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一 简单报文分析哇

实验一 简单报文分析哇

实验一  简单报文分析哇
实验一  简单报文分析哇

实验一简单报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见wireshark图解教程)

2)掌握以太网数据帧的结构

3)掌握IP数据包的结构

4)掌握ARP协议的工作过程

5)掌握ICMP协议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请通过操作得出具体的结论

1、观察以太网帧结构

进行实验的主机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通过Wireshark将实验主机的网卡设置为通常模式(非混杂模式),捕捉以下场景中的数据帧,用web浏览器访问Internet上的站点。

1)依次查看捕获的各数据帧,看看目的地为实验主机的数据帧中长度最小的是多大;查看

这种帧的各个域,看看前导码是否包含在记录的数据中;记录的数据是从哪个字段开始,至哪个字段结束。这是否验证了IEEE 802.3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

IEEE802.3

前同步码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长度数据校验

8 2 2 2 46~1500 4

最小帧长54:有些数据没有填入

2)查看捕获的帧中长度最长的帧。可以多访问一些网页以捕获更多的帧,看看这些帧的长

度最大是多少?为什么?

最大是1514:接受的是去掉校验码D

3)观察数据包的封装协议层次

2、观察ARP协议

进行实验的主机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该实验需要同一局域网上的两台主机A 和B(两位同学配合)。在主机A上进行实验,通过Wireshark将网卡设置成通常模式。

(1)观察ARP缓存的生存时间

通过arp –s可以添加静态ARP缓存表项。静态ARP缓存表项是永久性的,除非通过arp –d进行删除。

动态ARP缓存表项都有有限的生存时间。在A上用ping B命令获得B的MAC地址后,通过arp –a命令来观察动态ARP缓存的生存时间。

1)如果在生存期内没有用到该缓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过一段时间。。。就会释放掉占用内存。。。出现如上图的结果

2)如果在生存期内用到该缓存(比如ping B),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如上图(由于我的电脑实行不了arp –d,所以这是两人做的,下面是我的)

(2)观察ARP过程

在命令行下用arp –d命令删除A上的所有ARP表项,然后用ping B命令来触发ARP 过程,通过Wireshark捕获分组可以观察ARP过程。在A和B上,在命令行下用arp –a 命令可以观察到对方的MAC地址。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解释ARP过程。

(3) 观察ARP分组格式

观察基于以太网的ARP请求/应答分组的格式。

1)查看捕获的数据帧中由实验主机发出的ARP请求帧,查看封装该ARP请求帧的以

太帧的目的地址是多少,源地址是多少;再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实验主机的MAC地址,看看是否和源地址一致。

2)对比一下封装ARP分组的帧和其它帧(封装IP分组的帧),看看它们的类型字段

分别是多少?

3)观察封装ARP请求/应答分组的以太帧的内容,看看有何异同。

4)观察ARP请求/应答分组内容,看看有何异同。

(4)观察无偿ARP(选做)

无偿ARP是一种发往自己IP地址的ARP请求,其中发送节点和目标节点的IP地址均为发送主机的IP地址。无偿ARP可用于检测同一网段内重复的IP地址:主机发送一个无

偿ARP请求,如果没有收到相应的ARP应答,说明网段内没有重复的IP地址;否则说明有重复的IP地址。

A先设置一个IP地址,然后B设置相同的IP地址,在B上捕获无偿ARP分组。

1)观察无偿ARP分组的个数。

2)比较无偿ARP请求和无偿ARP应答的不同

3)观察其它主机上的ARP缓存中有没有记录你的IP和MAC的映射。

4、掌握ping的工作过程

通过ping某台主机,观察ICMP报文,这个部分请大家观察,并总结ping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使用ping 命令,分别ping网内的主机和网外主机,观察ICMP报文是如何封装的,ICMP的请求和应答

(2)执行p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2801046.html,–l 64000观察IP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3)ping 报文的次数,并与命令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

TTL 于ping中是不变的就是那个值而在tracert中就是从1,2.。。。。一直到那个数

104规约学习(非常好)

104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 1、 初始化 ● 主站发: 68 04 07 00 00 00 目的:给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68 04 0B 00 00 00 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子站回答:68 0E 00 00 00 00 46 01 04 00 01 00 00 00 00 00 目的:初始化结束。 2、 对时 时钟同步命令一般不在104中应用,因为网络路由的延时永远不定(随机),导致对时不准。 ● 主站发:68 14 2C 00 6A 00 67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E5 3F 00 0F 09 0C 04 目的:向子站发送对时报文。357 毫秒 16 秒 0分 15小时 9日 12月 4年 3、 总召唤 ● 主站发:68 0E 00 00 06 00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14 目的:向地址为01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68 0E 08 00 02 00 64 01 07 00 01 00 00 00 00 14 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 子站回答:68 2D 0A 00 02 00 01 A0 14 00 01 00 01 00 00 00 01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目的:子站向主站以ASDU1方式连续上送全遥信,此为第一帧。 报文解析: 子站回答:68 2D 0C 00 02 00 01 A0 14 00 01 00 2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目的:子站继续上送全遥信的下一帧。

104规约报文详解(解剖麻雀_最快速掌握_强力推荐)

--------------------------------------------------------------------------------------------------------------------------------------------------------------------------------------------------------------------------------------------- IEC-60870-5-104:应用模型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保证数据的正确送达,保证如何避免冲突。(物理层利用如 RS232上利用全双工) 链路层负责具体对那个slave的通讯,对于成功与否,是否重传由链路层控制(RS485 2线利用禁止链路层确认) 应用层负责具体的一些应用,如问全数据还是单点数据还是类数据等(网络利用CSMA/CD等保证避免冲突的发生) --------------------------------------------------------------------------------------------------------------------------------------------------------------------------------------------------------------------------------------------- 基本定义:端口号2404,站端为Server 控端为Client,平衡式传输,2Byte站地址,2Byte传送原因,3Byte信息地址。 --------------------------------------------------------------------------------------------------------------------------------------------------------------------------------------------------------------------------------------------- 注:APDU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整个数据)= APCI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固定6个字节)+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可变) --------------------------------------------------------------------------------------------------------------------------------------------------------------------------------------------------------------------------------------------- APDU长度(系统-特定参数,指定每个系统APDU的最大长度)APDU的最大长度域为253(缺省)。视具体系统最大长度可以压缩。 --------------------------------------------------------------------------------------------------------------------------------------------------------------------------------------------------------------------------------------------- 【1个例子】 104报文分析 BUF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R:68 1510 0002 001E 01 03 0001 0079 00 00 01 10 01 24 13 D2 0A 02分析的结果是I (主动上报SOE,主动上报是因为104是平衡式规约)报文头固定为0x68,即十进制104 长度15字节(不是6帧的,都是I帧) 发送序号=8【控制字节的解析10 00 02 00 ,发送序号:0010H/2=16/2=8】 接收序号=1 【控制字节的解析10 00 02 00 ,接收序号:0002H/2=2/2 =1】 0x1E=30 即M_SP_TB_1 带长时标的单点信息 01 -> SQ:0 信号个数:1 03 00 -> 传送原因:[ T=0 P/N=0 原因=3 | 突发] 01 00 -> 公共地址:1 79 00 00 -> 0x79=121 信息体地址: 121 01 -> 状态: 1 IV:0 NT:0 SB:0 BL:0 10 01 24 13 D2 0A 02 ->低位10 高位01,即0x0110=1*16*16+16=272 时标: 2002/10/18 19:36:00.272 --------------------------------------------------------------------------------------------------------------------------------------------------------------------------------------------------------------------------------------------- 每个字节都为unsigned char类型,如果是2个字节表示1个short型,则都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 【字节0】0x68即十进制数104,68做为BUF第0个字节,下面的说明依次向后排 --------------------------------------------------------------------------------------------------------------------------------------------------------------------------------------------------------------------------------------------- 【字节1】15即从字节2到最后的所有字节数(长度) --------------------------------------------------------------------------------------------------------------------------------------------------------------------------------------------------------------------------------------------- 【字节2、3、4、5】这4个字节是4个控制域,对应不同类型的格式(I帧、U帧、S帧),意义和格式都不相同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 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时,推断两处 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测验。 21.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 验误差。

深入监控调试——报文详解

PLM 入门 V 1.0

目录 目录 (1) 版本信息 (2) 一、功能概述 (3) 二、通讯规约介绍 (3) 三、常用工具介绍 (4) 四、调试过程 (5) 4.1环境搭建 (5) 4.2运行调试 (5) 五、报文查看 (7) 5.1如何抓取报文 (7) 5.2以太网TCP104报文和串口IEC103报文: (8) 5.3串口M OD B US报文 (9) 5.4串口非标报文 (10) 六、报文实例 (11) 6.1报文实例-104上送遥脉报文 (11) 6.2报文实例-104上送遥测报文 (11) 6.3报文实例-104遥控报文 (12) 6.4报文实例-IEC103上送遥脉报文 (14) 6.5报文实例-IEC103上送遥测报文 (14) 6.6报文实例-IEC103遥控报文 (15) 6.7报文实例-IEC103压板投退报文 (16) 6.8报文实例-IEC103第一帧报文 (17) 七、实际问题分析 (17) 附A、安装包介绍 (18)

版本信息

一、功能概述 MCU801A,串口服务器,也叫做通讯管理机,在8000监控系统中作为子站(装置)和后台(8000监控)之间通讯的桥梁,起到规约转换的作用。 图1.1 监控抽象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通过MCU,子站的数据可以上送到8000监控后台,监控后台的命令可以下达到每个子站。MCU主要在串口和以太网之间转换规约,主要涉及规约如下: 1、基于以太网的tcp104规约 2、基于串口的iec10 3、Modbus、自定义规约。 二、通讯规约介绍 通讯规约主要规定了通讯机制和数据帧的数据格式。 与我们的MCU相关的通讯规约主要有TCP104、IEC103、MODBUS,还有许多不规则的自定义规约。具体规约参考产品的规约说明文件。

104规约报文说明

主站与子站通过IEC60870-5-104规约通讯协议说明 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一、IEC60870-5-104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基本结构 (2) 1.1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 (2) 1.2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 (2) 1.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3) 二、IEC60870-5-104规约的过程描述 (5) 三、IEC60870-5-104规约源码分析(报文分析) (5) 3.1启动连接(U格式) (5) 3.2启动连接确认(U格式) (6) 3.3总召唤(I格式) (6) 3.4总召唤确认(I格式) (6) 3.5数据确认(S格式) (6) 3.6总召唤结束(I格式) (7) 3.7测试连接(U格式) (7) 3.8测试连接确认(U格式) (7) 3.9.遥信信息(I格式) (7) 3.9遥测信息(I格式) (10) 3.10 SOE信息(I格式) (11) 前言 根据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和最近出版的国标DL/T634.5.104:2002对104规约的参数选择做了如下说明: 1、采用端正101规约中的链路地址和短报文(指链路确认报文) 2、采用召唤一级数据 3、两个字节表示公共地址(站址) 4、两个字节表示传送原因 5、三个字节表示信息体地址 上述3、4、5点与上一次通讯协议具体说明有冲突,为执行国际国内标准,建议根据上述要求对报文做如下修改。

一、IEC60870-5-104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基本结构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Application protocal data unit)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Application protocal control information)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Application protocal control unit) APDU=APCI + ASDU 1.1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 定义了启动字符、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长度规范、可传输一个完整的应用规约数据单元。 ●启动字符:68H(一个字节) ●长度规范:报文最大长度255字节,应用规约数据单元的最大长度为253字节,控 制域的长度是4字节,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最大长度为249字节。 ●控制域:控制域定义抗报文丢失和重复传送的控制信息、报文传输的启动和停止、 传输连接的监视。控制域的这些类型被用于完成计数的信息传输的(I格式)、计 数的监视功能(S格式)和不计数控制功能(U格式)。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1.2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 控制域定义抗报文丢失和重复传送的控制信息、报文传输的启动和仃止、传输连接的监视。控制域的这些类型被用于完成计数的信息传输的 (I格式)、计数的监视功能(S格式)和不计数的控制功能(U格式)。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广东药学院自编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014.8

第一章绪论 在医药卫生、食品等专业研究领域,常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来确定或验证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提出的科学假设,例如临床上研究某种新的降糖药的疗效时,研究者需要将研究对象(如糖尿病患者)随机地分组,使其中一组患者服用研究中的该降糖药,另一组患者服用传统的降糖药,进而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但在具体的试验实施之前,研究者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如试验中试验对象应如何选择和分组?如何在试验过程中避免服用不同试验药物对试验对象心理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最终疗效的判断?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可更好的反映药物疗效?样本量需要多少?试验数据应如何收集以及运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等等问题。因为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可能影响药物疗效,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些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均衡,就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为使科学研究在消耗最少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获得科学可靠的结论,需要在研究开始之前对整个试验过程做出精心安排,制定详细具体的试验实施方案,即进行试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一个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试验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医学试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处理因素、试验对象和试验效应。如研究某降糖新药的疗效,处理因素为降糖新药及比较的传统降糖药;研究者需用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试验效应是能反映药物疗效的指标,如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的下降。处理因素作用于试验对象后产生试验效应(图1),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因此试验设计时要先明确三个基本要素,再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1. 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treatment)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试验对象,以考察其试验效应的因素。如临床上研究降糖药的疗效,降糖药即为处理因素。在试验过程中处理因素的状态称为水平(level),如比较降糖新药和传统降糖药的疗效,

IEC104规约报文说明

IEC104规约调试小结 一、四遥信息体基地址范围 “可设置104调度规约”有1997年和2002年两个版本,在流程上没有什么变化,02 此配置要根据主站来定,有的主站可能设为1,1,2,我们要改与主站一致。 三、以公共地址字节数=2,传输原因字节数=2,信息体地址字节数=3为例对一些基本的报 文分析 第一步:首次握手(U帧) 发送→激活传输启动:68(启动符)04(长度)07(控制域)00 00 00 接收→确认激活传输启动:68(启动符)04(长度)0B(控制域)00 00 00 第二步:总召唤(I帧) 召唤YC、YX(可变长I帧)初始化后定时发送总召唤,每次总召唤的间隔时间一般设为15分钟召唤一次,不同的主站系统设置不同。 发送→总召唤: 68(启动符)0E(长度)00 00(发送序号)00 00(接收序号)64(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14(区分是总召唤还是分组召唤,02年修改后的规约中没有分组召唤) 接收→S帧: 注意:记录接收到的长帧,双方可以按频率发送,比如接收8帧I帧回答一帧S帧,也可以要求接收1帧I帧就应答1帧S帧。 6804 01 00 02 00 接收→总召唤确认(发送帧的镜像,除传送原因不同): 68(启动符)0E(长度)00 00(发送序号)00 00(接收序号)64(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14(同上) 发送→S帧: 注意:记录接收到的长帧,双方可以按频率发送,比如接收8帧I帧回答一帧S帧,也可以要求接收1帧I帧就应答1帧S帧。 68 04 01 00 02 00 接收→YX帧(以类型标识1为例): 68(启动符)1A(长度)02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01(类型标示,单点遥信)

104规约报文解释说明

链路先握手再通信,不握手不通信,通信中断须再握手(建立链路) 确认报文的来回须对方的认可,认可方式可以是一条专用的报文也可以是下一个询问报文中的FCB来暗示 原因传送的信息都必须带上原因,不允许没有理由的传输 地址每个信息量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地址 类型每种信息的传输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型 68 启动符 5D 长度 6C 控制域1 03 控制域2 78 控制域3 00 控制域4 01 遥信 D0 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个数) 14 00 传送原因 01 00 站地址 01 00 00 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结构说明: TYP:类型标识,可查表 在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 <0> := 未定义 <1> := 单点信息M_SP_NA_1 <3> := 双点信息M_DP_NA_1 <5> := 步位置信息M_ST_NA_1 <7> := 32比特串M_BO_NA_1 <9> := 测量值,归一化值M_ME_NA_1 <11> := 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NB_1 <13> := 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NC_1 <15> := 累计量M_IT_NA_1 <20> := 带状态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M_PS_NA_1 <21> := 不带品质描述的归一化测量值M_ME_ND_1 <22..29>:=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3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点信息M_SP_TB_1 <3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点信息M_DP_TB_1 <3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位置信息M_ST_TB_1 <3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M_BO_TB_1 <3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归一化值M_ME_TD_1 <35>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TE_1 <36>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TF_1 <37>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累计量M_IT_TB_1 <3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M_EP_TD_1 <3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M_EP_TE_1 <4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M_EP_TF_1 <41..44>:=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 UI8[1..8]<45..69> CON <45> := 单命令C_SC_NA_1 CON <46> := 双命令C_DC_NA_1 CON <47> := 步调节命令C_RC_NA_1 CON <48> := 设点命令,归一化值C_SE_NA_1 CON <49> := 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NB_1 CON <50> := 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NC_1 CON <51> := 32比特串C_BO_NA_1 <52..57>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带时标的ASDU CON <5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C_SC_TA_1 CON <5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命令C_DC_TA_1 CON <6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调节命令C_RC_TA_1 CON <6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归一化值C_SE_TA_1 CON <6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TB_1 CON <6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TC_1 CON <6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C_BO_TA_1 <65..69>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试验统计分析

试验统计分析 一、术语统计 总体与样本 总体:N 样本:n 总体平均数:μ样本平均数:x 总体的标准差:δ样本标准差:s 机械误差:不可避免错误:人为因素 准确性:测定值对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 精确性:测定值之间变异程度 二、实验材料的分类: 数量性状资料:方式:计数和测量,变数分为不连续性变数和连续性变数 质量性状资料:1)应用统计次数的方法2)赋值法以相当数量的性状 次数分布表:间断性变数和连续性变书分布表需要特征数:极差、组数、组距、组中点値 分组满足:a≤x≤b 次数分布图:方柱形、多边形、条形图 三、试验资料的特征数 1、平均数:算数平均数x 中数:Md 众数:Mo n 几何平均数:G=x1?x2?x3…xn 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直接法:适用于小样本,未分组的资料 2)加权法:适用于大样本,已分组资料 2、特性: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离均差之和为0 3、总体平均数 μ= Xi N i =1N 4、变异数:极差R 、方差、样本S 2(包含自由度) 总体δ2 5、标准差计算: 直接法:s= 加权法: 变异系数:cv=s x *100% 6、事件:必然事件U 和不可能事件V 和事件 积事件 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 完全事件系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 计算概率: 1)加法定理:互斥事件 P (A+B )=PA+PB 2)乘法定理:积事件 P (A*B )=PA*PB 3)对立事件概率 PA+PB=1 4)完全事件系:PA+PB+PC …=1 推断统计开始 参数估计: 1、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的某个取值,作为总体样本的估计值,用样本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 缺点:无法给出估计值接近总体参数的信息 2、区间估计 1)区间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得到 置信区间区间上下限是置信限L1下限L2上限 2)需要给出置信水平(置信度) 上限方程省略 下限方程省略 置信区间的计算相当于假设测验的整体步骤 假设测验是确定显著水平区间估计是确定置信区间显著水平与置信区间是对立关系,两者有相同的临界值。

104报文解读

104规约大致有1997年和2002年(02版)两个版本,在配置上没什么变化,只 4096个,YK最多可配256个,YM最多可配512个。 4个控制域8位位组:前两个是发送序号,后两个是接收序号。 补充说明: 1、报文中的APDU长度指的是除68和APDU长度字节的所有字节。 2、注意长帧报文的“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具有抗报文丢失功能。 3常用的类型标识 遥测:09----带品质描述的遥测量,每个遥测值占3个字节 0a----带3个字节时标的且具有品质描述的遥测值,每个遥测值占6个字节 0b---不带时标的标度化值,每个遥测值占3个字节 0c---带3个字节时标的标度化值,每个遥测值占6个字节 0d---带品质描述的浮点值,每个遥测值占5个字节 0e---带3个字节时标且具有品质描述的浮点值,每个遥测值占8个字节 15---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值,每个遥测值占2个字节 遥信:01---不带时标的单点遥信,每个遥信占1个字节 03---不带时标的双点遥信,每个遥信占1个字节 14---具有状态变位检测的成组单点遥信,每个字节包括8个遥信SOE:02---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单点遥信 04---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双点遥信 1e---带7个字节时标的单点遥信 1f---带7个字节时标的双点遥信 遥脉:0f---不带时标的电度量,每个电度量占5个字节 10---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电度量,每个电度量占8个字节 25---带7个字节长时标的电度量,每个电度量占12个字节 其他:2d---单点遥控 2e---双点遥控 2f---双电遥调 64---召唤全数据 65---召唤全电度 67---时钟同步命令 4、常用的传送原因列表: 1---周期、循环 2---背景扫描 3---突发、自发上传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实习报告

农学院实验(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园艺专业2010级2班组别: 1 学号:2010014109 课程名称:《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设计性实习指导教师:郭凤霞 实验时间:2012年5月20日至6月25日成绩: 施肥对水稻盆栽产量的影响 姓名:宋占楠E-mail:914196192@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2801046.html, 1 目的意义 通过本实习,旨在利用国际国内科学文献资源库数据,了解试验设计的种类及方法,并利用一些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结论,探讨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作一水稻施肥的盆栽实验,设5个处理,A和B系分别施用两种不同工艺流程的氨水,C施碳酸氢铵,D 施尿素,E不施氮肥。每处理4盆(施肥处理的施肥量每盆皆为折合纯氮1.2克),共5*4=20盆,随机放置于同一网室,其稻谷产量(克/盆)列于表6.11,对其进行方差分析。 2.1 试验设计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的试验设计方法,试验中,每一个区组中每一个处理都有同等的机会设置在任何一个试验小区上,避免任何主观成见。进行随机排列,用抽签发或随机数字列表(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2000),随机排列与重复相结合,提供无偏的实验误差估计值。 2.2统计分析方法 (1).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F检验,假设Ho:μA=μB=···=μE,HA:μA、μB、...、μE不全相等。通过测验,推断这个实验的处理平均数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分析见背面)。 (2).对各处理平均数比较(见背面)。 3 结果与分析 3.1.计算处理间均方与误差均方的比率,算得F=75.3/6.73=11.19,查F表当ν1=4,ν2=15时,F0.01= 4.89,故否定Ho,则试验处理平均数间存在有极显著差异。 3.2.根据对个处理平均数的比较可知,施用氮肥与不施氮肥有显著性差异,且尿素与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氨水1、氨水1与氨水2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3.3实习心得 实验课上,我做了许多类型的实验,让我受益菲浅。其中很多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是无法学习到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学到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实验。很多实验都是需要花费许多心思去学习的,也是非常复杂的。经过了几节课的实验,我发现做实验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让实验结果变的更加准确和方便。( 1 )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神,比如我们在做置信度置信区间的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各个数据,选取恰当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填写表格时也要注意看清楚,一旦错了一处,就处处都会错。因此集中注意力是相当重要的。(2 )做实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就像在计算方差的时候,每个数据都不同,而且分组很多,虽然是用计算机EXCEL 做,但是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数字到底是多少,现在实验结果错了可以改正,但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一个数据错了,后果就不堪设想,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 参考文献 [1] 盖钧镒.1999.试验统计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P111~112 [2] 刘春盛、胡仁健等.2006.改性尿素碳酸氢铵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期刊.

104规约

104规约 104:是厂站与配网主站进行通讯的规约,以以太网为载体,服务模式是平衡模式。 用于远动控制通信的,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之间的通讯; 104规约的报文帧分为三类,I帧,S帧,U帧; I帧为信息帧,用于传输数据,长度大于6个字节,为长帧; S帧为确认帧,用于确认接收的I帧,长度为6个字节,为短帧; U帧为控制帧,用于控制启动/停止/测试,长度为6个字节,为短帧; 长帧报文分为APCI和ASDU两个部分,统称为APDU,而短帧报文只有APCI部分;APCI的6个字节的构成:起动字符68H,1个字节;后面的报文长度,1个字节(最大253);控制域位组,4个字节;区分I,S,U帧: I帧的4字节控制域位组规定为:字节1和字节2位发送序号,字节3和字节4为接收序号; 注意: 1.由于字节1和字节3的最低位固定为0,不用于构成序号,所以在计算序号时,要先转换成十进制数值,再除以2; 2.由于低位字节在前,高位字节在后,所以计算时要先做颠倒; S帧的字节1固定为01H,字节2固定为00H,字节3和字节4位接收序号计算时仍要注意以上两点; U帧的字节2,3,4均固定为00H,字节1包含TESTFR,STARTDT,STOPDT三种功能,同时只能激活其中的一种功能;启动(STARTDT)和停止(STOPDT)都是由主站(104的客户端)发起的,先由主站发送生效报文,子站随后确认。而主站和子站都可发送测试(TESTFR)报文,由另一方确认。 客户端发起:(请求连接报文和确认连接报文) STARTDT:68 04 07 00 00 00(启动激活);68 04 0B 00 00 00(启动确认) 07 = 00000111,最后两个1表示信息传输格式为U格式,倒数第3个1 表示请求连接; 0B = 00001011,最后两个1表示信息传输格式为U格式,倒数第4个1

完整word版104报文分析

1. 104规约框架分析 1.1 原始报文的组成 报文组成(1字节启动字符0x68,1字节报文长度,4字节控制域,不定长用户数据) 第1个字节是启动字符0x68; 第2个字节是报文长度; 第3~6共4个字节是控制域; 第7个字节是报文类型; 第8个字节是可变结构限定词; 第9~10共2个字节是传送原因; 第11~12共2个字节是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第13~15共3个字节是信息对象地址; 。。。。。。 1.2 三种报文格式的控制域定义 (1)I帧 编号的信息传输格式(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简称I-格式I格式控制域标志,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0 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 (2)S帧 编号的监视功能格式(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s),简称S-格式,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1 并且第二位比特= 0,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 (3)U帧 不编号的控制功能格式(Unnumbered control Function),简称U-格式,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1 并且第二位比特=1 且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 1.3 报文类型(第7个字节) 1.3.1 监视方向的应用功能类型 类型标识∶=UI8[1..8]<0..44> M_SP_NA_1(1) 无时标单点遥信 M_SP_TA_1(2) 带短时标的单点遥信 M_DP_NA_1(3) 无时标双点遥信 M_DP_TA_1(4) 带短时标双点遥信 M_ST_NA_1(5) 步位置信息 M_ST_TA_1(6) 带短时标的步位置信息 M_BO_NA_1(7) 32比特串 M_BO_TA_1(8) 带短时标的比特串

试验统计分析方法

名词 1 变量:数据所具有的变异特征或性。 2 观察值:变量所测得的具体观测数据,或每一个体的某一性状,特征的测定数据。 3 总体: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体。 4 个体:总体中的一个成员。 5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个体的总和。即总体的一部分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 6 参数:由总体的全部观察值而算得的总体特征值。 7.统计数:由样本观察值而算得的样本特征数。 8. 算数平均数:指资料中各观察值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 9. 中位数: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 10.众数: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次数最多一组的组中值。 11.无偏估计量:当一个统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所估计的总体参数时则称此统计量为该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 12.极差:指样本观察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变异幅度或全距。 13.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率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 14.试验:通常我们把根据某一研究目的,在一定条件下对自然规律现象所进行的观察或试验统称为试验。 15.小概率原理:在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看成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16.试验指标:为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验中具体测定额性状或观测的项目。 17.试验因素: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 18.试验水平:试验因素所处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目等级。 19.试验处理:每一试验因素不同或多因素间的水平组合构成了实验处理。 20.L8(27):L代表正交表的符号 L右下角的数字“8”代表8行,包含8个处理(水平组合);“2”表示因素水平数,“7“表 示有7列,用这张正交表最多可以安排7个2水平因素。 22.单一差异原则;除需要比较的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保持的相同的水平上 23.β-错误:无效假设是错误的,备择假设是正确的,可是测验结果却接受了无效假设,这种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即参数见本来 有差异,可是测验结果却认为参数见无差异。 24α-错误:无效假设是正确的情况下,可是由于假设测验结果否定了无效假设,这种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即不同总体的参数见本来没有差异,可测试结果却认为有错误。 25.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剖分为各个变异来源的相应部分,从而发现各变异原因在总便有意中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26.多重比较: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处理平均数进一步分析比较,以选拔出最优的处理方法。 27.肥底:为使被研究对象处于同一可比状态而设置的肥料底肥。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复习资料

≠β 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 84.32 1,05.0=χ) 。 (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 可靠地预测依变 数Y 。(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 推断处理的总体。( √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个空1分,共16分 )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平方根转换 、 对数转换 、 反正旋转换 、 平均数转换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两个方向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重复数 等于 处 理数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环境 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2 12 να χχ -<或2 ,2 2ν α χχ>; 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12ναχχ-<;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 ,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 、 误差的正态性 、 误差的同质性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0.96 。 7 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最小显著差数法(LSD) 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三、选择题:将正确选择项的代码填入题目中的括弧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C )。 A 、间比法 B 、对比法 C 、间比法、对比法 D 、阶梯排列 2 测定某总体的平均数是否显著大于某一定值时,用( C )。 A 、两尾测验 B 、左尾测验 C 、右尾测验 D 、无法确定 3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D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草业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群的教学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和思路为重点,以灵活应用数据处理软件为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其数据分析方法,提高科学研究、逻辑推理、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的能力,特别是科学创新能力。使用优良的设计方法及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科学(或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自2004年被列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以来,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建设,已完成预期建设目标。分述如下: 1.课程建设目标 (1)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适合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构建适应于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课程体系,体现教育教学的现代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摸索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3)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进科研,教学科研同步提高的途径。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水平和素质。 (4)选用国内优秀的教材,并组织或参与《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系列教材的编写,建设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体系。 (5)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资料和案例。

(6)建立适合于本课程特点的考试方式和评定标准,扩充试题库。 2.课程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情况 按照我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原《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整改,按照专业类别、学历层次组织教学,构建一个既能够体现植物生产类特色、又能传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课程群。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群中包括有《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专科)、《生物统计学》(本科)、《试验设计与分析》(本科)和《应用统计学》(本科)四门课程。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情况 ①将科学研究经验、教训、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凸显课程特色。在课堂讲授的恰当时候向学生们阐释科研处理数据资料的经典实例,使学生们意识到只有灵活使用统计方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把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内容从试验设计学和统计分析的侧面讲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采取案例式教学、形象化教学、实践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利用本精品课程网上在线答疑、Bb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教师的BLOG网页等多种形式实现课下辅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