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条形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学习本章的内容可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作准备。

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感受数据所蕴涵的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简单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的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并在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与比较。

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应和认识。教师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和游戏活动中,运用和巩固知识,发展和深化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

1生日…………………………………………………………………………………1课时2栽蒜苗(一)…………………………………………………………………………1课时3栽蒜苗(二)…………………………………………………………………………1课时4平均数………………………………………………………………………………1课时

5练习六………………………………………………………………………………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生日。(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统计意识。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统计图的观察及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播放生日快乐歌。

教师:今天是莉莉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她唱首生日歌,庆祝一下好吗?

学生:好。

教师:莉莉说她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出生的,你的生日是在哪个季节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生日里的数学问题。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的生日在哪个季节的最多,怎样才能知道呢?

学生:可以用统计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小朋友们喜欢的过生日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的情趣在开课阶段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探究

教师:笑笑有一个问题,她不知道春季是哪几个月,夏季又是哪几个月?那我们就一起先来认识季节的划分吧。

(课件出示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教师: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学生1:我喜欢夏季,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

学生2:我喜欢秋季,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学生3:我喜欢冬季,因为冬天可以打雪仗。

……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在小组里和伙伴说说。

(学生交流)

三、过程、

教师:要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说一说,你想怎么调查?

1.调查准备。

学生1:可以让在春季出生的同学站在一排,在夏季出生的同学站在另一排……

学生2:可以先请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个,再让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

学生3:每人在纸条上写出生日的季节,把纸条整理。

教师:我们也可以把大家生日所在季节的情况涂在统计格子里。你们组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呢?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作准备】

2.小组合作调查。

把全班的同学分成若干组,让每个组的同学共同完成调查的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合作调查数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3.完成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都调查完了吗?谁想把你调查的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各自根据自己小组统计的不同方式汇报统计结果)

教师:淘气也统计完了他们班里同学过生日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调查的他们班同学过生日的情况。

(课件出示淘气的统计结果)

教师:根据淘气调查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该怎样在格子图里涂色呢?春季后面的格子涂几格?为什么?

学生:……(因实际情况而定)

教师:真棒!1个格子代表1个人,有几个人就要涂几格,像这样画出来的图就是条形统计图。参考淘气的统计情况,请你在书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4.验证数据。

教师:谁涂完了,谁想和大家分享你涂的结果?

(同学们展示各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淘气完成的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分别有几人。

学生:……(因实际情况而定)

教师: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学生?

学生:47人。(因实际情况而定)

教师:淘气的班里一共有47人,和统计的结果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这说明淘气在调查时没有重复和遗漏。

5.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教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淘气所在班……过生日的最多。

学生2:春季和秋季过生日的一共有……人。

……

教师:如果你不知道同桌的生日,猜猜他最有可能是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小组讨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5、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制作圆柱 三、练习 1、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课案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的位权都是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的位权依次是100,101,102,103 ……;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的位权依次为10-1 10-2 10-3 N=a n ?10n + a n-1 ?10n-1+ …… +a 1 ?101+ a 0 ?100+ a -1 ?10-1+ …… +a -m ?10-m 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 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 (1)十进制(D ):由0~9组成;权:10i ;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 表示。 (2)二进制(B ):由0、1组成;权:2i ;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 2 或101.11B 表示。 (3)十六进制(H ):由0~9、A ~F 组成;权:16i ;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 进行;用(IA.C )16或IA.CH 表示。 (4)八进制(Q ):由0~7组成;权:8i ;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 8 或34.6Q 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是数字后 加相应的大写字母D 、B 、H 、Q 。 ② 按权展开基本公式: 设一个基数为R 的数值N ,N=(d n-1d n-2…d 1d 0d -1…d -m ),则N 的展开为:N=d n-1×R n-1 +d n-2×R n-2+…+d 1×R 1+d 0×R 0+d -1×R -1+…+d -m ×R -m 。 位值 位权

北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6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 生日 优质教案

生日学习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法:练习法、启发法 学法:练习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5)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出示书、布娃娃、果冻、鲜花)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1.调查、记录 2.汇报、交流 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月是春季6、7、8月是夏季9、10、11月是秋季12、1、2月是冬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面的旋转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2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二、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旋转门转动后形成圆柱。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三、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五、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认一认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计算机中数据得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得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得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得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得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得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得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数就是十进制、十进制不就是唯一得数得表示方法,表示数得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得位权都就是以10为底得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得位权依次就是100,101,102,103……;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得位权依次为10-110—210-3 N=an?10n+ a n-1?10n—1+……+a1?101+a0?100+ a-1?10-1+ ……+a-m?10—m 数制得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得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得数字。 举例:(101) 2与(101) 10 基数:所使用得不同基本符号得个数。 权:就是其基数得位序次幂. ①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得概念 (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i;计数时按逢十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表示。 (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i;计数时按逢二进一得规则进行;用(101、11) 2或101、11B表示。 (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i;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得规则进 行;用(IA、C) 16 或IA、CH表示. (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i;计数时按逢八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6) 8或34、6Q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得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就是数字后加相应得大写字母D、B、H、Q。 位值位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XX县XX镇XX学校备课簿 班别六年(2)班科目数学科任课老师 X X X 2009 至 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第一单元是“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学习中,经历由“面”到“体”的学习过程,第二单元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在第三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4、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班情、学情分析 1、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7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全班的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属于中等,优等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错误大多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确实不够扎实,理解水平低,思维不够活跃。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遵守校纪班规。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 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

2020春五年级数学下册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1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2.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3.学会整理和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方格纸。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启迪探究 1.谈话引入:我们以前学过统计图可以怎样分类?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出示同学们打篮球的视频)问:我们班谁打篮球打得最好?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对篮球了解多少?(学生叙述,教师概括) 3.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投篮的时候是单手投篮还是双手投篮投得远呢? 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怎么投篮投得比较远呢?(举手表决,统计) 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举手表决)支持单手投篮的同学请举左手;支持双手投篮的同学请举右手。(现场了解统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刚才我们只是对本班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所以老师在课前随机抽取了7名同学投篮的情况。 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学生:条形统计图) 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地看清楚每个同学投篮距离的情况。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的两组数据呢?(学生各抒己见)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案(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生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 教学目标: 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 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说一说。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

节吗? .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涂一涂。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说一说。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调查、记录2.汇报、交流 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生日

月是春季5、4 7、8月是夏季 10、11月是秋季 1、2月是冬季 条形统计图 课后反思: 栽蒜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87页。 教学目标: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设计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空白统计表,空白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 师 版 六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教 案 单位: 科任教师: 时间:2014年2月——2014年7月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教学内容: 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面的旋转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如图: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二、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 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三、活动三 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找一找 请你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五、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六、认一认

数据的表示教案

5.2 数据的表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2.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能合理地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展示数据,并通过数据获得有用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三、教学难点 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数据的直观表示.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如何把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中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 (二)讲授新课 问题1: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人(资料来源:侨声中学校史馆) 1.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表中,简明地表达这段文字的信息. 2.再让学生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 3.展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并说明:统计表可以简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设计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展示课件中的折线统计图(图5.2.1). (1)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 ①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15.2 数据的表示 教案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收集到的或提供的数据,设计、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观察统计图,培养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让学生获得动手参与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体会数据的作用,学会用数据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数据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 难点:根据统计图表提取信息,对不规范统计图的识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某班委会决定用勤工俭学所得的班费购买一些有意义的书,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决定购买科技类,中外名著,课程辅导类等书籍.但有多少同学喜欢科技类?有多少同学喜欢中外名著?有多少同学喜欢课程辅导类或其他读物?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书籍,为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并达成共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看教育软件需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一量每部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2.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量出的圆心角度数与百分比有何关系? 在学生活动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板书. 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其中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的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解决问题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①求各部分百分比;②

求各部分圆心角=360°×百分比;③画扇形统计图.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在“文明湖北·美丽宜昌”读书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绘制了平均每人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统计图. (1)补全扇形统计图中横线上缺失的数据; (2)被调查学生中,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为60分钟左右的有20人,求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3)请你通过计算估计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答案】 (1)1-(10%+30%+55%)=5% (2)20÷10%=200(人) (3)60×10%+40×30%+20×55%=6+12+11=29(分钟) 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根据某中学同学们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课外活动? (2)最受欢迎的两类课外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 (4)图中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5)假如你是校长,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会增添哪种体育设施? 教学说明: 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决策. 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某实验中学2015年秋季计划给入学新生订做校服,学校拿出甲、乙、丙、丁四种式样的校服来征求师生的意见,得出如下的数据: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优秀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 本单元内容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1节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 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生:学具中的方格纸。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淘气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课外活动。这一天,淘气和同学们来到操场打篮球,淘气在比赛中获得了一次罚球机会,队友纷纷给他出主意,有的队友说:“要单手投,那样才能投得远。”还有的队友说:“要双手投,那样投得远,才能投得进。”你认同哪种说法呢?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生1:我觉得单手投得远一些。 生2:我觉得双手投得远一些,因为两只手的力气大一些。 生3:我同意(生1)的说法,我曾经试过。 生4:我想可能与球的大小和质量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先请学生猜一猜哪种投球方式投得远一些,激发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兴趣。 【探究新知】 1.师:究竟谁的想法更合理呢?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统计表) 生观察后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个表中统计了几项内容?叫什么统计表? 生1:统计了1~7号选手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 生2:这是复式统计表。 2.师:但是表格看起来不那么直观,我们怎么才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哪种方式投球远呢? 生:画统计图。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1:学过条形统计图,它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大小,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学过折线统计图,它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我们该选用哪种统计图呢? 生:条形统计图。 3.师: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种投球方式的数量呢?请同学们在方格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的再认识三部分,教材注重读统计图,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达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但具备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材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如通过双手投球和单手投球活动来收集和整理活动中的数据,引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反应投球情况;通过实际了解6周岁儿童的身高,求出平均数来确定乘车免费的高度;通过收集南北两地的气温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反应气温的变化。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并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问题,本单元的内容是对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能读懂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1.在读统计表,并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2.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能从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数据,并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加深理解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平均数。 5.在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1.加强对比和沟通是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在教学时应抓住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 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 数学好玩…………………………………………………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总复习………………………………………………… 28课时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不仅能拓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表示教案

《数据的表示》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地制作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 3、能够实现不同统计图数据间的合理转换,再次体会几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为合理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打下一定的基础. 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制作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 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 4.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较为准确地制作扇形统计图.同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绘制简单的频数直方图进行数据表示与处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计算并准确地画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建立百分比大小和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初步的直观敏感度.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本环节有两个问题,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问题2让学生关注决定扇形大小的因素,为本节制作扇形统计图打下基础. 问题1:扇形统计图中的圆代表什么?每一个小扇形代表什么? 师生活动:让学生短暂回顾后回答问题,教师在语言的准确性上作必要补充. 问题2:在同一个圆中,扇形面积的大小和扇形张角(圆心角)的大小有何关系? 师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出圆心角的概念. 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之上的问题过渡,鼓励学生尽可能明确地回答问题,争取让学生提出圆心角的概念及圆心角的大小和扇形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认识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练习七》公开课教案_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理解,体会统计的作用,培养统计观念。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 2、让学生举例说明统计图的作用及价值。 二.练习 1、做课本第89页的第1题。 (1)读题,理解题意,看懂统计表。 (2)完成统计图,小组内教流。 (3)集体反馈。 (4)通过绘制的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5)回答课本的问题。 2.做第2题。 (1)实物投影出示统计图。 (2)说一说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回答课本的问题。

小组分工,合作解答。 小组反馈,集体订正。 3.投影出示课本第3题。 (1)观察第一幅图,想一想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全班交流。 三、考考你 1、下表是2006~2010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全班交流。 (4)算一算2010年城镇居民旅游人均消费比2006年约增长了几分之几? 2、出示第5题。 (1)两种电器销售量相差最大的是哪个月? (2)简单描述一年中冰箱销售量的变化情况。热水器呢? (3)冰箱和热水器的销售情况有什么不同? (4)哪种电器的销售量相对稳定一些? 四、实践活动: 1、一个小组的9个学生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同一个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如下。 (1)试估计这个物品的长度。 (2)与同伴交流

2、学校举行歌唱比赛,8位老师给同一位同学的打分如下。 (1)请采用一种方法给出这位同学合理的分数,并说出你的方法合理的理由。 (2)小组讨论交流。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如果歌唱比赛中你是评委,你认为怎样打分才合理公平?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课前准备:钟表,课件,教具 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 回顾旧知 1、物体的运动有??()和()。 2、平移和旋转都只改变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和()。 自主探索 1、钟面上指针旋转的方向就是()方向; 相反的方向就是()方向。 2、钟表上旋转一周是()度,12个时刻将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度。 3、从8时到10时,时针绕旋转点()方向旋转()度, 从11时到15时,时针绕旋转点()方向旋转()度。 4、旋转三要素指()()()。

合作探究 当横杆升起时,横杆绕旋转点()时针旋转()度; 当横杆落下时,横杆绕旋转点()时针旋转()度。 达标检测 基础性作业: 课本29页练一练1、2题(看课件)。 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方向旋转了()度。 提高性作业: 1、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如图,点P是线段MN上一点,将线段MN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度。 MPN 教学目标: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整理所学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一预习、质疑 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全班汇报 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质疑,可以表示赞同,可以补充,对发言的同学作出评价

教案 数据的表示(1)

§5.2.1 数据的表示—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表示。 2、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据的表示。 难点:选择一种适当数据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 解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 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 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 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 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 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 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 (2) 再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上扬趋势; 小小统计图表使长长的文字信息变得一目了然! (二)讲授新课: 1. 统计图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我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一些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非常直观地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为了更清楚和直观地感受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 (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2)从1952年到1980年这28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约3 800多亿元)。 (3)但自1980年以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 (4)尤其是在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期间,发展速度迅猛(共计增长了约7万多亿元)。 2. 统计图表----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五届奥运会上所获奖牌总数的情况:-----中国奥运奖牌回眸: 表中罗列了金、银、铜牌和奖牌总数这四栏。根据表中奖牌数总计一栏绘制的我国奥运健儿获取奖牌总数的折线统计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教案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平均数的再认识三部分,教材注重读统计图,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达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统计观念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但具备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材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如通过双手投球和单手投球活动来收集和整理活动中的数据,引出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反应投球情况;通过实际了解6周岁儿童的身高,求出平均数来确定乘车免费的高度;通过收集南北两地的气温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反应气温的变化。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并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问题,本单元的内容是对统计图功能的一次拓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能读懂统计图,再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1.在读统计表,并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2.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能从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数据,并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加深理解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平均数。 5.在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1.加强对比和沟通是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在教学时应抓住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区别使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1、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 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了解数学的价值。(试验稿: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