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实验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故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

A. 4:1

B. 8: 1

C. 2:1

D. 1: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4个精子,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2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得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2个精子基因组成完全相同,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2种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个(即基因型只有1种)卵细胞;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3.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噬菌体,A错误;应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B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因此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理解不清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

(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①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

②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

(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

①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

②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

4.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毒的R型细菌,一种是有毒的S型细菌。将无毒的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证明了R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

C.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细菌

D.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R型细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部分R型细胞会转化为S型细菌,小鼠将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该实验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不能证明哪种

物质是遗传物质,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豌豆的高莲对矮莲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个体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 3:1:5

B. 10:6

C. 9: 6

D. 1: 1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说明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在让后代全部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DD=1/4+2/4×1/4=6/16,Dd=2/4×2/4=4/16,dd=2/4×1/4+1/4=6/16,因此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10:6=5:3,故选B。

6. 香碗豆中,只有当A、B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 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这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A. 1/9

B. 2/9

C. 5/9

D. 8/9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红花植株与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说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红花植株自交,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占子代的9/16),有四种基因型,只有一种是纯合子AABB,其它都是杂合体,占8/9;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 豌豆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产生F1,自交得到F2,然后将F2中全部的绿圆豌豆自交,后代中纯种的绿圆豌豆占

A. 1/2

B. 1/3

C. 2/3

D. 5/6

【答案】A

【解析】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获得的F1均为黄色圆粒(YyRr),F1自交获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其中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yyRR占1/3、yyRr占2/3,因此F2中全部的绿圆豌豆自交,后代中纯种的绿圆豌豆yyRR占1/3+2/3×1/4=1/2,故选A。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半

B. 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C. 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A正确;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般是相同的,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但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正确;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相同基因或者等位基因,控制的是同一种性状,C正确;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有可能是相同基因,D错误。

9.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 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图甲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A错误;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其名称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

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为雌性动物.10. 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 2、4

B. 1、3

C. 1、3或2、4

D. 1、4或2、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时,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时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一个第一极体形成的2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由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极体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因此若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和3,则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和4,由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也是2和4;若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2和4,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1和3,则由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也是1和3。所以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能是1和3或2和4,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配子来源的确定方法

(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11. 下图为某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有4条染色体,但是形态结构各不相同,说明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所以该雌性动物的细胞名称可能是第一极体或者次级卵母细胞,故选C。

12.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分别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分裂过程中,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存在染色单体,其他时期不存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DNA数目是加倍的,据此判断④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无染色单体,据此判断为②,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卵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次级精母细胞⑤卵细胞⑥精细胞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①错误;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性染色体,⑤错误;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或Y性染色体,⑥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4. 如图表示某生物几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段细胞中不一定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 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 e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

D. 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答案】D

【解析】ab段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都没有同源染色体,即be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e产生的原因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fg段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D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解题方法: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表示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b-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e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

目加倍;e-h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e-f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f-g表示有丝分裂后期,g-h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15. 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A. 丁图BC段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 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 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 1

【答案】C

【解析】丁图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A 错误;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丁图的CD段,乙图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丁图的BC段,B错误;由乙图可知该生物为雌性动物,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可表示卵原细胞的增殖,C正确;丙图中染色体与DNA 的比是1: 2,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甲乙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和丁各个线段的含义和可以代表的时期,明确CD段的含义是着丝点分裂,而不是细胞分裂。

16. 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而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前、中期,所以①正确,②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也都含有染色单体,故③、⑤正确;减数第二次的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没有了同源染色体,但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故④、⑥错误。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7.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多个基因,C正确;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构成,D错误。

考点:基因和染色体关系

18.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

19.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着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控制性别,故A错误;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B错误;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来自父、母各一条,故C正确;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 如果外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答案】B

【解析】若父亲患病,则女儿肯定携带致病基因,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A错误;若母亲患病,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此病,B正确;若外祖父患病,则其女儿肯定携带有致病基因,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其外孙,因此其外孙不一定患此病,C错误;若祖母为患者,则其儿子一定患病,但孙女不一定患此病,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名师点睛】要知道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一般对于女性患者。

(2)交叉遗传:患病母亲的隐性基因传给儿子,儿子一定患病。

(3)隔代遗传。

21. 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 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A项正确;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都正常,B 项错误;女性患者的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可能传向女儿,也可能传向儿子,因此女性患者如果是纯合子,后代全是患者,如果是杂合子,子女各有一半患病,C项错误;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答案】C

【解析】雌性只能产生X配子,性别比例为1:1,说明雄配子中含X的和含Y的配子为1:1,故C正确。雌配子的数量一般少于雄配子,故A错误。含X的配子因为有雌配子所以多于含Y的配子,故B错误。卵细胞没有含Y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3. 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男孩,这个男孩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这是由于该对夫妇中的一方在形成配子时出现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可能发生在

A. 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B. 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C. 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D. 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男孩,说明夫妇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则致病基因来源于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后没有分离;故选D。

24. 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 7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2号

B. 4、6、7号的基因型相同

C. 2、5号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5、6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率是1/2

【答案】C

【解析】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7号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 b Y,其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5号,5号的父亲正常,则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2号,A正确;4、6、7号都是色盲男

孩,基因型相同,B正确;2、5号的基因型相同,都是X B X b,C错误;5号、6号的基因型分别是X B X b、X b Y,他们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率是1/2,D正确。

25. 人的红绿色盲(b)属于伴性遗传,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A. AAX B Y,9/16

B. AAX B Y,3/16

C. AAX B Y,1/16 或 AaX B Y,1/8

D. AAX B Y,3/16 或 AaX B Y,3/8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这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基因型为aaX b Y,则这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是AaX B Y和AaX B X b,他们再生一个没有白化病(A_)也不患色盲的男孩(X B Y)的基因型可能有AAX B Y或AaX B Y,该正常男孩基因型为AAX B Y的概率是1/4×1/4=1/16,基因型为AaX B Y的概率是1/2×1/4=1/8。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26.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27.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 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由此可见,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细胞核中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28.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答案】D

【解析】据高秆∶矮秆=3∶1知亲本的基因型为Tt和Tt,抗病∶感病=3∶1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所以两亲本都为TtRr,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二者的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xttrr和TTrrxttRR获得。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9.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C. 通过测交试验,盂德尔统计测交子代的两种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B

...........................

【考点定位】孟德尔“假说—演绎”法在分离定律中的应用

30. 果蝇的红眼为伴性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B

【解析】A组合后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的有红的也有白的,不能通过眼睛颜色分辨雌雄;B组合的后代雌的都是红的,雄的都是白的,可通过眼色判断性别;C的后代雌有红、白眼,雄的也有红、白眼,不能通过眼睛颜色分辨雌雄;D组合的后代雌雄都是白色,不能分辨雌雄。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应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

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F1中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F1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碗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

【答案】(1). YyRr(2). yyRr(3).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4). 1:1(5). 3/4 (6). 2:2:1: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组成为Yy和y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2)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1基因型有2×3=6种,表现型有2×2=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2Yyrr)、绿色圆粒(1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3:1:1,其中非亲本类型是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杂合子占比例=1-纯合子=1-1/2×1/2=3/4。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绿色皱粒碗豆的基因型为yyrr,它们杂交后代中绿色占2/3×1/2=1/3,皱粒占1/2,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

【点睛】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Ⅱ3是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若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答案】(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 aaX B X B或aaX B X b (4). AX B、AX b、aX B、aX b(5). l/6(6). 7/12

【解析】考查遗传系谱图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1)1号、2号患甲病,而4号正常,可推测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1号、2号不患乙病,6号患乙病,又2号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X 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1号基因型为AaXBXb,2号基因型为AaXBY,则正常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1号基因型为AaXBXb,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4种:AX B,AX b,aX B,aX b。

(4)1号基因型为AaXBXb,2号基因型为AaXBY,则3号(A_XBX_)纯合(AAXBXB)的概率为1/3*1/2=1/6。3号基因型为1/6AAXBXB、1/6AAXBXb、1/3AaXBXB、1/3AaXBXb,其与一正常男性(aaXBY)婚配,后代只患甲病(A_XB_)的概率为2/3*(1-1/8)=7/12。

33.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形成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

(2)在甲图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A和a的分离时间___________,A和A两个基因的分离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_____段。(4)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形成丙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

_____________

【答案】(1). 0(2). AaBb(3). A、a、B、b(4).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 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6). (第一)极体(7). d—e(8).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丙图: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丁图:ab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甲细胞相同,即其基因型为AaBb。

(2)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都是A、a、B、b。该个体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A和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A与A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

(3)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对应丁图的de 段。

(4)丙细胞中基因型为A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B移向了一极,ab移向了另一极,如图: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蝉一般在24℃以下时不鸣叫,而在24℃以上,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才鸣叫,决定这种现象的是 A. 应激性 B. 变异性 C. 遗传性 D. 适应性 2、春天一到,鸡的生殖腺就发达起来,这是由于白天变长,通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作用于什么部位及如何调节的结果 A. 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 B. 甲状腺,分泌刺激性腺的激素 C. 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性腺的活动 D. 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肾上腺的活动 3、既是光合作用产物又是呼吸作用产物的是 A. [H]、ATP 、C 5 B. O 2、[H]、ATP C. [H]、ATP 、CO 2 D. [H]、ATP 4、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A. 根尖 B. 茎尖 C. 花药 D. 种子 5、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 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 将双缩脲试剂加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6、右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它物质之间的关系,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①过程既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又能获得必需氨基酸 B. ④过程能增加氨基酸种类 C. 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 D. ②和③过程都不需要能量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着自己的母亲这是它的一种本能 B. 蜘蛛织网是通过对年长者的模仿来学习的 C.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形式 D. 激素调节在动物行为形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8、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 ①③⑥ B. ②④⑤⑦⑧ C. ①②⑤⑦ D. ②④⑥⑧ 9、如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 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①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A 、B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 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③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④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某种毒素作用于正在运输氨基酸的细胞后,细胞停止了该氨基酸的运输,加入一定量的ATP 后,运输没有得到恢复,那么该毒素可能作用于: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细胞膜上的载体 D 、细胞膜上的糖被 11、如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率的 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催化需要适宜的pH 1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 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 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oa 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 .ab 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 变化量较小 C .bc 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 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3、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RNA 干扰机制而荣获2006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的mRNA 称为正义RNA ,而与正义RNA 互补配对的RNA 称为反义RNA ,正义RNA 与反义RNA 混合后生成双链RNA(dsRNA),正是dsRNA 导致产生了RNA 干扰现象(RNAi 现象)。dsRNA 在生物体内是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经酶处理后形成很多小片段称为siRNA ,这些小片段一旦与mRNA 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该mRNA 失去功能,不能翻译产生蛋白质,也就使基因“沉默”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哪项分析氨基酸 组织蛋白 血糖 体外 脂肪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0 10 10 10 10 生长素浓度mol/L 促进 抑制 生 长反应 A B C D 根 芽 茎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生物(缺答案)

**高二生物期末测试题** 命题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在生物的下列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作用 2.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以瓶状带盖的叶捕捉昆虫,当昆虫钻进猪笼草叶时,叶的盖子马上关上。这种生命活动的出现决定于 A.变异性 B.遗传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各种化学元素 B.各种化合物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4.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生物细胞内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较多时,生物代谢强度、抗逆性变化分别是 A.增强、减弱 B.增强、增强 C.减弱、减弱 D.减弱、增强 5.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约为13%~15%,这些水存在的状态主要是 A.自由水 B.蒸发水 C.结合水 D.结晶水 6.一头牛突然得病,并发生全身抽搐,兽医需给它注射一定量的 A.生理盐水B.葡萄糖液 C.葡萄糖酸钙 D.淀粉和蔗糖 7.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分别是 A.764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9. 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10.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数量 11.动物饥饿或冬眠时,能量底物的消耗顺序是 A.脂肪-蛋白质-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 1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13.DNA在细胞中存在于 ①染色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1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数量比是1∶2∶2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 15.洋葱体细胞有16条染色体,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各有染色体 A.16条 B.8条 C.64条 D.32条 16.人体细胞有46个DNA,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会员独享】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试卷说明: 答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横线上.........,.解答题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22a =,416a =,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__ ▲ __. 2.已知3 sin 5 θ= ,且角θ是锐角,则sin 2θ=__ ▲ __. 3.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n S n =,则678a a a ++=__ ▲ __. 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45,如果45所对的边长为6,则30角所对的边长是__ ▲ __. 5.不等式 211 x x <-的解集是__ ▲ __. 6.设,x y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021x x y x y ≥?? ≥??-≤? ,则32z x y =+的最大值是__ ▲ __. 7.已知 23 2(0,0)x y x y +=>>,则xy 的最小值是__ ▲ __. 8.已知3,2==a b ,若3?-a b =,则a 和b 的夹角为__ ▲ __. 9.已知(0,),(,)22π παβπ∈∈,且33sin()65αβ+= ,5 cos 13 β=-,则sin α=__ ▲ __. 10.在4和67之间插入一个n 项等差数列后,仍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所有项的和是781,则n 的值为__ ▲ __. 11.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1231a a a ++=,4562a a a ++=-,则该数列的前15项的和 15=S __ ▲ __.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范围:必修一、二、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卷答题栏中。每小题1分,共60分) 1.人的激素、维生素和酶三者相比,相同点有 ①都是蛋白质②由活细胞产生③需要量很少④由内分泌腺分泌⑤缺少时都会引起疾病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⑦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①②⑦B.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③⑥⑦ 2. 炭疽杆菌之所以在两年前能引起美国人大恐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产生两种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的外毒素。有些科学家将该菌拟核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上面说的外毒素。请分析推断一下,应继续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外毒素?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贮藏颗粒 D. 细胞核 3. 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给药的最初30天内,两种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 B. 给药后,正常细胞数目的减少量明显多于癌细胞 C. 给药后,癌细胞数目的回升量明显少于正常细胞 D. 临床上可以通过加大给药剂量,来有效地控制癌细胞 4.依据下图三个圆型,其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当三个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空间范围时,最容易绝种的是③ B.可代表蛋白质、酶、激素三者的关系,能产生物质③的细胞肯定能产生物质① C.①②③可代表三种物质,其分别是激素、蛋白质和酶 D.若三个圈代表的是3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定是①捕食②,③捕食① 5、.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下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兴奋在神元之间的传导需要能量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⑤细 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6.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 扰

黑龙江省绥化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卷)

生物 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 Ⅱ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Ⅲ 若③为腺嘌呤,则④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Ⅳ 若②为核糖,则④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Ⅴ 若③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④这种化合物 Ⅵ 非典病毒的④有8种,②有2种 A. Ⅰ Ⅵ B. Ⅱ Ⅴ C. Ⅲ Ⅳ D. Ⅳ Ⅴ 2.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个图形,要想图2转化成图1,正确的叙述是() A. 视野变暗 B.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 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 D. 图2放大的倍数小于图1 3.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Ca2+、Mg2+、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水稻和番茄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用番茄的补钙效果比水稻好 C. 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小

D. 植物吸收水和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满江红鱼腥藻是由固氮蓝藻和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又叫红萍或绿萍)共生在一起(叶中)形成的。下列关于鱼腥藻和满江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两者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 C. 两者都能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D. 两者都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5.如图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1和2都含有磷脂 B. 细胞器3和8只分布于植物细胞中 C. 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4 D. 该示意图可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6.在不同温度和pH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图的含义的是() A. 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7 7.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邹平双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组创新试题 学区: 二学区 级部: 高二 姓名: 张珊珊 所教班级: G2.6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 A .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 . 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 C . 血浆→组织液→血浆→淋巴 D . 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 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Na +来自饮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B . 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C . 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 D . K +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3.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列激素与 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 . 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 .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 望梅止渴 B . 膝跳反射 C . 缩手反射 D . 吮奶反射 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 . 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 . 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 .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6.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鉴了某些生物的回 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是利用了生物的( ) A . 直接价值 B . 间接价值 C . 潜在价值 D . 生态功能 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 .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 .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 细胞,再由B 细胞呈递给T 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 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④ C . ①③⑤④ D . ①③④⑤ 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 .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D . 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0.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 . 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 . 细胞a 只能为B 淋巴细胞,细胞b 只能为T 淋巴细胞 D . 细胞c 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 只能为效应T 细胞 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呆小症 B . 激素到达作用部位,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立即分解 C . 胰岛素促进细胞对糖的氧化分解与细胞膜蛋白无关 D .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体现了生物膜有流动性,但膜成分不会更新 1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13.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是( ) A . 内环境的稳态 B .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C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下列对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数学暑假作业:集合与命题教师

盐城中学高二数学暑假作业(1) -----集合与命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填空题 1. 已知集合{2,3},{1,},{2},A B a A B A B === =若则 . {}1,2,3 2. 集合{}1,0,1-共有 个子集.8 3. 已知集合已知集合? ?? ???∈= =R x y y A x ,21 |,{}2 |log (1),B x y x x R ==-∈,则 =?B A .(1,)+∞ 4. 已知集合{}274(2)i A m m =-++,,(其中i 为虚数单位,m ∈R ),{83}B =,,且A B ≠?,则m 的值为 . -2 5.命题:“(0,),sin 2 x x x π ?∈≥”的否定是 , 否定形式是 命题(填“真或假”)(0,),sin 2 x x x π ?∈<真 6. 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 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1] 7. “1x >”是“ 1 1x <”的 条件.充分不必要 8.若集合()() +∞-=∞-=,3,2,2 a B a A ,φ=?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3,1]- 9.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①③ ①“若x +y =0,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 ≤1,则x 2+2x +q =0有实根”的逆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的逆否命题. 10. 已知集合{} {},,03|,,012|2 R x ax x B R x x x x A ∈=+=∈=+-=若A B ?,则 二.解答题 15. 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A ={x |232x x -+≤0},若B R A =R ,B R A ={x |0 <x <1或2<x <3},求集合B . A ={x |1≤x ≤2},R A ={x |x <1或x >2} A R A =R ,∵B R A =R ,B R A ={x |0<x <1或2<x <3} ∴ {x |0<x <1或2<x <3} B ,故B ={x |0<x <3} 16.已知 ]4,2[,2∈=x y x 的值域为集合A ,)]1(2)3([log 2 2+-++-=m x m x y 定义域为集合B ,其中1≠m . (Ⅰ)当4=m ,求B A ?; (Ⅱ)设全集为R ,若B C A 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018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P5)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 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即噬菌体)和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逆转录病毒HIV)。 3、常见的RNA病毒有: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 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 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 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细菌(如硝化细 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蓝线支细衣)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磨菇等食用 菌)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P9)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罗伯特。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活细胞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 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这一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 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9)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9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性激素的合成 B.抗原与抗体结合 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蛋白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D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B.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7.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 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 B . 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 C . 纤维蛋白质、Ca2+、载体、抗体 D . CO2、Na+、葡萄糖、氨基酸 2. 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如果细胞A是血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 . 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①、③、⑥ C . 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外液 D .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3. 内环境保持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B . 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 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 D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 和Cl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能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的结构是() A . 轴突膜 B . 树突膜 C . 胞体膜 D . 突触间隙 5.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将会发生的是() A . 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B . K+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C . 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D . K+外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钾离子浓度低于膜外侧 6. 图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所包含的物质是蛋白质 B . ②在突触间隙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 ②与③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 . 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 7.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兴奋传递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 . 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 .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 . 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 . 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8.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 . 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 . 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 . 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9. 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 . 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B . 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C .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 代谢活动增强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实验复习讲义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糖的鉴定: 1、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 (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2、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 (2)仪器:试管、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3)斐林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 0.05g/mL CuSO4溶液(4-5滴) 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 条件:隔水加热 3、实验结果分析: (1)淀粉: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淀粉,则出现蓝色,反之,则没有。 (2)还原性糖: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则出现砖红色沉淀,反之,则没有。 脂肪的鉴定: 1、实验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 2、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花生种子,花生匀浆 (2)仪器:双面刀片、试管、小量筒、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苏丹III染液、苏丹IV染液 3、实验结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脂肪,则观察到橘黄色(红色),反之,则没有。蛋白质鉴定: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2、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豆浆、鲜肝提取液 (2)仪器: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 (3)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 CuSO4溶液(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热) 3、实验结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则出现紫色,反之,则没有。

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 一、单选题 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①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①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①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①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B.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 2.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外界环境摄人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①→肝脏细胞 B.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①① D.肾炎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①减少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导致的是() A.中暑B.糖尿病C.低钾血症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5.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①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①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6.下列有关高等动物脑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尿意形成于大脑皮层B.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呼吸中枢位于脑干D.学习、读书等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7.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7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1-40题,共4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实验().. A.细胞器B.细胞质C.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膜 2.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的叙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②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③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④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② ④①③ 3. 绿色植物体叶肉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B.叶绿体C.中心体D.液泡 4. 下列哪项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 . A. B. 线粒体膜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膜 5.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器 6. 右图所示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7.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 ) .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在、嵌入、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C.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也可以运动 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8.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在25℃条件下,按下表处理,在相同时间() A.糖类B.脂肪C.ATP D.蛋白质 10.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1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A.细胞B.细胞D.细胞() A.1种B.2种C.3种D.4种 13. 在“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模型。他模拟的 时期是() 1 A.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4.能正确表示男性色盲基因型的是() Bb bb bB A.XXB.XXC.XY D.XY 15.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6.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控烟又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下图为一幅禁烟宣传画, 吸烟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烟草中所含的大量放射性致癌物质可能引起()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联会紊乱 D.细胞分裂受抑制 17.能诱导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物质是() A.CaCl2 B.亚硝酸盐C.尿素D.秋水仙素 18.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B.猫叫综合征C.色盲D.血

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 1.科学发现“新生儿小头症”数量的增加与寨卡病毒有关,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一个结构层次。 ②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 ③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④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C.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3.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因放大倍数变大,视野变亮 C. 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4.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种类相同的是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半乳糖、糖原 C. 氨基酸、核苷酸、脂肪 D. 性激素、胆固醇、胰岛素 5.有关人体内蛋白质的功能,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B.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 C. 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D. 有些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中核酸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 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与控制生物性状有关 C. 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D. 可用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观察 DNA 的分布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所以所有细胞必须利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 因为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光,所以叶绿体内膜要有光合作用的色素 C. 因为细胞质基质pH值高于溶酶体内,所以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协助运输 D. 因为高尔基体加工运输分泌蛋白,所以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一定具有高尔基体 8.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标记的亮氨酸最先出现在细胞膜的亮氨酸载体上 B. 被标记的亮氨酸可能出现在复制后的染色体上 C. 靠近高尔基体的囊泡内出现放射性,蛋白质的修饰加工不一定结束 D. 含放射性的蛋白质被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不属于主动运输,不需要能量 9.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 B. 各种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 C. 0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后,[H]随着H2O的生成而产生 D. 将人的红细胞置于0.9%生理盐水中,一定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10.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 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 水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D. 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 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形成ATP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 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 D. 在绿色植物叶绿体内,形成ATP的过程需要光照 13.[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均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水的光解 B. 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C. 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 D. 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机密★启用前 2013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A.水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2.下列生物中,有细胞膜但无核膜的是 A.噬菌体B.大肠杆菌C.酵母菌D.草履虫 3.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 A.维持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4.右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C.自由扩散D.协助扩散 某物质能量磷脂 双分子层

A B C D 5.取同一植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然后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图示中,细胞所处蔗糖溶液浓度最低的是 6.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高达200磅,其体细胞内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ATP B .葡萄糖 C .脂肪 D .蛋白质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B .酶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C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D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8.在剧烈运动后,我们通常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产生并大量积累了 A .二氧化碳 B .酒精 C .乳酸 D .碳酸 9.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某体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A .23条 B .46条 C .92条 D .46对 10.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 B .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C .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 .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11.下列用于还原性糖的鉴定试剂及反应颜色是 A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B .双缩脲试剂 紫色 C .碘液 蓝色 D .斐林试剂 砖红色 12.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 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短毛和狗的长毛 B .兔的灰毛和兔的白毛 C .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棒眼 D .人的双眼皮和人的单眼皮 13.人的卷舌与非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一对卷舌夫妇生育 了一个非卷舌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沁县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3)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B.血浆C.淋巴D.组织液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RNA聚合酶、H+ B.唾液淀粉酶、抗体、H2O C.Ca2+、中心体、尿素 D.HPO42-、递质、胰岛素 3.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4.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 分别滴加0.1mol/LNaOH和0.1mol/L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 C.本实验缺乏对照 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5.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6.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7.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8.以下对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图示的肌肉中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9.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