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琳--牧区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白琳--牧区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牧区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初探

(论文)

作者姓名:白琳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单位: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学校

手机:150********

地址: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学校

邮编:734400

牧区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初探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创新为发展。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但是,在大部分牧区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么没有实验,要么就是教师让自己的演示实验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关键词】牧区科学课探究活动创新能力

【正文】我国的科学教育,目前主要还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没有从本质上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农村小学长期以来都认为科学课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重要,教师们对这门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活动经费不到位,专业师资缺乏,教学设备欠缺,以至只传授知识的现象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尤为突出,学生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具体操作时却束手无策,这就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是个空白,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唤醒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创新思维呢?为此,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要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因为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学习观。改变过去单纯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学生“科学是有趣的”,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演示实验活动中。为此,我准备了神秘的摆、美丽的卵石、通电线圈吸大头针、显微镜等实验。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试验中。从心理学角度看,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面对实物,亲手操作和尝试,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因而,我在每学期第一节科学课上就把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和教学重点,勉励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孜孜不倦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探索创新的欲望。

三是规范实验活动。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就必须把课堂上的学习自由“还”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发现问题、发展能力的机会,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给学生学习自由、学习空间的同时,给学生以恰当的“规范”。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提供学生自主探索与选择的空间求得一种完美的平衡。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使学生知道学习、探究这些科学现

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每当学生弄懂一个演示现象,就会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得到了。

二、营造宽松的实验环境,让学生自己做想做的实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新能力也更能得到更好培养。这就是说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实验环境。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去“发现”概念和规律,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反之,教师过多干预的实验环境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试想,一个在课堂上缩手缩脚、不敢动手的学生,怎么会有创新思维的萌发,哪里又会有创造精神呢?

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我先让各组学生自己先准备器材、准备问题、准备实验方案,教师“填空”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搜集器材(导线、小灯炮、开关、电池),在上课时展示。原先我以为由于环境因素,学生准备的器材肯定不充分。上课时我才发现有的小组器材不仅齐全,而且种类多,如:导线、开关有几种不同型号,甚至有的开关、灯座是自制的,电池也有大有小。我表扬了器材准备齐全的小组,再让没准备齐全的小组补齐器材。各组依据学生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方法和结论以

备交流。这样的要求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这个永恒话题崭新的内涵。科学教学仅仅“传授知识”显然是大大落伍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论在城市还是牧区,只要做到了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重组教学内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封闭性,树立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程序方法行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新的创意和新的提高。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生活中、在将来都学会自主探索、创造,利用已有的智慧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

参考资料:《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第10期

《科学课课程标准》

《创新能力教育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