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本次设计长度约1385米。设计面积13公顷,北接襄城·东城、君盛桃园、双城汇三个住宅小区;南临襄城河,于南侧姑孰路与北侧振兴

路之间,与金汇康郡小区相邻,为当涂县重要滨水景观廊道之一。

1.5基地外部背景解读

1.5.1绿地系统:

宁芜铁路、205国道从基地西侧南北向穿过,联系马鞍山市、芜湖市,姑孰路与振兴路挟

基地东西两侧,亦为当涂县两条主要南北贯通的主要城市干道。

1.5.2交通系统:

基地靠近城市重要交通道路,交通便利,城市干道与小区居住次级道

路均与基地连通,同时有较好的迎街与滨水界面展示。

1.6基地内部条件分析

1.6.1周边用地规划:

景观带周围正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建设,且以商住区为主,为襄城河滨

水景观廊道的一部分。

1.6.2

现状植被分析:

基地内现状植被基于自然生态状态,杂草丛生,河道污染类的植物较多,次生杂木可利用的很少。

1.7分析结论与思考

1.7.1机遇:

1.场地区位条件较好,具备打造滨水标志性场所。

2.场地北侧为大型在建居住区,不久的将来将有大量人员入住。绿地南侧也为商住用地为

主,使得整个公园绿地的服务对象较为明确。

3.良好的微坡地环境,具备打造滨水共享空间。

4.通过整体设计现有坡地,为人们提供认知生态的空间。

5.通过打造优质景观,提升周边土地使用价值。

6.内部排水明渠是活跃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

1.7.2限制:

1.由于堤坝与驳岸为一体性工程,景观亲水性受限。

2.基地水塘破碎,线型凌乱,为设计线性梳理带来难度。

3.坝体一定程度阻隔公园与城市的联系。

4.坝体坡对景观营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5.内部排水明渠的存在,对活动人群到达襄城河堤产生一定的影响。

1.8他山之石

1.8.1美国查尔斯顿公园

项目地点: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

设计单位:美国Sasaki联合事务所

项目委托:查尔斯顿市政府

项目介绍:原来码头周围的街区是在以往码头兴盛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码头的废弃而衰败,滨水地区甚至变成了停车场。由于木桩的腐烂和长期缺乏疏浚,港口河道水域逐渐变浅并长出了大片的沼泽植物。原来岸边的机构都已经迁走,只留下废弃的土地和建筑。功能定位

通过对滨水区的更新和引进一系列项目为该地区带来活力,成为城市中又吸引力的一个滨水环境,从而吸引居民、旅游者、购物者和商人来到查尔斯顿。

借鉴意义

将城市重新引向水滨。

它创新的设计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它是城市变革的象征。它利用公共景观将城市环绕于水滨并且解放了水滨。

1.8.2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项目地点:美国纽约市

设计单位:美国迈克尔·范·联营公司

项目委托: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开发公司

项目介绍:原来码头周围的街区是在以往码头兴盛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码头的废弃而衰败,滨水地区甚至变成了停车场。由

于木桩的腐烂和长期缺乏疏浚,港口河道水域逐渐变浅并长出了大片的沼泽植物。原来岸边的机构都已经迁走,只留下废弃的土地和建筑。由原来的85英亩工业用地组成。200年前,这个工业用地就开始建造,此后的电线杆、码头平台和道路的建造,以及土地填充,使得这里的自然河岸线已经杳无踪迹了。另外,城市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这块河岸地区和城市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被隔断了。

功能定位

将工业厂区转变为休闲天堂的新公共空间和滨水空间。

消除这个地区所受到的工业化影响,恢复这里的生态系统。

将公园和城市连接在一起。

借鉴意义

综合考虑公共领域、自然领域和环境规划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符相融。

很好地处理了水与人的关系,并沿着码头设计了浮道以供市民观赏风景。

1.8.3欧韦尔公园

项目地点:英国大曼彻斯特

设计单位:英国ForM建筑设计公司、英国BM建筑设计公司

项目委托:

项目介绍:欧韦尔一直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欧韦尔河位于曼彻斯特市政府、索尔福德市政府以及特拉福德自治区政府之间,是三座城市的

分界线。曼彻斯特市历经了40年的稳步发展,欧韦尔河却一直被荒废弃置,这是曼彻斯特这个欧洲大都市发展中的一出败笔。

功能定位

全新的线形滨水公园使这条河将不再是隔离这三座城市的障碍,而是便于他们互相交流的花园围栏。欧韦尔河将被建设成为象征着具有共享价值的聚集场地,这是城市重建中迈出的关键一步,这将使曼彻斯特城区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之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借鉴意义

是大都市中心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

提供了一种无机动车辆的交通模式。

1.8.4案例小结

承载不同功能的水岸空间将体现出差异性,这正是营造丰富水岸景观效果的基础。

滨水城市的滨水区是城市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地方,将城市引向水岸,将水引向城市,将是所有滨水城市体现城市特色的最佳手段。

二项目愿景

2.1设计愿景

秉持自然与生态并重,物质与文化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大理念,以基地现状和周边城市发展态势为依据,打造一个绿色滨水廊道,融合景观与文化的现代滨水公园,与周边

公园形成差异化和互补发展,同时赋予场地生态性功能,为市民提供一个身心放松、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

2.2设计定位及目标:

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以自然生态为背景,以弘扬当涂县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为目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条件,构建完整的滨水空间,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设计要求景观优先,同时满足防洪与休闲绿地的建设要求,优化各功能片区的景观结构,充分发挥该区块在整个城镇绿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使襄城河北岸公园成为当涂县的主要城市绿地,成为当涂县集文化活动、休闲观赏等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体现当涂县城市风貌,使之成为当涂县的“景观文化长廊”,体现当涂县“城在园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人文精神,以此带动周边的区块的环境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2.3规划设计原则:

整体性:

对地块的功能定位,用地布局结合城镇总体规划进行整合规划,全面考虑并配合襄城河北岸公园沿线的改造及周边各类影响因素,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场地与周边的地区的统一完整性。

生态性:

襄城河绿色走廊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周边居民持续获得高素质生态服务的关键性区域。因此本案景观体系的设计必须尊重地形地貌,注重河道的生态功能,强化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

延续性:

1)地域文化的融合;

2)规划区域对城镇的功能延续;

3)开发空间绿地系统的延续;

4)景观视线的延续。

公共性:

强化襄城河北岸公园的公共性和共享性,充分挖掘其河滨休闲游憩价值。

文化性:

当涂县襄城河北岸公园既是城市公共设施,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挖掘本土文化深厚内涵,体现本土文化悠久的历史文脉以及当地人们的习俗。“以人为本”,设计的场所,为群众所用,致力打造一个健康、高质量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爱好者的人性场所

和怡人环境。

完整性:

当涂县襄城河滨河景观设计除了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

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在滨水人居环境景观,园林植物群体景观,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亲水性的设计理念,自然地理生态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和独特的韵味。这也就是说在设计时,防止孤立地自成一体,无论它将来怎么发展,对人的关怀将是它一直追求的

目标,滨河景观设计的完善将体现在越来越全面地满足人的需求之中,体现了天人和一的和谐思想。

2.4设计特征

现代滨水空间:

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现代简洁的语言

创造适合当代人的景观新概念滨水景观

生物多样性:

营造自然生态环境

尊重原生态植被

场地生态功能赋予

关注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的共存和对话和谐水岸:

创造城市与环境和谐城市与河道的和谐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存在

生态与现代和谐存在连接城市:

强化人、自然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连接人与自然

连接人与人

连接城市与水

三总体概念设计

3.1上层次规划剖析

3.1.1上位规划中心思想

上层规划对襄城河的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如下:

1襄城河在马鞍山的定位:承担着提升马鞍山副城区形象、加强马鞍山与当涂空间联系的重任。

2襄城河在当涂县的定位:贯穿当涂未来新城的景观廊道,是集生产防护、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历史传承、防洪保护为一体的城市河流。

3.1.2上位规划对本案(襄城河北岸姑熟路至振兴路段)规划的指导

1需进一步加强襄城河在新城区的景观、休闲和娱乐等功能。

2襄城河沿岸景观在发展上缺乏持续性,应加强襄城河与新城区建设的融合。

3襄城河沿线绿地景观规划应该充分结合当涂的历史、人文背景,展现当涂特有的城市河流风貌。

4使襄城河成为城区一条亮丽的景观带。

3.1.3进一步深化、调整的内容

1本案遵循襄城河为景观主轴的原则,可以适当增加一条景观副轴。

2本案处于整个规划地段的主城区,为未来居住用地,商住用地、行

政办公用地,是目前当涂新城主要的发展地段。本案在上层规划中定位在都市人文区,设计整体思路贯穿用现代城市、自然生态的环境元素,采取简约设计方式,体现时尚、新颖、和谐、生态的独特城市河

域景观。本案侧重点在于打造现代气息,但也没有摒弃历史人文因素,在设计中还是结

合人文历史,体现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延续,与整体规划思想

相衔接。

3强襄城河与新城区建设的融合落到实处,充分挖掘场地有利因素,

因地制宜,从景观和功能各方面相互调和,创造适当地亲水空间,达到1个最大平衡点,创建一条连续、畅通的慢行系统,使得本案真正成

为城市自然的绿色延伸,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

总体设计构思(总平面图)

襄城河沿河绿化带被城区挤占成十分狭长的区域,形成一条线型的水域绿化带,景观空间拉得很长,压缩了襄城河的横向扩展。针对这种

情况,在本次方案中采用:分段控制,整体联系的方法,使其景观由“点、线、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点,分析现状周边关系,在起关键区段和大的开放空问布置景观节点,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僻身的好去处,为周边居住社区或外部人员提供一块重要的城市绿地。

线,这是河道绿化本身所共有的特性,线性发展长而狭窄。本方案中充分尊重此特性,建立连续的慢行系统,让各景观节点串成一体。

面,点线构成一张完整的网状景观结构,形成一个条形的条形的景观面,对周边关系产生影响,融入周边关系的同时,提升周边环境品质。

景观结构分析(景观视线图)

本设计尊重原有城市河道轴线——襄城河主轴,排水渠为景观副轴。三条东西向的横轴配合多条面向南北向的一系列景观视线轴,通过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完成了襄城河时空从现时到未来的联结与转换,以姑熟路——振兴路段为界分为五大版块,顺时针依次为北岸的山地休闲区版块、滨水趣游区版块、运动健身区版块、入口广场区版块和南岸的风情文化区版块。

景观布局:二轴五区多节点(景观分区图)

二轴:

襄城河为景观主轴,以排水渠为景观副轴。

五区:

山地休闲区

滨水趣游区

运动健身区

入口广场区

风情文化区

多节点:

是指沿河道二侧结合空间功能需要而设置的多个景观节点,如入口广场、健身广场、亲水广场等。

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区位图、入口广场区平面图)

入口广场区位于襄城河北岸的的最东面,为公园最为繁忙的出入区域之一。考虑到此处即为公园的出入口,又是城市道路主要的交通要道,要处理好人流关系,所以此区块不设置停车场和大型雕塑。入口广场区由圆形的主广场入口广场和半圆形的诗韵广场组成。两个广场不

设置太精致的雕塑小品和绚丽的花境,采用色彩柔和的铺装和规则均匀的树池植物营造的景观。设计的重点放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简介明快、大方明了的设计手法:沿圆形铺装上布置10个景观树池,树池内种植规格尺寸统一的银杏。在周围绿色背景树的衬托下,银杏的

的标志性作用更加突出。整个广场的色彩和空间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道路两边花坛采用管理方便的红花继木和金森女贞搭配,使得整个场地氛围非常的和谐舒适。景观树起到标志的作用,吸引游客继续往里游览,兼顾到了景观性和功能性的协调。

山地休闲区(山地休闲区区位图、山地休闲区平面图)

山地休闲区于襄城河北岸西区,西边与桥头会所衔接,东边与滨水趣

游区相连,处于整个公园西区边界。此区域打造清新、自然、生态的场所,把人工痕迹融入自然环境,真正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地休闲景观区包括晴筠广场、林下空间、林下散步道、观赏林地(有色叶乔灌木)等景观内容。整个区域模拟山林景观,营造不同的地形,配合多样的植物层次,使人感觉到山花烂漫的氛围,沉浸在“身临山境,层林尽染”的效果。如由次入口进入生态景观区有一条时光游

廊——童真广场——如水平台的景观轴线。轴线对称的道路营造的开阔空间使人从狭小的次入口一下子感到柳暗花明、人心旷神怡,不禁为之大快。正因为对称的道路和整齐鲜明的植物造景也融入了环境,才会越会使人感到开阔,而无规律的东西相反通常给人造成杂乱,狭窄的空间感。

运动健身区(运动健身区区位图、运动健身区平面图)

运动健身区位于襄城河北岸东面,此区域为过度的阶段对两端的亲水广场区和入口广场区进行了空间划分,产生了层次变化与空间节奏,不但是大人们健身的场所,也是孩子们的嬉戏乐园。此广场设置了比较齐全的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可以让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又可增强体质,增添了无穷的趣味性。由儿童天地、门球场、休闲草坪、健身路、健身坪等组成,它满足了现代人生活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儿童天地从安全性考虑场地边界布置成圆形,在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同时保证他们的安全。门球场则是人们劳累一天后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健身路和健身坪的布置满足了中老年居民的健身活动要求。此外,晨练广场附近还结合树池树阵形成围合空间,给人们创造了相对私密的空间,极富自然情趣。

滨水趣游区(亲水广场区区位图、亲水广场区平面图)

滨水趣游区位于襄城河北岸区块的中心地带,与南岸的风情文化区呼应。整个区块由春拂瑶台,听雨廊,晓雨迎风桥,枫桥亭等组成,配合此处襄城河原来的曲折舒适的驳岸,使之成为整个公园的高潮部分。此景区为人们提供了观景、娱乐、亲水的场所。整个广区块以听雨廊为中心,多点联结,形成一系列亲水观景视点。人们可在此处享受宁静的现代河道氛围:富有动感的临水亭台、张力四溢的曲线图案铺装,趣味变化的坐凳小品、特色树池、弧

形步道等丰富了景观元素,无不展现现代襄城河的韵律。

风情文化区(风情文化区区位图、风情文化区平面图)

此区块位于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以东。在此区块的中央设计具有现代园林风格的休闲

广场,作为滨河的中景展望、眺望的设施。在广场入口铺装地嵌入以当涂文化为主题的地嵌铺装,让游人在滨河漫步中细细品味当涂的文化。整个区块设计布局虽然是对称式,却生机勃勃,丝毫没有呆板的意思。休息圈椅和鲜花满铺的树地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雅致的交流、亲和空间。广场上的张拉膜亭、休闲草坪上点缀孤植的景观树,树下配置色彩鲜明的花灌木色带,同时结合投射灯光效果的设计,塑造出一种现代,明快、主景突出的文化气氛。而这些气氛无处不散发出当涂丰富的地域特色。因为除了铺装,乔木以及大量的花卉植物都是本地特有景观的缩影。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图开敞封闭)

景观视线分析(景观视线分析图)

主要节点都争取最大观赏面,尤其是亲水观景平台。

景观交通分析(道路分析图)

全园的道路系统分为4级(即城市主干道、一级园路、二级园路、三级园路和四级园路),其中一至四级园路为慢行系统。

公园与城市主干道相连,在小区与公园必要位置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在健身区和运动区适当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

一级园路为宽度3.5米,路面用仿石水泥划块,用于沟通整个滨河公园,是景区内部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二级园路宽度为2——2.5米,以石块路为主,通往景点内道路,是连接各个景区内各景点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整个二级园路以s形曲线为主要形态东西延伸,一方面使得全园具有曲径通幽的神秘感,另一方面象征流动的河流,与河遥相呼应。

三级园路宽度为1.2米,为景点内园路,形式多样,以增加全园的流畅性和可达性。以

上游览园路在适当位置,均作无阻碍设计。

竖向设计(竖向分析图)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襄城河北岸公园景观建设用地使用要求;

竖向规划:

竖向设计根据因地制宜、减少工程量为原则,在保持原有规划的竖向设计基础上,我们尽力对其不进行大的调整,仅在局部结合景观效果和景观功能要求进行微调。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地形设计:

注意缓坡与急坡的结合,充分考虑土壤的特性,急坡地段可用“石包土”的方法固坡,基地中规划的微地形主要从景观和树木栽种两方面

考虑的,微地形的处理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又能为树木创造良好的通气、排水环境。

在绿地之中适当做地形处理,根据景点和空间大小,有的地形起伏较大,有仅作微地形处理,有小山包,有缓坡,有平地等形态。

四典型节点空间设计

入口广场景点

此景点位于襄城河北岸最东边,同时又处于小区干道和城市干道的交点。要处理好人流关系,原则上不设置太精致的雕塑小品和绚丽的花境。设计的重点放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简介明快、大方明了的设计手法:沿圆形铺装上布置10个景观树池,树池内种植规格尺寸统一的银杏。在周围绿色背景树的衬托下,银杏的的标志性作用更加突出。整个广场的色彩和空间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道路两边花坛采用管理方便的红花继木和金森女贞搭配,使得整个场地氛围非常的和谐舒适。

晨练广场景点

本方案中,充分挖掘居民活动积极性与滨河绿地结合。为使得这一块城市中难得滨河绿化带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此节点的设计中,分别在儿童天地和门球场设置2个入口,使之加强与周边居住区的联系。晨练广场配置了健全的健身设施,为人们提供晨练,锻炼健身的好去处。加上儿童天地和门球场,几乎考虑到了各类人群的活动。还有那树阵广场,带给人们午后的阴凉,树下坐登创造了相对私密的空间,为人们交流、休憩提供了方便。而主题景墙和修剪整齐的低矮灌木,更是突出重点,点明主题。

景亭新翠景点

这一节点具体设计为:一座趣味横生的现代凉亭,明朗的檐角,灵巧的形体,在夜景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灵动,又为人们提供了遮雨避阳的景观空间。而亭前层层下跌的如水平台,错落有致,收放得当,再创造一个亲水空间,使人们近距离感受水景的魅力。

这里设计了景墙与花架,使呈线形的滨河绿地有意分隔,对重要节点进行框景点题。

场址周围有设施,人流较大,因此植物景观营造四级均衡景观,构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草坪临水处设置少量树丛,形成疏朗通透的临水景观,增加草坪与水面的联系,丰富湖

岸线的植物层次和林冠线的起伏变化

五景观专题设计

5.1 植物景观分析(植物总平面图)

5.1.1.植物设计依据:

本植物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从生态学和植物学的角度进行植物生态修复、增加植物物种,从而构成系统食物链及生物群落关系。

5.1.2.植物设计的目的: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绿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供绿地、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具有开发旅游娱乐、文化教育等众多生态功能,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5.1.3.植物景观层次设计:

本地为原有自然水生地,现状地形比较复杂,依托现有的情况,主体植物景观主要体现在主园路与两条水系上,从整体层次上建立三级植物观赏区域。

一级植物观赏区域建立于人工痕迹明显的硬质景观区域,采用普通公园式做法,自然地栽植乔灌木,形成自然公园景观。

二级植物观赏区域是场地内相对比较完整,植物群落可以建造的相对比较丰富,并与河道生态的过渡区域。在较大的绿地中,适当考虑几处草坪,以乔木围合,形成疏密有度、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的乔木根据实地情况可选择香樟、玉兰、广玉兰、樱花、无患子、鹅掌楸、银杏、枫香等。

三级植物观赏区是部分在水系范围内,建立相互渗透的生态植物景观。水系为小区的灵性所在,水系两边地形多有变化,景色各异,应因地制宜,创造出以春、秋季观赏为主的植物景观。临水乔木主要以观花的桃花、樱花、玉兰为主,以及柳树、枫杨等较适合水边种植的树种,结合地形背景树,使这里的植物层次较为多样性,植以野生花草使其更接近自然。方案还增加了沿河驳岸的云南黄馨等垂挂种植,软化直立式驳坎,又减少了现状中很多与水源保护不符的行为,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沿水系两岸适当增加种植菖蒲、鸢尾等丰富的水生、湿生花草,使人们处于更加亲切自然的环境中。

5.2 植物配置总则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一 建筑 如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形态甚至表面的材料,这些因素在保持观景视线的连续性、与景观的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的立体化 功能的立体化即指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载体。 1) 美学欣赏的需要首先需要强调出人们视觉上的立体层次感。 2) 水体与滨水区的立体化,即亲水空间的立体化,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无一例外的将直接沿着水体的部分开辟为步行 道,同时可以在局部设置亲水空间。如使用多级台阶,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 3) 滨水区内室内外空间,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人们需要一些庇护休 憩的建筑。在国外有许多临水的咖啡馆,将室内空间不知不觉地引向室外,将室外空间特征导入室内。总结而言即为自水面到陆地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目前很多河道的生态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河道中基本无生物繁殖,微生物、水生动物、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小;水中含氧量少,生物生长环境恶劣;硬化的驳坎护岸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生态系统的联系。所以生态化

治理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清淤换水,提高水质,其次种植水生湿生植物,重建生态护岸,使河水与地下水能够互换沟通,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 河道线型设计 从工程角度,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消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的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也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3)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3) 第三章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6) 第四章施工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 (32) 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7) 第六章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措施 (54) 第七章主要机具使用计划及劳动力计划安排 (55) 第八章项目经理情况 (72) 第九章辅助资料表 (77)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 建设地点:**市**区**河 建设单位:**市**区**河生态治理公司 设计单位:**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全长1500m 我标段施工范围:马道工程、亲水平台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土方及 绿化工程。(图纸范围L1-L7溢流堰以东) 1.1.2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 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点和水源点引出。 施工用电采用电杆由电源点架设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镀锌管由水源地点,埋地接到施工现场。 1.1.3工程特点 (1)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比较方便,施工要注意各 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理协调关系。 (2)工期:2018年3月2日—2018年4月30日,为了更快地完成本工程,

我公司本着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圆满完成此工程。 (3)搞好当地群众关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干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仍是本工程的关键。 (4)道路沿线可能有各种隐蔽管道,施工时应注意管线的保护工作,并注意各种管线的安全。 (5)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短,必须制定有力的工期保证措施,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优质完工。 1.1.4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招标文件; (2)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文件; (3)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4)我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5)我公司对施工各工种工序有关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手册;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7)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组织准备 本标段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

(完整word版)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清河公园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 基地为杭州市城北某处的公共开放空间。 2、场地现状分析 基地总面积3.3公顷,呈倒“L”型,基地总体地势平坦,标高基本在34.04-34.10米之间,月牙河常水位33.5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00米,西北侧有一处水杉林,东侧有一条5.5米宽的小区消防车道,月牙河为城市非主要泄洪支流。 3、周边环境 基地北临月牙河,东侧为居住区,西侧为艺术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南侧为城市次干道路。 4、现状分析 根据基地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者人群、公园对外交通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公园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 基地设计主要满足周边居民休憩需要以及与西边艺术产业园区的相协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亲水感,所以设计主要解决问题即是公园的交通组织,艺术展区位置设置。 二、规划社计依据 1.清河公园规划设计条件。 2.1:1000场地现状地形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清水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游人休闲、锻炼、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锻炼、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1、核心设计思想 清水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游客的观赏心情,不同心情,观赏的区域,选择的区域,景点,道路不同,不同心情选择游览不同的景色。主要设计目的是缓解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焦虑,各个年龄层人们休闲娱乐,亲水的放松场所,公园设计了一些相对比较幽静,环境优美,可游可歇的场所,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休闲所欠缺的功能。同时公园在核心区布置了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中心设有2级抬升的圆坛,正中是一个大气古朴的的千手观音雕像,使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集散中心,平时可供大家参观游览,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大的集会演出祭祀活动等。总的来说清河公园定位是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穿行,可以看看路边的风景,周边居民茶余饭后可以到其中歇息,清晨可以在公园小路上晨跑锻炼,假时可以在其中喝茶观景。本设计考虑到东边艺术产业园区的条件,在设计区域东边建立了一幢3层的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南面是一个小型观鱼广场,人们可以在此享受观鱼喂鱼的乐趣,艺术展览馆滨水过桥,可到东面运动场,运动场设置为四楼,主要提供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当然也包括茶咖一体的简单服务设施。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本次设计长度约1385米。设计面积13公顷,北接襄城·东城、君盛桃园、双城汇三个住宅小区;南临襄城河,于南侧姑孰路与北侧振兴路之间,与金汇康郡小区相邻,为当涂县重要滨水景观廊道之一。 1.5基地外部背景解读 1.5.1绿地系统: 宁芜铁路、205国道从基地西侧南北向穿过,联系马鞍山市、芜湖市,姑孰路与振兴路挟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作为人与自然抗争的直接产物,水利工程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就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生态景观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划,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环境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城市水环境方面的日趋恶化。作为城市水源的接收体和运输体,城市河道的建设和生态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防洪和泄洪功能,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河岸护坡结构坚硬,多采用石块或混凝土堆砌而成,却忽略了河道与周围历史、社会环境的相容性,河道中的生物种类往往单一化,进而带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从生态景观的角度提出了,以生态景观为中心,建设生态景观型现代城市河道的设计理念。 一.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 现代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基本上都是滨水而立,以水系河网作为城市的血脉,城市滨水岸线作为现代城市中比较突出的自然生态聚集区,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集中点,也是吸引城市居民的最佳景点。 修正河道环境,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是近年来城市河道建设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城市河道建设中最为复杂多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由于城市河道的功能涉及防洪、排水、运输、水源储备、城市形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结合生态学、园林景观学等众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城市河道滨水地带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1.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返璞归真:河道建设中优先利用原有的生态护岸,减少石块和混凝土的使用 ②水质优良:对河道存在的生活排水和工业排水进行治理和监督,去污还清,保持河流水质的优良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④立足长远,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⑤充分体现和维持河流当地的文化历史特征,保持当地的民俗风情 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⑦以人为本,降低河岸高度,使人们可以亲近和接触水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 2.建造城市河道的生态岸线 水的流向受到河道岸线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为了丰富水流的平面形态,滨水岸线的设计讲究顺应河流的本性,能弯则弯,能宽则宽,尽量保持河流的原生面貌。从美学角度讲,弯曲的河流比笔直的河流更具美感;从水利角度讲,笔直的河流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平衡,减少了河道的长度和河水的流动时间,从而造成河流的渠道化;从生态角度讲,等速的水流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也容易使水流的能量几种,形成洪水威胁。 所以,现代城市河道滨水岸线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蜿蜒、曲折形的设计方案,避免

城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达到1.8m以上,才能以相对陡的坡度挖深。缓坡可以减小径流的冲刷,对儿童也是一种安全措施。在水深1.8m处以缓坡向水岸线连接。 在冲刷较大的地点可用卵石、块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稳固。如果是抛石驳岸,应该根据风浪的冲击力决定石块的大小,最好用带棱角的石头;或者抛以碎石打底,上部用大石压住;或者先设钢筋框或竹框再抛大于网孔的石块。尽量少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 提倡生态型驳岸设计,利用以下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例如:湿地树木类(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衫、水杉、美国尖叶扁柏、湿地松、水松、沉水樟、沼楠、相思或牛尾木、海松柏、紫穗槐、垂柳、灰柳);湿生植物类(中华水韭、沼泽蕨、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水烛、小香蒲、泽泻、菖蒲、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垂穗苔草、箭叶雨久花、雨久花、灯心草、花菖蒲、毛茛、驴蹄草、圆叶茅膏菜、合明或田皂角、千屈菜、草龙、丁香蓼、星宿菜、半支莲、水蜡烛、薄荷、慈姑、长毛茛泽泻);浮水植物类(浮叶眼子菜、水鳖、莼菜、萍蓬草、中华萍蓬草、芡实、亚马逊王莲、白睡莲、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菱角、四角菱、水皮莲、金银莲花、荇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江西省贵溪市沿河东路延伸段地块 滨江绿地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以建设优美的滨江风景带为目的,对沿江进行最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改造,将信江建成独具特色、景观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文化带,构筑与贵溪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亲水、通透、开朗、宜人”的滨河绿地景观。 滨江绿地范围西起贵溪电厂东侧,东至新建3号桥,全长约2.1公里,用地规模约173963平方米。 景观策略 策略之一:绿色之道、低碳生活 保留原生态基础上,通过整合,引入多元化生态元素手法,还城市一丝清凉,一片绿色,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尽情呼吸的场所。 策略之二:联动共享、内聚外显 以城市生态核心的共享为基础,通过滨江绿色廊道建立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互通与联动。 策略之三:文化名片、城区新韵 铜文化主题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情节,通过对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种文化题材浓缩与提炼,使之反映到具体的景观场景及景观元素中,使景观具有情感、富有想象空间。 设计理念 很多人想要的只是离自己更近、更新、更亲的感觉,讲究的是随

意、舒心、舒展、青草芳菲般的自然感受,这正是滨江绿地景观设计的初衷和理念。 设计目标 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实施,塑造一个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功能、休闲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景观走廊。 指导思想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尽量不去改变现有江岸状态的同时增强信江的可亲水性,提高江面——堤岸——沿河路的视线联系。 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滨河亲水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 具体设计: 滨江绿地以铜文化为脉络将地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自西向东谱就了铜文化的演变史,整个滨江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感情线索。 结合文化内涵与地块因素将沿江分为:生态滨水区、文化主题区、时尚休闲区、景观过渡区 生态滨水区: 新建三号桥段到冶金大道段原有水塘较多,以体现植物生态群落之美,湿地生态环境为主题。通过花阶式的处理,增加文化墙、植物文化组合等来丰富自然景观。沿江点缀大小不一的自然块石,使驳岸显得更自然生动。亲水台、木栈道、船码头等以现代的元素来表现湿地水域风韵,同时提供戏水空间,使居民更好的接触体会大自然的美。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1)河道的防洪保安原则 河道的防洪保安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城市建立在河流旁,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但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将十分容易影响到城市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堤岸的稳定性,景观设计应该不影响到河道的安全性能。 (2)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 在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下,有许多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正常,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存在着自然蜿蜒曲折现象的河道以及深浅不一的河床,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大幅度的改动,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而在此基础之上,河道两旁的自然群落应该尽可能丰富,满足多种动植物的栖息要求,让河道两旁的环境能够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目标。 (3)河道的休闲亲水原则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茶余饭后,于河道旁欣赏河畔景色,流连于河水之上的美景,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因此,在进

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满足河道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只能够让河道治理具有了基本骨架,在充分考虑到河道的观赏价值之后,才能够让河道治理变得有血有肉,让河畔美景成为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河畔,还存在于河流之上,通过在河流之上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让河道景色更加迷人。 (4)河道的历史文化原则 如果说安全性、生态性以及美观性等让河道的治理具有了骨架与血肉的话,那么历史文化就能够让河道的治理具有灵魂。自古以来,河流就养育了无数的城市人,河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排放生活污水的通道或者观赏河畔景色的媒介,更是许多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一些依河而建的城市中,河流更是成为了城市居民心中的图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河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许多河道所共有的安全、生态、美观特点,更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河道中以及河道两旁突出文化特色,让人们在看到河畔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威海市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一个城市,有了一条河,顿时变得与众不同……” “任何一个能解决水问题的人将只得授予两次诺贝尔奖金——一次为和平一次为科学”-约翰.F.肯尼迪 题记 一、前言 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后现代城市改造运动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人们开始反思那些曾经被他们忽略的空间与场所,特别河道作为地表最主要现象之一的大地景观,成了城市内垃圾污水集中的沟壑;在环保意识开始增强的今天,河道在城市中的生态和景观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良好的水体资源成了大到一个城市,小到具体的开发的地段最炙手可热的景观卖点,滨水景观改造与利用成了城市运动的一个主题。 威海是一个三面沿海,背对青山的美丽山水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向往,许多人定居、工作在这座宜居滨海小城;而由于市内几条河流未形成城市的景观廊道,与城市整体的风貌相脱节,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使之周边植被良好,恢复河水自然的生态功能,为当地市民创造更舒适优美的沿河开放空间并提供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成为本次项目的主要任务,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设计师的基本责任、是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二、景观设计理念 除了有着严格的城市河道控制法规及防污效果外,成功的河道景观整治都基于周密的规划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本次河道设计的理念为; 2.1 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的河”;

打造自然生态河道堤岸,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恢复与生态的系统设计,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及景观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原有的河堤改造成为水体、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具有可持续生态循环,趋于自然状态的河道,是一种新的河道治理理念。在河道治理方面,相对与以往的人工混凝土筑砌的河道来说,生态河道具有“增强水体自净、适合生物生存繁衍、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多重生态效果。 以“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先进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 采用复式断面,加大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布淤积,增加视觉美感,防洪治水与因造生态景观共进。 2.2 标本兼治、以水美城、控制河流污染,在此前提下开发美化河流,以河美城、以城护河,和谐共处。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以水造景,把河流景观带融入城市景观,水、绿、空立体结合,塑威海生态水环境,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客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经管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生态环境。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强化城市设计大纲,并把握住整个沿河层面上的风格统一,防止在地块层面上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成功案例——他山之石 3.1 美国纽约炮台公园 发达国家的滨水河道设计都位于市中心,纽约的炮台山公园项目是滨水项目的成功案例之一,在纽约市的总体规划中,就严格的将沿着赫德逊河21 米宽的用地作为公共公园绿地,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治理中生态设计变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城市河道不可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地改进城市居住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本文以深圳市盐田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现代景观环境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需求出发,从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对深圳市盐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各岸段水景、生态环境,掌握工程在河床、驳岸、及绿化设计方面所作的生态性改造尝试,发现并认识到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实质。只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同时在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生存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安全性、耐久性和自然景观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出和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的策略,构建人水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关键字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盐田河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深圳市盐田河河道水环境改造及景观设计 (一)河道现状特点 (二)规划目标及理念 (三)治理对策 1.水环境治理传统工程措施 2.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措施 (四)生态景观设计与效果 1.道路桥梁景观工程 2.亲水平台与喷泉景观工程 3.绿化景观工程 4.分段景观设计 三创立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一)景观水系与交通规划

(二)植物配置规划 (三)乡土文化与适应过程 四结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城市和到普遍存在淤积、污染等现象,许多河道失去了饮用水源甚至生活用水的功能,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能够说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日益紧迫。景观城市河道水系统的功能比如航运、排水等已经被充分的利用,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系统应该具有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以前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往往采取治理工程和设计规划分别实施,工程人员与设计师分别作业的方法和流程。而且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是以工程的角度为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工程要求;排水、防洪是首要目标而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工程最普遍和可靠的手段。在这种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生态系统、周边居民及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往往被忽视;整个岸区和河道也没有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单纯的截弯取直、高筑堤岸,使得滨水景观在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失去了活力。因此,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在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河道的各方面问题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显得格格不入,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就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并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给我国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引言 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河道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污染严重、环境单调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生态意识以及和谐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河道的保护和开发。 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总体规划与定位 河道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应建立在对河道相关情况的详细勘察,要了解河道的水域概况、河岸建筑物、周边生态状况和居民生活状态等,联合不同的建设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方针。同时,河道景观设计的定位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对河道景观设计定位。 2、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平面布局、断面和构造物等方面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定位的基础山,河道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布局,当然这个平面布局要满足联系性的要求,尽量追求自然、顺畅,并在个别的节点处重点进行设计。而河道的景观的断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应对基本排洪的需求下,兼顾生态、景观灯其他方面。河道的构造物主要是指河道两侧的建筑和一些桥梁设施。这些构造物的设置要跟河道的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一个整体性的要求,相互的提升品质。 3、河道交通设计 河道交通设计有两方面组成,即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设计提高河道景观的通达性,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而且,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多样化,这样不至于显得单调。 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 摘要:以生态设计原理为基础,从swot分析、环境评估及相应开发策略几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现代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使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归流河兼具美学和社会效应。以求对河道的整治、规划和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态设计归流河环境评估开发策略 abstract: take the ecology principle of design as the foundation, from the swot analysis, the environment appraised a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several aspects elaborated how builds the modern city river cour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s inner mongoli ulanhot to turn over to flow the river concurrently esthetics and the social effect.in order to the river course improvement, the plan and the design has certain instruction function. key word: ecological designturns over to flow the riverenvironment appraisaldevelopment strategy 1 引言 城市河道,曾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根本。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河道逐渐失去其防御、运输等功能,直至沦为藏污纳垢之所,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景观建设的热潮,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之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对方法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对方法? 1.确保设计思想正确 1.1确保人和水能够协调存在。任何城市都有它的文化要素,要合理的结合水文化的相关内容开展河道设计工作。要充分的重视其周围的建筑以及历史事件等等分析,不仅要确保已有的文化基础等受到合理的保护,同时还要将古老的文化事件等融入到设计中。除此之外,还应该营造当代的文化形象,确保其是一种综合话的体现。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1.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众所周知,水能够从某种角度反映出我们的文明情况,在当今时代,因为我们和水之间的关联的变更,水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动,在当今的河道实际里要确保将历史性的和当代背景的文化融会贯通到一起。比如,可以在其周围通过各种新的工艺特征建造一些水上乐园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要认真地按照如下的一些原则来开展活动。 2.1多样化 我们生产的自然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特性的一个显著地体现就是其中的物种的多样化特征,而物种本身还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必要要确保关联合理,才可以确保单一的物种以及整个的综合体能有效的共处,确保体系合理有效。 2.2师法自然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而且良好的环境有可以吸引非常多的物种来此处生存,为很多鸟类等提供了十分宜居的氛围,进而使得整体的景观更加的富有活力。 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