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教学提纲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教学提纲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教学提纲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教学提纲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称为

A、分离度

B、分配系数

C、容量因子

D、相对保留值

E、保留值

2.分离性质及其相似的物质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蒸馏法

C、滴定法

D、色谱法

E、沉淀法

3.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中吸附剂含水量越高则

A、吸附力越强

B、活性级数越小

C、活性越高

D、吸附能力不受含水量的影响

E、吸附力越弱

4.在吸附柱色谱中,吸附常数K值大的组分

A、被吸附得牢固

B、迁移速度快

C、溶解度大

D、在柱内保留时间短

E、极性小

5.在分配柱色谱中,分配系数K值小的组分在柱中

A、被吸附得牢固

B、在流动相中浓度低

C、迁移速度慢

D、迁移速度快

E、在柱内保留时间长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色谱法是一种依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B、在分配柱色谱中,固定相是一种液体

C、纸色谱与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相同的

D、吸附色谱法的原理是吸附与解吸附原理

E、色谱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7.关于色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谱过程是一个差速迁移的过程

B、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强的吸附剂

C、各组分之间分配系数相差越小,越易分离

D、纸色谱中滤纸是固定相

E、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弱的流动相

8.在吸附柱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用

A、活性级别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B、活性高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C、活性低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D、活性级别小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E、中等活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机

9.气-液色谱和液-液色谱皆属于

A、吸附色谱

B、凝胶色谱

C、分配色谱

D、离子色谱

E、分子排阻色谱10.分配系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一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值,色谱机制不同,K的含义不同,在吸附色谱中,K称为

A、吸附平衡常数B、交换系数C、渗透系数D、分配系数 E、溶解平衡常数11.吸附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行的分离分析方法

A、极性

B、溶解性

C、离子交换能力

D、分子大小

E、熔沸点

12.下列物质不能作吸附剂的是

A、硅胶

B、氧化铝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聚酰胺

E、活性炭

13.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

A、吸附与解吸附原理

B、萃取原理

C、离子交换原理

D、分子排阻原理

E、毛细管电泳原理

14.下列哪种活性级别的硅胶吸附性最强

A、Ⅰ

B、Ⅱ

C、Ⅲ

D、Ⅳ

E、Ⅴ

15.在吸附柱色谱中,被分离组份的极性越弱,则

A、在柱内保留时间越长

B、被吸附剂吸附的越不牢固

C、吸附平衡常数越大

D 、应选择极性大的洗脱剂

E 、被吸附剂吸附的越牢固

1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的差别

A 、沸点

B 、熔点

C 、凝固点

D 、吸光度

E 、分配系数

17.下列各吸附剂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的是

A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 、活性炭

E 、离子交换树脂

18.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A 、能进行定量分析

B 、能进行定性分析

C 、能进行半定量分析

D 、既可分离又可分析混合物

E 、能进行结构分析

19.吸附柱色谱与分配柱色谱的主要区别是

A 、柱子不同

B 、洗脱剂不同

C 、操作方式不同 D、分离原理不同 E 、加样方式不同

20.在色谱过程中,流动相对物质起着

A 、滞留作用

B 、洗脱作用

C 、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 E 、控温作用

21.在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

A 、滞留作用

B 、洗脱作用

C 、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 E 、控温作用

22.分离非极性化合物,选择非极性固定液,则

A 、低沸点组份先出柱

B 、高沸点组份先出柱

C 、极性强的组分先出柱

D 、极性弱的组分先出柱

E 、极性强的组分保留时间长

23.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色素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A 、液-液分配色谱法

B 、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C 、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D 、空间排阻柱色谱法

E 、气相色谱法

24.A 、B 、C 三组分的分配系数K B < K A

A 、C

B 、B

C 、A

D 、A=B=C

E 、B < A

25.可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化合物的氧化铝是

A 、碱性氧化铝

B 、中性氧化铝

C 、酸性氧化铝

D 、碱性和中性氧化铝 D 、酸性和中性氧化铝

26.色谱法分离不同组分的先决条件是

A 、色谱柱要长

B 、流动相流速要大

C 、待分离组分的分配系数不等

D 、有效塔板数要多

E 、流动相为强极性溶剂

27.色谱用的硅胶略显酸性,当其用于物质的分离时,

A 、只能用于分离酸性物质

B 、只能用于中性物质的分离

C 、可用于碱性物质的分离

D 、可用于碱性或中性物质的分离

E 、可用于中性或酸性物质的分离

28.某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m ,质量为m m ;而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s ,质量为m s ,

则该物质的分配系数(K )为

A 、m s c c

B 、s m c c

C 、m s m m

D 、m s c m

E 、s m

m m 29.色谱法中载体的作用是

A 、吸附被测离子

B 、支撑固定相

C 、增大展开剂的极性

D 、提高分离效率

E 、减小保留时间

30.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当增大展开剂的极性时,则

A 、组分的Rf 值增大

B 、组分的Rf 值减小

C 、展开速度加快

D 、分离效果越好 E、各组分的Rf 值不变

31.纸色谱属于

A 、吸附色谱

B 、分配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气相色谱

E 、凝胶色谱

32.硅胶G 板和硅胶CMC-Na 板称

A 、干板

B 、软板

C 、硬板

D 、湿板

E 、以上都对

33.在纸色谱中,△R f 值较大的组分间

A 、组分间分离的较开

B 、组分间分离不开

C 、斑点离开原点较近

D 、斑点离开原点较远

E 、分离效果差

34.硬板的制备方法是

A 、将硅胶G 粉末进行干法铺板

B 、将硅胶H 粉末进行干法铺板

C 、将硅胶H 加纯化水研成糊状进行湿法铺板

D 、将展开剂与硅胶研成糊状进行湿法铺板

E 、将硅胶H加入CMC-Na 溶液研成糊状进行铺板

35.设某组份在薄层色谱中展开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为X ,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Y ,则该斑点的R f 值为

A 、y x

B 、x

y C 、y x x + D 、y x y + E 、以上计算方法都不对 36.下列有关薄层色谱法概念不正确的是

A 、薄层色谱法是在薄层板上进行的一种色谱法

B 、薄层色谱法中使用的吸附剂不与欲分离物质和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

C 、薄层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之特点

D 、薄层色谱法中用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数据是各斑点的R f 值与R s 值

E 、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的颗粒度应比吸附柱色谱中的吸附剂颗粒度粗一些

37.下列各类型薄板不属于硬板的是

A 、氧化铝-G 板

B 、硅胶-G 板

C 、硅胶H 板

D 、氧化铝CMC-Na 板

E 、硅胶CMC-Na 板

38.不属于薄层色谱的操作时

A 、铺板 B、活化 C、点样 D、洗脱 E、斑点定位

39.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属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共有的操作是

A 、活化

B 、点样

C 、展开

D 、斑点定位

E 、定性与定量

40.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属于

A 、键合相色谱

B 、正相色谱

C 、反相色谱

D 、离子交换色谱

E 、分子排阻色谱

41.某样品在薄层色谱中,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6.3cm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为

4.2cm ,其R f 值为

A 、0.80

B 、0.67

C 、0.54

D 、0.15

E 、 0.33

42.薄层色谱中,软板、硬板的主要区别是

A 、吸附剂不同

B 、是否加粘合剂

C 、玻璃板不同

D 、粘合剂不同

E 、是否加荧光剂

43.在薄层色谱中,一般要求R f 值的范围在

A 、0.1~0.2

B 、0. 2~0.4

C 、0.8~1.0

D 、1.0~1.5

E 、0. 2~0.8

44.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 、硅胶G

B 、微晶纤维素

C 、硅藻土

D 、氧化铝

E 、聚酰胺

45.薄层板活化的温度和活化时间一般为

A 、410℃烘60分钟

B 、310℃烘60分钟

C 、210℃烘60分钟

D、110℃烘60分钟

E、510℃烘60分钟

46.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对于极性化合物,增加展开剂中极性溶剂的比例,可使比移值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为零E、等于1

47.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

A、优质平板玻璃

B、钢化玻璃

C、有色玻璃

D、彩玻

E、艺术玻璃

48.应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时,薄层板上起始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

A、5 mm

B、4 mm

C、3 mm

D、2 mm

E、1 mm

49.为防止薄层板的边缘效应,在展开之前应进行展开剂的

A、浸滞

B、预饱和

C、洗涤

D、配制

E、震荡

50.硬板进行展开时,通常采用的展开方式是

A、近水平展开

B、双向展开

C、上行展开

D、多次展开

E、双向展开、多次展开

51.进行斑点定位时,对于有色物质的定位通常采用

A、荧光检出法

B、浸滞显色法

C、直接喷雾法

D、直接观察

E、紫外光照法

52.色谱所用的氧化铝

A、有碱性和酸性两种,其碱性使用最多

B、有碱性和酸性两种,其中酸性使用最多

C、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

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碱性性氧化铝使用最多

E、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酸性氧化铝使用最多

53.在薄层色谱中,若铺在板上的吸附剂中是没有加入黏合剂,而将薄板称为

A、软板

B、塑料板

C、薄板

D、铝箔

E、硬板

54.薄层色谱分析中,定性的参数是

A、峰面积

B、分配系数

C、极限宽度

D、比移值Rf

E、斑点大小

55.纸色谱法是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

A、纸

B、水

C、乙醇

D、盐酸

E、氯仿

56.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下列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A、极性大的组分

B、极性小的组分

C、挥发性大的组分

D、沸点低的组分

E、分子量小的组分

57.纸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固定相分别是

A、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

B、分配色谱,固定相是纸上吸附的水

C、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纸上吸附的水

D、分配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

E、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

58.不影响薄层层析比移值Rf的因素是

A、展开剂使用的量

B、pH值的大小

C、展开时的温度

D、欲分离物质的性质

E、展开剂的性质

二、是非题

1.极性吸附剂氧化铝和硅胶中含水量越高,活性级别越低,吸附能力越强。()

2.在分配色谱中,所用的固定相与流动相必须事先相互饱和。()

3.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有铺板、活化、点样、展开、斑点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4.吸附柱色谱的基本操作为装柱、加样、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

5.柱色谱中装柱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否则影响分离效果。()

6.在吸附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组份,应选用极性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7.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固定相是一固体。()

8.加粘合剂的铺板方法为干法铺板。()

9.极性吸附剂中含水量越多,活性级别越大,吸附活性越低。()

10.在薄层色谱和纸色谱的点样过程中,点样量越多越好。()

11.分离极性样品,首选极性固定液,极性小的组份先出柱。()

12.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13.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

14.用于薄层色谱分析的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15.色谱法也称为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萃取技术。()

三、是非题

1.色谱法按分离过程的分离机理可分为、、、。

2.色谱法按操作形式可为、、。

3.液-固色谱中常用的吸附剂有、、。

4.柱色谱的操作过程为、、。

5.薄层色谱的操作过程为、、、和。

6.氧化铝分为、和三种。

7.在分配色谱法中,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强弱将其分为分配色谱法和

分配色谱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色谱法的分类方法及经典色谱法的特点。

2.简述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液固吸附色谱法中,流动性的选择的一般原则。

4.色谱用氧化铝分为哪几种?各自使用范围是什么?

5.简述柱色谱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计算题:

1.某样品用纸色谱法展开后,斑点距原点8.5cm,溶剂前沿距原点14.5cm。求其R f 值?

2.在同一薄层板上将某样品和标准品展开后,样品斑点中心距原点9.5cm,标准品斑点中心距原点8. 0cm,溶剂前沿距原点16cm,试求样品及标准品的R f 值和R s值?

3.已知化合物A在薄层板上从试样原点迁移7.2 cm,试样原点至溶剂前沿14.4 cm,试计算:

(1)化合物A的R f值是多少?

(2)在相同的薄层板上,展开系统相同时,试样原点至溶剂前沿16.8 cm,化合物A的斑点应在此薄层板上的何处?

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5.外标法测定黄芩颗粒剂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 Zirchrom C8柱(20cm X 4.6mn , 5um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含0.5%三乙胺,磷酸调pH3.0)(28: 18: 54);以黄芩苷 对 照品配成浓度范围为10.3?144.2ug/ml 的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得黄芩苷峰面积,以峰 面积和对照品浓度求得回归方程为: A=1.168 X 105C -1.574 X 103 , r=0.9998.精密称取黄芩 颗粒0.1255g ,置于50ml 量瓶中,用7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1ml 于 10ml 量瓶中,30%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 液 (61.8ug/ml ),得峰面积分别为 4250701,5997670. 16 .校正因子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的含量: ODS 色谱柱;甲醇-水(60:40)流动相;检测器UV280nm 对硝基甲苯为内标物。 (1)校正因子的测定:取对硝基甲苯(内标物) 、炔诺酮和炔雌醇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制成 10ml 溶液,进 样10ul ,记录色谱图。重复三次。测得含 0.0733mg/ml 内标物、0.600mg/ml 炔诺酮和0.035mg/ml 炔雌醇的对照 品溶液平均峰面积列于表 18-6。 (2)试样测定:取本品 20片,精密称定,求出平均片重(60.3mg/片)。研细后称取732.8mg (约相当于炔 诺酮7.2mg ),用甲醇配制成10ml 供试品溶液(含内标物 0.0733mg/ml )。测得峰面积列于表 18-6。 表18-6复方炔诺酮片中各成分及内标物平均峰面积( u v ? s ) 炔诺酮 炔雌醇 内标物 对照品溶液 1.981 X 106 5 1.043 X 10 5 6.587 X 10 供试品溶液 6 2.442 X 10 1.387 X 10 6.841 X 10 m 醇 /A 醇 0.035 10/(1.043 105 ) 302 m s /A s 0.0733 10/(6.587 105 ) 试样含炔雌醇的量: r A 醇 c cc " 1.387 105 c 八 c/ \ m 醇 f 醇 m s 3.02 0.0733 10 0.449(mg) A s 6.841 105 每片含炔雌醇的量: 0 449 , 0.449 60.3 (0.0369mg/ 片) 17.测定生物碱试样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含量,称取内标物、黄连碱和小檗碱对照品 解: c 样 /10 4250701 61.8 5997670 w% 50c 样 10 6 100% 17.4% 0.1255 A 样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 A/m B B m B/m A C m A/(m A +m B) D C A/C B 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A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 B 填料的体积 C 填料孔隙的体积 D 总体积 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 C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 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 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 A 树脂的交联度 B 树脂的再生过程 C 样品离子的电荷 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大 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值小 C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 D 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 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 A 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 f为0.1,氯原酸的R f为0.0 B 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 f为0.48,氯原酸的R f为O.05

第16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6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16-1】从分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简述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答: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16-2】高效液相色谱仪由几大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五大部分组成。高压输液系统:主要是通过高压输液泵将溶剂储存器中的流动相以高压形式连续不断地送入液路系统,使试样在色谱柱中完成分离过程。 进样系统:把分析试样有效地送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分离系统:将试样各组分分离开来。 检测系统:对被分离组分的物理或物化特性有响应;对试样和洗脱液总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响应。记录系统:记录被分离组分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16-3】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 与气相色谱相比其主要区别何在? 答:液相色谱中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流动的流动相传质、滞留的流动相传质以及柱外效应。在气相色谱中径向扩散往往比较显著,而液相色谱中径向扩散的影响较弱,往往可以忽略。另外,在液相色谱中还存在比较显著的滞留流动相传质及柱外效应。 【16-4】何谓化学键合相色谱、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答:化学键合相色谱是指在化学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液相色谱法。 正相色谱是采用极性键和固定相流的相用比键合相极性小的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溶剂。 反相色谱采用非极性键和固定相流的相为强极性的溶剂。 【16-5】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答: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优点: 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

气相色谱法检测时色谱柱的选择

气相色谱法检测时色谱柱的选择 气相色谱柱是样品中残留溶剂测定的理论与物质基础,所以对色谱柱的选择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气相色谱柱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大类,其中填充柱又分玻璃柱和不锈钢柱;毛细管柱按柱__口直径一般又有0153mm和0132mm两种规格,前者又叫大口径毛细管柱,柱容量大,在残留溶剂测定中应用较多。由于毛细管柱造价高,中国药典2000年版结合中国国情,用填充柱测定,美国药典24版(USPXXIV)和英国药典2000年版(BP2000)要求用毛细管柱。从填料来分,填充柱一般选用高分子多孔小球系列(GDX101,GDX102,GDX103,GDX301,GDX401)直接测定。GDX的表面积大(1~500m2/g),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在250℃以下应用。无论极性还是非极性物质,在这种固定相上的拖尾现象都降到最低限度;它和羟基的化合物亲和力极小,可使水、醇类物质大大提前流出柱子;氧化氮、HCN、NH3、SO2、COS等活泼气体可以很快流出,不干扰测定,这些优点对残留溶剂测定来说是比较理想的。 这类填料的应用约占填充柱测定残留溶剂的文献的90%。GDX既是性能优良的吸附剂,能直接作为气相色谱的固定相,直接用于气固分析,也能作为担体涂布 PEG系(PEG20M,PEG2M,PEG10000,PGE5000),DEGS(丁二酸二乙二醇酯),DG (缩二甘油),丙二醇乙二酸聚酯,OV- 225,SE52(苯基甲基硅酮)等固定液,用于残留溶剂测定,当然担体的选择也有多种,如6201、硅藻土、PoraparkQ等。在柱子的选择上,一般选用GDX系列就能解决问题,但对于某些样品,就需要用某些固定液来进行分离才能满足要求,如二甲基甲酰胺26。选择原则是相似相溶,对于醇、胺等能形成氢键的物质,除上面介绍的GDX外,也可选择极性固定液。另外也可将不同极性的固定液混合涂布在担体上进行分离27。 毛细管柱的种类也很多,如 OV-101,SE-54,CP-Sil-5CB28,AC-20,SE-30,HP-5,HP-20M,100%二甲基硅氧 烷,AT- 624,TFAP等,一般长10~30m不等。填充柱价格便宜,易得,一直占据溶剂残留量检测的主导地位,只是柱效较低,只有500~1000左右,分离复杂样品的能力差。杨绍英、陈志华在测定心痛定中两种残留溶剂时就分别用两种色谱条件,比较麻烦29。但填充柱仍然是我们的首要选择。张咏梅、洪铮在紫杉醇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中,应用GDX401填充柱同时检测甲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方法准确可靠30。王卫、高立勤在测定盐酸莫索尼定有机溶剂残留量时以正丙醇为内标,用GDX-401填充柱测定乙醚和异丙醇的残留量,方法灵敏、准确、可信31。 邓湘昱也用GDX-401填充柱测定盐酸土霉素中残留甲醇,结果证明方法简单可靠32。黄剑英、顾以振用GDX-401填充柱、用恒温条件建立同时测定中国药典规定的7种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分离度较好,准确可靠33。这些均说明填充柱在测定残留溶剂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毛细管柱应用越来越多,有取而代之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文献报道关于残留溶剂测定的文章中,用毛细管柱测定的约占总数的90%,填充柱只占10%,由此可见其趋势。毛细管柱的理论塔板数约为10万左右,与填充柱相比柱效和灵敏度均要高的多,对复杂和微量残留溶剂的分析能力有极大的提高,所以选择毛细管柱一般都能解决分离问题。其中柱口直径为0153mm的大口径毛细管柱因其柱容量大尤其应用广泛。姚倩、李章万、张

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八章高效液相色谱 法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外标法测定黄芩颗粒剂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Zirchrom C8柱(20cm ×,5um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含%三乙胺,磷酸调)(28:18:54);以黄芩苷对照品配成浓度范围为~ml 的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得黄芩苷峰面积,以峰面积和对照品浓度求得回归方程为:A=××103,r=.精密称取黄芩颗粒,置于50ml 量瓶中,用7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 于10ml 量瓶中,30%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ml ),得峰面积分别为4250701,5997670. 解:标样标样 A A c =c 599767042507018.6110 /=样c %4.17%1001255.01050%6=??=-样c w 16.校正因子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的含量:ODS 色谱柱;甲醇-水(60:40)流动相;检测器UV280nm ;对硝基甲苯为内标物。 (1)校正因子的测定:取对硝基甲苯(内标物)、炔诺酮和炔雌醇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制成10ml 溶液,进样10ul ,记录色谱图。重复三次。测得含ml 内标物、ml 炔诺酮和ml 炔雌醇的对照品溶液平均峰面积列于表18-6。 (2)试样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求出平均片重(片)。研细后称取(约相当于炔诺酮),用甲醇配制成10ml 供试品溶液(含内标物ml )。测得峰面积列于表18-6。 表18-6 复方炔诺酮片中各成分及内标物平均峰面积(u v ·s ) 解:02.3) 10587.6/(100733.0)10043.1/(10035.0A /m A /m f 55s s =????==醇 醇醇 试样含炔雌醇的量:)mg (449.010841.610387.1100733.002.3A A m f m 55s s =?????=? ?=醇 醇醇 每片含炔雌醇的量:)/mg 0369.0(3.608 .732449.0片=? 17.测定生物碱试样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含量,称取内标物、黄连碱和小檗碱对照品各 0.2000g 配成混合溶液。测得峰面积分别为, 和4.04cm 2。称取0.2400g 内标物和试样0.8560g 同法配制成溶液后,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测得峰面积为, 和4.54cm 2。计算试样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醇中少量甲醇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外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 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学习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丁醇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甲醇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液体,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醇在人体内氧化为甲醛、甲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损害严重,人食入 5 g 就会出现严重中毒,超过 12. 5 g 就可能导致死亡,在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难以将甲醇和乙醇完全分离,因此国家对白酒中甲醇含量做出严格规定。根据国家标准(GB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g?L-1(优级)或0.6 g?L-1(普通级)。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极强的分离效能。一个混合物样品定量引入合适的色谱系统后,样品被气化后,在流动相携带下进入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在柱内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导致在柱内的迁移速度不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先后离开色谱柱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给记录仪或显示器,得到色谱图。利用保留值可定性,利用峰高或峰面积可定量。 外标法是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用纯组分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准确进样,根据色谱图中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对组分含量作标准曲线。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依据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应含量。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丁醇中的甲醇含量,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教学教材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0章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 (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 (g),而该组分在固 定相中的浓度为c A(g/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g/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 A /m B B m B /m A C m A /(m A +m B ) D C A /C B 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 A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 B 填料的体积 C 填料孔隙的体积 D 总体积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 C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 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 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 A 树脂的交联度 B 树脂的再生过程

C 样品离子的电荷 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 值大 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 值小 C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 D 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 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 A 氯仿-丙酮(8:2):咖啡碱的R f 为0.1,氯原酸的R f 为0.0 B 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 f 为0.48,氯原酸的R f 为 O.05 C 正丁醇-乙酸-水(4:1:1):咖啡碱的R f 为0.68,氯原酸的R f 为0.42 D 正丁醇-乙酸-甲醇(4:1:2):咖啡碱的R f 为0.43,氯原酸的R f 为0.40 8.假如一个溶质的容量因子为0.1,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 ) A 9.1% B 10% C 9 0% D 91% 9.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 10.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 ) A 几何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容量因子(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11. 指出哪个参数的改变会引起容量因子的增大( )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docx

第 10 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 m A (g) ,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 m B (g) ,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 度为C A (g /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 Q(g /mL),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 A m A /m B B m B / m A C m A /(m A +m B ) D C A / C B 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 A 流动相的体积 (相当于死体积 ) B 填料的体积 C 填料孔隙的体积 D 总体积 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 -乙酸-水(4:1:5 ,体积比)作为展开剂, 正确的操作方 法是 ( )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作展开剂 C 三种溶剂混合, 静置分层后, 取下层作展开剂 剂 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A 树脂的交联度 C 样品离子的电荷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 R f 值大 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 R f 值小 C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组分先被洗脱下来 D 用离子交换色谱时,样品中高价离子后被洗脱下来 7.在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氯原酸,结果如下,从中选出最好的溶 剂系统是 ( )。 A 氯仿 - 丙酮 (8:2) :咖啡碱的 R f 为 0.1 ,氯原酸的 R f 为 0.0 B 氯仿-丙酮-甲醇-乙酸(721.5:0.5):咖啡碱的R f 为0.48 ,氯原酸的R 为0.05 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 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 ( ). B 树脂的再生过程 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

高效液相色谱仿真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仿真实验 一、实验概述: 以液体做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人们把已经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理论应用于液相 色谱,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高压输液泵、 高效的固定相和柱填充技术、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加上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液相色谱实现了 高效率和高速度。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e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 二、实验装置: Agilent(安捷伦)1100系列液相色谱系统简介: Agile nt1100 系列HPLC组件和系统,将Agile nt长期的化学分析经验与领先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把网络技术引入了实验室。从1996年以来,在全球已经安装了超过130,000台1100组件和55,000多套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成为目前单一型号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液 相色谱系统。 本仿真软件是模拟用Agile nt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样品分析和数据采集(色谱图)的过程。 注:本软件只是模拟分析的过程和内容,并不涉及其原理,所以实验中的参数调节对结果并 没有影响,而真实实验结果是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实验主界面:

3 刮创制画宣 ■ I ; 1 I ■ ■ I ' rill ■■ IB III I I I 1 I 稠环芳S.VXE 回醇和醞的分折 J 监 &]窑无醉的仔高“貂 割有机绥的分离,T 胳 丈件名⑧:|稠环芳咗.孤£ 文件类型 ①:卜站仿宣实验丈祥 2.1狐) 三] 厂以貝读方式打开? 用鼠标左键点中你要做的实验,此文件名会出现在对话框的“文件名” 一栏的文本框 中,在此实验文件上面双击左键或者点击“打开”按钮打开实验文件。 三、实验操作: 第一步:选取实验 点击主菜单上的“实验选取”,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 取消| 化学工作站界面: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答案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思考题和习题 1.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高效、高速、高选择性的色谱方法,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均可以在线检测 不同点: 2.何谓化学键合相?常用的化学键合相有哪几种类型?分别用于哪些液相色谱法中? 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固定液键合在载体表面上,所形成的填料称为化学键合相。优点是使用过程不流失,化学性能稳定,热稳定性好,适于作梯度淋洗。 目前常用的Si-O-Si-C型键合相,按极性分为非极性,中等极性与极性三类。①非极性键合相:常见如ODS键合相,既有分配又有吸附作用,用途非常广泛,用于分析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②中等圾性键合相:常见的有醚基键合相,这种键合相可作正相或反相色谱的固定相,视流动相的极性而定:③极性键合相:常用氨基、氰基键合相,用作正相色谱的固定相,氨基键合相还是分离糖类最常用的固定相。 3.什么叫正相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 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 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 4.简述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 典型的反相键合色谱法是用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组成的色谱体系。固定相,常用十八烷基(ODS或C18)键合相;流动相常用甲醇-水或乙腈-水。非典型反相色谱系统,用弱极性或中等极性的键合相和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流动相组成。 反相键合相表面具有非极性烷基官能团,及未被取代的硅醇基。硅醇基具有吸附性能,剩余硅醇基的多寡,视覆盖率而定。对于反相色谱的分离机制 目前,保留机制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属于分配色谱,另一种认为属于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的作用机制是假设混合溶剂(水十有机溶剂)中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吸附于非极性烷基配合基表面,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与被非极性烷基配合基所吸附的液相中进行分配。吸附色谱的作用机制可用疏溶剂理论来解释。这种理论把非极性的烷基键合相,看作是在硅胶表面上覆盖了一层键合的十八烷基的"分子毛",这种"分子毛'有强的疏水特性。当用水与有机溶剂所组成的极性溶剂为流动相来分离有机化合物时,一方面,非极性组分分子或组分分子的非极性部分,由于疏溶剂作用,将会从水中被"挤"出来,与固定相上的疏水烷基之间产生缔合作用,其结果使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得到保留。另一方面,被分离物的极性部分受到极性流动相的作用,使它离开固定相,减小保留值,此即解缔过程,显然,这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了分子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一般说来,固定相上的烷基配合基或被分离分子中非极性部分的表面积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实验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和色谱峰的定性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操作技术; 2.学习选择气相色谱分析的最佳条件,了解气相色谱分离样品的基本原理; 3.掌握根据保留值,作已知物对照定性的分忻方法。 4.掌握归一化法测定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 二、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是对气体物质或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气体的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由于物质的物性不同,其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虽然载气流速相同,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根据出峰位置,确定组分的名称,根据峰面积确定浓度大小。 对—个混合试样成功地分离,是气相色谱法完成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中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至为关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系数D m(g)上,它与载气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同一组分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中有较小的D m(g) 。根据速率方程: (1)涡流扩散项与载气流速无关; (2)当载气流速u 小时,分子扩散项对柱效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如N2、Ar,可使组分的扩散系数D m(g)较小,从而减小分子扩散的影响,提高柱效; (3)当载气流速u 较大时,传质阻力项对柱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此选用分子量较小的气体,如 H2、He 作载气可以减小气相传质阻力,提高柱效。 2. 载气流速(u)对柱效的影响: 从速率方程可知,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成反比,传质阻力项与流速 成正比,所以要使理论塔板高度H最小,柱效最高,必有一最佳流速。 对于选定的色谱柱,在不同载气流速下测定塔板高度,作H-u 图。 由图可见,曲线上的最低点,塔板高度最小,柱效最高。该点所 对应均流速即为最佳载气流速。在实际分析中,为了缩短分析时间, 选用的载气流速稍高于最佳流速。 3. 固定液的配比又称为液担比。

EPA8082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氯联苯(中文版)

方法8082 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氯联苯 1.0适用范围 方法8082用于检测多氯联苯浓度如固-液萃取物中的亚老格尔或单独的多氯联苯化合物。开口毛细管柱用于电子捕获器或电解传导检测器。对比于填充柱,熔融石英开口毛细管柱提高了检测性能,即更好的选择性、更好的灵敏度及更快的检测速度。下表所列的目标化合物都可由单柱或者双柱分析系统来检测。这些PCB化合物都有此法试验过,且此法还适用于其它的化合物。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1.2亚老格尔是种多组分的混合物。当样品中含有多于一种的亚老格尔,就需要更好的分析技术人员来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对于环境降解中的亚老格尔或者人为降解中的亚老格尔分析也需要专门分析技术人员,因为降解后的多组分混合物对比于亚老格尔标准峰参数将有显著不同。 1.3作为亚老格尔的PCBs定量分析与很多常规仪器检测类似,但当亚老格尔在环境中暴露而降解后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方法提供了从检测结果中挑选单个PCB化合物的程序。上面所列的19种PCB化合物均用此法进行了检测。 1.4当知道PCB存在的情况下,PCB化合物的检测可以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因此这种方法依据需求的计划需要,可以用于检测亚老格尔、单个PCB化合物或者PCBs总合。此化合物的方法对降解的亚老格尔检测具有特殊意义。然而,分析者在使用这个化合物分析方法时应当谨慎,即在调整条件时应基于亚老格尔的浓度。 1.5基于单柱分析的化合物确定应当由另一根柱子来验证,或者有至少一种定性方法来支持。第二根气相色谱柱的分析条件能够确认第一根柱子的检测法。在灵敏度允许的情况下气相色谱质谱(GC/MS)8270方法可以作为一个确认方法。 1.6此方法同样描述了一个双柱方法选择。这个方法需要配置一个硬件是两根分析柱相连成为单一进样口。此法需要在双柱分析时使用一个进样口。分析者应当注意的是在仪器受机械压力影响一些样品进样周期短,或者分析高污染的样品时,双柱方法可能并不合适。 1.7分析者必须针对所研究的目标分析物选择柱子、检测器、校准方法。必须建立特殊基质操作步骤、针对每个分析基质的稳定的分析系统及仪器校准系统。提供色谱实例和气相色谱条件。 1.8亚老格尔的方法检出限变化范围在水中为0.054到0.90μg/kg ,在土壤中为57到70μg/kg。可以利用表一来估计定量限。 1.9这个方法在使用时受到限制,或者在监督之下才能使用。分析者要在使用气相色谱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又或者能熟练的阐述气相色谱原理。每个分析人员都必须能够证明具有使用这个方法得到合理的数据的能力。 2.0方法概述 2.1用适当的样品基质萃取技术对一定量体积或一定质量的样品(液体1升,固体2到30克)进行萃取。 2.2液体样品在中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依据方法3510(分液漏斗)、方法3520(连续液液萃取),或其他适合的方法进行萃取。 2.3固体样品以正己烷-丙酮(1∶1)或者二氯甲烷-丙酮(1∶1),用方法3540(索氏法),

分析化学答案第18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第18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思考题 3. 已知某混合物试样A 、B 、C 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三组分在薄层色谱上R f 值的大小顺序如何? 解: ∵m s f V V K R +=11 ,Vs 、Vm 一定,K 越大,R f 越小。 ∴ R fA > R fB > R Fc 习题 1. 假如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0.2,求它在色谱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多少。 解:∵ 2.0==m s W W k %3.83%1002 .011%100=?+=?+=s m m W W W A 2. 一根色谱柱长10cm,流动相流速为0.01cm/s ,组分A 的洗脱时间为40min ,A 在流动相 中消耗多少时间? 解:min 7.1660 01.0100=?==u L t 即A 在流动相中消耗的时间为16.7min. 3. 已知A 与B 物质在同一薄层板上的相对比移值为1.5。展开后,B 物质色斑距原点9cm , 此时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为18cm, 求A 物质的展距和R f 。 解:5.19 )() (====A B A B f A f t l l l R R R l a = 9×1.5 = 13.5 cm 75.018 5.130===l l R A fA 4. 今有两种性质相似的组分A 和B ,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用纸色谱分离时,它们的比移值 R f 分别为0.45和0.63。欲使分离后两斑点中心间的距离为2cm ,滤纸条应取用多长? 解:设A 组分的展距为l A , 则B 组分的展距为l A +2 , 45.00== l l R A fA 63.020=+=l l R A fB cm l 1.1145 .063.020=-=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苯-甲苯混合物 专业班级:应化13 学号: 150313135 姓名:朱建南 指导教师:翟春 实验地点:敬行楼A210 实验日期: 2016年 11月 28日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HPLC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HPLC的基本操作; 2.学习苯-甲苯混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 3.评价色谱柱柱效; 4.了解色谱定量操作的主要方法以及各自特点; 5.学习未知样品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不同组分因在互不相溶的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分配比不同,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组分在两相之间反复进行多次分配,最终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 色谱仪器的构成:包括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等 1.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a保留时间定性 b 峰高增量定性 2.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a 归一化法,要求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 b 标准曲线法(外标法)。简单、方便, 结果受到操作技术因素以及具体色谱条件影响较大。 三、仪器与试剂 LC-1602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甲醇(色谱纯) 、苯、甲苯、苯-甲苯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 流动相的预处理 甲醇溶液,用0.45μm 有机滤膜过滤,超声波清洗器脱气10~20 min,装入流动相贮液瓶。 2. 准备苯-甲苯混合试样和苯、甲苯标样 3.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 a 依次高压输液泵和检测器电源开关; b 打开色谱工作站,在仪器控制面板中,设置波长,并开灯; c打开三通阀,在仪器控制面板中,设置流速为5ml/min, 启动高压泵,排除流路中的气泡。排气结束后,点击停止按钮,停止高压泵。 d 关闭三通阀,设置最小压力(0.1)和最大压力(20),并设置实验需要的流速 (0.5ml/min),启动高压泵。 e用平头微量注射器洗涤进样口后,取试液30 μL,将进样阀柄置于“Load”位置时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十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外标法测定黄芩颗粒剂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Zirchrom C8柱(20c m ×, 5um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含%三乙胺,磷酸调)(28:18:54);以黄芩苷对照品配成浓度范围为~ml 的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得黄芩苷峰面积,以峰面积和对照品浓度求得回归方程为:A=××103,r=.精密称取黄芩颗粒,置于50ml 量瓶中,用7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 于10ml 量瓶中,30%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ml ),得峰面积分别为4250701,5997670. 解:标样标样 A A c =c 599767042507018.6110 /=样c %4.17%1001255.01050%6=??=-样c w 16.校正因子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的含量:ODS 色谱柱;甲醇-水(60:40)流动相;检测器UV280nm ;对硝基甲苯为内标物。 (1)校正因子的测定:取对硝基甲苯(内标物)、炔诺酮和炔雌醇对照品适量,用甲醇制成10ml 溶液,进样10ul ,记录色谱图。重复三次。测得含ml 内标物、ml 炔诺酮和ml 炔雌醇的对照品溶液平均峰面积列于表18-6。 (2)试样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求出平均片重(片)。研细后称取(约相当于炔诺酮),用甲醇配制成10ml 供试品溶液(含内标物ml )。测得峰面积列于表18-6。 表18-6 复方炔诺酮片中各成分及内标物平均峰面积(u v ·s ) 解:02.3)10587.6/(100733.0)10043.1/(10035.0A /m A /m f 55s s =????==醇 醇醇 试样含炔雌醇的量: )mg (449.010841.610387.1100733.002.3A A m f m 55s s =?????=??=醇 醇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第12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分子扩散 C 传质阻力 D 输液压力 2.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能的有效途径是( ) A 提高流动相流速 B 采用小颗粒固定相 C 提高柱温 D 采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比经典液相色谱法高,主要原因是( ) A 流动相种类多 B 操作仪器化 C 采用高效固定相 D 采用高灵敏检测器 4.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 A 紫外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 电导检测器 5. 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 A 柱前压力高 B 流速比GC的快 C 流动相黏度较小 D 柱温低 6.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A 外标标准曲线法 B 内标法 C 面积归一化法 D 外标法 7.下述四种方法中最适宜分离异构体的是是( ) A 吸附色谱 B 反离子对色谱 C 亲和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8.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 A 异构体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在HPLC中,范氏方程中对柱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是( ) A 涡流扩散 B 纵向扩散 C 固定相传质阻力 D 流动相传质阻力 10.当用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作固定相时,流动相的pH范围应为( ) A 在中性区域 B 5一8 C 1一14 D 2一8

1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常用的流动相有水、乙腈、甲醇、正己烷,其极性大小顺序为( ) A 乙腈>水>甲醇>正己烷 B 乙腈>甲醇 >水>正己烷 C 水> 乙腈>甲醇>正己烷 D 水>甲醇> 乙腈>正己烷 12.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使用高压泵主要是由于( )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 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 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13.液相色谱的H-u曲线()。 A 与气相色谱的一样,存在着H min B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下降 C 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上升 D H受u影响很小 14. 与气相色谱相比,在液相色谱中()。 A 分子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B 涡流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C 传质阻力项很小,可忽略不计,速率方程式由两项构成 D 速率方程式同样由三项构成,两者相同 15.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扩散项 D 柱压效应 16.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 B 硅胶 C 氧化铝 D 活性炭 17.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 B 环糊精色谱 C 亲和色谱 D 凝胶色谱18.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于极性成分,当增大流动相的极性,可使其保留值()。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一定 19.在反相色谱法中,若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增加甲醇的比例时,组分的容量因子k与保留时间t R的变化为()。 A k与t R增大 B k与t R减小 C k与t R不变 D k增大,t R减小 多选题 20.下列检测器中,不属于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检测器是() A 紫外检测器 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氮磷检测器 E 示差折光检测器 21.化学键合固定相具备下列何种特点() A 固定液不易流失 B 选择性好 C 不适用于梯度洗脱 D 柱效高 E 易和组分形成氢键吸附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图文稿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10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习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 A (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 (g),而该组 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 (g /mL),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 (g /mL),则 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 A m A /m B B m B /m A C m A /(m A +m B ) D C A /C B 2.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色谱柱中的( )。 A 流动相的体积(相当于死体积) B 填料的体积 C 填料孔隙的体积 D 总体积 3.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柱色谱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 流动相的极性越强,组分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 吸附剂的活度级数越小,对组分的吸附力越大 4.纸色谱法与薄层色谱法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体积比)作为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上层作展开剂 C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作展开剂 D 依次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 5.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对选择性无影响的因素是( ). A 树脂的交联度 B 树脂的再生过程 C 样品离子的电荷 D 样品离子的水合半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纸色谱分离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 值大 B 用反相分配薄层时,样品中极性小的组分R f 值小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docx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 、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 度之比 称为 A 、分离度 B 、分配系数 C 容量因子 D 、相对保留值 E 、保留值 2.分离性质及其相似的物质的最佳方法是 A 、萃取法 B 、蒸馏法 C 、滴定法 D 、色谱法 E 、沉淀法 3.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中吸附剂含水量越高则 A 、吸附力越强 B 、活性级数越小 C 、活性越高 D 、吸附能力不受含水量的影响 E 、吸附力越弱 4.在吸附柱色谱中,吸附常数 K 值大的组分 A 、被吸附得牢固B 、迁移速度快 C 、溶解度大 D 、在柱内保留时间短 E 、极性小 5.在分配柱色谱中,分配系数 K 值小的组分在柱中 A 、被吸附得牢固 B 、在流动相中浓度低 C 、迁移速度慢 D 、迁移速度快 E 、在柱内保留时间长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配系数K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某一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值, 色谱机制不同,K 的含义不同,在吸附色谱中, K 称为 A 、吸附平衡常数E 、交换系数C 、渗透系数D 、分配系数 E 、溶解平衡常数 11 .吸附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行的分离分析方法 A 、极性 B 、溶解性 C 离子交换能力 D 、分子大小 E 、熔沸点 12. 下列物质不能作吸附剂的是 A 、硅胶 B 、氧化铝 C 羧甲基纤维素钠 D 、聚酰胺 E 、活性炭 13. 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 A 、吸附与解吸附原理 B 、萃取原理 C 、离子交换原理 D 、分子排阻原理 E 、毛细管电泳原理 14. 下列哪种活性级别的硅胶吸附性最强 15. 在吸附柱色谱中,被分离组份的极性越弱,则 A 、色谱法是一种依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C 、纸色谱与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相同的 E 、色谱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B 、 在分配柱色谱中,固定相是一种液体 D 、 吸附色谱法的原理是吸附与解吸附原理 7.关于色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色谱过程是一个差速迁移的过程 C 、 各组分之间分配系数相差越小,越易分离 E 、 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弱的流动相 8.在吸附柱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用 A 、活性级别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C 、活性低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E 、中等活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机 9.气 -液 色谱和液 -液色谱皆属于 A 、吸附色谱 B 、凝胶色谱 C 、分配色谱 B 、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强的吸附剂 D 、纸色谱中滤纸是固定相 B 、活性高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D 、活性级别小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D 、离子色谱 E 、分子排阻色谱 A 、I B 、n C 、川 D 、闪 E 、V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