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

2015-12-29德龙电厂运营分析之道

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必须依赖的物质技术基础,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成本、能耗等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设备技术状况的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无误地操作设备、精心维护保养设备、做好设备维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安全顺行,才能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由于设备直接完成了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因此,搞好设备维修管理也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现代化设备具有大型化、连续化、精密化、自动化、结构复杂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给企业带来了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停机损失大、维修难度高、维修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设备作业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有效降低浪费;

2)通过有效的维修管理和设备改善,保持设备的精度、功能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

3)采用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选定能预测故障、排除隐患的,有预见性、计划性的维修管理制度,降低维修成本。

点检定修制是日本新日铁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方式的翻版。

1、TPM的主要特点

1)追求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推行TPM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以最少的输入获得最多的输出。

2)体现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

在TPM的实施过程中,从设备规划和设计开发阶段起就要着手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设备的可靠性是保持和提高设备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它是指设备停机时间和停机损失要少,希望设备能无故障地运行,即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完成正常生产功能;维修性是指设备维修方便、简单,保持设备性能时间长;经济性是以设备一生的寿命周期费用为依据来衡量的,即在寿命周期费用合理的基础上追求设备投资的经济效益最高。

3)实现全员参加生产维修

通过TPM全员生产维修活动,围绕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从最高领导层到第一线生产操作工以及设备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企业各阶层的全体人员都要参加和关心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并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实现企业的总目标而共同努力。

4)体现了信息反馈准则

建有一套严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通过对设备的预防性检查,将检查结果所获取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维修部门、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制造部门,使之及时进行处置,促进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并不断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适应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

综上所述,TPM全员生产维修管理方式是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它与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目的“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具有相同的概念,并且在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对象的全系统管理方法上有共同之处。

2、点检定修制与传统管理的主要不同处

1)管理的指导思想不一样

点检定修制是“以防为主”,点检定修制强调设备的一生管理、全过程管理,追求预知状态维修,开发设备精密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追求极限维修,其目标是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2)管理原则不一样

有加强基层管理和注重上层管理的区别。点检定修制强调基层(基础)管理、全员管理,生产人员参加设备维修管理,主管理重心下移,权力委让,责任下沉;传统管理是强调上层少数人的管理。

3)管理方法不一样

点检定修制强调高效率,是信息迅速传输、畅通的方法,它是集中型的管理方法,不少管理权力放手委让给点检方,尽量减少层次,生产操作方、管理方(指点检人员)、检修方配合密切;传统管理的方法是分散的,因此机构重迭,职能重复,办事程序繁琐,生产操作方、管理方(指职能科室人员)、检修方相互脱节。

为更有效地推行点检定修制,首先必须确定其推进顺序,抓好“五要素”的设定工作。即:1.维修方式;2.维修实施;3.维修组织;4.全员管理;5.维修制度。

1、维修方式

所谓生产维修是一种以发展生产、提高效益为追求目标的最佳维修方式,其基本的出发点是维修的经济性,这是一种与生产相互结合得十分紧密的维修方式,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维修手段,使设备能够得到针对性维修。

2、维修实施

维修活动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

1)以维持设备性能为目的,把故障降低至最低限度;

2)根据维修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对设备进行改善,为的是提高维修效果。

各种维修活动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类:

①抑制设备性能的劣化;

②测定设备性能的劣化程度;

③消除设备的劣化。

这三类功能作用中,首要的是作好第一类,即通过日常保养维护来延缓与推迟设备性能的劣化。但生命总有一个衰老过程,设备总是要趋于劣化的,故到一定时期后还相差多少,这就是第二类的功能作用,当经测定后己达需修复的程度或已经达到了损坏的程度再进行修复或更换,这就是第三类的功能作用,即通过修理来消除设备的劣化。

3.维修组织

1)机动科应抓好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同时抓好设备改善、检修、维修成本、技术改造、维修技术标准、设备技术档案、故障事故分析、备件修复方案、备件供应和备件质量管理等工作。

2)点检部门的主要职能为:

①对设备进行点检,即预防性检查;

②对所管辖区域围的设备进行管理。

3)机电车间的主要维修职能为:

①负责事故、故障设备的抢修及指定的点检项目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②接受点检人员的委托(指令),完成各项检修任务。

4.全员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谋求用最少的费用,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TPM,而TPM 的最大特点是全员管理,即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所谓全员参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级领导要参与设备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即把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纳入生产经营计划,并把设备维修管理目标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2)一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职能部门,应从各自不同角度都要参加设备维修管理,具体做法上应在各相关专业管理制度中有明文规定,并确定其与机动科间的业务关系。

3)凡与设备有关的生产操作人员除必须准确操作使用设备外,还要承担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日常点检作业,并将其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

以数学公式化表达在全员维修管理中各自地位中所占的比率:

公式为:[(A+B)·c]D

式中:A一生产方B一维修方C一技术方D一管理方

假设:A=B=C=D=2(预设:各方等值,但必须>1.5)

代入上式后,A+B=4

(A+B)·C=8

[(A+B)·C]=64

由此可见,D的地位最高(56),C其次(4)。

即:D是(A+B)·C的七倍,充分说明管理层(含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要地位,也印证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句话。5.维修制度

为了统一参与设备维修管理活动的部门和人员的行为,必须制订设备维修管理相关制度:

(1)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2)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3)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

(4)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5)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6)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正确使用设备,搞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对检修工程、维修备件实行标准化管理,对维修技术力量的有效使用,是执行好点检定修制必须具备的条件。

1.点检定修制的特点

点检定修制就是通常所指的TPM全员预防维修制,它有以下特点:

1)点检定修制是以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制度。点检的精华在于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从中发现劣化倾向性的问题,来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的项目及备件,提出改善措施,以便“对症下药”,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不断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点检定修制在指导思想上是以“防”为主,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故障。

3)点检定修制建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维修标准体系即所谓四大标准,它与传统习惯用的设备“三大规程”即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有所不同,点检就是把设备可能发生劣化和故障的部位设定若干个点,明确规定出维修技术管理值即检查标准值、点检周期和点检方法等,并指定点检人员,就是实行定点、定标、定期、定法、定人,形成了一套维修标准体系,它包括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润滑标准、维修作业标准,其中,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相当于设备维护规程,维修技术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相当于检修规程。

4)在设备维修管理组织原则上,点检定修制强化基层管理,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维修管理体制,整个维修管理重心下移,让最了解最熟悉设备技术状况的点检人员来掌握编制计划的大权,强化了基础管理,更能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

5)点检定修制的管理目标集中到两点:一是减少设备故障,二是降低维修费用。即以追求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和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为目标,因此对有些设备还得要进行事后维修,加强故障管理也是节约费用的途径之一。

6)点检定修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只有部分人参加设备维修管理的做法,实行了全员参与的设备维修管理,即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护工作,特别是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因此,生产人员与设备维修人员融为一体成为全员管理的基础。

7)点检定修制强调在管理上采用PDCA工作循环法,每月召开各级实绩分析会即自下而上逐级召开,逐级提供资料,资料中用大量数据和图表来分析当月的设备事故、故障情况、检修实施情况和维修费用发生情况等,并提出改进对策和实施措施,这对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推行点检定修制的必要条件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实现设备状态维修的基本制度。当然,还有其它许多重要因素,如维修资材、维修技术等,如果这些重要因素跟不上需要,将严重影响点检定修制的贯彻执行。因此,在贯彻执行点检定修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其他相关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指以下四个方面(通常也称作点检的四大支柱):

1)必须正确使用、维护设备

据不完全统计,许多突发事故、恶性重大事故有70~80%的原因是出于误操作、拼设备、日常维护不周。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三点:

(1)操作、使用标准化;

(2)维护、保养标准化;

(3)全员参加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必须高效率地实施检修工程

定(年)修的工程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时间命中率百分之百、项目命中率百分之百、质量命中率百分之百。

3)可靠的备品备件质量

4)必须建有一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设备技术队伍。

总之,推行点检定修制,单靠点检人员的力量还不行,还必须领先于生产操作部门、检修部门,备件计划供应部门、设备技术部门等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点检

设备在运转和生产过程中会逐渐劣化,具体表现有磨损、腐蚀、变形、断裂、熔损、烧损、绝缘老化、异常振动等,这种设备的劣化现象是必然的,其结果就会导致设备功能及精度下降,进而造成减少收得率和降低产品质量。

通常,设备可能发生劣化的的部位包括以下七个部分:回转部分(如各类轴承、轴套等);滑动部分(如导轨面、滑块等);传动部分(如齿轮、齿条等);荷重支撑部分(如轧机牌坊、剪床刃台等);与原材料相接触部分(如传送皮带、辊道);受介质腐蚀部分(如水、风、气各类管道、阀门等);电气部分(如绝缘不良、烧损、短路、断路、整流不良等)。设备发生劣化不是偶然突发的、是渐变过程,而且是有规律、有发展期的,如果能及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对相应部位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检查,则设备的劣化过程是可以掌握的,是可以预知的,只要在设备发生故障和劣化之前进行相应的维修,故障和劣化就可以避免。

1)点检的定义

所谓点检就是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的性能,通过用人的五感(视、昕、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某一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2)点检的目的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力求早期发现不良部位,确定消除隐患和缺陷的检修日期、围和容,制订检修计划,提出备件、工程材料需用计划等,是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点检人员事先应对每台设备的各个部位根据设备设计要求及凭自己的经验制订出一套维修标准,然后把点检结果和标准作一比较就不难判定该设备应该在什么时候维修,需要进行什么样的维修,这就是点检的意义。

3)点检的方法

点检的方法是是开展点检工作基础,一般都推行“五定”:

? 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容;

? 定法——确定检查的方法是采用人的五感还是工具、仪器;

? 定标——制订判定标准,用设定的标准与运转(或停止)中的设备参数作一对照;

? 定期——确定检查的周期;

? 定人——确定由谁来实施检查项目。

“五定”中,重点应掌握点检周期的设定,它在维修技术标准中有所规定,系点检管理主要容之一。

要发现设备的异常部位,主要是凭点检人员的经验、熟练技术及久经锻炼的人体器官感觉,并配以测定和检查仪器的使用。用人体器官感觉来进行判断,具有用定量形式难以表达的能力。通过耳朵可以辩别异常声音;鼻子可以闻出异味;眼睛可以看出外表移动和变形;直接触感手可以代替仪器发现振动、发热之类的异常现象;使用听音棒、检验锤之类的简单工具定性了解设备的异常现象。

点检技能除依靠人的五感或简单工具、仪器外,还致力于设备精密诊断技术,如测振仪、示波器、超声波探伤仪等之类的诊断用专门仪器,其目的是为精确(定量)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查清设备异常的部位和原因。

表1设备诊断的分类及实施一日览表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doc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国内外先进企业实行的一种现代化设备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以专(兼)职点检员为核心的按照设备管理检修模型开展维修,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制度。 1.3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的所属各单位。 1.4 设备点检是设备点检定修制的核心工作,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它对于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适时合理地维修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以采用“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五定”方法,对设备实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的全员设备管理。 2 定义 2.1设备定修:就是在设备点检的基础上,必须在主作业线设备停机(停产)的条件下,或对主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设备在停机条件下,按设备定修模型进行计划检修或定期的系统检修。是对主作业线设备与生产物料协调和能源平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规定时间的停产计划检修。

2.2设备日修:是指凡不影响主作业线生产,随时可安排停机进行的计划检修。 2.3定修包括日修、定(年)修两种检修。 2.4按点检周期设备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类。 日常点检:主要是操作人员依靠人体的“五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定期点检:是专业点检员(或专业工程师)按着设备的点检周期依靠人体的“五感”或简单检测仪器对重要设备及重要部位实施的点检。 精密点检:就是在不解体设备的前提下,运用精密仪器或采用特殊方法对设备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掌握设备劣化程度和劣化倾向。同时通过失效分析等测试方法,剖析设备故障的原因。 3 管理职责 3.1机电设备部是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管部门。 3.2机电设备部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要职责: 3.2.1制定公司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制度,负责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推进实施工作。 3.2.2监督、检查、考核各单位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 1 目的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是厂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本规定的生产设备必须按设备、区域及有关分工原则由责任心强的设备专业点检员实施点检管理。XX厂实行操作点检、维修巡检和专业点检的三级点检管理模式,通过对设备的点检和管理可准确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制订切实可行的维修计划,有效地避免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发生,以降低维修费用,确保生产正常顺行。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XX厂所有的生产设备。 3 管理职责 3.1设备管理人员 3.1.1是XX厂设备点检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XX厂各工段的设备三级点巡检管理工作的推进、督察和考核评价。 3.1.2依据设备管理要求,负责点巡检标准的审核与实施。 3.2专业点检员 3.2.1XX厂专业点检员是其管辖的现场生产设备的直接责任者、组织者、管理者。 3.2.2负责所管辖设备点检4大标准的制定和专业点检实施,确保设备保持完好状态。 3.2.3为操作点检和维修巡检编制点检标准,确定点检的范围、内容,

并进行相关点检管理的检查确认和业务指导。 3.2.4按设备点检定修制的管理要求,负责所管辖设备的检修计划、备件申领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的制定和管理。 3.2.5通过点检及倾向管理,准确分析掌握设备的状态,监视其劣化倾向,发现设备有失效倾向(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3.3检修班组 3.3.1按维修巡检的点检标准和计划,负责XX厂设备的维修巡检管理,做好管理台账和记录工作,定期开展维修巡检工作的总结和管理推进活动。 3.3.2掌控点检异常信息,按管理流程及时处理。 3.4各工段 3.4.1按操作点检的点检标准和计划,负责工段所属设备的日常点检管理,做好管理台账和记录工作,定期开展操作点检工作的总结和管理推进活动。 3.4.2掌控点检异常信息,按管理流程及时处理。 4 点检的分工 4.1点检分工 4.1.1点检工作分别由各工段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及专业点检员承担。 4.1.2日常点检分别由各工段岗位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专业点检员承担。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1) 设备, 制度, 管理 1.目的 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目的是经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 维持和改进设备工作性能, 预防事故发生, 减少停机时间, 延长设备寿命, 降低维修费用, 保证正 常生产。 2.范围 办法适用于机械动力部所辖维护设备, 实行全员点检定修制度。 3.点检实施 3.1根据设备分类, 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 3.2根据设备分类制定排污周期、润滑周期、润滑部位、给油脂种类等。 3.3制定设备卫生清扫周期及清扫标准。 3.4对点检的设备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详细, 记录故障情况、 处理过程、更换器件型号、种类、件数。 3.5点检工具、检测工具要携带齐全。 3.6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无法处理的问题, 要及时汇报。 3.7除做好点检记录外, 日常检修也应详细记录。 4.点检内容及周期 4.1公共点检内容: 4.1.1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点检, 查看岗位生产记录, 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收 集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分析, 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 4.1.2根据点检情况, 提出预防、改进设备性能的意见。 4.2仪表部分: 4.2.1对现场仪表的点检: ( 每日一次) (1)仪表要保持安装姿态, 垂直水平。 (2)外观要保持完好、清洁、证牌齐全。 (3)仪表引线保持整齐, 牢固无脱落、裸线。 (4)导压管保持安装姿态, 无堵、漏、无扭曲。 4.2.2对现场管线的点检: ( 每日一次) (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 垂直水平。 (2)线槽、线管无拖吊, 导线无裸露, 线槽盖板齐全完好。 (3)管路、接头、气源、保温是否有堵、漏、渗现象。 (4)阀门要完好, 开闭灵活可靠, 手轮齐全, 丝杠无弯曲。

全员生产维修(TPM)

概论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什么是TPM?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使得在一个工厂里安装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TPM的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和推行要素 TPM的特点: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是PM、MP、CM、BM等都要包含。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TPM的目标:TPM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计划时间要有一个合理值,不能为了满足非计划停机为零而使计划停机时间值达到很高。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完美的质量需要完善的机器”,机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而人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事故为零: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设备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影响生产不说,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严重的可能会“机毁人亡”。速度损失为零:指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由于设备保养不好,设备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设备,等于降低了设备性能。TPM的理论基础:TPM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下图表示: 推行TPM的要素:推行TPM要从三大要素上下功夫,这三大要素是:①提高工作技能:不管是操作工,还是设备工程师,都要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没有好的工作技能,全员参与将是一句空话。②改进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好,才能形成好的团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③改善操作环境:通过5S等活动,使操作环境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及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设备事故。现场整洁,物料、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也可使设置调整时间缩短。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 ,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引入和推行新的设备管理模式, 以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依据《神东电力公司点检定修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的设备点检及定修管理。 第三条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内容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包括: 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定修项目与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一)点检管理包括: 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运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账的建立; (二)定修管理包括: 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三)标准化管理包括: 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以及与上述标准相配套的管理标准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四)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 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相应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和规范的贯彻落实、重要安全措施的“三方确认”,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四不放过”原则的落实; (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四保持” ;

(六)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 维护及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 (七)定修项目及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包括:定修项目的过程控制,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是跟踪设备的劣化趋势、评估设备状态,是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前期或基础工作。 第四条发电企业点检定修管理体制,按照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管理原则建立, 实行全员设备预防维修体系。点检定修制明确了专业点检、运行、检修维护三方均要树立各自对设备的责任和管理要求,确定了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原则。 第五条点检定修管理按照以点检为核心的原则开展工作。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点检人员的责任主体地位,在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中,点检处于核心地位,必须以点检为核心开展点检定修工作。 第六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五层防护体系” 的共同作用原则。合理安排点检管理的五层防线,既体现点检人员为核心的精神,又充分发挥与点检管理有关的运行巡检、技术监督、定期试验等工作的作用。作到五层防护线各有重点,不发生重复点检,设备数据信息流畅通,分工和职责明确,达到点检工作优化的目的。 第七条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应突出各专业、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统一,实行“工序服从”原则(见附件1 术语定义)。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十一条生产技术部是本制度的职能管理部门,设备维护部、运行部为本制度的执行主体。 第十二条生产分管领导(或总工程师)职责 (一)负责本制度的审批工作; (二)根据本制度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本单位生产技术部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制度。 第十三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2016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

双兴工程塑料分公司文件 双兴设字〔2016〕1号 关于印发《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单位: 按照华锦集团对于各单位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深入推进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确保生产装置的安稳连续运行,现将《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确保TPM管理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附件1:TPM管理推进计划 附件2: OPL(十分钟教育) 附件3:不合理清单 附件4:改善提案 双兴分公司

2016年10月11日 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地推进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在2015年TPM管理成果基础上,2016年为了更好持续做好TPM管理工作,提高双兴分公司设备的综合效率,建立全方位的设备保全管理体系,使设备的故障率、可靠性、维修费用率等设备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特制订本方案。 一、TPM管理的推进目标及原则 (一)TPM管理的定义 TPM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员生产维修”,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二)TPM管理推进目标 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设备管理体系,事先预防并消除设备隐患和故障,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达到成本最低、设备故障最少、生产安全连续稳定运行的目的,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运行指标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要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提升 设备技术、经济水平,规范点检定修行为,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相关定义 1、点检制是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修性、 经济性,并使这三方面达到最佳化,实现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制度。 2、定修制是一种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它在定修模型的指导下,按照工程委托、接受工程、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步骤所形成的一整套科学而严谨的管理制度。 3、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面维修管理体制。 4、点检是设备点检人员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设备,按照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进 行周期性的设备检查和诊断,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和趋势,提出预防措施,并加以处理,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 5、定修模型是各主作业线生产工序的定修组合,按能源平衡、物流平衡、生产平 衡与检修人员平衡,评定出定修周期、时间的标准模式,这个模式称为定修模型。 第三条本要点适用于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设备处 1、负责对公司各单位设备点检定修工作检查、督导及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工作。

2、负责编制、审核定修模型。 3、负责审核定(年)修计划,组织定(年)修预备会议。 4、负责协调定(年)修、抢修工作中的相关事项及进行技术支撑;同时对设备方面造成的检修延时进行考核。 5、负责组织三级以上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和考核。 6、负责检查、指导各单位软件(六种台帐、四大标准)建档、存档、更新工作。 7、负责设备维护费用的审批与管控。 8、负责设备修护外协项目的归口管理。 9、负责组织检修工程验收评估与总结工作。 10、负责组织点检员素质提升工作及验收评比。 第五条安全生产处 1、负责配合设备处编制定修模型。 2、参加定(年)修预备会议,根据设备处提供的检修计划,负责制定停复产节点,协调各单位工序产能的匹配。 3、负责检修中的物流平衡、生产平衡。 4、负责检修期间特种设备(天车、压力容器、各种吊具、安全阀门)的检测。 5、负责考核因生产原因造成的检修延时。 第六条能源中心 1、负责检修中的各项能源平衡。 2、负责检修中的各项能源介质检测,并出具相关报告,为检修提供安全保障。 3、负责结合设备处制定公司高压预防性试验计划,并在定修过程中组织实施。 4、负责能源输送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抢修过程中的协调及安全防护工作。 第七条各生产单位 1、岗位操作人员职责: (1)负责按专职点检方提供的点检标准实施岗位点检作业。 (2)负责将不能进行紧急处理的设备异常情况汇报给区域点检员或点检作业长。 (3)负责及时、准确填写操作(运行)点检卡(见附件八),交接班时,应将当班设

设备点检系统HX-2000X介绍(doc 12页)

设备点检系统HX-2000X介绍(doc 12页)

详细说明

1. 点检定修管理概述 点检定修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通过点检员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 设备点检不同于传统的设备巡回检查。如果说,设备的巡回检查是为了“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的话,设备点检管理则是为了把握设备的各种状况,揭示其状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实现预知性检修。也就是说,点检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传统设备巡查只是一种检查方法。 应用这种管理模式,将有效地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防止“过维修”和“欠维修”,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设备维护费用。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在设备管理上。2.实施设备点检定修的目的 (1)保证设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设备缺陷和异常状态,及时采取对策,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通过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零部件维修、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标准,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实现设备“零故障”

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 (4)降低维修费用。 日本在引进美国的预防维修制(即点检制的初期)后,维修费用下降了20%---30%。 3.企业生产设备状态检测管理与五层防护体系 设备点检定修制与其他检修体制的根本区别是需要获得设备的健康状态,因此,采集设备健康状态的参数是设备点检定修的基础。 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全面准确地获得设备状态参数?针对企业生产设备的实际工作特点,学习医疗系统的诊断分级别管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层防护体系”。该体系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设备的检测面和频繁度、设备状态分析的疑难程度、检测手段的精密等级、状态检测的知识水平,将企业生产设备检测分析的数据集中到“五层防护体系”中,对设备检测诊断分层次管理,分为以下五层: 第一层:设备日常点检层(设备日常点检:专业采集器、专业点检仪)。检测面广、检测频度高(每班检测)、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一般由运行人员即可完成。 第二层:设备精密点检层(专业点检仪器)。设备管理部、点检部定期检测,可调整周期。检测面为一些重要的设备,检测频度要求每天或者每1—3天检测一次,并且可以根据状态的劣化调整检测密度,检测仪落到实处,提供初步的数据分析告警,形成设备健康档案,用于指导检

点检定修培训总结

篇一:学习点检定修总结-芦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王涛在给我们培训时说的一句话,先进的设备是我们手中“器”,维护好我们的设备使我们的主要目的,没有好的武器是不可能打出高质量的战争的,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宝钢之所以做的出色归功于他们有一套完善的点检制度:1)有一支专业从事点检工作的点检队伍。2)有一套推进工作的科学的组织体制。3)有比较完善的检测手段和现代化的维修设施。4)生产操作人员参加日常的设备点检维护。5)操作、点检、维修三方密切配合、共同掌握设备状态。6)推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基层管理方式。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人的五官和仪器仪表、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对设备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的萌芽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预防性维护,在此次的培训中提到了宝钢主要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并且有一套相应的完整的工作体系,其实此项工作我们也在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只是有许多需要需要向宝钢学的地方。我们以前的维护模式有些像救火队,预防性维护做的不够,都是等到设备不动了才组织检查,查毛病再进行处理,生产因此会停产,抱怨设备维护不好,我们也感到委屈,努力的抢救了设备保证的生产,生产不但不感激还抱怨,这样造成了生产和维护设备的矛盾。在实行预防性维护后,大大改善了这样矛盾。比如,我们的煤气分析取样泵的垫片,以前总是等着坏了在进行更换,影响了生产时间,现在我们做预防性维护,不等它坏就进行更换,把故障消灭在未发生之前,这就是一种预防性维护的体现。当然了,不可能所有设备能照此来做,那样花费的设备费用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主要手段还是得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继而确定故障修理范围、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设备维修计划,从而做到防故障于未然,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也就是要做好点检定修工作。宝钢在此有一套完善的点检方法,也是我这次培训接受的到一个新名词,也就是pdca工作法: 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以上四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运行,一个循环完了,进入下一个循环,螺旋式上升,保证设备管理制度中的各项内容不断优化。看起来挺简单的,但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复杂的内容,要执行起来可不简单。学习别人的经验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样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加以不断的改进,形成自己的东西,不断完善自己的点检定修制度和体系,更好的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篇二:设备点检体系学习总结 设备点检体系学习总结 (苏新轩、2010年1月15-1月17) 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设备管理对生产管理的影响;设备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的地位。明确了要想把生产管理搞好,必须搞好设备管理,没有好的武器是不可能打出高质量的战争的。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先进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五感和仪器仪表、工具,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的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的竞争遵循者丛森原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我们公司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胜利者?怎样才能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在制造环节提高设备管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高设备稳定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技改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实行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客观要求。点检的总体思想就是把预防医学引进到设备管理中来,确切的讲就是把医生对婴儿的管理方法,应用到设备点检员对设备的管理中来。 现代化的设备具有大型化或者微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高速化、高精度化、综合化等特征,设备投资巨大,设备维修费用巨大和停机损失巨大等特点。我们为了提高竞争力,设备技改

火力发电厂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设备检修)管理导则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火力发电企业。其他发电企业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L/T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设备点检the spot checking of equipment 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指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3.2 设备定修regularly equipment repairing 设备定修是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点检结果确定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 3.3 点检定修制the regulartions of spot checking and regularly repairing 点检定修制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 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3.4 精密点检precise spot checking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保养管理制度 1.目的 点检是车间设备及电动工具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及电动工具的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及电动工具的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2.范围 办法适用于生产部所辖生产设备及电动工具,实行全员点检定修制度。 3.点检实施 3.1根据设备及工具分类,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 木工设备:一周进行点检一次。 点检内容: 3.2根据设备及工具分类制定排污周期、润滑周期、润滑部位、给油脂种类等。 3.3制定设备及工具卫生清扫周期及清扫标准。 3.4对点检的设备及工具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处理过程、更换器件型号、种类、件数。 3.5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提报。 3.6除做好点检记录外,日常检修也应详细记录。 4.点检内容及周期 4.1公共点检内容: 4.1.1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点检,查看岗位生产记录,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收集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分析,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 4.1.2根据点检情况,提出预防、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 4.2仪表部分: 4.2.1对现场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 (1)仪表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外观要保持完好、清洁、证牌齐全。 (3)仪表引线保持整齐,牢固无脱落、裸线。 4.2.2对现场管线的点检:(每日一次) (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线槽、线管无拖吊,导线无裸露,线槽盖板齐全完好。 (3)管路、接头、气源、保温是否有堵、漏、渗现象。 (4)阀门要完好,开闭灵活可靠,手轮齐全,丝杠无弯曲。 4.2.5对电源的点检:(每日一次) (1)电源线应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 (2)保护盖齐全无损坏。 (3)每个电源开关有标识符号,便于使用方便。 4.2.6生产设备每周进行点检一次,并进行保养一次。 电动工具每天使用完进行清理一次。 吸尘设备每周清理一次。 吸尘器每天清理一次。 个人工具使用过程中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国内外先进企业实行的一种现代化设备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以专(兼)职点检员为核心的按照设备管理检修模型开展维修,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制度。 1.3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的所属各单位。 1.4 设备点检是设备点检定修制的核心工作,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它对于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适时合理地维修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次数和停机时间,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以采用“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的“五定”方法,对设备实行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的全员设备管理。 2 定义 2.1设备定修:就是在设备点检的基础上,必须在主作业线设备停机(停产)的条件下,或对主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设备在停机条件下,按设备定修模型进行计划检修或定期的系统检修。是对主作业线设备与生产物料协调和能源平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规定时间的停产计划检修。 2.2设备日修:是指凡不影响主作业线生产,随时可安排停机进行的计划检修。 2.3定修包括日修、定(年)修两种检修。 2.4按点检周期设备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类。 日常点检:主要是操作人员依靠人体的“五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定期点检:是专业点检员(或专业工程师)按着设备的点检周期依靠人体的“五感”或简单检测仪器对重要设备及重要部位实施的点检。 精密点检:就是在不解体设备的前提下,运用精密仪器或采用特殊方法对设备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掌握设备劣化程度和劣化倾向。同时通过失效分析等测试方法,剖析设备故障的原因。 3 管理职责 3.1机电设备部是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管部门。 3.2机电设备部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设备点检、定修制度 第一节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目的及意义 一、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目的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做到“防故障于未然”,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按预先设定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零部件寿命,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 二、设备“点检、定修”制度意义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七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根据设备预防维修的原则,在推行点检制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预定设备零部件使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安排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在“停机时间短、生产物流损失小、能源介质损失少、修理负荷均衡、修理效率最高”的一种最经济的修理方式称为定修。 点检与定修的关系是定修中检修计划的立项主要来自于点检结果,如果只进行点检而不进行定修,点检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不进行点检,定修也就无法进行。 第二节设备“点检、定修”体系 一、成立“点检、定修”制领导小组

组长:史国宾、周建友 副组长:董俊友 成员:李国伟、王一、刘海涛、许立民、洪长辉、牛晓宇、张晓奎、钟立河、高庆超、任志起。 领导小组负责督导机电设备、设施“点检、定修”管理的主要环节,定期和动态的对机电设备、设施“点检、定修”管理进行监督考核。平衡解决在设备检修中出现的问题等。 设备点检定修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维修一队队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设备点检定修制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督导和考评奖惩意见等日常业务。 办公室主任:董俊友 成员:李国伟、王一、刘海涛、许立民、洪长辉。 联系电话:41796 第三节设备“点检、定修”制度 一、设备点检定修制实行“四级点检” “四级点检”即:检修人员的日常检查、点检员点检、专业点检和专业技术主管的精密点检相结合。具体分工如下: 1、检修工负责日常检查工作。每天检查必须认真仔细,做到“六应、六到”,即:应走到的地点脚到不遗漏;应触摸的检查点手到摸准;应看到的情况眼到看明白;应听声响的地方耳到听清;应嗅气味的区域鼻到嗅准;应分析的情况脑到勤分析;通过细致到位的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缺陷等异常情况,填写点检记录卡及时上交现场班长、班长将点检问题汇总填写点检定修记录台账。 2、日常点检由点检员即现场管段班组长人员负责,对设备具体

设备管理部“点检定修”管理实施办法

设备管理部“点检定修”管理实施办法 为规范设备管理部各专业(班组)日常“点检定修”管理工作,提高各专业(班组)“点检定修”管理水平,规范各专业(班组)物资(备件、材料)管理,确保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设备管理部“点检定修”管理办法: 一、设备管理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体制: 1.1“点检定修”管理领导小组: 1.1.1组长:白献锁 1.1.2副组长:李红平李涛 1.1.3 成员:唐志陈星陈军丁卓霖 1.2“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小组: 1.2.1组长:唐志 1.2.2副组长:陈星陈军丁卓霖刘兵王晓东 1.2.3成员:吴刚高宇李富山程艳李振华杨顺涛 1.3 设备管理部点检定修定员管理图:

二、设备管理部“点检定修”管理(试点锅炉专业) 设备管理部为了有序开展“点检定修”管理工作,决定以锅炉专业为试点进行全面的推进“点检定修”工作。其他专业在锅炉专业进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开展。 三、锅炉专业应按下列要求制定“点检定修”管理实施办法: 3.1、按照“点检定修”规范建立“五层”防护体制: 3.1.1 建立以发电部值班人员为主的日常巡检在点检定修制中可以防止设备异常或故障,并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使设备的异常和故障得到及时处理的第一层防护体制,具体标准由发电部(设备管理部配合)制定。 3.1.2 建立以锅炉专业点检员进行的“专业点检”是防止设备发生故障的整个防护体系的主体。专业点检员

应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管理协调能力,由专业点检员按“8定”原则依靠经验和仪器对设备的重点部位定期进行重复的、详细的检查和维护,是发现设备隐患、保持机组正常运转的第二层防护体制,具体标准由设备管理部制定。 3.1.3建立以锅炉专业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根据职责分工,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据此分析设备异常的性质和原因,提供最佳处理方案或控制缺陷发展的意见,并对重要部位或系统确定劣化倾向管理的项目的第三层防护体制,具体标准由设备管理部制定。 3.1.4建立以锅炉专业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根据职责分工,在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表征设备劣化状态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定管理方式,是点检管理的第四层防护体制,具体标准由设备管理部制定。 3.1.5建立以锅炉专业主管、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系统的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劣化点,以考评和控制设备性能,评价点检定修效果的第五层防护体制,具体标准由设备管理部制定。 3.2、按照“点检定修”规范要求建立四项标准:

最新设备点检员(机械专业)培训考试题答案

设备点检员(机械专业)培训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一个或多个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点检标准按专业和使用条件分为(A B ) A.通用点检标准;B.专用点检标准;C. 日常点检标准;D.定期点检标准。 2.“三位一体”点检是指(ACD) A.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点检;B.维护人员的日常点检;C.专职点检员的定期点检;D.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3.编制点检标准的主要依据是:维修技术标准、部份说明书和技术图纸、(A C)。 A、同类设备实绩资料 B、维修作业标准 C、实际经验积累 D、设备诊断技术 4.对煤气中毒的病人,应急送( A )的医院,进行治疗。 A、带高压氧仓 B、大中型 C、就近 5.检修过程中,应在(D)做“5S”管理工作。 A、检修前准备阶段 B、检修实施过程中 C、检修结束之后 D、检修全过程 6.定修模型设定的依据主要有(A B C D)。 A、设备维修方针; B、设备状态; C、生产物流、能源介质和检修力量平衡; D、国内外同类 企业的管理水平。 7.定修项目计划委托,主要依据周期性项目、点检结果、(A B C D )等内容,进行检修项 目的立项。 A、生产委托 B、技改改善科研 C、遗留项目 D、突发性故障 8.在设备试运转过程中,如发现还有设备不正常情况,必须( B ),对异常部位进行抢修、 调整、处理。 A、与操作方联络、停机后 B、按三方确认挂牌要求,重新确认挂牌后 C、紧急停机后 D、与检修方交底后 9.检修质量过程管控,主要实行哪几种保证制度,即:(A B D),以有效防止检修质量事故 发生。 A、自检 B、互检 C、安检 D、专检 10.设备润滑的作用主要有(A B C D E)。 A、降低摩擦系数、缓和冲击 B、降低摩擦引起的温升 C、密封、防止锈蚀 D、分散 应力 E、清洁和冲洗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 1.三方确认是指:(点检方)、(运行方)、(检修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式。 2.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 法)、(定量)、(定作业标准)、(定点检标准)。 3.点检的作业流程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PDCA)循环进行。 4.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是指:(设备的给油脂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设备定期试 验和维护标准)、(设备的“四保持”标准)。 5.点检管理包括:(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实施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 析)、(点检工作台帐)。 6.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 7.调心球轴承受径向负荷,也可同时承受少量的(双向轴向负荷);一般圆柱滚子轴承仅能 受(径向负荷)。 8.金属的机械性能一般指(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 9.油料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定油样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判断运行设备的(磨损状态和 情况)。 10.常用的轴承异常诊断方法有:(振动)、(噪声)、(温度)、(磨损微粒的分析)、(轴 承的间隙测量)、(油膜电阻)。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检修施工工期从具备施工条件起到负荷联动试车成功止。(√) 2.定修质量验收一般要经过专职点检员以及生产方人员确认。(√) 3.新增设备及改造过的设备,必须在投入运行后制订点检标准。(×) 4.在轴承更换过程中,不得直接使用铁制大锤,直接敲打轴承。(√) 5.故障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故障发生,杜绝检修质量故障的发生,加强纠正措施的落实。(杜 绝责任、重复故障的发生,×) 6.TPM 的三全者之间关系是:全员是基础、全系统是载体、全效率是结果。(× ) 7.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时,可以使用不带漏电保护开关的电源拖板。(必须带漏电保护开关, ×) 8.TPM 的 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保养。(× ) 9.事后维修模式适用于故障后果不严重,对设备本身和生产均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设备。(√) 10.“振动、噪声、铁谱分析”都是机械设备常见诊断检测方法。(√) 精品文档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点检定修管理实施细则 1 目的 规范冀雅公司点检定修管理,通过采用有效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手段、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积极开展设备优化检修,科学地进行设备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从而有效地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降低设备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2 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冀雅公司点检定修制。 3 术语定义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设备定修 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使用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工作量达到最均衡状态。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面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油质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设备劣化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

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劣化倾向管理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 三方确认和两方确认 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工作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当仅需点检方、检修方和运行方中的任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 设备的“四保持” 设备的“四保持”,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工序服从原则 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工程师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 A、B角制 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人即为设备的A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B角。 多能化 多能化是指点检人员同时具备对某一设备的多个专业的项目进行点检的能力。 设备管理值 设备管理值指对设备进行定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它包括:零部件的材质及材质的性能、热处理程度、公差配合,设备的检修周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的牌号,设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方案

********煤制气项目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

目录 一、点检定修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3) (一)设计原则和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及标准 (3) (二)系统运行环境 (4) (三)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技术体系 (5) (四)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功能图 (6) (五)工作流程 (7) (六)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概述 (8) 1.6.1 设备基础管理 (8) 1.6.2 设备编码管理 (10) 1.6.3 故障代码的体系 (11) 1.6.4 点检标准 (12) 1.6.5 点检管理 (14) 1.6.6 精密点检管理、频谱分析 (18) 1.6.7 给油脂管理 (21) 1.6.8 定期维护管理 (24) 1.6.9 考核管理 (25) 1.6.10 点检日志、周、月报管理 (26) 1.6.11 异常数据管理 (27) 1.6.12、趋势分析与劣化预测 (27) 1.6.13、数据自动监听和工作任务自动生成(即时信息提醒) (29) 1.6.14、系统安全管理 (30) 1.6.15、数据自动备份和恢复 (31) 1.6.16、系统维护性 (32) 1.6.17、点检系统与企业系统和在线检测数据接口 (32) (七)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定修、工单、缺陷 (34) 7.1 定修管理 (34) 7.2 工单管理和标准工单 (35) 7.3 缺陷管理 (38) 7.4 图形化设备信息整合管理 (40) (八)巡点检机 (42) 8.1 巡点检机主要功能 (42) 8.2 点检机参数 (43) 8.3 点检机器功能树 (44) 8.4 充电器 (45) 8.5 内置振2732机械振动分级标准 (45) 8.6 历史趋势 (45) 8.7 点检任务工作树 (45) 二、供货范围 (47) 三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48) 四项目服务与施工 (49) 五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54) 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5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