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作为工科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长期扶持的重点建设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能否稳步提高。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我系近几年对高等数学教学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教学活动规范、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优化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和具有特色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突破,构建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且面向工科院校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满足了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多个层次教学系列的需要。

比如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数学课教学,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开设数学实验,将建模思想引入高等数学教学”等多项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创新项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各类人才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在力争全面提高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的成长。

经过近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更新了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及多层次的分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也初见成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帮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学数学转变为学数学和用数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补考率大大降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理工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素质的要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我们将高数教学的全过程视作一个系统,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出了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重新确定高等数学的基础地位与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培养目标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统一思想,认清开设高等数学的基本意义:一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必要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论的支撑;三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必要的基础。以此为依据,我们确定了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服务于素质教育,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统一认识后,便于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展开。

二.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

在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中强化目标意识,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把教学工作的各项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甚至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去,并规定相应的信息反馈和调节控制措施。在每周的教研会上,任同一门课的教师通报各自的教学进度及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作出及时反馈,然后要求求进行有效的调节,加强习题课的针对性,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进行讲评纠正,使学习质量得到适时的控制。

三.因材施教,实施并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多层次分级教学模式,极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升本之前,我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较为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特长,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招规模的不断增加,入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参差不齐,社会对学生数学水平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此我们从06级起对本科高等数学我们实行的是全方位的分层次教学,即教材分层次,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班级分层次。教材分层次就是把高等数学“高等数学A”(理工类)、“高等数学”(经管类)和“高等数学C”(城规)三门不同类别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不同的类别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材。为了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和当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根据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在教学

思路上的改革体现在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索,针对教学班级提出并实施了三个层次的分级教学,第一层次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后进行数学摸底考试,在本科生中选拔出一批数学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按理工类和经营类组成三个数学提高班,在此基础上,今年以又在提高班中设立了一个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班;第二层次是大量的数学水平处在中间层次的普通班;第三层次是在全校新生中选出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同学组成若干个补修班。(三个层次的人数比例大约各占14%、76%和10%左右)并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对提高班我们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拓宽、加深某些知识点,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启迪思维,开拓能力。对于中间层次的普通班教学以本科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实力。教学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讲授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针对补修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这一特点, 我们配备了教学经验丰富有耐心的老师,教学内容以工科学生必备的数学基础为指针。教学方法着重于基本内容的讲解,采用“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方法,加强典型习题的练习,确保大学数学核心知识点的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全方位、多种形式的分层次教学,使一部分同学能脱颖而出,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也使一部分原来基础差的同学不至于掉队,使全校的高等数学补考率大大降低。

四.建立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把高等数学教学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理学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校率先成立了“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每星期的周六、周日下午组织三至五名党员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义务辅导,对促进全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党委的支持下申报了“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校级课题,建立了党员在建设数学精品课程中长效机制,以党建工作带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把支部工作与教研室教学工作以及项目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也能使本支部的党员在工作中走在群众的前面,使支部党员增强使命感。我们组织三个由党员骨干教师挂帅的项目研究团队进行较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通过

团队的力量切实提高所有的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使高等数学课程达到国家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要求。

五.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打破封闭的教育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随着我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完善,我系积极争取赛尔毕博公司和院网络中心的支持,在全省率先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到高校的数学课教学之中,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以学生为主、优化学习方法,开展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增进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使数学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体验式、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对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做好高等数学教学的其他各项配套工程建设

首先做好教研室规范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高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力争使高数教学的全部动态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包括:

⑴新生进校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学生课外习题达标练习册、学生成绩考核及成绩分析规范、优生培养和差生的补差办法。

⑵建立了系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规范教师在教学运行具体过程。比如为了保障教学过程质量,组织教师编写或熟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各教学环节,如课后辅导答疑与阅改学生作业。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我们制定了系级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目标和细则、进行教学过程检查和督导、管理好本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过程。

⑶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性教学,开设数学实验课及数学建模选修课,加强实践性教学。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验部分。通过课内课外多种途径渗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开展长期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平台。

⑷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坚持不懈的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且我们每学期对本科的高等数学搞公开教学课,课后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和总结。

⑸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完备的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此学期高等数学教研室还对每位教师进行量化管理,制定了“高等数学教研室积分管理办法”,对全体教师实行积分制。

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青年教师的有关制度,在新教师培养上,实行以老带新,为每一位新分来的青年教师都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使他们能更快成长,使高数教研室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和优化。

⑺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改革评价内容与方法,及时监控学生学习质量。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数学实验纳入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我们从06级开始,在全校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中,增加了统一的期中考试,对学生的中期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馈,便于教师在后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避免出现那种到期末考试一次性算总帐,弄不好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

另外,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在学习后续课程的不同需求,在08年下学期先后邀请了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类的有关院系的领导及相关教师,多次召开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座谈会,通过征求意见、讨论和调研,了解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情况,掌握各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需求和深度的要求,为我们以后的组织教学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我们也准备针对不同的专业,相对固定一部分教师负责某专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能针对不同专业,分块收集、编辑与专业相关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内在学习动力。

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改进、实践、总结及应用,成果显著:

⑴通过多层次的分级教学的改革和应用,是对我院沿用已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激励,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包括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所有学生的发展。从考试成绩来看,我们从05级理工类专业86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5%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1,同时,从理工类A层次班10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2。通过对比,结果发现样本1中平均分为62.98分,而样本2中平均分为74.8分;8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在样本1中占28%,而在样本2中占42%;样本2中基础题和中等题目的得分率比样本1的略微偏高,样本2中难题的得分率56%要远比样本1中的11%要高的多。2007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全校不及格率32.22 %,全校平均分为66.8分,比2005年的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

率下降5个百分点,平均分提高了8分。2007级第2学期高等数学A(下)全校不及格率为30.41%,比2005年第2学期也下降了4.5个百分点。补差班的同学由期中的平均30.2分上升为46.7分。2008级第1学期高等数学A(上)不及格率为29.8%,平均分为67.8分。平均成绩根据有关统计在以前未进行分层次教学年度,全校学生的不及格率通常是在35%以上,而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后,他们的成绩有较大提高。

⑶在06~07学年第二学期,党员辅导站总计辅导答疑学生达381人次,基本解决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解决了学生遇到难题无处解惑的问题。党员数学辅导站通过个别答疑、集体答疑、学习方法讲座等诸多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促进了师生感情,为我校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尽了一份力量,经过几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党员辅导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了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促进了师生的感情;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考试的通过率。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院系领导的充分认可。

总之,我们在大学数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实验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建设、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改革措施,只是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某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改革的摸索中不断地前进,逐项落实全面完成高数课程建设的各项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途径。按预定的目标来优化高数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高等数学教研室2009.2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大块第六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的课程职能也相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和开发课程将成为我们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师也结合实际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现将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校将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校本研发的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

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确定了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责任单位的地位,让每个教师都行动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力,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 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内容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的规定,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写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跪拜于教科书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指导性纲要,国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他们站在国家课程标准这块基石上,鸟瞰着校本课程及所有教科书。 三、校本研发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就是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管他们的性别、智力水平和学习准备如何。我国过去的“升学教育” 只注意到少数考分高的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那些低分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当这些人毕业走向社会时,他们成了“失败者”。学校将大批“失败者” 推向社会,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又将由这些“失败者”来承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民的总体素质水平。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为,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希望你喜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中国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当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当重视学校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资料。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本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所以,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经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我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本事,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本事。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五年级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五年级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我们;一、首先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方面:;(一)工作思路;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转变教育;(二)主要工作;1.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我校根据上级关于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要求,首先组;2.精心准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在认真学习相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富强学校 2013.5 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我们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收到一定的实效。现将本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及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首先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实施方面: (一)工作思路 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落实校本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制定计划,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主要工作

1.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 我校根据上级关于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要求,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通过学习,认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依据;明确校本课程的涵义及其应具有的特点;知晓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念及意义。进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基础。 2.精心准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我校认真研究,转变观念,挑选精英、骨干人员,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成立了以姜校长为组长,以刘校长、冯主任为副组长的研发小组。 3.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确立校本课程的内容,并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我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于是,我校适时结合实际,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人员认真研究,制定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学校的各种设施建设日渐改进,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各类教师人才俱全。从学生角度看,有特长的学生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于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经过认真考察,精心研究,最后确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为艺体类的课程有:葫芦丝、巴乌、剪纸、乒乓球、速滑,学生德育、安全方面有:学生安全常识、团结友爱教育学生对这些校本课程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探索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根据精品课程要求,我们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师资团队建设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师资水平,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特别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即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一位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做到评帮和指导不间断。同时,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自身的教学水平。 2. 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实验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 鼓励青年教师开设其他数学选修课及特色讲座,增加教学实践机会,同时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多参加高等数学研讨会、年会等。 二、教材建设 教学大纲方面,为了更加适应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们在原有本科微积分理论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细化、深化。例如,在教学

过程中增加部分例题与习题的难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入一定数量的证明题,通过此方法可以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教研组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首先,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对与各专业的应用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调整,保障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更加注重了应用。目前,针对我院实际情况,教研室已开始编写主要面向经济、金融、管理等本科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 三、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方法 1. 强化案例教学。我们把与专业背景联系较为紧密的经济应用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学中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介绍理论知识后,适当引入经济问题中的实例,结合数学思想和方法给出解释,开阔学生视野。 2.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贯穿到编制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中。例如,在讲授新知识时,采用系统教学法;在章节总结教学时,采用技能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时,采用心理障碍排除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采用设问情境法;用于习题课教学时,采用参与教学法。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提供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W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习,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内容的教材。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研究(doc 7页)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的探讨 傅平董丽花 摘要:分析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就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它是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三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随着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六个独立要求,各独立学院逐步从母体分离自主办学。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既能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但是,如何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架构、设计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这里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简单化。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是简单的降低各项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二是类同化。把对本一、本二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母体高校的照搬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上,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也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笔者结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的架构提出几点看法,以供探讨。 1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突出问题 1.1 缺乏独立且完善的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生产物,目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还不是很长,各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

管理等方面大都会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在发展初期,一般都会照搬母体高校一致的课程体系。这和独立学院的“独立”极不协调,更不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问题或矛盾在所难免。举例来说,由于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的差距,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难以完成与母体学校一致的教学内容,于是往往采取简单的删减课程内容,生硬的拼接教学体系等方法,以应付教学常规的需要。很明显,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基础性与严密性,结果是学生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真的要用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会应用,也给后继的专业课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同时,又因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各专业教学而编写的合适教材,独立学院大都采用和母体高校一致的教材。这样做不仅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一些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更增加了畏惧和排斥的心理。 1.2 教学内容和体系一成不变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理论的严密性,这不仅不能适应适应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且也超出独立学院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学工作者们对数理课程的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尝试。但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经典较多、现代不足,分析推导较多、数值计算较不足,运算技巧较多、数学思想不足。目前,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一般也只是对教学内容机械性的删减和增加,即删去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内容,增加一些习题的练习。比如,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一些定理的证明都被删去不讲,只教给学生定理结论和其简单应用,这样做看似降低了学习难度,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反而使学生陷入模仿和死记的深渊,更本谈不上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数学的思维方法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2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不够独立、不够完善,也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构建的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2.1 坚持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原则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到高等数学课程,则是以培养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修订版

初中校本课程建设与实 施工作总结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总结 邵原二中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逐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办学自主权创设了广泛的空间,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的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展台,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的极大热情。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将我校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我校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到适应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充分发挥的需要;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有利于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课程建设目标 (一)、学校课程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多层化。从培养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建设和完善学校创造教育课程、艺体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合唱队、舞

蹈队、篮球队)、主题节日课程(教师节、国庆节、清明节、端节节)和学校三大教育(感恩教育、目标教育、养成教育)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行、人格、习惯形成和发展的经历,提升师生道德水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构建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实践体验型课程体系。 (二)、通过课程设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优秀二中人。 (三)、通过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具有“奉献、智慧、求实、创新”精神,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三、我校校本课程制定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自主开发的课程。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先让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开设申请,再由学生自愿报名选择。这样一来,课程开设与学生选课成了供求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二)、多样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王晓玲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各类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与工具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我校各类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根据高等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和校级精品课的标准,2004年我部开始着手制定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其目的是使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上一个台阶,把高等数学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良、教学文件完备、教学设备先进的精品课程。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用2年左右的时间,研究确定基本适应我院各专业高等数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大纲与要求、习题库系统、试题库系统、主教材、辅助教材、学习方法指导等。逐步将优秀教师的讲稿、教案、教学录像片等做成电子资料上网,形成网络资源。 1.建立各专业高等数学习题库与试题库 2.自制一套符合我校专业特点的电子教案 3.编写各专业高等数学辅助教材或练习册 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与标准 按照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结合我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状,提出了近阶段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与标准是: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最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教师素质优良、结构层次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1.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具有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建立一支对高等数学内容领会深入、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风严谨、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骨干队伍,争取教研室70%以上成为教学骨干。 3.拥有掌握本专业范围内容数学发展动态,具有本专业内科研主攻方向,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骨干,带动教研室工作开展。 4.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个梯队状况良好、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团结协作的教学群体,达到高、中、初级教师人数比例3:2:5。中青年教师中70%以上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 (二)提高群体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规范化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是备课、讲授、辅导、作业、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反映,也是教书育人及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体现。 1.制定教学过程规范,包括授课计划规范、理论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规范、作业辅导规范、考试考核规范、教书育人规范,把提高群体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2.落实备课规范,提高课程授课计划质量。教师备课必须要钻研大纲,研究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授课计划要体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3.建立优秀教案档案,促进群体教案水平提高。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两份优秀教案(教研室指定一份,个人推荐一份)教研室通过评定,交流后存档,逐步提高整体教案水平。 4.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争取最佳教学效果,课堂讲授必须执行课堂授课规范,做到内容熟练、概念准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例清楚、语言精炼、板书工整且布局合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020年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在上学期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加强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利用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上网学习等方式,使全体教师重新确定课程理念,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使教师由教材的使用者转达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关注人的发展、充分利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通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使教师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的设置: (1)指导思想:

独特性: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爱好及本校的课程资源,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贯穿本校的办学理念,设置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依据校本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编写教材。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写出了教学反思,在校本课的授课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校本课程设置: 我们的"金苹果" 英语奥林匹克辅导 英语训练营 图象处理 演唱技巧训练 素描入门

乒乓球技术 健康与安全教育 校本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我校在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选择以"乒乓球入门""舞蹈基础""书法绘画"为突破口,加大艺术教育工作的力度,努力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先后建立了音体室、美劳室、舞蹈室、活动室、展览室等专用教室,添置了四台乒乓球案、乒乓球入门知识相关书籍、书法绘画方面相关书籍、石膏像、画板、笔墨纸砚等设备,创造实施艺术教育条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的教师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高,对校本课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及时解决。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在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选择以"乒乓球入门""舞蹈基础""书法绘画"为突破口,加大艺术教育工作的力度,努力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担任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的教师工作积极性高,对校本课的实施

校本课程总结(学校相关)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紧张而愉快的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年的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是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都从中学到了知识、经验。同时也学到了珍惜。感觉收获非常大,现总结如下: 一、循序渐进,注意校本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相互衔接 搞好校本课程,老师要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前,给学生介绍校本课程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学习校本课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 二、转变观念,钻研校本课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课程在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探讨、学会观察。我们教师也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法。例如关于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学生能够闻得到、看得见,教起来也容易得多,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观察、探讨,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通过校本教研,我深深地体会到,校本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

应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融进校本课程,重视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学校、教师们更注重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作用。 四、开展校本课程的的目的(现实意义)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总结一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近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习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习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

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习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升

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范文 经过将近2年的《武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我们在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发现不足、改进不足、反馈,充实,在校本课 程得到完善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以便今后借鉴。 1、选编教材需要逐步调整、完善、补充 有一句广告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性,最初编撰的《武术校本课程》我们自己看了都不满意,反反复复多次交流,采集资料,进行筛选,力争做 到科学、准确,并结合我校师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取 必要的、有参考价值的知识理论,编制成对学生、教师可用的教程。在教程实施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从学生的 兴趣需求出发,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 学生爱看、乐学,并不断根据上课情况逐步调整、完整、补充教材 的科学性与完整系列性。 2、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调控指导。 武术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在实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校本课程管理小组进行 过程性指导。同时发挥群策群力,突破这个瓶颈。 3、实施“不一样的我”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 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校本课程对学生来说,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我校选择校本课程无论是形体礼仪、经典诵读、沐浴书香,还是漫

溯常州、创新实践,都能唤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 幽默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充满生机 与活力。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不一样的我”教学策略, 注意教法灵活多变,使学生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突显实小特色。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以 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 生讲,动手练,再讲,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 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 学生学有所长,更多的特长生不断出现。 4、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实施到一阶段时,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举办读书节、首届棋类大赛等,极大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热情, 同学们积极参加,尽显自身风采,把校本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5、积极参与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已二年多,我们开发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课程读物。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不足的清醒 认识。具体体现在: 1、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 有更新的需求。 2、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 注重语数等主科的学习。 3、有的同学只适应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4、评价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实施。 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的 满足学生。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

数学教研室“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非数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标准,根据《浙江树人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浙江树人大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部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前阶段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经验,特制定了基础部基础部数学教研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其目的是数学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文件完备的优质课程;同时把数学学科建设成为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基础学科。 一、数学教研室建设总目标与指导思想 1.数学课程建设的总目标: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辅导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优化队伍结构,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文件,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2.学科建设总目标: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出数学学科研究方向,分别是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最优控制理论。应用数学方向主要是依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展复杂网络计算和粒计算理论研究;运筹学与控制方向主要开展群体多目标决策、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多目标最优化、复杂系统理论。 二、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与标准 (一)大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个梯队状况良好、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中50%达到博士学历。 2.选择和培养部分骨干教师从事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形成大学数学竞赛指导、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3.实现教学过程规范化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是备课、讲授、辅导、作业、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反映,也是教书育人及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体现。 (1)建立优秀教案档案,促进教学团队的教案水平提高。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两份优秀教案(教研室指定一份,个人推荐一份),教研室通过评定、交流后存档,逐步提高整体教案质量。 (2)执行作业、辅导规范,做到统一作业要求,保证课内外学时比不低于1:1,《高等数学》(A,B,C)课程作业至少完成300个习题以上,《高等数学》(D)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50个习题以上,《线性代数》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00个习题以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00个习题以上。教师作业批改量不低于二分之一。 4.建立主、辅教材体系,实现辅教材系列化

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小学生礼仪》校本课程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习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小学学校中的重要性。现将校本《小学生礼仪》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习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习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纸艺》校本课教学总结 在我校开纸艺校本课这已经是第五个学期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塑造技法都较前两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作品质量也较前两年有了质的飞跃,现将本学期纸艺课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我的带领下,目前,我们已经从原来的简单的笔筒制作、储蓄罐制作、花瓶制作、纸花的制作到现在的人头浮雕的制作。纸艺校本课已经从原来的小打小闹不断走向成熟,通过过程性的学习,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又养成了做事有准备、有条理、大胆细致灵活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本学期,我们的雕塑作品已经从做简单的小动物发展为做一些有趣的人头浮雕,通过欣赏浮雕作品、观看制作方法、讲解人体脸部结构等,使学生对纸艺人头浮雕的制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我校的纸艺校本课从最初的小打小闹不断走向成熟。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渐渐学会了动手、学会了制作、同时还学会了创作。孩子的想象力往往是纯天然的,最具想象力的,也是最无拘无束的。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在这一学期逐渐学会了人头浮雕的制作,并从最初的无表情人物的制作到表情丰富的人物头像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最无拘无束的。在他们的手下做出的作品往往会给人很大的惊喜。当然,这一切和我正确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在最初的学习中,学生学得很艰难,为了激起学生的

兴趣,我先让学生塑一些简单的人物,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观察,加上各种表情,使学生的作品越来越走向成熟。 一个课程在真正实施的时候我才发现,实际操作真正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场地、材料、操作细节、操作模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系列难题。在教室里上课吧!作品做不完怎么办?即使做完了作品一时干不了怎么办?这些问题接踵而来。一个学期下来,虽然学生做出了很多作品,但是我感觉很累,操作很难。怎么办呢?面对这些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尤其是上学期搬到新楼之后,场地变得宽展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用品的浪费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每个学生都自己准备胶水泡纸浆,放入胶水的比例不一,而且浪费严重,学生忘带学习用品的现象严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我决定让学生每人交一瓶胶水供学生统一使用。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只需带废纸的情况下到美术室上课,作品做不完留在教室由下一个班继续操作完成,胶水一律由我代为提供。学生在美术室上课完全可以抛开其他的顾虑一心一意投入到校本课学习中去。即杜绝了浪费,又保证了教学质量。这一个学期校本课就取得和很大的成果,在校园艺术节上学生的作品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眼球。更使我增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力和勇气。 为了更好地做好纸艺校本课工作,我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促进知识结构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

高等数学建设规划

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建设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和学位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并使多数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包括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使50 %以上的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争取三年内有3~5名教师成为我校的教学名师,1~2名教师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 2.本着应用为目的,制订适合我校学生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和实施细则;编写面向本科学生的教材(正在进行)、教学辅导书和练习册,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和课件; 3.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实践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实验课的建设与改革,编写出版一本有特色的数学实验教材,进一步探索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数学实验课规范化,处理好数学实验课与数学建模课的关系,开设综合性的开放型数学实验,实现实践性教学的层次化,使数学实验课成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规范化的广受广大学生欢迎的课程; 4.逐步充实和完善网上资源(如:在线练习、在线答疑、留言讨论等),利用互联网,将高等数学教学资源网络化,供校内外师生学习交流; 5.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丰富教学手段。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改革、实践,使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定位问题关系到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数学课作为文化课,要让学生接受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教育。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作为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数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李大潜院士指出:“整个数学的发展史是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交融在一起的。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数学不仅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一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是解释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支柱。数学教育对于启迪心智、增进素质、提高全人类文明程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得到空前普遍的重视。”数学素质是一种文化素质,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往往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也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人文情操。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是狭义的就业教育,依然要体现马克思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 数学课作为基础课,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性素质为己任。“数量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公民基本的素质和能力,他们能帮助公民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际上,数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的符号与句法、词汇和术语已经成为表述关系和模式的通用工具。”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一方面要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为专业课服务,保证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可以被结构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技能(其范围可以理解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划分的范围)、行业通用技能(其范围要宽于职业特定技能,可以理解为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与核心技能。核心技能是范围最宽、通用性最强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的影响极其深远。经我国专家确定的核心技能包括八个大类: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运用。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在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与保持高等教育的教学层次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等数学人才培养计划 一、人才培养方法 1、现代社会,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基础和工具,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开设,重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为进一步落实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高等数学》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的能力,加强《高等数学》同不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融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遇到的问题,有必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