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拯救健康的革命风暴

拯救健康的革命风暴

拯救健康的革命风暴
拯救健康的革命风暴

《拯救健康的风暴》作者:陇上清一

自序

回眸刚刚逝去的那个乱象纷纭的百年,其超乎任何一个时代许多倍的冲突、苦难与争斗,构成了长达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恰是在那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动荡与冲突中,20世纪取得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不曾有过的辉煌成就,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令人心悸不安而又难以解脱的沉重话题:大至危及人类生存的核冷战、恐怖组织、经济危机和遍布全球的大气污染、环境恶化;小至各国政府内如癌症般无法根治的贪污腐败、令人头痛的医疗改革及疯狂上涨的医疗费用,还有对健康的迷失、对生命的淡漠……一位善于思索的当代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类文明是辆车,它安放在两个轮子上,一个轮子是“道德律”,一个轮子是“自然律”。很遗憾,自然律很牢固、结实;道德律则很脆弱、混乱,常常失灵,玩儿不转。这便是当今人类文明之旅运行的实况。左右轮子很不对称,随时有翻车的危险。

相比一百多年前,今天的自然科学已有长足的进展。每年颁发的诺贝尔科学奖便是这种进步的一个个里程碑。

遗憾的是,无论是诺贝尔还是执行其遗嘱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元老们,当初为什么就不曾设下一个“道德奖”呢?如果设了,人类的道德水准或许不至于下滑至今天这个水平了吧?后来又设了一项“和平奖”,但效果并不见怎么显著。

西方的基督教提出过一个有关道德的重要命题:“上帝就是爱”。

因此,效法基督,就是效法基督对世人的爱。因为基督是一位真正在道德上完美的人,是人类的典范。愈效法基督,便愈成其为人。否则,当然就很难成为人了。

所以,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西方凡信仰基督教的人,都知道博爱,懂得大爱,爱自己,爱家人,爱人类,当然更该关注人的生命。

可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当欧洲人对自然律和道德律都有深刻认识的1900年代,在普朗克发现能量量子的日子,也正是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的时刻。

1905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欧洲诞生,九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多少万无辜生灵惨遭涂炭。

量子力学发明后的十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在全球燃起战火,数百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屠杀;侵华日军仅在南京一次就坑杀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在医学界,人们发明了抗生素和DNA,但却在近一个世纪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正一步步将人类的健康误导向危险的境地。

因此,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人类认识自然律的伟大、辉煌世纪,但也是道德律沦丧的悲惨世纪(赵鑫珊《我心目中的十字架》)

历史总是在曲曲折折的不断向前发展着的,尽管是螺旋式的伸延,但总是会向上,向比较好的方面发展的。相信这是人类的绝大多数所期盼和向往的。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动荡与变革,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新洗

牌。中国也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民族振兴及更深层面的改革。这个改革犹如女人分娩前的阵痛,虽不好受,但终究是无法避免的。共和国的最高利益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将迫使那些大大小小的特权利益集团不得不放弃一些阵地和权益。

在重启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国人开始回头重新审视影响自己生存方式、生活质量的一些要害问题,逐步唤醒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维权意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未来的时代,不仅意味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科技的高度发达,更昭示着人类将挣脱工业文明的桎梏和过度消费的异化,冲决物欲横流的毒雾,向往和追求对理性思维、对人类本真的发现与回归。

“潘多拉恶魔”终将被觉悟的灵魂重新关进那个古老的魔盒。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一、两万亿元费用背后的玄机

位居世界经济第二位的中国,2012年GDP的总量为52万亿人民币,不由让国人大涨了一番志气。然兴奋之余才明白,其实这数字中的三分之一是国民的消费总额。而这些消费中的两万多亿元竟然是大家拼命吃药看大夫花掉的,约占JDP总量的4%,相当于这一年教育经费的总投入。

虽然GDP的增速已降至7.8,但医疗费用的增速却仍以高达12%的两位数飞速递增。这仅仅只是国家可以从明处统计到的数字。如果再加上被制药商隐瞒掉的多一半产量和利润,以及占城镇人口多数的那些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市民和占人口80%的农民们自费去医院和药店消费的数字,恐怕中国的GDP很快就会赶上世界老大美利坚了。放眼神州大地,无论发达的大中城市还是欠发达的穷乡僻壤,不管是达官显贵、富商大碗,还是红白蓝领、城乡贫民,几乎家家都有个药匣子、保健箱什么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只要一来到这个世上,人们便再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药物,再也断不了找大夫、去医院或诊所,最少也得隔三差五的到药店去买点什么药。几乎没人敢承认自己没有病(除非神经病),即便明知没什么病,也必须经常去医院“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万一有个什么不治之症,可怎么办?

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开张的最多、最火、最赚钱的,便是药店。但药店不如诊所,诊所不如医院,医院不如药品的生产制造商。可药商们也大吐苦水:从理论上讲造药的利润的确比房地产开发还大,可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得打通多少关节,送出去多少回扣,七送八送,真正落在我们手里的能有多少啊?

就连那些天价收入的明星大腕们,放着许多片约不接,也频频上镜为药商和医院大做广告,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曾经颇受人们尊重的医生,近些年来却越来越不受人尊崇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再也很少见到一个真正能把人的病给彻底治好的医生(除过一些急诊手术外),无论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现在的“高科技”医用设备基本把所有医生都给“废”了,包括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识和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只剩下几项虚有其名的中高级职称“桂冠”和赖以唬人的“专家”头衔。

不知何故,人们都爱争相去城市的大医院看病,大概是因为那里有着优秀的医疗资源吧。先是排队挂号,好不容易花几十块钱(听说还要涨到几百块)挂了个“专家门诊”号,见到“专家”后没问几句话,就给开了一个检查大单子,楼上楼下的挨门逐科,“地毯”式地浑身上下检查个遍,又是抽血化验,又是彩超、X线片;有的还得去做CT、搞核磁共振什么的。最后抱着一大堆单子、片子,送到专家眼前。没料到专家一目十行的飞速将单子、片子看了一遍之后,一句话也不说,埋头就开大处方药单。患者看着一大串搞不懂的药名,战战兢兢地小声向大夫问道:我究竟有什么病啊?专家却忙着接电话,跟自己的熟人聊天,且并不耽误快速接过下一位病人的单子和片子看了起来。当患者连问几遍之后,才极不耐烦的说:“啊,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不都在单子上写着么,先吃上一个疗程的药,下次来看情况再说吧。”

就这样,患者们一趟又一趟的给医院的财务室送钱,去找“专家”们诊疗,但到头来仍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病到什么程度,有没有痊愈的希望。因为专家们都守口如瓶,惜字如金,从始至终都不愿在那个必须购买的“病历本”上写出确切的疾病名称,,最多只是将仪器检查单子上的一串串英文字母或医用术语草草地重复一下,再很谦虚的写上几句“建议”,明确地表示自己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还是不如那几台仪器设备的水平和“权威”。当然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成为“专家”,不影响他们凭借“专家”的名分得到比工资高出好多倍的“绩效提成”。万一诊断错了,出了医疗事故,责任也不在他们这些从来都不会错的“专家”和医生身上,而在于那些设备的“偶尔失灵”或“机械故障”。凭借那些高科技的仪器设备,他们既不用费尽心思去替病人诊断治疗,还可获得高比例的检查费用“分成”,更不必去为医疗事故担责害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真不敢想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这些检查仪器,或者这些医生和专家们一旦离开设备齐全的医院,他们将怎样生存下去啊?!

我曾认识成都某大学的一位体育教师,当初身体结实得如一头牛犊,每天早晨都要坚持绕城长跑一圈,从来不知吃药是什么滋味。但后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批中青年教育骨干,硬强迫他们去医院做一年一次到两次的“例行体检”。在一次体检中,偶然发现他的肾脏某部位似乎有个小黑影点儿,便通知他再去复查一下。这一复查,问题就被“发现”了。最后专家们反复会诊,一致认为有可能是个什么“瘤”,

便建议他“住院观察”一下。但他本人坚决不愿去住院,可经不住家人和亲朋好友再三规劝,只好勉强去了。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得回来。

在“观察”的初期,医生只是让他先服用一些普通的消炎类药物。渐渐地,各种名贵的国产、进口药都用上了,但“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严重了。原先体壮如牛的一个中年大汉,几月“治疗”下来,竟然消瘦下去好几圈,饭量也减去大半。后来因吃药无效,便又开始化疗、放疗。疗来疗去,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只好插管子打流食。最后,据说治成了尿毒症,又开始做透析。半年之后,家中接到一纸病危通知书。在临终前,这位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病住院的前体育教练,对亲人只留下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相信医生的话。”家人想不通,要医院给个说法。但医院的答复滴水不漏:我们对病人的检查、诊断都是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进行的,治疗用药及所采用的一切检查治疗措施都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会诊论证过的,所有过程全都有记录可查。我们尽到了一切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病人的死亡不负有任何过失性责任。

的确是这样,他们谁也没有去故意置人于死地,他们的手始终都很干净,因为始终都戴着质量不错的白手套和大口罩,没有直接对患者造成过任何伤害。尽管那个并不曾患病的病人被他们给活活治死了,但从医院规定的严密操作程序中是是找不出一点漏洞来的,国家现行的任何法律和法规都奈何他们不得。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以“还原论、解剖学为

基础的现代医学所依据的方法和观念,许多却是反自然(规律)、反科学的,因此不得不经常陷入极大的误区和死胡同。”

1988年,美国卫生部科研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美国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广泛调查证明,化学合成药物剧毒作用导致死亡的人数,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依靠科学发明和制造的药物,竟然成为人类生命的第四大“杀手”,这不能不让世人震惊!

人类自从200年前发现了抗生素,使人类的疾病演变的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更加难治愈了,这还不包括许多被误诊、被药物毒死的在内。很多慢性病、免疫系统紊乱疾病,都与化学药物及抗生素的滥用有很大关系。人的耐药性越强,就越难逃脱疾病的魔爪。现今的医学界已对许多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束手无策。尽管现代医学科技越来越发达,各国政府也都投入数额巨大的财力物力去研究新技术、研发新药物,但却始终对于蔓延在人群中的诸多慢性疾病毫无办法。而西医的手术、化疗、放疗已被公认为是名符其实的“劫钱要命三绝招”!人们渐渐发现,凡是被“专家”们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只要走上手术台,能活着走下来的那部分人,基本都已被判为“死缓”,多则三、五年,少则三、五个月,便会很快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与此相反的是,若是碰到一些讳医忌术之人,或中途不再去医院继续做放化疗的人,反倒有许多存活了下来,有些甚至奇迹般地康复了。

美国加州智能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曾利用八年的时间,从20多种语言的800多种医学期刊中找到了3500例被医生判定已无任何治疗价值、濒临死亡的癌症患者,他们均在此后脱离药物治疗的自然环境中

奇迹般恢复健康,像正常人一样存活了下来。

泛美癌症治疗中心经过对这期间超过300例的癌症自愈者的分析研究,发现人体本身存在着一种可以有效消灭癌细胞的“自然杀手”—免疫细胞NKC。可惜,由于手术后的放化疗法,它们都被愚蠢的人类自己给消灭干净了。

《深圳特区报》A14版的一篇《专家找出刺激癌细胞扩散物质》的文章指出,为什么手术和放化疗治疗癌症是失败的,并且手术和放化疗后,癌细胞反而加速扩散,导致病人迅速死亡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人体内一种名为TCF的物质,而有效控制这种物质在体内的存活量,才是治愈癌症的关键。NKC恰恰正是TCF的致命克星—即中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的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之一。近年来的大量科学实践证明,其实每个成年人每天都在自然产生三千至六千个各类癌细胞,同时,它们又几乎同时被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所产生的“身体卫士”—NKC所消灭。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患上癌症的可能性。但只要他能保持身体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状态,癌症自会远离他而去。相反,若是违反自然规律,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或恶习,逐渐使身体状况失衡,破坏或消灭了自然免疫系统功能,患病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过患了病,哪怕得了癌症也并不可怕,只要改变不良习惯,设法恢复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还是可以康复的。(下章将细说)人们很快就会明白,并清醒过来,咱每年因为吃那么多有毒的药物,找黑心的医生,去坑人的医院而花费两万多亿元人民币,实在太冤枉、

太不值、太危险了!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医院都曾将付不起押金而又急需救治的危重病人拒之门外,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无奈的离去,甚至惨死在医院的大门之外。冬末春初的日子,电视台频频传出江浙一带的一些医院又将无法付费的濒危病人推出门去,理由仍旧是多少年来重复的那个荒唐理由:“没有床位!”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宗旨的人民医院,怎么就都逐渐变成“见死不救”的冷血动物了呢?难道仅仅是“床位”问题?

难道医院真的都那么穷困,那么害怕欠费的病人将其“拖垮”?还是他们压根儿就不想、也不愿为那些穷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服务?2月1日,新一届中央政府针对这一“难以扭转”的现状,在新的两会即将召开前夕,特出台了一条新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要为那些实在付不起费用和押金的患者所产生的费用“全盘托底”。政府托起的是民心,是民众对新一届政府领导人的信任和期盼!但是人民并不希望政府的“托底费用”稀里糊涂地掉进那个贪婪的“无底洞”—医院的血盆大口。

1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醒目的文章:“王岐山为何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编者按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报这篇文章好得很!一点儿也不回避尖锐问题,一点儿也不担心别人拿托克维尔的那篇文章来影射中国现实。这种智识上的勇气,值得大赞特赞。毋庸置疑,这种勇气源自新的领导求真务实、直面问题作风的上行下效,这就是正能量。

迹象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已拿出敢于啃硬骨头准备向腐败和特权宣战的勇气和魄力。而中央关注的重灾区之一,便是令国人谈“医”色变的“看病贵、看病难”,“医院难进更难出”的医疗卫生系统。

第二章:是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国家一贯大包干制的公费医疗和卫生保健制度,使供需双方都缺乏成本费用控制的观念意识,也缺乏有效地制约机制,使这一费用的增长越来越越大。加上人口老龄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流动人口猛增,给当时的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险制度造成巨大压力。社会公平受到严重挑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开始探索实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并于1998年相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也部分引进了国际上流行的“管理医疗”机制。然这一制度的覆盖面毕竟太小,在具体实施中根本无法解决城镇非就业人口和社会劳动者,广大农村居民更是被全部排斥在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农村的一种常态。

自建国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将医疗卫生费用投资的绝大多数都投入到各级公办医院和诊疗单位。一直来这些单位不仅是公办的、国营的,而且一贯是非盈利性质的,任何一家医院的资产都是名符其实的国有资产。

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各种利益机制、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均不到位、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家迫于不堪重负的庞大医疗费用开支,于上世纪末将整个医疗卫生单位连同工作人员全部推向市场。

而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以价格为经济杠杆调节社会资源的合理配

置与走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医、患双方并不具备一般市场的供需关系要素,许多优质资源齐备的大中型医院不仅在医疗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且其主要负责人都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委派或更换,从而使政府管理人员及其权利变成为等价交换的要素后被纳入市场运行轨道。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设施投入的缺口越来越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补贴不足,使本来就分配不公的医疗资源越加紧张。为缓解财政压力,释放医疗产业“能量”,缓和医疗消费严重不公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政府有关部门便草率地出台了一个“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政策。

按此“政策”规定:凡经销商卖给医院的医药用品及消费材料,医药均可上浮15%的价格(中医院为30%),再转售给患者。

为提高收入,增加利润,医院便置广大患者利益于不顾,而宁愿选择那些质地虽相同,但价格更贵的产品。

许多制药企业为迎合医院这一“心态”,便竞相虚列成本,提高药价,而让物价部门很难从源头上提出质疑(即便有疑,也可用金钱一一摆平)。再加上药商代理还得给药房、院主管和主治医生的提成回扣,不得不将药品价格一抬再抬,一涨再涨。结果,这一纸“以药养(补)医”的政策,竟成为砸开“药价奇高”“药费飞涨”这一“潘多拉魔盒”的重锤!

此后,尽管已经意识到这一“政策”的可怕弊端,但由于主管部门不想承担政策失误的责任,不愿改变自己“永远正确”的光辉形象,

始终不敢公开认错并及时予以“取缔”这一规定,仅在此后出台了一些修修补补的所谓“措施”,但均成“亡羊补牢”之举。

从表面上看,不断上涨的医疗卫生费用似乎是由于药价虚高造成的。但当政府在抑制药价方面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下达许多红头文件之后,仍收效甚微。

降价的药物先是从药店消失,不久后又以新的名目出现,改变包装和名称之后,依然以原价甚至更高的价格推出。

政府主管部门集中招标采购的那部分药物永远被堆在库房一个角落陈列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医生们在处方上为患者开的却是从另门购入的大量“议价”药品。政府的任何法规措施都无法斩断这一牢固的利益链条。

不得已又三令五申行文要让“医药分家”。但分来分去,医院的药房仍然是医院产业,无论分流承包还是门窗另开,医生开的处方仍然得去那里取药,其收入仍归医院支配。而政府主管部门也只能装聋作哑,因为医院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他们密不可分的。更何况国家每年投向医院的大量资金,都得经主管部门分配处置,然后再将其一部分返回到他们的口袋里。你说,主管部门能在这种事情上较真吗?

虽然,医疗卫生费用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这一特点便是:医院作为国家和患者的“全权代理人”,掌握着所有医疗服务的内容、数量、质量和优劣的绝对话语权、决策权。而在改革中任何一项医疗成本费用的降低或

减少,都是与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医疗费用不断上升,他们的收入才会不断增加,这与市场经济的“效益最大化”也是不矛盾的。

由于我国的医疗改革没有抓住这一关键的核心问题,没有从体制和机制的源头上根本解决和改变,因而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医务工作者既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端上铁饭碗,其技术和劳动价值得不到确认,名义收入过低,而医院的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院方只能靠“以药补医”的尚方宝剑,从药品收入中寻救补偿。一座医院的管理者权势再大、设备再多,离开医生的知识与技术也只能是个物质的空壳。更何况他们那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每年赚得比医生们得到的那点辛苦钱高出好多倍的暴利,还不全都是靠着医生们夜以继日的拼命劳作?

若真正实行医药分家,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死存亡。别说分家,即使药价降得低一些,他们也会迅速促使医疗服务供给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直接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为了弥补部分药价降低造成的损失,医院又采取多方举措,大幅度提高其它医疗技术和服务项目的收费,包括挂号费、诊断费、检查费、理疗、手术费及住院临床的各种配套服务费用。而这些行为既无法律监管,也无须别人的批准,对上级主管部门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而受损的只有一家——消费者,“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

因此,即便有部分药价的价格真正降了下来,这些相关费用的提高使问题又回到原点:费用依然高昂,老百姓的负担丝毫未减。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由百姓对疾病认识和学者们的失职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医疗效果和费用的不确定性。这两者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始终处于几乎“无知”和“无助”的状态之中。

当病人被推入手术室时,他们也许根本就不了解,也无法选择所应接受的治疗。由于这种信息、权利和服务的不对称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院和医生,一方面无形中成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因为谁都明白他们所占有的一切资源均为国家的、全民的资产),另方面又成为患者的全权代理人,对其应接受的医疗服务种类、方式、数量和质量等等,可以对患者全权作出选择与决定,而患者则只能无条件全盘接受。

在这里,医院和医生具有其它任何行业所没有的市场决断权利和百分之百的话语权。患者的生死及一切费用的多与少,都毫无悬念地掌控在他们的手中,而他们都几乎无须担负任何责任与风险,包括每次手术之前必须签的那份充满霸王条款的“免责”协议书在内,万一手术死了人,责任也该由站在门外的家属承担。他们把每一步都算计的十分精确和到位。

另一方面,对到手的暴利,连同国家每年下拨的巨额投资款项的部分截留款,既不用给国税局纳税、也无须给政府上交利润,而全部由那个谁也不清楚其成员成份的庞大利益集团所瓜分。而这个巨额的数字,在国家的GDP中是永远无法体现出来的。因为几十年一贯制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与方法,对这类灰色地带的灰色收入从来都无法

涉足,也不愿涉足的,或许其中某一根灰色的网线有可能直接通天的。

信息的不对称、权利的不对称、责任的不对称,导致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和费用开支的只升不降,以及供需双方“激励的不相容性”,又常常导致供给方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故意侵犯患者利益的行为随意发生。

由于医院在医疗设施、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质量水平,导致其医疗供给和服务的“同质性”极差,即对相同的疾病,可以因为患者的身份地位、钱财多少、关系亲疏而被提供不同质量、不同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供给。

由于现代医学本身在许多方面并非十分严谨与科学,对许多病症及其疗效的判断是十分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让处于外行、又失去话语权的患者根本无法自行评估和确定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水平高低;而医院则会充分利用这一点为患者提供许多原本就不太必要的过度治疗和过度消费,以增加其收入。例如反复做不必要的检查、诊断、开大处方、重复服务,故意延长住院时间等等。国内大量患者投诉的案例证明:“一些手术可能对病人作用不大甚至产生生命损害,然而它们仍然继续被使用”。结果不但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和稀缺资源的无故浪费,更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害,包括身心受损和经济负担的不合理增高。

而我们的现行法律法规对这种几乎普遍的行为却无法进行干预和惩治,或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所致。老百姓永远无法理清这一团“乱麻”。

再加上各种检验、检测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带来检查费用的不断攀升。例如常规的血液化验、各项指项的分类越来越细,检查越来越多;CT、核磁共振、DET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手术器械的越来越高、精、尖化,也带来了治疗和检查费用的的骤增;新药的不断研发生产,和在临床中的迅速大量使用,同时又由于细菌对耐药性的增强加速,导致抗生素类药品不得不快速更新换代;各类医疗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例如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搭桥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等,在带一定疗效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是造成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而患者并不清楚的一点是,这许多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引进和生产,直至被引进医院,几乎全部或大部用的都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而其所创造的财富、产生的暴利、又都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医院为自身利益发展需要,在国家对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时,也会从暴利中提取一部分,擅自扩大医院规模,大肆兴建豪华办公和医务大楼,引进更新设备,扩大床位,增设VIP类特护病房等,并借机迅速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推行“超前消费”和豪华消费,在急骤增加暴利的同时,也助长了政府官员和高收入群体的腐败消费行为。因为对于那些医药费用百分之百由国家报销的特权阶层来说,无论花多少钱也是公费支付,其实公费支付的全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而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在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百姓们,却至今仍过着缺医少药的艰难日子。感谢中央电视台的

记者朋友们,他们用镜头拍摄到了许多生动具体的真实事例,只不过是用赞美“最美乡村医生”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边远地区农牧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就靠那些每月仅只有几十、几百元收入,全靠步行或骑马,甚至丈夫背着“赤脚”妻子去行医送药,一个医生负责方圆几百里的数千户居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的艰辛、他们的高尚行为、感动着无数善良的人们对着镜头落泪,也感动那些大小老板们解囊相助,为他们建起一个小诊所,搭起一座便桥或购买一条医用小舟。这是件“感动中国”的大事,可就是听不见当地政府的声音,看不见医院和父母官的同情和眼泪。国家每年投入几千个亿的医疗卫生费用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是这个国家太大、人口太多管不到、顾不过来呢,还是路途太远、太偏,经费送不到那里呢?

当然都不是。是因为那里不属于一直存在于医疗卫生系统内的那根粗大的“利益链条”范围之内。那根链条的末端大约最多只能延伸至县区一级的公立医院。而其另一端并不在国库或财政部,大多早已伸向欧美发达银行的储蓄所,变成某些人在海外子女亲属的私人存款。估计这个数目早已超过了国家购买美国国债的数字。但却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毫无关系。

任何形式的垄断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利润驱动。

国家也有垄断行业,如国有土地、银行、铁路、矿山、河流与海洋,新闻宣传机构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即最广大的民众利益而不得不实行的垄断,是正当的垄断。

那么、国人对医疗费用的支出呢?也得由医院“垄断”!而且是

由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必须到卫生主管单位“指定”的医院或诊所去就医或住院,且费用达到一定数额之后,才准予享受国家给予的“医保优惠”待遇。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听话的良民,尤其是对圣旨般的政府规定。有时你不服从简直就没活路。

这又是一纪砸开“潘多拉魔盒”的重锤。只不过前一纪“以药养医”的重锤砸开了药价飞涨、药费飞升的“魔盒”;而这一纪重锤则是硬逼着十几亿国人非要到医院去就诊;逼着国人非得生大病、害重病不可。否则就别想进医院,别想享受国家那“医保优惠”待遇!

于是,国家下达的那上万亿医保费用又以各种形式一分不少地进入了以医院为入口的那个大钱柜、那个谁也不知其成员成份的特权利益集团手中。GDP或许又增加了一些,可国家和人民又得到哪些实惠呢?

就以国家出钱让公民每年都要进行的一些例行体检为例,包括对城镇居民中困难群体的集中检查在内,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下达通知,必须统一到某一个“体检中心”去,而且都集中在某一天或几天之内。

体检的内容从量身高、体重开始,直至五官、全身内外,当然也有几项抽血化验、拍x光片等内容。每项都速度快的惊人,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利落的中老年人甚至赶不上趟,常常乱了队列顺序,中途被迫减少一些“检查”环节项目。否则就乱了号码,然后无法得到属于自己的正确检查结果。凭常识,一般要做完全身体检项目,最少得一个上午,即三到四个小时,才能走完基本程序。但这一类赶羊

式的定期群众体检,每个人走完全部程序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个半小时,有的甚至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

至于结果如何,究竟发现什么问题,基本没有答案,甚至几个月之后才会很费劲地要一套个人资料,但上面有价值的结果几乎没有。而有些内容简直莫名其妙,一些医院竟然把人家的性别和身高都给填错了!其余数字还会可靠吗?

然而,每次由国家下拨给每人每次五六百元的“体检费用”,则被毫无悬念地划入那个不知由什么人操控的所谓“综合体检中心”去了。政府每年煞费苦心筹集下拨的一笔笔惠民措施款项,就这样统统被他们明目张胆地侵吞,而老百姓却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2013年1月1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张广昭的文章:“王岐山为何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

编者指出:“最近,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可谓洛阳纸贵。这样一本探讨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住,除了高层领导人推荐外,更大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

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法国贵族在丧失了其古老政治权利后,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而且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他们的封闭利益。

当今中国面临一些转型难题。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但不改革风险更大。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尤

高中历史第4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试题

高中历史第4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试题 2019.09 1,在亚洲革命风暴中,实行平分财产和共餐制度的是() A.爪哇人民反荷起义 B.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C.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的是() A.朝鲜义兵运动 B.中国义和团运动 C.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D.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3,下列各项中,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不相关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C.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D.独立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兴起 4,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分别诞生于() A.1848年和1903年 B.1846年和1903年 C.1848年和1905年 D.1847年和1898年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间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创制②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③列强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④殖民侵略与扩张的加强 A.①④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国像挤乘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互相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了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B.英国加紧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势力D.俾斯麦致力于挑起新的世界大战 7,阅读下列材料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在波斯,由于邻近俄国,这种觉醒看来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D·布朗《1905~1909年的波斯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胜利”和中国的“排外运动”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单元第1课]1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以及洪秀全的个人情况,拜上帝教的相关情况;(2)太平军进军路线; (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东征、西征、北伐、天京变乱; (4)曾国藩、李鸿章与湘军、“洋枪队”; (5)探究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运动的历史功绩;《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 (1)归纳描述太平军进军路线,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和败亡过程,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分析其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从纵向中国的角度,横向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去把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中国古代以来农民的命运,感受运动发生的必然性,理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2)关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年史学界颇有争议,略加介绍,使同学们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及其作为。 (3)一个失败的运动,它的历史价值是怎样的? (4)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发挥其力量。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师生讨论为主,讲述,对比(对比以往农民战争和亚洲革命风暴中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评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导入:投影“洪秀全像”、“太平天国大花钱”,播放录像片《太平天国运动》(片断),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爆发的?又是怎样发展和失败的?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由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提起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太平天国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佛冈中学 赖燕飞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欧洲列强对亚洲加紧侵略的范围、目的、方式和危害;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性质和五次重大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密拉特事件;占西女王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能力培养:通过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原因及起义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思想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把亚洲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引导学生认清殖民主义的掠夺本质;通过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宗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国际交往中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是必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印度人民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难点:印度人民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这张地图(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请大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整?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这些国家受到欧洲列强的侵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着列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我们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亚洲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亚洲革命风暴”这一节。亚洲革命风暴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其中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我们首先就来了解一下这一次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起义。 讲授新课: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98页,阅读教材中“印度民族大起义”一目,回答下列问题:(打出印度民族大起义地图和问题投影) 1、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领导者是谁? 2、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16讲1840到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6讲1840到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840—1894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主要事件有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边疆新危机等。 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割让土地,赔款并丧失部分主权;具有时代特征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朝中央机构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加紧对华经济侵略,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艰难、缓慢地发展着。 思想文化上,“新思想”的萌发使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在洋务运动期间,近代科技和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第16讲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 的抗争 目标解读1.列举1840—1894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大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1.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进行。 (2)过程 ①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扩大:1841年初,英国强占,接着又攻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③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英签订《》。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②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③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由双方商定。 (4)列强扩大侵华权益: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1844年,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更多特权。 【知识拓展】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晚清时期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5)危害 ①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国家。 【知识拓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1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历史学科课时教案 首页 课题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 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内容分析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图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后反思成功: 问题与 思考:

临 猗 三 中 课 时 教 案 附 页 备 注 【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内容,引入第二张:太平天国运动(板书) 【讲解新课】 一、背景(板书)【根据课本内容和播放视频“太平天国运动背景”学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 洋货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3、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过渡】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多媒体显示过程】 (1)1851年1月 金田起义——兴起(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北上进军(4)定都天京(5)北伐西征 【合作探究】1: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过渡】西征胜利后太平天国就达到全盛时期紧接着发生了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令天国由盛转衰那就是 (6)、天京变乱①过程: 洪 杨 韦 石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亚洲的觉醒

第一节亚洲的觉醒 一、亚洲觉醒的前提 内因: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外因:帝国主义加强对亚洲各国的剥削与奴役。 重大事件的影响 19世纪70——90年代,亚洲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越南的“勤王运动”和黄花探起义,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印度尼西亚的萨敏运动和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等,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没有能得到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总体上属于旧式人民起义的范畴。 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则试图通过改良走上图强自新的道路。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印度国大党运动、伊朗君主立宪运动、土耳其新奥斯曼党人的立宪运动、菲律宾的“宣传运动”等都属于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亚洲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形成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这次高潮包括: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1905一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印度尼西亚革命民主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等。 二、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侵入菲律宾。 ●19世纪中期西班牙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 始形成、壮大。 ●1872年1月,甲米地海军船坞工人和菲籍士兵起义。 ●1872一1892年,以何塞·黎萨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宣传运动”。 ●1892年6月,何塞·黎萨回到马尼拉创立秘密团体“菲律宾联盟” ,不久瓦解。 ●旁尼发秀“卡迪普南” (是菲律宾一支反西班牙的秘密革命社团,由旁尼发秀 (Bonifacio)于1892年创立。) ●1896年8月,旁尼发秀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埃米略·阿奎那多为 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夺取领导权。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教案示例之一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4课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安徽毫州市第一中学罗永伟 教学目的 一、学生掌握的知识: 印度民族起义。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占西女王。提拉克。 二、学生应认识: 1.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积极向亚洲扩张,将亚洲纳入它们的殖民体系。亚洲各国殖民化加深、民族矛盾激化,终于酿成了亚洲的反殖革命风暴,印度是最突出的代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随着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亚洲掀起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3.占西女王、提拉克等人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强的民族意志和强烈的爱国王义感情。 三、能力培养: l.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及其新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联系;从印度民族运动参加阶层的分析、讨论爱国主义问题。 2.进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如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不是孤立现象,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必然反映;民族、国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探讨。 教具使用 1.《英国对印度蚕食》放大图 2.《印度民族起义》图

3.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福图片 4.《20世纪初的伊朗》图 5.《土耳其领土的丧失》图 6.《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简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如何?它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略)。 总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操纵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垄断资产阶级积极向外扩张,出现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高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板书本节课标题)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侵略的加剧(板书) 问:什么是工业革命?后果怎样? 答:工业革命就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程,是一次技术革命。这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化成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总结:显然,伴随着欧美各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了那些国家的落后。亚洲是列强侵略的重点地区,而印度则又是英国侵略的主要对象。 1.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和掠夺(板书) (先要求学生阅读22页第一小目文字)问:近代英国是怎样侵略和掠夺印度的?(待学生回答后,结合《英国对印度的蚕食》图)总结:①十八世纪中期开始逐步蚕食印度。②到19世纪中期已占据了印度大约2/3的土地。(图中右斜线部分和竖线部分即是。)③剩余的左斜线部分是封建王公领地。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多位于印度中部地区。英国同样通过控制封建王公而间接统治这些地区。所以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之重和印度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 二.《天朝田亩制度》 (二)教学难点 一.《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三)知识结构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a.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缴涨。 b.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②直接原因: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③导火线: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易错点】导致太平天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兴起/前期斗争 ①金田起义 a.时间:1851年。 b.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②永安建制 a.概况:占领永安后,洪秀全整顿建制,分封诸王。 b.意义:初步建立政权。 ③定都天京 a.背景:1852年春,天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 b.概况: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易错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易错点】初步建立政权和正式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时是初步建立了政权,而定都天京则是正式建立了政权,两者是有区别的,遇到问题时要看问的是哪一个,问的是初步,还是正式。 3.全盛 ①北伐 a.进攻: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b.失败: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总结】北伐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太平天国战略失误,推翻清政府是太平天国的主要任务,但太平天国领导对此重视不够,派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2.客观方面:京津地区,清军重兵防守,在军事力量上大大超过北伐的太平军。 3.环境方面:北方严寒,自然条件恶劣,江南战士不适应。 【易错点】北伐军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易错点】北伐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北伐军到达的最北边是哪?根据p55图可以看出是静海,而没有到达天津或北京,只是因为已经离天津很近了,所以使得天津和北京的一些官僚、地主举家搬迁。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People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选择题(共26题,题分合计52分,单选) 1.以下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属于资本原始积累范畴的是 ①贩卖黑人奴隶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③圈地运动④掠夺殖民地财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2.在西方殖民活动的影响之下,美洲印第安人面临种族灭绝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 ①殖民者的大肆屠杀②欧洲传染病的侵袭 ③大规模的奴隶贸易④殖民者的残酷奴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事件,对于海地黑人奴隶的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 A.美国的独立运动取得胜利 B.法国国内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C.拿破仑占领了西班牙 D.美国废奴运动兴起 4.亚洲革命风暴打击的西方殖民国家主要是

A.英国和荷兰 B.英国和葡萄牙 C.英国和西班牙 D.英国和法国 5.下列国家中,在非洲殖民地面积最大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西班牙 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以色列建国②巴基斯坦独立 ③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④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7.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独立国家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开亚非国家独立运动序幕 B.亚非国家开始联合反帝反殖斗争 C.开始突破美苏两极格局 D.在会议上产生了和平共处十项原则 8.以下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进行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和成为殖民国家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便利的地理条件 B.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 C.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D.使异教徒皈依基督教 9.英国下列殖民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建立马萨诸塞殖民地②建立东印度公司 ③夺取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④夺取新尼德兰殖民地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10.对19世纪以前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盗式的掠夺、贩卖黑奴与一般的商业活动相结合 B.大量剥夺老牌殖民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C.开始向非洲内陆地区“探险”为瓜分非洲准备条件 D.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并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霸权 11.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全面表述是 ①在北美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②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③英国力图压制北美经济大发展④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以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地产制度的存在②政治上普遍出现独裁局面 ③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④美国政治干预和军事侵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天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3)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及洪秀全的《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洪秀全要领导农民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决心。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他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我们并没有在清朝的官员中见到他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反清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一呼百应,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呢? 新课学习 一、金田起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I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

第三章 第六节 亚洲革命风暴 人教版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范围、目的、方式和危害;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及五次大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密拉特事件;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和作用。 二、要求学生认识 1.资本主义列强把亚洲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要引导学生认清殖民主义的掠夺本质。 2.通过对亚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不屈斗争及互相支持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感。 3.通过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特别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宗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逐步形成尊重他人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要求学生培养的能力 1.引导学生对比工业革命前后,欧洲列强对亚洲侵略扩张的目的、方式和结果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原因及起义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目的、方式及危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作用。 二、本课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旗(两种颜色) 教学要点(板书) 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 一、亚洲革命风暴 1.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 2.列强侵略的目的和危害 3.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表现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2.起义的爆发和发展 3.起义的失败 4.起义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工业革命的历史。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很快波及西欧、北美的主要国家,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的进行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面我请同学们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思考两个问题:工业革命给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又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什么? (学生回答)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了更加疯狂的侵略和掠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亚洲各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和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谱写了一曲曲争取民族解放的不朽战歌。 讲授新课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大集锦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ge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ge命政变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考点同步解读 1.《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不同之处: (1)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原因分析: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2.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两者总体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但前者处于当时中国门户刚被打开,后者处于民族危机加深,面临瓜分危机。 (2)两者阶级属性相同,但运动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处于外来侵略初期,更多地表现为反封建,而后者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更多地表现为反侵略。 (3)由于矛头所向各异,导致措施、口号、过程的差异。前者由于吸收外来宗教,并作为口号,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文化,如男女平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

特别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斗争中,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纲领;后者“扶清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充分,带有笼统的排外,并曾被清政府利用,在斗争没有统一的组织、纲领。 (4)两者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前者成为亚洲革命风暴的高潮之一,后者是亚洲觉醒的前奏。 核心素养聚焦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2.结合侵华条约的内容,探究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加深对列强侵华战争危害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 5.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2.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负毯者进军 工业革命继续发展后,1817年,曼彻斯特的失业工人组织了向伦敦的进军。他们打算向议会递交请愿书,要求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在行进途中,像士兵一样背着折叠起来的毛毯,所以这次运动又称“负毯者进军” 彼得卢屠杀 1819年8月16日发生在英国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上的一场流血惨案。由于镇压这次集会的军队,有的曾参加过4年前的滑铁卢战役,群众乃讥称这次流血惨案为彼得卢屠杀。 1832年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 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 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 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内容: 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 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 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 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以和 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 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定义:1832年议会改革为代 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利。也就是“集 体统治”。作用: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 作用。意义: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 民主,防止独裁统治,还得以和平方式解决利益纠纷,避免暴力冲突。 (英)保守党、自由党 维多利亚统治时期,英国议会里,存在着两党制,1832年改革后,托利党和 辉格党分别改名为保守党和自由党。这两个党仍然交替地操纵着英国的政治。 保守党仍然代表土地贵族特别是大农场主的利益,但50、60年代时,保守党 的统治不能再长久维持,自由党已站到了首要地位此时自由党不仅代表大地主 和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也部分的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两党交替 执政的过程中,19世纪前半期保守党占优势50——60年代责有自由党长期执 政,在1848到1868这二十年里,即使在自由党在野的四年中,虽然由保守党 执政但事实也执行了本质上跟自由党相似的政策。 (俄)西方派、斯拉夫派 “西方派”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但不赞成采取革命手段消灭他们,而 是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 本主义工业化。1848年分裂为革命民主主义派和自由派。

高中新教材教案《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教案

高中新教材教案《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教案高中新教材教案《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教案 高中新教材教案《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教案 2007-03-30 历史论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全球扩张的原因和条件;俄、英的侵略扩张及特点;法、美的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和主要后果。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 1.通过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2.通过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是以侵略、掠夺和奴役的方式实现的。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英国、俄国对外扩张的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有着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俄、英的侵略扩张及特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和主要结果。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的影响。 教学用具 投影片:“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示意图、“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俄、英的对外扩张”对比表、“克里米亚战争的背景和影响”表。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工业革命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为两点:第一,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第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本课的思维基础起点。其次,教师再提出如下问题:“资本主义列强是用怎样的方式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呢?”“资本主义列强是怎样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呢?”“工业革命又对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从而点出本课内容的主题,并由此导入新课。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十五课血腥的资本积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采取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的方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三角贸易 1.时间:16~19世纪 2.殖民国家:①最先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②英国和法国(“后起之秀”) 3.背景:(1)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几乎是同时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殖民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 (2)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地位。 4.黑奴贸易盛行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掠夺、扩张;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客观条件) (3)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深层原因) (4)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有利可图(根本原因) 5. 贸易路线呈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黑人奴隶非洲 6.三角贸易(奴隶贸易)的本质:聚敛财富、积累资本,其手段残忍血腥——血腥的资本积累 7.影响:对欧洲:聚敛了巨额财富,加快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欧洲当地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繁荣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 对非洲:失去近亿精壮劳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种族歧视,阻滞其文明的发展(贫穷、落后) 二、日不落帝国——殖民掠夺 1.兴起: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 2.强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3.对印度的殖民活动:(1) 东印度公司(性质:殖民机构)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2)过程:沿海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征服印度。把印度变成殖民地[19世纪中]) (3)结果:英国侵占印度、缅甸大片领土,法国殖民势力仅在沿海保有几个据点。 (4)特点:建立殖民据点、发动侵略战争、扩大殖民地、抢劫财富(18世纪中期) (5)英国由此树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8世纪中期),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4.近代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是:掠夺殖民地财富 5.英国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后果: ①暴露了英国在印度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贪婪、残酷和血腥,反映了殖民统治的罪恶。(克莱武洗劫孟加拉) ②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英国夺取了广大的殖民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聚敛了巨额的财富 这样,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广大的殖民地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④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贫穷和灾难,但与此同时,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 三、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1.有两面性: 消极:(血腥)西方罪恶的奴隶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给当地带来了无穷的苦难,造成这些地区的贫穷落后。积极:(原始积累)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殖民者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大量财富流入欧洲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积累了大量资本、获得了巨大市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殖民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补1:最早的奴隶贩子--葡萄牙;最大的奴隶贩子--英国 补2:“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补3:东印度公司:17~19世纪中期英国对东方(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 补4:15~16世纪,最热衷于寻找海外财富的欧洲国家——西班牙&葡萄牙 第十六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反殖民反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辛亥革命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 史功绩则是为近代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本课的主线可以归纳为:准备——爆发——结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 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比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二是运用层次。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知识层次的东西已基本上能自己解决,像“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这个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而对于“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第二层次目标,则可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实现。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解说、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师在课堂上内,采用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就有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回答课堂提问,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本课“最佳学习小组”,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体荣誉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