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陈秀山1,张若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本文在一般生产函数中引入异质型人力资本,进一步分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对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传统的同质型模型低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异质型人力资本框架下,估算出人力(教育)资本非均衡性对中国区域差距的贡献度,并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组,讨论各级人力资本的贡献;最后通过分析各级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边际产出,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资源配置的最有效路径。

关键词:异质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区域差距;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长久以来,人力资本在解释收入差异问题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斯和马歇尔的[1]研究,但直到20世纪中期,舒尔茨[2]、明塞尔以及贝克尔等人才构建起人力资本理论的完整框架。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受微观经济学的重视,即认为个人的教育水平及工作经验对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随后它也被用于宏观经济研究当中,如丹尼森和约根森等人[3]在进行经济增长核算时,考察了劳动力质量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程度,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有力支持和补充。此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鼓舞下,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高潮。其中,卢卡斯[4]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是他的内生增长模型激发了人们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热情。近10年涌现出的大量跨国或跨区域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它们不仅检验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同时也试图解释各国经济增长差异的源泉,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力资本。根据大量“巴罗”式的增长回归分析提供的证据[5],入学率增加1个百分点,将导致人均GDP每年增长1到3个百分点;而国民教育年限增加1年,也将导致经济增长提速1个百分点。

然而,无论是内生增长理论,还是宏观回归分析,包括国内现有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注意力多集中在人力资本的总量水平上,而较少考虑各层次、各级各类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事实上,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不等于对教育以及其它形式的学习进行无差别的投资。在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时,更需要了解哪种投资形式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政府而言,税收中多少资源应当用于教育(理想的教育补贴水平),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教育支出,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其决策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分级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差异性,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一般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并且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估算,比较两种模型中人力(教育)资本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中的影响大小,进而将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分析各级人力资本在各组地区内部的作用差异,最后在讨论各级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边际生产率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路径。

2.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理论框架

2.1 基本理论

人力资本在各种经济增长理论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最早的索罗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没有讨论人力资本

的作用。但随后的内生增长模型,则将人力资本置于核心地位。总体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以卢卡斯模型为代表,主要是拓展了资本的概念,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在此类模型中,长期经济增长得益于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第二类则罗默模型为代表,将增长归功于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即通过刺激创新或提高引进和模仿新技术的能力[6]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

跨国实证分析对人力资本以何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也有较大争论,但近来的研究倾向于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事实上,内生增长理论有助于理解为何发达经济体——以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在物质和人力资本累积汇报递减的作用下,长期保持持续的增长。相反,拓展后的新古典框架则有助于认识跨国增长率的相对差异,例如,有助于测算韩国为何在过去30年中比美国或者扎伊尔增长更快。因此,新旧两种理论互补多过对抗[7]。

本文主要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可以认为技术水平是外生给定的,即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投入的积累的来影响经济增长。

2.2 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在卢卡斯的模型中,假定总生产函数为:

1-a y Ak (uh)(h )ααγ=

其中,y 代表产出,k 代表物质资本,u 代表用于生产的时间,h 代表代理人的人力资本,a h 表示经济体平均人力资本水平。等式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求导,可以建立起产出增长模型,它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如果0γ>,说明人力资本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进一步假定人力资本增长速度:

dlog(h)/dt=(1-u)δ

其中,1-u 表示用于生产人力资本的时间,δ表示人力资本可能实现的最大增长率。达到稳态水平时,产出将和人力资本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并且取决于δ,以及u 达到均衡值的决定因素。由于人力资本在此模型中规模报酬不变,因此经济可以实现持续的增长。

2.3 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一般生产函数[8]:

Q t = F (K t ,H 0t ,E 1t ,E 2t …E it …E nt ,t ) (1)

其中,t K 表示资本,t 表示时段。0t H 即卢卡斯所说的简单劳动,用全部工人劳动时间表示;it E 表示具备i 级(类)教育程度(或者受过i 年教育)的劳动者所“蕴含”的人力/教育资本量:

n n n t it it i 0t i it 0t 0t t i 1i 1i 1E E H l H l (H /H )H l =======∑∑∑

其中,it H (i=1,2,……,n )表示具备i 级学历教育程度的劳动数量,i l 表示达到这一级/类教育程度劳动力的人均人力资本量,为求简便这里假定它是不变的,但t l 表示全部工人的平均人力资本量是随时间变化的。

对等式(1)求微分并且除以Q t ,得到产出增长率的分解式:

0n n H t i i t it t ut it i=1i=1t i i F H E E A K H A K H Q/Q=+a +()f ()+a +b f ()A K Q H E A K H E +=+∑∑ (2) 显然,第一项A A 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第二项t a (K/K) 表示累积资本贡献率,第三项ut b (H/H) 是“无技术”劳动的贡献率,而最后一项n it i i

i=1f (E /E )∑ 则表示各类教育资本对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其中,系数t a 表示资本产出弹性,b ut 表示“简单劳动”的产出弹性,而it f 则表示第i 类教育资本的产

出弹性。

t Kt t t a F K /Q =;0t H0t 0t t b F H /Q =;it Eit it t f F E /Q =

其中,Kt F Q /K =??代表资本的边际产出率,H0t 0F Q /H =??代表简单劳动的边际产出率,而Eit i F Q /E =??代表第i 类教育资本的边际产出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it 0t it H H H Eit i i i (F F )F Q F E l l d ??=

==? (3) 虽然it H F d 应该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增大,但是Eit F 却不然。因为Eit F 度量的是达到某级教育程度所需投入资金的边际产出率,而不是达到此教育程度的工人劳动时间的边际产出率。在资本产出效率(社会收益率)上,用于提高识字率的资金投入有可能会高于用来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资金投入。对(2)式作进一步变换1,既可分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n n Eit i i i ut it ut t t t i=1i 1i i Et F H E E H H l b f b f f f ()()H E H H l F E =+=+++?∑∑ (4) 其中,n Eit it Et t t i=1t t F E F E f Q Q ==∑代表全部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显然,(11)式中第一项表示“无技术”劳动的贡献率,而第二项则可变换为:

it 0t n n H H it Eit it i i i t i=1i=1

i t i t i (F F )H F E H H H f ()()[]()H Q H Q H ?==∑∑ (5) 它表示用于维持新增劳动力达到现有教育水平的那部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显然,(4)式第三项i t i l f l 表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结构变化的贡献率;更确切地说,它是人均教育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均教育资本增加越多,意味着劳动力教育结构提高越大,也就意味着更快速

的经济增长。将其进一步转化为

n i i t t i 1l H l f f ()()l l

H ==?∑ (6)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如果人均教育资本高于平均值i (l /l)1>的劳动份额的增大,即i (H /H)0?>,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结构将得到改善。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式中的最后一项 n Eit i t i 1Et F E f ()()F E =?∑,显示了人力资本作为资本投入,其结构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增加初级教育投入和高级教育投入都可以提高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情况下,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配置资源。显然,如果相对产出率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资本Eit Et (F /F )1>的规模增大,即i (E /E)0?>,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不然。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资本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效应2,基本识字率的增加(文盲相应减少)可能比高校毕业生增加(中等程度教育人口相应减少)更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结构。

此外注意到,当人力资本是同质时,即n i it t t t i=1i E E H l f f f f E E H l ==+∑ ,则可以对曼昆[9]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t ut a b f t t Q A K H E =求导并除以Q t ,可以得出 t ut t t t t t A K H H l A K H l Q/Q=+a +b f f +a +f A K H H l A K

H l γ++=+ (6) 其中t ut t t t a +b f a +1γ+==,显然这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动t l f l ,正是卢卡斯所说的人力资本的外溢性效应。

3. 实证分析

3.1 方法与数据

3.1.1 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 )

考虑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的统计数据较少,同时也为了分析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的差异,本文采用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结合的面板数据模型,它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而如果只是简单使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分析就可能获得有偏结果,单纯的时间序列还经常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本文分析基于1990至2003年29个省市-时间的数据组合3,建立截面时间序列模型:

it i it i it X Y μβα++=

其中()kit it it X X X "",1=,()ki i i βββ"",1= ,k 为解释变量的个数,it μ为误差项。由于面板数据中时间序列数据很少,横截面数据较多,可以认为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且通常假定斜率系数为常数,即个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截距项上。

面板数据分析有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是固定影响模型和随机影响模型,在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时,先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以决定使用那种形式的面板数据模型。具体的检验方法是利用Hausman 检验,判断是选取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选取随机影响模型。本文采用的是固定影响模型。另外,考虑到区域之间的差异可能带来异方差使得参数估计无效,本文选择了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进行估算,以避免异方差的问题。

3.1.2 资本的度量:

人力资本的度量中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本的概念范围,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OECD 将其界定为“个体中包含的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竞争力以及其它特征”[10],应当包括所有用于提高技能的投资,如学历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在职培训和“干中学”等。然而,由于数据难以获取,目前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正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人力资本的折旧问题,事实上,由于所学的知识及某些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或者荒废,人力资本也会像物质资本一样发生折旧,但目前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相当缺乏。同样,本文的研究范围也受到这两大问题的限制,因而采用了目前使用较为普遍、也得到众多跨国研究结果验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指标,即用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代表相应级别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it it i t i i E H l H l w ==

其中,E it 表示达到i 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所“蕴含”的人力/教育资本量,H it 代表从业人员中具备i 级教育程度的人数,l i 代表达到i 级教育程度所需全部年限4。

物质资本投入是模型中涉及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最有影响的资本度量方法是戈德斯密斯1951年提出的永续盘存法和乔根森的资本租赁价格度量方法[11]。由于我国有关固定资产存量和使用的统计相对缺乏,本文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以及《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估计各省市的资本投入。具体测算模型为:

t t t t 1t 1t K =KC KV KC (1)f KVt ω??+=?++

其中,K 表示物质资本,KC 表示固定资产存量5,KV 表示流动资本,ω表示折旧率6,t f 表示固定资本形成额。由于统计中,用存货增加表示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内存货十五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流动资金平均年末余额,据此定义,KV 用存货增加表示。

3.2 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估算及检验

3.2.1 包含同质型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估算

在曼昆模型以及(6)式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同质型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其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形式为:

29i i i=1y k l ln ln A a ln fln()+region y k l

θξ=+++∑ 其中,y 为从业人员人均GDP ,k 为从业人员人均资本投入,l 为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即人力资本结构水平;i region (i=1,…,29)为哑变量,反映区域之间的特征差异。利用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全部截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果:

29i i i=1y k l ln 0.29996ln 0.032248ln()+region y k l

θξ=++∑ (12.51485, 0.0000) (3.017772, 0.0027)

上述方程中,所有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入方程。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拟合效果较好,并通过自相关检验。

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812267 Mean dependent var 0.123459 Adjusted R-squared

0.795990 S.D. dependent var 0.063166 S.E. of regression

0.028530 Sum squared resid 0.281640 F-statistic 1497.045 Durbin-Watson stat 1.36386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估算结果意味着,如果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1年,将带动经济增长提高3.2个百分点,与巴罗的跨国回归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

3.2.2 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估算

在2.3中讨论的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建立起面板数据模型:

29high mid col mid high col i i i=1mid high col l l l y k ln ln A a ln f ln f ln f ln +region y k l l l θξ=+++++∑ 其中,y 为从业人员人均GDP ,k 为从业人员人均资本投入;mid l 为初级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high

l 为中级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col l 为高级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i region (i=1,…,29)为哑变量,反映区域之间的特征差异。同样,借助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算,得到如下结果:

29high mid col i i i=1mid high col l l l y k ln

0.295561ln 0.037404ln()0.009872ln()0.005048ln()+region y k l l l θξ=++++∑ (12.37407, 0.0000) (3.166651, 0.0017) (1.277681, 0.2021) (1.726006, 0.0851)

上述方程中,除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以外其它所有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入方程。并且由以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结果显著,并较好地通过自相关检验。

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812983 Mean dependent var 0.123203 Adjusted R-squared

0.795586 S.D. dependent var 0.062549 S.E. of regression 0.028280 Sum squared resid

0.275108

F-statistic 498.4680 Durbin-Watson stat

1.38781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显然,在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其总产出弹性大于同质型模型,也就是说,传统模型中将各级人力资本简单加总,可能低估了人力资本的影响。

3.3 人力资本非均衡性在区域经济差距中的贡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的收入水平。图1显示,从1990年以来,我国各地区人均GDP 的相对极差不断扩大,1990年人均GDP 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省份的7.3倍, 1995年变为10.22倍, 1999年又进一步扩大到12.45倍,到2004年更是达到了13.12倍。(2003年12.97。)

从反映各省市自治区之间人均GDP 水平离散程度的标准差来看,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各省市自治区之间人均GDP 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1125.08、3560.15、6416.57、10477.25,2004年的标准差比1990年高出8.3倍,这表明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在过去的15年里不断地扩大。

采用变异系数这一指标来考察1990

V = 其中,V 是变异系数,N i X 表示样本的算术平均值;P i 表示第 i 个地区的人口;P 表示全国总人口。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各地区人均GDP 的变异系数。所以X i 表示第 i 个地区的人均GDP ;X 表示当年各地区人均GDP 的算术平均值,N 取29。

下面的图2反映了1990—2003年全国29个省区的人均GDP 的变异系数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1990年以来,变异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由1990年的0.596扩大到2003年的0.71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990199519992004

图1 各地区人均GDP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数据来源:根据1990年-2003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应该承认,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由各地区的资本劳力等要素投入、开放和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禀赋、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另外,不同时期影响地区差距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需要具体分析。而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采用Klenow 和Rodriguez-clare 提出的“协方差测算法”[12],将人均GDP 差异分解为人力资本存量,人均物质资本以及全要素生生产率差异的相对贡献。根据(6)式可得(7):

i f a i var(ln(y))cov(ln(y),ln(y))cov(ln(y),ln(k))cov(ln(y),ln(l ))cov(ln(y),ln(A))==++∑

进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各个投入要素的相对贡献:

i f a i cov(ln(y),ln(l ))cov(ln(y),ln(k))cov(ln(y),ln(A))1var(ln(y))var(ln(y))var(ln(y))

++=∑ (8) 利用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计算1990年至2003年各级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如下表:

表1. 1990至2003各个时期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度(%) 年份 初级人力资本中级人力资本高级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

结构效应

1990-1992 0.5005 0.5223 0.56985

1.59264 1993-1995 0.26755 0.44367 0.52918 1.2404

1996-1998 0.29602 0.39353 0.37231 1.06185

1999-2001 0.27588 0.39806 0.29745 0.9714

0.500

0.550

0.600

0.650

0.700

0.750

1990199219941996

199820002002

年份图2 1990-2003全国人均GDP 变异系数(29个省区)

2002-2003 0.14117 0.44591 0.27256 0.85964

可以看到,造成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人均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差异对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影响并不大。并且,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以及各个地区对教育和人才的日益重视,人力资本非均衡性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逐渐减弱。分时间段来看,各级人力资本影响的变动并不相同,尤其是初级人力资本的解释力减弱速度很快,而中级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布始终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人均GDP水平高低,本文采用聚类法将所有地区分为3组7,并对各组地区予以计量分析,揭示各级人力资本对组内经济差异的不同解释力度。

表2. 按1990-2003年人均GDP水平的分类

组别地区

1 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2 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湖北、海南、新疆

3 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表3. 1990-2003年期间各级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贡献度(%):

组1 人均初级

人力资本

人均中级

人力资本

人均高级

人力资本

组2

人均初级

人力资本

人均中级

人力资本

人均高级

人力资本

组3

人均初级

人力资本

人均中级

人力资本

人均高级

人力资本

90-92 0.58468 0.85761 0.96194 90-92 0.8215

0.443720.6242190-920.87546 0.42318 0.34784

93-95 0.12861 0.97147 1.11038 93-95 0.11773 0.386440.4817793-95 1.07031 0.24178 0.39882

96-98 -0.3009 0.9403 0.89649 96-98 0.57936 0.335810.362496-980.90659 -9.84E-03 -0.1335

99-01 -0.5515 0.84517 0.71302 99-01 0.79881 0.149930.1643499-01 1.04433 0.13657 0.02946

02-03 -0.8689 0.82611 0.79451 02-03 0.7744

0.14252-0.072302-030.88269 0.30845 -2.64E-03

计算结果显示,虽然总体上各级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布对各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解释力渐弱,但各级人力资本对不同组别的作用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初级人力资本在低水平组(组3)的贡献远高于其它两

个组,特别是96年以来,初级人力资本在高水平组(组1)的贡献度一直为负数,可见,在发达地区内

部,初级人力资本已经不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对于低水平组,初级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

布仍是组内差距重要的解释因素;高、中级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不明显。由此可见,中、高级人力资本对于

发达地区有更大的影响力;但在落后地区,初级人力资本的贡献更为显著。

3.4 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收益率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2.3中提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产出效率以及资本配置效率问题,这里首先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假定从i-1级教育程度提高到i 级的人均投入成本为

1i i i g l l ?=?

根据前面的假定,对于任意级别的人力资本,有(/)0i i l l ?=,因此0i i g

g = ,且达到某一级教育水平所需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表示为: n

it i it i vt v i G g R g H ===∑

其中,it R 表示具备i 级或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数量,无论他们之后是否继续深造。经推导可以得出与(2)式相似的结果: n n Git it i i t ut t ut it i=1i=1t i i F G G G A K H A K H Q/Q=+a +b ()()=+a +b q ()A K H Q G A

K H G ++∑∑ 采用和前面一样的方法可以将最后一项n i it i=1i G q ()G ∑ 分解为三部分,分别表示维持劳动力现有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人力资本结构变化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it t n G i t ut t t t i=1G F G A K H H l Q/Q=+a +b q q q ()A K H H l F G +++?∑ 同样,上式中最后一项it t n G i t i=1G F G q (F G ?∑,显示了人力资本投入结构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增加初级教育投入和高级教育投入都可以提高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情况下,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配置资源以促

进经济增长。显然,如果相对产出率高于平均水平的资本投入Git Gt (F /F )1>的规模增大,

即i (G /G)0?>,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不然。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资本存在边际收益递减效应8,基本识字率的增加(文盲相应减少)可能比高校毕业生增加(中等程度教育人口相应减少)更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结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it n

n n n G it Hit i it i Hit it Eit it t t i 1i 1i 1i 1t t t t F G (mdF /g )(R g )dF H F E q f Q Q Q Q =========∑

∑∑∑ 因此可以利用前面回归分析的结果,推算各级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边际产出率

it G Gt F F ,得到结果如下:

表4. 1990-2003年期间各级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产出率 地区 初中教育投资 高中教育投资 大专及以上教育投资地区 初中教育投资 高中教育投资 大专及以上教育投资

北京 1.2274796 0.640472 0.5994204河南 0.8462423 1.1008567 2.348731

天津 1.0566256 0.6958726 0.9020664湖北 0.92669 0.8536597 1.4523467

河北 0.8374145 0.9757034 1.8811608湖南 0.84771730.9065014 1.8701645

山西 0.8494312 0.9423642 1.4790668广东 0.86253080.9144742 1.4922014

内蒙古 0.9279168 0.8053537 1.3645497广西 0.8053442 1.0382625 2.4546899

辽宁 0.9032603 0.934122 1.2098828海南 0.9258522

0.8322156 1.5925172

吉林 0.9839371 0.7531433

1.2970914四川 0.7678531 1.0403655 1.7809777

黑龙江 0.9444688 0.8481617 1.3500635贵州 0.83668240.9588898 1.4001262

0.7676197云南 0.8782799 1.0755169 1.9072419

上海 1.1280436 0.6468857

1.5849731陕西 0.94565810.8339965 1.4911864

江苏 0.8764983 0.8850209

1.5828545甘肃 0.97748270.8062276 1.6556514

浙江 0.8025434 0.9393599

1.7992991青海 1.04425350.7867184 1.1996612

安徽 0.8171497 1.1295655

1.4052243宁夏 0.96270220.817444 1.1136537

福建 0.8447277 0.8149016

1.6469604新疆 1.00177120.735172 0.8407219

江西 0.8350917 0.8876595

1.7598956

山东 0.8159281 0.9858238

可见,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大专以上教育投资仍有较高的相对边际收益率,这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投入不断高涨的原因。但在北京、天津、上海、青海和新疆,初中教育的相对边际回报大于1,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将人力资本投资投入到初中教育中将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主要是由于1990年以来,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7.3%提高到78.8%,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促使高中毕业生升学上升更快,高校聚集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甚至出现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另一方面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提高却不是很快,在15年内仅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

4. 小结

本文在一般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包含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估算,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特征以及人力资本的相对边际收益率进行分析。分析表明:

异质型人力资本增长模型的估算结果高于同质型人力资本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传统增长模型中将人力资本视为同质的假定可能低估了它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较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来源于人均物质资本投入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对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由于存在大范围的人力资本流动,以及各地区对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人力资本的不均衡性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也说明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还需大力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

分组讨论结果表明,中、高级人力资本对人均GDP中、高水平组内差异影响较大,而初级人力资本则对低水平组的影响更为明显,这比较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结合对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边际回报的分析,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地区选择的教育资本投资途径也应当不同,增加对相对边际收益率大于1的学历教育投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更有效地改善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罗伯特?J?巴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5]罗伯特 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陆根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版。

[8]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11]Bils, Klenow: “Does Schooling Cause Growth?” [J], NBER Working Paper, 2000.05

[12]Florian Schütt,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for Economic Growth” [J], Globalisierung der

Weltwirtschaft, 27, 2003.08.

[13]Laroche, Merette: “Measuring Human Capital in Canada”, 2000.05

[14]Klenow, Rodriguez-Clare, “The Neoclassical Revival in Growth Economics: Has it Gone Too Far?”[J],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7.

[15]Lucas R. E. “Making a Miracle” [J], Econometrica 61(2):251-272, 1993.

[16]Ludger Wopmann, “Specifying Human Capital: A Review, Some Extensions, and Development Effects” [J], Kiel

Working Paper No.1007, 2000.10.

[17]Krueger, Lindahl, “Education for Growth: Why and for Whom?” [J], NBER Working Paper 7591, 1998.03.

[18]Mankiw, Romer, Davi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9]Milenko Popovic, “Capital Augmenting and Labor Augmenting Approach in Measuring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C], Institute of Economic Sciences, 2005.02.

[20]Miller, Upadhya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uman Capital and Outward Orientation: Differences b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ic Regions” [J], Working Pape r 2002-33, 202.07.

[21]Norman, Gemmell: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Human Capital Stocks and Accumul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Some

New Evidence” [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22]Sianesi, B., VanReenen, J. (2000),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 Macro-Economic Literature”

[C]. Centre for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00.

The Contribution of Heterogeneous Human Capital to Regional Vari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eor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Regions across China

Chen Xiu-shan ,Zhang Ruo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430072, China)

Abstract: Output per worker varies enormously across regions of China. Human capital is almost always identified as a crucial ingredient for growing economies, but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regional growth have done little to clarify the composition of relevant human capital or any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estable growth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human capital, and further decomposes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panel-data regression, it find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is underestimated in the traditional hom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it estim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ces in human capital stocks to regional variation in output per worker across China, as well as that across each of several income groups. Finally, by investigating average relative productivity of investment in different stage of education, it proposes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better human capital structure.

Key words: heterogeneous human capital,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variation, panel-data model

收稿日期:2005-11-01;

作者介绍: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张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1it it it t t t

n n n n E it E it E i i i it i i t t

t t t t i 1i 1i 1i 1E t i E t i E F E F E F E (E /E)E E f (E /E )f (E /E)f ()f (E /E)f []f (E /E)f ()()F E E E F E (E /E)F E ====?=+?≈+=+?∑∑∑∑ 2 Krueger 和Lindahl 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偏向于平方关系,即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U 型,这与传统宏观回归分析假设教育对增长的效应呈线性相悖。

3 重庆和西藏除外。

4 我国自1996年起才开始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进行系统的统计,见《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年以前数据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人口统计年鉴:1990-2003》推算。

5 1990年基期固定资本存量的确定借鉴王金营的方法,假定各地区初始资本能存量在1952年全部形成,而且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相当于当年GDP 的3倍。

6 相关文献中固定资产折旧率通常被设定为5%-10%,考虑到本文中采用的固定资本形成额高于实际新增固定资产,而且90年以来情况变化不大,故统一使用6%作为折旧是比较合理的。

7 由于我国地区间人均GDP 差异较大,若直接取聚类结果,第一类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数量过少,同时考虑到处于第二类的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区与第一类地区的联系和相似性,因此,本文先将所有地区聚为3类,合并前两类,再将数量庞大的第三类地区聚为两类。

8 Krueger 和Lindahl 的研究认为数据分析的结果似乎更偏向于平方关系,即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U 型,这与传统宏观回归分析假设教育对增长的效应呈线性相悖。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简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简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 在经济学家眼中,有两类资本:一是物质资本( Physical Capital );二是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所谓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包括学习、上学及在职培训等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则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结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价的,需要耗费一定的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都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他所论述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大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表现为人的健康、体力、知识、技能、经验和其他精神等,一句话,表现为人的素质;二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是稀缺的;三是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于教育、健康等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支出是生产性的;四是人力资本像一切资本一样应当获得回报,人的时间的经济价值提高是一种趋势;五是人力资本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那些方法进行 1)通过正规教育。这种投资形式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劳动者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劳动者的学历构成,清楚的判断和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和劳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 2)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这类投资方式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构成中的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存量。其表现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专业技术等级。 3)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论人力资本投资

论人力资本投资 兴起于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所谓人力资本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增加或提高人的智能和体能,这种劳动能力的提高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迄今为止,企业治理主要是通过职能分工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来确定、规范和调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但这种机制已不太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的两大资本取代原来所有者与经营者两大主体后成为企业理论研究和企业治理发展的新视角和关键:一种是出资人资本即货币资本,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另一种是人力资本。在经济一体化和经营游动状态下,人力资本的主动性与货币资本相比,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和独特创意上,而这些主要靠企业中的人力资本来创造。 人力资本的观念最早萌芽于16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兼?配第之语,他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的过程中,曾把人的“技艺”列为除了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其后,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学说史上比较一致地认为,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和图能、马歇尔被人力资本大师舒尔茨看作是“那些把人视为资本的少数人中的三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从50年代开始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于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消耗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还在于:他不但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论人力资本投资.doc

论人力资本投资 摘要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产生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客观必然。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个人。 1. 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 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 1.1.1 人的有用才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地把工人技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源泉。他说:“在社会的固定资产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的有用才能。” 1.1.2 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识到,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1.1.3 资本也包括无形资本。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入的本质》及《利率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资本概念。他说:“任何可以带来收益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称之为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就是资本。” 1.1.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兹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其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投资》,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其主要贡献在于,传统的经济学普遍强调的是物力资本的作用,认为机器、设备、厂房、资金等物力资本的存量规模尤其是积累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 1 要因素。舒尔兹则把这种认识颠倒过来了。 1.1.5 加里·贝克尔将人力资本投资应用于微观家庭行为分析。如教育培训、婚姻、生育、歧视、犯罪等。 1.2 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 任何就其本身来说是用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益能力的初始性投资。 1.2.1教育、训练、改善健康状况等投资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即知识和技能水平。 1.2.2重新寻找工作、流动则是以改善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个人所拥有的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为目的。 2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2.1 特点 2.1.1 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较多。 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或客体不是非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智力、体力、精力和生命的人。所以,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要受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先天的智商、偏好、行为与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评估中需要考察的因素就显得更为复杂。 2.1.2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多元性。 人力资本投资取向受诸如社会经济体制、个人及家庭收入、企业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人力资本的基础途径??教育的投资者主要是政府;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开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读书笔记:《论人力资本投资》

读书笔记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读《论人力资本》有感 作者:周舟 学院:商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年级: 2007级 学号: 2007201522 指导老师: 成绩: 日期:

一、书籍与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是美国当代经济学家。他1902年出生于美国南达科塔州阿灵顿。1930年,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然后应邀赴衣阿华州立学院任教,从1934年起任该院经济、社会学系主任。1943年后,舒尔茨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任该大学经济系主任职务。1960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9年,他与威廉.阿瑟.刘易斯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1960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的编排是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思想出发,尽可能全面地收入他有关提高人口素质,以及教育、健康、人的时间价值、人口迁移等具体问题的内容形成的。 二、思考与理解 依据书中内容与我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我并没有通篇阅读,而是选取了对我的学习产生帮助的部分章节进行阅读,这些章节是:人力资本投资、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和人的时间价值经济学。 在舒尔茨之前,人力资本的思想依然存在。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他在著名的《理想国》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亚里士多德也认识到教育的经济作用以及一个国家维持教育以确保公共福利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眼中教育仍是消费品,其经济作用也是间接的。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克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质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人是构成财富的第一因素,“构成国家财富的是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和论证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他认为由于人的素质不同,所以才使劳动能力有所不同。当然,配第的劳动价值论还处于萌芽形态,有许多地方还要商榷。 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一代经济学宗师亚当斯密在肯定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各种资源中的特殊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劳动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必然要制约人的劳动能力与水平,而劳动技巧的熟练水平要经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教育培训则是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学费的。这可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萌芽思想。斯密认为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社会财富或者国民财富的增长上,财富增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分工越细人们劳动效率越高。二是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坚持了商品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他还把人的劳动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直接劳动是指投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价值;间接劳动则指间接投在所需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它不创造价值,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李嘉图曾明确指出机器和自然物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的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穆勒也继承了斯密的一些思想,穆勒认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他强调取得能力应当与机器、工具一样被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穆勒富有创造性的论点是: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某些观点尽管曾经受到马克思的严厉批评,但他也是提出人力资本思想萌芽的经济学家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