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复习1

数据库复习1

数据库复习1
数据库复习1

一、第四章

规范化问题包括:函数依赖、范式、模式

好的关系模式:

尽可能少的数据冗余、没有插入异常、没有删除异常、没有更新异常;

数据依赖包括:函数依赖、多值依赖、连接依赖。

函数依赖:关系模式中的各属性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称为函数依赖。

SCD(SNo,SN, Age, Dept, MN, CNo, Score)

设关系模式R(U,F),U是属性全集,F是U上的函数依赖集合,X,Y是U的子集,在R中的任意可能关系r中,对于X的每一具体值,Y都有唯一的具体值与之对应,则称X决定函数Y,或Y函数依赖于X , 记作X →Y。

说明:函数依赖是语义范畴的概念

一个关系中,函数依赖成立与否只能由关系中的具体语义来确定,而不能按照其形式化定义来证明。因为函数依赖是对现实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如:SN →Age 只在没有重名的条件下成立。

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对于X →Y,若Y 包含于X,则是平凡函数依赖,否则是非平凡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

设有关系模式R(U),U是属性全集,X和Y是U的子集:

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不能决定Y,则称Y对X 完全函数依赖,记作X →Y。箭头上f

如果X→Y,并且对于X的某个真子集X′,有

X ′→Y,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记作X →Y。箭头上p

传递函数依赖:

设有关系模式R(U),U是属性全集,X,Y,Z是U的子集

若X→Y,但Y不能决定X,而Y→Z(Y 不属于X,Z 不属于Y),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记作:X →Z 。箭头上加t。

如果Y→X,则X 相互决定Y,这时称Z对X直接函数依赖,而不是传递函数依赖。

关系模式的分解:

SCD (SNo,SN,Age,

Dept,MN,CNo,Score) :

S(SNo,SN,Age,Dept)

SC(SNo,CNo,Score)

D(Dept,MN)

范式:

1NF —2NF—3NF —BCNF —4NF —5NF

1NF 包含2NF,以此类推。

第一范式1NF:最基本的规范形式;如果关系R中所有的属性都为简单属性,即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则称R属于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如果R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键的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主关系键,则称R属于第二范式。

推论:(1)、从1NF关系中消除非主属性对主关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则可得到2NF关系。

(2)、如果R的关系键为单属性,或R的全体属性均为主属性,则R属于2NF。

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属于2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函数依赖于R的主关系键。

则R属于第三范式。

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属于1NF,且所有的函数依赖X决定Y(Y不属于X),决定因素X都包含了R的一个候选键,则称R属于BC范式。

说明:1、满足BCNF的关系将消除任何属性(主属性或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2、如果R属于第三范式,则R不一定是BCNF。

如果R属于BCNF,则R也属于第三范式。

第四范式:

多值依赖:设有关系模式R(U),U是属性全集,X、Y、Z是属性集U的子集,且Z=U -X-Y;如果对于R的任一关系,对于X的一个确定值,存在Y的一组值与之对应,且Y 的这组值仅仅决定于X的值而与Z值无关,此时称Y多值依赖于X,或X多值决定Y,记作X→→Y。

若X→→Y且Z=U-X-Y≠Φ,则称X→→Y是非平凡的多值依赖,否则称为平凡的多值依赖。P166例子

设有一关系模式R(U),U是其属性全集,X、Y是U的子集,D是R上的数据依赖集。如果对于任一多值依赖X→→Y,此多值依赖是平凡的,或者X包含了R的一个候选关键字,则称R是第四范式的关系模式,记为R∈4NF 。

说明:一个BCNF的关系模式不一定是4NF

4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BCNF的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规范化:一事一地

第五章: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安全性控制是指要尽可能地杜绝所有可能的数据库非法访问。

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

用户标识和鉴定、用户存取权限控制、定义视图、数据加密、审计(Audit)

事务:事务是数据库系统中执行的一个工作单位,它是由用户定义的一组操作序列。

一个事务可以是一组SQL语句、一条SQL语句或整个程序,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多个事务。

事物的特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数据库并发性的含义:为了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很多时候数据库用户都是对数据库系统并行存取数据,这样就会发生多个用户并发存取同一数据块的情况,如果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可能会产生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导致的数据库不一致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丢失更新

当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发执行修改操作时,T2把T1或T1把T2的修改结果覆盖掉,造成了数据的丢失更新问题,导致数据的不一致。

污读

事务T1更新了数据R,事务T2读取了更新后的数据R,事务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修改无效,数据R恢复原值。事务T2得到的数据与数据库的内容不一致,这种情况称为“污读”。

不可重读

事务T1读取了数据R,事务T2读取并更新了数据R,当事务T1再读取数据R以进行核对时,得到的两次读取值不一致,这种情况称为“不可重读”。

实现并发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封锁(Lock)技术和时标(Timestamping)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

排它型封锁(Exclusive Lock)

排它型封锁又称写封锁,简称为X封锁,它采用的原理是禁止并发操作。

共享封锁(Share Lock)

共享封锁又称读封锁,简称为S锁,它采用的原理是允许其他用户对同一数据对象进行查询,但不能对该数据对象进行修改。

活锁(Livelock)

当某个事务请求对某一数据进行排它性封锁时,由于其他事务对该数据的操作而使这个事务处于永久等待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活锁。

死锁(Deadlock)

在同时处于等待状态的两个或多个事务中,其中的每一个在它能够进行之前,都等待着某个数据,而这个数据已被它们中的某个事务所封锁,这种状态称为死锁。

死锁的预防

一次加锁法:

每个事物必须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对象全部依次加锁,并要求加锁成功,只要一个加锁不成功,表示本次加锁失败,则应该立即释放所有加锁成功的数据对象,然后重新开始加锁。顺序加锁法:

是预先对所有可加锁的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加锁顺序,每个事务都需要按此顺序加锁,在释放时,按逆序进行。

数据库的恢复:

系统必须具有检测故障并把数据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某一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恢复。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存储在系统其他地方的冗余数据来修复。

恢复系统应该提供两种类型的功能:

生成冗余数据:1、登记日记文件、数据转储

对可能发生的故障作某些准备

冗余重建

利用这些冗余数据恢复数据库

第三章:

建立一个选课SC表,定义SNo+CNo为SC的主键,定义SNo,CNo为SC 的外部键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50) NOT NULL CONSTRAINT S_Fore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SNo),

CNo VARCHAR(50) NOT NULL CONSTRAINT C_Fore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CNo),

Score DECIMAL(4,1),

CONSTRAINT S_C_Prim PRIMARY KEY (SNo,CNo)

表格修改

1). 在S表中增加一个班号列和住址列。

ALTER TABLE S

ADD

Class_No VARCHAR(6),

Address VARCHAR(40)

2). 在SC表中增加完整性约束定义,使Score在0~100之间。

执行下列语句添加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Score_Chk CHECK(Score BETWEEN 0 AND 100)

数据编辑:

增加数据;在S表中添加一条学生记录(学号:S21、姓名:郑冬、性别:女、年龄:、系别:计算机)。

insert S (AGE,DEPT,SEX,SN,SNO) values(17,'计算机','女','赵亦','S1')

2)修改数据

把刘伟老师转到信息系

UPDATE T

SET Dept= '信息'

WHERE SN= '刘伟

将所有学生的年龄增加岁

UPDATE S

SET Age=Age+1

将编号为S1的学生姓名改为“张三”,年龄院系改为“管理”

UPDATE S

SET SN= '张三',DEPT= '管理'

WHERE SNO= 'S1

将刘伟老师转回计算机系

写出SQL语句。

3)删除数据

删除刘伟老师的记录。

DELETE

FROM T

WHERE TN= '刘伟'

删除学生赵亦的记录

写出删除SQL语句

DELETE

FROM s

WHERE sn= '赵亦'

Sno为S表的主键,是SC表的外键,删除S表的内容要先把SC表对应内容删掉。

删除“信息系”的学生记录

写出删除SQL语句

DELETE

FROM s

WHERE dept=’信息’

先把SC表中的相关内容删掉。

5.数据查询

首先还原备份的数据。

●简单查询

1)查询所有学生

SELECT * FROM S

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学号和年龄。

SELECT SN, SNo, Age

FROM S

3)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学号和年龄。并将查询出来的SN,SNO字段标题重命名

SELECT SN as 姓名, SNo as 学号, Age

FROM S

●条件查询

3)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1?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ELECT SNo,Score

FROM SC

WHERE CNo= 'C1'

4)查询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SELECT SNo,CNo,Score

FROM SC

WHERE Score>85

5)查询选修C1或C2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SELECT SNo, CNo, Score

FROM SC

WHERE CNo IN('C1','C2')

6)查询选修C1或C2且分数大于等于85分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SELECT SNo, CNo, Score

FROM SC

WHERE (CNo = 'C1' OR CNo = 'C2') AND (Score >= 85)

7)查询没有选修C1,也没有选修C2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SELECT SNo, CNo, Score

FROM SC

WHERE CNo NOT IN('C1','C2')

8)查询工资在1000至1500元之间的教师的教师号、姓名及职称。

SELECT TNo,TN,Prof

FROM T

WHERE Sal BETWEEN 1000 AND 1500

SELECT TNo,TN,Prof

FROM T

WHERE Sal>=1000 AND SAL<= 1500

比较BETWEEN 1000 AND 1500 与 Sal>=1000 AND SAL<= 1500 的效果9)查询工资不在1000至1500之间的教师的教师号、姓名及职称。

SELECT TNo,TN,Prof

FROM T

WHERE Sal NOT BETWEEN 1000 AND 1500

用>= <= 运算符改写 Sal NOT BETWEEN 1000 AND 1500

10)查询所有姓张的教师的教师号和姓名。

SELECT TNo, TN

FROM T

WHERE TN LIKE '张%'

11)查询姓名中第二个汉字是“力”的教师号和姓名。

SELECT TNo, TN

FROM T

WHERE TN LIKE'_力%'

12)查询没有考试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相应的课程号。

SELECT SNo, CNo

FROM SC

WHERE Score IS NULL

13)求学号为S1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

SELECT SUM(Score) AS TotalScore, AVG(Score) AS AveScore FROM SC

WHERE SNo = 'S1'

14)求选修C1号课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及之间相差的分数。

SELECT MAX(Score) AS MaxScore, MIN(Score) AS MinScore, MAX(Score) -MIN(Score) AS Diff

FROM SC

WHERE CNo = 'C1'

15)求学校中共有多少个系。

SELECT COUNT(DISTINCT Dept) AS DeptNum

FROM S

16)统计有成绩同学的人数。

SELECT COUNT (Score)

FROM SC

查看SELECT COUNT (sno) FROM SC 的执行结果,与上述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17)利用特殊函数COUNT(*)求计算机系学生的总数。

SELECT COUNT(*) FROM S

WHERE Dept='计算机'

分组查询

1)查询各个教师的教师号及其任课的门数。

SELECT TNo,COUNT(*) AS C_Num

FROM TC

GROUP BY TNo

2)查询选修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选课门数。

SELECT SNo, COUNT(*) AS SC_Num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 >= 2)

●查询的排序

3)查询选修C1 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SNo, Score

FROM SC

WHERE (CNo = 'C1')

ORDER BY Score DESC

4)查询选修C2、C3、C4或C5课程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查询结果按学号升序排列,学号相同再按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SNo, CNo, Score

FROM SC

WHERE (CNo IN ('C2', 'C3', 'C4', 'C5'))

ORDER BY SNo, Score DESC

5)求选课在三门以上且各门课程均及格的学生的学号及其总成绩,查询结果按总成绩降序列出。

SELECT SNo, SUM(Score) AS TotalScore

FROM SC

WHERE (Score >= 60)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 >= 3)

ORDER BY SUM(Score) DESC

●子查询

6)查询与“刘伟”老师职称相同的教师号、姓名

SELECT TNo,TN

FROM T

WHERE Prof= ( SELECT Prof

FROM T

WHERE TN= '刘伟')

7)查询讲授课程号为C05的教师姓名。

方法1:

SELECT TN

FROM T

WHERE (TNo = ANY (SELECT TNo

FROM TC

WHERE CNo = 'C05'))

方法2:

SELECT TN

FROM T

WHERE TNo IN (SELECT TNo

FROM TC

WHERE CNo = 'C05')

方法3:

select tn

from 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tc

where tno=t.tno and cno='c05'

)

如果要求查询没有讲授C05课程的教师姓名,语句如何写,有哪些写法?

8)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系所有教师工资都高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

方法1:

SELECT TN, Sal

FROM T

WHERE (Sal > ALL ( SELECT Sal FROM T

WHERE Dept = '计算机'))

AND (Dept <> '计算机')

方法2:

SELECT TN, Sal

FROM T

WHERE (Sal > ( SELECT MAX(Sal) FROM T

WHERE Dept = '计算机'))

AND (Dept <> '计算机')

9)查询其他系中比计算机系某一教师工资高的教师的姓名和工资。

方法1:

SELECT TN, Sal

FROM T

WHERE (Sal > ANY ( SELECT Sal

FROM T

WHERE Dept = '计算机'))

AND (Dept <> '计算机')

方法2:

SELECT TN, Sal

FROM T

WHERE Sal > ( SELECT MIN(Sal)

FROM T

WHERE Dept = '计算机')

AND Dept <> '计算机'

10)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注:首先在SC表中补充一些记录,使得某些学生选修了所有课程。然后执行查询,比较查询的结果是否和实际一致。

方法1:

SELECT SN FROM S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c

where NOT exists(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SNO AND cn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

)

看看下述语句是否能够达到同样的查询效果,试比较两种查询思路的特点。SELECT SN FROM S

WHERE SNO IN (

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SELECT COUNT(*) FROM C)

)

思考:统计没有任何学生选修的课程名称,如何查询?

●合并查询

11)从SC数据表中查询出学号为“S1”同学的学号和总分,再从SC数据表中查询出学号为“S5”的同学的学号和总分,然后将两个查询结果合并成一个结果集。

SELECT SNo AS 学号, SUM(Score) AS 总分

FROM SC

WHERE (SNo = 'S1')

GROUP BY SNo

UNION

SELECT SNo AS 学号, SUM(Score) AS 总分

FROM SC

WHERE (SNo = 'S5')

GROUP BY SNo

●连接查询

12)查询“刘伟”老师所讲授的课程,要求列出教师号、教师姓名和课程号。方法1:

SELECT T.TNo,TN,CNo

FROM T,TC

WHERE (T.TNo = TC. TNo) AND (TN='刘伟')

方法2:

SELECT T.TNo, TN, CNo

FROM T INNER JOIN TC

ON T.TNo = TC.TNo

WHERE (TN = '刘伟')

13)查询所有选课学生的学号、姓名、选课名称及成绩。

SELECT S.SNo,SN,CN,Score

FROM S,C,SC

WHERE S.SNo=SC.S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14)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名、任课教师姓名及其职务、选课人数。

SELECT CN,TN,Prof,COUNT(SC.SNo)

FROM C,T,TC,SC

WHERE T.TNo=TC.T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GROUP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15)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课名称及成绩(没有选课的同学的选课信息显示为空)。

SELECT S.SNo,SN,CN,Score

FROM S

LEFT OUTER JOIN SC

ON S.SNo=SC.SNo

LEFT OUTER JOIN C

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16)查询所有比“刘伟”工资高的教师姓名、工资和刘伟的工资。方法1:

SELECT X.TN,X.Sal AS

Sal_a,Y.Sal AS Sal_b

FROM T AS X ,T AS Y

WHERE X.Sal>Y.Sal

AND Y.TN='刘伟'

方法2:

SELECT X.TN, X.Sal,Y.Sal

FROM T AS X INNER JOIN

T AS Y

ON X.Sal>Y.Sal

AND Y.TN='刘伟'

方法3:

SELECT R1.TN,R1.Sal, R2.Sal

FROM

(SELECT TN,Sal FROM T ) AS R1

INNER JOIN

(SELECT Sal FROM T

WHERE TN='刘伟') AS R2

ON R1.Sal>R2.Sal

17)有选课的学生,分别选了那些课程

select s.sn,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

from sc

left join s on sc.sno=s.sno

left join c 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18)所有的学生,选了那些课程

select s.sn,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

from s

left join sc on sc.sno=s.sno

left join c 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19)所有学生的选课门数

select s.sn,count(s.sn) , count(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from s

left join sc on s.sno=sc.sno

group by s.sn

20)已选课学生的选课门数

select s.sn as 学生,count(*) as '选课数'

from sc

left join s on sc.sno=s.sno

group by s.sn

其他常用函数

建立如下结构表,表名命名为t_ys

表中的内容如下:

20)字段间的代数运算

查看以下语句的执行效果:

select f_i2/f_i as f_1, 整除保留整数 f_i2的类型为int

f_d/f_i as f_2,正常除 f_d的类型为decimal

cast(f_i2 as decimal(18,2))/f_i as f_3 把f_i2的类型转换from t_ys

查看f_1与f_2、f_3的差别

21)ceiling , floor , round函数的使用

select ceiling(1.3) select floor(1.9) select round(1.564,1)

22)常用字符串函数

select substring(f_s,1,3) as f_1,

charindex('c',f_s) as f_2,

substring(f_s,1,charindex('c',f_s)) as f_3 from t_ys

数据编辑

●求出各系教师的平均工资,把结果存放在新表AvgSal中。1)首先建立新表AvgSal,用来存放系名和各系的平均工资

CREATE TABLE AvgSal

( Department VARCHAR(20),

Average SMALLINT)

2)求出T表中各系的平均工资,把结果存放在新表AvgSal中

INSERT INTO AvgSal

SELECT Dept,AVG(Sal)

FROM T

GROUP BY Dept

●把讲授C5课程的教师的岗位津贴增加元。

UPDATE T

SET Comm = Comm + 100

WHERE (TNo IN (SELECT TNo

FROM T, TC

WHERE T.TNo =

TC.T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 'C5'))

●把所有教师的工资提高到平均工资的.2倍。

UPDATE T

SET Sal = (SELECT 1.2 * AVG(Sal)

FROM T)

●删除刘伟老师授课的记录。

DELETE

FROM TC

WHERE (TNo =

( SELECT TNo

FROM T

WHERE TN = '刘伟'))

3.视图

●创建一学生视图S_SC_C(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及成绩)。

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S_SC_C

AS S ELECT S.SNo, SN, CN, Score

FROM S, C, SC

WHERE S.SNo = SC.SNo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724903.html,o 查询视图:select * from s_sc_c

●删除视图

DROP VIEW s_sc_c

数据库重点整理

所有内容主要针对期末考试卷内容,也具有一定数据库这门课程的重点指向性。 所有写的内容为老师期末考试之前统一带着复习时所说的重点 没有写的或者空着的就是老师当时没说的 蓝色字体表示比较重要的专业名词 红色字体表示重要的程度 第一章: 1.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2.数据库领域常用的逻辑模型 层次网状关系,最常用的是关系数据模型 3.E-R图是一定要掌握的,一定要会画 实体-矩形框联系-菱形框 画E-R图时要注意几个点: a.每一个实体一定要画上属性 b.联系和联系之间是一对一还是多对多一定要画上

4.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哪两个映像保证了哪两个独立性这个一定要清楚 怎么保证的 外模式就是我们说的子模式,也就是数据库里的视图 一个数据库里的模式有1个,内模式有?个,外模式有多个 第二章: 1. 什么叫关系的域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它的取值是整型还是字符串型 2. 什么叫笛卡儿积 要会求笛卡儿积,其他的像选择,投影,自然连接等都要会求,看清楚题目是求等值连接还是自然连接,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3. 什么叫关系 关系的元组是什么,属性是什么 4.提到关系有一组码的概念一定要清楚 候选码主码外部码这三个码的概念非常重要

候选码:它能够唯一的标识出整个元组来,候选码不是只有一个属性,有可能是一 个或多个属性,候选码的属性不能是空值 主码:多个候选码中选定一个作为主码 外部码:一个属性它在当前这个关系中不是码,但是它和另外一个关系当中的主码 相对应,我们就说这个属性是当前这个关系的一个外部码。 外部码与参照完整性密切相关 在外部码中要知道哪一个是参照关系,哪一个是被参照关系 外部码的取值约束:外部码的取值不是任意的,或者为空,或者为所参照关系的主码的某一个值 全码:所有的属性全部加在一起才能当作码,其中任一部分都不能构成码的叫全码在多值依赖里全码的例子比较多 5.关系数据模型的第二个要素关系数据操作我们分为三大类 关系代数关系演算SQL 关系代数是考察的重点 关系代数的两种考察方法:1.考计算题 2.考表达式 8种运算符:4种集合运算符(并,交,差,笛卡儿积)这四个求结果一定要会求 求结果时先把属性列写出来。 4种专门的关系运算符(选择,投影,连接,除)符号不要写错 选择:选出来满足条件的元组(从行的角度来进行运算)

(整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知识点一、数据类型

二、常用语句 (用到的数据库Northwind) 查询语句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Customers 表中公司名称为“Alfreds Futterkiste”的ContactName字段和Address字段。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WHERE CompanyName='Alfreds Futterkiste'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Customers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Customers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 as 列名 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 SELECT ContactName as 联系人名称, Address as地址 FROM Customers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SELECT DISTINCT(Country) FROM Customers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Customers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Customers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Orders和Customers表中同时存在Customer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ustomer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 from Orders,Customers where Orders.CustomerID =Customers.Customer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别名 select * from Orders as a,Customers as b where a.CustomerID =b.Customer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ID in (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CustomerID,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内部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 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 (提示: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项目开发背景 为了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效率,所以需要编制一套完整的用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使用,做到了公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技术方面: 整个系统属于一个规模比较大的MIS系统。尽管其在组织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复杂性,繁琐性,不确定性,但是就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还是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基本操作还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编辑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 2.经济方面: 由于系统对公司的正常运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必须要设置单独的服务器来运行这个系统。又考虑到所有计算机硬件软件都是存在出错可能的(具体到这个系统,由于其需要不间断的运行,所以其出错的可能就会变得更大),因此整个系统应该考虑使用双机热备份技术。使用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一个为主一个作备份,这样可以避免服务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又考虑到这个系统是为公司内部服务的,而且数据库设置和调试时候都必须要直接使用服务器,所以应该将服务器设置在公司内部。纵观整个系统需要的硬件,我们认为整个项目的投资将可能是比较巨大的。这方面,提请公司再作详细讨论。 3.法律方面: 整个系统由于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版权争议。在服务器软件方面,应该使用正版软件,因为整个系统尽管是开发给内部使用,但它毕竟很多部分还是要依靠Internet的,一旦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上,它的操作系统可能会被Microsoft跟踪,如果不是正版软件,将不得不面临民事诉讼的风险。 4.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数据库访问方式上的问题。和一般的MIS系统不同,我们面临着更广泛范围内的数据库访问。这个范围已经不可能用局域网解决了,但一旦使用Internet网,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现在将三种可能数据访问的方式列举如下,并逐一作分析: a.使用纯单机版的数据库系统 这是最简单的数据库访问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不涉及网络传输,所以无论在哪个部门,也不管其上网设施是如何的,总能采用这种方法的。采用这种系统后,如果要实现数据同步, 必须定期将数据库全部上传(注意:这里应该是上传整个数据库,因为采用这种方式操作的 系统,它上传的时间间隔一般是比较大的,如果记录哪些记录是更新的,在实际同步时候, 将花费很多时间作整个更新记录的比对,在记录量增大时候,这个检测的时间也会急剧增加, 反而增加了处理时间),服务器在收到整个数据库后,在服务器端运行一个特殊的软件,用 于数据的同步。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库放在一个特某某区域,客户端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库 收下来,以实现数据库同步。 整个系统采用的传输示意图如下(某某市场部为例):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选修复习提纲

一、理论部分 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1.1.1体验数据管理技术 1、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 2、利用excel管理数据 3、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 数据管理: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常见的数据库应用实例: 图书馆、银行、火车站售票、电信缴费、网上购物等。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特点:数据文件与应用程序分离,但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较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的安全及完整性得到保证。 ... 1.3认识关系数据库 几个概念: 实体: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或者对象。 实体集:实体的集合。 1.3.1 用关系存储数据 一个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格来存储数据。 字段:表中的第一行。 记录:陈第一行外的所有行。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ACCESS、DB2、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Sybase 等。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2.1.1数据的收集

2.1.2数据的抽象描述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 (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2)属性:实体的特征,如一个学生实体可以有姓名、体重、年龄等属性。 (3)键:能在实体集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身份证号码、学号、借书证号等。 (4)联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如学校与正校长(一对一)、班级与学生(一对多)、比赛项目与运动员(多对多)。 3、机器世界 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属性。 记录:一个记录可以描述一个实体。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4、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 2.1.3概念模型与 E —R 图 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P.P.S.Chen 于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也称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 —R 图。E —R 图包括三个图素: (1) 实体集。用矩形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 (2)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 (3) 实体之间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名称。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企业内部及其分支机构数据库设计

一、逻辑设计文档 1、关系文档 a、用户信息:用户ID、登录名、用户姓名、密码、E-mail、部门、职位、内部电话、家庭 电话、移动电话、QQ号、家庭住址、系统管理员权限、生日、财务管理员权限、性别、教育程度、备注。 b、部门信息:部门编号、部门名称。 c、职位信息:职位ID、职位名称。 d、财务记录信息:财务记录ID、财务记录经手人、部门、所属财务项目名称、各种具体 款项(A、B、C、D 等)、款项合计、摘要、备注、会计经手人、记录添加日期、记录修改日期。 e、财务项目信息:财务项目ID、财务项目名称。 f、部门信息:可以从部门信息表中查出。 g、职位信息:可以从职位信息表中查出。 h、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i、内部通知信息:通知ID、通知内容、通知类型、通知发送者、同志接受者、通知发送 日期、通知发送时间、通知有效天数。 j、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那个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k、内部意见建议信息:意见建议ID、意见发送者、意见发往部门、意见类型、意见内容、意见处理状态、意见处理评论、意见发送日期、 l、意见类型信息:意见建议类型。 m、部门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n、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o、内部投标问题信息:投票ID、投票发起者、投票主题、投票开始时间、总应投票人数。p、投票信息:投票ID、投票者ID、投票者姓名、投票内容, q、部门信息:可以从部门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r、职位信息:可以从职位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s、用户权限信息:可以从系统用户信息数据库里获得。 2、结构创建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3、E-R图

数据库复习

数据库复习 判断题: 1.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依赖。 2.数据库系统中,由于封锁机制,所以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有较高的独立性。 3.SQL语言的视图定义和视图操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 4.两段封锁协议是保证并发调度可串行性的封锁协议。 5.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6.“授权”是数据库系统中采用的完整性措施之一。 7.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可应用于所有关系数据库的两条完整性准则。 8.“脏”数据读出是数据库安全性遭到破坏的一个例子。 9.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防止不合法的使用。 10.SQL语言的COMMIT语句、ROLLLBACK语句和LOCK TABLE语句都具有维护数据安全的功能。 第七章 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使用。 2.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3.数据库设计的几个步骤是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4.“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物理设计阶段。 5.在数据库设计中,把数据需求写成文档,它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加工过程等的描述,这通常称为数据字典。 6.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应该具有对数据进行手机、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功能,即包括数据设计和处理设计,而数据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7.数据库实验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的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8.在设计局部E-R图时,由于各个子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应用,而且往往是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所以各个局部E-R图之间难免有不一致的地方,称为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有 1.属性冲突 2.命名冲突 3.结构冲突。 9.E-R图向关系模式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10.数据库逻辑设计中进行模型转换时,首先将模型概念转换为与特定的DBMS无关的但为一般的关系模型、网状模型或层次模型所表示的一般模型,然后将该一般模型转换为特定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最后对该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第十一章 1.数据库保护包括数据的 1.安全性 2。完整性 3.并发控制 4,恢复。 2.并发控制是对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3.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 S锁,不能加 X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 4.有两种基本类型锁,它们是共享锁和排他锁。 5.事务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称为一级协议。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DB、DBMS、DBS、DBA 数据管理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 据库事务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象 1.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1. 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的分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三种主要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第二章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二维表,属性是列,元组是行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R(U,F) 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 关系的码 候选码(CK)关系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 简单情况: 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极端情况: 关系的所有属性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 主码(Pk)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外码(FK)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 选修关系的“学号” 与学生关系的主码“学号”相对应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数据库内部安全审计

数据库内部安全审计 一、背景 在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中,数据库往往是最吸引攻击者的目标,许多网络攻击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存放在数据库中的重要信息。传统的数据库安全保障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它们大多是被动的安全技术,以预防为主,无法有效地制止入侵行为,特别是对于数据库用户( 如数据库管理员等) 的权限滥用等内部攻击常常是无能为力的。 内部威胁问题具体表现为: (1)非故意的授权用户攻击,即用户不小心访问到了通常不访问的敏感信息,严重的是无意间将其错误地修改或者删除了; (2)盗取了正常用户信息的攻击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他们拥有合法的访问权限,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肆意的盗窃和破坏; (3)心怀不轨的内部工作人员对数据库的恶意攻击。 据统计,数据库安全问题近80%来自数据库系统内部,即数据库系统授权用户没有按照自身授权进行数据操作,而是跨越权限篡改或破坏数据。根据2013年Verizon的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所有数据泄露事件中76%源自授权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在47000多件安全事故中,69%的攻击来自于内部人员。京东发生的大型数据泄露事件造成5O亿条公民信息流出,导致用户损失数百万元,罪魁祸首就是内部工作人员。内部原因造成的数据库损失发生率和影响度都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由于此类安全问题发生在系统集团内部,因此,对数据库的危害极大,并且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和数据库安全规则都不能有效防御这些问题,即使一些防火墙软硬件也无法实时检测内部入侵。因此,针对数据库系统中用户异常行为检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传统的数据安全模型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并且得到较好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数据库上实现的安全策略基本上没有变化,仍旧为访问控制、用户认证、审计和加密存储。安全审计的任务是对用户已经完成的行为,给予回追式的分析,并对该行为的结果给出最终评价。这些安全机制在数据库管理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面对高素质攻击人员、多样化攻击手段和复杂的网络环境,这些安全机制将无法实时监测入侵行为,保护数据库与数据的安全。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是入侵检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针对数据库系统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 以访问控制为例,虽然访问控制能够保证只有拥有相关权限的用户才可以访问数据,这也是防止数据泄露的第一道屏障,但是访问控制有一定的限制:如果采用严格的机制,访问控制的规则可能表达不够充分,在动态的环境中访问控制的规则可能需要频繁地更新,这些

数据库复习题全

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试述数据库二级映像和数据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DBMS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稳定性,从底层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除非应用需求本身发生变化,否则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修改。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另外,由于数据的存取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等细节,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降低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成本。 2.请举例说明在同一个关系内部也可能存在参照的完整性约束。 参照完整性约束是不同关系之间或一个关系的不同元组之间的制约。不仅在关系间存在引用,同一关系内部属性也可能存在引用关系。也就是说,参照完整性规则中,参照关系和目标关系(被参照关系)可以是同一个关系。 比如对于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班长)”,主键是学号,班长属性表示该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长的学好呢,这班长的属性实际引用了学号属性,也就是是说,班长必须是实际存在的学生的学号。 3.简述事务的特性。(PPT上只给出了四个特性,我又在后面加了每个特性的意思,作为参考) 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指的是,事务中包含的程序作为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它所做的对数据修改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这种特性称为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要求,如果把一个事务可看作是一个程序,它要么完整的被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就是说事务的操纵序列或者完全应用到数据库或者完全不影响数据库。这种特性称为原子性。假如用户在一个事务内完成了对数据库的更新,这时所有的更新对外部世界必须是可见的,或者完全没有更新。前者称事务已提交,后者称事务撤消(或流产)。DBMS必须确保由成功提交的事务完成的所有操纵在数据库内有完全的反映,而失败的事务对数据库完全没有影响) (2) 一致性 事务的一致性指的是在一个事务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即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这种特性称为事务的一致性。 (假如数据库的状态满足所有的完整性约束,就说该数据库是一致的。一致性处理数据库中对所有语义约束的保护。假如数据库的状态满足所有的完整性约束,就说该数据库是一致的。例如,当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状态S1时,对数据库执行一个事务,在事务执行期间假定数据库的状态是不一致的,当事务执行结束时,数据库处在一致性状态S2。) (3) 隔离性 隔离性指并发的事务是相互隔离的。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物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隔离性是DBMS针对并发事务间的冲突提供的安全保证。DBMS可以通过加锁在并发执行的事务间提供不同级别的隔离。假如并发交叉执行的事务没有任何控制,操纵相同的共享对象的多个并发事务的执行可能引起异常情况。DBMS可以在并发执行的事务间提供不同级别的隔离。隔离的级别和并发事务的吞吐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较多事务的可隔离性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冲突和较多的事务流产。流产的事务要消耗

最新oracle数据库简答题_考试重点讲课讲稿

1.简单描述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的组成及其关系? 答: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由物理存储结构、逻辑存储结构和实例组成。其中物理存储结构描述了操作系统层次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组成。逻辑结构描述了数据库内部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由表空间、段、区、块组成。实例是数据库运行的软件结构,由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组成。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用户的操作在内存区中进行,最终通过后台进行转化为对数据库的操作。 2、说明Oracle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的组成? Oracle数据库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初始化参数文件、归档文件、口令文件等。在控制文件中记录了当前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文件的名称与位置、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位置,以及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的状态等。 3、说明Oracle数据库数据文件的作用? 数据文件中保存了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以及用户数据。 4、说明Oracle数据库控制文件的作用? 控制文件保存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信息,包括数据库名称、数据文件的名称与状态、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与状态等。在数据库启动时,数据库实例依赖初始化参数定位控制文件,然后根据控制文件的信息加载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最后打开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 5、说明Oracle数据库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 重做日志文件是以重做记录的形式记录、保存用户对数据库所进行的修改操作,包括用户执行DDL、DML语句的操作。如果用户只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那么查询信息是不会记录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的。 6、说明数据库逻辑存储结构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Oracle9i数据库的逻辑存储结构分为数据块、区、段和表空间四种。其中,数据块是数据库中的最小I/O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数据块组成的区是数据库中最小的存储分配单元,由若干个区形成的段是相同类型数据的存储分配区域,由若干个段形成的表空间是最大的逻辑存储单元,所有的表空间构成一个数据库。 7、说明数据库表空间的种类,以及不同类型表空间的作用。 数据库表空间分为系统表空间和非系统表空间两类,其中非系统表空间包括撤销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和用户表空间等。 SYSTEM表空间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的数据字典、PL/SQL程序的源代码和解释代码、数据库对象的定义。撤销表空间专门进行回退信息的自动管理。临时表空间是专门进行临时段管理的表空间。用户表空间用于分离不同应用的数据,而且能够减少读取数据文件时产生的I/O冲突。 8、说明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表空间构成,不同的表空间用于存放不同应用的数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复习

SQL复习资料 一、模式结构: 1、模式(逻辑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外模式(子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3、内模式(存储模式)。 二、概念模型、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3、实体集与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某一实体的集合。 4、码:能够唯一标识实体集中的每个实体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又称关键字。 三、实体之间的联系 1、一对一联系;一对多;多对多; 四、实验二(画出E-R图) 2、完成如下数据库的E-R图: (1)某商业集团的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 1、“商店”实体集,其属性有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等; 2、“商品”实体集,其属性有商品名、商品号、规格、单价等; 3、“职工”实体集、其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业绩等。 商店与商品间存在“销售”联系,每个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以放到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每销售一种商品,有月销售量;商店与职工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商店有多名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商店聘用职工有聘期和月薪。 要求: ①试画出该商业集团的数据库的E-R图,并在图上注明属性、联系的类型。 ②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

(2)某医院病房计算机管理中心需要如下信息: 科室:科室号、科室名、科地址、医生姓名; 病房:病房号、病房名、所属科室名; 医生: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名、年龄; 病人:病历号、病人姓名、性别、诊断、主管医生、病房号; 其中,一个科室有多个病房、多个医生,一个病房只能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只属于一个科室,但一个医生可负责多个病人的诊治,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只有一个。 完成如下设计: 设计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E-R图。

数据库复习(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要 题型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模式设计: 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一、知识点分类如下: 1. 需要了解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好处、层次数据模型及网状数据模 型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DBA的职责、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等。 2. 需要牢固掌握的: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 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 3. 需要举一反三的: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4. 难点: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具体内容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 2.概念:数据、DB、DBMS、DBS、数据库系统 3.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常用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上述三种模型各自的特点。 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概念:实体(即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实体的特性)、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域、联系。 机器世界中的四个概念:字段、记录、文件、键(主码)。 E-R图的设计: E-R图三要素:实体(型)、属性、联系 联系的种类:1:1、1:n、m:n 如何将E-R图转化成各种数据模型 4.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三级结构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与数据模型相对应)。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二级映象:模式/内模式、外模式/模式,二级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一、知识点分类如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Oracle数据库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基础知识 表3.2 Oracle数据类型

表3.3 XSB的表结构

操作表 创建表 CREATE TABLE [schema.] table_name ( column_namedatatype [DEFAULT expression] [column_constraint][,…n] [,…n] ) [PCTFREE integer] [PCTUSED integer] [INITRANS integer] [MAXTRANS integer] [TABLESPACE tablespace_name] [STORGE storage_clause] [CLUSTER cluster_name(cluster_column,…n)] [ENABLE | DISABLE ] [AS subquery] 【例】使用CRETE TABLE命令为XSCJ数据库建立表XSB,表结构参照表3.3。 打开SQL*Plus工具,以system方案连接数据库,输入以下语句: CREATE TABLE XSB ( XH char(6) NOT NULL PRIMARY KEY, XM char(8) NOT NULL, XB char(2) DEFAULT '1' NOT NULL, CSSJ date NOT NULL, ZY char(12) NULL, ZXF number(2) NULL, BZ varchar2(200) NULL ); 修改表 ALTER TABLE [schema.] table_name [ ADD(column_namedatatype [DEFAULT expression][column_constraint],…n) ] /*增加新列*/ [ MODIFY([ datatype ] [ DEFAULT expression ] [column_constraint],…n) ] /*修改已有列的属性*/ [ STORAGE storage_clause ] *修改存储特征*/ [ DROP drop_clause ] /*删除列或约束条件*/ 【例】使用ALTER TABLE语句修改XSCJ数据库中的表。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