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地理学(最终版)

自然地理学(最终版)

自然地理学(最终版)
自然地理学(最终版)

第一章

1、自然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①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去审视与

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

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的学科

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包括

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等物质和要素的组成、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形成和运行机制。

2、RS、GIS与自然地理学

①自然地理学是RS、GIS的理论基础

②RS、GIS是自然地理学新的研究手段

3、未来地理学家的素质

①一个视野:全球的视野

②两个基础:宽广的文理工融合的学科基础;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基

础。

③三种技术:地理观测、调查与信息获取的技术;地理实验与分析的技术;

地理综合与集成的技术。

④四个观念:人地互相影响;区域相互联系;圈层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

⑤五种能力: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能力;多视角观察和多维度分析

的能力;多尺度分析研究的能力;多种方法合理使用和集成的能力;应

用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服务社会和经济的能力。

第二章

1、宇宙的本质

①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普遍永恒的世界

②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

③由物质组成,表现形式复杂

④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150亿光年半径的宇宙中,分布着各类类星体、脉冲星、恒星、星云、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物质以及黑洞等天体。

①星系:星系是包括大量恒星的天体体系

②聚集在银河中的恒星所构成的天体体系,叫做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中

心凸出并成旋涡状的圆饼,银河系由银球和银盘组成。

银球直径约1.63万光年,其核心称为银核,银核恒星密集;银盘是银球周围较为明亮的部分,直径近10万光年。

③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河外星系。

④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⑤彗星主要是由冰块、尘埃组成,当它接近太阳时,彗星的冰雪、尘埃体

被蒸发、升华而形成彗头和彗发。

⑥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

⑦陨星分为石陨星、铁陨星、石铁陨星

3、太阳系的构成及其特点

1)构成: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

体所构成的系统,包括了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2)特点:

①在太阳系的总质量中,太阳约占99.8%。

②太阳是太阳系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③按照同太阳距离的由近而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的总质量只有太阳的1/750。

④冥王星已经不算是一颗行星

⑤类地行星的质量,体积都比较小,平均密度较高,自转速度慢,化学

组成以生物质为主,有固体表面,岩石,金属等重元素居多,表面温

度高,卫星数少。

⑥类木行星的质量,体积都比较大,平均密度较小,化学组成以轻物质

为主,没有固体表面,含氦、氖、碳、氧等轻元素,表面温度低。4、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学意义

1)自转

①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光的球体,

所以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②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不同经度的时刻有迟早之分。

③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

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

偏转。

2)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存在一个交角,

叫黄赤交角,大小为23°27′)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处于夏

季,南半球处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

处于冬季。

②地球的公转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

长大于夜长;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夜长大于昼长;

③地球的公转导致了五带的产生。

3)随太阳在银河系的运动,导致了冰期的形成。

第三章

1、岩石圈的组成

1)化学元素组成:地壳中含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列的绝大部分元素,而

其中O、Si、Al、Fe、Ca、Na、K、Mg等8种主要元素占98%以上,其他

元素共占1%到2%。

2)矿物组成:组成岩石主要成份的矿物,称造岩矿物,最常见的造岩矿物

有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等。它们是组成

岩石圈的主要矿物。

3)岩石组成:

①火成岩:火成岩以岩浆岩为主。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

占地壳总体积的65%。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也

可划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②沉积岩: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

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

学岩类。

③变质岩: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

学因素。

2、岩石圈的结构

①垂直分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上地幔上部。地壳也可以分

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

②水平变异:不同区域岩石圈的厚度、组成与结构是不同的。比如,地壳

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洋壳薄,陆壳厚;洋壳为玄武质,陆壳为花岗岩质。

3、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水平运动:

①水平方向,地壳物质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运动。

②受地球表面切线方向的力作用引起,分为:

A.挤压,褶皱构造,造山运动,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

B.张力,断裂构造,1970年云南昭通地震形成60km长,宽2.2m

的断裂

C.海底扩张,大陆漂移

2)垂直运动:

①沿地球的半径方向,缓慢上升。

②交替进行,亦称振荡运动。

③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或凹陷,海陆变迁,造陆运动

4、地质构造及其地貌学表现

1)地质构造: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浆,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变

化的结构称为构造行迹或地质构造。按照受力性质分类,地质构造可以

分为:压性构造、张性构造和扭性构造;构造行迹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

为明显,其基本的构造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

构造。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角和倾向。

2)地貌学表现:

①水平构造:原始岩层平整,未受褶皱变动的影响,地貌学表现:

A.大规模的隆起,水平岩层形成高原,如德干高原

B.被分割形成方山、桌山

C.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

②倾斜构造:指岩层经过构造变动以后,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

定的夹角,常是褶皱的一翼,断层的一盘等,地貌上表现为:

A.猪脊背(a>40-50度)、单面山、台地或方山等

B.长江三峡的链子崖

③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波装塑性变形

A.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B.地貌的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④断裂构造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性,当应力超过一定的强度时,

岩石发生断裂,甚至沿破裂移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

坏,称为断裂构造。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劈理、节理、和断层

A.劈理:规模小,与地貌关系不大。岩石沿最大剪切应力作用

方向发育的一组细而密集的剪切裂隙

B.节理:岩石面破裂,两侧岩层无明显位移。分为风化节理、

原生节理、构造节理

C.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斜滑断层。5、火山和地震

1)火山:在巨大的压力下,炽热的岩浆只能在软流圈內对流。当板块运动

时,地壳产生裂缝,使岩浆急速冒升,侵入原有岩层的空隙,或喷出地

面形成火山。喷出物包括:气体、液体、固体。

①火山类型:破火山口、火山灰锥、盾状火山锥、成层火山锥、酸性

熔岩火山锥

②火山带来的危害与好处:泥石流、酸雨、火灾、火山灰导致植物死

亡、火山灰是视野降低;土地变的肥沃,旅游热点。

2)地震

①地震时群灾之首,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检测

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②地震次生灾害: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

有毒气体泄露;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社会

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等社会性灾害。

③地震分类: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

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

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

几种:

A.构造地震: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引起,此类地震发生的次数

最多,破坏力也最大。

B.火山地震:由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

C.塌陷地震: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此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

次数也很少,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

采的矿区。

D.诱发地震: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此类地震仅在某

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E.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人工地震是由人

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

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也会诱

发地震。

④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⑤地震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

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地震烈度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

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第四章

1、大气圈的重要性

①温室效应

②参与生命的活动过程

③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环节

2、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氮气、氧气、氩(恒定组分);二氧化碳、臭氧(可变组

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不等组分)

②水汽(可变组分)

③尘埃(不等组分)

2)大气的结构

①垂直分层

A.散逸层:大气十分稀薄,离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场约束微弱,运

动速度极快

B.暖层(电离层):中间层至800km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因为所有波长小于0.175u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暖层气体所吸

收,顶层温度可达1000度;)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出现极光现象。

C.中间层:平流层顶至85km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因为臭氧的含量下降;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但由于空气稀薄,

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层复杂;在80km处白天出现一个

电离层。

D.平流层:35km-40km为同温层,气温稳定,50km-60km为逆温层,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平流层上层含有大量的臭氧,臭氧能大

量地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气流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

高空飞行;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E.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热量来自于地面的长波辐射;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复杂且多变,风云雨雪常见;气象要素

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②水平分异:对流层厚度受对流强度控制,对流强度受地面温度控制;

地面温度越高,对流强度越大,对流层厚度越厚。

3、气温的变化

1)时间变化

①日变化气温在一日之内的变化,max-min=日较差,Max出现在午后

2点,Min出现在日出前,日较差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

气状况等都有关

②年变化:Max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7-8月,Min出现在太阳辐射

最弱的1-2月,随纬度、地形、地表性质而变。热带全年高温;温

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寒带全年寒冷。

2)空间变化

①水平变化

A.等温线; 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

B.气温随纬度变化规律:从低纬度向两极降低。

C.同一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②垂直变化:随海拔变化

4、大气环流

全球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大气压力变化后产生大气运动,并形成尺度不一的大气环流,产生能量、水分和热量的传输,影响和制约着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

①气压和风

A.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大气压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B.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②行星风系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A.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大范围的运动状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和

空间尺度的大气周而复始的运动特点。

a)是在各半球形成三个沿经向的环流圈,即哈得莱环流圈、费

雷尔环流圈、极地环流圈。

b)在各半球形成三个沿纬向的风向带,即信风带、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B.大气原动力:纬度差异→冷热不均→气压带→空气水平运动→风

C.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D.气压带风带移动原因及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到

冬季,向南移动;冬季到夏季,向北移动

5、天气系统

1)天气是短时间的内的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

2)天气系统是三维空间内表现大气运动形式的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

气团、锋等大气环流组合形成的天气变化和分布系统

①气团: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温度、湿度等)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

围空气团。

A.形成条件:气团形成必须是大范围的性质均匀的地表和稳定的大

气环流。高纬冰雪区:冷而干的气团;中纬沙漠区:干而热;低

纬海洋区:暖而湿

B.气团的变化:移动过程中受下垫面的影响产生变性,称为变性气

团。干冷气团-暖区,变性快;暖湿气团-冷区,变性慢。我国

地形条件复杂,缺少形成气团的条件,影响我国的气团一般都属

于变性气团。

C.分类:按地理分类,分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按热力

分类,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②锋:相遇的冷暖气团之间交绥界面。锋两侧的气象要素有明显差异,

是大气中气象要素不连续面

A.锋面类型:冷锋(一型慢进、二型快进)、暖锋、准静止锋、锢

囚锋

B.锋面天气:

a)暖锋天气:降水发生在锋线和锋面的雨层云范围,降水时间

长,总量不多,连续降水;暖锋过后,气温上升,风向改变,

气压变化不大。

b)一型冷锋天气:云系分布与暖锋相反,降水发生范围小,时

间长,总量不多;冷锋过后气温下降,风向变化,气压上升。

c)二型冷空气:云雨和降水区都很窄。冷锋过后,出现大风降

温,云雨消散,天气晴朗

d)准静止锋:降水区大,强度小,连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的

“梅雨”

③气旋: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的大尺度空气涡旋

A.北半球,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向中心辐合;南半球,空气作

顺时针旋转,向中心辐合

B.气旋带来大风和降水天气

C.分类:

a)温带气旋,对高中纬地区天气影响大;具有锋面结构,

亦称锋面气旋,产生原因:锋面波动天气变化:暖锋天

气-受暖气团控制-冷锋天气

b)热带气旋,对低纬地区影响大。产生于夏秋季的热带海

洋上,暖湿空气强烈抬升形成;带来狂风和强度极大的

暴雨;分类:台风、带风暴、热带低压

④反气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气流呈顺时针方向;

A.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压力差所造成。

B.分类:冷性反气旋,降温,霜冻,大风,降水;暖性反气旋,形

成锋面雨,控制区以晴热天气为主

6、气候与气候变化

1)气候,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原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多

年(30a)大气平均状态和统计状态特征的概括,是某地区常见和特有的

天气状况综合

2)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冰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指形成地球

上气候和形成气候分布及气候变化的物理系统

3)形成气候的原因:

①太阳辐射:能源

②大气环流:调整能量分布

③下垫面:是大气热能、水分和微粒的来源

4)气候带:低纬气候带、中纬气候带、高纬气候带、山地气候带

5)小气候:坡地小气候、森林小气候、水域小气候、城市小气候

6)气候变迁的原因

A.太阳活动:黑子活动、磁暴

B.陨石撞击:激起粉尘

C.地球轨道要素:黄赤交角、偏心率、岁差

D.人类活动:森林砍伐、排放二氧化碳等

第五章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定义: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a)海陆间循环:

海洋洋面上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b)内陆循环:

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这就是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2)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不断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能辐射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

的作用;

③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水量平衡

(1)水量平衡概念

所谓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区域的任意时段内,其收入与支出的水量差等于该时段区域的蓄水变量

(2)研究意义

水量平衡研究是水文、水资源学科的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同时又是研究和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3)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海洋和陆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海洋和陆上多年平均蒸发量

在水循环过程中,全球总水量不变,不等于各种水体之间相对数量亦恒定不变。

3、河流、地下水、湖泊、沼泽、冰川

(1)河流

1)河水是陆地表层唯一畅流的液态水,它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上接大气水,下承地下水,最后连接海洋水的主干作用。

所谓河流就是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沿河流本身造成的洼地(河槽)流动着的水流。

2)河流的径流变化:

a)径流的季节变化

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的各个月份并不相同。河流径流一年内有规律的变

化,称为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流域的气

候制约。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主要随降雨季节变化而变化。例如,东亚

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丰富,冬季降水稀少,河流径流

量显著减少;地中海型气候区域,情况相反。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最丰富月份与气温最高的月份相一致。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小,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例如,径流季

节变化小,说明河流水量稳定,水资源利用可靠,对工农业生产有利;

径流季节变化大,说明河流水量不稳定,水资源利用不可靠,洪水期水

量过大,容易酿成水灾,枯水期水量过小,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

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是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根本措

施。

b)径流的年际变化

大气降水各年间有多有少,河流径流量也各年有所不同,称径流年际变

化。例如,有的年份降水偏多,河流径流增多,称为丰水年;有的年份

降水偏少,河流径流相应减少,叫少水年;有的年份则接近多年平均状

况,称平水年。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属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所以常有

丰水年和少水年情况出现。例如,长江汉口站最大丰水年径流量是最小

少水年径流量的两倍。

对应:气候上分涝年、旱年

3)河流水情:

流域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即V=L/t式中, V为流速(米/秒); L为距离(米); t为时间(秒)。

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补给

汛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冻期

(2)地下水

1)地下水的来源:

①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以后,其中一部分渗透到地下的土层里和岩石空隙里,

形成地下水。

②沙漠地区:有些沙漠地区因为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饱和水

汽含量大,到了夜间气温下降,饱和水汽含量小,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在沙子之间的空隙里凝成小水滴。小水滴下渗,在有利的地质、地形条件下聚积,就成为地下水的来源。

③岩浆在地壳中上升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异出来的氢气和氧气,

也可以直接结合成温度较高的热水。

2)地下水的形式: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和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3)湖泊

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例如,一部分地壳断陷、下沉

可以形成构造湖:死火山口或熔岩高原的喷口可以形成火山湖:冰蚀

洼地中,冰碛丘陵间或碛后方可以形成冰川湖:山崩、熔岩流或冰川

阻塞河谷可以形成堰塞湖;风蚀盆地积水可以形成风蚀湖;岩溶作用

可以形成岩溶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坦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开来,可

以形成泄湖;河流曲流裁曲取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多年冻土区地下

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可以形成热融湖;人工筑坝,建筑水库,

形成人工湖,等等。

(4)沼泽

通常把比较平坦或稍为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

沼泽中生长各种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层。在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

干物质(主要是泥炭)只占5-10%。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首要因素。

只有过多的水分才能引起喜湿植物的侵入,导致土壤通气状况恶化,

并在生物作用下形成泥炭层

(5)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进而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天然冰体。

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冰川的形成过程:积雪、粒雪化、冰川冰三个过程,并需位于雪线以上冰川的分布: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

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冰川风光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川地貌

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

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营力共同作用,

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冰川地貌组合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冰

川中心到外围由侵蚀地貌过渡到堆积地貌。山岳冰川地貌按海拔高度可

分为:雪线以上为冰斗、角峰、刃脊分布的冰川冰缘作用带;雪线以下

至终碛垄为冰川侵蚀-堆积地貌交错带;最下部为终碛垄、冰川槽谷和冰

水平原地带。

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4、海水的相关特征

(1)海水的盐度

盐来源:

海底岩石中的盐分逐渐被海水侵蚀、溶解;

海底火山喷发时,喷发物质中的盐类物质溶解在海水中;

陆地河流每年携带30多亿吨盐分流入海洋中。

(2)海水的温度

(3)海洋水的运动

①主要形式:波浪、潮汐、洋流

A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

风暴引起的巨浪。

B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

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通常一天中可以

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

C洋流:海洋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

动,叫做洋流,也叫海流。

洋流的形成: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洋流分布规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顺南逆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逆南顺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洋流的影响:影响气候

影响海洋生物

影响海洋污染物

影响轮船航速

5、洋流

1)潮汐与潮流:

(1)全球性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叫潮汐(tide)

(2)由潮汐引起的海面高度变化迫使海水作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潮流。

2)洋流的定义: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也叫海流。

3)分类

按性质分类:

A暖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

B寒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

C风海流:在盛行风吹拂下,海洋表层的海水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流动.

D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E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而产生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也形成洋流,叫补偿流。补偿流由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上升流和下降流。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b)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和有明显上升流处,海水上翻,营

养盐类丰富,饵料集中,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c)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d)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污染区海水净化速度,但也会使污染范围

扩大

第六章

1、极地冰盖

1)把冰雪部分从水圈中提出来,并与冻土一起,单独列为冰冻圈。

冰冻圈包括了五个组成部分:海冰、大陆冰原、季节性雪盖、永冻土和高山

冰川。

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北极海冰和大陆冰川(格陵兰岛、青藏高原等)。

冰冻圈的覆盖范围是可以改变的,冰冻圈平均覆盖世界海洋的7%,多年冰覆盖了陆地表面的11%。

水的冰点恰好位于地球上通常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因此,冰冻圈的分布范围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

(1)南极冰盖

98%被冰雪覆盖,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60米,

南极的冰雪覆盖具有显著的气候效应

(2)北极冰盖

2、冰川与冰川地貌

1)长年积雪的下线即雪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二者平衡。是

为气候雪线。

2)冰川形成在雪线以上。

3)冰川形成过程:新雪(密度0.01-0.1 g/cm3)——雪花晶粒凝结成粒雪(密

度0.4-0.7g/cm3)——密度加大成冰川冰(0.84 g/cm3)——缓慢变形和流动——冰川。

4)冰川即指由积雪形成的运动的冰体,分为源头的粒雪盆和流出的冰舌两部

分。

5)冰川类型:

①按形成的气候条件分:

A海洋性冰川——在海洋性气候下形成的冰川。气候潮湿,降水多,雪

线低,冰川活动强地质作用明显,侵蚀力强。冰温高也称暖性冰川。

B大陆性冰川——在大陆性气候下形成的冰川。气候干燥降水少,雪线

高,冰川活动性弱,地质作用较弱,堆积地形比侵蚀地形发育。冰温较

低为冷性冰川。

②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分:

A山岳冰川——又称高山冰川,在山区形成的流动和消亡的冰川。我国

西部的现代冰川属于此类。

B大陆冰川——在两极发育。面积及厚度大,覆盖大片陆地,中心突起,

向四周降低,形似盾,又叫冰盾。如格陵兰冰盖平均厚1500m,面积165

万平方公里。

C平顶冰川——在平坦的山脊或山顶面上发育的冰川。象白色的帽子盖

在山顶,又称冰帽。厚度不大,冰川上层是粒雪,下层是冰川冰。天山、

祁连山有分布。

D山麓冰川——气候变冷,山岳冰川发展成,冰量大,经山谷达到山麓

后继续向外漫流,甚至可覆盖大片山前平原和洼地,进一步还可能发育

成大陆冰川。因而它是山麓冰川和大陆冰川之间的过渡。

6)冰川地貌:

①冰蚀地貌

冰斗——位于冰川源头的园椅状洼地,三面陡峭一面开口。

刃脊——相邻冰斗扩大,冰斗壁后退,之间的山脊似刀刃,两坡陡峻

脊部尖薄。

角峰——三个或三个以上冰斗后壁交汇的山峰,峰高顶尖。

冰川槽谷(冰川谷,U形谷)——谷底宽畅两坡陡立,是冰川侵蚀形

成的谷底。

羊背石是基岩受到冰川侵蚀形成的孤立石质鼓包小丘。形状似伏在地

面的羊背。迎冰面平缓有檫痕、磨光面,背冰面因受侵蚀,面坎坷不

平,陡。

②冰碛地貌

基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

3、冻土与冻土地貌

1)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

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冻土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总称。

①石海石河

②构造土

③冻胀丘和冰锥

④热融地貌

4、冰冻圈的重要作用

冰、雪和冻土有多年性(或常年性)和季节性的区别。

季节性的冰、雪和冻土的季节影响和年际影响是显著的。但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多年性的冰、雪和冻土的作用更大。

在十年到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多年性的冰、雪和冻土的分布变化比较小,从而可以产生比较固定的影响过程和影响趋势。

1)一方面在于它具有对太阳辐射的比较稳定的高反射率,影响地球系统

的能量收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进行

2)另一方面,冰冻圈具有地球上近80%的淡水资源,约占地球各种形式总水量的2%。

第七章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

1)地貌是在营力、构造、岩石和时间等作用下形成的。

①营力因素

营力是地貌形成的动力,它又分为内营力(内力)和外营力(外力)二种。

内营力是由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所引起,它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裂断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

②岩石因素

岩石是形成地貌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物理性与化学性质不同,它们都会影响到岩石的软、硬和抗蚀强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地貌形态。

③构造因素

地质构造是反映地壳运动和岩石构造的地质体。它的规模有大小之分,

性质上有活动与稳定之别。不同的构造对地貌发育影响甚大。例如板块

构造的边界,是活动的构造带,地貌上多出现庞大的褶皱山地(汇聚型)

或大裂谷(分离型)。而板块的内部,构造较稳定,地貌上多为平原、台

地或低山丘陵。又如岩层紧密褶皱的地区,地貌上多成为高山深谷,而

岩层平缓的地区,多属构造台地。

④时间因素

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随时而变”。

2、地质构造地貌

1)在岩层构造影响下所成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地貌。原始的沉积岩构造一般是水平的,但经过地壳变动后,水平构造就会变成倾斜、褶曲和断裂等构造。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喷出岩构造等,它们对地貌形态都产生明显的影响。

①水平构造地貌

水平构造的岩层,受地壳运动抬升后,构造形态不变或只作轻微倾斜,所成的高原或台地,分别称为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它们的顶部地

形平坦或缓倾,与原来的构造面相当。组成顶面的岩层,多是坚硬岩层,

因此它不易侵蚀。

②褶曲构造地貌

在向斜层因受压力作用而破裂较少,侵蚀作用较慢,所以地貌反而高出背斜谷,成为山岭,从而形成背斜为谷、向斜为山的逆地貌。在紧

密褶曲和由较厚的软弱岩层组成的背斜,轴部的纵向断层及节理较多,

褶曲易受到破坏,极有利于逆地貌的形成。

③单斜构造地貌

④穹窿构造地貌

穹窿构造的褶曲轴不明显,岩层由中央向四周倾斜。这种构造主要发生在花岗岩侵入区,使上覆岩层穹起而成。其核心为花岗岩,盖层为

沉积岩。穹窿构造早期未受破坏时,地貌上为典型的穹窿山,水系呈放

射状。穹窿构造发育的晚期,由于构造顶部张节理和断裂发育而易被侵

蚀,中央露出花岗岩及发育出花岗岩山地,外围岩层则发育出猪背山或

单面山,围绕单斜崖发育出环形水系。

⑤断层构造地貌

⑥火山与熔岩构造地貌

2)火山构造地貌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山体。按形态成因分为二大类:

(1)锥状火山呈截顶锥形,山顶一般有火山口,山坡坡度较大,约

30o—40o左右。火山组成物质大多数是中性(安山岩)或酸性(英安岩、流纹岩、石英斑岩等)熔岩及火山碎屑物。

(2)盾状火山该类火山坡度较小,约5o—10o,如盾形,故名。火山喷发

物主要是基性熔岩如玄武岩,火山碎屑物较少,喷发时比较宁静。

3、流水地貌

1)陆地上的流水有三种形式:即片状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前二者是暂时性的流水,即有雨时才有水。后者是常年性流水,即使无雨也有地下水补充。由于流水形式不同,产生的地貌也有很大的差别。

①流水作用

流水能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其能量主要来自水的动能。

②侵蚀作用

流水破坏地表物质,使它脱离原位的作用。

侵蚀作用的方式有二种:一是化学溶蚀,它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二是机械侵蚀,它是流水以其动能产生推力和上举力,使物质脱离地面进入水中。侵蚀作用包括垂直侵蚀、侧向侵蚀和溯源侵蚀。

搬运作用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搬运方式有四种:即推移、跃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4、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

2)喀斯特(又称岩溶)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而成的地貌。

3)喀斯特作用:

化学过程:喀斯特作用主要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解和沉淀作用,其次是机械的崩塌、侵蚀及堆积。这些作用有的在地表,有的在地下。

4)喀斯特区的喀斯特作用遍及地表和地下,所成的地貌也分成地表地貌和地下地貌两大类。二者各自发展,但又互相影响和转化。

①地表地貌

按形态成因特点可分出8种:溶沟与石芽、溶斗、溶蚀洼地、大型溶蚀盆地、喀斯特石山和溶蚀平原

A溶沟与石芽

溶沟是雨雪水溶蚀岩石表面而成的沟槽,深数厘米至数米,宽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呈楔形或槽形,与地面垂直。它主要沿岩石裂隙或层理面等发育,先由溶痕逐渐扩大成为沟槽。

B 溶斗(漏斗)

溶斗是喀斯特地面上的一种封闭性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状或竖井状。直径多为数十米,深数米至十余米。

C溶蚀洼地

它是一种封闭性的小型盆地,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星形、长条形。垂直形态有碟形、漏斗形和筒形,由四周向中心倾斜。

长宽度多在数十至数百米。深度较浅,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不等。

D溶蚀盆地

它是一种大型溶蚀盆地,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及广西等地分布很广,当地称为“坝子”。呈长条形,长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宽数百米至数公里,面积十几至几百平方公里。四周为峰林石山所围绕,横剖面呈槽形,故又称槽谷。底部比溶蚀洼地更加平坦,多覆盖着数米厚的残积红色粘土或冲积层;

常有河流穿过,它由四周石山的出水洞流出,向落水洞没人;盆地内有时还见到低矮的石灰岩孤峰。

E喀斯特石山

它是在喀斯特作用下所成的山体,形态奇特,例如山峰尖削挺拔,山坡陡峭,地面岩石裸露,满布石芽和溶沟,显得十分崎岖。山内分布着大小溶洞,管隙纵横交错。洞内还有各种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琳琅满目,构成一幅奇峰异洞的地貌景观。

石山的单个形态,受岩性和产状影响而不同。例如由质纯层厚和产状水平的石灰岩组成的石山,呈塔状或圆筒状;由水平石山的组合形态,按地貌发育过程分为三种:峰丛石山、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

F溶蚀平原

原来的石灰岩高原或山地,经过长期溶蚀、侵蚀后,高度逐渐降低,最终成为起伏和缓的平原。平原上河流发育,覆盖有残积红土和冲积物,以及分布着残丘。

②地下地貌

地下地貌以溶洞为主,但在不同的地下水带,溶洞的形态和成因截然不同。其中包气带内主要有落水洞,饱水带内主要有水平溶洞及地下河。

A落水洞

它是由地面通往地下的垂向溶洞,洞口张开于地面或连接溶斗底部,洞底与地下河或水平溶洞相通。具有吸纳与排泄地表水的功能,故名。洞口宽度1.2m至数十米不等,但深度很大

B水平溶洞

水平溶洞发育于饱水带,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呈水平状。我国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溶洞都属这一类型。

C溶洞内的化学堆积(沉淀)地貌

在地下河发育时期,水平溶洞内是没有化学堆积的,它只能在干溶洞内发生。按堆积物的位置与成因分成三组:

(1)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2)石幔和石旗

(3)石花和石珍珠

5、风沙地貌

1)风沙作用

风与流水一样,是一种流体动力,能对地面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且作用形式相似。但只因它的密度小(空气),故动力强度比流水弱。

风沙作用所成的地貌,称为风成地貌或风沙地貌。它主要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次是海岸带。

①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包括风的吹蚀和磨蚀。风是气流,具有一定速度,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上部压力小,下部压力大)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称为吹蚀作用。起动(沙)风速的大小与沙粒粒径、沙粒含水率和地表性质等有关。

当沙粒越细,越干燥松散,地面越平坦时,所须的起动风速越小,吹蚀也就越强烈。

②搬运作用

风的搬运作用与流水相拟,风沙搬运的形式,依风力、颗粒大小和质量不同,有下列三种形式,即悬移、跃移和蠕移

6、黄土地貌

1).黄土的分布与特性

(1)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一

(2)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强

(3)黄土成分中,碳酸钙的含量较高

(4)黄土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

2).黄土的生成时代和成因

黄土的成因,有残积说、水成说和风成说等多种学说,但以风成说为主。以

我国西北黄土为例,证据

(1)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变细,厚度逐渐减薄

(2)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当地的下伏基岩成分无

(3)黄土披覆在高度不一的各种地貌之上

(4)黄土中含陆生草原动物和植物化石,并埋藏着古土壤层,表示非水成产

物。

3)黄土地貌

(1)沟谷地貌

(2)沟间地貌

A黄土塬B黄土梁C黄土峁

(3)潜蚀地貌

A黄土碟 B黄土陷穴 C黄土桥D黄土柱

第八章

1、大陆边缘地貌(老师说重点考察大陆架)

1)陆架区主要地貌类型及形成机制

(1)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它具有陆地被浅海淹没的多种特点。全球大陆架面积2750万(千米)2。大陆架的水产产量占整个

海洋的2/3、石油储量占全球的1/3、天然气占全球的22%。

(2)中国大陆架有两种地貌,一类是残留地貌,另一类是现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地貌。

(3)水下岸坡:是低潮线到陆架平原边缘的倾斜坡面。成因比较复杂,有堆积成因、侵蚀成因、也有堆积侵蚀成因。

(4)水下岸坡:是低潮线到陆架平原边缘的倾斜坡面。成因比较复杂,有堆积成因、侵蚀成因、也有堆积侵蚀成因。

(5)陆架平原:从岸坡坡脚到大陆架边缘,是一个大的堆积平原。在其上有潮流砂脊、阶地、古三角洲、洼地、台地等地貌类型。

(6)陆架洼地:陆架上有相当规模的比周围陆架平原地势略低的地区。

(7)陆架台地:相对高度比周围陆架区高,顶部平坦,四周或一侧有较陡边坡。

(8)水下阶地:海底有平坦的顶面和倾斜的边坡组成。其成因和海平面变动相联系,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古海滨线)。

(9)古三角洲: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早期低海平面时期分布在古海岸线的河流三角洲。

(10)陆架谷:陆架上一种长条状负地形,一般划分为古河谷和水下溺谷两种。

(11)潮流砂脊群:在砂质底质上发育的垄状地貌,因成群分布,称为潮流砂脊群。

(12)潮流冲刷槽:发育在狭窄水道中,由于潮流侵蚀形成的长条状地形。

(13)古河间高地:陆架上一种高起地貌形态,位于两条古河谷之间。

两条水下河谷的分水岭,就是微微上凸的古河间高地

(14)沙波:陆架上砂质底床上的一种活动的微地貌形态。由波浪作用形成。

2)陆坡区主要地貌类型及形成机制

(1)大陆坡:大陆坡是大陆架前缘的巨大斜坡,是大陆和大洋的分界。

大陆坡上限水深130m,大陆坡的下限水深2000m。大陆坡的坡度和

宽度不一且表面崎岖不平,有海底峡谷,滑坡崩塌发育形成浊流。

(2)简单斜坡:大陆坡上某些形态比较简单地段,坡面上缺乏大的坡折和台坎,小的陡崖、阶地经常出现。

(3)浑水阶地:大陆坡上的台阶状地貌,是阶梯状断层造成。

(4)海台:它也是一种台阶状地貌,四周都被向下的斜坡包围,断裂形成的平台被抬升形成。

(5)海槽:大陆坡上的海槽有断堑成因和消亡海沟残留的地貌。

(6)海底峡谷:大陆坡上的一种顺坡向峡谷,源头在陆架外缘,尾部在大陆坡脚并与深海扇相连,是浊流的通道。它是大陆坡上最特殊

的地形。

(7)深海扇:发育在海底峡谷尾部和大陆坡坡麓,浊流堆积的产物。

(8)浊流体:浊流发源在大陆架之上或大河流的河口前缘。那里堆积的厚度大而松散的沉积物在强大的波浪搅动、地震震动、河水冲击

及海底滑坡等作用下,重新活动并扩散于海水中,形成浊流。尤以大

规模海底滑坡最重要,破坏性大。结果形成海底峡谷和深海(冲击)

3)岛弧、海沟和边缘海盆地

(1)岛弧:在大陆坡外缘常有一些长1000多公里的岛屿,略向海洋方向突出呈弧形,称岛弧(多以岛屿连接而成,单个岛屿规模大小

不等)。岛弧主要由年代很新的火山岩和深成岩组成,现代岛弧有强

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2)海沟:是位于岛弧外侧的狭窄深沟。

(3)边缘海盆地:在岛弧之间或岛弧与大陆之间的海盆地叫边缘海盆地。

4)西北太平洋大陆边缘地貌特征

(1)普遍发育沟-弧-盆地貌组合。海沟、岛弧、边缘海盆排列十分有规律,十几个沟-弧-盆体系呈现出花瓣式图案,镶嵌在东亚大陆边

缘。

(2)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可分为陆缘沟-弧-盆体系和洋缘沟-弧-盆体系两类。前者靠近大陆一侧,是大洋地壳对大陆地壳俯冲构造

环境中形成的;后者靠近大洋一侧,是大洋地壳对大洋地壳俯冲构

造环境中形成的,两者在地貌特征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若干差

异。

(3)陆缘边缘海内侧大陆架十分发育。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中国海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堆积型大陆架。

(4)区内地形起伏反差大。该区不仅有沟、弧、盆正负相间的巨型地貌,还有陆缘、洋缘两类沟-弧-盆体系,后者又有多盆多弧现象。

这里既有世界最深的海沟,又有高耸的岛弧山地,地势反差达15000

米之巨。

第九章

1、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位于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而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其厚度一般为1-2m以内。

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土壤中不同大小的分散颗粒的组成比例。

土壤绝大部分都是由各个粒组的颗粒混合而成的,所不同的只是土壤中各粒组所占的份额有多有少而已。

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四章)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1 、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 、类型:(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划分)(1)大循环:海陆间循环(2) 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 、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 4 、效应:(1)地球圈层构造(2)全球气候(3)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生 态平衡(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量平衡 1 、概念: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 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2 、方程及意义:(1)全球:海上降水量+陆上降水量=海上蒸发量+陆上蒸发量 (2)海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上蒸发量(3)陆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陆上蒸发量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量入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三、海与洋 1 、洋与海的概念区分:(1)洋: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2)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成为海。 2 、海的类型: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化学成分 1 、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 2 、氯度: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 3 、影响盐度的因素: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 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盐度=0.03+1.805*氯度 五、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 、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海水对蓝光吸收少,海水中质 点对蓝光散射强烈。 2 、透明度:近海岸低,大洋腹地高。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1 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洋流方向是()。?A、 从北向南 ? ?B、 从南向北 ? ?C、 台湾海峡以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南由北向南? ?D、 台湾海峡以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北由北向南 ? 我的答案:B 2 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A、 氢、氧、钙 ? ?B、 钙、氧、碳 ? ?C、 氢、钙、碳 ? ?D、 氢、氧、碳 ? 我的答案:D 3

戴维斯的理论不足之处不包括()。 ?A、 忽略了抬升过程中的侵蚀作用 ? ?B、 忽略了均衡的调整 ? ?C、 忽略了地震等自然剧烈外力影响的作用 ? ?D、 忽略了地面再次抬升的可能性 ? 我的答案:C 4 关于湿润地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风化比较强 ? ?B、 容易形成浑圆的山坡 ? ?C、 容易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 ? ?D、 泥流阶地比较常见 ? 我的答案:B 5

土壤的组成中,矿物质占()左右。 ?A、 7% ? ?B、 11% ? ?C、 23% ? ?D、 38% ? 我的答案:D 6 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一般不考虑()。 ?A、 海拔高度 ? ?B、 地面起伏 ? ?C、 地貌部位 ? ?D、 板块区域 ? 我的答案:D 7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B、 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 ?C、 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D、 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 我的答案:A 8 下列地区中,硒元素缺乏较为严重的地区是()。?A、 台湾 ? ?B、 东北 ? 我的答案:B 9 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A、 人类的诞生 ? ?B、 人种的形成 ? ?C、 人群的文化

自然地理学书本归纳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部分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1.矿物的概念及自然界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主要方式:气体凝华、液体或熔融直接结晶及固体再结晶作用。 二、岩浆岩 1.依据成因可以将岩石分为哪几类?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岩浆岩的概念及其分类 岩浆是来自地幔的高温熔融状物质,温度一般为800~1200℃,具有较强粘性,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部分挥发物。当其沿岩石圈断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冷凝结晶形成侵入岩;喷出地壳则迅速冷凝成火山岩或喷出岩。 按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3.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结构:①玻璃质结构: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不及而结晶形成的。 ②显晶质结构: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而形成的 ③斑晶: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形成粗大晶体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从而形成斑状结构。构造:①块状构造: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②斑杂构造: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粒度杂乱排序或分布不均匀而形成。③气孔构造:气体逸出后残留的。④杏仁状构造:喷出岩气孔被次生矿物填充而形成。

4.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依据化学和矿物组成: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 依据其结构、构造与产状:深成岩、浅层岩、喷出岩 三、沉积岩 1.沉积岩的概念、成因、特征、主要类型。 概念: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成因: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分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物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为岩石。若埋藏很深,还产生压熔、交代与重结晶作用,使晶体变粗和晶体进一步压固。 基本特征:①沉积岩富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②沉积岩具有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之分。 ③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原生构造结构。 主要类型:①碎屑岩类,主要指母岩分化碎屑搬运再堆积后胶结而成的岩石。 ②黏土岩类:具泥状结构,由黏土矿物及其他细粒组成,硬度低。 ③生物化学岩类:多由化学和生物化学形成物组成并主要见于海相或湖相沉积物。 四、变质岩 变质岩的概念及变质作用类型。 概念: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哈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

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 一、“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 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恒星、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0×104公里)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公里),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太阳系包括8 个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为两组): 地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 木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数多)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三章 重点总结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1、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 2、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 3、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象学把温度为0℃、维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相当于1.01Kpa。 根据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在地图上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地面暖区气压常比周围低,而高空气压往往比同高度的临区高。 4、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大气圈可以分为5层。 5、表示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

太阳辐射强度。 6、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7、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 1)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占大气体积99%以上的氮和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微弱。 2)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大于3u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几乎全被近地面40-50m 厚的大气层所吸收。 3)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中。 4)感热输送。陆面、水面温度与底层大气温度并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便由感热交换产生能量输送。 8、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溢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因此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9、把地面直到大气上界当做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能净收入包括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10、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1)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 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称为热赤道。 5)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气温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地区。 11、近地面层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逆温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辐射逆温。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时,也会形成逆温,称为平流气温。 12、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叫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3、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或水汽密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14、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气温降低到露点是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 15、水汽凝结条件? 既要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者过饱和(一方面增加空气的水汽含量,另一方面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还必须有凝结核(少量尘埃、烟粒等)。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 名词解释 考研

名词解释: 1、宇宙天体黄赤交角太阳高度角恒星日太阳日恒星年回归年岁差章动极移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 2、地壳克拉克值矿物岩石解理断口岩浆岩沉积岩层理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围岩的交代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构造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沉积构造地槽型建造过渡型建造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质构造水平构造丹霞地貌倾斜构造单面山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板块大洋中脊地缝合线地质年代相对年代法绝对年代法 3、大气气溶胶大气成分干洁空气大气常数温室效应对流层辐射平衡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水平温度梯度气温直减率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露霜雾凇雨凇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冰晶效应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变率湿润系数水平气压梯度摩擦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层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埃克曼螺线大气环流行星风系信风季风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气团锋气旋反气旋气候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南方涛动南方涛动指数 ENSO 降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辐射径流土地退化 4、水分循环水圈洋海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海水盐度海水氯度潮汐潮流回转流往复流波浪波浪的辐射沿岸流洋流摩擦深度风海流倾斜流密度流水团河流水系流域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水位平均水位相应水位流速流量薛齐公式满宁公式巴甫洛夫公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变率径流系数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湖泊定振波沼泽地下水总矿化度硬度溶水性容水度持水性持水度给水性透水性地下水的动态线性渗透定律非线性渗透定律饱水带包气带潜水面潜水潜水湖潜水流承压水冰川成冰作用雪线 5、地貌山地平原风化过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产物风化壳块体运动崩落滑落蠕动倒石堆流水地貌流水的侵蚀作用溯源侵蚀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的堆积作用坡积裙沟谷地貌泥石流河谷侵蚀基准面河漫滩牛轭湖离堆山河口三角洲洪积扇河流阶地河流袭夺准平原山麓面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冰斗羊背石终渍堤纹泥鼓丘冰水扇冰砾皋(阶地)锅穴蛇形丘冰面地貌冻土冰融作用石海石河 石环冻胀丘热融地貌热融滑塌热融沉陷冰锥风沙作用风蚀作用风的搬运作用风积作用风棱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横向沙丘纵向沙丘黄土海岸带海蚀作用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台海积作用中立带泻湖大陆架大陆坡 6、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剖面土层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松紧度孔隙土壤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土壤矿物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土壤的水分平衡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胶体土壤溶液土壤缓冲性母质土壤年龄绝对年龄相对土壤年龄诊断层诊断特征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土壤的干湿度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带谱基带建谱土带土壤的分布地域性规律土壤资源 7、生物圈物种生态学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限制因子生态幅光周期现象贝格曼定律阿伦定律旗形树冠竞争竞争排斥原理寄生捕食作用原始合作共生互利生物适应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 K选择K对策者 R选择R选择者种群种群的数量与大小种群的密度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出生率种群增长领域生物群落群落植物群落边缘效应物种多样性生态位优势种建群种生活型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环境季相演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 ①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②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③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球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移。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要密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2002)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 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原因 自然地理(2003) 1 名词 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 I 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 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论述 1 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 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 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自然地理(2004) 一,名词解释 1,单斜山与方山 2,地面有效辐射 3,喀斯特漏斗 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 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 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 10,孔道 二,判断 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 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

考试试卷1及答案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导航 离开 刷新 关于本课程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大气运动 第三节:物质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分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一节:岩石与水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第二节:水与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 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 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⑥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考试试卷4及答案_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四 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2、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理。 3、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4、试述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试述地表热量的输移方向与方式。 6、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河流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7、假如一个地区的构造主压应力为南北向,那么请画出该区的应力椭球体,并说明这个地区的断裂构造体系(几组断裂的性质与方向)。 8、试述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途径。 9、试述太阳辐射能、地热能和地球自转动能对地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10、假如黄赤夹角由目前的23o27' 变为0o,那么地表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四答案 卷4套答案要点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致和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水热同季的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地区变成海拔高度大、气候严寒的环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并且由于高原的阻挡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了西北干旱区。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的格局,中国的地带性规律受到干扰与破坏,而非地带性明显增强,由原来的以热带湿润带、副热带干燥带和温带湿润带为标志的纬向地带性分明的环境格局,变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为标志的三区分异的环境格局。(热力作用、动力作用) 2、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世界火山有三个集中分布的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大洋中脊火山带,他们都分布在板块边缘(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地带,以及洋底新生地带(也是扩张性板块接触边缘地带))。这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区,构造活动强烈的缘故。 3、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制。

最新自然地理学考题答案总结

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系统 答:①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面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分为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音、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本身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②自然地理系统:包括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在其过程中还伴随着信息传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系统。 2、地理环境的研究范围 答: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3、地球表层具有哪些特征? 答: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其中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的环状分布,而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4、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哪些? ①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 ③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第一章地球 1、日地距离、地球的质量、地球的形状环境效应及地理意义? 答:地球的形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同地球的平均距离长达14960*10^4km,这样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就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照到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由于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最后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2、试述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①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②产生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④同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洋运动、大气运动等)有密切关系 ⑤自转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3、试述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学_伍光和_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 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 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任务: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