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北师大版)2.3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北师大版)2.3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案(北师大版)2.3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案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三节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共2课时 课型:讲授新课 主备人:荆飞 审核人:周艳菊 使用时间 2016年 3月 日 第一 周 第1 个 总第1 个

图2

5

43

2

1l b

a

§2.3平行线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自学探究】

如图,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 (1) 测量同位角∠1和∠5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图中还有

其他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 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 换另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

【师生合作】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二:两条平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记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把这句话“翻译”成已知、求证,并作出相应的图形. 已知: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AB ∥CD , 求证:∠3=∠2.

证明:∵AB ∥CD (已知)

∴∠1=∠2( ) ∵∠1=∠3( )

∴∠ =∠ (等量代换)

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记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试一试:仿照性质二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例1.如图,a ∥b ,c ∥d ,∠1=115°,那么∠2,∠3,∠4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

解:∵a ∥b (已知)

∴∠1+∠2=180°( ) ∴∠2= ( )

∵c ∥d (已知)

∴∠1+∠4=180°( ) ∠2+∠3=180°( ) ∴∠4= ∠3=

【巩固练习】:

1.如图2所示,直线l 截两平行直线a 、b ,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5 B. ∠2=∠4

C . ∠3=∠5 D. ∠5=∠2

2.如图3所示,AB ∥CD ,∠C =65o ,CE ⊥BE ,垂足为E , 则∠B 的度数为 .

3.如图4,一束平行光线AB 与DE 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

(1)∠1与∠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图4 (2)反射光线BC 与EF 也平行吗?

4.已知,如图,直线a//b ,c//d ,∠1=70°,求∠2,∠3的度数。

5.如图,a//b,AC 分别交直线a 、b 于点B 和C ,AB ⊥DC.若∠α=25°,则∠β

=

1 2

3 a b c d a B b C D

A

β

α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的性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不等式的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解法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难点:不等号方向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春耕(问题探知 发现规律) : 问题1 用”>””<” 填空并总结规律: 1)5>3 , 5+2 3+2, 5-2 3-2 2)-1<3, -1+2 3+2, -1-3 3-3 3)6>2, 6×5 2×5, 6×(-5) 2×(-5) 4)-2<3, (-2)×6 3×6, (-2)×(-6) 3×(-6) 由上面规律填空: (1)当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正数或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 (2)当不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而乘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 . 不等式性质: (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来年改变乘(或除以)同一个 ,不等号的方向 二.夏耘(举例): 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填”>”,:<” (1)若a>b,则2a+1 2b+1; (2)若-1.25y<10,则y -8; (3)若a0,则ac+c bc+c; (4)若a>0,b<0,c<0,则(a-b)c 0. 例2 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7>26; (2)3x<2x+1; (3) 3 2x>50; (4)-4 x >3.

-4,-2. 5,0,1,2.5,3,3.2,4.8,8,12 2. 判断 (1)∵a < b ∴ a -b < b -b (2)∵a < b ∴ 33b a < (3)∵a < b ∴ -2a < -2b (4)∵-2a > 0 ∴ a > 0 (5)∵-a < 0 ∴ a < 3 3.填空 (1)∵ 2a > 3a ∴ a 是 数 (2)∵ 23a a < ∴ a 是 数 (3)∵ax < a 且 x > 1 ∴ a 是 数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说出a 与b 的不等关系,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哪一条性质。 (1)a -3 > b -3 (2) 33b a < (3)-4a > -4b 5.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 +3 > 6 (2)2x < 8 (3)x -2 > 0 (4)-4x -2 > x +3 四.冬藏 错题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共133页)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 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 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2)学生自学例题

O D C B A 例: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课堂练习】: 1.课本P3练习 2.课本P8习题1 【要点归纳】: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拓展训练】 1. 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 若∠AOC:∠AOE=2:3,∠EOD=130°,则∠BOC=_________. (1)(2) 2.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则∠EOF=________。 3.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一对对顶角互补,那么它的所成的各角的度数是多少? 【总结反思】: 课题:5.1.2垂线(1) 【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习难点】: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如图∠1=60°,那么∠2、∠3、∠4的度数 2.∠1=90°,那么∠2、∠3、∠4的度数 3.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二、自主探究 (一)垂直定义 1.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 的位置变化 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结论: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_____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_____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_____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_____角,都_____。 2.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_____”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 4.垂直应用: ∵∠AOD=90°() ∴AB ⊥CD () ∵AB ⊥CD () ∴∠AOD=90°() 找一找:在你身边,你还能发现“垂直”吗? 5.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b b a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1.1《同底数幂的乘方》 课时:第 1 课时 姓名 班级 组别 编号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1在已有幂的基础知识之上,了解同底数幂乘法意义; 2.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基本运算; 3.在推导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观察、概括 与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认真预习课本P1-4,预习后将确定的答案用钢笔写上,不确定的答案用铅笔写上,有疑难的用红笔标注,上课前检查) 1. a n 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3的底数是 ,指数是 ; (-2)4与-24的含义是否相同?结果是否相等?(-2)3与-23呢? 2.预习阅读课本P2问题情景问题,并认真思考; 3. 预习完成课本P 2“做一做”,并尝试解答; 4. 预习完成课本P2“议一议”,并尝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不变,指数 . 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 a m ·a n =__ __(m 、n 都是正整数) 5. 预习课本P3例1、“想一想”、例2,并尝试解答. 二、情景探索、交流展示 1.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的“做一做”,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 计算下列各式(提示: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 ⑴103×102=(10×10×10) ×( )=10( ) ⑵105×108 =( ) ×( )=10( ) (3)10m ×10n =( ) ×( )=10( ); (4)a 2·a 5= ( ) ×( )=a( );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m ×2n = ;(-3)m ×(-3)n =__ __; (2 1 )m ×(2 1)n =__ __; 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和法则 (1)公式:a m ·a n =_ ___(m 、n 都是正整数) (2)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 , . 2. 自主学习、精讲点拨: 认真学习课本P3例1,并完成下列计算: (1)(-3)7×(-3)3 (2) ( 32)5×(3 2 ) (3) -b 3·b n (4) y m ·y m+1. 3.应用拓展:完成课本P3的“想一想”,并与同学交流回答问题例2: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学案 考试内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七章三角形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现在乡政府为民服务,沿公路开通公交汽车,并在路边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同时修建车站P到A、B两个村庄的道路,并要求修建的道路之和最短,请你设计出车站的位置,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的痕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 理. . <2>为方便机动车出行,A村计划自己出资修建一条由本村直达公路l的机动车专用道路,你能帮助A村节省资金,设计出最短的道路吗?,请在图中画出你设计修建的最短道路,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三、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判断 1.如图3-1,按各角的位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1与∠2是同旁内角(B)∠3与∠4是内错角 (C)∠5与∠6是同旁内角(D)∠5与∠8是同位角 2.如图3-2,与∠EFB构成内错角的是_ ___,与∠FEB构成同旁内角的是_ ___. 1 2 8 3 4 5 67 图3-1 图4-1

四、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1.如图4-1, 若∠3=∠4,则 ∥ ; 若AB ∥CD,则∠ =∠ 。 2.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52°, 则另一个角为_______. 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 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 ) A.同位角 B.同旁内角 C.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 4.如图4-2,要说明 AB ∥CD ,需要什么条件? 试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图4-3,EF ⊥GF ,垂足为F ,∠AEF=150°, ∠DGF=60°。试判断AB 和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6.如图4-4,AB ∥DE ,∠ABC =70°,∠CDE =147°,求∠C 的度数. ( ) 7.如图4-5,CD ∥BE ,则∠2+∠3∠1的度数等于多少?( ) 8.如图4-6:AB ∥CD ,∠ABE =∠DCF ,求证:BE ∥CF . 五、平行线的应用: 1.某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了10米,到达B 点,再从B 点方向向南偏西15°方向走了10米,到达C 点,则∠ABC 等于( ) A.45° B.75° C.105° D.135° 2.一位学员练习驾驶汽车,发现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的拐弯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B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50° C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D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50° 3.如图5-2,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 若∠EFB =65°,则∠AED ′等于 ° 4.计算(图6-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5.如(图6-2)所示,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结果保留 ) 6.求(图6-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图4-3 图4-6 图6-1 (图4-2) 图4-4 图4-5 图5-2 D 图6-2

七年级数学下册(2013春北师大版)导学案:平方差公式

8、《平方差公式》导学案 一.探索公式 1、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 个矩形,并用 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列各式的积 (1)、 ()()11-+x x (2)、()()22-+m m = = (3)、 ()()1212-+x x (4)、()()y x y x 55-+ = = 观察算式结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计算结果后,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 项. ②它们都是两个数的 与 的 .(填“和”“差”“积”) 根据大家作出的结果,你能猜想(a+b )(a -b )的结果是多少吗? 为了验证大家猜想的结果,我们再计算: ( a+b )(a -b )= = . 得出:()() =-+b a b a 。其中a 、b 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这个公式叫做整式乘法的 公式,用语言叙述为 。 1、判断正误: (1)(4x+3b)(4x-3b)=4x 2-3b 2; ( ) (2)(4x+3b)(4x-3b)=16x 2-9; ( ) 2、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可用平方差公式 (1)(-a+b)(a+b)( ) (2) (-2a+b)(-2a-b) ( ) (3) (-a+b)(a-b)( ) (4) (a+b)(a-c) ( ) 3、参照平方差公式“(a+b )(a -b )= a 2-b 2”填空 (1)(t+s)(t-s)= (2) (3m+2n)(3m-2n)= (3) (1+n)(1-n)= (4) (10+5)(10-5)= 二、自主探究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323-+x x (2)()()b a a b -+22 (3)()()y x y x 22--+- 例2:计算 (1)98102? (2) ()()()()1122+---+y y y y 达标练习 1、下列各式计算的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 (x +2)(x -2)=x 2-2 (2) (-3a -2)(3a -2)=9a 2-4

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P2. 拓展训练 1.∠COF,∠AOC和∠BO D,160°; 2. 150°; 3. 90°; P4 拓展训练 1.145°; 2、60°; 3. 垂直;4. 垂直 P6 拓展训练 1. (1)错;(2)错;(3)错; 2. (略) P8 拓展训练 1.C 2.∠4;∠5;∠4、∠5; 3. (1)BC;EF;DE;同位角(2)AB;DE;BC;内错角 P10 拓展训练 1. (略) 2.D; 3 .C; 4.(略) 5. 0、1、2、3; P12 拓展训练 1.(1)AB∥CD ;(2)∠DCB;(3)∠3=∠2;(4)∠5=∠2; 2.AD∥BE; AE∥CD ;AD∥BC; P14 拓展训练 1. 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 B; 3. ∠BED=∠B+∠D P18 拓展训练 1. B ; 2. B; 3 . 9米; P20 基础训练 1.A 2.D 3.C 4.B 5.D 6.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7. CD∥EF; 8. 1; 0; 9. 0、1、2、3;10.共线;11. (略) 12. (略) P22 拓展训练 P24 1.A 2. 3. 4. (略)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试题 一、 1. C 2 .A 3.B 4.D 5.C 6. D 7. C 8. B 二、9. a ∥c; 10. 0、1、2、3;11. 120° 12. 115;65; 13.145° 14. 102° 三、(略)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P28 拓展训练 1.6 2. c 3.(-5,3);向西走2米,再向南走6 米; 4. 140 P30 拓展训练 1、4 ;3;2. x轴 3. (4,3) (4,-3) (-4,3) (-4,-3);4. (2,-2)、(1,1) 5. (-1,6) (-1,-2); 6. (-3,2) (-3,-2); 7. 6 P32 拓展训练 1. B;2、B; 3. 4或-4 ; 4. B; 5. c 6. B; 7. c P34 拓展训练(略) P36 拓展训练 1. 5 ; 2. (2,-1) ; 3. (1,2) P38 拓展训练 1.(略); 2. (略); P39 基础训练 1.B; 2. D 3. B; 4.四 5.一、三;二; 6. 5、3; 7.(1,2)、(1,-2)、(-1,2) 、(-1,-2);8. (3,-2) 9. (0,-3) 10. x轴上或y轴上11. (-1,3); (1,3)

七年级数学下册02直方图学案人教版

10.2直方图(1) 【学习目标】1.认识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2.理解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作图(重难点) 01自主学习案 知识回顾: 1、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17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 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淦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 2、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4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40是() A.个体 B.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的一个样本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45-149页) ①什么是组距?如何分组? ②什么是频数?如何列频数分布表? ③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坐标轴表示什么含义?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什么? 02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探究1:储蓄所太多必将增加银行支出,太少又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此,银行在某储蓄所抽样调查了50名顾客,他们的等待时间(进入银行到接受业务受理的时间间隔,单位min)如下: 15 20 18 3 25 34 6 0 17 24 23 30 35 42 37 24 21 1 14 12

34 22 13 34 8 22 31 24 17 33 4 14 23 32 33 28 42 2 5 14 22 31 42 34 26 14 25 40 14 24 11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这50名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根据这个数据,你认为应该给银行提出什么建议? 探究2:从某市近期卖出的不同面积的商品房中随机抽取1000套进行统计,并根据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频数直方图),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卖出面积为110~130m2的商品房有_____________套,并在图中补全统计图; 从图中可知,卖出最多的商品房约占全部卖出的商品房的_______%; 假如你是房地产开发商,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会多建住房面积在什么范围内的住房?为什么? 2.总结,思考: 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获取信息时,要注意三点: 1、理解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 2、注意题目中关键词,例如“每组中汉最低分数,但不含最高分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3章学案

A B C b a c A B C D E 13.1 三角形 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重点、考点)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探究等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难点、考点)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二)合作探究 1.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什么叫做三角形? 3.如何表示三角形? 4.三角形的边可以怎么表示? 注意: 1.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 2.如图,我们把BC(或a )叫做 A 的对边,把AB (或c )、AC (或b )分别叫做 A 的邻边. 3.你能说出其他角的对边和邻边吗? 总结:三角形的三要素: 跟踪训练 1.如图 三角形ABC 记作: ∠B 的对边: 邻边是: 2、此图中有几个三角形?你能表示出来吗? 直梁 A C B

自主学习 课本P131—P132到本节结束,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种? 2、什么中叫等腰三角形?什么叫等边三角形?归纳: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种?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四)当堂检测 1、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 (2)写出△ABC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 (3)写出所有以线段AB为边的三角形; (4)写出所有以点F为顶点的三角形; (5)写出以∠C为内角的所有三角形. 2、在△ABC中, (1),若∠A=60°,∠B=50°,则∠C=,△ABC是三角形(2),若∠A=50°,∠B=∠C,则∠C=,△ABC是三角形(3),若∠C=90°,则∠A+∠B=,△ABC是三角形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1、《同底数幂的乘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 自学导航 1、n a 的意义是表示 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叫做底数, 叫做指数。 阅读课本p 16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试一试: (1)2 3×3 3=(3×3)×(3×3×3)=() 3 (2)32×5 2= =() 2 (3)3 a ?5 a = =() a 想一想: 1、m a ?n a 等于什么(m,n 都是正整数)?为什么? 2、观察上述算式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各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概括: 符号语言: 。 文字语言: 。 计算: (1) 35×75 (2) a ?5a (3) a ?5a ?3 a (二) 合作攻关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a ?2a = 2a (2) a +2a = 3 a (3)2a ?2a =22a (4)3a ?3a = 9 a (5) 3a +3a =6 a (三) 达标训练 1、计算: (1)310×210 (2)3a ?7 a (3)x ?5x ?7x 2、填空: 5x ?( )=9x m ?( )=4m 3a ?7a ?( )=11a 3、计算: (1)m a ?1+m a (2)3y ?2y +5y (3)(x+y)2?(x+y)6 4、灵活运用: (1)x 3=27,则x= 。 (2)9×27=x 3,则x= 。 (3)3×9×27=x 3,则x= 。 (四) 总结提升 1、怎样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2、练习: (1)5 3×27 (2)若m a =3,n a =5,则n m a += 。 能力检测 1.下列四个算式:①a 6·a 6=2a 6;②m 3+m 2=m 5;③x 2·x·x 8=x 10;④y 2+y 2=y 4 .其中计算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m 16 可以写成( ) A .m 8+m 8 B .m 8·m 8 C .m 2·m 8 D .m 4·m 4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5a 3-a 3=4a 3 B .2m ·3n =6 m+n C .(a-b )3·(b-a )2=(a-b )5 D .-a 2·(-a )3=a 5 4.若x m =3,x n =5,则x m+n 的值为( ) A .8 B .15 C .53 D .3 5 5.如果a 2m-1·a m+2=a 7 ,则m 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5 6.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指数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0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庐江三中:徐九如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 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 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 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 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 ∴∠1=∠3(等量代换). 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课题统计调查(1) 【学习目标】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 【学习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 【学习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导学指导】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 二、自主探究 1.收集数据 如何收集数据,让全班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 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由科代表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 2.整理数据 3.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条形统计图:就是用坐标的形式来描述,如: 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 然后将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个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如:语文20 % 数学25% 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它的确定方法就是用该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360o ,如语文所占的百分比是20%,则相对应的圆心角为360o×20%=72o。 注意:各部分的圆心角之和可能与360 o有一定的误差。 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全面调查的意义 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做全面调查(也叫做普查) 【课堂练习】 P153练习1、3。 2题课后去完成。 【要点归纳】 今天主要学习了统计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这些过程就是我们统计中的基本过程,特别是要会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对数据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 【总结反思】: 课题统计调查(2)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及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知识链接: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2.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1.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 .....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有两个,是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及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三、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 2 1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若∠AOD-∠DOB=50°, 求∠EOB的度数. O E D C B A _O _D _C_B _A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

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 类?_O_D_C_B_A例如:(1)∠AOC和∠BO 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2)∠AOC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4、探究对顶角性质、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有两个,是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巩固运用】 1、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提示:未知角与已知角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规范地写出求解过程、 2、练习:完成课本P3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学习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学习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课前导入】: 请探究一下,两条直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把两支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小组合作,展示) 【课堂学习】:(自学、汇报) (一)相交线 1. 相交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______点。如图1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________于点O。

A D O C B 2、对顶角的概念: 观察图中的∠1与∠3请试着说一说这两个角的 位置特点。 是_______ 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_______ ,没有公共_______ ,像这样的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对顶角定义: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________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上图中还有对顶角吗?找出来。 思考1:“∠1是对顶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对顶角的性质: 思考2:如果∠α和∠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有∠α=∠β,那么∠α与∠β一定是对顶角吗? 3、邻补角的概念 那么∠1与∠2有什么位置特点? 是_______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_______ ,有一条公共_______ ,并且一个角的一条边是另一个角的一边的_______ 。 邻补角定义: 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_______ 延长,这条_______延长线与这个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 邻补角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 ○ 1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 ②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 3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 (2)∠AOD 邻补角是 . (3)如果∠AOD=35°,则∠BOD 、∠BOC 、∠AOC 分别等于多少度? 分别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D B C A O

(二)讨论: 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 1有一个公共顶点.○2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 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 1有公共边○2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 ∠AOD 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 评(3):∠BOD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 ∠BOC 、∠AOC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拓展引申: (1)∠1的对顶角是---------- (2)∠1的邻补角是---------- (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六、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 2 选做题:P9 7 思考题:P9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垂线(师板书),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A B E F C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