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_黎慧斌

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_黎慧斌

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_黎慧斌
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_黎慧斌

第37卷第7期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ATIC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37,No.7收稿日期:2014-03-02

作者简介:黎慧斌(1984-),男,广东广州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国土信息化等工作。

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

黎慧斌

(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075)

要: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一词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1]

。其代表了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3S 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质量的

提高对于推动城市智慧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对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

然后重点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够对有关的城市规划者有所帮助。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系统构建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867(2014)07-0092-03

To Explore the Wisdom City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LI Hui -bin

(The Technology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Land and Resources ,Guangzhou 510075,China )

Abstract :As the city of informationization advancement speeding up unceasingly ,the word wisdom city has been gradually into the life of people [1].It represent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technology ,3s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complex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Wisdom city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ng in promoting city wisdom proces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author first related concept of wisdom city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then focus on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of wisdom.Hope to be able to help related urban planners.

Key words :urban wisdom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system builds

0引言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无线网已经在很

多公共场所实现覆盖。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地说明了这些城市的智慧化模式已经初见成效[2]

。在我国数字城市

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

智慧城市构建工作也已经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城市中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

了更好地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笔者重点对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进行探索。

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相关概念

1.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就是为智慧城市的各方面建设与

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来源。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城市是服务的主要对象,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实际需求是关注点,自动化和决策支持为目标,多元化和个性化是特

色,

融合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是手段[3]

。智慧城市不是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而是智能化层面上

的一个质的飞跃,有着相联更全、共享更广、效能更高、服

务更多的宏伟目标[4]

,是现阶段城市智能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1.2特征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主要具有三个特征,全面、智慧以

及生态特征。

1)全面特征

主要表现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其所提供的信息需要

覆盖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和层面[5]

。同传统意义的信息服务相比,

其中蕴含的信息量更为丰富,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采集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并且提供给客户的信息必须是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不仅如此,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区域,而是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性,社会各界都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规范的方式获取到想要的信息,也能共享自己的资源。

2)智慧特征

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手段、信息加工方法以及信息产品传播渠道等方面。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要想获得

准确、全面的资源信息,依靠传统信息采集手段是很难实现的。过去粗犷的信息加工方式,常常造成有用信息严重丢失,加工过程复杂,工作大量重复等问题。信息传播渠道的阻塞,更是信息利用率低和时效性差的元凶。智慧城市把最新的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6]。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技术的崛起,信息利用率和采集效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信息采集加工的过程中,智慧更体现在保持信息的生态环保性和低碳性。云计算、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各种智能化技术保障了信息传播渠道的通畅和多样,也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服务的即时性和广泛性。

3)生态特征

主要表现为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要满足生态性需求,即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要满足低碳、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需求。这一特征与智慧城市本身的发展特征是一致的。

1.3要素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中心要素主要包括信息、服务以及社会。其中,信息不仅是服务的最终状态,更是体现在每一个服务过程中。例如,信息的采集、加工以及传递,都需要不同的信息进行参与才能够完成。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信息服务得以发展与完善的动力源。服务是信息的最终表现方式,更是信息价值体现的根本途径。通常情况下,信息咨询以及信息产品提供是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转化为服务,信息的价值就无法真正地得到体现。1.4作用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主要作用包括:极大地满足了智慧城市的各种信息需求;有效地促进了智慧城市各方面的科技进步;快速地推动了智慧城市向前发展。

2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2.1系统功能设定

1)确保行政管理智慧化

智慧城市的政务管理智慧化是其信息服务的重要功能。只有政府的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了智慧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智慧城市的智慧化发展。行政管理的智慧化主要体现在政务办公智慧化、政务决策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公共安全智慧化和公共事业管理智慧化。

2)促进智慧产业的创新发展

智慧产业是伴随着智慧城市产生与发展而生成的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智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服务技术作为支撑,而信息服务技术的良好发展亦会对信息服务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信息服务业势必会取得更优的产业创新和更广阔的产业前景。

3)顺应民生需求

无论是政务管理的智慧化实现,还是智慧产业的创新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的民生目标实现,为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努力。因此,智慧城市信息服务改革务必要将信息技术与民生工程紧密连接,紧贴民生需求,对民生保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地提升城市民生服务质量[7]。

2.2构建原则

1)以政府为主导

从基础的软硬件设施方面看,大部分基础设施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维护,单靠社会团体根本无法实现。从信息资源方面看,系统提供的很多信息都需要从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单位获得,因此,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度要求更高。同时,信息资源的更新维护、共享共建、标准统一都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整个服务体系的长久有效,这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驾护航。信息服务业务中还会涉及诸多的基本民生需求,这些业务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对市场运行环境的宏观调控以及政策支撑。所以,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原则。

2)系统组织原则

在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过程中,服务面广,涉及的服务对象复杂而繁多,并且,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势必会是复杂而烦琐的系统工程。而这一工程要想高效、高质地实现,必须始终坚持系统组织原则。只有对系统内各个参与者进行高效地协调组织,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尽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实现服务系统的高效运作,发挥出理想功效。

3)需求导向原则

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从获取信息到利用信息最后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用户的需求作为工作开展的方向,并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每一个构建环节中。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感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就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在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保证服务系统的架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修改性和通用性,才能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的服务效率和质量[8]。

2.3制度体系

1)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主要包括对信息服务系统在智慧城市整体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进行规划。规划必须以信息化战略规划思路为原则,充分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实现居民生活更智能,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更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2)权责分配

对系统运行参与组织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做到岗位清楚,权责明确。同时,构建必要的合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3)操作规程

39

第7期黎慧斌:探索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

设立详尽、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有效地指导系统的实践活动,确保系统能够平稳、可持续运行。

4)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提高道德水平。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对表现突出者进行精神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对“秉承利己主义”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以此为戒。在制定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效性。

2.4组织体系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务信息服务部、产业信息服务部以及公众信息服务部。这三个服务部门均包含信息采集部、信息分析部、信息加工部、信息应用部、信息管理部以及信息服务部。各个部门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分离管理,协同服务,在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作用下,既保留了自身的行政主权,又实现了部门间的协调合作。

2.5技术体系

1)信息采集技术

除了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外,更多的是依靠现代先进的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系统而全面地进行信息采集。例如,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实现对运动物体的非接触式识别,而且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物体;通过传感器可以及时、准确、自动地获取各种环境下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是开展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必备资源;通过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介,将各个物体的特征信息传送给物联网监控中心,从而达到对各种物体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2)信息加工技术

信息加工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它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生产出价值含量高、方便用户利用的二次信息的活动过程。此外,信息组织还需要按照统一规范对信息格式、数据类型、代码表示等进行标准化,以便于不同信息之间的对比分析和整合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时间,并为信息加工注入了更多的智能化,满足了管理者的决策需求和人们不断追求智慧生活的需求。

3)信息分析技术

在大数据来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积累丰富、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挖掘分析出更多重要的信息,成为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重中之重。信息分析技术选择是否合理和其先进程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并影响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常用的信息分析方法包括思维逻辑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层次分析方法、生命周期方法等[9]。

4)信息传播技术

信息服务产品要经过信息传播渠道借助传播媒介才能到达需求者手中。传播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信息传播快速、准确、广泛,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服务高效便捷、随时随地的需求。鉴于此,智慧城市的信息传播技术应该融合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让信息的通道更多元化[10]。

5)信息存储技术

智慧城市存储系统有着容量更大、分布更广、性能更强、安全性级别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等需求。传统的存储技术面对PB级甚至EB级海量数据,在容量、性能、扩展性和费用上产生了瓶颈,已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信息数据存储的要求。由云计算衍生出来的云储存借助其无限的扩展能力,海量的运算能力和高可用性已经逐渐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一种趋势,并开始为智慧城市信息存储提供服务。

2.6管理体系

1)资源管理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资源管理包括对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存储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几个方面综合管理。

2)服务管理

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服务标准规范、使用条例、共享机制、更新制度、收费标准等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其生命力。

3)人员管理

人是智慧城市的主体,信息服务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而系统运行人员的执行能力则对运行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对系统人员的岗位合理分配、科学制定奖惩制度和培训实效则显得非常重要。在人员管理上,要借助各种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以及道德水平,从而使其为系统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3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国内的经济发展还停留在粗放式经营阶段,第三产业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滞后的发展状态,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积极推进,对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个长期而巨大的工程,前进的路上还会碰到诸多的困难,但是在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势必会取得理想的建设效果,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整体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智慧中国、幸福中国。

参考文献:

[1]张永民.如何建设智慧中国(上)———分析、路径、对策和建议[J].中国信息界,2012(3):14-20.

[2]张永民.“智慧城市”高于“数字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1(10):12-17.

(下转第97页)

49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年

9.9ppm,满足规范要求。

3.4新成果与旧点原有坐标的比较统计表整网平差结果目的是为了满足煤矿生产的需要,重新平差结果与旧有点原有成果比较统计结果见表5。

表5重新平差结果与旧有坐标成果比较统计表Tab.5Comparison of new adjustment

result and old coordinate result

0.0 1.0 /个数1.0 2.0

/个数

2.0 3.0

/个数

最小值

/cm

最大值

/cm

平均值

/cm

ΔX841210.032.410.79ΔY791080.042.290.86ΔZ759130.092.831.66

3.5重测网的技术成果

全网平差后的最小点位中误差3.15cm,相邻点最弱相对中误差为?2.22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9.9ppm,其各项精度指标均高于《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4控制网的使用

补测后的控制网与原来网比较,在精度和整体性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技术成果在经过两年的使用后,证明该网精度能满足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与旧有成果的兼容性的问题。

新成果的精度虽然比较高,但是一些煤矿井下导线基础图鉴均有旧有成果起算得到,如果全部采用新成果,未必会造成旧有成果的浪费甚至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图纸的转换问题。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①新成果与旧有坐标成果差别不大的,可以使用旧有成果或者新成果。

②新旧成果差别比较大的,应该重点检查旧有点位的稳定情况,如果确认是由于不同的起算点造成的成果差异,为了保持旧有成果的延续性,一般使用旧有成果。

③选用新旧成果时,既要考虑该点的坐标差值,也要考虑相邻点的坐标较差,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2)选点尽量使GPS点有两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在实际测量工作过程中,使用全站仪检验导线过程中,部分GPS测站角度超限的现象,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GPS测站观测倾角过大;GPS边长过长,需要瞄准远、近距离相差悬殊的目标也会影响GPS测站的测角精度。检查中若有两个以上的通视方向,可以在测角中进行检核。

3)关于点位选埋的问题

改造后的控制网在检查测量的时候已经发现有些点位已经发生沉降,可能这些点位于采动影响区域,所以在点位的布设时候,尽量先进行相关采空区调查,避开不稳定的采空区或者即将成为采空区的地段。同时,在选埋点位时候要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地段,防止由于农业生产破坏控制点的情况。总之,在矿区进行控制点的选埋,尽量选择在留有保护煤柱的村庄、工业广场及重要道路附近,防止被由于采煤沉陷造成的点位破坏。

5结束语

阳泉矿区GPS控制网的覆盖范围和精度可以满足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在使用时合理选择起算数据,可以克服旧有成果的弊端,并且有利于井下导线、地面基建的使用与维护。

参考文献:

[1]张权,李家权.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GB/T18314-2009全球

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09.

[编辑:胡雪]

(上接第94页)

[3]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1-5,7.

[4]肖祥云.网络信息采集技术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158-163.

[5]胡小明.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资源观念的演变[J].电子政务,2011(8):47-56.

[6]GiffingerRudolf,Christian Fertner,Hans Kramar,et al.Smart cities-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ezed cities

[EB/OL].2011

[7]Richard K,Dominica B,JoeR.UrbanRegeneration in the Intelligent City[M].Proceedings of the9th Internation-

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Urban Planning andUrban

Management.2005

[8]Andrea Caragliu,Chiara Del Bo,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R].3rd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2009

[9]肖应旭.面向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0]Komninos N.The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Cities[M].Conference Proceedings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06.2006.

[编辑:张鑫垚]

79

第7期张海港:阳泉矿区GPS控制网的重建与使用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附件六: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附件六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试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 次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与定义................................................................................................................................... 3 4 前置环境....................................................................................................................................... 5 5 系统组成....................................................................................................................................... 6 5.1 前置目录服务 ................................................................................................................... 6 5.2 前置交换服务 ................................................................................................................... 8 5.3 前置环境配置 ................................................................................................................. 10 5.3.1 系统硬件 .............................................................................................................. 10 5.3.2 系统软件 .............................................................................................................. 10 5.3.3 环境配置具体要求 .............................................................................................. 11 5.3.4 其他要求 .............................................................................................................. 12 5.3.5 注意事项 .............................................................................................................. 12 6 前置环境管理............................................................................................................................. 14 6.1 6.2 6.3 6.4 角色 ................................................................................................................................. 14 提供者管理要求 ............................................................................................................. 14 使用者管理要求 ............................................................................................................. 14 管理者管理要求 ............................................................................................................. 14
I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概要 一、项目概述 1.概念定义。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交换、共享、管理平台,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中,对下是公共基础数据库中数据的进出通道,对上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服务支撑。它通过对城市公共数据进行交换、清洗、整合、加工、组织、编目、管理以及对外提供服务,实行城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2.建设背景。 201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需的若干意见》(国办〔2013〕32号),把智慧城市建设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同年4月,住建部出台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规和指导各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同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通知》(建办科〔2013〕22号),正式确定市区为国家住建部智慧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区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还起步阶段,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尚未建设,空间地理、数字城市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各部门部分业务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资源都是分散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自建自用、难以共享

的状态,亟需建设统一管理平台,对城市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和交换共享。 3.建设意义。 资源共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城市公共信息整合共享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将目前分散的、条块化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起来,提供平台化服务,提高数据共享率;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数据的开发使用水平,使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在信息数据资源建设中的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节约社会成本,为支撑智慧、信息惠民建设,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4.现状难点。 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部门业务数据分散,资源整合、使用率较低,数据共享程度较低,要实现从起步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还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予以解决的突出难点。一是认识不足、各自为政。二是部门为本,共享意识较差。三是标准规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四是数据异构现象突出,各行业要求不一。五是数据链路不畅,整合共享难度较大。 二、文件规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及其附件 2013.4 住建部

智慧城市组成部分

1、xx公共服务: 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xxxx综合体: 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 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3、xx政务xx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此类项目已有实际落地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该项目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和平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4、智慧安居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2015-09-26 07:38:00 来源:数据观 手机看新闻扫描到手机楼盘消息早知道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评论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在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国“智慧星球”概念下诞生的“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 一国外案例 自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1. 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 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 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 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 伦敦 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Transport for London)”,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项目概述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西安市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项目建设单位:西安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人:马敏 项目责任人:陈凌霞 1.3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1.4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1)《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 (2)《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 (3)《关于<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国信〔2006〕2号);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8)《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文); (9)《GBT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 (10)《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 (11)《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题会议纪要》(第7次,2012年7月24日); (12)《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成立西咸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园区筹建工作组的通知》(陕工信发〔2012〕339号) (13)《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14)《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 (15)《陕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 (16)《沣西新城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 (17)《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18)《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1.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5.1建设目标 依托西安城投集团及下辖一卡通、燃气、供水等18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先期以西安城市一卡通为基础面向集团18个子公司的现有各类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归集,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智慧城市的应用功能包含哪些方面

目前,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功能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城市指挥中心、智慧医疗、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八个方面。 1.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2.智慧能源系统 以物理清洁能源为目标,以我国的智能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网。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能源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能源质量、适应能源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能源供应和增值服务。 3.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 智慧物流利用RFID、BarCode、EDI、GNSS、GIS、GUID、现代网络技术和普适计算等技术,兼容国际国家标准,打造“现代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基于位置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物物之间信息交换、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实现物流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融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调整物流结构,提升物流产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效率。“智慧物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示范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的低成本人车货安全保障服务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货物配送信息采集系统;基于物流标准的可

定制智能化物流集装箱;电子车牌电子驾照管理系统;基于RFID的仓储配送仓库管理系统;基于RFID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智能闸口系统等。 这些示范应用贯穿于产品运输、车辆调度和产品追溯等相关环节,基于这些平台和系统,可实现对物品、集装箱、车辆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调度,对构建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重要物品的流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4.城市指挥中心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和治理通常是以单个部门为中心,关注各自孤立的目标而没有把对整个城市的影响进行全盘考虑。智慧城市是一个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通互联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发送重要的事件消息给城市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有能力对这些事件进行协调处理和提供指导性的处理方案。 5.智慧医疗 在城市“老年化”不断加剧的今天,社区远程医疗照顾系统能有效的节约社会资源,高效的服务于大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解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南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引言 (5) 1围 (5) 2 规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5) 3.1 术语与定义 (6) 3.2 缩略语 (6) 4 平台定位 (6) 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6) 4.2 公共信息平台 (8) 4.2.1 目标 (8) 4.2.2 作用 (8) 4.2.3 能力要求 (9) 4.2.4 性能要求 (10) 5 平台组成详述 (10) 5.1 功能框架 (11) 5.2 组成说明 (11) 5.2.1 支撑数据 (11) 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12) 5.2.2.1 交换能力要求 (13) 5.2.2.2 资源管理 (13) 5.2.2.3 交换管理 (13) 5.2.2.4 资源监控 (13) 5.2.2.5 查询统计 (14) 5.2.2.6 订阅信息管理 (14) 5.2.2.7 目录互动 (14) 5.2.2.8 日志维护 (14) 5.2.3 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14) 5.2.3.1 整合配置 (15) 5.2.3.2 整合组件管理 (15) 5.2.3.3 整合流程管理 (15) 5.2.3.4 整合结果信息查询 (15) 5.2.3.5 整合结果订阅 (16) 5.2.3.6 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 (16) 5.2.4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16) 5.2.4.1 目录能力要求 (17) 5.2.4.2 资源标识符管理 (17) 5.2.4.3 元数据定义 (17) 5.2.4.4 系统配置 (17) 5.2.4.5 编目信息发布 (18) 5.2.4.6 编目信息撤销 (18) 5.2.4.7 编目状态同步 (18) 5.2.4.8 交换互动 (18) 5.2.4.9 查询统计 (18)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介绍.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 项目介绍 第1章前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也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005年,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具体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意见、方案和方法。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质,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性的认识。 2008年,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整体划入交通运输部。如何根据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成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2章项目建设目的和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单位,都在思考用何种模式、方法去监管和服务,渴望有一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从一线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政府对群众服务的需求、企业营运管理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做好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管理,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

智慧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1

智慧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 Contents 数字地球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 运用信息共享的理念,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构建虚拟世界,服务真实生活! 数字城市是指利用空间信息构筑虚拟平台,将包括城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有关的城市信息,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加载上去,从而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广泛的服务。数字城市能实现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应急,能有效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在有很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通信网络的观点,认为铺设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上网了,就是建成了?数字城市?。另一种是侧重数字地图的观点,认为完成了城市数字地图的生产就是建成了?数字城市?。 科学而严格的意义上讲,数字城市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数字企业、数字社区等,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城市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体,即城市的各个信息系统是具有共同的基础数据,遵循共同的数据标准,并互相补充和兼容。 ?数字城市?的这种体系结构,充分说明建设?数字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应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水平和施政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前几年,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IT产业的硬软件技术,今后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将有赖于?信息服务?业。 正是基于上述对什么是?数字城市?的描述,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成一个成熟的?数字城市?的工作量及其复杂性并不亚于建成一座?物质城市?,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物质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维护更新和不断升级,并在长期的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操之过急,导致出现?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花瓶工程?,这是非常有害的。 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臵有关,因此数字城市是构筑和运行在空间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某种意义上说,空间信息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市的各种高端应用都需要通过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并受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制约,空间信息平台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就如同道路、桥梁与实体城市的关系。 在江苏徐州,由于数十年的煤炭开采,造成地面大面积塌陷,整治、恢复塌陷区生态成为重要课题。徐州将全市塌陷地数据建库,利用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对全市塌陷地分布、积水深度、地质条件、交通水利等情况进行查询分析,为给政府治理塌陷地提供决策支持。 国外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建设 1994年,美国实施了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计划(NSDI),继而英国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地理空间数据框架(NGDF)发展计划。 1995年美国又提出了NDGDF实施计划,开始建立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交通、水文、行政单元以及公用地块地籍数据在内的数据框架。 加拿大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也建成1:5万,1:25万等多重规格的数字化地图。 日本已能向社会提供DEM(数字高程模型)地图等系列产品 国内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建设现状 环境GIS(地理信息系统) 重点工程虚拟GIS 人口GIS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具体来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绿化带等城市元素全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譬如街道上的某只井盖坏了,家门口的某盏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数字化城管技术平台自有的GPS定位系统就能自动跟踪搜索,并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脑终端,这样问题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得以解决。城市管理网格化,就是以信息化为手段,综合集成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在特定的社区网格内,及时发现并综合解决各类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和管理需要的一种创新模式和机制。 “数字城市”建设应以电子政务作为最佳切入点 ?数字城市?作为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在战略实施中要找准切入点。各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首先抓电子政务建设带有普遍性。 电子政务作为?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之上的所有政务信息系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解决方案资料讲解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公共信息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全面感知、全面整合、全面挖掘、全面分析、全面共享和全面协同,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1.1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框架包括网络层、感知层、城市公共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应用和用户层,如下图所示: ?网络层 网络层是智慧城市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物联网等。 ?感知层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系统区别于数字城市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智慧城市系统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

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WSN无线传感器技术和Zigbee传感技术等。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手段是天上的卫星、空中的飞机以及地上、地下的各类传感设备。 ?基础设施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设施等。 在各地智慧城市系统建设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基础设施可采用云计算模式来构建。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基础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一个虚拟化资源池;利用云服务技术,将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要组装成独立运行的服务器资源作为服务对外提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完善的计算基础设施服务。 ?城市公共数据库 城市公共数据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 公共基础数据库由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及建筑物数据库等五类数据库组成,由法定管理部门提供的,基础且变化频率相对较低的信息资源,是城市公共数据库的“纲”。 公共业务数据库是基于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业务性扩展数据库,根据业务应用需要而扩展的各类指标项构成,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扩充的业务数据库模式,是城市公共数据库的“目”,指标项来自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 由各类专题应用类数据库构成,专题应用类数据库处于该结构的顶层,是通过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分析后的有特定应用场景的服务型数据集,为各应用单位提供融合后的专题应用资源服务。 ?智慧应用 以公共数据库和部门业务数据为数据来源,通过公共平台对公共数据和部门业务数据的整合,为智慧应用提供整合后的信息服务,让智慧应用能够获取各类协同信息,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 项目建议书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智慧城市实现资源整合,城市管理涉及城建、交通、医疗、环保、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城市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促进官民互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政务公开,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既让政府部门及时摸清群众的需求,又让拉百姓实时了解有关政策,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所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智慧城市成败的核心。 DD州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决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核心先行。 一、建设DD州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一)建设依据 1.《关于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 号),2013年1月

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 号),2015年3月 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2号)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 ﹝2013﹞2号) 8.《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规划指南(试行)》(住建部 ﹝2013﹞) 9.《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11.《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二)建设思路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规划智慧DD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

智慧城市组成部分

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落地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该项目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和平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4、智慧安居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全市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

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摘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作为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本文就智慧城市中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智慧城市Wisdom City公共服务体系Public Service System 一、引言 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撑下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是实现资源的更高效利用,节约成本和能源,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服务质量,使城市更加智能,更加生态,更加环保,为城市居民带来更便利的生活。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突出的地位。 二、智慧城市的简介 在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构想,并为中国及世界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IBM对其的定义为全面物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以及协同运作。作为创新2.0时代下的新型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可以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等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不仅重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强调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创新2.0,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总结起来是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是新环境下的继书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城市后的高级形态。 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数据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和地方对于建设发展智慧城市的决心和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智慧城市将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三、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1、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简介 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就要通过加强就业、文化、医疗等专业性系统的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全民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高效运作,从而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2、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设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全面推进建设面向全体市民的住房、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供水供电等智慧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建设面向企业的行政审批、投资融资、产品供销等相关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1)建设网上行政服务平台。 搭建网上行政服务平台,对平台中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和确定,对每个系统的运行程序、功能定位、规范标准以及发展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保证网上行政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 (2)完善市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的自助服务平台,满足市民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公共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并引导相关企事业部门加入公共服务平台之中,做好对市民的服务工作。 (3)建设社会保障综合信息系统。 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系统,升级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搭建社会保障的数据中心,全面促进医保一卡通,确保市民的服务质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大数据平台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大数据平台 一、城市大数据概述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数据应用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和各行业运行产生的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城市大数据。 城市大数据是指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或获得的数据,及其与信息采集、处理、利用、交流能力有关的活动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用简单、易于理解的公式可以表达为:城市大数据=城市数据+大数据技术+城市职能。 城市大数据的数据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是政务、行业、企业等各类数据的总和。同时,城市大数据的异构特征显著,数据类型丰富、数量大、速度增长快、处理速度和实时性要求高,且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流动的特征。 按照数据源和数据权属不同,城市大数据可以分为政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和社会公益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指的是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类信息资源。产业大数据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包括工业数据、服务业数据等。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公益大数据。当前,城市大数据多数为政务大数据和产业大数据,所以城市大数据的主要推动者应为一个城市的政府和相关的具有一定数据规模的企业。 为保障城市运转的安全高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并使用智能感知、分布式存储、数据挖掘、实时动态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城市大数据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关键支撑,是推动“政通、惠民、兴业”的重要引擎。 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挑战 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虽然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但仍存在着特色不明、体验不佳、共享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未能实现城市大数据资源与城市业务的良好融合。 具体而言,挑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烟囱林立,阻碍数据共享;二是数据治理普遍薄弱,价值大打折扣;三是数据管理水平不一,缺乏整体联动。 如何应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数据汇集加速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第一,城市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数据治理的统一标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通过统一标准,避免数据混乱冲突、一数多源等问题。通过集中处理,延长数据的“有效期”,快速挖掘出多角度

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引言 随着通信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通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通信市场几乎无“蓝海”可言;另一方面,运营商不仅要应对来自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临着行业外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不仅是运营商抢占未来战略优势的市场,更对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推动收入结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已完成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中国移动的战略为“无线城市”,中国电信的定位为“光网城市”,而中国联通作为最早进入智慧城市领域的电信运营商提出以“共建汇聚共享”为发展模式的智慧城市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智慧城市云平台,从七大行业(城市管理类、销售管理类、地方电子政务类、视频监控类、媒体发布类、营运车辆类及小流量数据监测类)切入,帮助政府落实规划,提高政绩,达到“强政、兴业、惠民”的最终目的。 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各个领域推出了多个面向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如中国移动的“智能农业”、“市民主页”、“电子旅游门票”等应用;中国电信的“平安城市”、“车联网”、“智慧教育”、“智能农业”等应用;中国联通的“移动警务”、“智能交通”、“移动采编”、“移动定损”、“数字家庭”等应用。如何利用运营商在网络、平台、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平稳快速地推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是目前电信运营商在智慧城市领域竞争的重点。在诸多行业中,由于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迫切需求,汽车信息化被认为是目前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从汽车信息化行业出发,提出面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在汽车信息化应用领域,国外品牌中通用的On-Star和丰田的G-BOOK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系统。On-Star主要将功能集中在车辆救援以及提供援助方面。当车辆发生较为严重的碰撞时,On-Star能提供诸如碰撞方向和力度、是否有多次碰撞或者翻车的信息。在气囊爆开的同时,它还会发出报警,让客服中心与车主建立通话并确认其安全状况。如果On-Star中心发现呼叫无应答,便会立刻由GPS定位,并联系事发地紧急救援机构。与On-Star专注于做安全不同,G-BOOK 把更多的注意放在提供便利舒适的用户体验上,包括话务员服务、G路径检索、信息提供、远程诊断、紧急通报、道路救援、被盗通知、远程维护等服务。在国内,上汽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汽车”荣威350搭载了智能网络行车系统InkaNet,依托中国联通WCDMA网络,实现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群交流等互联应用,其他的国内汽车企业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该领域。在现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较多的是将服务的重心放在了为车载信息终端提供各种生活娱乐信息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方面,比如导航服务、生活秘书等;而On-Star主要将功能集中在了车辆救援以及提供援助方面,对于紧急救援来说,由于它对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事件处理等方面的时间要求较为苛刻,因此,无论是在传送信息数据的大小还是对传送通道的选择上面,要求都很严格[1]。正因为对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时效性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导致它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无法采用;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系统自身的封闭 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毋 涛 张云勇 房秉毅 中国联通研究院 北京 100032 摘 要提出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定义一种基于车辆的信息数据集合以及构建一个开放的系统框架来实现车辆信息数据集的上传和分发,从而实现系统对公共服务的支持。 关键词 智慧城市;车辆信息数据集;汽车信息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