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宁五中五年发展规划【精选】

常宁五中五年发展规划【精选】

常宁五中五年发展规划

(2010年—2014年)

2010年——2014年,将是我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继往开来,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在这五年里,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将给学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认清形势、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是我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之举。

总结学校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认识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突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从学校现代化教育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未来五年,我校将以“把常宁五中办成创名校、育名师、学生优、质量高、特色明、环境美、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环境,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加强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管理能力,为造福一方百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育部已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向全国征求意见。为使学校在近五年期间更加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我校特制定五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学校概况

常宁五中始创办于二十世纪初,其前身原名振南学堂,解放初期更名为板桥完小,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更名为常宁五中,是原常宁县六大高中学校之一,属县级直管学校。2001年为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全市进行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将原常宁五中与板桥中学、仙桥中学三校合一,统称常宁五中,兴办全日制初中,划归当地乡镇管辖。

学校位于常宁市板桥镇板桥村,地处常宁之南大门,紧依常桂公路,交通便利。整个学校依山而建,环境幽雅,绿树环抱,花木繁茵,自然风貌与人文建筑和谐有致,浑然一体。既是校园,亦是公园,更是乐园,一度让莘莘学子向往和仰望。

学校现有15学班,学生765人,入学率99%,在校学生巩固率98 %,学业成绩合格率98%以上,体质健康达标率100%以上。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率100%;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教师19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5岁。校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6.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50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9.6平方米;绿化用地1800平方米,生均绿地面积2.35平方米;学校建有高标准篮球场2个,20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1个,乒乓球台8个,羽毛球场1个。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

学校各类功能室齐备,各项设施设备齐全,现拥有电教设备价值20万元,仪器设备价值18万元,图书藏书量43900册,生均55册,价值8万余元,各学科的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齐备,征订各类报刊杂志达100种以上。

(二)办学优势及不足

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沧桑变化,使学校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多年以来,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创建示范学校为目标,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高标准打造硬件,多方位优化软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实施“教研育师,科研兴校”的战略,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发展特长和创建能力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锤炼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以“全面育人,发挥特长”的教学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特色教育,弘扬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文明规范,奋进争先”的校风激励着师生不懈的攀登与追求。先后获得常宁市“文明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青少年教育先进学校”、“常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常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特别是近年来在团结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学校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奋力拼搏、勇于探索,学习“杜郎口”教育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科竞赛成果丰硕,文体比赛连创佳绩,中考年年上新台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2010年中考成绩创建校好成绩,受到教育局的嘉奖,真正实现“低进高出、优进杰出”质的飞跃。

但是,在新的现代化教育形势要求下,在教育创新的改革浪潮中,学校教育

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机会,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追求卓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彰显个性,办出特色,实现优质教育。

面对学校发展的更高要求,学校许多工作还有待于不断完善,。一是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略,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思想;二是学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教科研意识、业务水平尚须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学历、年龄以及性别比例)也不够合理,学校的用人机制也不够完善,在编在岗教师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在坚持师德、能力、学历三位一体的原则上继续加强;三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大,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探讨;四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尚待加强;五是学校的德育还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德育形式还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管、卡、压这个层面上,德育队伍需要充实,德育内容和形式需要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六是学校校园面积较小,不到40亩的狭小的地域空间制约了五中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发展的规模,以及五中周边学区的生源现状,五中现有的教学场地、教学规模、教学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第二部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和总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以服务“三个面向”为重要使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2、发展思路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确定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切

实抓好素质教育,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使学校成为一流、先进的优秀学校。”的办学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立得育人、精致管理、追求卓越”的办学思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层次,打造常宁五中的教育品牌。

(2)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质量立校。通过抓实常规、搞活教研、立足课堂、丰富课外活动等措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广泛兴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3)以德育为灵魂,坚持以人为本,立德育人。通过健全德育制度、优化德育环境、开展德育实践,把学生的智、情、意,行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学生人格,陶治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雅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与荣辱观。

(4)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与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焕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学习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改革,以课改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6)重视做好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继续实施常宁五中“名师工程”,培养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打造良好的师资队伍。

(7)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强化问责,全员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广集教师智慧,珍惜教师劳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建设和谐校园。

(8)处理好学校的社会公共关系。

3、发展总目标

立足常宁五中多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优良校风,融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精神,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质量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学校校本研究和管理机制,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创建省级示范高中。

(二)教育理念

1、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着力于学生素质

(1)促使全体学生发展:基础教育、大众教育。

(2)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徳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3)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4)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5)促使学生终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2、办学方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

以人为本:学校的一切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发展以做人为本,即学校要坚持德育为首;学校发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学校应是师生和谐发展的乐园。

依法治校:学校工作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用法律制度管理人、教育人;教育教学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依法维护师生权益。

质量兴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建立全面保障教学质量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并将质量管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科研强校:抓好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学校上水平、求发展、创品牌的根本出路。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教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管理策略: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

主要做法:全员管理,全员育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完善课程方案, 在注重必修课教学的同时,加强选修课、活动课教学,制定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和因素进行全面管理。师生综合评价;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进行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突出过程质量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

第三部分具体目标及达成目标的策略、措施

(一)提高办学水平

1、安全保稳定——努力做实做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安全工作原则,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寝室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外出活动管理制度、重点时段及区域安全管理制度、行政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日护校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应急预案演练及消防演练制度、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制度等,结合学校实际和安全工作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重点做好学校的食堂、食品、交通、水火、用电、防盗等安全工作;利用校会、年级会、班会及各种集会,做到安全教育反复抓,抓反复;主动与政府、社区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通过教学计划的调整,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经常性地开展交通安全、疏散技巧讲座和消防演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预防出现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安全工作任务和要求,使全体教师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全面落实安全工作全员参与模式。

2、德育育新人——加强德育创新,整体构建常宁五中德育目标体系,完善德育内容,构建德育课程,优化德育环境,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

自古以来,德育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先立品、读书先立志,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应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在未来的五年内,学校要努力贯彻“德育为首”、“德育就是质量”的新思路、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建立一套富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运行机制。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坚持现实性要求和理想性要求相结合、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相结合的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法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重点抓好当前存在的上网问题、早恋问题、文明礼仪问题、单亲父母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培养符合我校实际的心理辅导老师,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加强德育和心育相结合的研究,完善校本化的心育模式,进一步凸现心理教育的实效。同时,健全育人制度,规范行为习惯,坚持做到制度育人;正面激励,榜样引领,坚持做到环境育人;积极实践,

感悟人生,坚持做到实践育人。探索德育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班级建设、年级建设、共青团建设、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班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主任”等评比活动,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课改出成绩——继续开展“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常宁五中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理性的总结和实践的经验。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体魄、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合格中学生;确保学校每年的中考升学率都有提高;争取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都有人参加并获奖;培养一批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特长生。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市、区教科研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确立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未来的五年内,将全面总结、完善、提升“杜郎口教学模式”,理论层面要加以深化和提升,操作层面要加以细化和实施,质量层面要加以监控和提高;要抓好高中新课程改革,稳妥、扎实、理性地推进课改,从而确保在改革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抓好包括校本培训在内的科研、培训、培养工作,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教学创新提供成果,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后劲;要加大选修课的开设、管理力度,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同时,要以教科处、教研组为中心,逐步建立一支研究水平过硬的科研队伍,以科研为手段促进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努力提升我校教育科研的水平。坚持“科研兴校”理念,营造人人参与、自觉学习、相互交流、善于反思、注重积累的群众性科研氛围。坚持以课题为龙头,努力做到科研与教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课题与课改整合、过程和结果并重,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逐年攀升,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大。学校在未来的五年内,进一步抓好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发展校本课程;要完善教育信息化设备,满足全校老师和学

生现代化教学需要;要进一步创建和完善校园网络系统,为每个教室都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要推行以新课程理念、新教育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培训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要建立电子阅览室,充分发挥图书电子借阅系统的功能,适当增加师生拥有的图书数量与质量;要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有效地调控和指导教学工作。毕业班教师队伍要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每个年级都有骨干教师在带动。学习先进学校的做法,进行人才互补,使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要全面推行激励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实行奖勤罚懒、优劳优酬的制度;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追求教学过程的民主与平等,教学方式的灵活与多样,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公正;要以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逐步提高的教学质量来提升学校声誉,达到常宁市同类学校的上游水平;凝聚人心,吸引更多生源;严格执行教育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个别辅导为主要突破口。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管理出效益——坚持依法治校与依法施教,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系,畅通管理环节,强化全员管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井然有序。

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学校管理,才能增大教育教学的效益。在管理方面,首先,要坚持依法治校与依法施教,做到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合乎国家法律法规。其次,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效管理的前提。目前已通过教代会,基本完善了学校教学、德育、总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保整个学校管理运作有序。再次,建立一支得力的管理队伍,尤其是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队伍。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管理的效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使学校管理队伍乃至全体教职员工能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5、特色赢荣誉——整合学校现有的优势和传统,在教育内容、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突出特色,从而构建常宁五中的整体特色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学校特色的形成必须以办学理念为灵魂,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教育教学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引,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学

生发展为归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常宁五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低进高出,优进杰出”的办学特色,但学校在教育内容,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不够明显。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全面整合常宁五中各方面的优良传统并加以提升、整合,从而使办学特色更加突显,把特色融入到整个管理体制上去,带动学校的全面提升;要抓窗口,建立新的机制,为学生才艺方面的展示多开辟场地,加大体艺投入,增加特色兴趣班,加强这方面的氛围。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突出常宁五中的校园环境特色。

6、文化营氛围——进一步完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

加强学校教育工会、共青团委、学生会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凝炼校园历史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形成为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沉淀而成的,为全体师生认同的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聚;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体现。学校的发展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充分宣扬四中精神,并利用校训、校歌、校刊、优良的教风及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凸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和沉淀常宁五中的校园文化。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增强管理者和师生的文化意识,充分展示他们的才智和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大做强学校团委、学生会,使之成为打造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办好《周家山》校刊,做成校园文化的综合性刊物;办好常宁五中每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和每年一届的体育运动会;组织好“班级文化、寝室文化”评比活动;筹建新的体育馆和教师文化活动中心;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全面打造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

(二)改善办学条件

1、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凝练干部素质,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培养和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队伍,使之成为学校各项工作保持良性运转的枢纽。

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管理队伍的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管理层次。2008年学校调整了中层班子,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刘继平校长的带领下,锐意进取、积极努力、加强沟通、相互协作,为五中的再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在未来的五年内,领导班子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方针,实施“人性化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策略。积极倡导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努力争先,强化领导与管理意识,融洽干群关系。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在政治学习、师德培养、新课程新理念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学历水平高、师德好、教学理念先进、学科业务扎实、科研意识浓厚、综合知识丰富、团队精神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逐步加大教师队伍中的名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比例,争取使每个学科都有名师、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争取教师队伍在本科学历的基础上,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在职研究生进修学习。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师德修养是核心,业务素质是关键,合作精神是保证,创新能力是生命。学校要让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实现,让教师的才华得到展现,让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今年初,教育部已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向全国征求意见。教育上的人事制度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善于做好教师的心理疏导,使用教师要用人之才,避人之短。常宁五中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达标率高、师德好、业务强、有团队精神、进取意识较强。

在未来的五年内,要加强师德修养,培养教师更高层次的责任感,事业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现、用好人才,激发教师的成就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以人为本,关心老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所有教师感觉在四中工作有荣誉感、归属感。重点做好年青教师的培训工作,多为年轻老师的发展创设平台,让他们尽快成长,为借调教师、自聘教师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解决编制问题。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逐步实行奖勤罚懒、优劳优酬的制度,

尽量让更多的人有所发挥,有所展示,有更多的机会。重视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名师工程”,培养常宁五中自己的名教师、名班主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的业务骨干结构。

3、学校发展建设——积极主动地抢抓当前国家和省诸多强有力的政策机遇,充分激发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奋力推进全面发展、跨越发展。未来五年内,常宁五中将完成以下几项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1)建设“新五中”,实施高、初中分离。根据市、区教育局的学校布局安排和整体规划,校区建设地点位于常宁市板桥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2)学校必须扩大土地面积,增加教学、生活建筑。

目前,学校扩展规划已经上报待批,

学校打算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完成校园的建设规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增建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篮排球专用场地、教师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添置一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程。

(3)实施校内拆迁平房宿舍,建设学校综合体育馆。含学生风雨操场、室内篮排球场、教工活动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棋牌室、大型多功能会议报告厅等,扩大学生和教工活动场所,加强素质教育,解决雨天体育课、课外活动、学校集会和学生洗澡问题。

(三)创建市级示范初中

通过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完成,加大创建力度,争取一年完成学校新建计划,两校合一

第四部分保障条件

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完成规划目标,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学校的主观因素之外,还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共同构成完成规划目标的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条件,主要包括: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广泛宣传动员。让全体教师和学生了解和支持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工作。

分解目标。将学校规划目标让部门和教师明确目标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具体化目标和实施细则。

分段推进。将学校规划目标分层次、分时段进行推进。

(二)经济保障条件,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制度。遵守经济法规、财经纪律,不设账外账,遵守教育收费规定,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抓紧对债权债务的清理;保证重大经济决策过程的民主、科学、公开,保证不出现重大失误;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维护学校权益;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筹集资金建设学校搞发展。

争取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广开财源,多方筹资,加大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渠道。争取上级关心,各方支持,社会捐助齐步上,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使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2010到2014年是常宁五中发展前景令人期待的五年,常宁五中将紧紧依托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借助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通过五中人的自我奋斗,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努力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为板桥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创常宁五中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常宁市第五中学

2010年9月8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