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熊庆林)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熊庆林)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熊庆林)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教学设计(熊庆林)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重庆育才中学熊庆林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本节课采取导学案和PPT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为让学生充分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三个例子高度抽象概括出排列的定义,刻意在学案上不出现排列的定义,也让学生避开教材以免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刻。

本节课排列定义的得出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逐一抽象概括寻找共同点,教学过程采取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老师以问题串引导的方式突破难点,紧接着通过大量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的同学也通过同学的辨析对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排列数符号的得出通过引导学生类比小学乘号的得来,自然而然需要引入排列数符号简化有规律的运算。

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排列数公式的推导完全可由学生独立总结,老师只需适当补充说明,公式的简单应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排列如何简化分步计数原理繁琐的步骤,体现其优越性。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某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牌照号码需要扩容。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种汽车牌照组成办法,每一个汽车牌照都必须有3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和3个不重复的阿拉伯数字,并且3个字母必须合成一组出现,3个数字也必须合成一组出现,字母在前,数字在后,那么这种办法共能给多少辆汽车上牌照?

开门见山给出学习本节课的目的,对于这个前面已经利用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的计数问题,解题步骤机械重复,能否改进和简化?

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进入今天研究的课题。

(二)铺垫

从生活中三个简单常见的计数问题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问题一: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选出两种给地图上的重庆市和四川省上色,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案?

问题二: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不同的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问题三:6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第一个问题以重庆直辖,地图上要用不同的颜色将川渝两地加以区分作为背景,让学生了解颜色区分地图的背后,蕴涵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文化,既为抽象概括排列定义,也为最后回到着色问题埋下伏笔。

第二个问题排数问题来自教材,既为抽象概括排列定义,也为后面探究二中顺利加大排数问题的难度作好的铺垫。

第三个排队问题,排队照片为本班六名同学,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的同时,能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属性,也为后面全排列概念的顺理成章的得出及课后探究中有条件的排队作好铺垫!

【教师提问1】:你能利用前面所学计数原理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学生探究1】:巩固复习分步计数原理(可借助框图直观表示),同时会用列举法或树形图把结果一一列出。

(三)特点探寻归纳提炼

【教师提问2】:这三个问题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探究2】:引导学生得出都是分步计数问题,运算有规律,都是从若干个不同元素选出元素,选出的对象都要排序,顺序不同方案不同。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从三个问题的事情本身出发,将颜色、数字、同学抽象为元素,元素顺序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四)探究归纳,形成概念

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

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rrangement ),这样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排列数。

【教师提问3】:这三个问题有无不同点?

【学生探究3】:学生探究得出全排列、选排列的定义。

(五)概念辨析,引出排列数符号

引导学生对排列定义的再理解,让学生归纳出值得注意的关键词:

(1)n 个不同的元素;(2)取出m (m ≤n )个元素 ;(3)一定的顺序。

对排列定义的巩固,判定下面问题哪些是排列问题,如果是排列数是多少?

(1) 从四个男生中,任选两名同学组成一队参加年级乒乓球男双比赛;

(2) 从四位男同学中,任选两位同学分别参加上下午的活动;

(3) 从0-9这9个数字中,任选4个不同的数字(可重复)作为手机的密码;

(4) 从8名同学中选4人参加4?100米接力赛;

(5) 圆上10个不同点,过每2个点,画一条弦;

(6) 圆上10个不同点,以其中每2个点作有向线段;

(7) 1、3、5、7、11这5个质数任选两个相乘;

(8) 1、3、5、7、11这5个质数任选两个相除;

(9) 一个学生有20本不同的书,这些书以不同的方式排在一个单层的书架上;

(10) 53位同学随机选8位派往8个不同的地方参加活动,每个地方派一人.

学生争论辨析判定后再追问,其中的排列问题各有多少个不同的排列?类比问题一、二、 三用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分别得到:

46470515253512171819203445910567834?????????????????????????,

,,,,

【教师提问4】:结合前面的三个问题,这些排列数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探究4】:学生找出规律的同时,指出书写繁琐的共同点,类比小学引入乘号简化加

法运算,自然引入数学符号m n A ,对比运算符号m n A 更简洁,从而体现了数学符合的简洁美,

随之简单介绍排列数符号的发明者法国数学家范德蒙德,体现数学丰厚的文化背景。

(六)揭示规律,导出公式

【教师提问5】:3423A A 、,48410A A 、,32n

n A A 、表示什么?等于多少,继续追问更为一般的m n A 表示什么?等于多少?

【学生探究5】: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并展示。

,,()1()2)(1(*N n m m n n n n A m n ∈+-???--=,且)n m ≤.

引导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1)从n 开始依次递减连续m 个正整数的积;

(2)m 、n 都是正整数且n m ≤;

(3)符号m n A 既表示一个结果,又表示一种运算。

这样,一个问题若是排列问题,就可用上式求出具体的排列个数。(简化了运算过程)

说明特殊情况123)2)(1(?????--=n n n A n n 。

简单记为!n ,读作n 的阶乘,强调这个符号更为简洁的同时,顺提阶乘符号的发明者法国数学家基斯顿.卡曼。

(七)公式应用,突出优越性

探究二: 从0-9这10个数字中,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对比分步计数原理的解题方法,突现排列优化步骤的特点,并进一步跟进对引例步骤的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某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汽车牌照号码需要扩容。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种汽车牌照组成办法,每一个汽车牌照都必须有3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和3个不重复的阿拉伯数字,并且3个字母必须合成一组出现,3个数字也必须合成一组出现,字母在前,数字在后,那么这种办法共能给多少辆汽车上牌照?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优化6个步骤简化为2个步骤,再次让学生体会排列的优越性。

(八)强化公式,跟进新公式

学生计算排列数(1).474323755883

8

!!);()(;);(A A A A 【教师提问6】:学生给出答案后问,有何数学发现?

【学生探究6】:猜测出一般的结论!

!)(m n n A m n -=, 根据课堂时间让学生尝试证明,让学生展示并点评,否则作为课后作业,顺便说明公式中如果n m =时,!

!0n A n n =,!n A n n =,故规定10=!. (九)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基本概念和公式?

2.研究过程中体会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

(十)课后探究:

1.从10个不同元素选其中2个元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思考:从n 个不同元素选其中m(m ≤n)个元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6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甲乙两名同学要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如图,用四种颜色给五个区域着色,相邻的区域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共有多少种着色方法?

最后介绍四色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任意一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染色,使得没有两个相邻的国家染的颜色相同。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课题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的意义,弄清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组合数公式,弄清组合数和排列数的区别与联系。 3.会应用组合及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案重点组合的应用 教案难点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课型新授教案方法问题情境教 案法,启发 教具多媒体 课后反思 再有了排列部分的学习之后,组合 与组合数定义、公式学起来就比较好 理解了,定义通过相比较,找出相同 点与不同点,识记、理解效果较好。 授课时 间 2014年10 月21 日 第7 周星期一第1、2 节 板书设计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组合与组合数 二、组合数公式 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四、应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引例导入 在北京、上海、广州民航站的直达航线之间,有多少种不 同的飞机票价?(假定两地间的往返票价和仓位票价是相 同的) 二、新知探究 列举 北京——上海(上海——北京)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 上海——广州(广州——上海)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 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 号表示 想一想: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 列与组合有何关系? abcabc bac cab acb bca cba abdabd bad dab 出示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举例 引导学生 理解记忆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回答 成员补充 给予课堂评价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组合导学案 课题: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 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1、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 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三、学习内容 组合数的计算与选排列数的计算有紧密联系.对于n 个元素中选k 个的选排列,可以 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在n 个元素中选出k 个构成一个组,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共可以构成 个组;第二步,对每一组中的 个元素作全排列,每一组的排列数是 个.根据分步计数法和乘法原理,选排列数 k n A =k n C k k A , 所以 k n C = , 以选排列数计算公式代入,即得组合数计算公式 k n C = 四、探究分析 1、把下面的问题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如果是组合问题请根据公式计算结果: (1)在人数为50人的班级中,选举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文体委员各一人组成班委,求可能的组成方案数. (2)在人数为50人的班级中,选举5人组成班委,求班委可能的组成方案数. (3)由12人组成的篮球队中,需选5人作为首发阵容,求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首发阵容.又在50名啦啦队员中要挑选20人前往助阵,有几种挑选方案? (4)10份内容相同的信函,发给20个人中的10人,每人一份,有几种发信的方案? 方法总结: 2、计算: (1)26C ; (2)37C ; (3)3 100C . 方法总结:

课堂训练 1.把下面的问题能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吗?如果能,请写出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记号,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组合问题请计算结果: (1)在人数为60人的班级中,分成各30名学生的两个助残公益活动小组,可以有多少种分 法? (2)有一个由6人组成的全能乐队,每人都能演奏6种乐器.要挑选5名队员参加某次演出, 可以组建多少种不同的演出阵容? (3)6个朋友互相握手道别,共握手多少次? (4)5道习题任意选做3题,有多少不同的选法? (5)10支球队进行循环赛,共需安排多少场比赛? (6)某种饮料是混合四种原料配制而成.现在每种原料都有9种不同品牌可供选择,共有几 种选择原料的方案? (7)正16边形有几条对角线?课后作业 1、把下列问题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并计算结果 (1)某次文艺汇演欲从20个节目中选出15个节目参加正式演出,则不同的节目单共有多少种?(2)10份相同的纪念品送给12个人中的10个人,每人一份,有几种分配方案? 2、某小组有男生3人,女生5人,现从中选出3人,要求男、女生都有,则共的选法有多少种?教学后记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的意义,弄清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组合数公式,弄清组合数和排列数的区别与联系。 3.会应用组合及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案重点组合的应用 教案难点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课型新授教案方法问题情境教 案法,启发 教具多媒体 课后反思 再有了排列部分的学习之后,组 合与组合数定义、公式学起来就比 较好理解了,定义通过相比较,找 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识记、理解效 果较好。 授课时 间 2014年 10 月 21 日 第7 周星期一第1、2 节 板书设计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组合与组合数 二、组合数公式 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四、应用

教案环节教学内容教案互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引例导入 在北京、上海、广州民航站的直达航线之间,有多少种不 同的飞机票价(假定两地间的往返票价和仓位票价是相同 的) 二、新知探究 列举 北京——上海(上海——北京)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 上海——广州(广州——上海)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 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 号表示 想一想: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 排列与组合有何关系 abcabc bac cab acb bca cba abdabd bad dab adb bda dba acdacd cad dac adc cda dca adc bcd cbd dbc bdc cdb dcb A3 4 =C3 4 ×A3 3 从而探究得到: 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 m n ,可以分 如下两步完成, 出示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举例 引导学生 理解记忆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回答 成员补充 给予课堂评价 理解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同步练习-第一章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2.1 排列 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从集合{3,5,7,9,11}中任取两个元素:①相加可得多少 个不同的和?②相除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商?③作为椭圆x 2a 2+y 2 b 2=1中的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方程?④作为双曲线x 2 a 2-y 2 b 2=1中的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 上面四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①不是排列问题;除法不满足 交换律,如53≠35 ,所以②是排列问题. 若方程x 2a 2+y 2 b 2=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 >b ,a ,b 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x 2a 2-y 2 b 2=1中不管a >b 还是a

是排列问题. 答案:B 2.甲、乙、丙三人排成一排去照相,甲不站在排头的所有排列种数为() A.6 B.4 C.8 D.10 解析:先排甲,有2种方法,排乙,丙共有A22种方法, 所以由分步乘法原理,不同的排列为2A22=4(种). 答案:B 3.已知A2n+1-A2n=10,则n的值为() A.4 B.5 C.6 D.7 解析:因为A2n -A2n=10,则(n+1)n-n(n-1)=10, +1 整理得2n=10,所以n=5. 答案:B 4.若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名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则选派方案有() A.180种B.360种 C.15种D.30种 解析:由排列定义知选派方案有A46=6×5×4×3=360(种). 答案:B 5.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 A.24个B.30个C.40个D.60个 解析:将符合条件的偶数分为两类:一类是2作个位数,共有A24个,另一类是4作个位数,也有A24个.因此符合条件的偶数共有A24+A24=24(个).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组合问题和排列问题的区别,会用组合数公式,会算简单的组合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排列问题,推理出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锻炼学生的类比的 思想方法,逐步培养探索问题的精神,善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的到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 排列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强调的是顺序) 排列数公式: (1)(2)(1) m n A n n n n m =---+ L ! ()! m n n A n m = - 引入 问题一:某娱乐公司要从鹿晗、权志龙、邓超,3名大腕任意选出2名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试问该娱乐公司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1、试用列举法求解 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并说出答案 学:鹿晗、权志龙;鹿晗、邓超;权志龙、邓超 2、邓超、鹿晗与鹿晗、邓超是一种安排方式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没有要求顺序。 总结:我们只要选出人,并成一组,形成组合即可,这个过程就是组合形成的过程。仿照排列的定义可以得到组合的定义。 一组合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问题二 某娱乐公司要从鹿晗、权志龙、邓超,3名大腕任意选出2名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参加上午活动,另外一名参加下午的活动,试问该娱乐公司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学:鹿晗、权志龙;权志龙、鹿晗 鹿晗、邓超;邓超、鹿晗 邓超、权志龙;权志龙、邓超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10.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及性质 达标要求 1.理解组合的概念. 2.掌握组合数公式. 3.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 4.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 应用问题. 基础回顾 1.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 3.组合数的公式: (1)(2)(1)!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 或()!!! m n n C m n m =-(,n m N +∈且m n ≤) 4.组合数性质: (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 典型例题 例题1 4名男生和6名女生选三人,组成三人实践活动小组。 (1) 共有多少种选法? (2) 其中男生甲不能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3) 若至少有1个男生,问组成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1) 共有310120C =种。 (2) 共有3984C =种 (3) 解法一:(直接法)小组构成有三种情形:3男,2男1女,1男2女, 分别有34C ,2146C C ,12 46C C , 所以一共有3211244646100C C C C C ++= 种方法. 解法二:(间接法)33106100C C -= 例题2 100件产品中有合格品90件,次品10件,现从中抽取4件检查. (1) 都不是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2) 至少有1件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排列组合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排列组合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如231与213是两个排列,2+3+1的和与2+1+3的和是一个组合. (一)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组合的基础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这里要注意区分两个原理,要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是有n类办法,是分类问题,第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因此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 这样完成一件事的分“类”和“步”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也将两个原理区分开来. (二)排列和排列数 (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排列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必须完全相同,这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判断两个排列是否相同的方法. (2)排列数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当m=n时,为全排列Pnn=n(n-1)(n-2)…3·2·1=n! (三)组合和组合数 (1)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组合的定义知,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组合教案

1. 2.2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 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m n A 与组合数 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 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 +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5.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 阶乘:!n 表示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0!1=.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m n A = ! ()! n n m - 8.提出问题: 示例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示例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引导观察:示例1中不但要求选出2名同学,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示例2只要求选出2名同学,是与顺序无关的引出课题:组合.. m n C

排列数、组合数公式与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排列数、组合数及二项式定理整理 慈济中学全椒 1、排列数公式 m n A =)1()1(+--m n n n Λ=!! )(m n n -.(n ,m ∈N*,且m n ≤). 2、排列恒等式 (1) 1(1)m m n n A n m A -=-+;(2) 1m m n n n A A n m -= -;(3)11m m n n A nA --=; (4)11n n n n n n nA A A ++=-; (5) 1 1m m m n n n A A mA -+=+.(6) 1!22!33!!(1)!1n n n +?+?++?=+-L . 3、组合数公式 m n C =m n m m A A =m m n n n ???+--ΛΛ21)1()1(=!!!)(m n m n -?(n ∈N*,m N ∈,且m n ≤).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 m n C =m n n C - ; (2) m n C +1 -m n C =m n C 1 +. 5、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m m n n A m C =?! . 6、二项式定理: 011()()n n n r n r r n n n n n n a b C a C a b C a b C b n N --*+=+++++∈L L 【注】: 1.基本概念: ①二项式展开式:右边的多项式叫做()n a b +的二项展开式。 ②二项式系数: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r n C (0,1,2,,)r n =???. ③项数:共(1)r +项,是关于a 与b 的齐次多项式 ④通项:展开式中的第1r +项r n r r n C a b -叫做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用1r n r r r n T C a b -+=表示。 2.注意关键点: ①项数:展开式中总共有(1)n +项。 ②顺序:注意正确选择a ,b ,其顺序不能更改。()n a b +与()n b a +是不同的。 ③指数:a 的指数从n 逐项减到0,是降幂排列。b 的指数从0逐项减到n ,是升幂排列。

高中数学教案——组合 第一课时

课题:10.3组合(一) 教学目的: 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 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能列举出某种方法时,让学生通过交换元素位置的办法加以鉴别.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 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1.2排列与组合 1.2.1排列 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1.理解排列的概念,能正确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重点) 2.理解排列数公式,能利用排列数进行计算和化简.(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排列的概念 阅读教材P14~P16第二个思考下面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排列的元素相同,则这两个排列是相同的排列.() (2)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属于排列问题.() (3)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共有多少种分组方案属于排列问题.() (4)从3,5,7,9中任取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属于排列问

题.() (5)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点属于排列问题.() 【解析】(1)×因为相同的两个排列不仅元素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相同. (2)√因为三名学生参赛的科目不同为不同的选法,每种选法与“顺序”有关,属于排列问题. (3)×因为分组之后,各组与顺序无关,故不属于排列问题. (4)√因为任取的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底数不同、指数不同结果不同.结果与顺序有关,故属于排列问题. (5)√因为纵、横坐标不同,表示不同的点,故属于排列问题. 【答案】(1)×(2)√(3)×(4)√(5)√ 教材整理2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阅读教材P16第二个思考下面第二自然段~P18例2,完成下列问题. 1.A24=________,A33=________. 【解析】A24=4×3=12;A33=3×2×1=6. 【答案】12 6 2.A34 5! =________. 【解析】A34 5! = 4×3×2 5×4×3×2×1 = 1 5.

组合及组合数公式作业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选择题 1.若C x 6=C 26,则x 的值为( ) A .2 B .4 C .4或2 D .3 2.某新农村社区共包括8个自然村,且这些村庄分布零散没有任何三个村庄在一条直线上,现要在该社区内建“村村通”工程,共需建公路的条数为 ( ) A .4 B .8 C .28 D .64 3.已知C 7n +1-C 7n =C 8n ,则n 等于( ) A .14 B .12 C .13 D .15 4.从5名志愿者中选派4人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每天两人,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 A .60种 B .48种 C .30种 D .10种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五个点,分别为O (0,0),A (1,2),B (2,4),C (-1,2),D (-2,4).则这五个点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个数为( ) 6.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 A .60种 B .63种 C .65种 D .66种 二、填空题 7.若已知集合P ={1,2,3,4,5,6},则集合P 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数为________. 8.不等式C 2n -n <5的解集为________. 9.若对任意的x ∈A ,则1x ∈A ,就称A 是“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集合M =???? ??-1,0,13,12,1,2,3,4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________. 10.计算:(1)C 58+C 98100·C 77; (2)C 05+C 15+C 25+C 35+C 45+C 55; (3)C n n +1·C n -1n . 11.某区有7条南北向街道,5条东西向街道.(如图)

排列组合公式 全

排列组合公式 排列定义???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排列。排列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 P(n,r)表示。排列的个数用P(n,r)表示。当r=n时称为全排列。一般不说可重即无重。可重排列的相应记号为 P(n,r),P(n,r)。 组合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组成一个子集,而不考虑其元素的顺序,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无重组合。 组合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用C(n,r)表示,组合的个数用C(n,r)表示,对应于可重组合 有记号C(n,r),C(n,r)。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1:用1、2、3、4、5、6、7、8、9组成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 集合A为数字不重复的九位数的集合,S(A)=9! 集合B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 把集合A分为子集的集合,规则为前6位数相同的元素构成一个子集。显然各子集没有共同元素。每个子集元素的个数,等于剩余的3个数的全排列,即3! 这时集合B的元素与A的子集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 S(A)=S(B)*3! S(B)=9!/3! 这就是我们用以前的方法求出的P(9,6) 例2:从编号为1-9的队员中选6人组成一个队,问有多少种选法? 设不同选法构成的集合为C,集合B为数字不重复的六位数的集合。把集合B分为子集的

组合与组合数教案

7.3.1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学目的: 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3.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情境设置 一、问题1 (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二、问题2 有6本不同的书: (1)取出3本分给三个同学每人1本,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取出4本给甲,有几种不同的取法? 三、温故而知新 什么叫做排列?排列的特征是什么? 一般地说,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新知探究 一、组合定义 1、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不论次序地构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这是它的根本区别. 3、排列与组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共同点:都要“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 不同点:对于所取出的元素,排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组合却是“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 4、什么是两个相同的排列? 5、什么是两个相同的组合? 二、组合数 1、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 记为 三、即时体验 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m n C

《7.3.1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7.3.1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组合和组合数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②培养归纳概括能力;③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组合、组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区分 一、课前预习 1.从n 个______的元素中,____________个元素________,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两个组合相同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n 个______的元素中______________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_______,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______表示.且组合数公式为)*,,.(___________n m N m n C m n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________=m n A 。 组合数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n C 规定 0n C =______. 3.组合数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 怎样区分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 二、课上学习 (1)写出从甲、乙、丙三个元素种任取两个元素的所有组合:(请比较组合与排列的关系) (2) 写出从A,B,C,D,E 五个元素中任取3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例2、计算:(1)28310 C C + (2)1010063858)(C C C C ++

排列组合和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和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排列P--_-和顺序有关 组合C一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 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排列” 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 ”组合”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 m)表示. . p (n, m)=n(n-1) (n2) ..... (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表示. c (n, m)=p (n, m)/m!=n!/((n- m)!*m!} c(n,m)=c(n, 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 r)/r=n!/r (n-r)!.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 n2.... nk 这n个元 素的全排列数为n!/ (n1 !*n2!*. .. *nk!).k类元素,每类 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 (m+k-1, m). 排列(Pnm(n为下标, m为上标)) Pnm=nX (n-1) .... (n-m+1) ; Pnm=n! / (n-m) ! (注: !是 阶乘符号) ; Pnn (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 =n! ; 0! =1;Pn1 (n 为下标1为上标) =n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 Cnm=n! /m! (n-m) ! ; Cnn (两个n分别为上 标和下标) =1 ; Cn1 (n 为下标1为上标) =n; Cnm=Cnn-m 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 公式C是指组合,从N个元素取R个,不进行排列。 N-元素的总个数 R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阶乘,如 9! =9*8*7*6*5*4*3*2*1 从N倒数r个,表达式应该为n* (n-1)*(n-2).. (n-r+1); 因为从n到(n-r+1)个数为

排列组合计算公式

. 1.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 p(n,m)=n(n-1)(n-2)……(n-m+1)= n!/(n-m)!(规定0!=1). 2.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 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 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1!*n2!*...*nk!). 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 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 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 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 Cnm=Pnm/Pmm ;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 ;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 .

组合和组合数教学设计

组合和组合数公式

1.2.2组合和组合数公式 一、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排列组合公式大全排列组合公式大全排列组合公式大全

排列组合公式 (1)掌握加法原理及乘法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两个原理尤其是乘法原理的应用。 难点:不重不漏。 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1.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两个原理是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概念,推导排列数及组合数公式,分析和解决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问题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完成一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方法,这是两个原理所要回答的共同问题。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完成一件事可分几类办法和需要分几个步骤。 例1.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 (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1)由于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就可以完成这件事,故应分类,由于有3种书,则分为3类然后依据加法原理,得到的取法种数是:3+5+6=14种。 (2)由于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需要分成3个步骤完成,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3×5×6=90(种)。 (3)由于从书架上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可以有3类情况(数语各1本,数英各1本,语英各1本)而在每一类情况中又需分2个步骤才能完成。故应依据加法与乘法两个原理计算出共得到的不同的取法种数是:3×5+3×6+5×

6=63(种)。 例2.已知两个集合A={1,2,3},B={a,b,c,d,e},从A到B建立映射,问可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 分析:首先应明确本题中的“这件事是指映射,何谓映射?即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因A中有3个元素,则必须将这3个元素都在B中找到家,这件事才完成。因此,应分3个步骤,当这三个步骤全进行完,一个映射就被建立了,据乘法原理,共可建立不同的映射数目为:5×5×5=125(种)。 2.排列数与组合数的两个公式 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各有两种形式,一是连乘积的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计算;二是阶乘的形式,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化简与证明。 连乘积的形式阶乘形式 Anm=n(n-1)(n-2)……(n-m+1) = Cnm= 例3.求证:Anm+mAnm-1=An+1m 证明:左边= ∴等式成立。 评述:这是一个排列数等式的证明问题,选用阶乘之商的形式,并利用阶乘的性质:n!(n+1)=(n+1)!可使变形过程得以简化。 例4.解方程. 解: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x=3。 评述:解由排列数与组合数形式给出的方程时,在脱掉排列数与组合数的符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组合与构建》精品教 案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空间知觉与组合构建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共同协商完成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和难点: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具色块卡、无色鱼五条、大操作卡两张、 学具每人红黄蓝方块各五块、操作卡两张 活动过程:一、送方块宝宝给小朋友玩,让幼儿尝试一下组合构建的乐趣。(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快慢轻重的拍手游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孩子们,你们好,今天陈老师带来了许多方块宝宝,这些方块宝宝可有趣了,瞧,我把它一个一个的接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个图形宝宝呢!看我变成这个图形,再接一块,我又变成了另外的一图形。孩子们,你们也来试试吧,看谁变得又多又快。(每桌发一篮方块宝宝)观察幼儿的构建情况,询问幼儿所构建的物品的名称,向全班幼

儿展示构建新颖的作品。 二、学习构建特定的图形和学习旋转图形。教师出示特定的图形幼儿进行组合构建,并要区分颜色,学习旋转。(发展幼儿组合构建的能力) 教:孩子们,方块宝宝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刚才,陈老师也用方块变成了几个图形宝宝,瞧,他们正在排队呢,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这个图形是用什么颜色的方块宝宝构成的?用了几块?数数看…,现在请孩子们用方块宝宝变出三个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做好了让他们在桌子排好对,看谁变的又对又快。第一名、二名…有一个、两个…好多小朋友都变出来了。 三、学习用特定色块构建特定的图形。教师给出特定的色块和要构建的图形,先让幼儿组合色块再进行构建图形。幼儿自我构建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构建。(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创造思考的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构建,而不仅限于用一种方法) 孩子们真聪明,变得又快又对. 告诉孩子们一个秘密,这些图形宝宝手拉手还会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呢!(一边出示正方形一边取下图形宝宝进行示范,强调不要拆掉完整的图形宝宝,运用旋转和交换的方法进行操作)。现在请小朋友把绿纸宝宝拿出来,用你们做好的三个图形娃娃来变一个正方形吧,看看能行吗?(观察和老师不一样的摆在黑板上,给大家看看)小朋友看这

人教版高中数学《排列与排列数公式》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A版《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2节的第一节课,排列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了排列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概括而得出排列的概念,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对于排列,有两个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理解排列的概念是应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的前提,对具体的排列问题的分析又为排列数公式提供了基础。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布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只是对排列和排列数公式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教学难点是排列的概念,排列的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节课结合教科书的编排,采取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来建构概念的理解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典型事例,从中归纳出共同特征,再进一步概括出本质特征,得出排列的定义,再跟进10个具体事例多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多次强调一个排列的特点,n个不同的元素,取出m个元素,元素的顺序,奠定学生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基础,为后面组合概念的提出埋下伏笔。同时通过有规律的展示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的一长串排列数,为后面水到渠成得到排列数公式作好铺垫,排列数公式的简单应用体现了排列简化步骤的优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排列的必要。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归纳概括出排列的概念,并能运用排列的判断具体的的计数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能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简化分步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排列数符号及其公式的产生过程中体现简化的思想。学生学习后能够对排列或非排列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分析原因,能够简单应用排列数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的得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与计数有关的问题时主动联系排列相关知识的能力,体会排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各种事情现象、本质的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通过由简到繁的着色问题、由繁到简的数学符号的引入过程体会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两个计数原理已很好的掌握,但凡计数的问题能够往分类或分步的方向进行思考,学生的层次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大量的生活中诸如设置密码、车牌号、排队、参加活动、接力赛...与计数问题有关的经验,对数学中归纳化归、有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比较敏感,但抽象概括的能力较弱,排列概念的得到,要独立将颜色、数字、人抽象为元素,对着色的方案抽象出顺序有一定的困难,需在独立思考加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再由老师引导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实际生活有机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丰富多元,避免单调枯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