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经选读》第五章 病证

《内经选读》第五章 病证

《内经选读》第五章  病证
《内经选读》第五章  病证

幻灯片1

第五章病证

第一节热病

第二节咳证

第三节痛证

第四节痹证

第五节痿证

第六节水病

第七节不寐

幻灯片2

●第一节热病

●1、热病:外感引起,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外感热病。

●2、热病由表入里的发展规律。

●3、治疗大法:祛邪,“各通其脏脉”

●4、饮食宜忌:禁多食、肉食以防热遗与热病复发。

幻灯片3

●第一节热病

●5101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病名:广义之伤寒即外感热病的总称,泛指

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热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这个“热病”属于暑病的概念),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太阳)者,诸阳(指督脉、阳维脉)之属(统率、聚会。

张介宾注:“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其所属。”)也,其脉连于风府(为足太阳、督脉、阳维脉之会),故为诸阳主气也(督脉为阳脉之海,阳维脉维系诸阳经,总会风府而与太阳经脉相连,所以太阳经脉能统率人身阳经之气)。

幻灯片4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寒性收引,感受寒邪则腠理闭塞,阳气郁而发热),热虽甚

不死(人感受寒邪等外邪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却表明阳气有抗邪能力,故预后尚可);其两感于寒(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如果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等外邪而发病,由于邪盛正虚,故预后较差,有死亡的可能)。(《素问·热论》)

幻灯片5

●分析

●1、热病的概念

●指感受六淫外邪之,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的总称。

●2、伤寒的概念

●①广义的伤寒:即是指热病。

●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这个“热

病”属于暑病的概念),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②狭义的伤寒:单指感受寒邪后出现发热为主要症候的疾病。

●3、太阳经对卫外御邪的意义:

●①循行最长

●②分布最广

●③与督脉联系最紧密(从巅入络脑;交会风府、大椎穴)

●④主气最为表浅(主毫毛)

●⑤统领营卫之气

●4、伤寒六经传变规律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幻灯片6

●◆说明:

●①它是说明在伤寒病的发病过程中,邪气逐步深入的发展演变。

●②它是个相对的规律,而不是个绝对的规律。

●③它与《伤寒论》中的六经传变有所不同。

●a) 本篇只论热证,实证,未论及虚寒证

●b) 本篇只论经络表现为主,少及脏腑症候。

●◆关于六经传变的顺序

●这一部分谈到了伤寒的六经传变顺序,这一思想启发了张仲景研究伤寒病和撰写《伤寒

论》的思路。但是对于原文中的病邪逐日传经的说法,宁可视其为一种邪气发展由浅入深的过程,而不可拘泥于一日一经的固定不变的定式。例如《伤寒论》中就有“直中”、“合病”、“并病”等具体情况。从临床来看,少数较烈性的外感流行疾病可以出现类似篇中描述的发展过程,而大多数则是各有不同特征。

幻灯片7

●5102

●帝曰:愿闻其(伤寒)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下项,循肩膊

内,挟脊抵腰中)。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发热甚)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邪入阳明,胃不和则卧不安)。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就指邪气仍在三阳之表,未入于三阴之里,可用汗法治疗)者,故可汗而已。

幻灯片8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咽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

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满,闷的意思)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畅达),则死矣。

幻灯片9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头痛会稍好一些);八日阳明病衰,身热

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腹满消退如往常一样),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邪退正气来复之象);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阴囊收缩及少腹拘急的症状微微舒缓),大气(王冰:“大气,谓大邪之气”)皆去,病日已矣。

幻灯片10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疏通调治病变所在的各脏腑经脉),病日衰已矣(病就会日

渐消退而痊愈)。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热病未满3日,病邪在三阳之表,可用发汗解表法使热退);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已满三日,邪入三阴之里,用清泄里热法使热平)。

●外感热病的治疗:祛邪为主

幻灯片11

热病六经传变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巨阳

三阳三阴

由表传里

表里

由阳转阴

幻灯片12

●1、热病的转愈表现

●2、热病治疗原则:疏通经脉,驱除邪气。

●三阳:发汗——外解

●三阴:通下——内解

幻灯片13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病邪遗留,迁延不愈,余热未尽)者何也?(热病已经

痊愈,常常有余热未清的情况)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凡是余热不清的,都是因为发热严重

的时候,勉强吃东西造成的)。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与搏通),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杨上善:“遗,余也。大气虽去,犹有残热在脏腑之内外,因多食,以谷气热与故热相薄,重发热病,名曰余热病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逆为反,从为顺,逆从就是反常),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患了热病应当有何禁忌呢?)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病愈而复发),多食则遗(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

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与邪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此其禁也。(《素问·热论》)

幻灯片14

幻灯片15

●热病遗复的原因、机理与治疗:

●遗热原因:热甚而强食之。

●遗热病机: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

●遗热治疗:视其虚实,调其逆从

●热病禁忌:病热少愈,食肉则复(清淡饮食),多食则遗(少食)。

幻灯片16

●5103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张介宾注:

“两感者,表里同病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故在太阳则为头痛,在少阴则为口干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张介宾注云:“谵言,妄言也。阳明病则身热谵言。太阴病则腹满不欲食。”);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四肢逆冷.张志聪注:“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见少阳之耳聋,厥阴之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两感于寒”传变三天、再迁延三天,实际是六天),何也?

幻灯片17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长,首要。足阳明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为多气多血之经),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三日后,阳明之气绝,故死),故死矣。

幻灯片18

●5104

●凡病伤寒而成温(温热病)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

勿止(汗出则暑邪外泄,故不可止汗,张景岳:“暑气侵入,当令有汗,则暑随汗出,故曰勿止”)。(《素问·热论》)

●分析:

●1、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在夏至之后,大小暑之间。

●2、暑病治疗,切勿见汗止汗,治当清暑,错用止汗收敛之法,或酿成暑热内闭,关门

流寇,使暑热内闭心包,造成危急证候。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1、热病的转愈表现

●2、热病治疗原则:疏通经脉,驱除邪气。

●三阳:发汗——外解

●三阴:通下——内解

幻灯片21

●5105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即刻)复热,而脉躁疾(脉象躁动而疾数)不为

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阳:阳热邪气;阴:阴精正气。温病过程中阳热邪气入于阴分

与阴精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交(交结、交争)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助词,无义)精(水谷-水谷精气-津液,

张景岳:“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气战胜邪气)。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汗出是精气抗邪的缘故);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精不胜邪),

幻灯片22

●不能食者,精无俾(精气得不到补益充养。通裨,补助、补充、补益,)也,病而留者,

其寿可立而倾也(邪盛正衰持续日久则预后不良)。且夫《热论》(《素问·热病》“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精气衰竭,正不胜邪),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神志败乱),失志者死。今见三死(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失志三症),不见一生(不见一点生机),虽愈(虽可能出现稍稍转愈之象)必死也。(《素问·评热病论》)

幻灯片23

●分析:

●阴阳交

●1、含义:温病过程中,阳邪入于阴分,邪盛正衰的一种危重证候。

●2、病位:“今邪气交争于骨肉”,阴阳交是表证已罢,邪入阴分,邪正交争于机体深层,

病位深在的疾病。

●3、病机:正不胜邪,邪盛正衰

●4、症状特点:反复发热,汗出热不解,脉躁疾,狂言,不能食。

●5、预后:较差,“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幻灯片24

●第二节咳证

幻灯片25

●5201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

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内外寒邪相合,外感寒邪,内伤寒饮),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非其时(非肺所主的秋季),各传以与之(指肺)。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故五藏各以治时(五脏所主旺的时令),感于寒则受病,微(感邪轻微)则为咳,甚(感邪较重)者为泄为痛(张介宾:“邪微者,浅在表,故为咳。甚者深入而入里,故为泄、为痛。”)。乘(趁也,当。。之时)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脾之主时长夏)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素问·咳论》)

幻灯片26

●分析:

●1、“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阐述,说明咳嗽的病机不止于肺的因素。

●肺为五脏之表,其病往往是五脏邪气在表浅的表现。

●2、形成咳嗽的病机,以风寒外袭和中焦受寒最为多见。

●3、“咳不离肺”:

●咳虽不止于肺,但是各种病理只有影响到肺,才能出现咳。

●4、邪气发病以时传变的思想。

幻灯片27

●5202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肺咳时,伴有哮喘和痰鸣音),甚则唾血(咳血,

痰中带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分隔、梗阻)如梗状(形容咽部如有物梗塞),甚则咽肿、喉痹(咽喉肿痛,阻塞不畅、使语言不利、饮食难下)。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qu,胁也。左右腋下胁肋部)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下痛,阴阴(隐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姚止庵:“脾气连肺,故痛引肩背也,按右者肺治之部,肺主气,脾者气之母,脾病则及于肺,故令右胁下痛。肩背者,肺所主也,动则气愈逆,故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咳吐稀痰涎沫)。

●五脏咳的病机以脏气不振,痰气内阻

幻灯片28

●帝曰:六府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

长虫(蛔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失=矢。通屎,遗失:大便失禁)。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肛门出气),气与咳俱失(咳与矢气同时发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姚绍虞:“此总论久咳之为害也,咳久则病不止于一脏一腑而无所不病矣。故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久咳不已,三焦受之,气壅闭不行,故令人腹满而不思饮食),

幻灯片29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因外邪侵袭、内伤寒凉饮食,”外内合邪“致咳,与肺胃直接

相关;而且脾胃失调。易聚湿生痰,沿肺脉上扰于肺而致咳。水饮聚于胃,则上关于肺而为咳,说明肺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咳嗽的两个重要环节。张介宾:“诸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者,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使人多涕唾(指痰),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五输穴的输穴),治府者治其合(五输穴的合穴),浮肿者治其

经(五输穴的经穴)。

●帝曰:善。

●五脏咳的病机以脏气不振,痰气内阻

幻灯片30

●分析:

●一、本段论述了五脏咳和六腑咳的临床见症。

●肺咳:咳而伴喘息,唾血。(肺脏气衰,宣降乏力,痰饮内聚)

●心咳:咳而咽喉不利。(心弱阳气不足,化物不利,痰饮阻于阴脉)

●肝咳:咳而两胁下不利。(肝气不疏,气机郁阻两胁)

●脾咳:咳而右胁下痛。(脾气不运,谷气壅滞,痰湿内蕴)

●肾咳:咳而腰背痛,或咯吐清涎。(肾气不足,筋骨不利,水饮内泛)

●综上所见,

●五脏咳的病机以脏气不振,痰气内阻有很大关系。

幻灯片31

●胃咳:咳而呕,甚则咳虫。(胃气虚寒,气机上逆)

●胆咳:咳而呕胆汁。(胆寒气逆)

●大肠咳:咳而大便失禁。(大肠失约)

●小肠咳:咳而失气。(小肠化物不利,谷气内停)

●膀胱咳:咳而遗尿。(膀胱气化不利,阳气失约)

●三焦咳:咳而腹满,纳差,浮肿。(三焦阳气不足,水液推动乏力)

●以上六腑咳也是以机能衰退,气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幻灯片32

●二、“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与肺胃关系密切。

●1、从病因而言

●皮毛受邪,从其合入肺,寒饮入胃,从肺脉注肺,与肺胃相关。

●2、从病机而言

●1)咳嗽与肺的关系:邪伤于肺,肺失宣降而病咳-与肺关系密切。

●2)咳嗽与胃的关系: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胃若则化源不足,脏腑失于充养,则抗病力弱,

易感外邪而病咳;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胃受伤,水津失运,停聚于胃则为痰为饮,上逆于肺而发咳

嗽。

●胃属土,为万物所归,且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故胃独自受邪或

接受五脏六腑内传于胃的邪气,均可循经脉上传于肺而为咳。

幻灯片33

●5203 帝曰:劳风(因劳伤风也,因劳而虚,风邪乘虚侵袭引起的以发热、恶风振寒、

项强暝视、咳吐黏痰、鼻出浊涕)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常)在肺下(下:处所,肺部。劳风病的病位通常在肺部),其为病

也,使人强上(头项强急不舒)冥视(冥,暗,不清。视物不清),唾出若涕(吐粘痰),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救(救治)俛仰(俛:通俯。呼吸困难,张口引肩,前后俯仰)。巨阳(太

阳)引(引,引导。在太阳经上取穴,进行针刺以引动经气,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

精者(精气充沛的青壮年)三日,中年者(精气较弱的中年人)五日,不精者(精气匮乏的老年人)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或者)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素问·评热病论》)

幻灯片34

●分析

●劳风

●1、含义:劳后受风的病证

●2、病位:表证未除,肺有郁热

●3、病机:太阳受风,卫阳被遏失于温煦,肺失清肃,痰热壅肺。

●4、症状:

●外邪袭表:恶风振寒,强上冥视

●邪热伤肺,宣降失常:咳出青黄涕,状如脓

●5、治疗:解表利肺,“以救俯仰”

幻灯片35

●第三节痛证

幻灯片36

●5301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稽:留止,迟:徐行。稽迟:

经脉之气血留滞不行),泣(通“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邪客于脉中外则血少即气血不荣则痛,寒邪客于脉中外,血气不通则痛,为虚实疼痛病机之总纲)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

无益者,或喘动(喘就是动,血脉搏动按之急促应手)应手者(疼痛处有筑筑跳动感),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大腿内侧近前阴处)者,

幻灯片37

●或痛宿昔(宿,止也;昔:久远。宿昔:稽留日久)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

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不

同的表现特征),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quan,踡,同“蜷“,弯曲。义为收缩弯

曲),缩踡则脉绌急(屈曲拘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炯jiong,热也)则痛立止;因重(反复,屡次)中于寒,则痛久矣。

幻灯片38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血脉阻滞而充满),满(邪气充满)则痛而不

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疑“之”),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脏腑和肌肉间的脂膜组织)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脊部两侧紧邻督脉循行之深部经脉。邪客脊柱两旁深部之伏冲、伏膂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从腹里上行),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经气因之而上逆),故喘(揣)动应手矣。

幻灯片39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足太阳膀胱经脉,行于背部的部分有五脏六腑之俞穴)则脉泣(同

“涩”,运行不流利),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阳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寒逆之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幻灯片40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张

志聪曰:“宿昔,稽留久也。”)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迫使五脏气机逆乱而泄越),阴气竭,阳气未入(寒气客于五脏,脏气上越外泄,阴精枯竭,阴气阻绝于内。阳气泄越于外不得入内,阴阳不相顺调),,故卒然痛死(昏厥)不知人,气复反(阳气来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肠胃气机上逆),故痛而呕也。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小肠受盛化物之功能,不能正常地进行分别清浊),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热甚)焦喝(瘅,积热。内热口干舌燥而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幻灯片41

●帝曰:所谓言(问诊)而可知者也。视(望诊)而可见奈何?

●岐伯曰:五藏六府,固尽有部(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一定的分部),视其五色,黄赤为

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切诊)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切诊就可以掌握主病的脉象),坚而血及陷下(若按之坚硬,

局部血脉壅盛隆起者为实;按之陷下,血脉濡软者为虚)者,皆可扪而得也。(《素问·举痛论》)

幻灯片42

●疼痛的病机:

●1、寒主收引: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

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

●2、血气痹阻: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

●3、寒热搏结: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

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4、血虚不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

引而痛,按之则热气(阳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5、脏气逆乱: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

复反则生矣。

幻灯片43

●由于邪气侵犯的部位和层次不一样,所以其临床表现出的症情也有所不同:

●卒痛:寒客经脉。(实证)

●久痛:反复感寒。(实中有虚)

●痛且拒按:正邪交争,寒热相搏,邪气壅实。(邪实)

●按则痛减:寒客肠胃膜原,气血壅聚。(表浅)

●按而痛不减:寒客侠脊脉,经脉不通。(邪深在经)

幻灯片44

●痛而喘动应手:寒客冲脉关元。(下焦)

●心与背相引而痛:寒客背俞脉。(上焦)

●胁与少腹相引而痛:寒客厥阴。(两侧)

●痛引阴股:寒客少阴。

●痛而成积:寒客小肠膜原,血络瘀滞。(血络)

●痛而昏厥;寒客五脏,脏脉不通,真气外越。(脏)

●痛而呕:寒客胃肠,腑失和降。(腑)

●痛而闭:热结肠腑,腑气不通。(腑)

●痛而泄:寒客肠胃,清浊相干。(腑)

●由此可以看出,疼痛的病机虽然都和气血不行,经脉不通有关,但是有在经在络,在气

在血,在脏在腑,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兼虚兼实等种种不同,提示我们对于疼痛的诊断也要详审病机,无失气宜。

幻灯片45

●分析:

●疼痛的诊断:

●1、辨色:

●黄赤——热

●白——寒

●青——气滞

●黑——瘀

●2、辨脏腑

●审察其经脉之气口,及面部五脏主部。

幻灯片46

●5302

●厥头痛(经气逆乱上冲于头脑导致的头痛,张介宾:“邪逆于经,上干头脑而为病者,

曰厥头痛也。”),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应为“阳”)。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头部颤动,络脉充盈),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员员”-头眩晕状)头重而痛,写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厥头痛,意(“噫”,嗳气)善忘,按之不得(按不得痛处),取头面左右动脉(足阳明经),后取足太阴。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足少阳胆经充盛发热),泻出(先泻)其血,后取足少阳。

幻灯片47

●真头痛(阴寒之邪在脑所致的剧烈头痛。虞庶:“头脑中痛甚,而手足冷至肘、膝者,

为真头痛,其寒气入深故也。”),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头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即,就近、靠近)刺,不可远取也。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严重的痹证)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头半寒痛(张介宾:“头半寒痛者,偏头冷痛也。”),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灵枢·厥病》)

幻灯片48

●5303

●厥心痛(指因五脏气机逆乱而致的心痛,《难经第六十难》云:“其五脏气相干,名厥

心痛”),与背相控(引也),善瘈(拘急,张介宾:“善瘈,拘急如风也。”),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腰背弯曲)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大白。

●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厥心痛,卧若徒居(闲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

渊。

●真心痛,手足青(清“通”,寒冷之意)至节,心痛甚,日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不

可刺者,中有盛聚(指瘀血、积聚等有形之邪停聚于内),不可取于腧。(《灵枢·厥病》)

幻灯片49

●第四节痹证

●概念:风寒湿三气合邪侵犯人体,是机体经络阻滞、营卫之气凝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

所致。

●发病内因:营卫失调,机体内部五脏亏虚、六腑失和。

●痹证分类:

●1、感邪偏重和病邪性质不同:性(风)痹、痛(寒)痹、着(湿)痹;

●2、根据受邪季节和部位不同,分为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和皮痹);

●3、五体痹久不愈发展为五脏痹(肾痹、肝痹、心痹、脾痹和肺痹)。

幻灯片50

●【原文】

●5401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错杂而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导致气血凝滞,

经络闭塞不通的病证)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长夏)

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五体痹:风寒湿三气在不同的季节侵入人体不同部位如五脏相合的五体所致。)

幻灯片51

●帝曰:内舍(稽留,邪入而居)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五脏之外合)也。故骨痹不已,复

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素问·痹论》)

●(五体痹反复感受邪气,病邪内传其相合之内脏——五脏痹)

幻灯片52

●分析:

●1、提出了引起痹病发生的三个因素:风、寒、湿邪。实际上引起痹证发生的因素是多

种多样的,例如痰饮和瘀血同样可以导致痹证的发生,但是如果从外感的方面来分析的话,主要还是以风、寒、湿邪为主。

●根据邪气的偏重,其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

●行痹:疼痛游走不定,对天气变化敏感。

●痛痹:疼痛固定,症情表现较严重。

●湿痹:局部麻木、沉重,症情顽固

●2、痹证的传变:

●五体痹——反复感受邪气,病邪内传——五脏痹。

幻灯片53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心悸),暴(突

发)上气而喘,嗌(咽)干,善噫(嗳气),厥气(离脏独行之气。这是脏气失和的严重表现)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开弓)如怀(形容腹部胀大如怀孕状);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尻kao:尾骶部;踵:足后跟。

足不能站立行走,以尻代之;头俯不能仰,背驼甚而脊高于头);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阵发咳嗽,呕吐胃中汁沫。,上为大塞(上,指胸中。此指胸中严重痞塞。;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腹中有气攻冲,肠中雷鸣),时发飧泄;胞痹(通脬,膀胱)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沃:灌;汤:热水。形容热盛,似灌热水感),涩于小便(小便不利),上为清涕(鼻流清涕)。

幻灯片54

●分析:脏腑痹的表现:

●①心痹:心痛,烦躁,心悸,发作性喘息,咽干,嗳气,甚则厥逆惊恐。

●病机:心脉痹阻,上下气血不能交通。

●②肝痹:夜寐不安,多饮小便频,胁腹拘挛。

●病机:肝络痹塞,三焦不利,气血不和。

●③肾痹:腹胀,下肢酸软,脊软乏力。

●病机:肾气不通,真气不运,腰脊失养。

●④脾痹:四肢乏力,胸中痞塞,呕吐咳逆。

●病机:脾气滞塞,中焦气逆,阳气不运。

●⑤肺痹:烦闷喘息,呕吐。

●病机:肺气痹阻,上焦不通。

●⑥肠痹:小便不利,肠鸣,泄泻。

●病机:肠道腑气闭塞,清浊相干。

●⑦胞痹:少腹按压痛,灼热,小便不利,多清涕。

●病机:膀胱气闭,化气不利,阳气内郁

幻灯片55

●阴气(五脏精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张介宾:“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

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神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饮食自倍(饮食超过所需量),肠胃乃伤。

●淫气(内脏淫乱失和之气,五体痹日久不愈,内脏之气淫乱则风寒湿邪内聚于五体相合

之五脏,而成为脏腑痹证。淫,过度。因喘息而过度消耗元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入里,引起呼吸喘促,为痹发生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

淫气乏竭(疲乏力竭,气血衰败),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甚饥不能食,是邪闭脾胃之证,过度消耗肌肤。如过度思虑及饥饿),痹聚在脾。

幻灯片56

●诸痹不巳,亦益(通“溢”,引申浸淫、蔓延)内也(病甚逐渐向内发展之义),其风气

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幻灯片57

●分析:

●预后的因素:

●1.邪气的性质:风邪易已,湿邪病久。

●2.病位:皮肤间易已,筋骨则病久,入脏则死。

幻灯片58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饮食失当是导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府亦各

有俞(马莳:“六腑之分肉,皆各有俞穴。风寒湿三气,外中其俞,而内之饮食失节应之,则邪气循俞而入,各舍于六腑之中,此痹之所以成也”),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五脏六腑皆有腧穴、合穴,合穴如胃之足三里穴,膀胱

之委中穴,胆之阳陵泉穴等),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均在各自经脉所循行的部位发生

病变而出现症状),各随其过(各随其病变部位而治之),则病瘳(chou,病愈)也。(《素问·痹论》)

幻灯片59

●分析:

●1、六府痹证发生的原因:内伤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外感邪气,内外合邪。

●2、治疗原则:治脏治俞,治腑治合,结合局部选穴。强调“通”的原则。

●肝痹:太冲

●心痹:大陵

●脾痹:太白

●肺痹:太渊

●肾痹:太溪

●胃痹:足三里

●胆痹:阳陵泉

●大肠痹:曲池

●小肠痹:小海

●膀胱痹:委中

●三焦痹:委阳

幻灯片60

幻灯片61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协调第运行)于五藏,洒陈(散布)于六府,乃

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随脉而行),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卫气具有勇悍、急疾的特性,张介宾“卫气者,阳气也。阳气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卫气运行急速滑利不受脉道约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腠理)之间,熏于肓膜(即肉里及胸腹腔内的网膜。形容其散布于胸膈),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营卫之气运行失常,则可痹阻经络而为病),从(顺从和调)其气(营卫之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幻灯片62

●分析:

●营卫之气运行与痹证发生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营卫运行于经脉中,维持各器官组织正常功能。

●若邪气干扰,营卫之行失常,可引起痹证发生。

●治疗上注意调理营卫,往往有助于症情缓解。

幻灯片63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皮肤麻木不仁、对疼痛不敏感),

病久入,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经络时常空虚),故不通(不痛),皮肤不营(滋养),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体质偏于阳虚阴盛),与病(风寒湿邪)相益(阳虚阴盛的体质,益加风寒湿邪,故寒更甚),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遭:乘,战而胜之。阳胜阴。病人素体阳盛阴虚,感邪后,阴不胜阳,邪气从阳化热,故为痹热),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多汗而皮肤湿润)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人体偏胜之阴气与以湿邪为主的风寒湿邪相互作用),故汗出而濡也。

幻灯片64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由于风寒湿三气伤及皮肉筋骨脉有形之体。而气尚

能流通,即未伤气者,故不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伤痛”)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

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虫:作急,筋挛),逢热则纵。

(痹证遇寒则拘急而痛,筋挛;逢热则筋驰故纵也,张介宾:“盖逢寒则筋挛,故急;

逢热则筋驰,故纵也”)帝曰:善。(《素问·痹论》)

幻灯片65

●提出痹证的共同特性:“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痹以气血经脉痹塞为共同病理。得热则加速气血流通,往往症情能缓解;得寒则气收,

脉更不得通,症情加重。提示痹证治疗以温通为大法。

幻灯片66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痛处遍及全身的痹证)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病

邪随血脉上下移动),左右相应(疼痛部位左右相互对称),间不容空(痹痛连续不断,没有片刻间歇),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

●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此发彼止),更居更起(此起彼伏),以右应左,以

左应右(左右对称),非能周也(疼痛不能环绕游走)。更发更休也(此起彼伏,时发时

止,疼痛呈阵发性)。

幻灯片67

●黄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某处的疼痛虽然已经停止,但仍

须针刺该处,防其复发)。

●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

●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发病

不是左右对称,而是邪气走窜到哪里,就在哪里发病)。

●黄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太素》作“遏”,遏制、阻止也,制止邪气向

前发展)之,后刺其上以脱(夺也,夺截邪气之路,尽除之)之(疼痛从上往下走窜,就先刺下部,以阻遏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后刺上部以消除疼痛)。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幻灯片68

●黄帝曰:善。此痛(病)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逼迫津液停聚)而为沫(津液凝聚而成

的病理产物),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排挤分裂肌肉)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张介宾:“痛则心注其处,故神归之,神归即气归也,气归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热可使寒气消散,疼痛缓解,但邪气仍在,可向他处逆行发展),厥则他痹发(邪气逆行,则痹痛也随之在其他部位出现),发则如是(周痹就是这样此起彼伏,走窜发病)。

幻灯片69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人

的真气不能正常地周流),故名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下之六经,指足六经,泛指经脉),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转筋拘急,按之则坚),引而行之(按摩导引之类之类方法)。《灵枢·周痹》)

幻灯片70

●分析:

●1、众痹: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教2008夜本内经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课程试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 A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在该题右侧之括号内。共30分,每题1分) 1.《类经》的作者是: ( ) A.杨上善 B.王冰 C.张志聪D.张介宾 E.张琦 2.《素问·咳论》认为咳的病因首推: ( ) A.湿邪 B.风邪 C.寒邪 D.燥邪 E.火邪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壮火”指: ( ) A.药食气味温和者B.药食气味纯阳者 C.生理之火 D.病理之火 E.以上都不是 4.《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体若燔炭”的病因是 ( ) A.风B.暑C.寒D.湿 E.热 5.《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气上是指: ( ) A.阳气亢盛 B.肝气上逆 C.血液郁积头部 D.阴寒之气积于胸中 E.营卫之气,逆而上行 6.《灵枢·百病始生》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指: ( ) A.营、卫之气虚弱B.气、血虚弱 C.阴阳皆虚 D.外界虚邪之风与人体正气虚弱 E.以上都不是 7.《素问·平人气象论》称:“溺黄赤安卧者”为: ( ) A.胃疽 B.谷疽 C.黄疸D.黑疸 E.以上都不是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甚则” ( ) A.肿 B.痛 C.浮 D.泻 E.热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浊阴”指: ( ) A.糟粕B.刚悍之气 C.精血津液D.痰饮与瘀血 E.以上都不是 10.《素问·咳论》:“使人多涕唾”,句中“涕唾”是指: ( ) A.鼻涕 B.涎液 C.痰 D.唾液 E.津液 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清气在下,则生” ( ) A.飧泄B.洞泄 C.溏出糜 D.濡泄 E.后泄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称“神明之府”指: ( ) A.心B.脑 C.膻中 D.精力旺盛 E.以上皆非 13.《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腰转摇不能”是由于: ( ) A.髓海不足,神气衰微 B.心肺失强败坏 C.肾脏失强 D.肝脏失强 E.脾脏失强 14.《灵枢·大惑论》认为目系上属于: ( ) A.肝 B.心 C.脑 D.脾 E.肺 1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属于脾的病机是: ( ) A.诸风掉眩 B.诸湿肿满 C.诸厥固泄 D.诸寒收引 E.以上都不是 16.《灵枢·水胀》认为:身肿、腹大、皮色青黄、腹上络脉突起为: ( ) A.肤胀 B.臌胀 C.肠覃 D.石瘕 E.石水

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升本下学期期末内经选读 - 复习题及答案-名校版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教点 《内经选读》试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层次: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D )。 A.阴阳学说 B.养生学说 C.病因学说 D.藏象学说 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生气通天”应解释为(A)。 A.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互相通应 B.人体阳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C.人体卫气与自然界相互通应 D.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关系密切 3.《素问?六节藏象论》“仓廪之本”指的是(B)。 A.胃 B.脾 C.口 D.魄 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季节的关系是(C)。 A.脾主长夏 B.脾主四时 C.各十八日寄治 D.脾主夏 5.《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用补益药治疗正虚而所致痞塞不通之证的治法属(D). A.热因热用 B.求其属 C.正治法 D.塞因塞用 6.《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B )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D) A 、肾不化气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精不足者”的治则是(E) A、滋养胃阴 B、滋养肝肾 C、补之以阴 D、温之以气 E、补之以味 9.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A) A 、《黄帝内经太素》B、《素问吴注》C、《黄帝素问直解》D、《黄帝内经素问》E、《读素问钞》 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气在上,则生胀”的机理是(C)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C、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E、以上均不是 11.《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B) A、阴精之本 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 E、罢极之本

内经选读试题-2

内经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297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首次整理增删编次《内经》篇目与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注释的医家是( )。A.全元起 B.杨上善 C.吴昆 D.王冰 2.《灵枢》之名最早被称为( )。 A.《针经》 B.《九卷》 C.《玉枢》 D.《神枢》 3.《黄帝内经》引用的医学文献大约有( )。 A.十余种 B.二十余种 C.三十余种 D.四十余种 4.男子“天癸”产生的年岁在( )。 A.八岁 B.二八 C.三八 D.四八 5.《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 )。 A.天运不光明 B.折寿而不彰 C.内闭于九窍 D.外壅于肌肉 6.《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病机是( )。 A.阴阳反作 B.阴阳离决 C.气血失和 D.脏腑失常 7.《灵兰秘典论》称肺是( )。 A.君主之官 B.相傅之官 C.中正之官 D.仓禀之官 8.《六节藏象论》认为心的华彩反映在( )。 A.面 B.唇四白 C.发 D.毛 9.《五脏别论》认为五脏的功能特点是( )。 A.藏而不写 B.实而不满 C.写而不藏 D.输写浊气

10.《脉要精微论》认为诊脉的最佳时间是( )。 A.平旦 B.鸡鸣 C.黄昏 D.日中 11.《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的涵义是( )。 A.独主长夏 B.独主春季 C.独主秋季 D.分主四季之末 12.《热论》“热遗”产生的原因是( )。 A.热甚而强食 B.单感寒邪 C.两感于寒 D.劳倦过度 13.《举痛论》指出过度的悲忧将导致( )。 A.气乱 B.气缓 C.气耗 D.气消 14.《痹论》认为春天感邪所产生的痹证是( )。 A.骨痹 B.筋痹 C.脉痹 D.肌痹 15.《调经论》认为“气有余则”( )。 A.笑不休 B.喘咳上气 C.怒 D.悲 16.《至真要大论》指出“澄澈清冷,皆属于( )”。 A.风 B.寒 C.暑 D.湿 17.《本神》说“意有所存谓之”( )。 A.智 B.虑 C.思 D.志 18.《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 )。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D.六十 19.《水胀》认为出现腹大身尽肿、皮厚、按之凹陷不起、腹色不变者,其病证当属( )。 A.肤胀 B.鼓胀 C.水胀 D.肠覃 20.《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 )。 A.上 B.下 C.左 D.右

《内经》重点背诵原文

《内经选读》重点背诵原文 第一章哲学思想 1.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2.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人,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4.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5.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7.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第二章藏象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2.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灵枢·五癃津液别) 3.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刺禁论) 4.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5.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

内经选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经选读复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内容,下列属邪气内伏延期而发的病变是( )。 A.飧泄 B.洞泄 C.温病 D.痎疟 E.肠氵辟 2.《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述“百病之始生”的原因是( )。 A.风雨寒暑 B.居处 C.饮食 D.燥湿 E.阴阳喜怒 3.《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其内容主要包括( )。 A.视精明,察五色 B.按尺肤,知滑涩 C.切脉动静 D.审问病情 E.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 4.《素问·热论》全篇原文所涉及的外感病有( )。 A.广义伤寒 B.狭义伤寒 C.温病 D.寒湿病 E.暑病 5.据《素问·痹论》的内容,“行痹”的辨证依据是( )。 A.肢节酸痛 B.肢节剧痛 C.肢节重痛 D.疼痛游走无定外 E.重痛不移 6.《素问·标本病传论》指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其“逆从”是指( )。 A.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 B.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 C.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 D.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 E.不求标本求其中气 7.据《灵枢·天年》所述,下列属长寿的生理表现的是( )。 A.呼吸微徐 B.气以度行 C.肌肉解利 D.五脏坚固 E.血脉和调 二、填空题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夏伤于暑,;秋伤于湿,。” 2.《素问·太阴阳明论》:“故伤于风者,受之,伤于湿者,受之。” 3.《灵枢·营卫生会》:“其者为营,者为卫。” 4.《素问·玉机真藏论》:“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不泽,毛折乃死。” 5.《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应中,夏应中矩,秋应中,冬应中权。” 6.《素问·咳论》认为,肺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二是,二者是引发肺咳的主要机理。 7.《素问·咳论》论及咳病刺治的取穴原则时说:“治者治其俞,治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8.《素问·痹论》在论述痹论发生与季节的关系时说:“以冬遇此者为痹;以春遇此者为_________痹。”

内经选读复习要点doc

1、如何领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神实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段原文反映了《内经》防重于治的预防为主的学术思想,其精神实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⑴未病先防:即防病于未然,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强调了防病的重要性,这与现代预防医学的预防为主的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内经》强调人在平时就应从生活起居、饮食劳倦、精神情志等方面进行调养,使正气充足,并且对外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⑵已病防变:即防止疾病发生传变。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传变而影响波及他脏,因此一旦疾病发生,就应针对相关脏腑进行调理,防止疾病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此意。 ⑶早期诊治: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小到大、由轻转重、由浅至深的,所以临床上应在疾病的萌芽阶段就能够诊察出来,并给予及时的治疗,防止疾病转深转重。 总之,《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注重于未病先防,若已病之后,则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这种防重于治的预防为主的思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防治实践,为中医预防医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更为深远。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试论其道理及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明确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这一临床诊治原则。本,指阴阳而言,“治病必求于本”意为诊治疾病必须要推求阴阳的盛衰。其道理是: (1) 从生理上看,人有脏腑经络气血,又分表里上下内外,这些皆统属于阴阳范畴而有阴阳之分。 (2) 从病因上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也有阴阳之别,即使是六淫,由于四时之不同,也有阴阳之异。 (3) 在诊断上,中医的四诊八纲首先辨别阴阳。 (4) 从病机上看,人体疾病的形成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 (5) 从治疗上看,药物的升降气味、用针的补泻、左右等,皆不出阴阳之理。 由此可见,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两种性质,疾病发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的结果,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从阴阳入手,针对阴阳的盛衰不同而进行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此段原文明确指出,四肢必须依赖胃中精气的充养,肌肉才能充实,屈伸有力。但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方可布达于四肢,若脾病则不能为胃输布水谷精气,四肢就不能得到水谷之气的滋养,筋骨肌肉屈伸无力,日渐消瘦,倦怠不用。 “脾病而四支不用”从病理方面反证了“脾主四支”的生理功能,对指导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 4、你对《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脾不主时”的学术观点是如何理解的?

20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200530期末考试复习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期末考试复习题 1.(1分)据《灵枢·水胀》所论,“色苍黄,腹筋起”的症状属()。 A. 水胀 B. 肤胀 C. 鼓胀 D. 肠覃 参考答案: C 2.(1分)《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说明了阴阳的() A. 对立制约 B. 相互转化 C. 无限可分 D. 互根互用 参考答案: C 3.(1分)《素问·六节藏象论》称“罢极之本”的脏是()。 A. 肾 B. 肝 C. 肺 D. 胆 参考答案: B 4.(1分)《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被称作是“魂之居”的是() A. 心 B. 肝 C. 肺 D. 肾 参考答案: B 5.(1分)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精明之府”是指()。 A. 头 B. 脑 C. 心 D. 胸 参考答案: A 6.(1分)《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之“两虚”是指() A. 虚邪与正虚 B. 气虚与血虚

C. 虚邪与虚风 D. 阴虚与阳虚 参考答案: A 7.(1分)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参考答案: A 8.(1分)《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 A. 阴阳 B. 寒热 C. 虚实 D. 气血 参考答案: C 9.(1分)《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A. 阴气 B. 阳气 C. 阴阳之气 D. 卫气 参考答案: B 10.(1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 A. 思想安闲,心无杂念 B. 精神充沛 C. 面部安详 D. 身体放松 参考答案: B 11.(1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A. 病因 B. 病机 C. 正气 D. 阴阳 参考答案: D 12.(1分)《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审察(),无失气宜” A. 病因 B. 病机

《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一、名词术语 1.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 2.阴静阳躁:阴性柔而主安静,阳性刚而主躁动。 3、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 4. 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 5.上下不并:指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相互交通。 1.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遵循。 2.壮火:指药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3.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 4.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 5.开鬼门,洁净府:发汗,利小便的治疗方法。 一、单选题 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 A、《史记·扁鹊传》 B、《七略》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 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A) 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刘歆D、刘向E、王冰 (B) 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E、秦汉之际 (D) 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 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B、刘歆的《七略》 C、司马迁的《史记》 D、《后汉书》 E、《吕氏春秋》 (A) 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D) 7、《灵枢》之名始自() A、唐朝王冰 B、东汉张仲景 C、晋代皇甫谧 D、西汉刘向 E、西汉刘歆 (A) 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B) 9、梁代全元起所注的《素问》名为《素问全元起注》,又叫做()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素问直解》 D、《太素》 E、《素问吴注》 (A)

内经选读重点背诵

内经选读背诵条文 宝命全形 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与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2、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3、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素问·上古天真论》) 阴阳应象 4、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 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 7、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 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 10、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 11、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 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3、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脏腑 15、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 问·六节藏象论》) 16、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阴,通于秋气。(《素 问·六节藏象论》)

《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导读:《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B经太素》,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温病条辨》,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D),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始见于(E)A、《黄帝内经》,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B)A、《黄帝内经》,B、《黄帝内经素问》C、《素问直解》, 绪论一、单选题 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B 经太素》 (B) ) A、《史记·扁鹊传》 B、《七略》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E、杨上善《黄帝内 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B) A、黄帝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刘歆 D、刘向 E、王冰 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 D、战国至秦汉 E、秦汉之际 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 ) 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B、刘歆的《七略》 C、司马迁的《史记》 D、《后汉书》 E、《吕氏春秋》 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E)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7、《灵枢》之名始自(A)

A、唐朝王冰 B、东汉张仲景 C、晋代皇甫谧 D、西汉刘向 E、西汉刘歆 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B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9、梁代全元起所注的《素问》名为《素问全元起注》,又叫做(A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素问直解》 D、《太素》 E、《素问吴注》 10、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D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黄帝内经太素》 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1、《黄帝内经素问》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其注家是(B )A、杨上善 B、王冰 C、张介宾 D、马莳 E、林亿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C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类经》 (A) (B) (A) (D)

内经选读大题

1.如何理解“阳盛则阴病”?举例说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此处阴胜是指服用酸苦涌泄之品太过而言,阴盛则伤阳,故导致阳病;阳胜是指服用辛甘发散之品太过而言,阳盛则耗阴,故导致阴病。指出药食气味阴阳太过,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后世医家对此句有所发挥,认为阴气偏胜,则见阳气亏虚之证;反之,阳气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并以此作为分析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机原则。举例: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 2.试述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心藏神,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而协调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为“君主之官”。肺主气,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为“相傅之官”。肝犹如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为“将军之官”。胆主决定判断,肝胆相使,才能正确处理事物,为“中正之官”。膻中为心包络,犹如内臣,代君行令,主情志喜乐,为“臣使之官”。脾胃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为“仓廪之官”。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功能,为“传导之官”。小肠具有将胃传化的水谷分清别浊的功能,为“受盛之官”。肾藏精充脑养骨,使人运动强劲.动作精巧,神强聪慧,为“作强之官”。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为“决渎之官”。膀胱能贮藏全身升清降浊后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为“州都之官”。 以上十二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故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体现了藏象学说的整体观。 3.脏腑分为哪几类?它们的功能特点各是什么?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五脏主贮藏精气,藏而不泻。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六腑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也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了解五脏与六腑的区别,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掌握脏与腑的区别对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有一定意义。 4.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关系如何?有何临床意义?有待补充 5.试叙“阳道实,阴道虚”的含义。 “阳道实,阴道虚”,是阴阳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凡事物之属于阳者,必须有充实、满盛、向外的特点;凡事物之属于阴者,必须具有柔弱、不足、向内的性质。据此观点来认识中医学中的问题,如以人身之阴阳之气而言,则《素问?生气通天》云:“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以男女而言,则男子为阳,十六岁而精气溢满,保持长盛而不衰;女子为阴,十四岁月事以时下,而不得不通。以脾胃病言之,则脾为阴脏,其病多虚;胃为阳腑,其病多实,因此,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论。虽然胃病亦有虚寒证,但治疗时常从补脾入手;脾脏亦偶有实热之证,治疗往往从泻胃入手。后世据此把中焦病的治疗特点概括为:“实证责之于胃,虚证责之于脾”,可见“阳道实,阴道虚”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6.营卫二气的循行合会规律是怎样的?有何意义?

2018年自学考试《内经选读》试题及答案(A卷)

2018年自学考试《内经选读》试题及答案(A卷) 一、名词术语 1、陵居:依丘陵而居住。 2、褐荐:穿粗布衣,铺草席。褐,粗布衣。荐,草席。 3、华食:鲜美酥酪骨肉之类的食品。 4、毒药:泛指治病的药物。张介宾注:“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为毒药。” 5、灸焫:用艾火烧灼,或火针、火罐治病的方法。 6、食胕:以经过发酵制成的鱼肉、豉酱之类物品为主食。胕,同腐。 7、挛痹:筋脉拘挛,骨节麻痹疼痛类疾病。 8、九针:古代用以治病的针具。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之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9、导引按蹻:古人用运动肢体、调节呼吸以及按摩等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方法。 10、杂合以治:根据五方病人及其所患疾病不同,综合五方各种治疗手段或方法予以治疗。 11、引:即指补气升提之法。 12、鑱石:古代石制针具。 13、神不使:神机衰败,针灸、药物已不能发挥治疗作用。 14、五谷: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15、五果:王冰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16、五畜:王冰注:“谓牛、羊、豕、犬、鸡也。” 17、五菜:王冰注:“谓葵、藿、薤、葱、韭也。” 18、病有标本:指疾病的发生有先后、缓急、主次之分。 19、刺有逆从:针刺治病有逆治、从治之别。逆治:病在本而治标,病在标而治本。从治:病在本而治本,病在标而治标。 20、前后相应:治病时注意对先发生的病证和后发生的病证相互照应。 21、标本相移:治病时对本病和标病治疗的先后或逆从,要根据病情决定。标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移的。 22、正行无问:正确的治疗行为,没有疑问。 23、小大不利:大小便不通利。 24、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病证轻浅者,标本兼治。病证急重者,标本单独施治,或治本,或治标,以求治之精专,增强疗效。间,病轻。 25、能毒:耐受气猛味厚作用峻猛的药物。 26、行复如法:对邪气不除,病不愈者,可用上述方法继续用药。 27、重身:妇女怀孕者,以其身中有身,故曰“重身”。 28、微者逆之: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逆其病象而治。 29、甚者从之: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不完全一致,用药当顺从与病机不一致的表象而治。 30、劳者温之:虚劳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1、损者温之:虚损一类病证,用温补法治疗。 32、逸者行之:由过度安逸导致气血壅滞,运行迟缓一类病证,治宜行气活血法。 33、惊者平之:惊悸不安、精神亢奋一类病证,以镇静安神法平抑之。 34、摩之浴之:按摩、汤液浸渍洗浴治病的方法。

内经选读复习重点

《内经选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宝命全形 101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 和于术数:恰当地运用各种养生方法。和,调和,引申为恰当运用。术数,此指养生的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等。 不妄作劳:不要违背常规的劳作。妄,乱也,此为违背常规之意。作劳,包括劳作和房事。 形与神俱:形神健全。形,形体;神,精神。俱,范围副词,全也;一也。引申作健全、和谐。 天年:天赋年寿,即自然寿命。 102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虚邪贼风:泛指异常气候和外来致病因素。 恬惔虚无:思想闲静,没有杂念。恬惔,安静淡泊。虚无:心无杂念和妄想。 103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10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养阳即养生养长,养阴即养收养藏。 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20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

《内经选读》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咳是肺病的主要见症。“肺之令人咳”把咳与肺联系在一起。内外合邪,伤肺成咳。就肺而言,是“内外合邪,因而客之”的结果,肺为娇嫩清肃洁净之脏,若风寒外袭,加之内有寒饮食入胃,其寒气上犯于肺,外内之邪相合,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而产生咳。咳不离乎肺,然不止于肺。肺为脏之长,为心之盖,受百脉之朝会,故其它脏腑发生病变,均会波及于肺,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如临证可见肝火上犯肺之咳,心肺气虚之咳,肺肾阴虚之咳,肺脾气虚之咳,水寒射肺之咳等,故张志聪注云:“肺主气而位居尊高,受百脉之朝会,是咳虽肺证,而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因此临证除用宣肺、益肺、降肺、润肺、清肺治咳之法外,还有如培土生金、佐金平木、金水相生诸法,其理皆在于此。 2试述痹证的病因、病机、分证和治疗? (1)痹证的病因:风寒湿气夹杂侵袭人体,壅闭经络,闭阻气血而成为痹证。风性善行数变,故风气偏盛者,痹痛行无定处,称为行痹;寒性凝滞收引,寒气盛者其痛剧烈,称为痛痹;浊气重浊粘滞,湿邪偏盛,症见肢体沉重,酸痛不移,称为着痹。(2)痹证的病机:营卫之气,皆水谷所化。营气精专柔顺,能入脉中,循脉上下而灌注五脏六腑,濡养全身。卫气熛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中,行于皮肤分肉间,布散于胸腹。故营卫气虚或失调,都能制使奏理皮肤疏松,精脉涩滞,筋骨肌肉五脏六腑失于濡养温驯,此时易受风寒湿邪侵袭而发为痹,故曰“逆其气则病”“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3)痹证的分证:五脏痹,由体痹发展而成,五脏精气损伤,加之复感风寒湿气,则体痹内传相应之脏而成五脏痹。六腑痹,因饮食不洁,肠胃先伤,痹邪内传于腑而成。五体痹(4)痹证的治疗:脏痹以“输穴”为主刺治,腑痹以“合穴”为主刺治,“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分之”,如用右归饮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骨痹,用四物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筋痹,用黄耆建中汤合羌活盛湿汤治疗皮痹。 3为什么“治痿独取阳明”?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乃人身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泉;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合于阳明。会于前阴者虽有九脉,但冲脉、阳明脉占重要地位,而冲脉通过气街与阳明相会,以接受阳明的气血,故冲脉之气血本之于阳明。所以高世拭说”阳明者,胃也,受盛水谷,故为五脏六腑之海,皮、肉、筋、脉、骨皆资于水谷之精,故阳明主润宗筋…….痿则机关不利,筋骨不和,皆由阳明不能濡润,所以治痿独取阳明也“。“治痿独取阳明”源于《灵枢.根结》“痿疾者取之阳明”的针刺治疗原则,不能当成治痿之独法。如“各补其荣而通其俞”,并不拘限于阳明胃经。表明治疗痿证既要重视阳明后天之本,又要重视辩证论治,可见独取阳明只是突出阳明胃对于治痿的重要作用而已。4“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病变机理是什么?它们与现在所说的“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阳盛则寒”有何不同? “阳虚则外寒“是指外感表证中恶寒症状产生的机理。”阳虚“指肌表卫阳为寒邪喝阻不能宣达,肌表失于温驯所致,治宜辛温发散,透解表邪。而”阳虚则寒“是指全身性的或者某一内脏之阳虚损,机体失温而致,治疗宜温补阳气。“阴虚则内热“指脾气虚发热,”阴虚则热“指肺胃或肝肾之阴不足,虚火内生发热。”阳盛则外热“指外感寒邪所致的表证发热,”阳盛则热“指邪气入侵,阳气亢盛所致的发热,包括内热和表热证。”阴盛则内寒“指阴寒上逆,积于胸中,损伤胸阳的内寒证,‘阴盛则寒”现在泛指一切脏腑机能衰退或代谢潴留的内寒证。 5“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与“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对虚寒虚热病证治本法则的论述。阴虚阳热,病本于阴虚,其“热”乃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的虚热,故用苦寒药

内经选读 重点背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二章藏象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素问·六节藏象论》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素问·五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

《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内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一、名词术语 1.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 2.阴静阳躁:阴性柔而主安静,阳性刚而主躁动。 3、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 4. 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 5.上下不并:指阴阳之气发生壅塞阻隔而不能相互交通。 1.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法,效法、遵循。 2.壮火:指药食气味纯阳者,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即过亢的阳气。 3.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精微之气的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周身。 4.任物:主管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 5.开鬼门,洁净府:发汗,利小便的治疗方法。 一、单选题 1、《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 A、《史记·扁鹊传》 B、《七略》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 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A) 3、《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B、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刘歆D、刘向E、王冰 (B) 4、《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E、秦汉之际 (D) 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 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B、刘歆的《七略》 C、司马迁的《史记》 D、《后汉书》 E、《吕氏春秋》 (A) 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D) 7、《灵枢》之名始自() A、唐朝王冰 B、东汉张仲景 C、晋代皇甫谧 D、西汉刘向 E、西汉刘歆 (A) 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B) 9、梁代全元起所注的《素问》名为《素问全元起注》,又叫做()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素问直解》 D、《太素》 E、《素问吴注》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