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期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规范化分析探讨_魏敏吉

_期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规范化分析探讨_魏敏吉

_期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规范化分析探讨_魏敏吉
_期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规范化分析探讨_魏敏吉

Ⅰ期新药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规范化分析探讨

Discussions on the standardized safety evaluation of new drugs in phase I clinical trials

收稿日期:2014-07-04修回日期:2014-08-05

作者简介:魏敏吉(1964-),男,博士,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药理研究工作通信作者:魏敏吉

Tel :(010)82802538

E -mail :weiminji@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

魏敏吉1,王水强2,赵彩芸1

郭旭光

3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100034;2.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药品审评

中心,北京100038;3.Westat Inc.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03,USA )

WEI Min -ji 1,WANG Shui -qiang 2,ZHAO Cai -yun 1,GUO Xu -guang 3

(1.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China ;2.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8,China ;3.Westat Inc.Durham ,North Carolina 27703,USA )

摘要:推进创新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策略是基于药物的获益/风险比分析,因此,在早期临床阶段就进行规范化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对国内完成的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如不良事件术语需要统一以及规范化呈交、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分级、需要关注的重要和未期望的不良事件等。针对这些不足,建议按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 )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的安全性分析。关键词: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分析;规范化;药物安全性;不良事件DOI :10.13699/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ki.1001-6821.2014.10.029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6821(2014)10-0966-04

Abstract :The strategies for pushing phase Ⅰnew drug clinical trials for-ward are based on the ratio of benefit to risk.Thus it would be a good starting to perform a standardized safety evaluation when a new drug

enters its early phase trial.In the present paper ,we evaluated the safety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phase I clinical study reports of new drugs and found improvements needed to be don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such as the standard terminology used for adverse events ,presentation of adverse events ,classification of laboratory parameters and special atten-tions to the important and unexpected adverse events ,etc.Finally ,we proposed to adopt a standardized practice based 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ICH )guidelines in the assessment of drug safety.Key words :phase I clinical trial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dization ;drug safety ;adverse event

据统计,约有20%的药物因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而停止开发[1]

;即

使已经上市,

还有部分药物因安全性问题被撤市;因安全性所致的说明书修改比例更高。在2002—2005年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对已经批准的1601个新药(包括生物制品)进行了2645次说

明书修改,主要措施是给予安全性警示或限制使用[2]

。Ⅰ期临床试验是最早的人体试验,试验人群一般无基础疾病的影响,结合暴露量信息,进行有说服力的因果关系分析,从而获得重要的安全性信息。多数情况下,需根据试验的进展情况以及药物作用特点,随时补充新的Ⅰ期临床试验;有时还需要在多个中心进行研究。随着研究例数的增加,还要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统计学分析,从中寻找一些规律。对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审评、加强安全性监测及国际间协调,

需要对临床试验中的不良事件进行规范化的表达,分析其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严重程度的评判也应有统一尺度。因此,在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就用规范化的安全性数据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回顾了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参照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指南,分析目前国内创新药物早期临床研究中安全性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以期达到加快新药临床研究与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目的。

1Ⅰ期临床试验中需要收集的安全性数据

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试验药物的安全性特征,监控其安全性;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K)或/和药效学(PD)特征、药物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此,Ⅰ期临床试验中,需要针对身体的重要系统进行一系列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一些检查需要重复多次。这期间可收集以下与安全性相关的数据:①暴露程度信息,主要有剂量、受试者的暴露情况;②不良事件信息,包括所有的不良事件,但需重点关注严重不良事件、其他重要不良事件(导致受试者退出、需给予其他药物或手段治疗等)、与药物有关或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非期望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③临床实验室评价信息,包括血液学、临床生化及尿常规等;④生命体征、体检发现、心电图及特殊安全性检查等。

2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相关信息

2.1不良事件的的定义和分类

按照ICH的规定[3],不良事件的定义为: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1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前,不同国家对同一个不良事件的表述不一致,这不利于安全性数据的分析比较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药物注册。1994年,ICH拟定在各国之间通用的不良事件术语。1997年医学管理事务术语词典(Medical Directory forRegulatory Activities,MedDRA)被引入,解决了术语不一致的问题。MedDRA是1个目前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不良事件分类系统,包括8万多条不良事件术语,至今已出多版,是需要付费的商业系统。除MedDRA外,目前还有CTCAE术语词典,该词典可以看做是MedDRA的子集,使用不收费(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主要用于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的不良事件表述;另外,还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WHO-ART术语词典,该词典包括700万条不良事件术语。为了解决词典术语不一致的问题,WHO-ART 和MedDRA之间的术语进行了映射处理,使2种词典的术语编码之间可以转换。欧美药政管理机构推荐用MedDRA词典,但用其他的术语词典也可以接受,在上报产品的所有的安全性分析资料时,要求用1种词典的术语。

2.2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之间的关系

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之间的关系一般分成5级,目前有2种评价方式:①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②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无法评价。前1种为国际通用的分类方式,后1种是国内一些单位使用的分类方式。显然,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获得的最终结果不一致。

2.3不良反应分类和机理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A E型,共5种[4]:A型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占所有不良反应的70% 80%,该型不良反应与药物效应和剂量有关,如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这种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B型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和特异质反应等,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 10%,此类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且与剂量关系不密切,如β内酰胺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C型是慢性长期作用,如环孢素引起的淋巴瘤;D型为迟滞性作用,如神经松弛剂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E型为治疗结束后的作用,如苯二氮 类药物的戒断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可以简单分为4类,包括在作用部位处扩大的药理作用,在作用部位之外的药理作用(与药物的选择性有关),其他附加的药理作用及引起免疫响应的改变。近年来,通过对反应性代谢物的认识,明确了一些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3国内对安全性数据分析的要求和现状

3.1法规情况

2003年,我国颁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5],规定在试验方案中需要包括“不良事件的记录要求和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方法、处理措施、随访的方式、时间和转归”;在记录和报告项下规定“安全性评价应有临床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合理的统计分析,对严重不良事件应详细描述和评价”。在我国颁布的《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6]中规定Ⅰ期耐受性试验设计需要进行的安全性分析为“试验结果及分析(受试者一般状况及分析,各剂量组间可比性分析、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生的不良事件的观察及分析)”。此外,我国颁布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7]中也涉及药物的安全性评

价,但其基本内容和要求与上述内容类似。

以上法规颁布年代已久,并因技术方面的原因,在某些方面没有做详细规定,如不良事件的规范化表达、分级;没有强调重点观察哪些不良事件以及在统计方面的要求。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有非常多的不良事件记录,且多数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无关,如果不加以规范区分,可能会影响重要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前后比较,也不利于从有限的数据中发现趋势和需要注意的安全性信号。

3.2国内Ⅰ期临床研究中安全性分析现状

检索国内发表的涉及Ⅰ期临床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部分研究没有按照不同暴露量信息(给药剂量和给药序列资料)进行分组,或仅区分出对照药或试验药。

二是,仅列出试验前、后所有受试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对超出正常值范围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指标仅给予标示,但没有做基本的描述性统计。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当受试者数量较少时,资料审查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数据检查复核。一旦数据量很大,审查人员很难清楚地了解超限的检验指标和有临床意义指标的情况。对有临床意义指标的判断标准,各家尺度不一,多数单位没有说明标准的来源。有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已经超过其上限值的1.5倍,仍被认为无临床意义。另外,多数报告对检验指标只进行有、无临床意义的区分,未进行分级评价(如将检验指标分为正常,1,2,3,共4级)。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这种分级方式比有、无临床意义评价方式更直观[8]。

三是,虽列出试验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且一般没有严重不良事件(SAE),但对不良事件发生的系统和术语没有进行规范。这种方式不便于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不良事件的比较和信息积累,如疲乏(fatigue)可被描述成乏力、疲惫、疲劳、少动、倦怠及疲倦等。另外,一般也没有按照发生率的高低进行排序;和药物之间的关系判断也存在规范化的问题;没有突出表达其中存在的非期望不良事件和/或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其他重要的不良事件。非期望的不良事件为产品信息资料(如研究手册)中没有包括的不良事件,包括不良事件程度的差异。在Ⅰ期临床试验中,发现非期望的、重要的不良事件或药物不良反应对下一步扩大人群的临床试验设计有重要帮助。

四是,缺少对生命体征、体检、心电图及特殊安全性检查等指标的分析。在临床试验中,一般会对这些指标进行多次检查和分析,并且多数情况下是正常值。对这些指标,用统计分析或图示方法,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其中存在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安全性信号。

五是,虽然按组别给出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基线及用药后实验室检查的均值、发生异常的情况等,但未提供详细情况,因此无法对试验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如出现安全性事件的每例受试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不良事件的诊断/症状和体征、发生日期、严重程度、处理方法、因果关系及其转归,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值及随访复查结果等。

六是,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简单,多数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当然,在开展的早期临床试验中,一般不是按照某种假设进行临床设计,且安全性指标多数情况下也不是临床研究的终点,用描述性的统计,提供反应率、百分比等参数是合适的,但有些指标还是可以用其他合理的统计方法,获得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4ICH国家对早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分析的要求美国及欧洲国家经过多年的创新药物研发,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如ICH E3[9]和FDA的相关指导原则[10]。如用ICH E3的安全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对目前已经进行的临床试验并没有增加过多的要求,但提供这种安全性分析可以便于不同试验之间安全性比较、完善药物安全性数据库及国际协调。ICH E3中安全性评价包括了对暴露量的考虑、不良事件分析和列表、临床检验指标的评价、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中的发现以及其他相关的安全性问题,最后形成安全性结论。

5Ⅰ期试验设计和安全性数据的统计方法

在Ⅰ期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试验设计为[11]:平行与交叉试验设计、单中心或多中心试验设计、盲法与开放式试验设计、随机化及非随机化试验设计、安慰剂对照及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

早期临床研究中的安全性统计方法主要为描述性方法[4],并可以结合置信区间的计算,进行数据间的比较;也可用绘图描述个体间或治疗组内发生的不良事件。此外,也可以提供统计概率,用P值做提示性标志,以对一些指标的显著变化引起注意。对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描述可以用定量,如均值、中位数或/和定性指标的方法,如大于或小于某一阈值的数量、百分比等。早期临床试验的统计方法大多只限于描述性,没有研究假设,不进行推论分析。

6讨论

随着更多的I类新药进入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的研究决策和评价越来越多地依靠受益/风险比分析,

需要从开展人体临床试验的早期就重视安全性数据的收集和规范化分析。目前,国内法规规定还不够细致,早期临床研究报告中也存在许多不妥当之处。借此文章,希望能够加强药物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分析的规范化操作,为我国的新药研究和走向国际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Kola I,Landis J.Opinion:ca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educe attrition rates?[J].NatRev Drug Discov,2004,3:711-715.[2]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Research

(CDER),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Research(CBER).

Guidance for Industry:safety labeling changes-implementation of

section505(o)(4)of the FD&C Act[EB/OL].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

mation/guidances/ucm250783.pdf,2013-06-30.

[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Requirements for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clinical safety data management: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for expedited reporting E2A[EB/OL].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fileadmin/Public_Web_Site/ICH_Products/Guide-

lines/Efficacy/E2A/Step4/E2A_Guideline.pdf,1994-10-27.[4]Kilcoyne A,O’Connor D,Ambery P.Pharmaceutical medici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307-345.[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EB/OL].http://www.sda.gov.cn/WS01/CL0053/24473.

html,2003-08-06.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WS01/

CL1616/83422.html,2005-03-18.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

WS01/CL1616/83423.html,2005-03-18.

[8]Seiz Werner.Methodologies of safe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harma-cology:drug discovery and evaluation:methods in clinical pharma-

cology[M].Berlin:Springer,2011:377-386.

[9]ICH.E3:Note for guidance on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clinical study reports1996[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fileadmin/

Public_Web_Site/ICH_products/guidelines/Efficacy/E3/E3_

guideline.pdf,2013-10-15.

[10]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Research

(CDER),Center for Biologics Evaluation andResearch(CBER).

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investigators:safety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INDs and BA/BE studies[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

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

ances/ucm332846.pdf,2012-12-31.

[11]ICH.E8:General consideration for clinical trials[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2959443.html,/fileadmin/Public_Web_Site/ICH_products/

guidelines/Efficacy/E8/Step4/E8_guideline.pdf,2013-10-15.

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2020年 版)

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2020年版) 广东省药学会2020年8月1日发布 更新说明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是全面、客观评价一个试验 药物不可或缺的内容。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强调 了申办者在安全性信息收集、评价、递交和分发环节中的责任,也对研究者如 何保障受试者安全、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和评价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本共识 旨在为研究者进行安全性信息的收集、评价、递交提供指导,为申办者理解研 究者的相关工作细节和制定安全信息收集要求提供参考。 为规范和帮助药物临床试验中安全性评价工作,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 验专业委员会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供同行参考。随着共识的推广与运用,得到很多业内同行的关注与好评, 也不断收到一些完善建议。2020年7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国家卫 生健康委发布的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以下简称新版GCP)正式实施,对研究各方在安全性信息收集、评价、递交与分发方面的权 责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体现了中国临床试验监管与时俱进,与ICH-GCP 全面接轨的决心和行动力。 安全评价,作为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各方共同关注的评价内容,实施中尚 有一些实操环节需明确和共同遵循的做法。本次更新主要遵照新版GCP结合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的标准和程

序》,对相关定义进行全面梳理,对章节框架进行调整,力求更为清晰和增强 逻辑性,保持共识的生命力,成为一份与时俱进的行业共同认识。 本次修订得到专委会各位专家的指导,在此向各位专家的无私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共识撰写小组2020年7月14日 目录 一总则二定义 2.1 不良事件 2.2 严重不良事件 2.3 重度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 2.4 药物不良反应 2.5 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 2.6 重要不良事件 2.7 治疗期出现的不良事件 2.8 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 三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收集、记录、描述 3.1 不良事件名称的确定 3.2 不良事件的开始时间 3.3 不良事件的随访 3.4 不良事件的结束时间

实验一--酒店管理系统分析及数据流程图

实验一--酒店管理系统分析及数据流程图

酒店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姓名:李冉梁欣怡. 学号:14260102 14260103. 班级:142601 .

完成日期:2016/10 1.1 引言 1.1.1 编写目的 本系统的开发目的在于更好的管理和经营酒店餐饮行业。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关的开发人员。 1.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酒店餐饮行业的队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壮大,从事酒店餐饮行业的单位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各酒店餐饮单位都在尽量定制或购买各项业务的应用软件,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经营和管理。为了让酒店更好的经营,我们组织开发了本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酒店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主要是面向酒店餐饮服务行业。 1.1.3 定义 酒店管理系统是帮助酒店自身管理和服务酒店客户的软件。 1.1.4 参考资料 ①《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孙涌等编著 ②《Delphi住宿餐饮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

刘敬严东明马刚编著 ③《软件需求说明书(GB856T——88).doc》 ④《iso标准之需求分析说明书.doc》 1.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2.任务概述 1.2.1 目标 开发本软件是为了服务酒店,使得酒店更好的经营。适用于一些大中型酒店,主要用于就餐管理和住宿管理。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不过功能还可以增加,完成后可以升级以增加功能和完善系统。 1.2.2 用户的特点 使用本软件要求用户熟悉Windows 操作,并且有一定的软件操作基础。预计本软件将会在一些大中型酒店中得到广泛使用。 1.3.1 对功能的规定 ①系统帐号管理 第一次用一个管理员账号(系统给定)登陆,登陆成功后,可以设置其他用户,包括密码、权限等。 ②就餐管理 为就餐客户查询并分配餐桌,纪录客户用餐情况并结帐。 ③住宿管理 为住宿客户查询并分配房间,纪录客户住宿情况并结帐。 1.3.2 对性能的规定 1.3. 2.1精度 本软件主要用于管理,不是科学计算,要求计算的精度不是很苛刻。所以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用于计算的数用浮点数就可以了。 1.3.2.2时间特性要求 本软件运行的响应时间要求不超过1~2秒,基本能实现。

药物临床试验期间规划项目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规范标准和程序

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 为落实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适用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二级指导原则的公告》(2018年第10号)的要求,我中心依据ICH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E2A、E2B(R3)和M1】,起草了《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以下称“本标准和程序”),具体如下: 一、申请人获准开展药物(包括化药、中药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后,对于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包括中国境内和境外)所有与试验药物肯定相关或可疑的非预期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以下简称“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本标准和程序规定的其它情形,都应按照本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进行快速报告。 二、严重不良反应指以下情形之一:(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指严重病人即刻存在死亡的风险,并非是指假设将来发展严重时可能出现死亡;(3)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永久或显著的功能丧失;(5)致畸、致出生缺陷;(6)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必须运用医学和科学的判断决定是否对其他的情况加速报告,如重要医学事件可能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死亡或住院,但如需要采取医学措施来预防如上情形之一的发生,也通常被视为是严重的。例如在急诊室的重要治疗或在家发生的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未住院的恶液质

或惊厥,产生药物依赖或成瘾等。 三、非预期不良反应指不良反应的性质、严重程度、后果或频率,不同于试验药物当前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等文件)所描述的预期风险。研究者手册作为主要文件提供用以判断某不良反应是否预期或非预期的安全性参考信息。如:(1)急性肾衰在研究者手册中列为不良反应,但试验过程中出现间质性肾炎,即应判断为非预期不良反应,(2)肝炎在研究者手册中列为不良反应,但试验过程中发生急性重型肝炎,即应判断为非预期不良反应。 四、申请人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判断与试验药物肯定相关或可疑的非预期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均需要按本标准和程序以个例安全性报告的方式快速报告。 申请人和研究者在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判断中不能达成一致时,其中任一方判断不能排除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也应该进行快速报告。 五、以下情况一般不作为快速报告内容:(1)非严重不良事件;(2)严重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无关;(3)严重但属预期的不良反应;(4)当以严重不良事件为主要疗效终点时,不建议申请人以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形式向国家药品审评机构报告。 六、阳性对照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申请人有责任决定是否向其他的药品生产商和/或直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数据流图业务流图

系统设计报告 1.引言 1.1摘要(摘要说明所设计开发系统的名称、目标和功能) 名称: 计算机大棚实验室系统设计 目的: 自动化运行 信息化管理 无纸化办公 功能: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科研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保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在严格控制下运行,从而能使实验室的最终产品即所有的检测或管理数据、信息均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规。 实现自动化监控大棚室温度以及温度的调节。 温湿度监控:实现对温室大棚温湿度参数的实时采集,测量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由单片机对采集的温湿度值进行循环检测、数据处理、显示,实现温湿度的智能检测。 作物生长情况监控:对作物定时进行检查,是否出现生长问题,例如虫害、病害、缺水、温度等之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控制处理: 当温度或温湿度越限时报警,并根据报警信号提示采取一定手段控制。 当作物出现病虫害时,进行作物打药。

无线传输:用温湿度传感器将测量的温湿度数据通过无线模块进行传输。 对作物进行测评,看其生长是否正常,并进行相应的措施。 1.2 背景 1)项目的承担者: 项目责任人 2)用户: 实验室管理者 3)本系统和其他系统或机构的关系和联系: 无 1.3 工作条件和限制(包括计算机系统环境限制、保密和安全的限制等) 符合基本计算机网络和程序正常运行即可。 1.4 参考和引用资料 大棚自动化系统百度百科 2.总体设计 2.1模块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图(功能模块图) 检测器提取需要的相关信息,导入业务层与数据库相应数据进行比价,给出结论,并依据结论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而控制调节器进行调工作,直到检测器信息与数据库信息相匹配为止。 计算机大棚实验室系统 管理员 设备管理信息管理 设备购买设 备 维 护 设 备 控 制 作 物 信 息 实 验 室 信 息 管 理 员 信 息 自动管理 实 验 室 设 备 调 节 实 验 室 数 据 显 示 实 验 室 报 警 系 统 实 验 室 设 备 监 测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 1分析对象的数据集 1.1 全样本分析(Full analysis set) 1.2 遵循研究设计对象(Per Protocol Set) 1.3不同的分析(受试者)组的作用 2 缺失值和线外值(包括异常值) 3 数据的类型、显著性检验和可信限 3.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2显著性检验 3.3可信限的估算 3.4对象的基线水平的组间比较 3.5调节显著性和可信限水平 3.6亚组、相互作用和协变量 3.7评价安全性和耐受性 3.7.1评价范围 3.7.2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 3.7.3评价的受试者和数据报告 3.7.4安全性的统计评价 1分析对象的数据集 1.1 全样本分析(Full analysis set) 计划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是指主要分析应当包括所有进入随机化的遵循这一原则需要对所有随机受试者完成随访得到试验结果。由于各种理由,这在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全样本分析是尽可能接近于包括所有随机受试者,在分析中保留最初的随机化对于防止偏差和提供安全的统计检验基础很重要。在许多场合,它提供的对治疗效果的估算很可能反映了以后的实际观察结果。从分析中剔除已随机受试者的情况不多:包括不符合重要入选标准,一次也没有用药,随机化后没有任何数据。从分析中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受试者必须不致

引起偏差:入选标准的测定是在随机化之后;违反合格标准的检测是完全客观的;所有受试者都受到同样的合格性调查;各组实行同样的入选标准,凡违反者均被排除。 1.2 遵循研究设计对象(Per Protocol Set) "Per Protocol"对象组,有时称之为"有效病例"、"有效样本"或"可评价受试者样本;定义为全部分析样本中较好遵循设计书的一个受试者亚组:·完成预先说明的确定治疗方案暴露。·得到主要变量的测定数据。·没有违反包括入选标准在内的重要试验设计。从"有效受试者"组中剔除受试者的精确理由应当在揭盲前就充分限定并有文件记载。为得到"有效受试者"而排除对象的原因和其他一些违反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对象分配错误、试验中使用了试验方案规定不能用的药物、依从性差、出组和数据缺失等,应当在不同治疗组之间对其类型、发生频率和发生时间进行评价。 1.3不同的分析(受试者)组的作用 在验证性试验中,通常进行全样本和"有效受试者"两种分析。这样可以对两者之间的任何差别进行明白的讨论和解释。有时候可能需要计划进一步探究结论对于选择分析受试者组的敏感程度。两种分析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时,治疗结果的可信度增加。但是要记住,需要有效受试者"中排除相当数量受试者会对试验的总有效性留下疑点。在优越性(Superiority trial,证明新药比标准对照药物优越)试验、等效性试验或不差于(non-inferiority trial,确证新产品与对照药物相当)试验中,这两种分析有不同的作用。在优越性试验中,全样本分析用于

《药物临床试验 安全评价

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2018) (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4月23日印发) 更新说明 药物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是全面?客观评价一个试验药物不可或缺的内容?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记录主要由研究者团队完成,但申办者所撰写的研究方案和制定的实施细则是确保高质量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工作的关键性因素? 为规范和帮助药物临床试验中安全性评价工作,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供同行参考?随着共识的推广与运用,得到很多业内同行的关注与好评,本专委会也不断收集和整理来自临床实践的困惑点以及业内人士的共识做法,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向行业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得到不少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其中部分建议已写入本版共识? 安全评价,作为药物临床试验中研究各方共同关注的评价内容,实施中一直存在尚待明确和共同遵循的做法?本次更新,对之前版本进行了全面梳理,力求不断完善,保持共识的生命力,成为一份与时俱进的行业共识? 本次修订得到本专委会各位专家的指导,特别感谢洪明晃教授对“肿瘤进展是否作为SAE上报”的悉心指导,同时也感谢黄菲霞?赵杏娜等同行在共识征求意见期间提供的宝贵建议和参考依据?在此向各位专家的无私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共识撰写小组 2018年4月8日

目 录 1 总则 (3) 2 定义 (3) 2.1 不良事件 (3) 2.2 严重不良事件 (3) 2.3 重度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 (4) 2.4 可疑的?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 (4) 2.5 重要不良事件 (4) 2.6 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 (4) 3 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收集?记录?描述 (4) 3.1 不良事件名称的确定 (4) 3.2 不良事件的开始时间 (5) 3.3 不良事件的随访 (5) 3.4 不良事件的结束时间 (5) 3.5 不良事件的转归 (5) 3.6 不良事件的合并用药 (5) 3.7 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6) 3.8 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描述 (6) 4 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因果关系判断 (6) 4.1 因果关系判断的思路 (7) 4.2 因果关系判断的标准 (7) 4.3 因果关系判断的结果 (7)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及总结 王亚丽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8统计1班 081120132) 摘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安排 试验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生产问题等,对现实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根据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进行了总述与总结,以期达到学习、理解、掌握的以及灵活运用的目的。 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总述 1.1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为理论基础,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地安排实验方案以及系统、科学地分析处理试验结果的一项科学技术,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试验领域中,传统的试验方法对于多因素试验往往只能被动地处理试验数据,而对试验方案的设计及试验过程的控制显得无能为力这一问题。 1.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者掌握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即各因素的水平改变时指标的变化情况。 (2)有助于分清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找出主要因素。(3)有助于反映试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即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4)能正确估计和有效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度。 (5)能较为迅速地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或称最优方案),并能预估或控制一定条件下的试验指标值及其波动范围。 (6)根据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规律的分析,可以深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明确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

1.3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1)重复原则:重可复试验是减少和估计随机误差的的基本手段。 (2)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原则可有效排除非试验因素的干扰,从而可正确、无偏地估计试验误差,并可保证试验数据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3)局部控制原则:局部控制是指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方法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用图形表示如下: 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和总结 2.1方差分析 (1)概念: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的平均值差异的显著程度。并由此判断样本究竟是否抽自具有同一均值的总体。 (2)优点:方差分析对于比较不同生产工艺或设备条件下产量、质量的差异,分析不同计划方案效果的好坏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有关的数量指标差异是否显著时,是非常有用的。 (3)缺点:对所检验的假设会发生错判的情况,比如第一类错误或第二类错误的发生。 (4)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确定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均值之间的方差,把它作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总体的方差的第一个估计值;另一方面再考虑在同一水平下不同试验数据对于这一水平的均值的方差,由此计算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数据的总体方差的第 二个估计值。比较上述两个估计值,如果这两个方差的估计值比较接近就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并不大,就接受零假设;否则,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比较大。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心得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心得体会 刚开始选这门课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应该是很难懂的课程,首先我们做过不少的实验了,当然任何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实验,大多数学科(化工、化学、轻工、材料、环境、医药等)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但我觉得每次到处理数据的时候都很困难,所以我觉得这是门难懂的课程,却也是很有必要去学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我们工科生来说也是很有用途的,在以后我们实验的数据处理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何科学的设计实验,对实验所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研究观测对象的变化规律,是每个需要进行实验的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就是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它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试验,是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也是一门关于科学实验中实验前的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以及实验后获得了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的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能针对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为将来从事专业科学的研究打下基础。这门课的安排很合理, 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思维发展规律,先讲单因素试验、双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均匀试验设计等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及其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再讲误差理论、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最后将得出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结论和处理方法直接应用到试验设计方法。 比如我对误差理论与误差分析的学习:在实验中,每次针对实验数据总会有误差分析,误差是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是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任何物理量不可能测量的绝对准确,必然存在着测定误差。通过学习,我知道误差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并理解了他们的定义。另外还有对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学习,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等。对误差的学习更有意义的应该是如何消除误差,首先消除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以及对分析结果的校正等方法来消除;其次要减小随机误差,就是要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平均值的精密度。 比如我对方差分析的理解: 方差分析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分析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将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组合下试验数据作为不同总体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实验指标影响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单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主要步骤如下:建立线性统计模型,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总离差平方和的分析与计算;统计分析,列出方差分析表。对于双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另一种是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对于这两种类型分别有各自的设计方法,但是总体步骤都和单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一样。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定义:是反映药物临床研究设计、实施过程,并对试验结果 作出分析、评价的总结性文件,是正确评价药物是否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是药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 基本准则:真实、完整地描述事实 科学、准确地分析数据 客观、全面地评价结局 结构与内容:药品名称:资料项目编号:33-Ⅱ ****II期临床试验研究报——以***为对照药评价***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分层区组 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机构名称:***(负责单位)(盖章) ***(参加单位)(盖章)研究机构地址及电话: **省**市**** **** 主要研究者: *** 主任医师(签名): 试验起止日期:****年**月-****年**月 原始资料保存地点:***医院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申报单位:***(盖章) 报告签名 报告题目: 主要研究者声明及签名 我已详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 试验过程和结果。 ***医院 ***医师(签名):年月日 研究负责人签名 ***医院 ***医师(签名):年月日

统计分析负责人签名 ***医院 ***医师(签名):年月日 申办者声明及签名 我们对该临床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查,试验按临床试方案进行,我们已详细阅读了该报告,该报告客观、准确描述了试验过程和结果。 ***公司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监查员:***(签名):年月日 执笔者签名 ***医院 ***医师(签名):年月日 报告目录 缩略语 论理学声明 报告摘要 试验目的 试验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件 附件 缩略语 缩写中文全称英文全称 ALT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annine transaminase RBC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N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L 淋巴细胞lymphocyte PLT 血小板blood platelet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方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有何意义?如何进行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如何进行F检验和多重比较? (1)方差分析的意义 方差分析,又称变量分析,其实质是关于观察值变异原因的数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差分析得最大公用在于:a. 它能将引起变异的多种因素的各自作用一一剖析出来,做出量的估计,进而辨明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 b. 它能充分利用资料提供的信息将试验中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随机误差无偏地估计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实验结果分析的精确性,为统计假设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平方和及自由度的分解 方差分析之所以能将试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成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相应变异,是根据总平方和与总自由度的可分解性而实现的。 (3)F检验和多重比较 ① F检验的目的在于,推断处理间的差异是否存在,检验某项变异原因的效应方差是否为零。实际进行F检验时,是将由试验资料算得

的F 值与根据df 1=df t (分子均方的自由度)、df 2=df e (分母均方的自由度)查附表4(F 值表)所得的临界F 值(F 0.05(df1,df2)和F 0.01(df1,df2))相比较做出统计判断。若F< F 0.05(df1,df2),即P>0.05,不能否定H 0,可认为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若F 0.05(df1,df2)≤F <F 0.01(df1,df2),即0.0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论文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专业2012级网络工程 学生姓名孙贵凡 学号201210420136 指导教师潘声旺职称副教授

成绩 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姓名孙贵凡学号:201210420136 摘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列举典型实例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多因素优化实验设计——正交设计、回归分析方法以对目标函数进行模型化处理。其适于工艺、工程类本科生使用,尤其适用于化学化工、矿物加工、医学和环境学等学科的本科生使用。其对行实验设计可提供很大的帮助,也可供广大分析化学工作者应用。关键字:优化实验设计; 标函数进行模型化处理; 正交设计; 回归分析方法 1 引言 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界中大多数公式定理是由试验反复验证而推导出来的。只有经得起试验验证的定理规律才具有普遍实用性。而科学的试验设计是利用自己已有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得出的既能减少试验次数,又能缩短试验周期,从而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计算方法,就必然涉及到数据处理,也只有对试验得出的数据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在水处理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过程加上严谨规范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水处理原理,内在规律性被很好的发现,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生产实践。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1. 论文所围绕的目标和假设 研究的目标就是实验的目的,我们设计了这个实验是想来做什么以及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要正确的识别问题和陈述问题,这些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的阅读文献综述等方法来获得我们所要提出的问题。需要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并且对这个具体的问题提出假设。如水处理中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有一个适宜的PH值范围。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GCP)

精品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要点 5.3.1分析对象的数据集 5.3.1.1 全样本分析(Full analysis set) 计划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是指主要分析应当包括所有进入随机化的遵循这一原则需要对所有随机受试者完成随访得到试验结果。由于各种理由,这在实际上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全样本分析是尽可能接近于包括所有随机受试者,在分析中保留最初的随机化对于防止偏差和提供安全的统计检验基础很重要。在许多场合,它提供的对治疗效果的估算很可能反映了以后的实际观察结果。 从分析中剔除已随机受试者的情况不多:包括不符合重要入选标准,一次也没有用药,随机化后没有任何数据。从分析中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受试者必须不致引起偏差:入选标准的测定是在随机化之后;违反合格标准的检测是完全客观的;所有受试者都受到同样的合格性调查;各组实行同样的入选标准,凡违反者均被排除。 5.3.1.2 遵循研究设计对象(Per Protocol Set) "Per Protocol"对象组,有时称之为"有效病例"、"有效样本"或"可评价受试者样本;定义为全部分析样本中较好遵循设计书的一个受试者亚组: ·完成预先说明的确定治疗方案暴露。 ·得到主要变量的测定数据。 ·没有违反包括入选标准在内的重要试验设计。 从"有效受试者"组中剔除受试者的精确理由应当在揭盲前就充分限定并有文件记载。 为得到"有效受试者"而排除对象的原因和其他一些违反研究设计的问题,包括对象分配错误、试验中使用了试验方案规定不能用的药物、依从性差、出组和数据缺失等,应当在不同治疗组之间对其类型、发生频率和发生时间进行评价。 5.3.1.3不同的分析(受试者)组的作用 在验证性试验中,通常进行全样本和"有效受试者"两种分析。这样可以对两者之间的任何差别进行明白的讨论和解释。有时候可能需要计划进一步探究结论对于选择分析受试者组的敏感程度。两种分析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时,治疗结果的可信度增加。但是要记住,需要?quot;有效受试者"中排除相当数量受试者会对试验的总有效性留下疑点。 在优越性(Superiority trial,证明新药比标准对照药物优越)试验、等效性试验或不差于(non-inferiority trial,确证新产品与对照药物相当)试验中,这两种分析有不同的作用。在优越性试验中,全样本分析用于主要的分析可以避免"有效受试者"分析对疗效的过于乐观的估算;全样本分析所包括的不依从受试者一般会缩小所估算的治疗作用。但是,在等效性或不差于试验中使用全样本分析通常是不谨慎的,对其意义应当非常仔细考虑。 5.3.2缺失值和线外值(包括异常值) 缺失值代表临床试验中一个潜在的偏差来源。因此,在实施临床试验时应当尽最大努力符合试验方案对于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的要求。对于缺失值并没有通用的处理办法,但只要处理方法合理,特别是如果处理缺失值方法在试验方案中预先写明,则不会影响试验的有效性。当缺失值数目较大时,要考虑分析结果对于处理缺失值方法的敏感程度。线外值(包括异常值)的统计学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带有随意性。除了统计学判断之外加上医学判断以鉴别一个线外值(包括异常值)是最可信的方法。同样,处理线外值(包括异常值)的程序应当在方案中列出,且不可事先就有利于某一个治疗组。 5.3.3数据的类型、显著性检验和可信限 在临床试验中,对每个受试者可收集3种数据:所接受的治疗、对治疗的反应(Re-sponse)和进入试验时影响预后因子的基线值。接受同样治疗的受试者构成统计分疗组。对治疗的反应基本上有3类。 ①定性反应。根据预定的评价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若干类别,如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无效";淋巴细胞瘤化疗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 ②定量反应。当存在一种可靠测定方法时,受试者的治疗结果最好采用实际数值,如舒张压。但最好同时记录其基线值,以便评价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值。 ③到某事件发生的时间。如使用避孕药受试者从开始治疗到意外妊娠的时间。

上市前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五)--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总结与评价

发布日期20071130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上市前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五)--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总结与评标题 价 作者杨焕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杨焕 摘要:风险评估即患者获益与风险比最大化的管理思路应贯穿于药物 的整个生命周期。任何一个新药的风险评估都涉及到数量和质量两个 方面,数量是指安全性数据库的规模;质量是指临床试验设计、实施、 结果分析全过程的质量,在安全性方面具体是指对于药物不良反应报 告、归类、判断、分析总结的质量。本系列文章从技术评价角度,在 分析了解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上市前 安全性数据库的规模大小和如何保证安全性数据库的质量方面问题进 行了探讨,同时也参考和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最新的风险评估和风险 控制理念,其目的是为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注册申请人提供参考和建 议。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如何进行总结与评价,自上世纪90年代ICH就相继发布了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如ICHE2/E3/E6/E9的内容;国内SFDA在2005年也相继发布了《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和《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建议同时参考相关内容。 一、安全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一般原则上要求,只要使用过至少一次受试药物的受试者均应列入安全性分析集。对安全性数据的分析总结应在三个层面加以考虑。首先,必须确定受试者用药/暴露(exposure)的程度,指试验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的受试者人数,来决定研究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评价安全性;其次,确认常见的不良反应、异常改变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类,以合适的统计方法再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通过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分析出那些可能影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频率的因素,如时间依赖性、与剂量或浓度关系、人口学特征等;最后,通过分析因不良事件(不管是否与药物有关)而退出研究或已死亡的受试者进行分析,来确定严重不良事件和其他重度不良事件(指需要采取临床处理,如停药、减少剂量和其他治疗手段的不良事件)。 所有不良事件应明确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建议以图表的方式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对患者个体数据列表;对重点关注的不良事件进行详细地描述。受试药和对照药出现的不良事件均应报告。 1. 用药/暴露的程度

图书馆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实验报告

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报告日期:

一、开发背景 本系统是为了方便用户对图书的管理开发的。要求系统界面友好,使用简单,提供对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图书流通情况的编辑、查询、统计报表等全面的数据管理功能,同时使用户能方便的进行图书的出借、返还等操作,并提供预约、续借,馆际互借等功能。此外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猛,高速度大容量的电脑已成为许多学校里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软件不断涌现,微机的普及为该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可行性 一方面,系统的开发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管理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系统的开发可以较好地解决图书馆因日常事务繁杂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出错率偏高的局面,并可以及时了解各项日常事务的进展情况,为及时调整库存资料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明确工作目标,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书本流通量。 (3)操作可行性 计算机以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人类脑力劳动的有利助手登上历史舞台后,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现代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学校的信息处理能力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且系统逐步从单项事务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向综合服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本系统使用界面良好,易于操作。图书馆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员工,只需了解相关知识,就可熟练操作本系统了。 通过以上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经济上、技术上、操作上都是可行的。二、需求分析 系统协助图书馆管理员实现各种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维护数据库,保存图书和读者的资料以及图书流通情况的资料,便于管理员管理图书和读者的有关数据,还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并按所需格式和方式输出。利用这些数据,系统可协助管理员进行读者的图书出借、返还、预约和续借等操作,读者身份认证和借书权限认证等都可由系统承担,大大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此外,对于系统本身的维护,系统具备一定的安全机制和信息备份机制,对用户分级管理,设置用户权限,保证系统安全性;提供数据库文件的备份功能,按用户要求备份,防止意外数据丢失影响系统工作。 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图书信息维护:主要完成图书馆新进图书的编号、登记、入馆等操作。 (2)读者信息维护:主要是完成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只有是系统中的合法读者才有资格进行图书的借阅活动。 (3)借书/还书处理:主要完成读者的借书和还书活动,记录读者借还书情况并及时反映图书的在库情况。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试题(A) 一、选择题: 1、已知某样品质量的称量结果为:2.0 10±g,则其相对误差,为: A、2.0, B、2.0 ±, C、% 2 D、% 2.0 2、用法寻找某实验的最优加入量时,若当前存优范围是[628,774],好点是718, 则此时要做试验的加入点值是 ( ) A、.628+774 2 B、628+×(774-628) C、628+774-718 D、2×718-774 3、经过平面上的6个点,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次数不高于()的多项式。 A、4 B、5 C、6 D、7 4.有一条1 000 m长的输电线路出现了故障,在线路的开始端A处有电,在末端B处没有电,现在用对分法检查故障所在位置,则第二次检查点在 ( ) A.500 m处 B.250 m处 C.750 m处 D.250 m或750 m处 5、 L 8 (27)中的7代表()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水平数 C. 正交表的横行数 D. 总的实验次数 6、. 在L 9 (34)表中,有A,B,C三个因素需要安排。则它们应该安排在()列 A. 1,2,3 B. 2,3,4 C. 3,4,5 D. 任意3列 ★7、某实验因素对应的目标函数是单峰函数,若用分数法需要从[0,21]个试验点中找最佳点,则需要做试验的次数是 ( ) A.6次 B.7次 C.10次 D.20次 ★8、. 用L 8 (27)进行正交实验设计,若因素A和B安排在第1、2列,则A×B,应排在第()列。 A. 3 B. 4 C. 5 D. 6 ★9、正方体的边长为2.0 10±,则体积的绝对误差限为: A、32.0 B、3 2.0? C、2.0 D、60 ★10、有一双因素优选试验,20≤x≤40,10≤y≤20.使用纵横对折法进行优选.分别对因素x和y进行了一次优选后其新的存优范围的面积为() A、200 B、100 C、150 D、50

药物临床试验.安全评价.广东共识

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安全评价?广东共识(2016) (广东省药学会2016年7月25日印发) 起草说明 药物临床试验的安全性评价是全面、客观评价一个试验药物不可或缺的内容。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记录主要由研究者团队完成,但申办者所撰写的研究方案和制定的实施细则是确保高质量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工作的关键性因素。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安全性评价环节一直是研究各方存在争议的部分。但迄今,在信息发现、收集和评价过程中尚缺乏共识、指南或标准供研究者借鉴与遵循,因此,在研究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申办方常采用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标准。为了明确临床试验过程中药物安全性评价相关概念、原则和方法,增加研究的可操作性,以期提高药物临床试验安全信息质量并规范评价方法,本专委会特组织专家、同道共同讨论、撰写,形成此共识以供借鉴。作为一次初步尝试,本共识仍存在不足之处,望与业内专家及同道一起,结合具体实践不断修订与完善。 本共识撰写工作由曹烨、万邦喜共同发起、组织和撰写。来自跨国制药企业的7位同行(李艳等)和医疗机构的3位研究者(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立医生、陈功医生、张阳医生)参与审阅。在专委会广泛征求意见期间,得到专委会主任委员洪明晃教授的悉心指导,收到“肿瘤医院联盟”、“药物警戒在中国群”以及很多专家同行的建设性修改意见。在此向各位专家的无私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共识撰写小组 2016年6月30日

目录 一、总则 (4) 二、定义 (4) 1.不良事件的定义与类别[1][2][3] (4) 2.严重不良事件[3][4][5] (5) 3.重度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1][3][4] (6) 4.可疑的、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4][6][7] (6) 三、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收集、记录、描述 (7) 1.不良事件名称的确定[2][8][9] (7) 2.不良事件的开始时间[2][4][6][8] (7) 3.不良事件的随访[10][11] (8) 4.不良事件的结束时间[2][6] (8) 5.不良事件的转归[2][12] (8) 6.不良事件的合并用药[8][13] (9) 7.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描述[2][14][15] (9) 8.反复发生的不良事件[2][16] (9) 9.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3][17] (10) 四、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判断[2][3][11][18][19] (10) 五、严重不良事件处理原则与报告时限[18] (11)

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464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25卷第5期2009年9月(总第12l期) 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Clinicalsafetydataanalysisandevaluationofnewdurgsinthepre-approvalphase 杨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YANGHuan (CenterforDrugEvaluation,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38,China) 收稿日期:2009—02—17 修回日期:2009—07—14 作者简介:杨焕(1970一),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药品技术审评工作 通讯作者:杨焕 Tel:(olo)68585566 E—mail:yanshuman@cde.orgycn摘要:本文分析了上市前药物临床试验进行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的特点,介绍了安全性数据的分析、总结和评价方法,阐明了临床试验中需要特别关注和要评价的安全性问题,强调风险评估(即患者获益与风险比最大化)的管理思路应贯穿于药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关键词: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6821(2009)05—0464—03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如何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就相继发布了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如ICH中的E2/E3/E6/E9,均涉及此方面的内容¨o;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在2005年也相继发布了《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和《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心-3],建议同时参考。 1上市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的特点 上市前的临床试验是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新药开发的重要环节,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其生产上市提供依据。《药品I晦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是指导和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法规性文件MJ,可以有效地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的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上市前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评价作为关键环节,同样必须遵循GCP的要求。 1.1GCP中的有关安全性评价的要求 GCP中的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职责、申办者(注册申请人)职责、监查员的职责、记录与报告等章节,都包含对安全性数据收集和管理(即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对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要求,贯穿整个GCP的实施中。 1.2药物上市前不良反应监测的特点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特点有以下5种:①在新药临床试验期问,因用药单一并用于特定目标人群和针对惟一的适应证,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较好归因。②药物不良反应定义有所不同,上市前临床研究中,由于正在进行研究的试验药物的用药剂量、疗效等均未完全确定,因此,任何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有关的、有害的且非期望的反应,都应当视为药物不良反应,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异。③上市前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E)报告,均来自有目的、明确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这使得ADR/AE关联性评价较上市后易于判断。④上市前临床试验中,更强调对个例严重且非预期不良反应的快速报告和评价。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