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旅游文化_文化人类学视野_赵红梅

论旅游文化_文化人类学视野_赵红梅

论旅游文化_文化人类学视野_赵红梅
论旅游文化_文化人类学视野_赵红梅

论旅游文化

———文化人类学视野

赵红梅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已进入了瓶颈阶段。尽

管有近40部与旅游文化相关的著作和教材以及大量学术论文,但人们在各种意义上使用“旅游文化”这一词汇,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仍模糊不定。文章在追溯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的发生层面来界定和框限旅游文化,并在内涵、特性、功能层面上对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未来的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传统民族志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文章旨在反思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的概念误区,并尝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来廓清旅游文化的外延,将旅游文化视为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果,为旅游文化内涵的明确化、具体化做抛砖引玉的前期思考。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再建构[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4)01-0016-011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4.01.002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文化与族群认同—

——基于丽江旅游的人类学考察”(09XMZ058)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2380)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ZHAO Hongmei )(No.09XMZ058)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o LI Wei )(No.

TS2380).]

[收稿日期]2012-09-12;[修订日期]2013-06-26[作者简介]赵红梅(1974-),女,重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类学与旅游文化,E-mail :hongmeizhaoyn@163.com.

2012年初,谢彦君发表《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

畴、命题的理论透视》一文,批判地评述了国内35部“旅游文化学”教材或著作的内容结构,指出学术

界苦心经营的“旅游文化”学科到头来仍在“文化旅游资源”领域里徘徊

[1]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的

旅游文化学是建构在教材和论文之上的,几乎每年

都有新著或新论问世。例如2012年有两部新版本

的旅游文化学教材面世:其一是沈祖祥的《旅游文

化学》,主张将旅游文化视为一种独立的、已经形成的文化现象来分析,虽然跨学科地借鉴了组织学、发生学和历史学理论,但其内容偏重历史,结构依然是

“三体说”的旧套[2];其二是谢春山的《旅游文化

学》,创辟地从旅游文化的主体观、环境观、时间观、区域观、效应观、实践观来组织全书,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旅游文化的不同面相,但该书架构的一大缺陷在于旅游文化内涵的模糊化

[3]

。谢彦君认为,教

科书的知识是来自足够数量的专著的积累,而专著的积累又离不开更多数量的探索性学术论文的积累[4]

。探索性研究体现在诸多方面,

例如概念的更替、观点的创新、理论的建构或方法的引介等。就旅

游文化研究来看,

若无跨学科视野的襄助,单从旅游学的角度窥探旅游文化现象,难免误读旅游文化,奢

谈探索性研究。文化人类学是一门以文化研究为旨趣的学科,它关注文化的多样性,有相当成熟的理论积淀和案例研究,对旅游文化研究有参照和启示价值。鉴于此,本文尝试在回溯国内外既往旅游文化研究之基础上,建构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文化观,

并大致勾勒旅游文化的外延。旅游文化研究述评

国内研究述评

在CNKI 输入主题词“旅游文化”得到的搜索结果显示,从1986年到2013年4月9日止,共有相关论文2313篇,其中,1986 1989年17篇;1990 1999年277篇;2000 2009年1261篇;2010 2012

年751篇;2013年7篇。撇开2013年不计,仅从数量上看,1986 2012年的26年间,旅游文化研究呈

飞速递增之势。这种状态令人困惑胜于可喜,因为我们不清楚到底是缘自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还

是旅游文化研究的低门槛。为此,本文从中挑选出与旅游文化直接相关的文章约250篇,逐一阅读,以

摸索其研究的规律或特征。

20世纪80年代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蒙阶段,文章17篇,其中还有几篇是报刊文章或著作节选。多数文章以界定或框限旅游文化为旨归,例如俞慈韵(1986)、晏亚仙(1987)、陈辽(1987)、魏小安(1987)、喻学才(1987)、窦石(1988)等,但最早对旅游文化下定义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1984)。今天看来,这些旅游文化定义的外延太过宽泛,与其他文化类型存在广面的叠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后续研究埋下暗礁,导致研究者与旅游文化本质一再失之交臂。20世纪80年代亦见证了国内一种新研究取向的兴起,即旅游文化史的研究。1987年10月,首届“全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在安徽九华山召开,会议收到专著5部,论文37篇,主要探讨中国山水旅游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5]。其中,喻学才的《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是典型的对旅游文化历史的追溯[6]。会议无疑激发了旅游学界对中国历史上旅游文化的集体热情,此后在故纸堆里翻寻古人旅游态度、价值观、旅游行为、旅游文学、旅游名人等的研究虽谈不上洋洋大观,但亦绵延不息。

20世纪90年代至2013年的研究难以分年代考察,因为旅游文化概念的悬而未决导致了研究的迂回曲折,事实上,直至最近一两年仍有人在20世纪80年代的定义中踯躅不前。换言之,这20余年的研究存在大量重复与雷同,稍微有些创辟的论文一发表而从者甚众,欲从罗织繁复的论文里找出某种观点或说法的原创实非易事,因为不注明出处者甚多;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论文属于乘兴而作,未全面研读之前的研究成果,因此往往是在“雨伞发明之后再一次发明雨伞”。这属于学术伦理问题,并非仅见于旅游文化研究,但这种状况却同时成为旅游文化研究滞步不前的原因和结果之一。不过,从1990年至今,旅游文化研究仍显现出四种重要的倾向。其一,旅游文化概念的持续探讨,包括旅游文化的属性、特征、主体的论证以及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文化旅游与旅游资源文化之间的辨析。其二,旅游文化学发凡之研究,数量不多,内容以呼吁、论证为主,但与之相呼应的是旅游文化学教材与著作的次第问世,这些论著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旅游文化学学科确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亦凸显和加剧了旅游文化内涵的模糊性和混乱性,最终导致旅游文化概念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无法吻合的尴尬局面。其三,旅游文化开发之研究。诸如此类的文章在数量上几乎成为主流,因为严重混淆旅游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的概念,这些研究迟早会被打上“末流”的标签。其四,旅游文化研究的综述。国内旅游文化研究最不乏综述类文章,从1984年至今27年不下15篇之数,显见地,“研究的研究”胜于“研究”。其中,晏鲤波等(2007)所总结的旅游文化定义的“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与“收缩论”[7]颇能反映众说纷纭的研究现状。

概观之,国内旅游文化研究近20多年来仍在旅游文化概念上打转,甚至连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都还未达成共识。毛桃青曾呼吁“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8],而今看来,有何地位可言?旅游文化研究之所以走了一段长长的弯路,根源在于对旅游文化的误读。于光远先生的那句话“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9]从一开始就被误用,老先生提醒世人不要忽略旅游现象的文化属性,但显然追随者将旅游的文化属性与旅游文化划了等号。此后一发不可收,文化旅游被认为集旅游文化属性之大成,而旅游文化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致使文化旅游资源或产品成为旅游文化的载体,进而被当作旅游文化本身。这种状况导致两个彼此关联的认知误区:其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旅游文化的开发,开发的对象与结果均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既是旅游资源,亦是旅游程度的表征;其二,文化旅游的相对成功促成旅游规划或开发中近乎偏执的“文化崇拜”,举凡旅游吸引物都应被输入、创造或添加文化属性,如此方显吸引力。因此,有大量文章在探讨如何开发旅游文化或评价某地的旅游文化如何,实质上却是对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现状或潜力的论证。姑且不论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是否隶属旅游文化范畴,该研究倾向非但使旅游文化狭隘化和静态化,且完全逃避了对旅游文化的主体———人的研究。尽管学界对旅游文化的认识日渐清晰,但作为一个相对严肃的学科术语,其理论认知与实践运用是脱节的。

出于论证的需要,本文在繁杂的论文丛中荜路蓝缕,找出我们能共享某些观点、思路的研究,一是为表明本文的立场,二是为彰显一些笔者所认为的真知灼见。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发出不同的声音。1990年,“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25篇,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总和论”与“碰撞论”在此次会议出台,多数与会者认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与继承性的特征,

会议最有价值部分在于旅游文化的具体内容,有三种看法:1)旅游文化是与旅游三要素(主体、客体、媒体)相关的内容;2)由三要素“碰撞”所产生的“文化质”来确定旅游文化的内容;3)旅游文化由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组成,前者指旅游景观或设施,后者指复杂的旅游者心理[10]。三种看法都是旅游文化认知的基础,其中第二种极有借鉴价值,但鲜有人重视。唐友波等(1991)从文化学视野分析了旅游现象,指出旅游行为与旅游过程给“三体”带来了文化上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因素[11]。郑本法(1992)在《旅游文化刍议》一文中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旅游文化并圈定其内容,内容有待商榷,但其观点值得珍视,即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由人们创造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人为现象;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社会文化,但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社会文化却不一定都是旅游文化[12]。肖洪根(1994)在反思20世纪90年代的三个旅游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再次提出“碰撞说”,该定义更强调旅游文化的动态性,或者说在场性(on-site);肖还拆解了贾法里(Jafari,1987)的旅游者模式图,从旅游前、旅途中、旅游中与旅游后四个时空环节谈论旅游文化存在的可能性[13]。贾祥春(1997)指出旅游文化并非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而独立的文化形态[14]。王德刚(1999)强调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15],这一认识提纲挈领,最低限度起到了阻止将旅游文化视为单纯的静态存在或作为发展目标的作用。上述文章的共同点在于都认同旅游文化的创造性,这使得旅游文化的外延悄然收缩,一些其他文化类型被排除于无形。但真正以驳斥姿态直面这一事实的是沙向军(1997),沙反诘道:是不是卷入旅游活动的文化形态都属于旅游文化呢?他使用排除法勾勒了旅游文化形态的组成,他不认为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活文化、山水建筑文化等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例如宗教文化的原生文化特征就远强于旅游文化特征[16]。这些观点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20世纪90年代,但在21世纪却险些断流。21世纪13年间相关研究论文达2000余篇,但承续上述研究轨迹者凤毛麟角,有些研究者明确同意旅游文化区别于文化旅游资源,但具体论证时依然捋不清楚。事实上,有些范畴的研究可以暂告一段落,比如旅游文化研究的综述可以止于恒占伟(2007)或晏鲤波、庄兴成(2007);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比较研究早该止于徐菊凤(2005);旅游文化的开发研究若去掉“旅游”二字会更妥当些。同时,旅游文化外延与内涵的研究应该持续下去,或者说应以谢春山、邹本涛(2008)的《旅游介入文化研究》一文为起点展开讨论[17],“旅游介入文化”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旅游文化的多主体性问题。该二人又在《旅游文化新论》(2009)中将旅游文化的结构分为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18],基本上将旅游文化控制在“被创造文化”的范畴内。

此外,尽管多学科介入一直是被鼓励的做法,但少有人尝试。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唐友波等(1991)、李世众(1997)、王立(1997)等从文化学、人类学视角来剖析过旅游文化,这种尝试值得嘉许,但影响不大。例如王立(1997)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因子、文化丛、文化圈与文化区概念来整合所谓的旅游文化内容,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对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人类学分类而已[19]。21世纪伊始,一些人类学者加入进来,杨慧等主编的《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挑选了几篇国内人类学者的论文,表露出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旨趣,例如张展鸿的《旅游人类学与古迹保存》,段颖、杨慧的《权力边缘的曼春满———旅游作为现代性与民族意识的个案研究》,彭兆荣的《体验差异:民族志旅游与人类学知识》;白莲《历史记与民族旅游———满族身份重新建构的个案研究》,瞿明安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云南民族村村民的实证研究》等[20]。2004年,人类学者彭兆荣参与到旅游文化的专题探讨之中,他显然更关注大众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文化,认为旅游绝非简单意义的人群流动,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述、表达与表演范式,它深刻触及到现代社会的内部构造[21],既包括东道主社会,亦包括客源地社会,该视角充分体现人类学的整体观,将旅游文化置于更宽泛语境之中加以认识。

国外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文化研究体现了申葆嘉所指出的“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22],其“高度分散,各行其是”的研究作风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在发行范围最广的《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中以“touristic culture”(旅游文化)为关键词搜索,找到552篇相关论文,除一篇书评和几篇基础研究论文外,其余均是风格各异的案例研究。

就旅游文化的基础性研究来看,《旅游研究纪事》创刊人贾法里是一位开拓者。他的《旅游模式:社会文化面相》(Tourism Models: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一文有建构旅游知识体系的抱负,明确指出当地人、旅游者与目的地文化会融合而产生一种新

文化[23],对旅游文化的整合态势简直呼之欲出。对此,英国学者博尼费斯(Boniface)评论道,据贾法里的观点,整个旅游领域似乎都弥漫着旅游文化,这凸显了旅游的整体性,但贾法里所设计的旅游文化却没有将相关社区纳入整体之中考虑。因此,博尼费斯建议旅游文化研究应考虑如下问题:旅游文化是否作为一个整体(entity)存在;旅游文化的功能是易变还是稳定;旅游文化所占据的地位对旅游发展是有益还是有害[24]。科恩(Cohen)亦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他将一些类型的旅游文化命名为“旅游艺术”,认为这是一片“糊涂的田野”,混杂了民族艺术、商业艺术、纪念品与美术品等要素特征。这些不同类型和杂交形式的旅游艺术是四种商业化的对象:1)互补型商业化;2)替代型商业化;3)蚕食型商业化;4)复原型商业化[25]。科恩对商业化的解读说明旅游艺术是动态而适应的,它涉及:主题与设计的调适以更好迎合旅游趣味和期望;旅游产品的标准化;艺术作品的简化;旅游对象的微缩化与放大化;机器制品对传统材料的替代;实用品变成装饰品等[26]。这些无疑都是旅游文化的内容,但是用旅游艺术替代旅游文化显然以偏概全。还有人置疑旅游文化的存在,弗罗利克(Frohlich)撰文疾呼“有旅游文化这样的东西吗?”他历数旅游给历史遗迹带来的种种物理、环境与文化效应,彻底否定旅游的存在价值,殊不知他所控诉的正是旅游文化的内容[27]。这反倒提醒学界应警惕对旅游文化的负面情绪,对研究而言,认识一种旅游文化比谩骂指责要明智得多。

就国内学界对旅游文化的模糊认识来看,大量国外的案例研究都应归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据此揣测,国外旅游文化研究大都处于“先生孩子,不取名字”的状态,故绝大多数论文有旅游文化之实,而无旅游文化之名。例如:《东道主与游客》所收录的论文中,三分之二都揭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现象,即便是纳什(Nash)那篇《作为一种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Tourism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檄文,亦揭示出作为强势文化群体的旅游者的行为模式[28];格雷本(Graburn)的论文集《人类学与旅游时代》里至少有9篇属于旅游文化研究,例如《第四世界的艺术品》、《旅游:神圣的旅程》、《旅游与色情业》、《日本国内旅游的物质象征》等[29]。旅游的社会学研究亦是如此。以科恩为例,2007年由巫宁等翻译出版的《旅游社会学纵论》收录科恩的18篇论文,其中,《逃离富庶生活的游民:关于漂泊者旅游现象的注释》、《在犹太人—阿拉伯人混居社区中的阿拉伯男孩与年轻女游客》、《从乌托邦神话变成消费品的太平洋诸岛:天堂的觉醒》等都有典型的旅游文化研究基调[30]。概观之,这些浩如烟海的案例研究主要聚焦两大方面:其一,东道主对旅游吸引物的生产、再生产与营销研究;其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行为、体验模式研究。

国外旅游文化基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是一部编著———《旅游文化———旅行与理论的转型》(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由罗杰克与厄里(Rojek&Urry)于1997年主编出版。除序言外,该书共收录8篇论文。在序言里,两位编者明确指出当今社会的人群、文化和物(objects)的移动性特征,而旅游与文化之所以必须并置而谈,是出于三个重要原因:其一,社会的文化化(culturalization of society),因为之前泾渭分明的社会与文化领域如今却纵横贯通。其二,文化创新横扫一切樊篱(包括历史和政治的),许多曾被坚守的边界荡然无存。其三,旅游实践自身的文化化趋势以及其对“被旅游”社区的一系列深远影响[31]。该书的参写者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旅游文化现象,包括旅游景观的社会建构、物的流动、麦当劳迪斯尼化与后现代旅游、旅游产品的展演、遗产认同与真实性、旅游与摄影艺术等。其中,《旅游文化》(The Culture of Tourism)一文是点睛之作,作者克雷克(Craik)将旅游文化分为四类:1)旅游产品之文化特性的最大化;2)旅游体验的再规定;3)对旅游之文化效应的注重;4)对旅游企业自身文化变迁的应对[32]。坦率而言,这类关于旅游文化内容的表述与我们对旅游文化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克雷克随后关于旅游文化的构成的论述亦令人不知所以,归根结底他注重的是旅游文化效应。克雷克认为,旅游文化深受文化旅游的影响和限定,尤其是在后者蓄意要提升吸引物与体验以吸引新旅游人群的时候。他认为要达致这一目标有两条策略可运用:一是为旅游业和旅游者而模塑文化(moulding culture for tourism and tourists);二是为文化而塑造旅游业和旅游者(moulding tourism and tourists for culture)。前者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意在旅游,例如:1)旅游艺术———对博物馆与画廊的展演、服务和产品的再定位,2)激发旅游者的节日———莎士比亚节、电影节或土著文化节;后者指调适旅游吸引物和潜在目的地以整合或提升文化特色,意在文化,类似于丽江“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的倡导。尽管克雷克未能明确勾勒旅游文化的轮廓,但他关于“旅游文化、文化旅游与旅游者背景文化

的关系远胜过旅游目的地文化”[32]的观点却引人深思。

研究结论

纵观旅游文化的研究,国内外学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偏好与倾向。国内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行进在旅游文化本体的认知之路上,旅游文化学教材的纷呈迭出,反而折射出“江湖未能一统”的现状。国内人类学者对旅游文化现象的兴致不过是对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之风的承袭,但就旅游文化学本身的学科构建而言,跨学科的案例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增益,勿宁说是一种提醒。与中国旅游学界执着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不同,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界就一头扎进旅游文化现象的海洋,从不同面相进行基于学科分野的研究,他们识别出文化商品化、文化真实性、游客凝视、旅游族群性、另类旅游行为、人造景观、麦当劳化、均质化等多种旅游文化,并加以实证分析。但国外学者好像并不在乎这些现象是否被冠以旅游文化之名,他们注重现象的文化解释而疏于界定现象本身。两相比较,很难权衡孰优孰劣,但国内高等旅游教育却对旅游文化的认知提出特殊要求,即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必须予以界定,旅游文化学才有存在的前提和学科基础。迄今,旅游文化在国内仍是个含糊其辞的高频用语。但在纷繁芜杂的旅游文化研究中,有一股微弱的研究力量一直试图廓清旅游文化的外延,这是一项有意义且有分量的工作,它照亮旅游文化的认知困境,促使研究者借用跨学科的文化观来审视旅游文化,看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的再界定

之前晏鲤波等将国内学界的旅游文化定义归纳为四类: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与收缩论,而笔者较为倾向碰撞论与收缩论。碰撞论以肖洪根为代表,他认为“旅游文化是以广义的旅游主体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在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中进发出来的,形式复杂广泛的各种文化行为表征的总和。”[13]笔者看重该定义的两点:其一,作者提出“广义的旅游主体”概念,暗示旅游“三体论”值得商榷;其二,作者将旅游文化的产生描述成“迸发”,这个动词隐喻某种创造性,无形中界定了旅游文化的范围。沙向军强调“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才是旅游文化”。[16]晏鲤波等称沙的定义为收缩论,而事实上它与肖的碰撞论没什么本质区别。两个定义都未忽略旅游文化与文化接触的直接联系,旅游文化之所以产生,根源在于以旅游吸引力为纽带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交聚。因此,着眼于旅游文化的发生层面,无疑最能阐明旅游文化的性质与内容。此外,陈岗、黄震方在《基于意义及其均衡理论的旅游文化形成与变迁机制研究》一文独辟蹊径,结合符号人类学中“意义”的概念与利益相关者概念,以“意义均衡”理论解释了旅游文化的发生与变迁机制[33],该文不失为一个大的贡献,启迪我们从意义系统来思考旅游文化。

当代美国新兴人类学家拉斯特(Lassiter)如是界定文化:在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是一个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为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获知的[34]。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两本人类学教材里①,文化被理解为共享与协调的意义系统,人们用它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以行为反映意义。这些定义关照到文化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意涵,凑巧提供了旅游文化的界定思路,使我们免于殚精竭虑之苦。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人类学意义上,旅游文化是多元文化主体在相互接触中所形成的自我协调的意义系统,这一系统是由各介入主体围绕旅游活动而创造产生。首先,文化人类学关注文化问题与文化接触,该定义正是从文化接触的切面来思索旅游文化的形成,因此,这是个立足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其次,多元文化主体是广义的旅游主体,包括旅游者在内的一切旅游介入者,通过他们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旅游文化才得以产生。再次,将旅游文化定格在发生或形成阶段,有利于其内涵与外延的框限。最后,界定旅游文化是一个自我协调的意义系统,原因在于多元主体存在的事实,任一主体都可能在文化接触中迸发创造性的旅游活动,从而收获其欲寻求的意义,亦因各取所需的价值张力,使得旅游文化是一个自我协调的意义系统。事实上,“文化”本身即意味社会生活是“被建构的”,并且易变、多样和短暂[35]。该说法适用于旅游文化,旅游是一种被建构的生活方式,旅游文化是被建构的文化系统,其存在意义一直处于调适的平衡之中。

①一本是美国人类学家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的《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另一本是威廉·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第10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将旅游文化的外延控制在发生或创造的层面,表明它是相对独立的文化,自有其独特意涵,不能把其他文化内容随意纳入旅游文化囊中。首先,我们强调旅游文化的内在发生或形成,不包括旅游业所借助或依赖的外部文化形式,如建筑、遗迹、器物等有形文化或如信仰、节庆、音乐等无形文化自有其文化归属和原生文化特征,因此不属于旅游文化。其次,是确认一些存在的旅游文化或许可起到窥斑见豹的效果。例如“舞台真实”、迪斯尼麦当劳化、复古之风、天堂化或旅游行为的模式化等都是在发生或创造的范畴之内,而这些现象则是旅游多元主体在意义系统中合力作用的结果。可见,旅游文化一直处于被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之中,不断有新文化元素涌现以标识旅游活动的特殊性。谢春山、邹本涛(2008)提出的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很大程度上包揽了发生、创造层面上的旅游文化,但如何细分旅游体验文化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17]。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旅游文化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将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科学[36],这一看法得到多数人类学者的推崇,并推衍出文化人类学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对象的人文科学。文化人类学者最为关注“异文化”或“他者”(other),即远方的文化多样性,这使得他们必须借助长时间的田野调查来获取这些以族(ethnic)为边界的文化群体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像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苗文化、罗姆人(吉普赛人)、努尔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等都成了人类学研究的经典对象。但文化多样性不只是简单体现在文化的承载和区分单位———族群(ethnic group)身上,它可具体化为如下内容:生计模式、社会组织、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文化变迁等。换言之,文化人类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并做出描述、分析、阐释和解释。故而,文化人类学承诺要在人类所有的复杂性中去理解人类的存在状况,这表明文化人类学本质上是一门在特殊文化中研究一般文化的学科。照字面来看,很难看出旅游文化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里将跻身何处,因为旅游文化虽为人类所创造,但它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在概念、性质和功能上既相合又相异。

首先,人类学对于其主要研究对象———文化的定义仍处于见仁见智的状态,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能提出一个“孤芳自赏”的文化概念。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与克拉克洪(Kroeber&Kluckhohn)合撰《文化:对于观念与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对从1871年至1952年80年间出现的164种文化定义进行回顾和评析,因此克鲁伯认为正是文化人类学家发现了文化。但时至21世纪,我们仍旧一筹莫展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与学科领域的200多种文化概念。考虑到比较分析的便利,选用克鲁伯与克拉克洪于1952年提出的文化定义来对照旅游文化。该定义如下:

文化是由外显与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观念(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观;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37]。

这个定义概括了文化的两种状态:静态与动态;有形与无形。静态指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和传统观念,动态指行为模式;有形指人造器物等显著成就,无形指传统观念、价值观、宇宙观以及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的行为模式。该定义还通过文化体系与人类活动的辩证关系,暗示了文化的生产性。整个定义表明既定人群与文化内容的隶属关系,说明文化与文化主体彼此界定的特性,从而揭示文化是人类多元生活方式的表征。比对之下,会发现旅游文化的性质与上述定义大致吻合。其一,旅游文化不啻为一种外显与内隐的行为模式,至于它是否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还需大量案例研究予以支撑,但厄里已经将旅游人群形容为一支符号大军,在全世界翻找各种标志[38],这无疑会导致旅游对象的符号化。其二,在某种意义上,旅游文化有可能体现人类群体的成就,例如有形的旅游建筑、主题公园或无形的旅游创意等,但前提是它们产生了积极的旅游效应并与一般文化价值相契合。其三,旅游文化虽算不上一种传统,但它携带丰富的价值观并有可能制造意义感,如格尔兹所言,旅游文化亦是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39],它是一套协调的意义系统,各相关主体可从中寻求价值或意义感。其四,旅游文化是活动的产物,亦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活动是关键词,各文化主体之旅游活动的张力使旅游文化得以产生。无论是行为模式、人类成就、意义系统还是所谓活动方面,旅游文化所指涉的内容都比其他类型的具体文化要狭窄得多。

其次,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具有一些公认的特性:第一,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共享主体可以是性别群体、年龄群体、特定阶层、族群、民族或国家。第二,文化是习得的。习得途径包括纵向濡化与横向传播。第三,文化是象征的。怀特(White)认为,文化起源于人类获得了使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即发明或赋予物品或事件某种意义并相应掌握和欣赏这种意义的能力[40]。第四,文化是整合的。为发挥功能,文化的各个方面必定合理地整合在一起。比对之下会发现:第一,旅游文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共享,一是旅游文化的持有者来自多元文化背景,包括旅游者、当地人、旅游从业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开发者等,不像多数文化具有单一的主体;二是无论从地域还是主体上看,共享范围很难划定。假定旅游文化是被共享的,那么是基于旅游方式、动机、行为、供给还是效应被共享?这是值得推敲的问题。第二,旅游文化是否是习得的,须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郭栩东、傅吉新指出旅游文化是一种传统且必需应时而变[41],姑且不论作者以旅游文化偷换了旅游行为的概念,先看旅游是不是作为传统而被潜移默化地传承。王淑良梳理了绵延不绝的中国旅游史,从原始的游踪到有迹可寻的游学、宦游、玄游、仙游、巡游、山水田园游或风景名胜游[42],表明旅游行为由来已久,但这不足以说明中国很早就有大行于民间的大众旅游。在这一点上中国并不比世界诸国更特殊,彭顺生中肯指出:至19世纪中期,广大劳动人民在主观上缺乏对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客观上亦无能力参加旅行活动,因此这一漫长历史时段的旅游活动没有普遍的社会意义[43]。但一些类似传统的旅游精神流传了下来,在现代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上有所反映。因此,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旅游文化史研究有知古鉴今的作用,例如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的附会传统研究》一文中的附会传统就属于典型的旅游文化现象[44],虽然它在现代社会的普及性远胜于古代。另一方面,若从文化接触和传播的角度看,旅游文化存在被采借、整合甚至复制的可能,这是旅游文化中的“多样性的一致化”(unity in diversity)现象,但与继承或习得无甚关系。第三,毫无疑问,旅游文化是象征的,从旅游行为的意义、旅游吸引物的生产与再生产、旅游行为的模式化都可见人类的符号性。简言之,不同类型的介入者都在旅游中制造并收获相应的意义。第四,旅游文化是否具有整合的特性要从两方面来看:其一,旅游文化作为部分,是否整合于客源地社会与目的地社会;其二,旅游文化作为整体,其构成部分之间是否有机协调存在两种情况:适应的旅游文化与适应不良的旅游文化。据经验事实判断,旅游文化与目的地社会的整合相对困难,而旅游文化本身的整合特性表现在以文化变迁为特征的调适过程里。

最后,在人类学意义上,文化基本上是确保一群人生活持久幸福的维持体系,为达致这一目标,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它要保持适应,它必须能够变化[45]。首先,旅游文化的功能要从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两方面来考量。从旅游者层面来看,旅游文化既是旅游吸引力的表征,亦是适应旅游者偏好的产物,它具有满足旅游审美、追新求异、娱乐、舒适感、逃避等功能;从旅游业层面来看,旅游文化既是旅游世界的边界,亦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具有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升地方感、保护地方或民族文化等功能。譬如“舞台真实”,它既为旅游者展现了目的地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旅游人群对原生文化可能产生的侵扰,从而保护了当地人原有的生活秩序和样态。反之,当旅游文化不能适应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变化时,它将产生对旅游者和旅游业而言的负功能。其次,要看旅游文化是否作为一个相对整体在起作用。文化是由它自身创造而成的,人的存在使文化过程的存在成为可能,但文化过程本身的性质和行为是由它自身决定的,它依赖于它自身的原则,并受它自身的规律所支配[40]。旅游文化是相对于“居住文化”的一个整体,其过程的性质、行为、活动等本应受其自身规律的宰制,但旅游文化自身产生、发展、调适、被接受或被淘汰的过程被供求之间的经济或文化规律所决定。因此,旅游需求随时将旅游文化置于“改变了的条件”之下,旅游文化被要求随时应变。这一潜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文化功能的短暂性与脆弱性,结果是无论旅游者或旅游业都不能长期维持对旅游文化的依赖性,因为旅游文化在功能满足上尚未表现出普遍而明显的稳定性,不同旅游文化元素之间的结构还不完善。这一方面表明旅游文化具有稳定不足而应变有余的功能特性,另一方面表明旅游文化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在独立起作用,其功能效应被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所深刻影响。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旅游文化

文化人类学以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为标志,民族志作为研究手段指基于田野调查工作的学术范式,田野工作包括:1)选择特定社区;2)进行至

少一年的实地调查;3)能够使用当地的语言;4)先以“文化主体的内部眼界”(主位观点)去看待文化,最终达成对调查对象的客观认识(客位观点)。民族志作为研究成果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它是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文字表述。旅游文化的生产、创造与成型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并且在不同旅游目的地有不同表现,因此对旅游文化的识别、认知与阐释最好不要依赖于二手材料,而应该进行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从这一点来看,旅游文化的未来研究可以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但亦不必过分拘泥于规范,譬如至少一年的调查期限就勿需恪守,这是对农业社会的调查要求,一年正好一个生产周期;至于掌握当地语言则须视情况而定,假如是调查民族旅游地区的文化变迁,而当地不通行汉语或找不到合适的翻译时,就需要调查者本人懂得当地语言。

就谢春山、邹本涛对旅游文化本体的分类而言,旅游介入文化主要关涉旅游目的地,尤其民族旅游目的地,类似的固定社区是文化人类学擅长的调查对象,有一套完备的调查步骤、内容和规范,可保证基本的资料搜集。但不同的是,旅游民族志调查更关注文化元素在旅游中的动态呈现,比如设计、再现、创造、表述或表演等,因而参与观察的方法会行之有效,但有难度,涉及经营者、政府主管人员等主体时难度更大。旅游体验文化的对象是旅游者,这些非社区人口是一片“流动的田野”,对于文化人类学研究来说,这样的调查对象很“另类”。格雷本在《旅游民族志》一文中探讨了几种调查方法:1)充当旅游者混在旅游团队或旅游队群中做参与式观察;2)做一个出色的导游,随时观察其反应或行为方式;3)非参与式观察,在旅游者结束旅行后做面谈,探讨旅游体验、照片、纪念品等[29]。当然,必要时也可辅以问卷调查,以扩大调查面。总体上,民族志方法虽然有信息新颖真实可靠的好处,但运用到旅游文化研究上是有难度的,对文化人类学者如此,对非文化人类学者更是如此。

民族志方法的主位观(emic)与客位观(etic)与其说是方法,勿宁说是学科素养。主位观强调调查中应重视调查对象的看法,客位观强调应重视调查者自身的看法和判断。文化人类学者往往更看重主位观点,因为它是文化持有者自身对文化现象的看法或理解,更值得被尊重。因此在大量民族志文本里,经常有连篇累牍的“当地人如是说……”,这便是文化人类所看重的文化之于文化主体的意义域。相比之下,客位观运用得更普遍,事实上调查者更容易凌驾于调查对象之上而轻易下结论,这便体现出主位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譬如相似的旅游行为可能是出于不同的文化动机,“驴友群”自我的看法必定不同于局外人的看法。假如我们认定旅游文化是一个意义体系的话,就一定要弄清楚旅游活动对于每一类介入主体的意义所在。

研究结论

综上,旅游文化是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是旅游这一特殊生活方式的文化表征,它具有满足人们特殊生活需求的功能,但其功能的实现受客源地和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很大。旅游文化表明人类存在的复杂性,透过旅游文化,可以再度审视人类的存在状态;而要了解旅游文化发生、形成与演变的规律,可借助文化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从主位观的角度去获取关于特定旅游文化现象的第一手资料,如此方可逐渐积累起对旅游文化的客位认知。

总结

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持之以不同路径。国外学界以分析旅游文化现象与案例为主旨,而疏于或未及做理论概括;国内学界反其道而行之,似乎必须在透彻认识旅游文化后方能铺陈到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上来。国内学界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概念或智识建构部分地源自旅游文化学学科建构的工具性与迫切性,研究者意识到欲使旅游文化学获得名正言顺的地位,就非得先界定旅游文化才行。“先取名字”固然有先声夺人的功效,但“孩子”迟迟不生,结果只能是集体在“名字”上做文章,反而使学科地位风雨飘摇。客观而言,在国内旅游发展的浩荡之势下,产生了大量有旅游文化之实而无旅游文化之名的研究成果。这正是在企及学科地位的旅游文化学的困境: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论文或无学科归属,或曲意攀附其他学科,而旅游文化学对之却无整合之力;另一方面,旅游实践中的许多案例未曾在文化视野下考察和解读。这是旅游文化研究的致命之弊,导致旅游文化的本体至今模糊不分明。因此,国外学界的研究方向值得国内借鉴,在大量现象、案例的搜集和分析之基础上,或许旅游文化的内涵会渐渐清晰起来。

旅游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文化类型,仅在旅游学范畴内予以认知是有局限的,跨学科介入是为必要之举。文化人类学奉文化研究为圭臬,该学

科所积累的关于文化内涵、特性及功能的认知有助于旅游文化的再界定、再解读和再认识。倘若将旅游文化的外延限定在发生(生产或再生产)层面,那么旅游文化和人类学对文化的传统认知是有区隔的,这就要求对旅游文化的内容、共性、功能乃至结构方面做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总结,方能最终确立旅游文化的本体。但倘若不做类似限定,则旅游文化可能轻易染指其他领域如宗教、建筑、艺术、遗产等而导致其本体的泛化,或是相反,成为其他相应学科瓜分的研究对象。两难之下,笔者仍旧认为前者会有所作为,虽然文化人类学能否有益于旅游文化的认知并不在我们的把握之内,但以田野调查方法为基础的一手资料搜集法应该会对作为整体的旅游文化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总体上,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并不缺少概念的思辨,缺少的是明智的思辨路径和对具体旅游文化现象有意识的攫取、分析和认知。因此笔者谨做抛砖引玉之事宜,不揣鲁莽地再次建构旅游文化的概念,恳请方家批评指正。同时,更亟待国内学界早日从概念思辨的泥沼中拨出,多关注正在发生的旅游文化,从诸多现象中剖析旅游多元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意义域,明确旅游文化的内涵,从而为抽象旅游文化的共性、功能与结构奠定认识论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Xie Yanjun,Zhou Guangpeng.Theoretical probe into tourism culture,related concepts,and some viewpoints[J].Tourism

Science,2012,(1):26-35.[谢彦君,周广鹏.旅游文化及

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J].旅游科学,2012,(1):26

-35.]

[2]Shen Zuxiang.Culturology of Tourism[M].Fuzhou:Fuji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1.1-258.[沈祖祥.旅游文

化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258.]

[3]Xie Chunshan.Culturology of Tourism[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1-214.[谢春山.旅游文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14.]

[4]Xie Yanjun.Issue of teaching materials changes in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J].Tourism Tribune,2008,(1):5-6.[谢彦君.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建设问题[J].旅游学刊,2008,

(1):5-6.]

[5]Yu Xuecai.Review of the first symposium of Chinese travel literature of mountains and waters.[J].Tourism Tribune,1987,

(3):64-65.[喻学才.首届全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综述

[J].旅游学刊,1987,(3):64-65.]

[6]Yu Xuecai.“Mountains known for virtue,place stood for celebrity”:the over-estimated human being trad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of tourism[J].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1987,(6):

67-71.[喻学才.“山以贤称,境缘人胜”———中国旅游文

化的重人传统[J].湖北大学学报,1987,(6):67-71.][7]Yan Libo,Zhuang Xingcheng.The culturology of tourism[J].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2007,(1):143-146.

[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科学报,2007,(1):143-146.]

[8]Mao Taoqing.Tourism culture should have its scientific position [J].Tourism Tribune,1996,(5):49-51.[毛桃青.旅游文

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J].旅游学刊,1996,(5):49-51.][9]Yu Guangyuan.Tourism and culture[J].Outlook Weekly,1986,(14):35-36.[于光远.旅游与文化[J].瞭望周刊,1986,

(14):35-36.]

[10]Feng Naikang.Summary of the first symposium of touristic culture in China[J].Tourism Tribune,1991,(1):57-58.[冯乃康.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研讨会纪要[J].旅游学刊,1991,(1):57

-58.]

[11]Tang Youbo,et al.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of culture with perspective of culturology[J].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1991,(4):4-12.[唐友波,等.旅游文化学发凡———一个文

化学的视野[J].上海大学学报,1991,(4):4-12.]

[12]Zheng Benfa.On tourist culture[J].Gansu Social Science,1992,(5):32-35.[郑本法.旅游文化刍议[J].甘肃社会科学,

1992,(5):32-35.]

[13]Xiao Honggen.Comments on researches of touristic culture from home and abroad[J].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1994,(1):69-75.

[肖洪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华侨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4,(1):69-75.]

[14]Jia Xiangchun.The features of tourist culture as well as its status and functions in tourism[J].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1997,

(3):83-87.[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J].复旦学报,1997,(3):83-87.]

[15]Wang Degang.On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ourist culture [J].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1999,(4):39-42.

[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1999,(4):39-42.]

[16]Sha Xiangjun.Re-investigation on touristic culture[J].Tourism Tribune,1997,(4):12-16.[沙向军.旅游文化再考察

[J].旅游学刊,1997,(4):12-16.]

[17]Xie Chunshan,Zou Bentao.A study on tourism intervention culture[J].Tourism Science,2008,(4):73-78.[谢春山,邹

本涛.旅游介入文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8,(4):73-

78.]

[18]Zou Bentao,Xie Chunshan.A new viewpoint on the tourism culture[J].[邹本涛,谢春山.旅游文化新论[J].北京第二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20-24.]

[19]Wang Li.Comments on touristic culture[J].Journal of Hulan Normal School,1997,(2):29-31.[王立.旅游文化散论

[J].呼兰师专学报,1997,(2):29-31.]

[20]Yang Hui,Chen Zhiming,Zhang Zhanhong.Tourism,Anthropology and China[M].Kunming:Yunnan University

Press,2001.81-240.[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

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81-240.]

[21]Peng Zhaorong.Tourism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n“tourism culture”[J].Tourism Tribune,2004,(6):20-27.[彭兆荣.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6):

20-27.]

[22]Shen Baojia.On the progress of overseas tourism studies(Ⅰ)[J].Tourism Tribune,1996,(1):62-67.[申葆嘉.国外旅

游研究进展(一)[J].旅游学刊,1996,(1):62-67.][23]Jafari J.Tourism models: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J].Tourism Management,1987,8(2):151-159.

[24]Boniface P.Tourism culture[J].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8,25(3):746-749.

[25]Cohen E.Tourist arts[A].//:Cooper C,Lockwood A.Progress in TourismRecreation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C].London:

Belhaven Press,1992.3-31.

[26]Cohen E.Introduction:Investigating tourist arts[J].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3,20:1-8.

[27]Frohlich M.Is there a tourist culture?[A].//:Prematilleka P L.Cultural Tourism: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Symposium[C].Sri

Lanka:The Sri Lanka National Committee of ICOMOS.1993.66

-69.

[28]Nash D.Tourism as a form of imperialism[A].//:Smith V;

Zhang Xiaoping,He Changyi,et al.trans.Hosts and Guests:

Anthropology of Tourism[C].Kunming:Yunnan University

Press,2002.41-59.[丹尼森·纳什.作为一种帝国主义形

式的旅游[A].//:瓦伦·史密斯;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

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1-59.]

[29]Graburn N;Zhao Hongmei,et al.trans.Anthropology and the Age of Tourism[M].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9.31-386;414-431.[纳尔什·格雷本;赵红梅,等译.

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1-386;414-431.]

[30]Cohen E;Wu Ning,Ma Congling,Chen Liping trans.Contemporary Tourism:Diversity and Change[M].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7.61-79;275-297.[埃里克·

科恩;巫宁,马聪玲,陈立平译.旅游社会学纵论[M].天

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61-79;275-297.]

[31]Rojek C,Urry J.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A].//:Rojek C,Urry J.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C].London:Routledge,1997.1-4.

[32]Craik J.The culture of tourism[A].//:Rojek C,Urry J.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C].

London;Routledge,1997.113-136.

[33]Chen Gang,Huang Zhenfang.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cultu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Meaning”and

Equilibrium Theory[J].Reformation&Strategy,2009,(6):

132-135.[陈岗,黄震方.基于意义及其均衡理论的旅游文

化形成与变迁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6):132-

135.]

[34]Lassiter L;Wang Yuan,Xu Mo trans.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 [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8.55.[卢克·拉

斯特;王媛,徐默译.人类学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8.55.]

[35]Eagleton T;Fang Jie trans.The Idea of Culture[M].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3.6;17;146.[特瑞·伊格尔顿;

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17;146.]

[36]Cluckhohn C.Mirror for Man[M].New York:McGraw-Hill,1959.5-20.

[37]Fu Keng.Culture:Mirror of Human: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0.12.[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

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

[38]Urry J;Yang Hui,et al.trans.Tourist Gaze[M].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9.5.[约翰·厄里,杨

慧,等译.游客凝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39]Geertz C.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Nanjing:Yilin Press,2002.5[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

版社,2002.5.]

[40]White L;Cao Jinqing,et al.trans.Science of Culture[M].Jinan:Shan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8.33;325;

326.[莱斯莉·怀特;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1988.33;325;326.]

[41]Guo Xudong,Fu Jixin.To comprehend tourist culture as a notion [J].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2006,17(4):389-

393.[郭栩东,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4):389-393.][42]Wang Shuliang.History of China’s Tourism(First Volume)[M].Beijing:Tourism Education Press,2009.1-340.[王淑良.中

国旅游史(上册)[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1-

340.]

[43]Peng Shunsheng.Development History of World Tourism[M].Beijing:China Tourism Publishing House,2006.14.[彭顺生.

世界旅游发展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4.][44]Yu Xuecai.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 of farfetched analogy in China’s touristic culture[J].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1991,(5):42-47.[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的附会传统研

究[J].晋阳学刊,1991,(5):42-47.]

[45]Haviland W;Qu Tiepeng,Zhang Yu trans.Cultural Anthropology[M].Shanghai:Publishing House of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06.36;53-56.[威廉·哈维

兰;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2006.36;53-56.]

On Tourism Culture:With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ZHAO Hongmei

(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The notion of“Tourism Culture”was first pro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middle of 1980s.Since then,man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the notion with various new theories.However,without clearly defining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erm,these studies have not clearly identified the concept of“Tourism Culture”.In the meantime,many colleges in China have established courses on“Tourism Culture Study”for their students.To support the teaching,there are nearly forty textbooks on“tourism culture studies”used by these colleges.Without clear and standardized definition,these textbooks have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ermi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tourism culture.Some text books even confuse“Tourism Culture”with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though the two actually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The study on“Tourism Culture”in China has stayed the same over the years.Recent studies have seldom surpassed those of the1990s and some related case studies have shown their poverty in obscuring our understanding because of the absurd notion of“Tourism Culture”.We owe the weakness of“Tourism Culture”studies of China to the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enough case studies.We believ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cultural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would help to solve these problems.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we re-define the concept of“Tourism Culture”.Based on the newly-defined conception,we then compare“Tourism Culture”with general culture in content,nature and function we think that“Tourism Culture”can be one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More importantly,ethnography as the main method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gives strong and solid support for studying the cultural phenomena of tourism.Based on observed and measured phenomena and knowledge from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rather than from theoretical discussion,the research method provides firsthand material with eviden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Many international scholars focus their research on detailed cases studies of touristic areas;they do not spend too much effort on discussing theoretical concepts.Their empirical data provides useful baseline research for developing the study of “Tourism Culture”.This enlightens us on the shift from the theoretical emphasis to the fieldwork-based interpretation,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means of ethnography.Therefore,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can be useful to relieve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Tourism Culture”studies in China.

In sum,“Tourism Culture”is the output of tourism activities.Related research includes various topics such as tourist behaviors,tourist expectation and experience,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s and guests.These issues are deep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ic of cultural change,and even symbolize the degree of tourism development,which deserves further research.In our opinion,along with the support from solid case study research,the study of“Tourism Culture”can thus help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Tourism Culture”in a long run.Keywords:tourism culture;cultural anthropology;re-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魏云洁]

2019 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 入选人员名单(479人) 北京市(6人) 贺玉玲北京妫水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 张强北京创新长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王大磊北京市蒲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李克俊北京槐井石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王唯伊北京蜜蜂大世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6人) 胡金领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 孟凡全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 韩克胜天津洛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赵绍军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子村 王宝义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常州村 李锁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毛家峪村 河北省(20人) 王现增河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孙良君沧州神然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 刘文福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 任东海平山林溪谷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 梅静河北听松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杨卫青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金松河北古早清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国壮秦皇岛国世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陈春芳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刘金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路景涛河北云乡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乔章友河北绿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董连吉秦皇岛乡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刘会林容城县月霖园餐饮文化有限公司 王淼永清县艳阳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 薛春美衡水盐河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张翼飞顺平县望蕊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玉双河北省唐山迁安市杨店子镇高引铺村 李晓东尚义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李朋飞兴隆县天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山西省(15人) 张保玉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

刘建平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岔口村甘泉进村 刘文杰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 邢万里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牛扎根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连水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左增文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城建局(退休) 王天亮山西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班保胜山西省华辰高科农业观光集团有限公司 周向阳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义井镇小河村 石建忠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 郭兴峰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段村镇横坡村 刘才万山西津渡旅游有限公司 王文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大河村 秦海宝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文化站 内蒙古自治区(15人) 孔威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 张平赤峰市好客雷营子文化旅游公司 王宇飞内蒙古鑫洋手工制品有限公司 武天财察右前旗古营盘文化大院 乌日尼勒图锡林郭勒盟乌日尼勒沙艺民族文化发有限公司 张军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

旅游文化赏析 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王治青自助旅游攻略一、香格里拉速览: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曾引起我的向往。皑皑的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构成了这里美丽的风景。香格里拉藏语音译又为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明月”,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英语为Shangri-La,意为世外桃源,而这里,的确是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二、最佳旅游时间 5-6月:春末初夏,此时的香格里拉最美。5月底-6月初,主要为杜鹃花海(但随着天气变化时间可能会推后)。6月中旬有野花花海,如大小鸢尾花等。7-8月各种野花竞相开放,但此时为多雨季节。9-10月为秋季,色彩丰富,狼毒花开,此时景色也很美,适合摄影。11月初雪,色彩比较单一,天气较冷。12月,主要为雪景,可以看黑颈鹤。 三、消费指数: 香格里拉住宿、交通和餐饮的消费水平都不是很高。古城内和飞来寺的客栈住宿费用相对会高些,其他地方的住宿都比较便宜。 四、穿衣指南: 去香格里拉建议带上外套、羽绒服、手套、防滑靴。香格里拉气候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女性应准备好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特别是10月份以后,更要带足御寒衣物。每年6-9月是香格里拉的雨季,高原天气多变,可以多带几个塑料袋(或浴帽),雨天是罩在相机上,防雨又防尘,还可以保护设备。 五、景点: 香格里拉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独克宗古城和县城周边、德钦县以北和虎跳峡一袋。正常浏览香格里拉需要2-3天,如果喜欢徒步,可以到虎跳峡和雨崩。但是有些人想到梅里雪山进行转经朝拜就会很长时间了。 1、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有“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和“月光城”两层含义。古城的路面起伏不平,由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扑就而成。而今,石板路上还保留着深刻的马蹄印,那是当年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独克宗古城拥有所有中国传统古城景区的特点:小吃、饰品、名族特色纪念品、客栈等,除了这些东西之外,这里就是个冷兵器交易市场,到处是买藏刀的,古城不大,9月末游人很少,很适合约上几个好友在小巷慢慢转悠,感受夜的柔和,细品各色灯光带来的魅惑!

浅谈特色文化旅游小镇设计理念

浅谈特色文化旅游小镇设计理念 我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大城市病日益突显,小城镇发展明显不足。自20XX年以来,特大城市数量和人口规 模快速增长,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量都有明显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小镇发展弱化,成为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重要原因。提升特 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也 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这在客观上要求特色文化小镇在 设计理念上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发展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中Y 城镇化工作会议多次提出,城镇化工作必须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 文化,从根本上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历史遗产;必须注意保留村庄 原始风貌,尽可能在保留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这是因为文化传统承载着民族记忆,是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受民族文化的必备要素。特色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摒弃急功近利,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继承性,保护 文化的多元性。打造特色美丽小城镇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扩大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现差别化竞争。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是特色小镇 的主要特征,因此要从文化视角进行设计与研究,必须理解各小镇 的历史成长因素及其内在的文化特质,尤其是对处于初期阶段的小 镇有一个更明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1文化旅游小镇概述 一般认为,文化旅游小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 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核心是围绕旅游的历史文 物古迹或地理景观,针对旅游成熟期游客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美食、传统和习俗建筑等全方位的深度需求,在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在当地居民真实生活基础上,让游客充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

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 究 摘要:本文在进行大量文献研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期待视野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现实依据、实践过程、运用反思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以此来提高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启示;运用;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尤其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过程中学生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自由独立地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这些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课堂效率,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创造性解读,并且在课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并扩展其阅读视野。这些变化对阅读教学及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应更加重视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理论意义与运用价值。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能力是考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准则,阅读教学关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建构,因此阅读

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无数语文人在阅读教学中倾注了无限热情与耕耘,这些尝试与努力使阅读教学的经验丰富,但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因袭负担。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教”,重在教师长篇累牍地侃侃而谈,忽略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选择、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横向教学内容的编排、纵向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用,重在教学行为的设计、忽略学习行为的关涉。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对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分析,强调问题答案的规定性和统一性。在这些教学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时所萌发的求知欲、探究欲被严重挫伤,本该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阅读课也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因此对传统语文阅读课堂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成为了语文教学界专家、教师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 二、期待视野的理论基础 “期待视野”(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它并不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的首创,它的源起与现象学、解释学和科学哲学有关。“视野(Horizon)”原来的含义是“地平线”,它在哲学解释学中被形象地喻为理解的起点,并深化为描述理解的形成过程,“视野”的含义随之被拓展泛化。具体地说,“视野”就是理解的前期准备,它包括形成理解的纬度,向未知开放

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pdf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

语文阅读中的期待视野

南京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2014届) 题目:“期待视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系部:人文传媒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作者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位办办理。 作者签名: 日期:

摘要:文学阅读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期待视野”强调阅读以读者为中心,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教学主要包括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本文主要阐述充分利用“期待视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根据不同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应作品,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其探究欲望。学生阅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期待视野的变化,避免学生因期待视野受挫或其他原因放弃阅读。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丰富语言文化积累,深入思考,开拓思维,与他人交流对话,拓展自身期待视野,提高阅读品位。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期待视野

旅游文化论文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有的是文明都市,有的是工业化城市,有的则是现代化大都市,有的亦是历史文明的古都。不管是怎么样的城市,都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们,伦敦是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历史悠久、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文明大都市。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总体来说,是因为伦敦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气息合理的融入在这个城市里。其作为英国的首都,也是作为世界上出名的城市,不论是经济上的发达,还是文化上的独特,总用其独特的味道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是不是你也有一个伦敦梦呢?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想去伦敦,好好的欣赏一下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工业文明的开始,又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伦敦的文明。 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英国政治中

伦敦的星期天,不是所有的商店都停止营业,但是大多数(尤其是个人的)徽闭店所有的剧场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因为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去郊游。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英国社会非常有制度,插队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和白眼。事实上他们不会有人这样做.英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强。对安排好的约会一定要准点。在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另外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不是爱谈论天气,而是以天气为开头,化解都不说话的尴尬场面。还有些很有趣的事情:在英国,如果戴口罩上街,人们会认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如果翘起大拇指那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还有就是千万不要问女士的年龄. 伦敦有很多地标性建筑物。包括白金汉宫、大本钟,伦敦眼,塔桥,圣彼得大教堂等。很多人也会去欣赏一下英国的喜剧演出表演。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旅游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文化 美国人花了一个多世纪才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热衷于撰写企业文化宣言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国内旅游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是一个耐心和持久的工作。 比如我在访谈和培训过程中看到,现在很多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是落地,而是落在了墙上,到处是口号、标语和宣传招贴等,贴上去了,讲一通,有的还要搞些活动来扩大影响,没有考核,没有评估,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实际上,不过是徒费唇舌,没有任何效果。 什么是企业文化?有人说是老板最经常说的话!也对也不对。我认为,旅游企业家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 我认为,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并不是要抛弃掉企业原来的基础去嫁接一个优秀的

文化,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要提炼出企业的优秀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属于企业自身的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我们只有真正将企业文化弄懂了,按照正确的路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才可能有基业长青的希望。谭小芳提出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1、目的性 这里的目的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定位;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2、开放性 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客户,那么企业就必须与外界接触,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需要具有开放性。 3、创新性 旅游市场是不断进步的,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就必须不断发展创新。 4、参与性

参与性或者说是人性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的参与者也是“人”,企业文化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人”来展开,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人性化! 5、独特性 不同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应结合旅游行业的特征及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的企业文化。 鉴于企业文化对旅游企业的推动作用,鉴于成为伟大企业的梦想和愿景,笔者认为——大多数旅游企业在起步期依靠权威管理,在成长期借助制度管理,在成熟期才考虑导入文化管理,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我建议旅游企业家从企业诞生之日起,就导入文化管理,未雨绸缪,方可有备无患。 可以说,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制度,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管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及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即管人,理事。管理分为二种,情感上的管理和制度上的管理。企业文化就是情感式管理的方式。再通俗点讲就是企业文化管理是软管理,企业制度管理是硬管理。

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模板

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 一、期待视野的理论渊源 期待视野也被翻译为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1967 年,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HR姚斯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一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艺理论观点接受美学,伴随着接受美学理论受到学界的热烈讨论,期待视野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视野即Horizon,其含义本是指地平线。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卡尔波普尔和卡尔曼海姆等学者都曾对其做过相关阐述,其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结构理论和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以及视界融合理论,将视野一词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角度下,它被拓展引申为形成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各种与之有关的因素的总和。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上述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的理论观点。他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指出: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因此,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阅读既定存在的前理解,是读者阅读前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是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文本的读者,在阅读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视野,即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文本的期待,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并探索改进策略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价值分析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文本的解读而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挖掘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这过程中,学生看似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其实是教师带领学生被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且这一答案也是作者早已赋予的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自由发挥,减少了课堂讨论探究的趣味性和学生释疑解惑的成就感,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接受美学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指出阅读活动是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共同对话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止目前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现将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实践、10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供学习参考。一、江南药镇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近期建设用地面积393公顷,其中主要建设区用地面积132公顷。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

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磐安县“江南药镇” 被列为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由县委书记牵头专门成立了小镇建设指挥部。截至2015年底,已开发建设面积112 公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0.05亿元,吸引120家企业、990家个体工商户、2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江南药镇初见成效,中药材特色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五亿元,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等项目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逐步将药镇的功能从简单的种植、生产、销售延伸至旅游服务、医疗保健、养生研发等多个领域。江南药镇作为浙江省唯一

优质论文: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 倪文锦 当下,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强化人的素养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神,注重学科育人价值,需要确立并构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并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落实到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如果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简言之,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所逐步形成的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前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大家尽管还不尽相同,但是对其构成要素的认识则基本上还是有共识的,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按我个人的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结构应该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 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主要内容。这四者,既有知识、能力、方法等显性的能力与行为方式,也包含情感态度、个性习惯和经验修养等隐性的内在品质等,是语文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在不同的学段,我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获得全面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才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那么,与传统阅读教学中通常的单篇课文教学相此,群文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有什么帮助,或者说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人们通常认为,文章不是一篇一篇地读,而是一组一组地读,这就是群文阅读。其实严格地说,群文的“文”,并不只限于文章,而指的是文本。群文阅读即多文本阅读。但需要指出的是,群文不是多个文本的杂乱堆砌或简单相加,而是将具有(或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的阅读整体。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即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个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等,促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其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这种新型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浅谈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利用“拉斯韦尔5W模型”可以对旅游文化传播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从中找出最佳的传播策略,最终增加旅游市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旅游市场促进作用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旅游业的表面看,其发展历程带有很强的经济因素,但从需求上讲,旅游业主要源于旅游者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如果没有深刻的文化形式和内涵。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 旅游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在旅游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旅游市场开拓的过程实质是旅游文化的传播的过程,旅游市场的开拓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旅游市场的开发,正是通过传媒广泛的传播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信息,促进受众了解这些景区或景点,选择这些景区或景点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市场开拓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传播,它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旅游的时间性,旅游是旅游者在异地的短期生活行为。二是文化的差异性,旅游是旅游者在感受和体验另一种文化和生活。 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才促成旅游的发生。这种差异是由人类聚居的地域差异导致的,也就是说,人类聚居空间上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区域文化差异构成的恰恰是区域问旅为产生的巨大动力。为了更有效的分析文化传播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的作用,我们用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1文化传播“5W”模型来作为工具。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人类的传播活动是由:谁who——说了什么sav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ichchan—ne1——对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ichef-fect——五要素组成。这即是着名的“拉斯韦尔5W模型”。 “拉斯韦尔5W模型”总结了人类基本的传播现象,说明了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上概括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的几个环节。进一步,演绎出“拉斯韦尔分析模型”。图1根据“五w模型”,我们从控制、内容、媒体、对象、效果五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来指导旅游市场开发中的文化传播,以增强其传播效果,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通过控制分析。解决文化传播由谁组织的问题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是由开发商为组织者还是以为组织者来进行,这是一个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在我国各地的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由于的不足,大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开发模式,引进了民间进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民营开发商在旅游市场的文化传播中,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商业炒作,在开发商的宣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负责效应。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文化传播中,应起组织者的作用。从资源角度讲,旅游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旅游资源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反映了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状况,是特定国家、民族或者人群的特性的文化积累,在其开发和利用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在市场经济下,的主导作用更应该体现在宏观层面。在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是包办一切,指挥一切,而是侧重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的引导。具体地讲,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第一,是实际工作的组织者。 旅游市场的开发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力量的参与,任何保护、开发、

楚门的世界视角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0绪论 (1) 1零聚焦视角:摄像机下的完美人生 (2) 2内聚焦视角:孤独者的内心剖白 (2) 3多重视角下的“看”与“被看” (3) 3.1参演演员和主人公楚门:敬业和非敬业的区分 (3) 3.2电视节目观众和节目演员:看客心理的冷漠 (4) 3.3编导等制作人员和参演演员:操控与被操控 (4) 3.4观影者和电影内角色:全知全能视角的俯视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5)

《楚门的世界》叙事视角分析 摘要:论文通过借助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和“看”与“被看”视角的研究角度来分析西方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叙述视角的独特性。试图梳理片子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视角问题。在叙事学的学科范围内对电影进行分析,揭示电影在不同视角运用下产生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叙事视角 0绪论 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叙事视角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点之一。卢柏克就曾在《小说技巧》说过,“在写小说的技巧方面,我认为整个复杂的方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叙事的角度问题—这就是叙述者和故事之间的关系问题。”①同样,对于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方式——影视作品而言,叙事视角同样至关重要。电影史上《禁闭岛》、《记忆碎片》、《白夜行》日版、《走出非洲》等片子都曾因为讲述故事独特的视角引起过专业人士和影迷的热议。在由西方著名导演彼得·威尔执导,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主演的影片《楚门的世界》中,对于多重视角的应用让大家看到了电影故事被叙述的另一种可能性。 西方著名叙事学理论家热奈特曾借用语言学中的术语“语式”和“语态”来解决叙事中重要的“谁说”和“谁看”的问题。热奈特从“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聚焦”的概念,并将“聚焦”分为三类:第一类,把传统叙事作品的代表类型——全知型叙述,称为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第二类为内聚焦叙事,即叙述者=人物的叙事视角,这一视角又可以分为固定式视角(即由一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不定式视角(即视角在不同人物之间变换)、多重式视角(即多个视角多次聚焦于同一事件);第三类是外聚焦,即叙述者<人物的叙事②。这一理论为我们更好的解读《楚门的世界》这一影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纵观影片,我们可以地清晰地看到影片中出现的多重叙述视角:主角楚门的视角;真人秀编导、工作人员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视角以及荧幕外看电影的我们的视角。正是这多重的“看”与“被看”的同时存在,使影片的叙事视角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让影片用一种 ①[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05页. ②[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工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 班级:11旅游管理2班姓名:耿东坡学号:114305241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

《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评选办法(修订稿)》

四川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评选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文 化和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结合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以下简称小镇)是指在 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范围内,以特色文化、文化遗产、自 然风光、工业遗存、特色建筑等独特资源为依托,通过挖掘、融合、转化和创新文化内涵,打造文化主题鲜明、生 态环境优良、特色产业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生态生产生 活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非行政区域划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三条小镇评选工作由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原 则上每年组织评选1次。 第四条小镇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按照不定名额、宁缺毋滥、常态监管、动态调整的要求, 以资料审查与实地查核相结合,采取评分制进行评选。考 评指标数据以统计监测结果为依据,未纳入统计监测的指标,以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统计数据为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小镇申报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人文资源富集,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较强的标杆性;文物古迹、特色建筑等资源聚集,能完整地呈现和表达特定的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种文化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景观风貌或故事情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传承实践富有活力,当地民众参与度高、认同感强,民俗节庆活动具有较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规划编制科学,推进实施有效。编制有小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交通、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有机衔接,且能有效推进实施。 (三)主题定位明确,文化彰显充分。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系统性,能用文化塑造特色、彰显魅力、培育品牌;小镇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管控有力,能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文创设计或动漫设计等现代手段表达文化内涵,有完整的视觉符号系统;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能结合自身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小镇形象,传承传习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历史文脉延续良好,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和文创产品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践行,群众思

威海市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143028 旅游管理论文 威海市旅游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威海的城市建设更是独具特色,红瓦淡墙,与青山、碧海、蓝天相映成趣。山在海中,海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是中国第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群、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群,两度获得“国际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称号,是2003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笔者针对威海旅游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形成主要观点如下: 一、抓住威海特征,科学定位文化旅游形象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应体现地方特征,避免空泛。

所谓城市特征,是指城市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本地的历史、社会、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结合。城市旅游要体现独特个性,必须充分挖掘和分析其特征。 威海是一座海滨城市,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绵延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林及海洋生物资源,沙滩质量优良,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海产品也异常丰富。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甲午海战的遗址城市,是中国大天鹅栖息地之一,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威海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容将这些自然资源优势与历史积淀、人文环境融合起来,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紧扣时代特征,提出充分展现城市文化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旅游主题口号的制定必须充分了解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和偏好,目前,威海旅游对周边韩国市场依赖较大,韩国约占威海国际客源的80%。同时,威海已与英国的彻特纳姆市、意大利的比拉市、日本的宇部市、韩国的丽水市、美国的圣塔?巴巴拉市、俄罗斯的索契市、新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