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双庙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我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大改进,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由于我班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着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新内容:圆,投影与视图和概率初步。

圆这章的主要内容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本章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

投影与视图。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投影”中,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三视图”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中,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是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概率初步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节通过幼树成活率和损坏率等问题介绍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总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3.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五、强化复习指导,分二阶段复习:

(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讲:

复习中依托《毕业班综合练习册》,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4、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二)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讲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六、教学方法与措施: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5、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通盘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作总复习计划;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7、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以“两头”带“中间”的战略不变;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导;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课时安排:

2016,2,25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4.1 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1 .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 重点 ) ; 2 .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特点 ( 难点 ) .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类型一】旋转的概念 下列事件中,属于旋转运动的是 ( ) A .小明向北走了 4 米 B .小朋友们在荡秋千时做的运动 C .电梯从 1 楼上升到 12 楼 D .一物体从高空坠下 解析: A. 是平移运动; B. 是旋转运动; C. 是平移运动; D. 是平移运动.故选 B .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图形的旋转即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1 题 【类型二】旋转的性质 如图,△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若∠ B = 100 °,∠ F =50 °,则∠ α 的度数是 ( ) A . 40 ° B . 50 ° C . 60 ° D . 70 ° 解析:∵△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 ABC ≌△ AEF ,∠ C =∠ F = 50 °,∠ BAE = 80 ° . 又∵∠ B = 100 °,∴∠ BAC = 30 °,∴∠ α =∠ BAE -∠ BAC = 50 ° . 故选 B. 方法总结: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 定点——旋转中心;② 旋转方向;③ 旋转角度.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4 题 【类型三】与旋转有关的作图 在图中,将大写字母 A 绕它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同时作出字母 A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的图案. 解: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 1 章有理数 1.1 天气预报中的数 1.2 数轴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 2 章走进代数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 第 3 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消元解方程组 3.4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 4 章直线与角 4.1 多彩的几何图形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4.5 角的大小比较 4.6 作线段与角 第 5 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5.1 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的整理 5.3 统计图的选择 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册 第 6 章实数 6.1 平方根、立方根 6.2 实数 第 7 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2 一元一次不等式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 8 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 幂的运算8.2 整式乘法8.3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 9 章分式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9.2 分式的运算9.3 分式方程 第 10 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 相交线10.2 平行线的判定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移 第 11 章数据的集中趋势 11.1 平均数11.2 中位数与众数11.3 从部分看总体 八年级上册 第 12 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 平面上的点坐标12.2 图形在坐标中的平移 第 13 章一次函数 13.1 函数13.2 一次函数13.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1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 14 章三角形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2 命题与证明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2.1比例线段

22.1 比例线段 一、选择题 1、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比例线段的是() A.2,5,6,8 B. 3,6,9,18 C.1,2,3,4 D. 3,6,7,9 2、如果a=3,b=2,且b是a和c的比例中项,那么c等于() A.±2 3 B. 2 3 C. 4 3 D.± 4 3 3、如果a∶b=c∶d,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b b= c+d c B. a-c c= b-d b C. a+c c= b+d d D. a-c a= b-d d 4、.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的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是某女士身高165 cm,下半身长x与身高l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5、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分别交11,l2,l3于点A、B、C,直线DF分别交11,l2,l3于点D、E、F, AC与DF相交于点G,且AG=2,GB=1,BC=5,则DE EF 的值为() A.1 2 B.2 C. 2 5 D. 3 5、 6、如图,在?ABCD中,AC与BD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EF∶AE 等于() A.1∶4 B.1∶3 C.2∶3 D.1∶2 7、.如图所示,F是?ABCD的边CD上一点,直线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ED EA= EF EB B. DF FC= EF FB C. FC DF= BF BE D. BF BE= CF AB

8、?ABCD 中,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EF 交AC 于点G ,那么AG ∶GC 的值为( ) A .1 ∶2 B .1∶3 C .1∶4 D .2∶3 二、填空题 9、.如图,△ABC 与△ DEF 相似,且AC ,BC 的对应边分别是DF ,EF ,则△ABC 与△DEF 的相似比是________. 10、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cm ,则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 11、已知 x y =23 ,则x y x y -+=________. 12、如果,则K=________. 13、已知实数x 、y 、z 满足x +y +z =0,3x -y -2z =0,则x :y :z =_______. 14、 如图,梯形ABCD 中,AD?//?BC?//?EF ,AE:EB =2:1,DF =8,则FC =________. 15、如图,点D 是△ABC 边BC 上的中点,点E 在边AC 上,且AO OD =13,AD 与BE 相交于点O ,则AE EC =_________. 三、解答题 1、以长为2的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取AB 的中点P ,连接PD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点F ,使PF =PD ,以AF 为边作正方形AMEF ,点M 在AD 上. (1)求AM ,DM 的长; (2)求证:AM 2=AD ·DM ; (3)根据(2) 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吗? a b c d k b c d a c d a b d a b c ====++++++++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1节整数和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 因数和倍数 1.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2节分解素因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法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2节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1节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 比的基本性质 3.3 比例

第2节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 第1节有理数 5.1 有理数的意义 5.2 数轴 5.3 绝对值 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 5.4 有理数的加法 5.5 有理数的减法 5.6 有理数的乘法 5.7 有理数的除法 5.8 有理数的乘方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10 科学计数法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 6.1 列方程

6.2 方程的解 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5 不等式及其性质 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节一次方程组 6.8 二元一次方程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 第1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 7.1 线段的大小比较 7.2 画线段的和、差、倍 第2节角 7.3 角的概念与表示 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 7.5 画角的和、差、倍 7.6 余角、补角 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 第1节长方体的元素 第2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 第3节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 第4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第5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随机事件学案

随机事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2、通过实验操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也就是说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试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不同,把下面的8个事件分类: (1)某人的体温是100℃; (2) 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3)太阳从西边下山; (4)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5) 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6)掷一枚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7) 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8)篮球队员在罚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 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有 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 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有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体会随机事件的含义。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三、练习: 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3)正月十五雪打灯; (4)掷100次硬币,每次都是正面朝上; 2、掷两枚骰子,你能说出一个必然事件,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随机事件吗? 3、李宁运动品牌打出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探究: 把4橙2白6个乒乓球球放入袋中,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1、这个球是橙色的还是白色的? 2、你能说出一个必然事件,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随机事件吗? 3、猜测从袋中摸球一次,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比较大?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数轴 1.3有理数的大小 1.4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有理数的乘方 1.7近似数 第2章整式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2.2代数式 2.3整式加减 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解方程组 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4章直线与角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的表示与度量 4.5角的大小比较 4.6作线段与角 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统计图的选择 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册 第6章实数 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 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8.1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 8.3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9章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相交线 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第11章频数分布 11.1频数与频率 11.2频数分布 八年级上册 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点的坐标 12.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第13章一次函数 13.1函数 13.2一次函数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命题与证明 第15章全等三角形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新)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2章整式加减 2.1代数式 2.2 整式加减 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5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6一次方程组与CT课件 第4章直线与角 4.1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4综合与实践浪费水资源现象七年级下册 第6章实数 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 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4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幂的运算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 幂的乘方) (14.1.3积的乘方) (14.1.4单项式乘单项式) (14.1.5同底数幂的除法) (14.1.6多项式乘多项式) 8.2 整式乘法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8.4 因式分解 8.5 综合与实际纳米材料的奇异特 性 第9章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相交线 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八年级上册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的点坐标 12.2图形在坐标中的平移 第12章一次函数 12.1函数 12.2一次函数 12.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13.4综合与实践一次函数模型的应 用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2命题与证明 第14章全等三角形 14.1全等三角形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 形 15.1轴对称图形(13.1.1轴对称) (13.2.1画轴对称图形) 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六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二章分数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二学期 第五章有理数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七章线段和角的画法 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 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九章整式 第十章分式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第二学期 第十二章实数 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 第十四章三角形 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第十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第十九章几何证明 第二学期 第二十章一次函数 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 第二十二章四边形 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 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第二学期 第二十七章圆和正多变形 第二十八章统计初步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六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 因数和倍数 1.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数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目录 24.1 旋转 第1 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第2 课时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第3 课时旋转的应用 24.2 圆的基本性质 第1 课时与圆有关的概念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2 课时垂径分弦 第3 课时圆心角、弧、弦、弦心距间关系 第4 课时圆的确定 24.3 圆周角 第1 课时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第2 课时圆内接四边形 2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 课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2 课时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第3 课时切线长定理 24.5 三角形的内切圆 24.6 正多边形与圆 第1 课时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4.1 旋转 第1 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1/ 13

1 .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重点) ; 2 .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特点( 难点) .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类型一】旋转的概念 下列事件中,属于旋转运动的是( ) A .小明向北走了4 米 B .小朋友们在荡秋千时做的运动 C .电梯从1 楼上升到12 楼 D .一物体从高空坠下 解析:A. 是平移运动; B. 是旋转运动; C. 是平移运动; D. 是平移运动.故选B .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图形的旋转即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1 题 【类型二】旋转的性质 如图,△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80 °得到△ AEF ,若∠B =100 °,∠F =50 °,则∠α 的度数是( ) 2/ 13

(word完整版)沪科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docx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 第 1 章有理数 第 6 章实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数轴 6.1平方根、立方根 1.3有理数的大小 6.2实数 1.4有理数的加减八年级上册 1.5有理数的乘除第 7 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 1.6有理数的乘方组 1.7近似数第 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第 2 章整式加减7.2一元一次不等式12.1平面上的点坐标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2图形在坐标中的平移 2.1代数式7.4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2.2整式加减第 12章一次函数 第 8 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第 3 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12.1函数 8.1幂的运算12.2一次函数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2.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3.2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4 . 1. 2 幂的乘方 )13.4综合与实践一次函数模型的应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4.1.3积的乘方 )用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4.1.4单项式乘单项式 ) 3.5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4.1.5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 13 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3.6一次方程组与 CT课件(14.1.6多项式乘多项式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2命题与证明 第 4 章直线与角8.2整式乘法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 14章全等三角形 4.1几何图形8.4因式分解 4.2线段、射线、直线8.5综合与实际纳米材料的奇异特14.1全等三角形 4.3线段的长短比较性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4角 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 9 章分式第 15 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形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第 5 章数据收集与整理9.2分式的运算15.1轴对称图形 ( 13.1.1轴对称 ) 9.3分式方程(13.2.1 画轴对称图形 ) 5.1数据的收集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2数据的整理第 10 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5.3等腰三角形 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15.4角的平分线 5.4综合与实践浪费水资源现象10.1相交线 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平行线的性质 10.4平移

最新沪科版初三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4.1 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1.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重点); 2.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特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类型一】旋转的概念 下列事件中,属于旋转运动的是() A.小明向北走了4米 B.小朋友们在荡秋千时做的运动 C.电梯从1楼上升到12楼 D.一物体从高空坠下 解析:A.是平移运动;B.是旋转运动;C.是平移运动;D.是平移运动.故选B.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图形的旋转即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臵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旋转的性质 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80°得到△AEF,若∠B=100°,∠F=50°, 则∠α的度数是() A.40°B.50°C.60°D.70° 解析:∵△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80°得到△AEF,∴△ABC≌△AEF,∠C=∠F=

50°,∠BAE=80°.又∵∠B=100°,∴∠BAC=30°,∴∠α=∠BAE-∠BAC=50°.故选B. 方法总结: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三】与旋转有关的作图 在图中,将大写字母A绕它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出旋转后的图 案,同时作出字母A向左平移5个单位的图案. 解: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以及平移变换,得出对应点的位臵是解题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7题 探究点二:旋转对称图形 【类型一】认识旋转对称图形 下图中不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解析:A.360°÷5=72°,图形旋转72°的整数倍即可与原图形重合,是旋转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旋转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360°÷8=45°,图形旋转45°的整数倍即可与原图形重合,是旋转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360°÷4=90°,图形旋转90°的整数倍即可与原图形重合,是旋转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把一个旋转对称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可据此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旋转对称图形.【类型二】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 如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它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按逆时 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 A.30°B.60°C.120°D.180°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整合提升密码专项(Word)

专训: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名师点金: 本章知识是中考的考点之一,在本章中,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性质、三视图与几何体的相互转化,以及侧面展开图、面积、体积等与三视图有关的计算等,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其热门考点可概括为:3个概念、2个解法、3个画法、2个应用. 3个概念 概念1:平行投影 1.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赵丽颖拿着一块矩形木板放在阳光下,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2.如图,王斌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 m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2 m.在同一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教学楼,所以影子没有全落在地面上,而是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0 m,落在墙上的影高为2 m,求旗杆的高度. (第2题) 概念2:中心投影 3.如图,一建筑物A高为BC,光源位于点O处,用一把刻度尺EF(长22 cm)在光源前适当地移动,使其影子长刚好等于BC,这时量得O和刻度尺之间的距离MN为10 cm,O距建筑物的距离MB为20 m,问:建筑物A多高?(刻度尺与建筑物平行) (第3题) 概念3:三视图 4.如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标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第4题) 如图是由一些棱长都为1 cm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 (2)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第5题) 2个解法 解法1: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 6.如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数字为该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第6题) 7.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明物体的形状,它共有几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第7题)

2020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安徽专版)期末测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某种工件是由一个长方体钢块中间钻了一个上下通透的圆孔制作而成的,其 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工件的左视图是( ) (第1题)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 .某个数的绝对值小于0 B .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C .某两个数的和小于0 D .某两个负数的积大于0 3.从某班学生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是女生的概率为3 5,则该班女生与男生的人数 比是( ) A.3 2 B.35 C.23 D.25 4.如图,点A 、C 、B 在⊙O 上,已知∠AOB =∠ACB =α,则α的值为( ) A .135° B .120° C .110° D .100°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5.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 ′B ′C ,设点A 的坐标为(a , b ),则点A ′的坐标为( ) A .(-a ,-b ) B .(-a ,-b -1) C .(-a ,-b +1) D .(-a ,-b -2) 6.如图,在△ABC 中,CA =CB ,∠ACB =90°,以AB 的中点D 为圆心,作圆 心角为90°的扇形EDF ,点C 恰好在EF ︵ 上,设∠BDF =α(0°<α<90°).当α由小到大变化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A .由小变大 B .由大变小

C .不变 D .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 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A .16π B .24π C .32π D .48π 8.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 cm ,母线长为6 cm ,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等于 ( ) A .24 cm 2 B .48 cm 2 C .24π cm 2 D .12π cm 2 9.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C =90°,∠BAC =30°,AB =2 3 cm ,将△ABC 绕顶点C 顺时针旋转至△A ′B ′C 的位置,且A ,C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点A 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 ) A .8 cm B .4 3 cm C.32 3π cm D.8 3π cm 10.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锐角三角形ABC 内接于⊙O ,BD ⊥AC 于点D , OM ⊥AB 于点M ,则sin ∠CBD 的值等于( ) A .OM 的长 B .2OM 的长 C .C D 的长 D .2CD 的长 (第10题) (第11题) (第13题) (第14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点A 、B 把⊙O 分成2∶7两条弧,则∠AOB =________. 12.箱子里放有2个黑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现从箱子里随 机摸出2个球,恰好为1个黑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13.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已知∠C =∠D ,则AB 与CD 的 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4.如图,△ABC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直线AE 是⊙O 的切线,CD 平分∠ACB ,若∠CAE =21°,则∠BFC 的度数为________. 三、(每题8分,共16分) 15.我们将能完全覆盖某平面图形的最小圆称为该平面图形的最小覆盖圆.例如 线段AB 的最小覆盖圆就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 (1)如图,请分别作出两个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