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7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公开课教案_6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7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公开课教案_6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7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公开课教案_6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7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公开课教案_6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设计

单位:

姓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能够认识到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2.培养正确认识历史现象和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分析史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访问长辈,学习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的方法。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学习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急于求成。

2.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的原因以及出现的严重失误。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幻灯片1):(工具:屏幕键盘)

师: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年轻的党和新中国来说,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固然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但有时也会遇到困难,走上一些岔路。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中共八大,八大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依据八大精神,国家工作重点应该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但事实上接下来的历史并未按八大所探索的道路走下去。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伴随着音乐,今天我们把时间转向1958,通过学习来了解新中国在探索中前行期间所走的一些弯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展示幻灯片2)

新课讲授:

(展示幻灯片3):(工具:时钟秒表)

师:这篇课文已经让同学们提前做了预习,现在,老师再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结合“本课目标”再做一次快速复习。

(展示幻灯片4)

提问:召开于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总路线是什么(硬笔),反映党和人民什么样的愿望?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心情非常迫切,希望越快越好的建设国家。)

(展示幻灯片5):(翻翻卡)

议一议: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否适宜?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美、西欧、日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中国还处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水平落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出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与我国国情不符。)

(展示幻灯片6):(工具:聚光灯)

提问: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中心:大炼钢铁)

读39页第一第二段小字讨论:哪些做法你认为是错误的,会产生什么后果?(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展示幻灯片)

(展示幻灯片7):

当看到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只用十几年工业就超过欧洲大国后,我国一些领导人提出15年超过英国,20年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钢产量目标一提再提,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

(展示幻灯片8)

提问:你觉得这样的高炉能练出合格的钢吗?

(生:不能。钢铁必须用专业的燃烧炉,高温加热才能炼出来,像当时建的土高炉肯定不行。)

(展示幻灯片9)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当时农村在农田里建了很多土高炉,砍掉树木炼钢铁,各家为了能多炼钢铁,赶上英美国家的钢产量,还把自家的铲、锅、锄头、锨等凡是带铁的东西都拿出来炼钢,结果不但破坏了环境,还炼出来很多废钢,十几分浪费,也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这就是工业生产方面的高指标,瞎指挥。

师;请同学们把调查的有关“大跃进”表现的资料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师:以上同学们把大跃进的两个表现浮夸风和全民大炼钢铁介绍的很全面。

(展示幻灯片10):(硬笔)

师:当时土地亩产五六百斤,乡干部向上级报说亩产一千多斤,有的地方甚至说亩产一万多斤;(展示幻灯片11)有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把两三亩地的稻子插在一亩地里,瞒天过海,这样的稻子根本不能活。(展示幻灯片12)当时还流行一些有意思的歌谣:一个萝卜千斤重,一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现在听来,简直太可笑了。我们管这种风气叫做——浮夸风。

在进行大跃进运动的同时,我国的农村也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另一场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展示幻灯片13)

提问:认真观看视频、相关图片,并结合课文,思考这一运动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有什么经验教训?(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展示幻灯片14):(工具:聚光灯)

师: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共产风)人民公社就是大家一起干,吃饭不要钱。但是工钱太少,且干多干少得到的工钱一样,很多人就偷懒,再加上当时人们都在炼钢,,公社实行财产公有,很多农民省吃俭用攒的家当都被没收了,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粮食产量就不断减少,结果后来粮食不够,后来就有人饿死了。

(展示幻灯片15)

师:热热闹闹的公共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说明了什么?(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能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等)

(展示幻灯片16)

思考总结:综上所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哪些消极影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归纳)

(展示幻灯片17)

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产生的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严重的泛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的经济困难。

(展示幻灯片18)

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归纳)

师:由于我国在各方面很落后,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中国共产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人们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普遍比较低。这就是当时的国情和建设的起点。

教训: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符合国情,不能盲目求快。

(展示幻灯片19)

【归纳小结】

五八提出总路线,反映群众迫切愿;

认识不足急求成“两大失误”“四种风”,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蛮干风,虚报共产风。

公民经济受影响,八字方针是良药。

【课堂练习与反馈】

一、考一考(幻灯片20 )(展台展示第二三题)

【作业】背诵本节知识点,预习下节课内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文化大革命

(展示幻灯片21):(插入音乐)

【结束语】同学们,历史的车轮从未停留。《左传》中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达尔文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暂时的徘徊和困顿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祖国越来越好,真正实现繁荣富强!

【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为学生们多搜集一些史料,帮助学生体会、理解历史。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教案_北师大版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课程标准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了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查理·马特改革,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说出丕平献土的故事,简述罗马教皇国的形成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讲述琅城起义的经过,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比较西欧封建制度、城市与中国的异同,三大宗教的对比,学习用比较法来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与骑士制度、基督教有关的书籍(如《唐璜》《堂·吉诃德》《红与黑》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基督教教义的学习,认识宗教的本质,培养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通过对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西欧基督教文明具有不同于东方文明的鲜明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的基督教会。 难点西欧的基督教会、西欧城市的兴起。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6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由古典奴隶时代向中古封建时代转变,希腊罗马文化逐渐为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欧文化的核心、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古西欧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我们这节课从西欧的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和中世纪的城市三个方面介绍中古西欧基督教文明。 学情分析 新民中学八年级学生都来自城市,而且本校是南宁市第一批课改实验学校。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尤其是运用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校多媒体教学开展得很普遍,学校有专门的网页,另外每班都有各自的网页,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课前准备 教师:在学校的主页上将相关资源(素材和相关网站)进行链接,以供学生查阅。 链接的素材包括: 图表:《罗马帝国的分裂图》《凡尔登条约签订时西欧形势图》《查理帝国的分裂形势图》《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示意图》《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意大利政区图》。 文字资料:关于宫相,查理·马特人物介绍,查理·马特的改革,《唐璜》选段,《堂·吉诃德》选段,《圣经故事》选段,《红与黑》选段。 插图:宫相查理·马特像,《圣母像》,《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图》,名画《最后的晚餐》,《基督受难像》,中古欧洲的农庄,欧洲的封建城市一瞥。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爆发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4)鸦片输入的危害:A、白银大量外流,物价上涨,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D、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E、严重摧残国民的身体健康。 2、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6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著《海国图志》,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转变英国对华贸易逆差 2、时间,地点:1839年,广州虎门 3、影响: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振奋了民族精神。 4、评价林则徐。(答案: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看中了中国潜在而巨大的市场价值 2、时间:1842年 3、内容:①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关: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③割:割香港岛给英国 ④赔: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4、影响:①《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③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与《海国图志》 1、魏源是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代表; 2、著作:《海国图志》,主要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3、魏源的这种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时间:1856-1860年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 争的继续和扩大) 结果: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劫难①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②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2、俄国趁火打劫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 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占土地最多的 一个条约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领袖: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名天京);痛枪队,抗争: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 2、左宗棠收复新疆:歼灭阿古柏,收回伊犁,清政府1884年设立行省 巩固了西北边防,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全部)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发现地点是云南元谋。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发展较快,下肢发展较慢,脑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2课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 多年,位于黄河流域,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粟,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彩陶,能够饲养猪、狗等家畜。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黑陶。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尽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3、兵器、衣裳。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2)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3)炎帝、黄帝部族走向联合,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原始社会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禅让制度下产生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6、禹是传说时的治水英雄,被称为大禹。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把洪水引入大海。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 4、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5、2010年3月“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张老照片,纷纷推算 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54年 B、56年 C、61 D、89 6、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建交 8、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练习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一说:指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和纪年法。 想一想: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材料阅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英勇奋斗,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议一议:之所以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材料阅读: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政府的腐败、懦弱,留下了数不清的“国耻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戳穿了其纸老虎的原形,粉碎了“世界头号强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了中国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自我测评: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在朝鲜战场上,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支援了朝鲜人民的爱国斗争;同时,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巨大变化贡献。因此,我们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想一想:宪法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所以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上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年为末。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 —20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 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 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 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禅让”一-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一一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一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期中大事年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之一——大事年表 1949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民解放军海、空军建立 1950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土地改革完成 1953 ◎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 ◎在同印度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周恩来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一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6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召开 1958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1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 1966.5 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8 文革全面发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

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和邓小平 1966. 10 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 6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1970.4 “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l号”顺利送人太空轨道,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 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1.9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10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976.9 毛泽东逝世 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 恢复高考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 中美建交 1980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 ◎开放l4个沿海港口城市 ◎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1986 ◎实施“八六三”计划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2)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2)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4)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4) 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 (5)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6) 第7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6)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7)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8)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9) 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9) 第11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0) 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1) 第13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2) 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3) 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13) 第16课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14)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5) 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15) 第18课东亚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6)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17) 第20课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17)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1.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2.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发现时间:1965年 3.发现状况: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动物烧骨 4.特点:会使用石制工具和天然火 二、北京人 1.距今年代:约71万~2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中 3.发现时间:20世纪20年代后期 4.发现状况: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5.特点:会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3.发现状况:鱼骨和海蚶壳,骨针和石珠、石坠 4.特点:①体质、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迈入了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②除了采集和狩猎之外,还会捕捉水 生动物。③已经能够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懂得磨擦能使器物表面光滑。 课外扩展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2.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化石就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钥匙。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5.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的作用:①照明②御寒③熟食④驱兽⑤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 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聚落:①黄河流域----半坡聚落②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 使用磨制石器,以出现农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为特征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距今年代:约6000 多年 2.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3.生产特征: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③会建造房屋(半地穴式)④过着定居生活⑤ 使用彩陶器皿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距今年代:约7000多年 2.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特点:①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②会挖掘水井③会建造房屋(干栏式)④会烧制黑陶 4.地理位置: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 三、大坟口的原始居民(黄河流域下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下面为您推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5年); 2、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科技

1、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2、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教育 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普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其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解决港澳问题------一国两制(邓小平):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二、两岸交流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年新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邯郸钢铁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

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5.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到1954 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说明()A.新中国政治建设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C.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D.新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6.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

七年级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 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6.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 .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新旧制度的更替 D .百家争鸣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B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8.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在( ) A .秦朝 B .商朝 C .唐朝 D .西汉 9.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下下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A .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 D .秦汉时期 10.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A .刀型币 B .五铢钱 C .铜钱 D .圆形方孔钱 11.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A .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 .窦宪率军出击匈奴 D .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1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载”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秦始皇哪方面的功绩( ) A . 统一文字 B .统一六国 C .修筑万里长城 D .设置郡县 1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B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 .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统治之下 D .密切了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 1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 .蔡伦 B .张仲景 C .华佗 D .祖冲之 15.下列有关《史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作者司马迁 B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记述了从秦朝到汉武帝的历史 D 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 16.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B .南方战乱较少 C .南方自然条件好 D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17. 电视剧《三国演义》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18.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 A .齐桓公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孝文帝 19.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 .氐 2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张旭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中国古代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2分)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材料二 见右图 (2)给右图确定适当的名称并说明其影响。(4分) 材料三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缛,……不待贾(买卖)而足 …无积聚而多贫。是 故江淮以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南朝《宋书》 (3)比较材料三两段史料,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4分) (4)从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得出什么启示?(3分) 22.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争和冲突,但统一和友好交往始终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西交往的重要商路 学校: 浞水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姓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李桥中学曹卫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主体教学研究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经过上一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技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他们的偏科思想比较严重,对历史科的学习不重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三、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0周,第十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周进行期末考试。 四、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做好高效课堂提升的学习。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虎门海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经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1)割地:香港岛(2)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赔款:2100万银元(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客观: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主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 1、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 3、主凶:英法 4、帮凶:美俄 二、列强的罪行 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沙俄: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洋枪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 2、左宗棠收复新疆 过程:军事斗争----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政治谈判:收复伊犁 结果: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长期以来推行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时间:1894年 3、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战后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民族英雄: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3、内容: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赔款----白银2亿两通商----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1、清政府极端腐败,妥协退让。 2、中国经济落后 3、清军军备不足,装备落后,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4、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足。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得到教训或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3、培养人才等; 4、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国防事业。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笔记北师大版)

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公元前,公元后。1世纪=100 年。1年代=10年。前20年为初,后10 年为末。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云南元谋,长江流域。日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 万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已经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氏族生活。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 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 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4000 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占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尧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 年,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11 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 年(公元前8 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等级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宗法制:)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内容:授民授疆土。分封对象及受封者的义务:略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礼仪教化,暴力镇压。 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昨天、今天、明天 提问:每次做完阶段性的测评之后,我们要对成绩及卷面进行怎样的分析? 同学回答:与前阶段进行比较、总结经验,制定计划。从面引出这个工作的名称:昨天,今天,明天。 哎,第20课就要用“昨天、今天、明天”的方法来学习它的内容。怎么学呢----可不是让我们学生分析试卷,而是让我们学生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视角回顾一下它的历史(昨天),分析一下1945年时局(今天),展望一下未来(明天)。 2.学习新课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第一步:回忆我党的“昨天” 出示三幅图:中国共产党党旗--- 遵义会议会址 百团大战相关图片。 引出相应的三个结果:中共一大的召开------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核心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 说明----毛泽东思想正确性 以上三个结果分析得出值得我党保留的经验 昨天 ----解决的办法: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D:日本侵略者沿未打败------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北师大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 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 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 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 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 1、提问: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完成 工业革命). 鸦片输入的危害: 伤害身体、白银大量外流、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虎门销烟。(民族英雄) 禁烟措施:缉拿烟贩、交出鸦片、保证以后不再走私鸦片、允许和外商有正当贸易。 虎门销烟的意义: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 护了民族尊严 2.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3)结果: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战败原因:清朝的腐朽落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 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丧失)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 )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关税主权丧失)(最能体现其根 本目的)《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 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3)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4)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武器先进; 清政府腐败落后,武器落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魏源《海国图志》 (1)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2)“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向外国学习。制夷: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义: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对洋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劫难 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时间:1856——1860年 3、结果: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二、抗争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村洪秀全。1853年占领南京(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在进攻上海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