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南乐县千口街中心小学闫永杰张利红焦富强【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多媒体已经遍布校园的各个班级,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三尺讲台度终身”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落实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接轨。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培养审美,激发情感;画龙点晴,突破难点;运用录像,加强体验;协调配合,品味语言;巧设平台,促进互动;创设情境,诱发写作。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正文】

媒体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从板书、挂图、实物模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到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等现代教学媒体,乃至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典型的当地教学媒体。而这些媒体相应的被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对语文教学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相应的深刻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仅突出了语文的特点,而且使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媒体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一、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在音乐中,我絮语的导入:父亲是一颗

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深情的话语包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实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紧接着出示封面画面。我国教育家荀子早已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事物是核心,词是外壳,在教学时应当使一切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能触到的东西用触觉,”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交互呈现,信息含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播放《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受到蓄情的效果。

二、培养审美,激发情感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再现了自然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美。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提供生动、具体的事物映像和声音,作为学生丰富想象的依据和诱导物,以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双翼,积极地主动地有兴趣的展开审美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健康情感。例如:在讲授老舍先生写的优美感人的散文《林海》时,文章所描绘的无论是大兴安岭的迷人景色,还是表露的作者的热切情感,无不闪动着美得光彩,蕴含着美得得情趣,但这对远离大山的孩子们来说,只靠老师的言传是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秀丽美的,学生的想象力难以发挥。为此,我采用了播放相关的视频、录像,先让学生认真聆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渗透于起其中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辅之三张彩色的图片及相符的课文录音,在配上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丽温柔的大兴安岭便跃然纸上。在分析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

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情感,让学生看一遍课文的录像,把学生带入那种如诗如画的林海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多媒体的教学,能突破地域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给学生以美得感受,从而强化美育效应。

三、画龙点晴,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的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这一特有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一文时,我先播放故宫博物院各个角度的照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为图片设计解说词。然后学生就认真阅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内容。接着,我组织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学生间相互讨论、质疑,并在小组间交流解说词。最后,我派代表上台解说,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并质疑。《故宫博物院》一文,由于学生记忆中缺乏相应的认识图式,教学中仅仅依靠语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难懂。这便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轻易的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给学生以美得熏陶。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对问题的理解自然深入浅出。

四、运用录像,加强体验

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的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和巩固。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在黄土高原上人们忘情的表演的场面很快感染了学生,有效的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品味。课前先播放“安塞腰鼓”

表演视频,接着我说:“一方水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的风情,那些产生于黄土高坡上的安塞腰鼓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呢?观看了刚刚播放的那段视频,大家能否用一个词简洁的谈谈安塞腰鼓给你带来的感受?”这样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安塞腰鼓的打鼓视频:在黄色的广袤的背景上,那些年轻的后生们在尽情的舞着。这让学生感受到力量与激情的完美结合,受到美得强烈震撼。在随后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揣摩朗读,从内心产生一股想读好的渴望时,我在适时引入一段朗读视频,从而让充盈与学生心中的激情喷薄而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协调配合,品味语言

股市用词非常凝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推敲,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的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在讲授《泊船瓜洲》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领悟“绿”字的妙处,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概括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

六、巧设平台,促进互动

身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QQ、聊天室、邮箱等网络手段,与学生建立另一种交流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交换各种学习心得,还可以就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以引导,让他们日渐走向成熟。这应该成为多媒体走进语文教学的一种广义的延伸。这一平台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在课堂外相互吐露心声,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对

于他们来说,已经开始走出“要我学”的泥沼,进入了“我要学”的学习天地。同时,利用多媒体,除了可以拓展教学的时空,还可以弥补上课时的不足,既能对老师的上课效果有一个较为真实的反应,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保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创设情境,诱发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肌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作文教学离不开情,离不开趣。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才能用心写作,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的作文时,我先播放了一个名字为《我爱我家》的录像,然后让学生看Flsh《懂你》,组织学生谈对家的感受,且板书“我爱我家”,红笔圈出“爱”字(圈出心形),着重带领学生分析“爱”的具体表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在这次作文教学中,我用朴实而又真挚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的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家的挚爱尽情的书写出来。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时一篇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滴锦上添花的露珠,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