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改良刍议》与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与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与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与 《文学革命论》

读《文学改良刍议》虽然胡适是“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观点有进步的,但有些观点是片面性的。最令人,惊叹的是“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由于工作不顺心,爱情的失意,习文或多或少的呻吟人生,世界的不公。春夏秋冬可写的很多,我偏偏去找那能带给我“呻吟”的自然来写,长期以来,春的残枝,夏日的炎热,秋叶的飘落,寒冬的刺骨,困扰着我的心,至使流出的泪,说出的话充满了伤感与苦涩。为什么不去写春的生机、夏晶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寒梅?读了胡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中不作无病呻吟,我的心也在反省,也需要“改良”我的心了。写到这里又想起一首宋词来,作者脑中没有印象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采桑子》)吾正如那少年作了“无病呻吟”之状。

还有其它的可让我吸取消化的如:不摹访古人。这就让人,在写作时要注意创新,记得有位伟人说过:“说女人如花的第一位人是天才,第二位则是蠢人。”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一、胡适、陈独秀等人对于旧文学几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在范围上确实有打击面过宽之嫌,最易为人诟病。但其立论的逻辑和史实上的依据,却令人难以反驳。如胡适所批判:“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理想,又无真挚之情感”,一味摹仿古人,无病呻吟;陈独秀所批判: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皆可谓一针见血,与我们对于多数古代文学作品的直觉相符。应该忧思:立国立人立制。明白文学为谁服务。

三、激烈的否定态度出自彻底的怀疑精神,而这种对于自身传统的质疑和反思在二十世纪到底是一直延续,还是已经中断?二十世纪是否真的有一个小传统?

四、其论点是否已经过时?根据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并未过时。在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教材当中,很难感受到这种与传统对话的尝试——以质疑的形式进行的对话。二十世纪的人文学术,在制作技术上也许有很大的进步,但在根本精神上,恐怕谈不上有多大的进步。学过文学史之后再读胡、陈二人的文字,有茅塞顿开之感。顺带说一句,建国后通行的诸种文学史教材,反不如刘大杰三、四十年代写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七、对于当代的文艺理论研究而言,胡适这一代人敢于直面中国的文学现实和文化精神上的现实,从中提出问题,其勇气与方法值皆得借鉴和学习。

二、改良还是革命——胡适与陈独秀分道端倪浅探

摘要: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创《新青年》的陈独秀和“首举义旗之急先锋”的胡适分别发表《文学革命论》和《文学改良刍议》,开始了几千年来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大革新。然而胡、陈二人最终还是在文化和政治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本文试从二人对旧文化发难的两篇文章(《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中分析其分道的原因。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一个愿望——对腐朽、落后的旧文学的革新。但我们知道胡、陈二人最后确实是由一条河流分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实际上,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胡适和陈独秀产生分歧并最终分道的端倪。

正文:1916年,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受陈独秀邀请,写成《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并寄给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2卷5期上,陈说胡适“足下洞晓世界文

学之趋势,又有文学改良之宏愿”。接着,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加以声援。中国现代文学在几千年的文言文长河中走出了不同的一步,文学革命在艰难的处境里呼之欲出。然而,我们稍加研读这两篇文章,便可找到胡、陈二人往后的分道的源头。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探二人这两篇文章之所以可以寻找分道端倪的原因。

一、《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不同气调。(一)胡与陈对旧文化的态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开篇:“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胡适意思很明确,今天我们谈论文学改良的人很多,意思是这种要求改良旧文学的气氛已经具备,自己才能不足,学识肤浅,但是和朋友一起探讨过,所以接下来的结论也有大家考虑和研究的价值,然后胡适二话没说,就直接引入到自己著名的“八事”里面去具体探讨了。看陈的文章。陈一开始:“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陈独秀文章开头开门见山:革命,欧洲的文明是革命的成果,宗教革命、政治革命、伦理道德革命......在第一段开头言革命,结尾总结“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结尾总结为:革命。

胡陈二人通篇文章的气调有很大的不同,胡适对旧文化的改造始终抱着讨论与“实验主义”的态度,而陈独秀则不然,通篇的“革命”,陈有拖四十二生之大炮不怕死的精神来打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可见其革命的决心有多大。胡适和陈独秀二人文章气调的不同是两人性格和对事处理上态度不同的表现,胡适温和、宽容、谦谦君子。陈独秀,激进、极端。性格和气度的不同最后导致彼此在思想与社会理想上选择的不同。演变成对欧美自由主义的钟情与对苏俄共产主义的不同选择。(二)对异己的态度不同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到“吾所主张八事之中,唯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就是其提出“八不主义”中的第六条:不用典。胡适朋友江亢虎对此一条不以为然。胡适对此加以解释,首先,他肯定江对其的意见,认为“此论极中肯要”。接着对用典的广义和狭义加以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都还是抱着讨论与研究的态度,胡适在文章结尾处说到“上述八事,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题,其所主张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上根本问题,——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他希望国内同仁都来“研究问题”(胡适提倡的“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更是希望得到同仁“匡纠是正之”,。而陈独秀则不然,根据胡、陈二人之后的通信可以看出,二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存在分歧的。1917年4月9日,胡适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仍是学者谦逊探讨的态度:“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定,甚原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即熟是非自明,吾辈主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绝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陈回到道:“鄙夷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文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陈说:“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暇与之作无谓之讨论也。”按照陈独秀的观点,

即使知道学术发达的必要条件,但为了达到自己所认为“必是”的东西就可以违背“原则”。胡适说改良的过程需要大家一起慢慢研究,慢慢实验。可陈独秀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守旧派讨论,也不容许反对者有讨论的余地。否定了胡适信服一身的“实验主义”原则和对言论自由的追求,急躁的要求一下子根本解决。这也是二人在后来政治理想上最主要的差异。胡适对陈“老革命家的口气”与“武断的态度”感到惊讶。

胡适一声都在为言论自由努力,其后的《努力周报》等杂志都在致力于言论的自由。在胡适看来每个人都有对一事物发表观点的权利与自由,而胡适晚年体会到“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即是在强调个人自由对他人造成的可能侵犯,所以陈独秀专制、决绝的态度在胡适看来也许是“取法乎上,得法其中;取法乎中,得法其下”,值得他“宽容,但发展到后面也难免产生厌感。比如,1920年陈独秀逃到,《新青年》在上海出版,由于陈在此时共产主义倾向很浓厚,所以把《新青年》办成了宣传俄国革命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刊物。胡适、钱玄同等认为其“政治色彩太浓厚”。之后《新青年》面临解散。陈对北京老朋友书信的态度造成了双方心里上的不快。胡适也写了封信表达对陈独秀的不满。胡适后来说:“他离开了我们《新青年》团体里的一些老朋友,在上海他又交上了那批有志于搞政治而倾向于马列主义的新朋友,时日推移,陈独秀和我们北大里的老伙伴愈离愈远。”

(三)形式与内容:两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

《文学改良刍议》总结起来就是“八不主义”:

胡适从这八点上每点加以阐述,不难看出,胡适对旧文学的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从形式上对封建旧文学的腐朽和死板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哪一点要求的都是与时俱进,要求文学与时代的结合,免去古代文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激烈要求在形式上适应现代文学的新形势。胡适的“八不主义”兼顾了“精神上之革命”与“形式上之革命”两方面”,他认为文字是文学的基础,所以选择文字问题做为文学革命的第一步。精神上胡适却是保持一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作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则侧重于对文学内容上的表达,他提出“三大主义”,重点是从内容上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而陈独秀文章中激进的态度和革命的姿势暗示着其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弦外之音。二人在形式和内容上对旧文学的批判,实际上也可隐约的发现不同的侧重点。胡适希望中国旧文学能够披上新的形式外衣,使得文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陈独秀则希望旧文学从内部找到腐朽根源,加以改革。往后说,胡适希望中国走上的是欧美自由主义的道路,把对欧美政治的理解在中国“一点一滴”的实验下去。《文学革命论》写成之时“十月革命”还未发生,共产主义也未在中国得以传播,但陈独秀对根本解决的偏好和对革命的热衷,注定了他在一年之后在政治选择上与胡适的分离。

二、对《新青年》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

胡适留学归来,本着从文化上改良的想法加入这场运动,不谈政治,只谈文艺。陈独秀和李大钊尊重胡适的意见,于是另办《每周评论》,该刊旨在"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内容侧重时事评述,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后来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与胡适展开争论。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政府查禁,共出版37期。陈独秀和李大钊逃到上海时继续《新青年》的发刊。但是色彩亦非在北京时候的模样。上文已提到,以胡适为代表的北京教授同积极献身于革命的陈独秀开始在情感是产生不快。“1920年1月,陈独秀从上海写信给胡,承认《新青年》色彩过于浓重,想“以后仍以趋

重哲学文学为是”。胡适根据北京教授的共同意见提出三个对《新青年》的建议,他觉得“一、《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的杂志,而另创一个哲学文学杂志;

二、自9卷1期起,《新青年》移回北京编辑,由北京同人发表一个新宣言,注重学术思想艺文的改造,不谈政治;三、陶孟和提出,《新青年》已被政府勒令停止邮寄,不如暂时停办。”第一条陈独秀觉得就是针对自己,所以不答应,第二条不谈政治对陈而言万万不能,最后一条陈也对陶孟和十分不满。最后《新青年》成为共产党的宣传刊物。胡适和陈独秀对《新青年》发展方向的不同认识实质上是各自对改造社会方式上的不同选择。往后事实发展看《新青年》的分裂,基本上是尊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同尊信自由主义的人之间的分裂,也是陈与胡的分裂。

三、两篇文章不同的本质原因——胡适和陈独秀性格与留学背景分析胡适和陈独秀是老乡,同是安微人,胡适四岁为官的父亲胡铁花去世,同样陈独秀也是幼年丧父。胡适从小受到母亲冯顺第极好、极严厉的教育,做事规规矩矩。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乡人称其为“穈先生(胡适原名嗣穈)”。陈独秀从小跟随人称“白胡爹爹”的祖父修习四书五经,得到的评价是:“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陈独秀每次挨打从来不哭一声,严厉可怕的祖父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祖父不止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胡适从小接受传统的教育很深,尽管小时候也跑到观音庙里去砸观音像,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规规矩矩的乖孩子。胡适一生提倡全盘西化,充分西化,但其本质上是很传统的人,不管他对母亲,对婚姻,对社会都是传统文人的作风。胡适弟子唐德刚说胡适是“七分传统,三分洋货” [7]是很有道理的。陈独秀性格古怪,也十分大胆,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安庆创办《安庆俗话报》后编辑部迁至芜湖,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陈的青年几乎是在激进思想引导中前进的,其从小对革命的偏好就异于常人。胡适则不同,1910年他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学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胡适接受美国流行的“实用主义”,并对美国的政治耳濡目染,他相信“一点一滴的改革”,而不相信对于社会制度而言有个“根本解决”。实际上留学欧美与留学日本的这一批归国文人在思想上就有着本质上的分歧,我们翻开现代文学史,信奉欧美自由主义与俄国社会主义的人之间的分歧不一而足。胡适和陈就是典型的一例。《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这两篇看似举旗扬威的文章,实际上从二位主人翁从小的教育,经历,留学背景的不同以致思想政治信仰上的分歧,都在一定程度上在文章中给于了表达。

结论:通过分析《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细微之处的不同与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我们可能看出胡适和陈独秀最后分道的原因,本文认为,胡、陈二人文章在气调上的不同是其性格和留学背景促成的,而这种貌合神离的本质原因还是二人对社会变革所要采取的方式上的不同认知。文章中胡适强调与人谈论与研究,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点滴进步的社会改革观念。而陈独秀一气到底的革命气魄,实则是对社会改革中“根本解决”的无限向往。二人由文学革命结交,最终由不同的政治信仰分道扬镳,也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P25 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 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⑤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主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作社。 ⑥在1926年北伐大革命前后出现了革命文学。 4、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3)世界性。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5、五四新文化运动 P25-26 答:(1)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思想启蒙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4)本质: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 答:(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期”。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三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1、《袋鼠(dài shǔ)与金子》三年级阅读和答案 一只老袋鼠带着它的孩子出远门,当它走累了,放下孩子休息(xiū xǐ)时,发现身边有一堆(duī)金子。老袋鼠看了金灿(càn)灿的金子,仍然(réng rán)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袋里。路边的小草对袋鼠说:“你不会用你的鼠袋装(zhuāng)上满(mǎn)满一袋金子?” “不,”袋鼠说,“我还是要我的孩子。在母亲的心中,失去了亲人,金子也一钱(qián)不值(zhí)。 1.用短文中的话写一写,为什么袋鼠不爱黄金只爱孩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举出母亲爱你的一两件事例(l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动物》三年级阅读和答案 野生动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兽类约有450多种、鸟类有1186种、爬行类320种、两栖类210种左右、鱼类200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近些年,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数量越来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引起动物生活不适,有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有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些珍贵动物就有在球上灭绝的危险。 1.读了这样的新闻,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怎么才能保护这些野生动物? 2.读下面的两则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然后自己也写一写。 (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2)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阅读理解】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阅读理解】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1.五华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阅读感知,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夐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

阅读理解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1.五华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阅读感知,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3.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

一次革命论与二次革命论 一次革命论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左”倾机会主义者的一种错误理论。以王明等为代表。他们反对中国革命有阶段之分,抹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迷恋于所谓“毕其功于一役”,企图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并作一步走,在民主革命时期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错误理论,混淆革命的阶段和步骤,对革命事业危害极大。 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各种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万里长城论”。[1] 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要求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一种对于中国革命性质、前途问题认识上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早在1920年,陈独秀就提出:“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的一定轨道,

中国也难以独异”。1923年4月和12月,陈独秀先后发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正式形成了他的“二次革命论”的右倾理论观点。 陈独秀把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当作辛亥革命一样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他认为这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若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援助,在革命事业中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的基础。同时,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太幼稚,而资产阶级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观念和对阶级力量的错误估计出发,得出了中国革命的公式:“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就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只能站在消极的帮助地位,民主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发展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只不过“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的能力之机会”。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发达起来了,无产阶级才可能进行本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即第二次革命。 这是一种反对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否认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理论。 历史证明,这种理论在中国是不正确的。“二次革命论”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硬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其错误就在于陈独秀等人根本不懂得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所处的新的时代特点与中国国情,不懂得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到了商代,筷子称为“箸”(zhù),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从读音和字形上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通过实验发现,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进食方便,()可以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漆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 A ] 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是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原料。制作时,烙花艺人用300~500℃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快雅致的花纹。[ B ]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C ]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乎都用筷子。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3)短文中标出了[A][B][C]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能不能删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 【答案】(1)围绕“①筷子历史悠久;②使用好处很多;③原料各异做工精细;④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四方面回答。 (2)不但……而且…… (3)C (4)不能删去。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使用筷子的好处。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3)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三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大学语文》(六)

大学语文(六) 新诗选读 胡适诗选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回国前写成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出版的诗集有《尝试集》(1920)、《胡适诗存》(1989)等。其他著作有《胡适文存》(1921)、《胡适文存二集》(1924)、《胡适文存三集》(1930)、《胡适论学近著》(1935)等。胡适逝世后,又有《胡适手稿》、《胡适选集》、《胡适口述自传》等书,在台湾出版。学术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戴东原的哲学》、《神会和尚遗集》、《菏泽大师神会传》、《淮南王书》、《说儒》。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 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 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 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 不料此理狠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 四月二十五夜 吹了灯儿,卷开窗幕,放进月光满地。 对着这般月色,教我要睡也如何睡!

我待要起来遮着窗儿,推出月光,又觉得有点对他月亮儿不起。 我终日里讲王充,仲长统,阿里士多德,爱比苦拉斯,……几乎全忘了我自己!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怨,过来情思。 我就千思万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愿意! 怕明朝,云密遮天,风狂打屋,何处能寻你! 一念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 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 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十一月二十四夜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 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 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 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 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 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4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2. 夏季的小兴安岭 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吾苟偷庸懦之国民,畏革命如蛇蝎,故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末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底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而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推 其总因,乃在吾人疾视革命,不知其为开发文明之利器故。 孔教问题,方喧呶于国中,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国风》多里巷猥辞,《楚辞》盛用土语方物,非不斐然可观。承其流者,两汉赋家,颂声大作,雕琢阿谀,词多而意寡,此贵族之文古典之文之始作俑也。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高古,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齐、梁以来,风尚对偶,演至有唐,遂成律体。无韵之文,亦尚对偶。《尚书》、《周易》以来,即是如此。(古人行文,不但风尚对偶,且多韵语,故骈文家颇主张骈体为中国文章正宗之说。——亡友王无生即主张此说之一人——不知古书传抄不易,韵与对偶,以利传诵而已,后之作者,乌可泥此?) 东晋而后,即细事陈启,亦尚骈丽。演至有唐,遂成骈体。诗之有律,文之有骈,皆发源于南北朝,大成于唐代。更进而为排律,为四六。此等雕琢的阿谀的铺张的空泛的贵族古典文学,极其长技,不过如涂脂抹粉之泥塑美人,以视八股试帖之价值,未必能高几何,可谓为文学之末运矣!韩、柳崛起,一洗前人纤巧堆朵之习,风会所趋,乃南北朝贵族古典文学,变而为宋、元国民通俗文学之过渡时代。韩、柳、元、白,应运而出,为之中枢。俗论谓昌黎文章起八代之衰,虽非确论,然变八代之法,开宋、元之先,自是文界豪杰之士。吾 人今日所不满于昌黎者二事: 一曰,文犹师古。虽非典文,然不脱贵族气派,寻其内容,远不若唐代诸小说家之丰富, 其结果乃造成一新贵族文学。 二曰,误于“文以载道”之谬见。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自昌黎以讫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抄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而已。余尝谓唐、宋八家文之所谓“文以载道”,直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同一鼻孔出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一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这能吃吗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操场上几株枫树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远远望去,树冠像着了火,红彤彤的一片。 办公楼前,白杨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色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来。 校园的秋天,正播种着五彩缤纷的希望! 1.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部分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期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7年1月,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形成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的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9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小组的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终刊。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胡适,他们在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新兴社会力量增长,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与阶级基础;3、更加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的引进与发展,晚清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文学市场,出现职业作家。 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学革命的重要意义:1、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2、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各种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3、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三) 【阅读训练】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在文中用“”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二)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到建筑社上班去了。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搞设计。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外公。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对我也很好。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肯定尽量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科技大赛”。我准备做模型沙发。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80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为用胶布是很丑的。学校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外公说了这件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家讨论做这个沙发。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公说:“这个沙发我已经有些眉目了。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两个扶手各一张,共四张纸。”我说:“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牢靠。”爸爸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这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点多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又作了修改。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 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这句话。(2) 3.短文先总的写了外公接着写 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 (三)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

陈独秀论文 3000字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期末论文 题目:陈独秀的最后民主见解 姓名:徐梦园 年级:2013级思政二班 学号:2013040097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年12月

论文提要 陈独秀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和民族灾难沉重的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领导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重要的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过总书记;但也受过多次牢狱之灾,……1937年7月,陈独秀在经受过8年的监狱生活后,作为政治犯被释放出狱。我的论文就是讲述陈独秀晚年的主要思想和我对其思想的认识与评价。我对他的晚年民主思想是采取总分的模式,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系统阐述陈独秀的晚年民主思想,就是从总体角度来看;接下来是分别从两个理论观点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他的新“二次革命”论的形成;第三部分就是关于他对于苏联经验和斯大林主义的批判思想;几十年过去了,陈独秀关于民主思想的见解有得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有的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应以一个公平的心态去评析陈独秀。

陈独秀的最后民主见解 徐梦园 摘要:陈独秀,一个中国现代史上有过辉煌有过末落的人物。因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成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主要代表人物,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929年11月,他被开除了党籍。以后他又和托洛茨基派结合,并被选为中国托派的中央委员。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处了13年徒刑。1937年七月,抗日战争的爆发,他被释放出狱。在晚年的时候,他的民主思想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新“二次革命”论的形成;一个是反对苏联经验和斯大林; 关键词: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新“二次革命”论苏联经验反对法西斯 陈独秀,一个中国现代史上有过辉煌有过末落的人物,一生崎岖坎坷,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有重大的历史功绩,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当中,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思想上及其思想活动上有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成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主要代表人物,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撤销了他总书记的职务。大革命失败之后,他没有听从党中央的劝告,继续走下坡路,1929年11月,被开除了党籍。之后他又与托洛茨基派结合,并被选为中国托派的中央委员。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决13年徒刑。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他作为政治犯被释放出狱。陈独秀是一个生前和身后都引起颇多争议的历史人物,廖盖隆先生曾评价他:“总观陈独秀的一生,他的历史功绩是主要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确实有点像俄国革命中的普列汉诺夫。”也有人认为他的错误大约功绩,但是无论怎样,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正确的思想和地方。 在面对反动派压迫和贫困生活的折磨下,陈独秀并没有思想和意识上消沉,反而继续探索属于他自己的民主思想。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我把1929年11月至1942年5月这一时期称为他的晚年时期,也就是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到1942年5月病逝这个期间。陈独秀的晚年民主思想不仅与他自身非凡而独特的经历密切相关,也同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及其外部环境有关。下面,我就从总体角度阐述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 一、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总体阐述 陈独秀的一生是追求民主的一生,他对待民主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早年时期,他的民主思想唤起了民众向封建堡垒冲锋陷阵的号角。在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他所宣传的民主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特性,但是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实现独立民主之人格,自由平等之人权。在后期,他又对民主的真正内涵作出了必要的说明“吾人第一须知民主之定义,即为由大多数人民管理即治理国家。”“以言民主,其一即由大多数人民管理的政治,亦即由大多数人民代表政制行使国家统治权,此乃君主一人统治及贵族少数人统治之对称也。”总的来看,他的民主理论观点主要是有民主的历史发展、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制与独裁制、社会主义与民主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1.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这的确是他的经验之谈。齐白石从四十六岁起就定居北京,从那时开始,他坚持每天都要画画,从来没有间断过。他八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一连画了四张画。这对他来说,已是够累的了,但他还是继续画,坚持又画了一张,他在画上题了几行字:“昨夜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特此一张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6分) (1)举:①往上抬;②提出;③全;④推选。 举.例()举.世闻名()举.目()选举.()(2)杰:①才能出众的人;②超过一般水平。 杰.作()杰.出() 2.齐白石在自己画上题的几行字中,“心绪不宁”的意思是 ;“不教一日闲过也”用文中的语句说是 。(4分) 3.读了这篇短文,我们懂得了什么?(2分) 2.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 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纹丝不动: 生机勃勃: (3)帮助小花苗的小动物有、小蜗牛。小花苗的手和脚是。 (4)在大墙里的小花苗长得,是因为。后来,在小蜗牛的鼓励下,爬到墙顶上以后,长得 ,孩子们夸小花苗。 (5)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 3.五花山

但丁论文: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比较研究

但丁论文: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但丁《论俗语》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两部重要的文论典籍,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下,以语言作为突破口去开创历史发展的新格局,所以对当时的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它们在文论史上开拓性地位的确立,也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梳理和分析还不够充分,所以对它们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文章是以但丁和胡适的俗语白话主张作为研究对象,联系但丁和胡适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展开论述。文章主体将从三个部分展开:作为两部重要的文论典籍,它们都产生于社会和文化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试图以语言作为切入点来表达新兴阶级对话语权的诉求,所以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对两人两著的关照对象、旨归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对照性分析,并对造成相似性的原因进行相关阐释;同时,两人两著是处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形态的关照下,因此但丁将矛头指向了天主教意识形态掌控下的拉丁语,胡适则将士大夫雅言中的“文”作为靶子来彰显自己的政治诉求,也正是在这样政治大背景的界定下,但丁与胡适也分别走上了贵族精英和平民百姓的不同道路,所以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关注不同文化形态下两者之间在斗争矛头与文化趣味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文章第三部分则主要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性因素从宏观的社会历史维度和微观的个人维度进行追溯。

【英文摘要】Dante’s On Vulgarism and Hu Shih’s Literary Reform are two important classical literaries. Set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set language as the breakthrough to initiage a new patter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se two classics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society at that time.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pioneering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literary, the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perts. However, the carding and analysis with regard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ll not be sufficient. Based on above, the research on them will be further penetrated into.This paper is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Dante and Hu Shih’ s vulgarism and colloqualism essay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related to their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will be unfolded from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ir identical parts will be contrastively analyzed, even the related interpretation in connection to the reasons will be give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works in different cultural forms will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third part, sources that cause these kinds of differences will be traced. 【关键词】但丁《论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英文关键词】Dante On Vulgarism Hu Shi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