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2012年5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12第35卷第3期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Vol.35No.3·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霍国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北京100049)

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并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得到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其中缺乏理论指导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对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成果的系统检索和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我国首次正式提出的,大国崛起通常与其抓住了特定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密切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全球范围内因突破性技术创新催生的具备构成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期产业,遵循产业生命周期发展规律,适用模式包括科技创新与市场内需双轮驱动模式及集群发展模式等,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自主创新、集群发展、价值链延伸、市场培育、国际竞争、风险控制等七个方面,其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更多取决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关键成功因素;产业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2)03-0229-11

2008年,源于美国的“两房危机”以及“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为了顺利渡过或化解这次危机,各国纷纷出台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期望挽救危机,另一方面期望通过创新布局谋求实现后危机时代的领先。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从积极的层面考虑,这次危机对于我国而言也是一次机会,我国政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高屋建瓴地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和加速我国的产业转型,构建后危机时代我国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然而,构想和规划是一回事,执行和成效是另一回事,要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需要从理论上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关键成功因素等问题,从而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导,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与进程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果断提出并实施了4万亿投资计划,在2009年的一年时间内出台了10个行业振兴规划和批准了12个区域振兴规划,其密度之高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无前例,但这些经济刺激方案针对的主体是我国现有的战略产业,目的是使我国经济尽快走出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对历次经济危机的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新的应对经济危机的思路。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就指出,经济危机会破坏一些产业,淘汰一部分落后产业,但也会催生出另一些新兴产业,而且“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1]。机遇通常与挑战并存,经济危机会迫使很多国家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点的选择以及发展状况又会极大地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振兴,也关系到后危机时期各国国家竞争力和世界经济格局。经济危机通常也是产业重组和产业转型的最好时机,会伴随着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新兴产业的集中出现。那些在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选择了正确行业发展方向、且能够促使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在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巨大的优势,从而也能够快速提升国家竞争力。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我国领导人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构思。2009年9月22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就

收稿日期:2012-0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11&ZD1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国家竞争力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Y0180111A9)

作者简介:霍国庆(1965-),男,山西阳城人,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核心竞争力、领导力、知识创新方面的研究。

922 DOI:10.13451/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2570667.html,ki.shanxi.univ(phil.soc.).2012.03.041

新能源等七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会议公告中,该七大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确定现阶段应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10月10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10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重申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场和决心。

由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发布恰逢十二五规划制定时期,我国各地政府部门都竞相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了本地区的十二五规划。据笔者负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课题组(以下简称本课题组)对全国22个省(除台湾)、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及其地级市(包括自治州、地区等333个地级区划)进行的先期研究显示,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16个省级行政区的规划涉足了全部七大产业,福建、四川、新疆等8个省级行政区的规划涉足了其中六大产业,其他省级行政区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系统规划。

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中,有292个地级行政区不同程度地规划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87.7%。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布局最多的产业是新能源产业,有248个地级市,占比74.5%;其次是新材料产业,有227个地级行政区进行了布局,占比68.2%;而布局最少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只有76个地级行政区进行了布局,占比22.8%。需要说明,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信息主要是从各地政府网站上获取的,部分地级行政区特别是西部地级行政区的政府网站未发布相关信息,换言之,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可能还要广泛。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达15%。但根据本课题组掌握的数据,全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的目标要高于国家目标,如:湖南力争在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 的20%,福建和陕西2015年的产值目标比重达15%,甘肃的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12%,河北、山东、广东的目标是10%,河南和宁夏的产值目标占比为8%,贵州和广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目标是6.25%和6%。部分省级行政区还对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产值进行了规划,如江苏省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要达5万亿,安徽计划达1万亿,江西达1.5万亿,湖北达1万亿,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深入分析,如此宏伟的目标固然令人振奋,但其中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会不会出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跃进”呢?

无论如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掀起了我国各地新一轮的产业竞赛。根据本课题组初步掌握的数据,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布局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同构、盲目攀比、重复投资、项目拼凑、人才缺乏、理解不到位、条件不具备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准确理解和认真执行国务院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和策略研究,为各地方兴未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本课题组首先利用“Google Scholar”进行关键词单独检索以确定相应中文关键词的英文标准专业对应用语,然后对“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包含关键词“新兴产业(emerging industries)”、“战略产业(strategic industries)”和“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的外文文献进行检索,结果发现,国外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的标准用语,搜索到的79篇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绝大多数为中文文献中的英文摘要翻译。接下来本课题组应用上述英文关键词对ABI全文数据库进行组合检索,从搜索结果来看,没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相关的文献。本课题组还对CNKI 中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文献共有815篇,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内涵、产业的选择及发展所需的条件、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各主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发展现状等问题,大多数是2009年之后发表的。

为进一步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中英文文献信息导入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剔除重复和无关的文献,共得到573篇文献,需用说明,这些文献大多数为中文文献,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利用RefViz 软件对573篇文献进行聚类处理,结果发现,文献分

03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布最多的有5组主题词:组1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边界/管理,组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务/理论/市场,组3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模式/条件,组4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政府/政策,组5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发展/产品。在接下来的研究综述部分,本文将根据聚类结果,从这五个方面对相关文献分别进行综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和管理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边界和管理的文献共有79篇,聚焦的主题词为战略、边界和管理,主要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尚无统一定论,国内外有关机构和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如表1所示,其中,国外学者所谈的主要是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

表1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机构和学者界定

《决定》[2]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

万钢[3]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首先,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其次,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

Blank[4]新兴产业是充满未知性的产业,通常由一个新的产品或创意所形成,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如对产品的需求、潜在的增长潜力以及市场条件都不确定,而且没有原有的轨迹可循。

Claude-Gaudillat[5]新兴产业的界定要符合四条标准:(1)与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相关联;(2)创新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3)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4)具有高不确定性的特征。

Teece[6]战略产业具有规模和范围经济、学习型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和网络经济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华文[7]“战略性”指这些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极强的拉动效应;“新”是相对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服务或组织形式是以前没有的;而“兴”就是指刚刚崭露头角,未来可能会高速增长,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

章勇[8]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作用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李伟锋[9]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新兴产业。它具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可能成为国家或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等特征。

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10]是指基于新兴技术,技术含量高,出现时间短且发展速度快,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具有较大溢出作用,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最终会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业态形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刚开始兴起、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含量高、产品价值高的先导性产业,是综合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友好性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导向性产业,是吸纳新就业、社会效益好的依靠性产业,是保障政治、经济与科技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于淑娥,张炳君[11]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四大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蒋震,梁军[12]是指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战略地位,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深远意义的新型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高新技术特征。第二,市场需求稳定,综合效益好。第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

综上所述,学者们都是从战略性和新兴性两个方面来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其战略性而言,是指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形成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就其新兴性而言,是指以新兴技术为基础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孵化期或成长期的产业。引申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指国家层面的战略性产业,无论学者、政府管理者还是企业家都应该以此为准绳来考量、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是随意曲解、整合和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务模式与市场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务发展模式及市场的文献共有72篇,聚焦的主题词为业务、市场和理论。王利政认为,如何选择合适的业务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1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未来指向性的产业,构建有效的业务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迫

132

第35卷第3期霍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课题。应该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自主创新模式,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而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模式分别有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14]。

鉴于特定的内涵和属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能沿袭传统产业的业务发展模式与战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沿袭传统产业粗放型扩张老路的风险、在低端环节竞争过度、自主创新积累能力低和政府介入过度等。因此,由单纯的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向国家价值链(NVC)转型,形成GVC和NVC高端竞争优势,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创新[15]。

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经验表明,本土需求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母国市场效应”可促进现有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国内市场规模及市场潜力为新兴产业企业带来持续创新和升级的压力;产业选择范围大可以带来标准多元化优势。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利用我国市场特殊性突破“微笑曲线”的枷锁,促进供给侧为主的产业政策转型,获取黏性信息降低新兴产业企业市场风险;适当防止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市场的侵蚀。[16]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必须立足国内市场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敏锐捕捉国际市场变化新趋势,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17]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协调,发挥“市场规律的决定作用,政府的先期引导作用,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国际合作的桥梁作用”,力争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从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

综上所述,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科技与管理创新及其决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市场或者说内需的规模与强度。引申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更主要的是自主创新和内需驱动的产业,探索、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需要重点从这两个方面切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与条件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标准以及发展所需条件的文献共有49篇,聚焦的主题词为选择、模式和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要素包括关键技术、制造成本、资源禀赋、产业体系完整性、土地、人才、市场需求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有多种模式:一是依靠市场机制,不需借助外力的干预与协调,以美国为代表。这一看法与古典经济学倡导的自由经济传统相一致,即市场的竞争与供给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问题也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政府没有必要进行规划并给予其扶持政策,政府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并不如市场更具权威性。二是以前苏联与东欧等国学者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完全可以依据国家政策而无需依靠市场机制。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自发调节能力的同时,政府积极进行干预,主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19]。

产业升级应当采取非平衡与平衡发展相结合、以非平衡发展为主要途径的发展战略。实践中,非平衡发展须依托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各产业循环交替上升发展态势。主导产业的概念最初由Hirschman提出,他认为,在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标准”[20]。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对其他产业会产生较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Ros-tow首次明确提出主导产业系统概念,他的主导增长产业定义强调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创新的力量[21]。

筱原三代平认为,“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两个最基本的选择标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从需求的角度着眼,表明了随着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商品的社会需求增加的幅度,即说明了市场需求的大小。对正常商品而言,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愈大,则市场容量愈大,产业发展的潜力也就愈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业。[19]“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指以各产业综合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作为选择标准,选取综合生产率提高得快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综合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也就是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能够促进国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周叔莲曾经提出了诸如“瓶颈基准”、“平衡发展基准”、“协调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高附加值基准”、

23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技术进步基准”、“边际储蓄率基准”等标准。[22]在纷繁的基准标准下,几乎每一个产业都可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需遵循几个原则:坚持技术前沿性与适宜性统一的原则,市场容量原则,产业关联效果基准原则,产业集群原则。现代产业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已不是单个产业部门,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19]。

钟清流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找准方向,不应以投资优先,而应以激活创新动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创造成长条件优先。政府工作重点应放在用机制设计激活发展的内因条件,并以调控政策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2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内因条件是:雄厚的教育基础,创新主体(产学研)强大的自主创新动力及相应的创新能力(产业基础、技术水平、研发能力);而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外部条件是规范的市场、有效的资源配置、良好的政策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课题组在论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时指出,技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总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已较为扎实,资源条件较好,政策环境也在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24]。

贺正楚等结合战略性新型产业的特点和主导产业理论,运用实证的方法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模型,认为政府支持、资源环境、市场需求、战略新兴性等五个方面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至关重要[25-27]。

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或者说发展条件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产学研机制,三是现有产业基础,四是本土市场需求,五是政策机制。进一步分析,这些标准确实有利于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宏观成分与理论色彩偏多,需要进行具化和量化处理。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与政策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与政策的文献共有45篇,聚焦的主题词为竞争、政府和政策。钟清流提出,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应充当组织引导者身份而非主攻手角色,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用机制设计创造或激活发展的内因条件,调控政策并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应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摒弃政府主导式重引进、盲目投资、大干快上而轻机制设计和政策调控的倾向。[23]万军在研究总结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由于高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由政府主导产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做法不可取;政府不仅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技术攻关,而且更要考虑技术的市场需求;政府应定位于创新的制度安排[28]。

陈洪涛等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法律促进、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管理制度,税收政策、人才引进、人员合作等激励政策,信息扩散、需求引导、基础设施等市场环境建设,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独特作用。[29]张少春指出,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属于弱势产业,在市场调节的前提下,政府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应发挥宏观指导、政策激励诱导和必要的组织协调等作用。[30]钟清流认为,政府可以利用其整合资源的优势,通过财政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但因政府决策远离技术前沿和生产一线,决策失败的风险较大,如果政府干预过度后果会更严重,而企业的创新驱动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源。因此,政府的角色在于加强教育投入,培育创新主体的能力,通过规范市场和强化宏观引导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23]。

厉以宁在“投资是工业化第一推动力”的命题下,研究了西欧各国政府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经营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在物质资本方面,政府主要投资于某些行业的工厂建设,包括军事工业、新兴产业和国内不能自给的行业,并采取国有或国家控股方式;在人力资本方面,政府主要投资于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以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在社会经营资本方面,政府主要投资于如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为工业化提供更多的社会经营性资本。[31]张少春研究了19世纪60年代,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采取的政策措施:第一,根据国情制订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银行参股,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第二,通过举办国有企业、资助私营企业,以及提高关税、建立关税同盟等举措,发展本国的新兴产业;第三,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30]王宏和骆旭华以美国半导

332

第35卷第3期霍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体产业发展为例,研究了美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兴起半导体产业开始,美国政府就通过政府采购、研发投入、税收减免、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和创造国际环境等推-拉手段,特别是政府的技术采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较大的市场空间[32]。

万军研究了日本政府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政府预测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大型科技发展计划;不断完善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为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据有关统计,日本通产省在十余年时间里累计投入约568亿日元的巨额研发费用,为第五代计算机技术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官民合作开发体制,共同分担研发风险,政府不仅通过补助金等方式提供研发经费,还参与研发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此外,日本政府采取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和特别折旧制度,并给予政府补贴。对用于购置技术开发资产的免征7%的税金,高科技企业可以获得低息贷款,一旦研发失败,则只需归还本金,无需支付利息。[28]周菲和王宁研究了芬兰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指出,政府首先瞄准世界先进目标制订出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包括教育和科技投入的社会驱动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开放国内市场,以拓展企业的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33]。

综上所述,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非主导者角色,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订发展规划、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制度、提供研发支持和融资渠道、建设公共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训、提倡和鼓励采购相关产品与技术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学者们似乎很少谈到竞争,更准确地讲,他们把政府的作用看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竞争充其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这恰恰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值得担忧的地方。

(五)主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现状

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文献共有42篇,聚焦的主题词为规划、发展和产品。近些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种种迹象表明,伴随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键期。表2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4]。

表2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布局

国家规划重点领域投入力度

美国《美国竞争力计划》

(2006);《2009年美国复

兴与再投资法》(2009);

《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

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

(2009);《重整美国制造

业框架》(2009)

清洁能源、先进汽车技术、健康技

术、生物工程产业、航空产业、钢铁

和汽车工业(重点是电动汽车)、

纳米技术、智能电网、低收入家庭

房屋节能改造计划。近期又两次

提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

地球等

以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

信息化、环境保护等为重点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

激方向;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投入1500

亿美元支持以电驱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技术创新,

其中20亿用来支持先进动力电池的研发,189亿美

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

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欧盟《创建创新型欧洲》

(2006);《欧洲研究基础

设施路线图规划》(2006)

电子医疗、药品、运输与物流、环

境、数字产业、能源和安全;风能、

太阳能、生物能、碳捕捉、智能电

网、新型核电启动计划

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

计划将130亿欧元用于“绿色能源”,280亿欧元用

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另

外640亿欧元将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推动其他环保

产业发展

英国《构筑英国的未来》

(2009)

生物产业、低碳经济、生命科学、数

字经济、先进制造和金融服务业

计划10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150亿英镑

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

芬兰《“芬兰清洁技术”推广计

划》(2007);《国家气候和

能源战略规划》(2008)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每年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已占其GDP的

3.5%,超过了日本和美国

日本《日本创新战略2025》

(2007);《面向光辉日本

的新成长战略》(2009);

《2008、2009知识产权战

略推进计划》(2008、

2009)

医疗与健康、环境、水与能源、生活

与产业、区域社会、拓展领域;新能

源和环境技术、环保型汽车、电力

汽车、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和太

阳能发电;机器人、先进材料、情

报、内容产业

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亿日元大幅

增加到1156亿日元

43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续表2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布局

国家规划重点领域投入力度

韩国《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

战略》(2009)

能源与环境、新一代运输装备、新

兴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与产业

融合、知识服务业;信息技术、纳米

技术、生物技术与环境技术四大产

在2010年中期以前,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向

26个商业项目共投资1550亿韩元以支持促进经济

发展的新兴产业;计划到2012年投资6万亿韩元研

发绿色能源新技术

对比分析表2中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划不约而同选择了节能环保、绿色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创意内容产业等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我国政府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一致;(2)主要发达国家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3)主要发达国家一般通过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的方式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专项规划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专业性,代表了未来一段时期本国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对于促进本国和地区产业、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注意到,主要发达国家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时特别强调研发支持和引领,这或许可以看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

现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各部门和有关专家抓紧研究制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该专项规划是国务院有关决定的具体化,是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然而,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要形成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根据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一个优势产业须具备优越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土地、原材料、交通、通讯、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广阔的市场和较强的内需、发达的支持性产业、有利的竞争环境和相对竞争优势[35],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此而言,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产业还需要进行大量研究。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根据本课题组对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文献的系统研究与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出现的产业现象,但在我国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遑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国外,探讨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研究成果大量存在,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本没有;在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研究文献都是2009年前后出现的。为此,本课题组认为,我国学者和政府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明确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布局,同时也是对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贡献。当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理论和实践命题只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机会窗口,只有伴随着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践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同时总结人类工业革命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变和进化规律,才能为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就当前而言,本课题组认为,最迫切的任务是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关键成功因素、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等理论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

要搞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要搞清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确立我国在后危机时期的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来的,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指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球可比性,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新兴的具有战略前景的产业。

其二,要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发展。根据本课题组所掌握的资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大国崛起通常与其抓住了当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有关:英国抓住了蒸汽机产业发展机遇而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美国抓住了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电力产业、航空产业、创意产业、核能产业、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等发展机遇而形成了如今独霸世界的资本;前苏联抓住了航天产业发展机遇而跻身全球科技强国行列;日本抓住了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和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而跻身全球经济强国行列,而这些国家都是在上述产业发展初期或早期就开始布局和强力推进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化主要是由科技进步拉动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合,任何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必须

532

第35卷第3期霍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保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堕入后发国家行列。

其三,要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曲线。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是伴随着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而出现的,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为战略产业或常规产业,引入产业生命周期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特定产业在成长前期或成长期的称谓。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全球性、创新性和成长性,全球性是指全球范围的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创新性是指创新引领和驱动的产业,成长性是指成长期或成长前期的产业。据此可以给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全球范围内因突破性技术创新催生的具备构成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期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演化规律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确定哪些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必然存在一个选择标准或指标体系问题。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贺正楚所主持的社科基金项目重点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问题,其课题组在系列论文中提出了由产业全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动态性所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政府支持、资源环境、市场需求、技术研发和战略新兴性五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25-27],其他学者也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标准与指标,但多数都大同小异。本课题组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时发现,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评价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战略性和新兴性”出发来进行推导的,是立足产业自身进行讨论的,没有提升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思考和考察问题。本课题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其战略性所指的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战略性产业,不可以从区域层面来理解战略性,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性、创新性和成长性事实上已经包含了选择标准的合理要素,本子课题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就此展开研究。

综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本课题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产业或战略产业在特定阶段的称谓,当进入成熟阶段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会演变为国家的战略产业或者说主导产业,当然也不排除演变为常规产业的可能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来刻画产业生命周期,其前期包括新兴产业和创新性新兴产业两个发展阶段,后期则包括战略产业、常规产业和衰退产业三个发展阶段(见图1)

图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始于新兴产业,在当代,新兴产业通常是伴随着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或者新的需求而产生的行业,新兴产业尤其需要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其中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突破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潜力的产业会浮出水面而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期,而伴随着技术转移和市场成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使命就将终结并蜕变为国家战略产业,当新的国家战略产业出现后,一些不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原国家战略产业就会发展为常规产业,甚至最终过渡为衰退产业。如20世纪70-80年代计算机制造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进,计算机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受到了重点支持,21世纪初期日渐壮大的计算机制造业由于技术和市场的成熟而成为我国的战略产业之一,目前,计算机制造技术已实现了全面标准化,计算机制造业也逐步进入了常规产业发展阶段。计算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属于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过程,也有一些产业如DVD产业等是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快速发展为衰退产业的。

由于科技创新队伍的不断壮大、全球科技竞争的持续加剧和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的日益缩短,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发展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趋势,并非所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都能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定都要演变为战略产业或常规产业。为此,就需要制定和适时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及其规律的研究,帮助既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合适的战略,既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又能够促使其过渡为国家战略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其在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摸索、创新、试错等方式所确定的能够

63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与能力要素并实现产业高速成长的一整套发展思路、路径和方法。客观地分析,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式提出的时间很短,而实践时间就更短,相关产业多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之前就存在,但并未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来规划与发展,就此而言,现实中并不存在成熟的可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对类似的产业或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这也是本课题需要展开研究的内容。

探讨产业发展模式有多种视角,常规的视角之一是从产业发展驱动力的角度进行研究。应用产业分析理论,可以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属于科技驱动和市场驱动共同作用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由于战略新兴性的特点,科技创新相对具有主导性,一般是由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作为发展初期的产业,市场需求相对并不活跃,需要通过政策等外力进行激发,当市场需求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进一步刺激科技创新,并形成相互激发的发展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为了降低发展成本、共享发展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集群发展模式似乎是相对更有利的发展模式。建设高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园区是集群发展的一种常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人为干预特色更浓;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诸多发展条件,波特的钻石模型所刻画的就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为此,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适当条件下,跨区域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更符合发展规律,也更能够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

泛泛地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近代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如前所述,汽车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都曾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案例,并应用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概括。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与讨论,可以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自主创新、集群发展、价值链延伸、市场培育、国际竞争、风险控制等七个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所提供的政策、资金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是其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发展中的产业,尚未形成主导的技术标准,急需通过自主创新来确定和强化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成长期及成长前期的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要形成规模效应和通过良性竞争实现快速发展,就要引导和激励特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按照集群规律来发展;新产业一般都缺乏上下游和周边的配套产业,因此需要有关企业与各地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大都是技术主导的新产品,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需要政府加大采购力度,同时也需要强化市场营销与合作联盟建设;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是统一的和无差别的(或差别细微),从发展初期就应着眼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其战略风险远远大于常规产业,需要从起步阶段就确立风险控制意识和不断强化风险防范能力。

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例,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是煤电的11-18倍,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倾斜,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大约在12-16%之间,存在很大的技术突破空间,我国与全球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如果能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并形成主导技术标准,将能够确立我国在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太阳能光伏产业较分散,几乎每个省区都有为数不少的太阳能企业,而在相对集中的江苏无锡和南京、河北保定、山东德州、广东深圳、湖北武汉和宜昌、四川乐山、重庆、湖南益阳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都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太阳能产业集群,并由当地政府主导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高成本很难为市场接受,政府采购或政策驱动是市场营销的主导策略。诸如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LDK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在发展初期就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但由于我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未能掌握核心技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加剧,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受到了沉重打击,无锡尚德和江西赛维LDK都出现了巨额亏损,网上甚至出现了无锡尚德濒临破产的传闻[36],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根据本文的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具有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对我国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是相对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

732

第35卷第3期霍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国家而言的,更准确地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就是国际竞争力。

竞争力分析的经典理论是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属于成长期的产业,这决定了其潜在进入者很多;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其对有形资源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但作为重要供应商的科技创新组织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强;作为新兴产业,其产品尚未被市场广泛接受,存在相对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也存在较多的可替代产品;相对有利的是成长期的产业内部竞争程度相对较弱。在五力分析框架内,可以看出,影响最大的要素还是科技创新,如果科技创新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那么就能够形成相对其他力量的竞争力。对我国而言,尽管近年来科技创新投入成倍增加、科技创新队伍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成效显著,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主导标准,本课题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从理论上更多地取决于产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包括科技发明能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科技产品创新能力、科技营销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等,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而我国若要从根本上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就需要更有效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联动发展,打造科技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路甬祥.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OL].2009-02-01.人民网,www.people.com.cn.

[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OL].2010-10-1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3]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访科技部部长万钢[N].科技日报,2009-11-27.

[4]Blank S C.Insiders’views on business models used by small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firms:Economic implica-tions for the emerging global industry[J].AgBioForum,2008,11(2):71-81.

[5]Claude-Gaudillat V.Dynamic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mpetencies[M]//Buono Anthony F.Enhan-cing inter-firm networks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 Consulting.Information Age Pub-

lishing,2003:175-186.

[6]Teece D J.Support policies for strategic industries:impact on home economies[M]//Strategic industries in a global econ-omy:Policy issues for the1990s.OECD,1991.

[7]华文.集思广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与领域[J].新湘评论,2010(11):12-15.

[8]章勇.七大新兴产业名微调新名单意指何方[J].中国科技财富,2010(17):18-21.

[9]李伟锋.抢占发展制高点[J].新湘评论,2010(9):14-15.

[10]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

(9):7-14.

[11]于淑娥,张炳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8):8-11.[12]蒋震,梁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0(8):8-12.

[13]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15.

[14]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36-42.

[15]陈昭锋,林璇.价值链转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124-130.

[16]郝凤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驱动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1(2):54-58.

[17]陈柳钦.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12):22-25.

[18]于新东,牛少凤,于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87-90.

[19]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

问题研究,2010(8):40-47.

[20]Hirsc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21]Rostow W 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22]周叔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8(7):22-29.

[23]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角色[J].现代商业,2010(21):149-150.

[24]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110-112.

[25]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

62-67.

[26]贺正楚,吴艳,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估指标的实证遴选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5):10-

83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14.

[27]贺正楚,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1(5):678-683.

[28]万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科技成果纵横,2010(1):13-16.

[29]陈洪涛,等.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8-123.

[30]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31-37.

[31]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2]王宏,骆旭华.美国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0(11):99-103.[33]周菲,王宁.芬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0(2):29-31.

[34]彭金荣,李春红.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1(2):167-171.

[3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6]梅岭.无锡尚德破产传言背后,光伏巨头遭遇生死迷局[N].时代周报,2011-10-27.

An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Topic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UO Guo-qing

(Schoo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was put forward by our government as a kind of industry develop-mental policy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establish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post-crisis age,and it has been developing across our country,meanwhile it may be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in which lack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is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Based on systematic retrieval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firstly by Chinese scholars,and 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seizure of developing opportunitie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particular times.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s a kind of growing industry which emerges from global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of technology an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nation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It abides by the rule of industry life cycle.Its applicable models in-clude the two-wheel drive mod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omestic demands and industrial cluster model.Its key success factors include governmental support,independent innovation,cluster developing,value chain stretc-hing,market cultivating,global competing,risk management,and so on.Its competitiveness and advantage depend primarily on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al models;key success factors;in-dustry life cycle

(责任编辑郭庆华)

932

第35卷第3期霍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现状与理论问题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 姜大鹏,顾新 0 引言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与其它产业的关系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 1.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 1.4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 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2.1新能源产业 2.2新材料产业 2.3信息网络产业 2.4生命科学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 2.5空间海洋开发产业 2.6地质勘测产业 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 机构。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最 直接指标。据统计,我国目前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大约为20% 左右。专利实施率还不到10%¨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也落后于诸如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主要是 因为我国中介服务体系十分弱小,虽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 构的数量不少,但中介机构十分缺乏。大量企业难以获取 适合的技术成果,而不少科研机构的成果找不到扩散的合 适渠道,只能自己小规模转化,使先进技术成果的社会效 益不能发挥。 (2)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来说,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 技术相对较少,实现商品化并形成知名品牌的更少。许多 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都以贸易为主,做外国产品代 理的较多。即使是出口自己高科技产品的企业也多处于高 科技的中低端,并没有充分表现冉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 点。而且我国的企业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实力和科技 创新的动力,很多高新技术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真正的 创新。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差,国内企业面临跨 国公司优势技术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出现了联想、 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但总的来看,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水平较低,企业的规模较小, 整体竞争力较弱。 (3)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窄。近年我国的科技经费支 出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与发 展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2007年我国的这一比重为 1.49%,而美国达到2.62%。日本为3.39%,韩国为3.23%㈨1。国家科技经费主要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而对企业特别是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当今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两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征求修订意见的公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5大领域8个产业,进一步细化到40个重点方向下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主要涉及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其中,数字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详细说明如下: 8数字创意产业 8.1数字文化创意

8.1.1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领域先进装备,包括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和增强现实眼镜等。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和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装备等。数据手套、游戏控制器等动作感知、追踪定位和人机交互装置。 数字化艺术展演展陈技术装备、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装备、智慧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转化保护展陈装备、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数字化装备等。移动电子书、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终端。 8.1.2数字文化创意软件 数字内容加工处理软件,虚拟现实处理软件,动漫游戏制作引擎软件和开发系统,家庭娱乐产品软件,其他体现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软件。 8.1.3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 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数字化音乐、动漫、影视、游戏、演出、艺术品、电子出版物、广告和移动多媒体等的设计开发制作。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第26卷第1期2013年1月 Vol.26No.1Jan.2013 基于SWOT 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张汇楠,赵洁,黄欠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经济竞争的焦点,在此运用SWOT 分析法,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获取竞争优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 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9.21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研究”(11020503056)[作者简介] 张汇楠(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竞争情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发生显 著的变化,各国纷纷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求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为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式,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十二五”期间,认真地研究和发展培育战略性新 兴产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1,2] 。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座谈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强调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过渡难关、着眼长远水平上的重大战略选择。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颁布,拉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质性发展序幕。 以下,围绕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重点研究了基于SWOT 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进而提出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明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为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为经营者制定具体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有助于全面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政府高度重视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 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金融风暴之后,各国十分重视和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了各项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支持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3] 。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制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政策。在具体产业方面,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其加速发展,如节能环保产业,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落户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中央企业节能节安排 监督管理办法》等多个重要文件[1] 。除政策支持外,政府部门还给予各个战略型新兴产业强大的财政支持,据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刘志权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环保的投 入将达到31000亿元,在地方上,安徽未来将安排50亿专项 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为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提供了保障。 2.资源优势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资源相对其他国家拥有极大的优势。充足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资源有助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发展,而锰、铁、磷、稀土、钨、钛、钼、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制造高端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必不可少的,也是制造新材料的重要来源。其中我国占世界总储量70%以上的稀土工业储值,相较于日本、芬兰等资源匮乏的国家,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超过13亿的人口,为战略型新兴产业提供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我国不论在人力资源数量、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3.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大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而同样属于高科技产业的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等战略型新兴产业组织已经比较完善,规模达到世界的前列[4]。截止2009年,我国风机累计装机量达到25827.7兆瓦,位居全球第二;风电设备制造、风电场运营及风电上网三环节产业链比较完整,2007年,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也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部分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和多个产业基地,如新材料产业,建立了大连、上海、厦门、南昌四个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等40个产业基地。 4.拥有良好的科技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增长方式以及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各国一直致力于抢占国际科技的制高点。在科技投入上,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拨款189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6980亿元,居世界第三位;还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52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方面,我国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1个,国家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91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729家。在科技产出方面,发表SCI 论文近13万篇,居世界第二位,国内 - ---74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

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 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困惑和对策考试答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困惑和对策考试答案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是() □CBD ?□ELD □BCD 2.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两部分() □电机和传动系统?电机和控制器□发动机和发电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3.飞机基地有多少个() ?13.0 □14.0 □10_0 □11.0 4.基因和免疫诊断技术改变了临床的诊断模式;进入了()诊断时代 ?中子□分子□电子?离子 5.下面()不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转换器□逆变器 6.()汽车包括传动系统、驱动电机、发电机、发动机、蓄电池组、交流器、动力分配器。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电动汽车 7.美国注重什么经()。 □农业□畜牧□建设?虚拟经济 8.科技创新一定要从(),解放思想。 □新开始□头再来?实际出发□经济

9.成都航空产业基地()。 □兵马俑?阎良□安顺□青羊 10.美国就是主要依靠那个产业()。 □农业□轻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重工业 11.未来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销售□维修□房地产?服务产业 12.理念的创新()。 ?网络免费加入□房地产□生物制药□航空 13.下列()不属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要求。 □大功率□体积小□高效率?环境适用性弱14.债务危机是怎么回事()。 ?注重虚拟经济□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创新工程□包袱太重动力不足 15.安顺航空产业区在那()。 □江西□湖南?贵州□北京 16.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烧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作用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 □氮气?氢气□氦气□二氧化碳 17.智能电网属于()。 □新拆料产业□重点科技计划?科学研究措施□包袱太重动力不足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和未来前景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和未来前景 1 节能环保:未来市场空间宽广 [产业看点]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电力电子设备、低碳减排类公司(CDM)、电厂脱硫、节能建材行业、污水处理及固体垃圾处理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等六类。“十一五”规划曾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前四年累计单位GDP能耗已下降14.38%,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1.25%,如果要顺利完成此规划,那么在今年下半年,就必须完成降耗近4.4%的目标。此外,按照新的规划,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五省八市为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要求“在试点地区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培养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未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宽广。 [投资机会]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符合标准的节能服务公司第一批审核名单,九洲电气、达实智能、合康变频、中科电气等六家上市公司现身,涵盖了高压变频器制造,建筑节能业务等多个行业。除此之外,碧水源、乾照光电、三维工程等次新节能环保股以及桑德环境(固废处理),也可待企稳后入市。 2 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六大领域 [产业看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了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其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行业结合的空间大。 [投资机会]下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目前处于部分产品商业化进程,中兴通讯、华工科技等多有涉足。 物联网产业链尚不成熟,而作为物联网基础的传感技术如RFID、二维码等和信息采集及应用的安防、智能楼宇等有望在中短期内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建议关注:新大陆、远望谷、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具有技术优势的产业龙头股。 在三网融合方面,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目前广电系企业获得IPTV控播权,然而分散的广电网络仍然是横亘在三网融合面前的一道难关。值得关注的个股有电广传媒、广电网络。在高端软件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以及云计算将成为后市亮点。可关注四维图新、数字政通、启明星辰、卫士通、华胜天成、东华软件、太极股份、中国软件等。 3 生物产业:面临新发展机遇 [产业看点]生物产业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制造和生产出来的生物制剂产业。 该产业目前在国内存在着自主创新驱动力不足、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价格和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投融资渠道不健全的通病。即将出台的细则将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政府也将在引导相关政策和完善法律环境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对相关体制机制以及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 [投资机会]生物产业相应个股有天坛生物、华兰生物、达安基因、长春高新(生物医药和生物制造)、隆平高科、登海种业、钱江生化(生物农业)、丰原生化(生物能源)、南海发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化融合,既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产业,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是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有差距。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着,只有创新,产业才有连续发展的活力、产品才有持续推动的市场、产出才有陆续突破的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主体地

位。政府要为企业充分提供创新因子,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重点在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产业实现迅速突破,壮大和培养一批省内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加快组建一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与鼓励省内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学府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体制。 三是加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组织成立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体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有序的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发展和盈利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由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以国发〔2010〕32号文下发公布,内容共分八方面,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产能部分 煤化工: 国内:在2015年9月10日举办的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了煤化工行业盲目投资热下潜在的过剩风险。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53个,产能合计约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约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约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约740亿立方米。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将消耗煤炭约4.29亿吨,煤制烯烃产量将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展望》指出,?十三五?期间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中高速增长常态化、能源需求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标准煤需求量达到45亿-48亿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将维持3.5亿-4.5亿吨的煤炭转化规模。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领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产量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前提下,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煤化工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煤化工投资项目将逐步运作。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也将达到4100万吨。 内蒙古: ?经过‘十一五’及‘十二五’ 期间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现代煤化工示

安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安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12/8 10:35:00 陕西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壮大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安康建设西北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全面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发挥统计的监测预警职能,对推进安康市经济循环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安康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情况 2016年年报在库规上工业战新企业单位数66户,较上年增加12户,占规上工业全部单位数的12%,户数占比略有提高。从业人员期末人数6754人。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20.3亿元,产值增速14.8%,低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7个百分点。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7%,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产值增速与占比双双下降。 分产业看:节能环保产业完成产值33.6亿元,生物产业完成产值58.5亿元,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27.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完成产值0.4亿元和0.2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处于空白。 分县区看:汉滨区17户,汉阴县13户,高新区10户,其他县区均在10户以下,宁陕县处于空白。

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37.5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32.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8.7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7.0亿元,其他行业产值均在4亿元以下。

分规模看:中型企业3户、小型企业63户。三家中型企业分别是:安康市恒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皂素,属生物产业类企业;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饲料,属生物产业类企业;安康国群非金属矿有限公司,生产建筑保温涂料,属节能环保产业类企业。 二、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 1、产业格局“三足鼎立”。在战新产业的七大领域中,全市形成以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2016年,生物产业产值占全部战新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 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独家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报告称,目前相关部委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明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之一,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集中出台,将推动我国及早迈进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已经开始编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一个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建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应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力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对研发投入采取强有力的鼓励政策,可考虑将行业和地方部门原用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多数改为奖励研发投入。 A股市场26日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强势反弹走势,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垃圾发电等概念板块为代表的“新兴势力”领涨。 分析人士表示,上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的消息使得市场对相关上市公司持续关注。短期看,在大盘筑底回升的背景下,新兴能源相关行业个股有望保持活跃。不过,政策更多是立足于中长期,因此投资者不应对相关板块个股的阶段表现过于乐观。 炒“新”热情高涨 此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主要针对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做出明确部署。在此背景下,二级市场上相关个股持续走强。 26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和垃圾发电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了3.01%、2.62%、2.18%、2.14%。就最近10个交易日的表现看,氢能指数、垃圾发电指数、新材料指数、清洁煤发电指数和新能源概念指数分别上涨了10.34%、8.99%、8.25%、8.04%、8.07%,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只有3.93%和6.34%。 着眼于中长期 市场人士指出,单从行情进程看,短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一些个股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而且部分新兴概念板块估值过高或将抑制其二级市场的上升空间。 目前,生物育种、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核能核电、清洁煤发电板块成分股的市盈率(TTM,整体法并剔除负值)分别高达54.56倍、48.50倍、36.85倍、29.58倍、23.21倍,均显着高于市场整体不到19倍的平均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是三块,第一个是讲三大支柱,第二是讲“四新”的思路,第三个讲五大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 首先第一个是行业趋势加国家战略,加企业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实际上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下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研。对国内几个城市的企业的隐形冠军进行了调研,发现了这些企业保持非常良好的势头,整个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些企业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长。 经过分析,主要就得益于这三个叠加。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抓住了行业趋势;第二个就是抓住了国家战略;第三个就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那么什么是隐形冠军呢?实际上最早的是德国的西蒙教授提出来,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企业,行业排名是国内甚至国际的前三名,而且专注于某一个行业。但是不为大家所知,它的利润率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是保持高速增长。全球27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里面,德国有将近一半,德国占了将近一半,实际上对德国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它在人均出口和人均专利方面,是处于世界第一位的水平。实际上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得出这样的三大支柱。 (一)行业趋势 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企业、这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个是国外的需求,第二个是国内的需求和升级。 过去改革开放之初的,更多的是衣食住行,刚开始衣食住行属于一些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它们得到快速发展。然后随着升级以后,家电企业,包括随后的住房,随后的汽车行业,都比较快速增长。包括现在我们讲的文化、娱乐、休闲,这样的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包括一些信息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一块。 第二块,中国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对我们这些产品的大量的进口需求,带动了沿海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大幅的增长。所以就如雷军所讲,“猪站在风口上边也会飞起来”。这就是讲抓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包括到2012年以后,工业速度第一次慢于GDP增长速度,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因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了饱和以后,更需要一些精神服务方面的需求。这是大的趋势。 (二)国家战略 第二个就是国家战略。我们调研这几个城市的隐形冠军以后,发现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比如涉及到汽车、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以及质量检测的科技服务业,都是国家过去大力支持的。比如说加入WTO至今,国家提出来轿车正式进入家庭,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轨道交通的各项战略,比如说国家2006年科技创新大会,包括这几年对科技创新的大量投入等等。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个领域很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南京有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我们国家的整车方面水平还跟国外的一些新兴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里面,我们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在风力发电的有些零部件方面,还有轨道交通,南京一家企业做轨道交通门的,号称是“轨道交通第一门”。实际就得益于当时个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战略,包括武汉有一家企业做新材料,做什么呢?做焊接材料,大桥、船舶上面做焊接材料,它的材料占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销售收入不高,一个亿,但是利润非常高。包括天津的一家检疫检测的机构,质量检测,它是依托于航天的一些基础。包括天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_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写论文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的周期、路径等尚有模糊的认识,我国在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出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欧阳峣、生延超(2010)[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导致我国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分不清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多数的地方选择新兴产业不注意各经济区域的空间特性、经济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以国务院或全国的标准选择新兴产业,结果选择是全能产业,造成全国产业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十三五”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2800元电子版:12500元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三、能用发展绿色化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第二章“十二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知识》答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目前全球通用飞机占飞机总数的多少?(C) A 30% B 50% C 70% D 90% 2.动力电池组是由多个蓄电池通过( A )方式组合起来电动使用要求。A.串联 B.并联 C.交联 D.互联 3.电动汽车的控制,都是建立在( A )的平台上的。 A.电子控制单元 B.动力电池组 C.电池管理系统 D.电机 4.哪类汽车包括传动系统、驱动电机、发电机、发动机、蓄电池组、交流器、动力分配器。(A) A.混合动力汽车 B.电动汽车 C.燃料电池汽车 D.太阳能电动汽车 5.( C )是将电网的电能通过交/直流电力变换将能量储存到蓄电池的控制装置。 A.整车控制系统 B.整车系统 C.充电系统 D.电机驱动系统 6.下列哪项不属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要求( D ) A.大功率 B.体积小 C.高效率 D.环境适用性弱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 A ) A.60%~80% B.60%~70% C.70%~90% D.50%~70% 8.电机驱动系统包括两部分( B ) A.电机和传动系统 B.电机和控制器 C.发电机与发动机 D.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9.铅酸电池目前被广泛用于限定车速( C )的各种场地车上。 A.等于50Km/h B.大于50Km/h C.小于50Km/h D.小于60Km/h 10.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的核心是( A ) A.多能源管理系统 B.电辅助制动系统

C.电池管理系统 D.均衡充电控制系统 11.从整车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看,整车控制系统将朝( D )方向发展。A.专业化、网络化、集成化 B.集成化、网络化、信息化 C.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 D.专业化、精细化、集成化 12.下图的这部车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汽车?(B)(MINI E,纯电动汽车)A.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B.纯电动汽车 C.燃料电池汽车 D.太阳能电动汽车 13.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是(B) A.CBD B.LED C.ELD D.BCD 14.目前,对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进行,常用的照明光学软件不包括以下的哪种?(A) A.Auto-CAD B.Light-tools C.Tracepro D.ASAP 15. LED的发光波长是由形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决定的,请问首先被制造出来的是什么样的LED?(A)

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十三五”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2800元电子版:12500元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三、能用发展绿色化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第二章“十二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四、地方政府积极制定战略新兴产业政策 五、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举措 第二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逐步深化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群发展 第三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投资热点 二、前期受影响产业发展不断趋好 三、意见规划频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产业融合催生多样新型业态 五、技术突破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力量 第四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进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因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2570667.html,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因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作者:王征 来源:《西部学刊》2014年第02期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昭示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演进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增长点;转型升级;机制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意指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新兴产业,是关系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目前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它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纷纷把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新能源领域,德国、日本、西班牙、美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占比很高。在新材料领域,美国、日本、欧盟、韩国都制定了相应地发展计划,主要集中在生物材料、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生态材料未来碳材料技术、结构材料等方面。在信息网络领域,美国将IBM“智慧地球”提升为国家战略,欧盟、韩国重点发展物联网。在生物医药方面,英国、美国、日本都把干细胞作为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突破口,同时,把生物育种作为面向21世纪的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上世界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和扶持政策。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界定 如前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经济技术效益和产业带动效用,并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新兴产业,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新兴产业。其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指其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主导性地位,并正处于成长过程之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其中,战略性意味着该产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即不能简单地考察为它一时的收益大小,对于国家来说,应当是举足轻重的产业,既能够吸引民营企业愿意大量投资,能够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又能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

南充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十三五”南充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 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2800元电子版:12500元纸介+电子:12800元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三、能用发展绿色化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第二章“十二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四、地方政府积极制定战略新兴产业政策 五、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举措 第二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逐步深化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群发展 第三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投资热点 二、前期受影响产业发展不断趋好 三、意见规划频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产业融合催生多样新型业态 五、技术突破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力量 第四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进展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