9、医学社会学概论第十九讲医院的组织社会学 10、第十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会议议程 11、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高校班级建设质量研究 12、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浅谈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13、大学内设机构膨胀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14、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会组织目标研究 15、高校和谐工作的组织社会学研究 16、从全职雇员到临时高管--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17、“组织社会学”为什么忘了“社会”? 18、法国社会学家克鲁吉耶介绍组织社会学 19、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非政府组织——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 20、组织社会学理论的生活世界转向

组织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组织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是一个组织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的宗旨。 A、战略目标 B、长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短期目标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是()。 A、整体视角 B、矛盾视角 C、发展视角 D、否定视角 3、建一个砖瓦厂,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下面哪个方面是社会学最需关注的()。 A、需要投入多少资金,雇佣多少劳力,年产值多少? B、用什么原材料,原材料哪里来,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浓烟、污水如何治理? C、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浓烟、污水造成周边农作物减产,农民怨声载道,如何处理邻里关系? D、砖瓦厂的盈亏平衡点是多少? 4、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审全票通过。 A、一 B、二 C、三 D、四 5、《江村经济》中的江村在()省。 A、浙江 B、江苏 C、黑龙江 D、江西 6、科层制理论的提出者韦伯是()国人。 A、中 B、美 C、德 D、法 7、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了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 A、巴思 B、甘特 C、吉尔布雷斯夫妇 D、梅奥 8、哪本著作体现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A、《计件工资制》 B、《科学管理原理》 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D、《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9、麦格雷戈提出了()。 A、决策理论 B、 X·Y理论 C、一般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 10、()是早期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 A、西斯尼克 B、迈耶 C 、D·迪玛奇奥D、 P·托尔博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组织社会学

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埃尔斯特(Elster)提出的这个说法颇有启发——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 帕雷托改进(Pareto Improvment):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所提高。 帕雷托效率如果某种资源分配方案是自愿参与的各方都愿意接受而没有人愿意改变的话(即总体利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就称这种方案是最有效率的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也就是说,各种组织受制度环境制约,追求社会承认,采纳合乎情理的结构或行为。 松散联接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结构关联松散,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每个部门可以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 能力的陷井:即人们在提高适应性、提高效率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人们从事在目前做法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得走出已有结构的困难大大增加。 学习性组织理论:组织可以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试错”、“边干边学”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 问题导向决策模式类似于“救火”式决策模式,即组织只有察觉到“不满意”的状态时才会启动组织决策过程去解决问题,它的启动受以下因素影响: 答案导向的组织决策可以说是“未雨绸缪”是的决策模式,是指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它与制度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启动受以下因素影响: 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资源分配方式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新制度主义 1霍桑试验引出的人际关系学派的一个重要思想:设施、设备并不是生产效率的唯一决定因素 2 二战后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地引进美国社会学中,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了美国社会学家们的极大注意。 3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研究领域中形成了两个大的流派。另外一个学派是卡纳基——梅隆学派,一个是以默顿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主要代表人有西蒙(Herbert Simon),马奇(James March)和塞特(RichardCyert 4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组织社会学的研究集中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上。 5 经济学假设人们的爱好或偏好是不变的;假设人们的行为是追求私利的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限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是周雪光老师讲课内容的整理,因此书中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流畅简洁。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介绍组织社会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佳作。不仅介绍了很多理论流派的观点而且把作者个人的思考过程也体现了出来。作者运用比较理论分析的框架来组织和讨论相关的学术问题。组织社会学作为一个社会学分支,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的理论都源自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其交叉性也显示了组织社会学的丰富和独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对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有了一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并把握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前提假设和解释逻辑。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整个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全书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几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思路,其目的是搭起一个“比较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在这一部分周雪光老师主要介绍了四种理论:一是在“组织与市场”这个主题下介绍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对组织现象的研究;二是在“组织与制度”的主题下介绍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以及其研究活动;三是在“组织与社会网络”的主题下介绍社会网络学派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工作;四是在“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个主题下介绍“有限理性”这一思路和分析概念对研究组织现象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将这些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几个具体的领域当中,看这些理论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是怎样分析、解释问题的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这一部分当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组织内部的激励问题和组织管理等相关课题;第二是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契约制度;第三是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当中的声誉制度,最后是组织决策的相关课题。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着重讨论了一下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的变迁与改造的问题。 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众多理论流派里面的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一章节和个人 的一些看法和感想。首先,有限理性可以用在组织学习理论上,用来解释为何当今组织管理理论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内容之丰富。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把一只叫大卫的老鼠放到一个T型迷宫的入口,我们在迷宫的右端放上食物,看它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如此重复20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老鼠向右转的频率逐渐增加。老鼠喜欢食物,因此她做的选择也是为了食物通过不断的学习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是心理学中一个典型的强化学习模式,不同的环境条件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诱导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同理,这个例子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管理理论。很多大公司的管理层都喜欢把自己的

组织社会学习题

组织社会学 ●名词解释 1.机制: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2.帕雷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得某些人的效用水平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有所提高。 3.帕雷托效率:如果某种资源分配方案是自愿参与的各方都愿意接受而没有人愿意改变的话(即总体利益最大化),那么我们就称这种方案是最有效率的,即达到了帕雷托效率。 4.能力的陷井:即人们在提高适应性、提高效率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人们从事在目前做法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得走出已有结构的困难大大增加。 5.问题导向决策模式:类似于“救火”式决策模式,即组织只有察觉到“不满意”的状态时才会启动组织决策过程去解决问题的模式。 6.答案导向的组织决策:可以说是“未雨绸缪”是的决策模式,是指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7.帕累托最优: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8.“松散联接”: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结构关联松散,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每个部门可以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 9.新制度主义: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上认识趋同现象的流派观点。 10.合法性机制: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的机制。 11.学习型组织: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填空 1.霍桑试验引出的人际关系学派的一个重要思想::设施、设备并不是生产效率的唯一决定因素。 2.二战后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地引进美国社会学中,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了美国社会学家们的极大注意。 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研究领域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个是以默顿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另外一个学派是卡纳基—梅隆学派。 4.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组织社会学的研究集中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上。 5.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是自私的,无论消费者还是组织,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追逐私利。 6.阿罗的不对称信息论提出:合同前的逆向选择和合同后道德风险问题。 7.迈耶新制度主义的基本思想: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角度去研究、人是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包括技术环境,还必须包括组织的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8.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 9.声誉制度的建立有两个前提:第一,这是一个地位分化的过程;第二,这同时也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即人们必须接受、认可统一的标准。

《组织社会学》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 ?(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 ?(3)研究的变项: ?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 ? 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 ?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 (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 ?(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 ?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重点 组织社会学:对专业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科学。组织(正式组织):人们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而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的社会共同体。.组织目标:组织努力争取达到和所希望的未来状态。目标管理指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组织的共同目标,根据预期的愿望严格规定个人的职责范围,并用这个尺度作为组织经营的指导方针和评定个人所做贡献的标准。组织结构: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角色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组织设计:为了实现目标需要而制定的一套符合结构及其运行规范的方案,并使他们贯彻落实的一系列工作。群体:指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两个以上保持持续性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单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包括组织成员共有的人生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假想、信念、期望、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组织权力:指在特定情境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作用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成功的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决策:是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对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抉择。组织沟通的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指令、思想或观念的过程正式沟通:是指组织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的非正式信息。领导工作:指的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某个人通过直接相互作用而对其他人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的行动集中于完成特定目标的过程。领导者:是领导工作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