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_MPC连接梁壳单元实例

ANSYS 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详细教程

2010-05-21 22:12:04 作者:zhz2004 来源:机械CADl论坛浏览次数:621 网友评论0 条

近日在论坛看到些用ansys的坛友问及beam单元和shell单元、beam单元和solid单元、sh ell单元和solid单元的连接问题。其实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耦合约束方程、绑定接触都是有效的方法。其中耦合约束方程适用于小变形,而绑定接触即可用于小变形,也可用于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分析。下面,我将本人所做的用MPC方法连接shell单元和beam 单元的详细步骤提供给大家,与各位共勉。

添加shell单元(略)

添加beam单元(略)

添加shell实常数

添加shell实常数:shell厚度0.005

添加beam截面:圆钢

内经、外径及网格密度

预览网格

开始建模:转动工作平面

工作平面z轴向上

建立圆面

继续:

将面拉伸成体

定义拉伸高度:0.5m

删除体,留面

显示面

删除空圆柱的顶面和底面

创建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一个点。

两点之间创建(正中)。

复制点:用于建立梁单元的第二个点。

复制:Y方向0.5m

连接两点,用于创建梁单元。

继续

定义材料属性,有点晚^_^

准备划分壳单元

划分壳,映射方法

准备划分梁单元

划分梁单元

选中要划分梁单元的线

完成,定义mpc接触

GUI: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ContactPair,进入接触向导,然后按照提示与帮助说明进行选择目标面接触面等操作[4]。在创建接触对前,单击Optionalsetting按钮弹出Cotactproperties对话框,将Basic选项卡中的Contactalgorithm即接触算法设置为MPCalgorithm即可。操作完成后,ANSYS自动定义目标单元与接触单元类型,并生成接触对。

定义主控点

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当然也可以选择梁单元的最下一个node,相应选项要选pick existing node...)

选择梁单元的下面一个关键点

?

继续下一个:

施加集中力x方向10000n

计算结果,位移云图

显示梁截面的位移云图

显示梁单元形状

显示梁单元形状

应力云图(整体)

应力云图(梁壳连接处放大显示)

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位移云图

全为壳单元的计算结果的应力云图

这只是shell单元和beam单元连接的示例,beam和solid、shell和solid大同小异。做出此例希望大家广开言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例中如有谬误,还请大家指正。

ABAQUS中Cohesive单元建模方法

复合材料模型建模与分析 1. Cohesive单元建模方法 几何模型 使用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模拟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需要在预计产生裂纹的区域加入cohesive层。建立cohesive层的方法主要有: 方法一、建立完整的结构(如图1(a)所示),然后在上面切割出一个薄层来模拟cohesive 单元,用这种方法建立的cohesive单元与其他单元公用节点,并以此传递力和位移。 方法二、分别建立cohesive层和其他结构部件的实体模型,通过“tie”绑定约束,使得cohesive单元两侧的单元位移和应力协调,如图1(b)所示。 (a)cohesive单元与其他单元公用节点(b)独立的网格通过“tie”绑定 图1.建模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模拟复合材料的分层失效,第一种方法划分网格比较复杂;第二种方法赋材料属性简单,划分网格也方便,但是装配及“tie”很繁琐;因此在实际建模中我们应根据实际结构选取较简单的方法。 材料属性 应用cohesive单元模拟复合材料失效,包括两种模型:一种是基于traction-separation描述;另一种是基于连续体描述。其中基于traction-separation描述的方法应用更加广泛。 而在基于traction-separation描述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本构模型为图2所示的双线性本构模型。它给出了材料达到强度极限前的线弹性段和材料达到强度极限后的刚度线性降低软化阶段。注意图中纵坐标为应力,而横坐标为位移,因此线弹性段的斜率代表的实际是cohesive单元的刚度。曲线下的面积即为材料断裂时的能量释放率。因此在定义cohesive

高中物理常见连接体问题总结知识分享

常见连接体问题 (一)“死结”“活结” 1.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0 kg 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也为10 kg 的物体.g取10 m/s2,求 (1)细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二)突变问题 2。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 质量为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 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m/s2,求: (1)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2)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3.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半径为的球,其与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劈接触, 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 当细线悬点固定不动,斜面劈缓慢水平向左 移动直至绳子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A.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 D.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 (四)整体法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 A.N=m1g+m2g-Fsinθ B.N=m1g+m2g-Fcosθ C.f=Fcosθ D.f=Fsinθ (五)隔离法 5.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面放置木块,木板与木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已知木块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用定滑轮连接如图所示,现用力F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求力F的大小?

届一轮复习 连接体问题 教案

考点三连接体问题 基础点 知识点1 连接体 1.定义: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如下图所示:

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要么先整体后隔离,要么先隔离后整体。 (1)整体法是指系统内(即连接体内)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整体法可以求系统的加速度或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 (2)隔离法是指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从研究方便出发,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再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隔离法适合求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或各个物体的加速度。 3.整体法、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知识点2 临界与极值 1.临界问题 物体由某种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所要经历的一种特殊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这种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点就是临界点,此时的条件就是临界条件。

(完整版)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精选(含答案),推荐文档

题型一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例题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 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 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A 、5mg 3μ B 、4mg 3μ C 、2mg 3μ D 、mg 3μ变式1 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A 、B 、C ,其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带有滑轮 的物体B 放在光滑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均不 计.为使三物体间无相对运动,则水平推力的大小应为F =__________ 2.如图,质量为2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多少?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a = g ,则小球在下滑的2 1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4.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 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 1和q 2(q 1>q 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 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 A . B . 121()2 T q q E =-12()T q q E =-C . D .121()2T q q E =+12()T q q E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 和 2m T 1 2-图E 球1

ansys梁分析实例

习题二 题一: 已知:如下图1.1所示,梁一端固定,自由端受弯矩M=105,截面参数见图1.2,材料弹性模量E=3X107,泊松比μ=0.3。 求: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δmax,δmin? 解:ansys分析得: 图1.1 图1.2

ELEM STREST2 STREST5 STRESB3 STRESB6 1 -700.00 -700.00 300.00 300.00 MINIMUM VALUES ELEM 1 1 1 1 VALUE -700.00 -700.00 300.00 300.00 MAXIMUM VALUES ELEM 1 1 1 1 VALUE -700.00 -700.00 300.00 300.00 由ansys的分析可得,应力最值分别发生在梁截面的上下部分,且各截面的同一水平高度应力相等。Δmax300,即为拉应力,发生于梁下表面;δmin=-700,为压应力,发生于梁上表面。

题二: 已知:如图2.1所示,梁两端受均布力q=104/12作用,梁的长度及截面尺寸见图2.1和图2.2,截面Iz=7892,A=50.65,材料弹性模量E=3X107,泊松比μ=0.3。 求:(1)梁中点的挠度 (2)截面上的最大应力 图2.1 图2.2 解:ansys分析

(1)NODE UY 1 -0.45616 2 -0.45616 3 0.0000 4 0.18246 5 0.0000 中点即第四节点,故中点的挠度为0.18246(2)梁的弯矩图如下,

可知最大应力发生在梁的中间段。 下面数据为各节点的应力大小, ELEM STRTOP2 STRTOP5 STRBOT3 STRBOT6 1 -0.68592E-11 11404. 0.68592E-11 -11404. 2 11404. 11404. -11404. -11404. 3 11404. 11404. -11404. -11404. 4 11404. -0.68592E-11 -11404. 0.68592E-11 由上面数据可得,最大应力为11404,发生于梁中间段的上表面。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ansys10.0建模过程实例

轴承座 轴瓦 轴 四个安装孔径 轴承座底部约 沉孔上的推力 向下作用力 ANSYS 基础培训练习题 第一日 练习主题:实体建模 EX1:轴承座的实体建模、网格划分、加载、求解及后处理 练习目的:创建实体的方法,工作平面的平移及旋转,布尔运算(相减、粘接、搭接,模型体素的合并,基本网格划分。基本加 载、求解及后 处 理。 问题描述: 具体步骤: 轴承系统 (分解图) 载荷

首先进入前处理(/PREP7) 1. 创建基座模型 生成长方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By Dimensions 输入x1=0,x2=3,y1=0,y2=1,z1=0,z2=3 平移并旋转工作平面 Utility Menu>WorkPlane>Offset WP by Increments X,Y,Z Offsets 输入2.25,1.25,.75 点击Apply XY,YZ,ZX Angles输入0,-90点击OK。 创建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Cylinder> Solid Cylinder075 Radius输入0.75/2, Depth输入-1.5,点击OK。 拷贝生成另一个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Volume拾取圆柱体,点击Apply, DZ输入1.5然后点击OK

从长方体中减去两个圆柱体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Volumes首先拾取被减的长方体,点击Apply,然后拾取减去的两个圆柱体,点击OK。 使工作平面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一致 Utility Menu>WorkPlane>Align WP with> Global Cartesian 2. 创建支撑部分Utility Menu: WorkPlane -> Display Working Plane (toggle on)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odeling-Create -> -Volumes-Block -> By 2 corners & Z 在创建实体块的参数表中输入下列数值: WP X = 0 WP Y = 1 Width = 1.5 Height = 1.75 Depth = 0.75 OK Toolbar: SAVE_DB 3. 偏移工作平面到轴瓦支架的前表面 Utility Menu: WorkPlane -> Offset WP to -> Keypoints + 1. 在刚刚创建的实体块的左上角拾取关键点 2. OK Toolbar: SAVE_DB

abaqus 中梁板壳单元的弯曲问题beamplateshell

ABAQUS中梁板壳单元的弯曲问题 曲哲 2007-4-3 一、Euler-Bernoulli梁与Timoshenko梁 在ABAQUS的单元库中,所有三次插值的梁单元(如B23,B33等),均为Euler-Bernoulli梁,而所 有线性和二次插值的梁单元(如B21,B22,B31,B32等),均为Timoshenko梁。 (1)细长梁与深梁 B23为2结点三次插值的Euler-Bernoulli梁。由于在形成单元刚度矩阵时等效载荷项的被积函数至少 是3次的,所以至少需要2个积分点才能达到完全的高斯积分。而在ABAQUS中,B23有3个积分点, 这意味着被积函数可以达到5次。总之B23是完全积分的单元。而B21和B22分别为2结点线性插值和3 结点二次插值的Timoshenko梁,并且默认的采用减缩积分来避免剪切锁死。B22只有2个积分点,B21 只有1个积分点,它们都只能达到1次的插值精度。 表1:集中力作用下悬臂梁的自由端挠度(mm) 细长梁(l/h=10)深梁(l/h=3) 材力解 1 2 4 材力解 4 2 单元个数 1 0.1080 0.1080 4.000 4.000 4.000 0.10800.1080 B23(E-B梁) 4.000 B21(Timoshenko梁) 3.734 3.955 4.010 4.000 0.10860.1145 0.1160 0.1080 B22(Timoshenko梁) 4.028 4.028 4.028 4.000 0.11650.1165 0.1165 0.1080 表1比较了上述三种梁单元在应用于细长梁和深梁受弯时的表现。问题描述如图1所示,为端部受集 中载荷的悬臂梁。E-B梁B23完全忠实于材料力解的解答,不考虑剪切应变的影响,并且只用1个B23单 元就可以得到与材力解一致的结果。B21和B22考虑了梁的剪切变形,其分析得到的挠度略大于材力解。 同时可以看出,B21和B22用于细长梁时并没有发生剪切自锁。 图1:悬臂梁的构型图与截面图 图2:网格划分(2个单元)

连接体问题含答案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 【自主学习】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 。 二、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 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 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 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 ,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 一个整体。运用 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 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 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 法求出 ,再用 法求 。 【典型例题】 例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 B 的作用力等于( ) A. F m m m 211+ B.F m m m 2 12 + C.F D. F m 2 1 扩展:1.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对B 作用力等于 。 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两物体m 1和m 2,用与斜面 平行的力F 推m 1,使两物加速上滑,不管斜面是否光滑,两物体 之间的作用力总为 。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可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 木板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 的人,问(1)为了保持木板与斜面相 班级 姓名

第七章 梁分析和横截面形状【ANSYS帮助中文版】

第七章梁分析和横截面形状 梁的概况 梁单元用于生成三维结构的一维理想化数学模型。与实体单元和壳单元相比,梁单元可以效率更高的求解。 两种新的有限元应变单元,BEAM188和BEAM189,提供了更强大的非线性分析能力,更出色的截面数据定义功能和可视化特性。参阅ANSYS Elements Reference中关于BEAM188和BEAM189的描述。 何为横截面? 横截面定义为垂直于梁的轴向的截面形状。ANSYS提供了有11种常用截面形状的梁横截面库,并支持用户自定义截面形状。当定义了一个横截面时,ANSYS 建立一个9结点的数值模型来确定梁的截面特性(lyy,lzz等),并求解泊松方程得到弯曲特征。 下图是一个标准的Z横截面,示出了截面的质心和剪切中心以及计算的横 截面特性: 1

图8-1 Z向横截面图 横截面和用户自定义截面网格划分将存储在横截面库文件中。可以用LATT 命令将梁横截面属性赋给线实体。这样,横截面的特性将在用BEAM188或BEAM189对该线划分网格时包含进去。 如何生成横截面 用下列步骤生成横截面: 1.定义截面并与代表相应截面形状的截面号关联。 2.定义截面的几何特性数值。 ANSYS中提供了下表列出的命令完成生成、查看、列表横截面和操作横截面库的功能:参阅ANSYS Commands Reference可以得到横截面命令的完整集合。 定义截面并与截面号关联 使用SECTYPE命令定义截面。下面的命令将截面号2与定义号的横截面形状(圆柱体)关联: 命令:SECTYPE,2,BEAM,CSOLID SECDATA,5,8 SECNUM,2 GUI: Main Menu>Preprocessor>Settings>-Beam-Common Sects Main Menu>Preprocessor>-Attributes-Define>Default Attribs 要定义自己的横截面,使用子形状(ANSYS提供的形状集合)MESH。要定义带特殊特性如lyy和lzz的横截面,使用子形状ASEC。 定义横截面的几何特性数值 使用SECDATA命令定义横截面的几何数值。下面的命令将用SECTYPE命令定义的尺寸赋值给横截面。CSOLID形状有两个尺寸:半径和周长上的格栅数目。 命令:SECDATA,4,6 2

ANSYS建模实例

第一部分自由网格划分 (1)确定单元类型 GUI: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菜单命令。 执行上命令后,打开如下左图所示对话框。在左图中单击(Add)按钮,打开右图对话框,然后再左侧的窗口中选取“Solid”单元,右侧窗口中选取“10node 92”单元。 (2)建立几何模型 GUI: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Create→Volumes→Block→By Dimensions”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X1=0,X2=4,Y1=0,Y2=4,Z1=0,Z2=4”,得到立方体。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Create→Volumes→Cylinder→Solid Cylinder” 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X=2,Y=2,Radius=0.5,Depth=6”,得到圆柱体。如下图:

(3)布尔加运算 GUI: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Add→Volumes”菜单命令。执行命令后,将打开如图的对话框中单击(Pick All)按钮,将所有面积组合在一起。如上图。 (4)自由网格划分 GUI: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 Tool”菜单命令,在弹出 的对话框中选择“Global→set”,接着在对话框中输入“SIZE=0,NDIV=10”,如图: 得到自由网格划分结果如下图:

第二部分映射网格划分 (1)确定单元类型 GUI: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菜单命令。 执行上命令后,打开如下左图所示对话框。在左图中单击(Add)按钮,打开右图对话框,然后再左侧的窗口中选取“Magnetic-Edge”单元,右侧窗口中选取“3D Brick 117”单元。

ABAQUS应用梁单元计算简支梁

ABAQUS应用梁单元计算简支梁 对于梁的分析可以使用梁单元、壳单元或是固体单元。Abaqus的梁单元需要设定线的方向,用选中所需要的线后,输入该线梁截面的主轴1方向单位矢量(x,y,z),截面的主轴方向在截面Profile设定中有规定。 注意: 因为ABAQUS软件没有UNDO功能,在建模过程中,应不时地将本题的CAE模型(阶段结果)保存,以免丢失已完成的工作。 简支梁,三点弯曲,工字钢构件,结构钢材质,E=210GPa,μ=0.28,ρ=7850kg/m3(在不计重力的静力学分析中可以不要)。F=10kN,不计重力。计算中点挠度,两端转角。理论解:I=2.239×10-5m4,w中=2.769×10-3m,θ边=2.077×10-3。 文件与路径: 顶部下拉菜单File, Save As ExpAbq00。 一部件 1 创建部件:Module,Part,Create Part, 命名为Prat-1;3D,可变形模型,线,图形大约范围10(程序默认长度单位为m)。 2 绘模型图:选用折线,从(0,0)→(2,0)→(4,0)绘出梁的轴线。 3 退出:Done。 二性质 1 创建截面几何形状:Module,Property,Create Profile, 命名为Profile-1,选I型截面,按图输入数据,l=0.1,h=0.2,b l=0.1,b2=0.1,t l=0.01,t2=0.01,t3=0.01,关闭。 2 定义梁方向:Module,Property,Assign Beam Orientation, 选中两段线段,输入主轴1方向单位矢量(0,0,1)或(0,0,-1),关闭。 3 定义截面力学性质:Module,Property,Create Section, 命名为Section-1,梁,梁,截面几何形状选Profile-1,输入E=210e9(程序默认单位为N/m2,GPa=109 N/m2), G=82.03e9,ν=0.28,关闭。

(完整版)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精选(含答案),推荐文档

题型一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例题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A 、5mg 3μ B 、4mg 3μ C 、2mg 3μ D 、 mg 3μ变式1 如图所示的三个物体A 、B 、C ,其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带有滑轮 的物体B 放在光滑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及绳子的质量均不 计.为使三物体间无相对运动,则水平推力的大小应为F =__________ 2.如图,质量为2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 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多少?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a = g ,则小球在下滑的2 1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4.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 球 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 1和q 2(q 1>q 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 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 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 仑力)( ) A . B . 121()2 T q q E =-12()T q q E =-C . D .121()2T q q E =+12()T q q E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 和3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质量为3m 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为2m 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 和 2m T 1 2-图E 球1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格构梁的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实例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7535435.html, 格构梁的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实例运用作者:张少剑刘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运用ansys模拟计算。针对格构梁的研究,合理地简化模型,取出1.5米宽的土体、梁和面层单元,两边加对称约束,从而达到模拟空间结构梁的目的。本文还模拟了基坑的开挖过程的时空效应,共分七步,土体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沉降为第一步,梁与面层的激活、力的施加和土层杀死共分六步。梁的最大受力状态并不发生在最后一步完成后,而是在第六工况。 关键词:格构梁有限元分析模拟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体、梁、锚索和混凝土面层共同作用 基坑支护的受力机理是土体的土压力作用在格构梁和混凝土面层上,混凝土面层的力传递到格构梁上,格构梁再把它受到的力传递到和它相连的锚索上,锚索则和被支护土体嵌固为一体,格构梁和混凝土面层除起到承受土压力外,格构梁还起到平均弯矩和变形的作用,喷射混凝土面层则有保护土体表面,防止土体表面非格构梁作用部位坍塌的作用。 2模型简化及技术处理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根据实际的土体性质建立土体模型。格构梁的作用是承受弯矩的,可以选用Beam4梁单元,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格构梁中有钢筋的作用,其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设置有所调整。在建模时,如果混凝土面层的长宽与厚度的比都大于5,所以在有限元分析中采用板壳单元可以全面地反映其变形特征和应力分布规律。混凝土面层用Shell63单元模拟,其参数的取值和梁单元相同。 由于格构梁的受力性状,锚索的模拟对格构梁的受力影响较小,本模型忽略考虑锚索的模拟。预应力锚索的作用简化为作用在纵横梁交点处的集中力。 对于格构梁和土体、混凝面层之间的接触,模型采用节点耦合,以实现共同变形和受力。 3.1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 3.1.1模型的参数 1.土体的参数见下表:

ansys工程实例(4经典例子)解析

输气管道受力分析(ANSYS建模) 任务和要求: 按照输气管道的尺寸及载荷情况,要求在ANSYS中建模,完成整个静力学分析过程。求出管壁的静力场分布。要求完成问题分析、求解步骤、程序代码、结果描述和总结五部分。所给的参数如下: 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00Gpa; 泊松比0.26;外径R?=0.6m;内径R?=0.4m;壁厚t=0.2m。输气管体内表面的最大冲击载荷P为1Mpa。 四.问题求解 (一).问题分析 由于管道沿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管道的直径,在计算过程中忽略管道的端面效应,认为在其长度方向无应变产生,即可将该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选取管道横截面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求解。 (二).求解步骤 定义工作文件名 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 Jobname 出现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FILNAM] 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栏中输入工作名LEILIN10074723,并将New log and eror file 设置为YES,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 定义单元类型 1)选择Main Meun→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te命令,出现Element Type 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出现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 2)在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复选框选择Strctural、Solid、 Quad 8node 82,在Element type reference number输入栏中出入1,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3. 定义材料性能参数 1)单击Main Meun→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出现Define Material Behavion 对话框。选择依次选择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选项,出现Linear 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 2)在EX输入2e11,在Prxy输入栏中输入0.26,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3)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n 对话框中选择Material→Exit命令关闭该对话框。 4.生成几何模型、划分网格 1)选择Main Meun→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Circle→Partail→Annulus出现Part Annulus Circ Area对话框,在WP X文本框中输入0,在WP Y文本框中输入0,在Rad1文本框中输入0.4,在Theate-1文本框中输入0,在Rad2文本框中输入0.6,在Theate-2文本框中输入90,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2)选择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Colors→Reverse Video,设置显示颜色。 3)选择Utility Menu→Plot→Areas,显示所有面。 4) 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Reflect→Areas,出现Reflect Areas拾取菜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 一、连接体与隔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 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 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 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 1.如图用轻质杆连接的物体AB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1)斜面光滑;

Ansys梁分析实例

工程介绍: 某露天大型玻璃平面舞台的钢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分格(图2中每个最小的矩形即为一个分格)x方向尺寸为1m,y方向尺寸为1m;分格的列数(x向分格)=8,分格的行数(y向分格)=5。 钢结构的主梁(图1中黄色标记单元)为高140宽120厚14的方钢管,其空间摆放形式如图3所示;次梁(图1中紫色标记单元)为直径60厚10的圆钢管(单位为毫米),材料均为碳素结构钢Q235;该结构固定支撑点位于左右两端主梁和最中间(如不是正处于X方向正中间,偏X坐标小处布置)的次梁的两端,如图2中标记为 U R处。主梁和次梁之间是固接的。 xyz xyz 玻璃采用四点支撑与钢结构连接(采用四点支撑表明垂直作用于玻璃平面的面载荷将传递作用于玻璃所在钢结构分格四周的节点处,表现为点载荷;试对在垂直于玻璃平面方向的42 KN m的面载荷(包括玻璃自重、钢结构自重、活载 / 荷(人员与演出器械载荷)、风载荷等)作用下的舞台进行有限元分析。(每分格面载荷对于每一支撑点的载荷可等效于1KN的点载荷)。 作业提交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下面几项: (1)屏幕截图显示该结构的平面布置结构,图形中应反映所使用软件的部分界面,如图2; (2)该结构每个支座的支座反力; (3)该结构节点的最大位移及其所在位置; (4)对该结构中最危险单元(杆件)进行强度校核。 图1

图2 图3 本操作中选用的单位为:(N,mm,MPa)。具体操作及分析求解: 1.更该工作文件和标题。如图1.1-1.5所示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2.选择单元类型。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单元类型为beam-3D-2node-188单元。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选择beam-3D-2node-188。如图2.1所示。 图2.1 3.定义材料属性 该钢结构材料为碳素结构钢Q235,则将弹性模量设置为200GPa,泊松比设置为0.3。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在EX框中输入2.05e,在PRXY框中输入0.3。操作步骤为如图3.1;3.2所示。

ansys上机练习实例

练习一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计算分析模型如图1-1 所示, 习题文件名: beam。 NOTE: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截面分别进行计算。 梁承受均布载荷:1.0e5 Pa 10m 图1-1梁的计算分析模型 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单位:m): 矩形截面:圆截面:工字形截面: B=0.1, H=0.15 R=0.1 w1=0.1,w2=0.1,w3=0.2, t1=0.0114,t2=0.0114,t3=0.007 1.1进入ANSYS 程序→ANSYSED →Interactive →change the working directory into yours →input Initial jobname: beam→Run 1.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OK 1.3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Beam 2 node 188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1.4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input EX:2.1e11, PRXY:0.3→OK 1.5定义截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Sections →Beam →Common Sectns→分别定义矩形截面、圆截面和工字形截面:矩形截面:ID=1,B=0.1,H=0.15 →Apply →圆截面:ID=2,R=0.1 →Apply →工字形截面:ID=3,w1=0.1,w2=0.1,w3=0.2,t1=0.0114,t2=0.0114,t3=0.007→OK

ABAQUS简支梁分析(梁单元和实体单元)

基于ABAQUS简支梁受力和弯矩的相关分析 (梁单元和实体单元) 对于简支梁,基于 ABAQUS2016,首先用梁单元分析了梁受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剪力和力矩;对同一模型,并用实体单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另 外,还分析了梁结构受力和弯矩作用下的剪力及力矩分析。 对于CAE仿真分析具体细节操作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操作,不过在后面上传了对应的cae,odb,inp文件。不过要注意的是本文采用的是ABAQUS2016进行计算,低版本可能打不开,可以自己提交inp文件自己计算即可。可以到小木虫搜索:“基于ABAQUS简支梁受力和弯矩的相关分析”进行相应文件下载。 对于一简支梁,其结构简图如下所示,梁的一段受固支,一段受简支,在梁的两端受集中载荷,梁的大直径D=180mm,小直径d=150mm,a=200mm,b=300mm,l=1600mm,F=300000N。现通过梁单元和实体单元分析简支梁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以及分析其剪力和弯矩等。材料采用45#钢,弹性模量 E=2.1e6MPa,泊松比v=0.28。 图1 简支梁结构简图 1.梁单元分析 ABAQUS2016中对应的文件为beam-shaft.cae ,beam-shaft.odb,beam-shaft.inp。 在建立梁part的时候,采用三维线性实体,按照图1所示尺寸建立,然后在台阶及支撑梁处进行分割,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建立part并分割 接下来为梁结构分配材料,创建材料,定义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创建梁截面形状,如图3,非别定义两个圆,圆的直接分别为180和150mm。然后创建两个截面,截面选择梁截面,再选择图2中的所有梁,定义梁的方向矢量为(0,0,-1)(点击图3中的n2,n1,t那个图标即可创建梁的方向矢量),最后把创建好的梁赋给梁结构。 图3 创建梁截面形状 接下来装配实体,再创建分析步,在创建分析步的时候,点击主菜单栏的Output,编辑Edit Field Output Request,在SF前面打钩,这样就可以在结果后处理中输出截面剪力和力矩,如图4所示。在Load加载中,在固支处剪力边界条件,约束x,y,z,及绕x和y轴的转动,如图5所示,同理,在固支另一处约束y,z,及绕x和y轴的转动。在梁的两端添加集中力,集中力的大小为300000N。最后对实体部件进行分网,采用B32梁单元,网格尺寸为10。完成

高考物理专题训练:连接体问题(含答案)

[方法点拨] 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的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1.(多选)(2018·四川泸州一检)如图1所示,物块A 、B 质量相等,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物块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1;若水平面粗糙,且物块A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物块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 .a 1=a 2 B .a 1>a 2 C .F N1=F N2 D .F N1

C .(M +m )g -Ma D .(M +m )g -ma 4.(2017·河北省五个一联盟二模)如图4所示,固定斜面CD 段光滑,DE 段粗糙,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 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 、B 保持相对静止,则( ) 图4 A .在CD 段时,A 受三个力作用 B .在DE 段时,A 可能受二个力作用 C .在DE 段时,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 .整个下滑过程中,A 、B 均处于失重状态 5.(多选)(2017·广东顺德一模)如图5所示,有五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长均为L 的轻杆依次相连接,最右侧的第1个滑块刚好位于水平面的O 点处,O 点左侧水平面光滑、O 点右侧水平面由长3L 的粗糙面和长L 的光滑面交替排列,且足够长,已知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第3个滑块刚好进入O 点右侧后,第4个滑块进入O 点右侧之前,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判断(重力加速度为g )( ) 图5 A .滑块与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3mg B .第4个滑块进入O 点后,滑块开始减速 C .第5个滑块刚进入O 点时的速度为 2FL 5m D .轻杆对滑块始终有弹力作用 6.(多选)(2017·湖北孝感一模)如图6甲所示,一根粗绳AB ,其质量均匀分布,绳右端B 置于光滑水平桌面边沿,现拉动粗绳右端B ,使绳沿桌面边沿做加速运动,当B 端向下运动x 时,如图乙所示,距B 端x 处的张力F T 与x 的关系满足F T =5x -52 x 2,一切摩擦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10 m/s 2)( ) 图6 A .可求得粗绳的总质量 B .不可求得粗绳的总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