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精华讲义(隋子辉讲义)

高中历史精华讲义(隋子辉讲义)

第1讲中国古代经济

(一)农业

古代农业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一、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

(1)夏商周:木、石耕作形式:刀耕火种耒耜

(2)春秋战国:铁器西周出现、春秋出现铁农具

牛耕(精耕细作)春秋后期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垄作法;

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郑国渠(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3)西汉:耦犁,出现犁壁(可以把土按一个方向翻倒),耧车(播种);代田法;

漕渠、白渠、龙首渠

(4)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人力)

(5)唐:曲辕犁(江东犁)变化: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增加了犁评,可调节深浅。

是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突破,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筒车(水力)

(6)宋朝:高转筒车

(7)明清:风力水车

二、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1)性质: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名义上归周王所有,由其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2)内容: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千耦其耘,遭受剥削和奴役。

(3)作用:在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

但这种耕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封建社会

(1)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

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土地兼并影响: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兼并的措施:

①均田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

和兵役,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抑制兼并的目的: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增加政府收入。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①根本:生产力发展,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③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表现:鲁国“初税亩”、管仲“相地而衰征”

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

作用: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确立:战国秦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小农经济(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营规模很小。一方面,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封建的赋税、徭役

以及自然界的灾荒瘟疫之下,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三、农书

西汉《氾胜之书》元朝王祯《农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二)古代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1)发达原因: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强大,可以为满足政府需求,征调优秀工匠,

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才能取得诸多成就,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重要成就:

冶金业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如司母戊鼎等)

西周:已能制造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西汉: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南北朝:百炼钢

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

制瓷业商朝:烧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明清:青花瓷,瓷都“景德镇”

丝织业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商朝:出现织机,丝织品

西周:能生产提花织物

西汉:开设长安东西织室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重要成就:元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花楼机

3、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明代中后期,在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产生首先是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

(2)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基本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雇佣关系

(4)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

②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造成土地兼并);

③封建国家重农抑商;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⑤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5)评价:

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总趋势,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只是出现在上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非常缓慢。

(三)商业、对外贸易、城市

一、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人”的来历。

周“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政府服务。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原因: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以来,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艰难。

(4)隋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发展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市的变迁①有严格的地点限制: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坊”严格分开。特点②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③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1)两宋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主

要财源。

市的变迁①城市中坊和市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了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为首的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⑤出现瓦子(瓦肆,专门的娱乐场所)

(3)元代交通安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1)明清政策

固守重农抑商,对商人征收重税,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

(2)表现:①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

②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④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⑤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宁绍商人、闽商)。

二、对外贸易:

1、汉朝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唐朝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3、宋朝外贸范围: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代的“海禁”

①原因:日本浪人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成倭患,走私、抢劫,危及到明朝统治。

②内容:禁止官民私自下海

(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开广州一处通商,设立“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③后果:

a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c 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

①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②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

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结果: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造成了国库空虚

三、城市

1、古代大城市的发展政治型、商业型、手工业型、外贸港口型

(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

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①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②表现: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

(安史之乱之后)

2、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四)古代商业政策

一、重农抑商

(1)实施: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

(2)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汉武帝重农抑商

①背景:汉初社会经过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方法: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均输平准)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算缗告缗)

商人社会地位低

③结果:抑制富商大贾,私营工商业者也受到严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

①保护了封建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确保了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②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消极作用: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第2讲中国近现代经济

第一部分农业

一、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①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表现:由于洋纱的涌入、洋布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织”与“耕”分离。

列强对中国农副土特产品的大量收购,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

2.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农民阶级

①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平均地权民族资产阶级

①内容: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

二、现代——建国后(1949——)计划经济体制

1.1950——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土地改革,开展生产互助合作运动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1956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公有制)

①原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②内容: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从农业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意义: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1978 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公有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作用:

a 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

b 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工业(机器生产)

一、近代工业(1840—1949)

1.《资政新篇》:1859 年,洪仁玕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

2.洋务运动19 世纪60 至90 年代地主阶级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①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

②代表人物:洋务派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③主张及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的统治。

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④内容: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自强”旗号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19 世纪70 年代至90 年代,“求富”旗号

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海防80 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培养人才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作用:开近代教育的先河,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⑤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

第二,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举步维艰

第三,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一,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二,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民主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革命性和进步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4.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 世纪末

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概况: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

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

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

升到制度层面。

5.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1912~1919 年

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热情。

②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社会基础。

③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

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也较快。并涌现出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著名实业家。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特点: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②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③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

绝对优势。

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的根本原因: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短暂的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影响: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

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

才能实现现代化。

6.清末新政1901 年揭开序幕

目的:通过实行“新政”,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

内容:①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的机构,如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②改革兵制,大规模扩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④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

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军事实力,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有一

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总体上看,仍未能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在

实行“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更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7.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927~1936

原因: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

虽不同性质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表现:无论是原来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特别是制碱工厂15 家,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8.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1937~1945

①在沦陷区,抗战期间日本大肆吞并,在华北,采取“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将民族企业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的压榨。

9.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1945~1949

原因:

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

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

一条”。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结果: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二、建国后建设成就1949 至今

1.过渡时期1949—1956

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多年战争破坏。

成就:到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为后来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 三大改造(改变生产关系)

方法:农业、手工业:参加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实质: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就:主要在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发展生产力)

历史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成就取得的原因: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和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③苏联的帮助;

④广大农村和各行业的支援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探索十年

(1)探索

1956 中共八大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②内容:主要矛盾: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经济方针: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评价: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8 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

①原因:党的领导人主观上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建设

②内容: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办农业(大放卫星)

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