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优化学案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优化学案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优化学案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优化学案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

主备人:李慧枝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人物高超的说话艺术,理解文中人物的“言外之意”。

3.认识爱情的美好和崇高,懂得爱情的真谛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法指导

首先课前略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记叙的六要素;结合老师的思考题,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最后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1.作家作品

曾宏燕,女,上海人。出版有《爱,你准备好了吗?》、《今日“网”事》和《课桌上的玫瑰》等著作,被人们誉为“中国爱情教育首创人”。

2. 文体知识

本文的记叙文六要素是:时间:情人节;地点:教室;人物:老师和学生;事情的起因:“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给老师出了一个教育难题;经过:教师娓娓动听地讲解红玫瑰与情人节的来历,使学生认识到爱情的美好和崇高;结果:教师的“爱情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同,获得了成功。

3. 生字词汇

笑靥.绽.放殷.红提.防蕴.涵发人深省.左顾.右盼.奄奄

..一息

演绎.瞬.间萦.绕簇.拥惊诧.窃窃

..私语全神贯注

..意味

..深长

4. 语句理解

(1)“我惊呆了,当我迈进教室的瞬间。”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2)第6段,“我笑呵呵地说”后,为什么“教室里出现了瞬时的安静”?

(3)文中“我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4)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又不失时机地“还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这“礼物”是什么?

5. 修辞分析

排比

例如:教室里有了些许的骚动,有的互递眼色,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左顾右盼。

比喻

您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了您的宽厚,您的智慧,您的胸怀。

例如:我们原以为的暴风雨没有出现。

反问

例如:看到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何不将有关的文化传递给他们呢?

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

三、阅读探究

1.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课文标题改为“一堂成功的‘爱情教育’课”好不好,为什么?

3.“教室里出现了瞬时的安静”表现什么?“教室里的气氛也一下子轻松了”等又表明了什么?这些场面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四、质疑解疑

(1)人物眼神、神态、表情、动作的捕捉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请找出这些词句,并仔细揣摩人物此时的内心世界。

(2)请你从文中现场学生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或者谈谈处在青春期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呢)。(可以在班上口头交流)

第二课时

达标测评

一、填空

1.《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是,体裁是一篇。

2.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

3.西方的情人节是,而中国的传统是将作为情人节。

二、选择

4.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笑靥.(yè)惊诧.(chà)蕴.涵(yùn)

B.殷.红(yīn)骚.动(sāo)掠.过(luè)

C.绽.开(zhàn)气氛.(fēn)巡.视(xún)

D.慎.重(shèn)萦.绕(yíng)簇.拥(cù)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心悦诚服貌合神离

B.狂妄自大全神贯注毋庸置疑

C.忐忑不安不知所错欣喜若狂

D.受宠若惊奄奄一息感慨万千

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教室里有了些许的骚动,有的互递眼色,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左顾右盼。(排比)B.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复反问)

C.我又还给学生们一份意外的“礼物”。(比喻)

D.我们原以为的暴风雨没有出现。(比喻)

7.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情人节这一西方人的节日,不知何时,也成了中国人的时尚,更想不到竟也成了学生的节日.(说明)

B.好漂亮的玫瑰花呀!(抒情)

C.“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我笑呵呵地说。(描写)

D.我顺手把手中的那支玫瑰花放回课桌。(记叙)

三、判断题

8.当“我”发现学生课桌上的红玫瑰时,“我”没有指责他们,而是抓住机会与学生们进行了爱的对话,让学生知道怎样在情人节送红玫瑰。

9.看来,对学生的美育、德育教育是完全可以渗透到语文课堂甚至是日常生活之中进行的。

10.“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11.“你的涂鸦之作

....让我们耳目一新”一句中礼貌用语的使用是正确的。

《优化问题》教学设计

《优化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沏茶这一简单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懂得在同一时间内,对事情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情感态度:1、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常规训练:口算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题:请看大屏幕: 1只小猫吃1条小鱼需要1分钟,那么5只小猫吃5条小鱼需要几分钟?师:谁愿意说一说?(生:可能回答:5分钟或1分钟) 师:为什么是1分钟?(生:5只小猫同时吃只需要1分钟。) 2、揭示课题:师:能同时进行,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生活中是不是很多事情都可以同时进行呢? 3、课件出示。(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门铃声)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你们猜发生了什么事?(课件出示主题图)(生:来客人了) 2、师: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3、师出示教材104页例1.请同学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对这个课件演示加以说 明。哪个同学愿意尝试一下。 生:(小明的妈妈在和李阿姨聊天,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给客人沏茶)4.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谁来大声地读一读?(课件出示工序图) 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 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5.学生猜测需要多长时间。 6.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他想一想,哪些要先做?哪些可以同时做呢?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并算一算需要多长时间? 生:小组合作交流 7.汇报交流: 生展示。预设情况: ①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算式:1+2+1+8+1+1=14(分钟)师:还有更省时的方法吗?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学案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 技术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性质。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4.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5.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6.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1.理解技术的性质。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3.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考点一技术的内涵 自主学习 1.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的总和。 2.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技术具有、、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 a.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c.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3)技术与自然 a.利用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b.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应有合理的尺度。

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 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 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能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2.中国内地的免疫手段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效果最好的,去年初投入使用的禽流感——新城疫苗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中国最新自行研制的疫苗,既价格低廉又使用方便,可以用滴鼻,饮水,点眼等多种方式实施,减轻了免疫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的风险,更利于免疫工作的开展,这说明技术具有的作用。 A.保护人 B.发展人 C.防范人 D. 限制人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考点二技术的性质 自主学习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技术的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2)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3)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地历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是创造自然界从来没有的事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更新的需要。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标志是的发明。它带动的主要工业产业有: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的发明。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及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原子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兴起的新兴产业有:电子工业、核工业、

修改病句学案教案.doc

修改病句学案 《考试说明》要求:辨析并修改 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两大题型:辨析选择题(结合成语,选句填空一段文字为载体) 修改主观题(结合得体考点以应用文为载体)【2018年新增考试形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考纲》中规定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 2、过程与方法:给出知识点,讲练结合,逐步掌握。 一、高考题引路: 1、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有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二、总结基本原则: 总结方法: 三、课堂练习 1下面这段广告词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地方并加以改正。 我厂生产的这种型号的水泵,质量优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所欢迎。它广泛适用于城乡建设、工矿企业、农田水利、环保绿化。在今年全国同类型产品评比中,该水泵囊括了第一名。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它,选择它,喜爱它。 2、下面一段话有的地方有语法错误,有的地方用词不当,有的地方欠简明,请找出四处进行修改。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高二数学◆选修2-2◆导学案编写:刘方贵张晓丽审核:仇国宗陈兆平袁全升2011-03-21 1 建立数学模型§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教学目标: 1.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用 2.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一.创设情景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 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 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二.新课讲授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解决有关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与几何有关的最值问题; 2、与物理学有关的最值问题; 3、与利润及其成本有关的最值问题; 4、效率最值问题。 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需要分析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当的函 数关系,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通过创造在闭区间内求函数取值的情境,即核心问题是 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再通过研究相应函数的性质,提出优化方案,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导数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利用导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典例分析 例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如图 1.4-1所示的竖向张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128dm 2,上、下两边各空2dm,左、右两边各空1dm 。 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本节课精华记录预习心得:解决数学模型 作答用函数表示的数学问题 优化问题用导数解决数学问题 优化问题的答案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二、预习内容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如何用导数来求函数的最小

二、学习过程 1.汽油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阅读例1,回答以下问题: (1)是不是汽车速度越快,汽油消耗量越大? (2)“汽车的汽油使用效率最高”含义是什么? (3)如何根据图3.4-1中的数据信息,解决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2.磁盘最大存储量问题 阅读背景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现有一张半径为的磁盘,它的存储区是半径介于r与R的环形区域。(1)是不是r越小,磁盘的存储量越大? (2)r为多少时,磁盘具有最大存储量(最外面的磁道不存储任何信息)?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 阅读背景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建立利润y与瓶子半径r的函数关系。 (2)分别求出瓶子半径多大时利润最小、最大。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三、反思总结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收集一下各种型号打印纸的数据资料,并说明其中所蕴含的设计原理。【资料】打印纸型号数据(单位:厘米)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学目标: 1.要细致分析实际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设定所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y 与自变量x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列出函数解析式()y f x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2.要熟练掌握应用导数法求函数最值的步骤,细心运算,正确合理地做答. 重点: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一定要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去考察,不符合实际意义的理论 值应予舍去。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有()0f x '=常常仅解到一个根,若能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在x 的变化区间内部得到,则这个根处的函数值就是所求的最大(小)值。 教学方法:尝试性教学 教学过程: 前置测评: (1)求曲线y=x 2+2在点P(1,3)处的切线方程. (2)若曲线y=x 3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为3,求此点的坐标。 【情景引入】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例1.汽油的使用效率何时最高 材料: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的矛盾突现,建设节约性社会是众望所归。现实生活中,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汽车的每小时耗油量与汽车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如何使汽车的汽油使用效率最高(汽油使有效率最高是指每千米路程的汽油耗油量最少)呢? 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到汽油每小时的消耗量 g(L/h)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km/h )之间的函数关系g=f(v) 如图3.4-1,根据图象中的信息,试说出汽车的速度v 为多少时,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 解:因为G=w/s=(w/t)/(s/t)=g/v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求g/v 的最小值,从图象上看,g/v

五个学时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思想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读、演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音频、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相声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2、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 嗞嗞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 指名读。 师:“嗞嗞”是象声词,老式电话拨号声音。“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齐读。 3、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学设计)含答案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学设计)(1)(2)(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利用导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化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导数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历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以及科学认真的生活态度,并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根据实际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解决有关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几何有关的最值问题; 2、与物理学有关的最值问题; 3、与利润及其成本有关的最值问题; 4、效率最值问题。 例1(课本P101例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 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如图1.4-1所示的竖向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128dm 2,上、下两边各空2dm,左、右两边各空1dm 。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解:设版心的高为xdm ,则版心的宽为128 x dm,此时四周空白面积为 128512 ()(4)(2)12828,0S x x x x x x =++-=++>。 求导数,得 '2 512()2S x x =- 。 令' 2512()20S x x =-=,解得16(16x x ==-舍去)。 于是宽为128128 816x ==。 当(0,16)x ∈时,' ()S x <0;当(16,)x ∈+∞时,' ()S x >0. 因此,16x =是函数()S x 的极小值,也是最小值点。所以,当版心高为16dm ,宽为8dm 时,能使四周空白面积最小。 答:当版心高为16dm ,宽为8dm 时,海报四周空白面积最小。 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需要分析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通过创造在闭区间求函数取值的情境,即核心问题是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再通过研究相应函数的性质,提出优化方案,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导数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有情景设置(引课)、新课、巩固等环节,不做统一规定,是否选用表格形式自定。要写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以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和说明。注意:教学设计(教案)不同于教学实录。请教研员和一线的教师给下面的教学设计(教案)打分或评价。】 一、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动脑来选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思考。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画?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理念 1、架设教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让语文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显得丰富多彩,富于生趣。 2、倡导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示范读等)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句子,读懂课文,把握人物情感,切身体会到遇事善于质疑、思考、解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并树立起自信,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海边农村,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吹着海风长大的,对风特别熟悉,理解文中人物对话较容易,但语言的感受、感悟性还不够敏捷,因而在体会人物情感与心情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指导朗读为主,来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体验提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感与乐趣。 四、学习资源 跨越式资源网站(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打写创作的留言版。 五、教学设计 (四)、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学案教案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学习目标 1.经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过程,体会根据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法。 2.体验实际功率跟实际电压的关系,领悟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 3.会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功率。 课前准备 复习课本P74页实验:测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说明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画出电路图。 3.怎样正确地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4.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活动1:怎样知道用电器的电功率 说出你有哪些办法? 1. 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 。 活动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提出问题 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说明: 从生活走向物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用一个活动复习并引入新课 说明: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是九年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讨论: ①用 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 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 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②你能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吗? ③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根据灯泡是否发光,电 流表、电压表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④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 ⑵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 级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选择需要的器材,进而完善电路的设计。 指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制定出完整 的实验方案是本节的重点。引导学生与伏安法测电阻相对比,让学生明确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与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是根据公式设计实验测量物理量,所测物理量、所用器材、电路图、连接电路的方法、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3.播放古筝曲,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它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跟我读er(生读) 3.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我们之前学的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合而成的',但这位小er很特别,它是由 e和r组合在一起,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我们叫它“特殊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4.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5.师: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 出示:ērérěrèr 6.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生活来说话吗? ①老师上课经常说:“小耳朵,仔细听。” ②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③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 7.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eereue开火车读,齐读。 2.加入新成员的《拼音休息操》是什么样的呢?一起背一背吧!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w。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e、i、u、ü、ai、ei、ui、a、u、iu、ie、üe、er。 站要直,做要正,我们来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zi、ci、si、i、wu、u、e、ue。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3.下面的韵母都是双胞胎,看谁很快地认识认识它?比一比,读一读。 ie---eiei--eriu---uiie---üe 4.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没有写完的内容。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第3单元课时1教学设计

第3单元课时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3.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4.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三、设计思路 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学生根据物理对电流的认识,提出假设:有电子的流动,因此可能在电池里发生了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通过简

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验证这一假设。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展示图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我们平时所用的手电筒、计算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表等都需要用到电池。这些电池是怎样产生电流的呢? 【板书】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电池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与探究】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分析原因。 [实验1] 把一块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2] 把一块铜片插入稀硫酸里 [实验3]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锌片与铜片不接触)。 [实验4] 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与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5] 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3.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青春期学案教案

青春期学案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设计人:宁阳三中张大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青春期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学习重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学习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把男女同学分开,讨论:近来身体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例子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通过资料分析和练习1中图表,认识男、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讨论:资料分析中4个问题 (3)讨论:为什么青春期会出现遗精和月经的现象 2、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讨论,能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懂得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1)观察课本中插图Ⅳ-14,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怎样正确处理 (2)中学生中有“早恋”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讨论:怎样才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三、合作共建: 1、为什么说青春期是“黄金时期” 2、青春期出现遗精和月经现象是“倒霉”的事吗 3、练习第3题 四、系统总结: 五、诊断评价: 1、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显着特点。 2、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一般比女孩两年。 3、在青春期中,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女孩出现。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青春期正是学、长、树立、塑造 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把精力集中在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5、关于青春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身高迅速增长 B、体重迅速增加 C、、身体迅速发胖 D、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成熟

《1.4.1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导学案

《1. 4. 1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实际问题中的优化问题; 2.形成求解优化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 【学习过程】 、情景问题: 汽油的消耗量w(单位:L)与汽车的速度V(单位:km/h)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汽油的消耗量W是汽车速度V的函数?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是不是汽车的速度越快,汽车的消耗量越大? ②“汽油的使用率最高”的含义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来源:学&科&网] 例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 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如图1.4-1所示的竖向张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128dm2,上、下两边各空2dm,左、右两边各空1dm .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例2?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 ①你是否注意过,市场上等量的小包装的物品一般比大包装的要贵些? ②是不是饮料瓶越大,饮料公司的利润越大? 【背景知识】:某制造商制造并出售球型瓶装的某种饮料. 瓶子的制造成本是0.8兀r2分,

其中r是瓶子的半径,单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 mL的饮料,制造商可获利0.2分,且 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径为6cm. 问题:①瓶子的半径多大时,能使每瓶饮料的利润最大? ② 瓶子的半径多大时,每瓶的利润最小? 反思:如果我们直接从函数的图像上观察,会有什么发现? 例3.磁盘的最大存储量问题 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 磁盘是带有磁性介质的圆盘,并有操作系统将其格式化成磁道和扇区. 磁道是指不同半径所构成的同心轨道,扇区是指被同心角分割所成的扇形区域. 磁道上的定长弧段可作为基本存储单元,根据其磁化与否可分别记录数据0或1,这个基本单元通常被称为比特(bit) . 为了保障磁盘的分辨率,磁道之间的宽度必需大于m ,每比特所占用的磁道长度不得小于n . 为了数据检索便利,磁盘格式化时要求所有磁道要具有相同的比特数. 问题:现有一张半径为R 的磁盘,它的存储区是半径介于r 与R 之间的环形区域. ①是不是r 越小,磁盘的存储量越大? ②r 为多少时,磁盘具有最大存储量( 最外面的磁道不存储任何信息) ? 反思:如果每条磁道存储的信息与磁道的长度成正比,那么如何计算磁盘的存储量?此时,是不是r 越小,磁盘的存储量越大? 三、反思总结 1、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是怎样的?利用导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平面图形的认识 一 学案教案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1)线段、射线、直线(1) 【教学目标】: (1)理解点、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意义,了解线段、直线的性质,理解线段中点及两点间的距离等概念。 (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探索点和线的性质。 【重点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预习指导】: 1.你能完成下表吗 2.出示教材图6-1.提问: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你估计哪条路相对近一些?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更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请在图中画出这条路。 基本概念: 1.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其中,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线段: 射线: 直线:

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A B C D (1)图中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图中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请您分别表示出这些线段。 2.从常州到上海,共经过无锡、苏州、昆山三个车站,请问一共可产生多少种车票? 3读句画图: (1)过点A、B画直线AB (2)过点C、点D画线段CD.(也叫连结CD) (3)以E为端点过点F画射线EF。 (4)点A在直线l上,而点B在直线l外。 (5)三条直线a,b,c都经过点M。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过两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D .直线AB 和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一条直线上取5个点,可以确定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3.依据“射线AB 和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画图,其中正确的是( ) 4.在线段AB 上再添 个点,能使线段AB 上共有15条不同的线段。 5.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编写者:秦燕 B A C B C A C A B B A C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案张华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数学编写人:张华审稿人:张林 § 1.4.1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教学目标】 1、会解决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深入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 2、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并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过程】 ( 一 )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我们知道,汽油的消耗量 w (单位:L)与汽车的速度 v (单位:km/h)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汽油的消耗量 w 是汽车速度 v 的函数.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是不是汽车的速度越快,汽车的消耗量越大? ②“汽油的使用率最高”的含义是什么? 通过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并给出本节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 1)提出概念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 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 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 2)引导探究 例 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 优化问 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如图 1.4-1所示的竖向张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 128dm2, 上、下两边各空 2dm,左、右两边各空 1dm。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探究 1:在本问题中如何恰当的使用导数工具来解决最优需要?例 2.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①你是否注意过,市场上等量的 小包装的物品一般比大包装的要贵些?②是不是饮料瓶越大,饮料公司 的利润越大? 【背景知识】:某制造商制造并出售球型瓶装的某种饮料.瓶子的制造成本是 0.8r 2分,其中r是瓶子的半径,单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 mL的饮料,制造商可获利 0.2分 , 且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径为6cm 问题:①瓶子的半径多大时,能使每瓶饮料的利润最大? ②瓶子的半径多大时,每瓶的利润最小? 探究 2: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不用导数工具,直接从函数的图像上观察,会有什么发 现? 例 3.磁盘的最大存储量问题 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是带有磁性介质的圆盘,并有操作系统将其格式化成

24.2.2(第2课时)学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圆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内容,并会运用它进行切线的证明. 2.能灵活选用切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学习过程设计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1.圆的直径是15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1)5.5cm,(2)7.5cm,(3)15cm,那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1),(2),(3);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依次是,,. 2.你有哪几种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 1.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得出: 作图:在☉O中,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作直线l⊥OA,已知OA=r.那么,(1)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 (2)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 归纳: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并且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请依据上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切线的判定定理: 判断:(1)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总结:到此为止学习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共有: (1); (2); (3) .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画出圆的切线? 2.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3.已知点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点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求证:☉O与AC相切.

课堂小结 若证直线是圆的切线, 1.当该直线过圆上一点时,则连接,再证; 2.当没有指明该直线过圆上一点时,则过作,再证. 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1.如图,在△ABC中,AB=AC,AO⊥BC于点O,OE⊥AC于点E,以O为圆心,OE为半径作☉O.求证:AB是☉O的切线. 2.已知:△ABC内接于☉O,过点A作直线EF. (1)如图1,AB为直径,要使EF为☉O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出两种情况):①;②. (2)如图2,AB是非直径的弦,∠CAE=∠B,求证:EF是☉O的切线. 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学案与教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车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有机合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及碳骨架增减的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3)、能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及衍变关系,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2、过程与方法 经过合成路线的设计,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深刻体验有机合成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的认识。 教学重点: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及碳骨架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及衍变关系,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教学策略:引导多向分析、启发思考、练习强化 教学进程 【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的任务 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各种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

4.有机合成的原则 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 二、有机合成的方法 核心工作:①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 ②碳链的增长或缩短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双键的引入 a、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b、炔烃的部分加成 c、醇的氧化(羰基) ②卤原子的引入 a、烃与X2的取代反应 b、不饱和烃与HX或者X2的加成 c、醇被HX中的X取代了羟基 ③羟基的引入 a、烯烃与水的加成 b、醛、酮与氢气的加成 c、卤代烃的碱性水解 d、酯的水解 2.官能团的消除 ①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②消去、氧化或者酯化反应消除羟基 ③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醛基④水解或者消去反应消除卤原子 3.官能团的衍变 ①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 醇→醛→羧酸-OH → -CHO → -COOH ②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官能团数目发生改变 CH3CH2OH → CH2=CH2→ CH2OHCH2OH ③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等 CH3CH2CH2Cl → CH3CH=CH2→ CH3CHClCH3 4.碳链的增减 ①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 ②缩短:烃的裂化裂解、脱羧反应等 三、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 1.顺(正向)合成法(框图题居多)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其思维程序为: 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逆向合成分析法(使用广泛,题型丰富多变) 逆向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