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__Z变换

第二章__Z变换

第二章__Z变换
第二章__Z变换

第二章 序列的Z 变换与傅里叶变换 2.1 引言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有多种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信号用时间 t 的函数表示;系统用微分方程描述。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 变换、傅里叶变换;信号用序列表示;系统用差分方程描述。 z 变换是一个很重要数学工具,可用于求解差分方程,同时它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和方法对离散信号的频域特征进行分析,还能很方便地分析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特性。 2.2 Z 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一、z 变换的定义

序列x(n)的Z 变换定义:

双边Z 变换

单边Z 变换

因果序列的Z 变换: 单边Z 变换可以看成因果序列情况下的双边Z 变换

z 是一个复变量, 它所在的复平面称为z 平面。z 是一个连续复变量,具有实部和虚部。 变量z 的极坐标形式 单位圆:

在Z 平面上|z|= 1为半径的圆 单位圆上的参数可表示为

例2.1 求序列 的Z 变换。 解:序列x (n )是因果序列,根据Z 变换的定义

分析收敛性:X (z )是无穷项幂级数。

当|z|≤a 时级数发散,当|z|>|a|时级数收敛。 X(z)可用封闭形式,即解析函数形式表示为

二、z 变换的收敛域

收敛域: 对于给定的任意序列x (n ),使其Z 变换收敛的所有z 值的集合组成的区域。 Z 变换存在的条件是等号右边级数收敛, 要求级数绝对可和, 即

使上式成立的Z 变量取值的域称为收敛域。 根据罗朗级数性质,收敛域一般是某个环域

收敛半径Rx -可以小到0,Rx +可以大到∞

收敛域以原点为中心,Rx -和Rx +为半径的环域

()()n

n X z x n z ∞

-=-∞

=∑

<=∑

-∞

=-M z n x n n )(110

()[()]()(2.2)

n n X z x n x n z +∞

-==Z =∑

j ||e z z ω=j e z ω

=()()n x n a u n =

10011213()()()1()()n n n n

n n n X z x n z a z az az az az +∞+∞+∞---=-∞==---====++++???∑∑∑

110

1()(),||||1n n z

X z az z a az z a +∞

--====--∑

不同形式的序列x(n)其收敛域形式不同。 1. 有限长序列 其Z 变换为

收敛域:

n1<0,n2≤0时(-n=0~c ), 0≤z <∞ n1<0,n2>0时(n=-a~b), 00时(-n=-c~0), 0

例2.2 求序列 的Z 变换。 解:根据Z 变换的定义

讨论:

假设|a|是有限值,且|a|<1。

X(z)有一个z= a 的极点,但也有一个z= a 的零点,将零极点对消。 收敛域为0<|z|≤+∞。

2. 右边序列 Z 变换:

第一项收敛域:0≤|z|<∞ 第二项收敛域:Rx-<|z|≤∞ 收敛域:Rx-<|z|<∞

如果是因果序列,收敛域为Rx-<|z|≤∞

3. 左边序列

Z 变换:

第二项收敛域:0<|z|≤∞ 第一项收敛域:0≤|z|

如果n2<0, 收敛域定为0≤|z|< Rx+

???≤≤=其它0

)

()(21n n n n x n x ∑

=-=21)()(n n n n

z n x z

X ???≥=其它0

)

()(1n n n x n x ∑

∑∑∞

=--=-∞

=-+==01)()()()(11n n

n n n

n n n z n x z n x z n x z X ()()n N x n a R n =11111001()()()1N N N n n n

n n az X z a z az az ------==-===-∑∑

???≤=其它0

)

()(2n n n x n x ∑

∑∑=--∞=--∞=-+==2210

)()()()(n n n

n n

n n n z n x z n x z n x z X

4. 双边序列

Z 变换:

右边序列:n1≤-1,Rx- <|z|<∞;

如果n1>-1 , Rx- <|z|≤∞。 左边序列:n2>0,0<|z|< Rx+;

如果n2<0, 0≤|z|< Rx+ 。 ∴双边序列:Rx-<|z|< Rx+ 。

例2.3求x(n)=δ(n)的z 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 这是一个有限长序列。

所以收敛域为整个z 的闭平面。

分析2.1例x(n)=a n u(n)的z 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 这是一个右边序列,并且是一个因果序列。 收敛域为极点所在圆|z|=|a|的外部。 一般说来,右边序列的z 变换的收敛域一定在

模最大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外,对因果序列,包含z=∞。

例2.4 求x(n)=-b n u(-n-1)的z 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 这是一个左边序列。

收敛域为极点所在圆|z|=|b|的内部。

一般说来,左边序列的z 变换的收敛域一定在 模最小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内,但原点不一定。

例2.5 求x(n)= a n u(n) -b n u(-n-1)的z 变换及其收敛域。 解: 这是一个双边序列。

收敛域为为一个圆环。

一般说来,双边序列的z 变换的收敛域

一定在其左边序列模最小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内, 在其右边序列模最大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外。

??

?≤≤=其它)(0)(21n x n n n n x ∑

∑∑--∞

=-∞=-∞

-∞=-+==1

0)()()()(n n

n n

n n z n x z n x z n x z X []1)()()(===∑

-∞

=-n n z n n ZT z X δδ∞≤≤z

0()

111

1

1()(1),1n

n n n n n n n X z b u n z b z b z z b

bz ∞-∞----=-∞=-∞==---=-=-=<-∑∑∑

()()()b

z a b z a z b a z z z b z a z n x z X n n n n n

n n n <<----=-==∑

∑∑--∞

=-∞=-∞-∞=-,2)()(1

x(n)=δ

x(n)=a

n u(n)

x(n)=-b n u(-n-1)

x(n)= a n u(n) -b n

常见序列Z 变换 P49表2.1

z 变换的特点

1. 同一个z 变换函数,收敛域不同,对应的序列不同;

2. 常用序列的z 变换是一个有理分式,可表示为:

其中,P(z)、Q(z)分别是z 的实数系数多项式;

3. P(z)=0的根是X(z)的零点(分单阶零点和多阶零点); Q(z)=0的根是X(z)的极点(分单阶极点和多阶极点);

4. 在极点处z 变换不存在,因此收敛域中没有极点,收敛域一般为同心圆环,用极点限定其边界。

– 右边序列的z 变换收敛域一定在模最大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外

– 左边序列的z 变换收敛域一定在模最小的有限极点所在圆之内

例2.6:

1)(=z X a z az

z X >-=-,11

)(1

b z bz

z X <-=-,11

)(1

()()()b z a b z a z b a z z z X <<----=,2)()

()()(z Q z P z X =

1()()z N

x n R n =例:求的变换及其收敛域

]

z X(z)=()=()n n

N

n n x n z R n z

∞∞--=-∞=-∞

∑∑解:10=N n n z --=∑2 1,...,r j N

z e r N π==-零点:01z N =-极点: ()阶

: 0Roc z <≤∞

2121

11n n n n

n n q q

q q

+=-=-∑111N z

z ---=

-2

1

n q →∞<时须满足11(1)

N

N z z z --=

-

例2.7:

作业:p84 2.1、2.3

4()z n x n a a =例:求

,为实数,求其变换及其收敛域10

X(z)=()==n n n n n n n n n n n x n z a z a z a z ∞∞-∞

-----=-∞=-∞=-∞=+∑∑∑∑

解:10=n n

n n

n n a z a z ∞∞

-==+∑∑

1

1n n n az

a z az ∞

==-∑

11/az z a

01

1n n n a z az ∞

--==-∑

11az z a -1X()a z ∴≥当时,无公共收敛域,不存在]z 211(1)

1()11(1)()

az z a a X z az az az z a --<=+=----当时,0,z =∞零点:1,z a a -=极点:: <1/Roc a z a <

2.3 逆Z 变换

已知序列的Z 变换及其收敛域, 求序列称为逆Z 变换。 序列的Z 变换及其逆Z 变换表示

如下:

z 反变换: 从X(z)中还原出原序列x(n);实质:求X(z)幂级数展开式

一、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根据复变函数理论,若函数X(z)在环状区R x-<|z|< R x+ (Rx-≥0,R x+≤∞)内是解析的,则在此区域内X(z)可以展开成罗朗级数:p57图2.4

与z 变换的定义比较,x(n)就是罗朗级数的系数C n

留数定理求逆Z 变换:如果函数F(z)=X(z)z n-1在围线c 上连续,在c 以内有K 个极点用z k ,在c 以外有M 个极点用z m ,则有,

使用条件:F(z)在z=∞有二阶或二阶以上零点,即要分母多项式z 的阶次比分子多项式z 的阶次高二阶或二阶以上。

如果z k 是F(z)=X(z)z n-1的单阶极点, 则

如果z k 是F(z)=X(z)z n-1的l 阶极点, 则 如果c 内有多阶极点, 而c 外没有多阶极点, 可以根据留数辅助定理改求c 外的所有极点留数之和, 使问题简单化。

例2.8:已知

求z 反变换。 解: 极点:z=1/4 ;4; 0 (n<-1时,-(n+1)阶) ; ∞(n>1时,n-1阶)

[][])()()()()(12

1z X ZT n x z n x n x ZT z X n n n n

-=-===∑

+-∞

-∞=-<<=∑

x x n n n R z R z C z X ,)( ,2,1,0,)(211±±==?

-n dz z z X j C c

n n π+-∞

-∞

=-<<=∑

x x n n R z R z n x z X ,)()( ,2,1,0,)(21)(1±±==?

-n dz z z X j n x c

n π()[]

?

=--==k

z z n c n k

z z X s dz z z X j n x 11Re )(21)(π()[]

?

=---==m

z z n c n m

z z X s dz z z X j n x 11Re )(21)(π()[]()()[]

r

r r z

z n z z n z z X z z z z X s =-=--=11Re ()[]

()(

)

()[]

r r

r z z n l l l z z n z z X z z dz

d l z z X s =---=---=1111

!11Re ]

()44

1

,414)(2<

?--=

z z z z z X ()??

? ??

--==+-414)()(11

z z z z z X z F n n

零点: ∞ (n<1时,1-n 阶)

当n ≥-1时,围线c 内有一个一阶极点:z=1/4 ;

当n ≤-2时,围线c 外有一个一阶极点:z=4,且分母多项式z 的阶次比分子多项式z 的阶次

高二阶;而在围线c 内部则有一个一阶极点z=1/4及一个-(n+1)阶极点z=0;因此采用外围极点较方便。

()[]

()()()1544144414Re Re )(21

)(2

4

14111+=+=+=--=??

????????????? ??----=?????????

?????? ??---=-==

∑?n z n z n m

z z n c n z z z z z z z s z z X s dz z z X j n x k

π 因此x(n)为: 若上题收敛域改为4≥z

则当n ≥0时,围线c 内有两个极点:z=4, 1/4 ;

当n ≤0时,围线c 外没有极点。0)(=n x

因此x(n)为:

1. 同一个z 变换函数,收敛域不同,对应的序列不同;

2. 在求函数的极点时要全面,如无穷大点和零点;

二、部分分式法

1. 同一个z 变换函数,收敛域不同,对应的序列不同;

2. 常用序列的z 变换是一个有理分式,可表示为:

()[]

()()15441441414Re Re )(21

)(4

1

14

1111n z n z n k

z z n c n z z z z z z z s z z X s dz z z X j n x k

-=+=+=--=??????????????? ??--??? ??

-=??????????????? ??--===

∑?π()

)2(4)1(415

1)(2--++=

+-n u n u n x n n

()??? ?

?

--==+-414)()(11

z z z z z X z F n n ()[]

()()[]

24

1

1411144151414Re 414Re Re )(21)(+-=+=+=---=??

????????????? ??--+?????????

?????? ??--===∑

?

n n

z n z n k z z n c n z z z s z z z s z z X s dz z z X j n x k π[

]

)( 4415

1

)(2

n u n x n n +--=

)

()()(z Q z P z X =

其中,P(z)、Q(z)分别是z 的实数系数多项式;

3. P(z)=0的根是X(z)的零点(分单阶零点和多阶零点); Q(z)=0的根是X(z)的极点(分单阶极点和多阶极点);

设x(n)的Z 变换X(z)是有理分式,分母多项式是N 阶,分子多项式是M 阶,可将X(z)展成一些简单的常用的部分分式之和。

1. 有理函数X(z) 可展成一些简单的常用的部分分式之和。

整式部分系数 单阶极点 多阶极点

例2.9 用部分分式法求逆Z 变换。

解:收敛域为圆外,右边序列。z →∞时,X (z )趋近于有限值1,确定是因果序列。X (z )有两个一阶极点:z 1= 2和z 2= 0.5

求得系数(留数)为 查表2.1可得

例2.10 已知 ,求逆Z 变换。 解:

212

122122311()555166(2)(3)23

()()

Re [,2](2)1

()()

Re [,3](3)1

()11

(2)(3)

11

()1213z z X z z A A z z z z z z z z z X z X z A s z z z X z X z A s z z z

X z z z z X z z z ---==---====++-++-+-+==-==-=+=-=--+=-

-+[

]

∑∑

∑∑

=--=--=-=-=--+-+=+==r

k k i k r M k k k N M n n n M i i i M

i i

i z z C z z A z B z

a z

b z Q z P z X 111111

1

111)()()(11

22123252)(--+-+=+++=z z z z z z z X 1

1211311

2116z z 15)(-----+--=++=z z z z X 11

1(),||2(12)(10.5)

X z z z z --=-->1211

()1210.5A A X z z z --=+

--1

12

111

20.51114(12)|(12)(10.5)311(10.5)|(12)(10.5)3

z z A z z z A z z z -=---=--=?-=--=?-=---41

()[20.5]()33

n n x n u n =?-?1

12

5(),2

316z X z z z z ---=<<++

因为收敛域为2<|z|<3,第一部分极点是z=2,因此收敛域为|z|>2。第二部分极点z=-3,收敛域应取|z|<3。查表2-1得到: x(n)=2n u(n)+(-3)n u(-n-1)

三、幂级数法(长除法)

Z 变换的定义可知: X (z )是复变量z -1的幂级数,其系数是序列x (n )的值

显见: 只要在给定的收敛域内,把X (z )展开成幂级数,则级数的系数就是序列x (n ) X (z )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 :

log ,sin ,cos 等函数: 利用幂级数公式 有理分式: 直接用长除法

例2.11 求 ,|a|<|z | 的逆Z 变换。 解:利用ln(1+ x ),且|x |<1的幂级数公式

展开X (z )得

由收敛域|a|<|z|知x (n )为右边序列

注: X (z )的闭合形式加上收敛域,才能唯一确定x (n )。

2.4 Z 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1.线性:满足叠加原理

Z[ax (n )+by (n )] = aX (z )+bY (z ), R-<|z|<R+

例2.12 求序列x (n ) = u (n )- u (n -3)的Z 变换。

由于出现零极点抵消,收敛域增大了。

由于x (n )是n ≥0的有限长序列,收敛域是除|z|= 0之外的全部z 平面。

例2.13 求序列 的Z 变换。 解:

1012()()(1)(0)(1)(2)(2.8)n n X z x n z x z x z x z x z +∞

---=-∞

==???+-++++???∑

1()ln(1)X z az

-=+11231

11(1)(1)ln(1)(11)23n n n n

n x x x x x x x n n +++∞=--+=-+-+=-∑

<≤11

1

(1)()ln(1)n n n n X z az a z n ++∞--=-=+=∑

1

(1)()()n n

x n a u n n

+-=Z[()],11z u n z z =->321

3Z[(3)],111n n z z u n z z z z --+∞

--=-===--∑

>222

()Z[()]Z[(3)]1

11X z x n x n z z z z z z z -=--++=-=--()()()n u n n x 0cos ω=()()[]()()[]()

[]

(

)()

1 ,cos 21cos 1121

121212

12cos 2

0101110000000>+--=-+-=+=??????+=--------z z

z z z

e

z

e

n u e ZT n u e ZT n u e e ZT n u n ZT j j n j n j n j n j ωωωωωωωωω

2. 序列的移位

设X(z)=ZT [x(n)], Rx-<|z|

证明 m-n=k

1)(=n ZT δ,收敛域为Z 平面; 1)1(-=-z n ZT δ,在z=0处不收敛; 1)1(z n ZT =+δ,在z=∞处不收敛。

3. 乘以指数序列

设 X(z)=ZT [x(n)], Rx-<|z|

y(n)=a n x(n), a 为常数 则 Y(z)=ZT [a n x(n)]

=X(a -1 z) |a|Rx-<|z|<|a|Rx+

证明

4.序列的线性加权

证明

5.序列的折叠(倒置) :

证明 6.初值定理 :若x (n )是因果序列,即x (n )= 0,n <0,则 证明:x (n )是因果序列,有

显然

若x (n )是逆因果序列,即x (n )= 0,n >0,有

7.终值定理 :若x (n )是因果序列,且X (z )的全部极点,除在z = 1处可以有一阶极点外,其余极点都在单位圆内,则

Z[()]()()()n m

k m n k x n m x n m z z x k z z X z +∞+∞

----=-∞=-∞-=-==∑∑

11Z[()]()()()()n n n

n n n a x n a x n z x n a z X a z +∞+∞

----=-∞=-∞===∑∑

()d Z[]()

d nx n z X z z =-1d d ()()()()d d ()[()]

n n n n n n z X z z x n z z n x n z z z nx n z Z nx n +∞+∞

---=-∞=-∞+∞

-=-∞

-=-=--==∑∑

111

Z[()](),x x x n X z R z R ---+-

-=<<11Z[()]()()()()

n

n n n x n x n z x n z X z +∞+∞

----=-∞=-∞

-=-==∑∑

(0)lim ()

z x X z →∞

=120()()(0)(1)(2)()n n n X z x n z x x z x z x n z +∞

----===+++++∑

(0)lim ()

z x X z →∞=0

(0)lim ()

z x X z →=1lim ()lim[(1)()]n z x n z X z →+∞→=-

证明:由移位性质可得 x (n )是因果序列,则

8. 复序列的共轭 证明:

9.序列的卷积 :

W (z )= Z[x (n )*y (n )]= X (z )·Y (z ), R-<|z|<R+

证明

交换求和次序,并代入m = n -k 得

例2.14 求 解:查表得

X (z )和H (z )收敛域分别为|z |>a 和|z |>b ,所以

由收敛域知y (n )是因果序列,其z 反变换为: 讨论:在z= a 处,X (z )的极点被H (z )的零点所抵消,

如果|b |<|a |,则Y (z )的收敛域比X (z )与H (z )收敛域的重叠部分要大,如图所示。

[](1)()()()(1)()[(1)()]n

n z X z zX z X z Z x n x n x n x n z +∞-=-∞

-=-=+-=+-∑

1(1)()lim [(1)()]n k

n k z X z x k x k z -→+∞

=--=+-∑

11

lim[(1)()]lim [(1)()]lim{[(0)0][(1)(0)][(1)()]}

lim{(1)}lim ()n z n k n n n z X z x k x k x x x x n x n x n x n →→+∞

=-→+∞

→+∞→+∞

-=+-=-+-+++-=+=∑

()[]()

+-<<=x x R z R z X n x ZT ,***()[

]()()()

[]

()()

()

+

-∞-∞=-∞

-∞=-∞-∞=-<<=???

???===∑

∑∑

x x n n n n n n

R z R z X z n x z n x z n x n x ZT ,***

***

**()Z[()*()][()()]n

n k W z x n y n x k y n k z ∞∞

-=-∞=-∞==-∑∑

()()()()()()()n

k n k

m k m W z x k y n k z x k z y m z X z Y z ∞∞

-=-∞=-∞

∞∞--=-∞=-∞

=-==?∑∑

∑∑

1()(),()()(1)n n n x n a u n h n b u n ab u n -==--11

111

1

111(),()1111az az X z H z az bz bz bz -------==-=----()()(),||z Y z X z H z z b z b

=?=->-1()(n)*(n) = Z [()] = ()

n y n x h Y z b u n =()(n)*(n) = Z [()] = ()

n y n x h Y z b u n =

2.5 序列的Z 变换与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逆变换

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逆变换 序列x(n)的Z 变换

逆Z 变换

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抽样序列的z 变换为

抽样序列的z 变换就等于抽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两个变换的关系就是复变量s 平面到复变量z 平面的映射:

令 s=σ+j Ω, z=re j ω

得到: re j ω =e (σ+j Ω)T =e σT e j ΩT , 因而 r=e σT , ω=ΩT

[]?

--==dt e t x t x LT s X st a )()()([]?

+∞

--=

j j st a dt

e t x s X LT σσ)()(1

Ω+=j s σ[]?

-Ω-=Ωdt e t x t x j X t j )()(([]?

∞∞

-Ω-Ω

Ω=Ω=d e j X j X FT t x t j )()()(1Ω

=j ()()n n X z x n z ∞

-=-∞

=∑

,2,1,0,)(21

)(1±±==

?

-n dz z z X j n x c

n π()()()()()∑

??∑?

∞-∞

=-∞

-∞=∞

--∞∞

--∞

-∞

=∞∞--∧∧∧

=-=

-==??????=n nsT a n st a st n a st a a a e nT x dt e nT t nT x dt e nT t nT x dt e t x t x LT s X δδ)()()(sT e z =()[

]()∑

-∞

=-==n n z n x n x ZT z X )(

2. ω= ΩT

Ω=0 、π/T 、3π/T 、 Ω0与ω的对应关系 Ω变化时与ω的对应关系

s 平面到z 平面的 映射是多值映射。

(傅里叶变换是拉普拉斯变换在虚轴的特例,即s =j Ω,因而映射到z 平面上为单位圆,代入 抽样序列的z 变换

取样序列在单位圆上的Z变换,等于其理想取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 3. 抽样序列x(n)的z 变换X(z)和连续信号x a (t)的拉普拉斯变换X a (s)的关系。 采样定理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e ?()(e )(2.89)sT sT a z X z X X s ===j j e ?()(e )(j )(2.94)T T a z X z X X ΩΩΩ===()[]()()∑

-∞

=-==n n

j j e n x e X n x DTFT ωω

2.6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1.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就是序列的z 变换在单位圆上的值

正变换

反变换

说明: (1) 傅里叶变换收敛条件

(2) ω= ΩT ,X(e j ω)为连续周期函数,x(n)是离散时间序列。 (3) 对连续信号,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频谱用实部和虚部表示

频谱用幅度和相位表示

幅度特性

相位特性

()

()()∑

-∞

=-===n n j e z j e n x z X e X j ωω

ω(

)()()

111122n j j n z x n X z z dz X e e d j πωωπ

ωππ-=-==??

()[]()()∑

-∞=-==n n

j j e n x e X n x DTFT ωω

()

()()

112j j j n DTFT X e

x n X e e d πωωωπ

ωπ--??==???

()()∞

<=∑

∑∞

-∞

=∞-∞=-n n n

j n x e n x ω[]?

-Ω-==Ωdt e t f t f DTFT j F t j )()()(?

∞∞

-Ω-=Ωdt

e t x j X t j )()([]?

∞--==dt e t x t x LT s X st a )()()(=n j e X ω()[]()∑

-∞=-=n n z n x n x (j X )s a sT e z =j j j R I (e )(e )j (e )(2.42)X X X ωωω=+j j j jarg[(e )]j ()(e )|(e )|e ()e (2.43)X X X X ωωω?ωω==j ()|(e )|(2.44)X X ωω==j j I j R (e )()arg[(e )]=arg (2.45)(e )

X X X ωω

ω

?ω=

例2.15 设x(n)=R N (n), 求x(n)的FT 。

解:

画出模和相位的曲线 ,如下图(N=5) 频谱是ω的连续周期函数,周期为2π。 x (n )为实序列时,频谱幅度在区间0≤ω≤2π内是偶对称函数,相位是奇对称函数。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线性:满足叠加原理 2.序列的移位 : 3.序列的调制 : 4.序列乘以n : 5.序列的折叠: 6.序列的复共轭 : 7.序列的卷积 : 令n-k= m

1

0/2/2/2/2/2/2(1)/2

()()1()1()

sin(/2)

sin /2N j j n

j n N n n j N j N j N j N j j N j j j N X e R n e e e e e e e e e e N e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

(arg[)(??j e H j j e e X =j arg[)]=-(1)/2N R N ωω-j(2)j (e )(e )

X X ωπω+=j j 1212F[()()](e )(e )ax n bx n aX bX ωω+=+-j j F[()]e (e )k x n k X ωω-=00j j()F[e ()](e )n x n X ωωω-=j d (e )

F[()]j

d X nx n ωω=-j F[()](

e )x n X ω-=**-j F[()](e )x n X ω

=**j F[()](e )x n X ω

-=j F[()()][()()]e n

n x n y n x n y n ω∞

-=-∞

*=*∑

j j j j ()e ()e (e )(e )k

n k m x k y m X Y ωωωω∞∞

--=-∞

=-∞

==∑

8.序列的乘积 :

8.帕斯瓦尔定理 :能量守恒定理,表明信号在时域的总能量等于其频域的总能量

任何序列x (n )总能表示为一个共轭对称序列x e (n )和共轭反对称序列x o (n )之和 定义x e (n )和x o (n ):

序列x (n )与x e (n )和x o (n )的关系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

j F[()()][()()]e n

n x n y n x n y n ω∞-=-∞

?=∑

j j j 1(e )e d ()e 2n n

n X y n π

θθωπ

θπ∞

--=-∞=?∑

?

j j()1(e )d ()e 2n

n X y n πθ

ωθπθπ∞---=-∞

=∑

?

j j()1(e )(e )d 2X Y π

θωθπθ

π--=?

2j j 1|()|()()()[(e )e d ]

2n n n n x n x n x n x n X πωωπωπ+∞+∞+∞

*

*-=-∞=-∞=-∞==∑∑∑

?

j j 1(e )()e d 2n

n X x n πωωπωπ+∞

*-=-∞

=∑?

j j 1(e )(e )d 2X X πωωπωπ*-=

?

j 21|(e )|d 2X πωπ

ωπ-=?

e o ()()()x n x n x n =+**

e e o o ()(),()()x n x n x n x n =-=--e o 11()[()()]()[()()]

22

x n x n x n x n x n x n **=+-=--

序列实部的傅里叶变换等于序列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对称分量。 (j 序列虚部)的傅里叶变换等于序列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反对称分量。

它们的傅里叶变换为: 实序列x(n)的傅里叶变换X(e j ω)具有共轭对称性;其实部(幅度)是ω的偶函数,虚部(幅角)

是ω的奇函数。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周期序列定义: 周期序列不是绝对可和的:在任何z 值下,其Z 变换都不收敛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a k : 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基频序列: e 1(n ) k 次谐波序列: e k (n ) 离散傅里叶级数只有N 个独立谐波分量: 因为复指数序列是k 的周期函数

周期序列: 只取k =0到N -1的N 个独立谐波分量足以表示原信号

P45 1.18;1.19

()(),k x n x n kN =+为任意整数

2j ()e kn

N k k x n a π+∞

=-∞=∑

(2.7.4)

2j 1e (n)=e n N π2j e ()e

kn N

k

n π

=22j ()j e ()e =e =e ()

k mN n kn

N N k mN k n n ππ

++=21

j 01()()e N kn N k x n X k N π

-==∑

(2.7.5)

()[]{}()ω

j e e X n x DTFT =Re ()[]{}()

ωj o e X n x j DTFT =Im ()[]()[]ωj e e X n x DTFT Re =()[]()[]

ω

j o e X j n x DTFT Im = X(e j ω) = X*(e -j ω) x er (e j ω)+j x ei (e j ω) = x er (e -j ω)- jx ei (e -j ω)

|X(e j ω)| e

arg[X(ej ω)] = |X(e -j ω)| {e

-arg[X(e-j ω)]}

2.7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

对线性移不变系统: 线性移不变系统的系统函数 可见,H (z )与h (n )是一对z 变换

例2.16 因果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y (n )-3y (n -1)+2y (n -2)= x (n )+2x (n -1),求单位脉冲响应h (n )。

解:设初始状态为零,对差分方程进行z 变换 展开为部分分式

h (n )为因果序列。对H (z )取逆z 变换,得 线性移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

一、因果稳定系统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因果系统的充要条件:h(n)=0,n<0

z 变换 收敛域满足:

系统稳定要求收敛域包含单位圆|z|=1即)(ω

j e

H 存在且连续;

因果系统要求H(z)的收敛域一定包含∞点,即∞点不是极点,极点分布在某个圆的圆内,收敛域在某个圆外。

因果稳定系统要求H(z)的收敛域为: r<|z|≤∞, 0

例2.17 已知

分析其因果性和稳定性. 解:H(z)的极点为z=a ,z=a -1。

(1)收敛域a -1<|z|≤∞,对应的系统是因果系统,但由于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因此是不稳定系统。

(2)收敛域0≤|z|<a,对应的系统是非因果且不稳定系统。

(3)收敛域a<|z|

二、系统函数和差分方程的关系

一个线性移不变系统,可以用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来描述:

若系统起始状态为零,取z 变换:

)()()(n h n x n y *=)()()(z H z X z Y ?=[]∑

-∞

=-===n n

z n h n h ZT z X z Y z H )()()()

()(∑

-∞

=-=n n

j j e n h e H ωω

)()(()n h n ∞

=-∞

<∞∑

-∞

=-=n n z n h z H )()(∞<∑

∞-∞=-n n z n h )(21

1(),01(1)(1)a H z a az az --=<<--()()∑

∑==-=-M

m k N k k m n x b k n y a 0

0()()∑

∑=-=-=M

m m k N k k

k n X z b z Y z a 0

0121()3()2()()2()Y z z Y z z Y z X z z X z ----+=+12122()122()()13232

Y z z z z

H z X z z z z z ---++===

-+-+()3412

z z H z z z -=+

--()(342)()n h n u n =-+?

由差分方程系数决定 但系统的确定还与收敛域的确定有关。

利用Z 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N 阶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 输出序列

Z 变换 逆Z 变换 利用移位性质

代数方程 解方程 Z 变换式

∑∑==--=N

M

r m m k

k

z X z b z Y z a

k 0

)()(

例2.18 已知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差分方程y (n )= ay (n -1)+ x (n ),设初始条件y (-1)= 2,输入 时系统的输出序列。 解:

于是

三、系统的频率响应的意义

系统的频率响应(或频域表示法)主要是为了明确系统对输入频谱的处理作用。 设 当输入为正弦序列时,输出为同频的正弦序列,其幅度受频率响应幅度|H(ej ω)|加权,而输出的相位则为输入相位与系统相位响应之和。

--==M M

k

z X z Y z H 1)

()()(()∑

-∞

=-=n n

j j e n h e H ωω

)(∞

<<∞-=n e n x n j ω)(()()

ω

ωωωωj n j m m j n

j m m n j e H e e m h e e m h n y ===∑

∑∞

-∞

=-∞-∞=-)()()(00()()

N M

k r k r a y n k b x n r ==-=-∑∑

()()n x n b u n =

1

1

2()()[()(1)]()()1a X z Y z az Y z y z X z Y z az --+=+-+?=

-11()()()1n x n b u n X z bz -=?=-11121()1(1)(1)a Y z az az bz ---=+---111()2n n n a b y n a a b +++-=+-

对于一般的输入x(n),由

上式可进一步说明频率响应的意义:若系统的频率响应为H(e j ω),输入为x(n),则系统的每

个复指数微分分量

ωπωωd e e X n j j )(21的输出响应为ωπ

ωωωd e e X e H n j j j )()(21。 总的输出响应等于系统对于x(n)的每个复指数微分分量的响应的叠加。

四、频率响应的几何确定法

系统的频率响应为系统函数在单位圆上的值:

因此,幅频响应:

相频响应:

LSI 的频率响应的幅度等于各零点至e j ω点矢量长度之积除以各极点矢量至e j ω点矢量长度之积,再乘以常数|K|。

LSI 的频率响应的相角等于各零点至e j ω点矢量相角之和减去各极点矢量至e j ω点矢量相角之和,再加常数K 的相角,再加线性相移分量ω(N-M)。 P85;9

)()()(n h n x n y *=)()()(ωωωj j j e H e X e Y =?

-=π

π

ωωωω

πd e e X e H n y n j j j )()(21)(?

-=ππ

ωωω

πd e e X n x n j j )(21)((

)

(

)

()()()∏

∏∏==-=-=---=--=N

k k M

m m M N N k k M m m d z c z Kz z d z

c K z H 11

11

11

11)(()(

)

(

)

[]

)(arg 1

1

)()(ω

ωωωωωj e H j j N k k

j M

m m

j M N j j e e H d e c e Ke e H =--=∏∏==-(

)

(

)

∏∏==--=N

k k

j M

m m

j j d e c e K e H 11

)(ωωω[]

[]()(

)

()ω

ωω

ωM N d e c e K e H N

k k j M m m j j -+---+=∑∑==1

1arg arg arg )(arg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 加工成本 D. 非生产成本 2、 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 A. 半固定成本 B. 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4、 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 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 高低点法 B. 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 当相关系数 r 等于 +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基本正相关 B. 完全正相关 C. 完全无关 D. 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 指降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半固定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8、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 A. 约束性固定成本 B. 酌量性固定成本 C. 技术性变动成本 D. 约束性变动成本 9、 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产品成本 D. 期间成本 10、 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 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 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 a ,然后 才能计算出b 的 方法时( ) A. 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 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 定:该企业应 用的是( )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 )。 )。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一、教学内容与地位 图形和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四块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之一。本套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先安排图形的初步认识,及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学习四种变换的知识,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通过几何学习后,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本章所学的四种变换的初步知识将为后续的内容,如四边形、圆及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相似变换,以及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本章要求学生对各种图形变换有一定的认识,要求了解各种图形变换的一般概念,能够辨别和判断,理解各程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作出变换后的图形,并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根据本套教科书的整体设计,轴对称、平移、旋转和相似这四种变换在今后图形教学的相关章节将继续渗透,逐步深化。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二、本章教材分析 由于现在的初一学生从未具体接触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和相似这四种变换,所以在学生学习时建议增加用折纸等方法来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等变换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本套教科书在这里安排变换的学习,侧重于对其性质的探索和理解,同时能运用其性质进行简单图形变换的作图。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均属于保距变换,和全等图形的关系比较密切,其概念、性质将在本章中作完整地介绍,并在后面的学习中作进一步地渗透和应用。相似变换是保角变换,对相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还须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位似形等知识,这将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本 - 1 -

第7章 线性变换

第7章 线性变换 §1 线性变换的定义 线性空间V 到自身的映射,通常叫做V 的一个变换,现在讨论的线性变换是线性空间的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变换。 一、线性变换的定义 定义7.1 设V 为线性空间,若对于V 中的任一向量α,按照一定的对应规则T ,总有V 中的一个确定的向量β与之对应,则这个对应规则T 称为线性空间V 中的一个变换,记为 βα=)(T 或 )(,V T ∈=αβα, β称为α的象,α称为β的原象。象的全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象集,记作T (V ),即 T (V )={}V T ∈=ααβ|)(。 由此定义可见,变换类似于微积分中的函数,不过微积分中的函数是两个实数集合间的对应,而这里的变换则是线性空间中的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对应。 定义7.2 线性空间V 中的变换T ,若满足条件 (1) 对任意V ∈βα,有 (2) )()()(βαβαT T T +=+; (3) 对任意V ∈α及数域P 中任意数k 有 )()(ααkT k T =,

则称变换T 为V 中的线性变换。 例7.1 线性空间V 中的恒等变换或称单位变换E ,即 E )()(V ∈=αα α 以及零变换?,即 ?)(0 )(V ∈=αα 都是线性变换. 例7.2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k 是P 中的某个数,定义V 的变换如下: V k ∈→ααα,. 这是一个线性变换,称为由数k 决定的数乘变换,可用K 表示.显然当1=k 时, 便得恒等变换,当0=k 时,便得零变换. 例7.3 在线性空间][x P 或者n x P ][中,求微商是一个线性变换.这个变换通常用D 代表,即 D ()(x f )=)(x f '. 例7.4 定义在闭区间[]b a ,上的全体连续函数组成实数域上一线性空间,以),(b a C 代表.在这个空间中变换 ?()(x f )=?x a dt t f )( 是一线性变换.

图形和变换 习题 作业

图形和变换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都为1,右上角的圆柱体是由 左下角的圆柱体经过平移得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沿垂直的方向 平移4个单位长度,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上沿垂直的方向 平移4个单位长度 C.先向上沿垂直的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沿水平方向向右 平移7个单位长度 D.直接沿正方形网格的对角线方向移动7个单位长度 3、下面给出的是一些产品的商标图案,从几何图形的角度看(不考虑文字和字母),既是轴 对称图形又能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的是( ) 4、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 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第四张 5、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右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 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6、 7、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P 为MN 上任意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P=A ’P B .MN 垂直平分AA ’,C C ’ C .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D .直线AB ,A ’B ’的交点不一定在MN 上 第7题 第8题 8、如图,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将△AP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D 重合,则△APD 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横向阴影部分是矩形,另一阴影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照图中所标柱的数据,计算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 A .2bc ab ac c -++ B .()()c b c a -- C .2a +ab ac-bc + D .22b -bc a -ab + 10、右图是跳棋盘,其中格点上的黑色点为棋子,剩 余的格点上没有棋子,我们约定跳棋游戏的规则是: 把跳棋棋子在棋 盘内沿直线隔着棋子对称跳行,跳行一次称 为一步。已知点A 为己方一枚棋子,欲将棋子A 跳进对方区域 (阴影部分的格点),则跳行的最小步数为( ) A 、2步 B 、3步 C 、4步 D 、5步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计算机软件中,大部分都有“复制”、“粘贴”功能,如在“Word ”中,可以把一个图形 复制后粘贴在同一个文件上,通过“复制”、“粘贴”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原图经过_______变换得到的。 12、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第七章线性变换总结篇(高等代数)

第 7章 线性变换 7.1知识点归纳与要点解析 一.线性变换的概念与判别 1.线性变换的定义 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V 的一个变换σ称为线性变换,如果对V 中任意的元素,αβ和数域P 中的任意数k ,都有:()()()σαβσασβ+=+,()()k k σασα=。 注:V 的线性变换就是其保持向量的加法与数量乘法的变换。 2.线性变换的判别 设σ为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的一个变换,那么: σ为V 的线性变换?()()()k l k l ,,V ,k,l P σαβσασβαβ+=+?∈?∈ 3.线性变换的性质 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为V 的线性变换,12s ,,,,V αααα?∈。 性质1. ()()00,σσαα==-; 性质2. 若12s ,, ,ααα线性相关,那么()()()12s ,, ,σασασα也线性相关。 性质3. 设线性变换σ为单射,如果12s ,, ,ααα线性无关,那么()()()12s ,, ,σασασα 也线性无关。 注:设V 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12,,,m βββ,12,,,s γγγ是V 中的两个向量组, 如果: 11111221221122221122s s s s m m m ms s c c c c c c c c c βγγγβγγγβγγγ=+++=+++=++ + 记:

()()112111222 2121212,,,,, ,m m m s s s ms c c c c c c c c c βββγγγ?? ? ? = ? ??? 于是,若()dim V n =,12,, ,n ααα是V 的一组基,σ是V 的线性变换, 12,, ,m βββ是 V 中任意一组向量,如果: ()()()11111221221122221122n n n n m m m mn n b b b b b b b b b σβααασβααασβααα=+++=+++=++ + 记: ()()()()()1212,,,,m m σβββσβσβσβ= 那么: ()()1121 112222121212,,,,, ,m m m n n n mn b b c b b c b b c σβββααα?? ? ? = ? ??? 设112111222212m m n n mn b b c b b c B b b c ?? ? ? = ? ??? ,12,,,m ηηη是矩阵B 的列向量组,如果12,,,r i i i ηηη是 12,, ,m ηηη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那么()()() 12 ,r i i i σβσβσβ就是 ()()()12,m σβσβσβ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因此向量组()()()12,m σβσβσβ的 秩等于秩()B 。 4. 线性变换举例 (1)设V 是数域P 上的任一线性空间。 零变换: ()00,V αα=?∈; 恒等变换:(),V εααα=?∈。 幂零线性变换:设σ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如果存在正整数m ,使 得σ =m 0,就称σ为幂零变换。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A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 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 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 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 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C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 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预收账款(负债) 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C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某些账户的余额是只可能出现在借方的,比如现金账户。 13、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C A.在借方 B.在贷方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姜小龙)

第二章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处理孤立的、离散的问题的思想,很好地领会这种解题的思想实质,并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在几何的解题中,当题目给出的条件显得不够或者不明显时,我们可以将图形作一定的变换,这样将有利于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使问题得以突破,找到满意的解答,也将有效地提高思维品质. 初中图形变换包含平移、翻折和旋转,我们要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想象的方法掌握运动的本质,在图形的运动中找到不变量,然后解决问题 2.1图形的平移与对称 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上面图片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些场景?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与同伴交流.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translation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1如图,将面积为5的△ ABC沿BC方向平移至△ 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两倍,那么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⑴对应点的距离等于平移的距离; (2)利用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是解决平移问题的基本方法. 解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 戸, 1 则S SBC = 2BC h = 5. ???平移的距离是BC的长的2倍, ??? AD = 2BC, CE= BC, 1 ?四边形ACED的面积=^(AD + CE) h = 1 1 2(2BC + BC) h= 3 >^BC h = 3 X5 = 15. 例2 如图,两个全等的△ ABC和厶DEF重叠在一起,固定△ ABC,将△ DEF进行如下变换: (1) 如图1, △ DEF沿直线CB向右平移(即点F在线段CB上移动),连接AF、AD、BD,请直接写出 S^A BC与S四边形AFED 的关系; (2) 如图2,当点F平移到线段BC的中点时,若四边形AFBD为正方形,那么△ ABC应满足什么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单元检测2013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及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将图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 2.如图1-2,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 ). 图1-2 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2-2x=x(x+1) B .x 22 -2x=x 2-2x C .4x 2+3x=5 D .2x 2-4x+1=2x 2 -21 4.下列方程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的是 ( ) A .x 2-4x+1=2 B .x 2+1=2 C .x 2-4x=0 D .x 2 -4x+4=-2 5.方程x 2 -4x-3=0配方正确的是( ) A.x 2-4x+4=4-3 B.x 2-4x-4=4+3 C.x 2-4x+2=3+2 D.x 2 -4x+4=7 6.请你先观察图,然后确定第四张图为 ( ) 7. 如图1-6,将ΔPQR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P 平移后的坐标是( )A . (-2,-4) B . (-2,4) C .(2,-3) D .(-1,-3) 8.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上图1-7中的△ABC 称为格点△ABC .现将图中△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80?,并将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变形后点B 的对应点所在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1-6 图1-7 9.如图1-8,ΔACD 和ΔAE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D = ∠EAB =900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ΔACE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后与ΔADB 重合B .ΔACB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2700 后与ΔDAC 重合 C .沿AE 所在直线折叠后ΔACE 与ΔADE 重合D .沿AD 所在直线折叠后,ΔADB 与ΔADE 重台 10.如图1-9,△ABC 中,A ,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 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并把△ABC 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记所得的像是△A ′B ′C .设点B 的对应点B ′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 A .12a - B .1(1)2a -+ C .1(1)2a -- D .1(3) 2a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如图1-10,P 是正△ABC 内的一点,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P ′AB ,则∠PAP ′的度数为________. 12.三角尺在灯泡 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1-11 所示). 50cm OA '=,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是 . 13.如图1-12,ABC △与A B C '''△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 . 14.一元二次方程(m-2)x 2 +6x-16=0的根是 。 图1-9

第七章 线性变换.

第七章线性变换 计划课时:24学时.( P 307—334) §7.1 线性变换的定义及性质(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掌握线性变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线性变换的定义及线性变换的性质 本节内容可分为下面的两个问题讲授. 一. 线性变换的定义(P307) 注意:向量空间V到自身的同构映射一定是V上的线性变换,反之不然。 二. 线性变换的性质 定理7.1.1(P309) 定理7.1.2 (P309) 推论7.1.3 (P310) 注意:1.定理7.1.2给出了在有限维向量空间构造线性变换的方法,且说明了一个线性变换完全被它对基向量的作用所决定。 2.两个线性变换相等当且仅当它们对任意一个向量的作用结果相等,推论7.1.3 (P310)告诉我们,只要这两个线性变换对某个基中的每个基向量的作用结果相等即可。 作业:习题七P330 1,2,3. §7.2 线性变换的运算(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线性变换的运算及线性变换可逆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线性变换的运算及线性变换可逆的条件 本节内容分为下面四个问题讲授: 一. 加法运算 定义1 (P310) 注意:σ+τ是V的线性变换. 二. 数乘运算 定义2(P311) 显然kσ也是V的一个线性变换. 定理7.2.1 L(V)对于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构成数域F上的一个向量空间. 三. 乘法运算 (1). 乘法运算 定义3 (P311-312) 注意:线性变换的乘法适合结合律,但不适合交换律及消去律. 两个非零线性变换的乘积可

能是零变换. (2). 线性变换σ 的方幂 四. 可逆线性变换 定义4 (P 313) 线性变换可逆的充要条件 例2 (P 314) 线性变换的多项式的概念 (阅读内容). 作业:P 330 习题七 4,5. §7.3 线性变换的矩阵(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线性变换关于一个基的矩阵的定义,掌握ξ 与σ (ξ)关于同一个基的坐标 之间的关系、线性变换与它们的和、数乘、乘积在同一个基下的矩阵的关系、 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是相似的理论,掌握L (V )与M n (F )的同构理 论。 教学重点、难点: 1. 线性变换关于一个基的矩阵的定义。 2. L (V )与M n (F )的同构理论,线性变换与它们的和、数乘、乘积在同一个基下的矩阵的关系。 本节内容分为下面四个问题讲授: 一. 线性变换σ关于基的矩阵 定义 (P 316) 。 注意:取定n 维向量空间V 的一个基之后,对于V 的每一个线性变换,有唯一确定的n 阶矩阵与它对应. 例1 (P 316) 注意: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通常是不同的. 例2 (P 317) 例3 (P 317) 二. ξ与σ (ξ)关于同一个基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定理7.3.1 例4 (P 318) 三. L (V )与M n (F )的同构 定理7.3.2 (P 320) 定理7.3.3 (P 320) 注意:1. 定理7.3.2 (P 320)的证明是本章的难点,在证明之前应复习证明所用到的知识点。 2.由于L (V ) 同构于)(F M n ,所以就把研究一个很复杂的向量空间L (V )的问题转化成研究一个很直观具体的向量空间)(F M n 的问题。同构是高等代数课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3. 定理7.3.3不仅给出了在有限维向量空间判定一个线性变换可逆的方法,而且给出了求

思修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体现“慎独”要求的是() 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核心的时代精神() A.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5、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

A、文化传统 B、爱国传统 C、思想传统 D、历史传统 6、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 A.抵御外侮 B.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 息 D.爱好和平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 A.强大国防 B.强大外交 C.爱国主 义 D.强大经济

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 湖泊湿地,b能和缓的加热大气 C. 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读下列图表,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4.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下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左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 某种辐射。回答5-6题。 5.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6.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 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至100米,导致55个

航班被迫取消。16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7-8题。 7.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8.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火山冬天是指因一座较大的火山爆发,全球数年或者某年没有夏天而只有冬天。2014年9月2日冰岛东南部的巴达本加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下图为火山喷发对大气影响示意图。回答9-10题。 9.火山冬天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弥漫在对流层散射了太阳辐射 B.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到达平流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C.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D.火山喷发形成酸雨削弱了太阳辐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爆发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对航空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C.冰岛冬季受低压控制,天气晴朗 D.火山喷发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实验(如下图)。完成11-12题。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水循环 B. 温室效应 C. 热力环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13-14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二章图形和变换

轴对称图形(教参)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理解“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的性质. 3.会用对折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理解作对称轴的方法. 4.通过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验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会作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得出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索过程,其中包括推理和表述,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从现实生活中找4-5个轴对称图形. 教师:准备教学活动材料,收集轴对称图形,可上互联网查询.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列举识别 1.怎样又快又好地剪出这个“王”宇.说明:让学生用纸、剪刀剪一剪. 2.这个“工”字有什么特征? 说明:对折后能够互相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做对称轴. 3.在小学时,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图形,请例举一些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说明:让学生举例以回顾小学所学的知识,丰富学习情境,但要注意学生所举的例子会存 在思路偏窄,教师要注意引导拓宽. 4.教师展示教学多媒体:指出下列图片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进一步丰富情境,体验轴对称的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二、合作探索,明晰性质 1.发给学生活动材料1 教学活动材料1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别的?讲给同伴听. 2.上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找出对称轴. 3.在上述图形中,任选一个轴对称图形,绕着对称轴对折重合后,任选一对重合的点作上记号,如点A,A’,问: (1)点A,A’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作业题答案

2-1 什么叫流线、流管?流线与迹线有什么区别? 答:流线就是在流场中某一瞬间作出的一条空间曲线,使这一瞬间在该曲线上各点的流体质点所具有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重合。 在流场中经过一封闭曲线(不是流线)的所有流线所围成的管状表面,称为流管。 流线是反映流场某瞬时流速方向的曲线。其是同一时刻,由不同流体质点组成的。迹线是同一质点不同时刻的轨迹线。在定常流动中,流线形状不随时间改变,流线与迹线重合。在非定常流动中,流线的形状随时间而改变,流线与迹线不重合。 2-2 直角坐标系中,流场速度分量的分布为 22u xy =,22v x y = 试证过点(1,7)的流线方程为 2248y x -= 积分得22y x c -= 代入点(1,7)求积分常数48c = ∴过点(1,7)的流线方程为2248y x -= 2-3 设流场中的速度大小及流线的表达式为 V =22y xy +=常数 求速度分量的表达式。 解:对22y xy +=常数求导,2220dy dy y y x dx dx ++=,得出dy y dx x y -=+ u 和v 的关系,x y u v y +=- 代入V =得v y =± 求得u 和v 的表达式:,v y u x y ==--或,v y u x y =-=+ 2-4 求第2-3题中速度分量u 的最大变化率及方向。 解:梯度矢量G grad i j k x y z ???????==++???

()u x y =±+ ()u u G grad i j i j x y ???==+=±+?? G = 2-5 试证在柱坐标系(,,r z θ)下,速度的散度表达式为 1()r r V V w divV V r r z θθ???=+++??? 证:u v w divV x y z ???=++??? cos x r θ=,sin y r θ=,r dr V dt =,rd V dt θθ= cos sin r dx u V V dt θθθ==- sin cos r dy v V V dt θθθ==+ sin cos u u r u u u x r x x r r θθθθθ???????=+=-??????? cos sin v v r v v v y r y y r r θθθθθ???????=+=+??????? cos r u V r r θ??=?? ,sin (sin cos )r u V V V θθθθθθθ ??=--+?? sin r v V r r θ??=?? ,cos (cos sin )r v V V V θθθθθθθ ??=+-?? 222222cos sin sin sin cos cos r r r r r r u v V V V V V V V V V x y r r r r r r r r r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代入1()r r u v w V V w divV V x y z r r z θθ??????=++=+++?????? 2-6 在不可压流中,下列哪几个流动满足质量守恒条件? (a )3sin u x y =- 23cos v x y =- (b )3sin u x y = 23cos v x y =- (c )2sin cos u r θθ= 22sin v r θ=- (d )2k V r = 22x y +=常数

初中数学专题第二章图形与变换教案

第二章图形与变换教案 (共6课时) 2.1轴对称图形(教参) 2.2轴对称变换 2.3平移变换 2.4旋转变换 2.5 相似变换 2.6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2.1 轴对称图形(教参)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理解“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的性质. 3.会用对折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理解作对称轴的方法. 4.通过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体验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会作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得出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索过程,其中包括推理和表述,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从现实生活中找4-5个轴对称图形. 教师:准备教学活动材料,收集轴对称图形,可上互联网查询www.Oh1l00.com.【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列举识别 1.怎样又快又好地剪出这个“王”宇.说明:让学生用纸、剪刀剪一剪. 2.这个“工”字有什么特征? 说明:对折后能够互相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3.在小学时,我们已经学过轴对称图形,请例举一些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说明:让学生举例以回顾小学所学的知识,丰富学习情境,但要注意学生所举的例子会存在思路偏窄,教师要注意引导拓宽. 4.教师展示教学多媒体:指出下列图片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说明:进一步丰富情境,体验轴对称的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运用价值. 二、合作探索,明晰性质 1.发给学生活动材料1 2.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1)可用对折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中互相对应的点称为对称点; (3)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 三、运用性质,内化方法 1.分发教学活动材料2,学生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画对称轴 例1 如下各图的梯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方法画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活动材料1 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别的?讲给同伴听. 2.上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找出对称轴. 3.在上述图形中,任选一个轴对称图形,绕着对称轴对折重合后,任选一 对重合的点作上记号,如点A ,A ’,问: (1)点A ,A ’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2)再任选另外一对重合的点,试一试,上述关系还成立吗?

第七章线性变换习题答案

第七章线性变换3.在P[x]中,Af(x)f(x),Bf(x)xf(x),证明: ABBA=E. 『解题提示』直接根据变换的定义验证即可. 证明任取f(x)P[x],则有 =(A BBA)f(x)ABf(x)BAf(x)A(xf(x))B(f(x)) (xf(x))xf(x)f(x)Ef(x), 于是ABBA=E. 4.设A,B是线性变换,如果ABBA=E,证明: kkk k1,k1ABBAA. 『解题提示』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证明当k2时,由于ABBA=E,可得 22()()2 ABBAAABBAA B BAAA, 因此结论成立. 假设当ks时结论成立,即ssss1 ABBAA.那么,当ks1时,有 s1s1(s s)()ssss(s1)s ABBAAABBAA B BAAAAA, 即对ks1结论也成立.从而,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对一切k1结论都成立. 『特别提醒』由 AE可知,结论对k1也成立. 5.证明:可逆映射是双射. 『解题提示』只需要说明可逆映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即可. 1证明设A是线性空间V上的一个可逆变换.对于任意的,V,如果AA,那么,用 A 作用左右两边,得到A AAA,因此A是单射;另外,对于任意的V,存在1()1() 1()1() 1V A,使得 1 AA(A),即A是满射.于是A是双射.

-1-

『特别提醒』由此结论可知线性空间V上的可逆映射A是V到自身的同构. 6.设1,2,,n是线性空间V的一组基,A是V上的线性变换,证明A可逆当且仅当 A1,A2,,A n线性无关. 证法1若A是可逆的线性变换,设k AkAkA0 ,即 1122nn A(kkk nn)0. 1122 而根据上一题结论可知A是单射,故必有k kk0,又由于 1,2,,n是线性无关的, 1122nn 因此k 1k2k n0.从而A1,A2,,A n线性无关. 反之,若A 1,A2,,A n是线性无关的,那么A AA也是V的一组基.于是,根据 1,2,,n 教材中的定理1,存在唯一的线性变换B,使得B(A i)i,i1,2,,n.显然 BA(i)i,A B(A i)A i,i1,2,,n. 再根据教材中的定理1知,ABBAE.所以A是可逆的. 证法2设A在基 1,2,,n下的矩阵为A,即 A(,,,n)(A,A,,A n)(,,,n)A. 121212 由教材中的定理2可知,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矩阵A可逆. 因此,如果A是可逆的,那么矩阵A可逆,从而A 1,A2,,A n也是V的一组基,即是线性无 关的.反之,如果A AA是线性无关,从而是V的一组基,且A是从基 1,2,,n到1,2,,n A1,A2,,A n的过渡矩阵,因此A是可逆的.所以A是可逆的线性变换. 『方法技巧』方法1利用了上一题的结论及教材中的定理1构造A的逆变换;方法2借助教材中的定理2,将线性变换A可逆转化成了矩阵A可逆. 9.设三维线性空间V上的线性变换A在基1,2,3下的矩阵为 aaa 111213 A aaa. 212223 aaa 313233 1)求A在基3,2,1下的矩阵;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题习练章二填空题1. 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的切削方式。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 ,宽度愈小,~。切削速度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 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1-3 靠前 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着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1-5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 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 h,而1-8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 h通常都要chD切屑长度 L。通常切削层长度 L chc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系数精确些。 变形区变形的影响。1-10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 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 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很大(可达~现象。生 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和滑动区。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 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为主。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 (-1-16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 半径。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 分布的,且随着砂轮的磨损不断变化。砂轮磨粒切削刃的排列(刃距、高低)是1-17 变形抗力)三个变形区内产生的1-18 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两个方面组成:1。和塑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1-19 由于切削变形复杂,用材料力学、弹性、塑性变形理论推导的计算切削力的理论公式与实际差距较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经验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因而切削热的直 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切屑与刀具、工件与刀具之间的1-20 三个变形区是产生切削热的三个热源区。处。1-21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上的小区1-22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域内。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法、1-23 ,红外测温法可测刀具及切屑侧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1-24 面。,它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1-25 工件平均温度指磨削热传入工件而引起的 切削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1-26 积屑瘤是在变形区在特定条件下金属变形摩擦的产物。积屑瘤是1-27 而存在的应力。1-28 残余应力是在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材料内部保持 磨损。1-29 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 1-30 刀具的非正常磨损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突然或过早产生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和卷刃。,或1-31 一次磨刀之后,刀具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B 者叫做磨损限度。、化学作用的磨损,磨损,又有1-32 形成刀具磨损的原因非 常复杂,它既有还有由于金相组织的相变使刀具硬度改变所造成的磨损。表为止所使用的切削时间,用 T刀具使用寿命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1-33 示。切削用量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视优化目标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