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关键词:福建农业发展农业商品化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第3、4

期发布时间:2012-06-25

林立杰

福建省福州市博物馆

明清是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继续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增长已引起全国性的耕地紧缺,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人们致力于提高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达到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福建农业经济在这一时期也有积极的发展。

1 传统农作物生产

明清时期,水稻是福建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的栽种形式有早稻、晚稻、大冬稻、连作稻、寄种等。《福建通志》卷28记载“闽谷以福州为最,泉、漳、台湾次之”。清代福建水稻按每年收获的次数,分为3个不同地区。一是单季稻地区,主要有延平、建宁、邵武3府17县,福宁府属的寿宁、霞浦县,福州府属的屏南、古田2县,龙岩州辖的龙岩、漳平、宁洋3县,以及永春州辖的德化、大田2县等。例如清乾隆《屏南县志》云:“种稻一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志》云:“古田重山复岭,岚阴至午乃霁,田岁一获。”道光《龙岩州志》云:“龙岩稻再实,平、宁岁不再登。”一年两熟地区,主要有兴化、泉州、漳州三府属。乾隆《仙游县志》卷8《邑肇志·风俗》云:“东西二乡多水田,岁可二稔”。泉州五县,皆一年两获。漳

州府属六县,田岁两熟。光绪《漳州府志》卷14《田赋门》云:“独淤泥田岁一熟,即‘大冬稻’,然岁入不亚于两季之稻。”间作稻县份主要有宁德、闽侯、上杭、汀州及德化等地。东南沿海各地农民为适应“稻—稻—冬作”季节紧的需要,在水稻育秧上采用寄种技术,亦即晚稻长秧龄的两段育秧,取得较好效果。例如乾隆《宁德县志》卷1《物产》这样记载:“濒海平原,清明节播早种,立夏插早秧。至芒种、夏至间,乃于行间加插晚秧,早稻以夏抄熟,晚稻至冬初登场”。清乾隆《德化县志》卷4《物产》云:“有寄种,附插于是稻之旁,至冬乃熟,俗呼寄种稻。”民国《闽侯县志》卷23《物产》云:“早稻谷雨节分秧,至迟不得过立夏。晚稻曰(,俟早稻已耘已粪,晚秧即于此时,参插于早稻之间。早稻割后,把稻根锄去,埋入泥中。晚稻至霜降乃熟。”明清时期,福建麦类分南(平潭至同安沿海旱地)、北(邵武、建宁两府)两地区种植,前者多为旱地大、小麦,后者多为水田大、小麦。旱地大、小麦为花生或秋大豆后作;水田大、小麦一般为连作晚稻(或间作晚稻)后作。晋江、惠安、南安等沿海旱地大小麦一般为平作;福清沿海旱地花生后作小麦,生育期短,春节前即可收获,俗称“年糕麦”,产量不高。总体来说明清麦类生产数量不多,只作为稻米产量不足的补充。

2 新作物引进与推广

2.1 玉米的引进与种植

玉米原产于美洲。据《福建农业大全》载:玉蜀黍(包黍、包萝、番麦)原为美洲产植物,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以前就传入福建。

明万历《泉州府志》第九册六十七卷的“稷黍”条目中有“高粱、玉米(凯仔仔)、荞麦、黍、稷”的记载。乾隆《建瓯县志》中有“玉蜀黍俗名观音豆,分早种、晚种”的记述。由此可证,福建省是16世纪中期后种植玉米,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玉米在我国传播、推广的速度很快,首先在山区广泛栽培,成为人民的主要粮食。玉米之所以能推广得这么快,主要是由于玉米有多种优点。玉米籽粒可以作粮食,成熟晒干后可磨成面粉,作面食,还可碾成玉米渣,作饭或煮粥。玉米没完全成熟时,可采收青玉米煮食。而在春夏之交,其他作物还未成熟的青黄不接时,人们还可以利用玉米解燃眉之急。玉米的籽粒、叶等都可以作饲料。玉米是适应性比较强的作物,只要天气不太干旱,都能有收获。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田间管理比其他作物简单,产量也比其他旱地粮食作物高。在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吃玉米比吃大米或面粉耐饥,所以玉米深受贫苦农民的欢迎。

2.2 番薯的引进与种植

福建种植番薯历史悠久,是我国向海外引种栽培、并为之传播的最早省份之一。番薯原产于美洲,引进福建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番薯的引进,据明何乔远《闽书·南产志》、《番薯颂》载:万历中,闽人从吕宋带回。清龚显曾的《亦园脞牍》记载:“万历间,侍御苏公琰有《朱茹疏》,其略曰:甲申、乙酉(万历十二、十三年),漳潮之交,有岛曰南澳,温陵(泉州)洋舶道之。携其种归晋江五都乡曰灵水,种之园斋,苗叶仅供玩而已。至丁亥、戊子(万历十五、十六年),稍及旁乡,然亦置之硗确,视为异物。甲午、乙未间(万历二十二、二十三

年),温陵饥,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茱蓣,以其皮色紫,故曰‘朱’。”据清陈世充《金薯传习录》(1768年)转引《闽侯县志》记:“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闽人陈振龙贸易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旱,饥,振龙子经纶曰:予巡抚金学曾,金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丰。自硗确之地,编行播迢入国朝。其后陈世充又种之胶州、开封诸处,传播寝广,大河之北,皆食其利矣。”据《闽小记》记载:“番薯,万历中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都可以种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由此可见,番薯传入福建省途径不只一处,泉州番薯的引进是间接从南澳传入,先种在晋江县灵水村,比长乐陈振龙传吕宋薯早10年,而且番薯引进后并没有马上传播,初时只“种之园斋,苗叶仅供玩而已”。明代番薯种植范围首先在漳州等,后来慢慢扩展到泉州和莆田一带,最后扩展到福州一带。番薯能在福建得以推广,主要在于它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番薯的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耐风雨、病虫害也较少,收成比较有把握,适宜山地、坡地和新垦地的栽培,不与稻、麦争地。而且番薯用途广泛:酿酒、熬糖、作粉丝、作淀粉等,这些优点强烈地吸引人们去种植番薯。另外当时政府也大力推动。例如明代大科学家、宰相徐光启曾作《甘薯疏》,大力倡导各地种植甘薯。

2.3 烟草的种植与推广

明万历年间到吕宋(今菲律宾群岛)经商的漳州人,把烟种携回月港(今龙海市海澄镇),先在石码镇种植。明朝的张介宾的《景岳全

书》记载:“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万历年间,出于闽广之间”。姚露的《露书》写道,烟草是由吕宋岛传到漳州的,后来逐渐在全省推广。烟草具有避瘴气、毒头虱之功用,且吸后容易上瘾,于是一时被传为良药而种植。而种植烟草是件极为困苦的事,但由于种烟能够带来大笔利益,人们大量种烟取利,甚至有些地方的耕地的十分之六七都是种植烟草。汀州、延平、建宁、浦城等地都是当时的主要产烟区。而到明末清初,福建的烟草还逐步传到长江、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各地。而到清代中期的乾隆年间,福建晒烟生产已达30个县以上,并有多处是闻名天下的晒烟种植区,诸如闽南的石码、长泰,闽西的永定、上杭,闽北的浦城、沙县,闽东的福鼎等。永定条丝烟、浦城页丝烟、沙县夏茂烟、平和晒黄烟等的烟丝品质最为著名,永定所产的条丝烟还被乾隆赐为烟魁。永定更是发展为全省的主要烟叶产地,晒烟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1300多hm2,年产烟叶0.15万t,约占全省20%~30%。

2.4 福建是我国引进花生最早的省份之一

据记载明嘉靖、万历以前,原产巴西的花生传入我国,称“香芋”,初从海路至闽广。花生传入后,很快传播于闽东南沿海地区。清乾隆时期(1736~1795年),沿海的福清、长乐至漳浦等县已种植,同时产生“碾而撞之”的油坊,压榨花生油出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漳浦州府志》载:“落花生……俗以压油,其利甚溥”。可见当时漳州等地的压榨花生油作坊已较多,花生油成为这些地方的主要食用油之一。随着花生生产和榨油业的发展。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的《厦

门志》载:在厦门武庙前已形成从每年10月至翌年2月较长时间的花生油贸易集市。清末光绪时期,内陆各县也均有种植花生。

3 经济作物迅速发展

3.1 茶叶的普遍种植

北宋时期,福建茶叶就开始兴盛起来。到了明朝中期,武夷山地区的茶叶发展迅速。武夷山的茶叶分为两种,洲茶和岩茶。据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处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除武夷山外,茶叶种植几乎遍及全省。明末的王应山这样评价当时的茶叶质量状况“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时制造充贡,延平丰岩次之,福、兴、漳、泉、汀,在在有之。”到了清代,由于欧洲人对茶叶的热衷,导致福建茶叶的种植、销售都进入鼎盛时期,主要产地有崇安县、瓯宁县,以及随后发展到浦城、邵武、建阳等县,同时,福建的茶叶大量出口到国外。清代福建主要产茶县共有18个县,霞浦、宁德、福鼎、安溪、大田、沙县、永安、建宁、瓯宁、建阳、崇安、政和、松溪、邵武、光泽、泰宁等。

3.2 甘蔗种植遍及全省

明代福建甘蔗产量居于全国前茅,例如《天工开物》中记载到甘蔗“产繁于闽、广间,它方合并,得其什一而已”。万历《闽大记》中记载到“糖产诸郡,泉、漳为盛,有红有白及冰糖,商贩四方。”随着国内外对糖制品的需求扩大,福建的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其中适合甘蔗生长及有沿海之利的沿海地区成为甘蔗主要种植区。主要范围有:闽南的泉州地区、福州地区,到了清代漳州府属的龙溪、云霄厅、邵安、

海澄、南靖、长泰、漳浦,福宁府属福安、宁德、霞浦、寿宁和兴化府等地,都种植蔗榨糖。

3.3 染料作物蓝靛的种植

蓝靛的种植主要以槐蓝为主,其次是马蓝。福建种植蓝靛遍布全省各地,上杭、霞浦、永春、仙游、德化、南安、瓯宁、浦城等地都有种植。据清代《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永福县民“种菁种蔗,伐山采木,其利乃倍于田”。霞浦县也大量种植蓝靛,甚至不少人因此还发财致富。闽西的汀州上杭人也善于种植蓝靛,但由于在本地种蓝靛获利少,纷纷到闽东种蓝靛,像当时宁德的外来种植蓝靛的人,大多就来自上杭。

3.4 水果的大量种植

福建是亚热带、热带果树的主产地,果树资源丰富,有栽培及野生果树46科86属182个种类,而又以荔枝、龙眼、柑橘最为著名。福建果树最早记载始于三国,傅撰《赋·七诲》记载:“闽山朱桔”。晋、南北朝时代,已有柑桔、朱柿、枇杷、石榴、杨梅、山桃、黄皮、橄榄、荔枝等果树的记载。唐、宋时期盛行栽培荔枝、龙眼、柑橘等果树,并负盛名。南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福建果树有29种,还描写了栽培、销售的盛况,说明当时福建已成为南方果品的重要产区。元、明以后,福建果树栽培中新的品种达36种。像龙眼在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地大量种植,一家农户甚至拥有大小龙眼树数十株。清朝,果树栽培已注意品种选择,并在龙眼、枇杷、橄榄等果树上应用高接换种技术。

3.5 油料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福建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已记载福建当时已种植油菜和芝麻。福建栽培油菜历史悠久,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记载:“芸苔香可啖,破结血”。说明油菜可供食用和药用。明弘治三年(1490年)黄仲昭撰《八闽通志》记载:福州、建宁(建瓯)、泉州、漳州、邵武诸府皆产油菜、油菜籽可压油。在明代前期福建诸县已有较多地方种植油菜,用以榨油。到了清代后期,全省各地已遍种油菜。光绪十二年(1886年)郭柏苍撰《闽产录异》记载:“闽诸郡皆产菜籽”,“各地皆设油厂以榨油”。并且一些地方已大面积种植,如《闽产录异》记载:“今福州下江洲地遍种以榨油”。

4 农业商品化

福建栽培芝麻历史悠久,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已记载福建种植黑、白2种芝麻,以霞浦出产的为佳。至明代各县均已种植,福州、泉州、漳州、汀州(长汀)诸府和福宁州(霞浦)出产芝麻油。清康熙、乾隆年间,沿海地区的漳浦、同安、南安、晋江、莆田、仙游、闽侯、长乐、霞浦和内陆地区的安溪、建瓯、建阳等县,生产芝麻较多,芝麻油成为常用的调味油,芝麻作为香料用于糕点、米諽等食品。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福建农业商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4.1 茶叶贸易迅速发展,茶叶远销国外明朝,福建产茶更盛,技术也有更多创新。先后形成以福州、建州为主的茶区,逐渐扩展成为闽北、闽南、闽东同时并进的茶叶生产格局,产量迅速增长,福建贡茶曾

一度占全国的58%左右。为了扩大销量,满足需求,不断改进茶叶制作方式。例如洪武(1368~1398年)初年,罢造龙团,改制芽茶,出现散茶;品饮方式亦渐改过去碾成末茶为全叶冲泡。又引进安徽黄山松萝制法,以炒代蒸,因而有了类似现代之炒青绿茶,继而又推动其他茶类创立和发展。明末清初,武夷山茶农先后创制乌龙茶和小种红茶,并逐步向省内外传播。到了明末,福建茶叶开始大量输出海外。清朝,福建茶叶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茶区进一步扩大,产量大增,各类茶叶出口激增。茶叶成为福建主要土特产品和大宗出口商品。康熙年间(1689年),英国开始直接从厦门购运茶叶,贸易量与日俱增。嘉庆初年(约1800年),福建创制白茶,不久又探索开发并大规模生产花茶。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后,福州、厦门成为华茶重要出口口岸,大大推动闽茶发展。到光绪初期(约1878年前后),福建茶叶出口达到最盛时期。

4.2 制糖业的兴盛

制糖业自两宋以来就是福建城乡重要手工业。到了明清时期制糖业遍及沿海各地。泉州、漳州等地居民为了制作上等的蔗糖,纷纷研究制糖技术。明代福建还发明了白糖制造法。史书上记载:嘉靖以前中国还没有制作白糖技术,福建人所制作的都是黑糖。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劳动人民发明白糖制作工艺———某一糖局,屋瓦坠泥于漏斗中,后去瓦泥,见上导的糖成白色,味甘美,白糖制造从此问世。这是明代福建对制糖手工业的贡献。到了清代,福建制糖业依然兴旺,制糖遍及沿海,闽侯、闽清、连江生产的糖还远售各地。

4.3 各地墟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墟市是乡村定期集市,是商品交换过程中最原始的低级市场。墟市是周围村落的农民)小工)小商买卖交换的场所*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交换农具)日常用品之类*称为赶集或趁墟。例如明代安溪县有东街市、南街市、西街市、湖头市、儒学市、新路街6个市,其中湖头街繁荣到有“小泉州”之称。邵武在嘉靖年间有17个墟市。到了清代福建城乡集市已增加至700余个。赶集的有乡村农民,他们出售的有地方土特产米、茶叶、水果、烟叶、蓝靛等;有小手工业者,他们出售的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工具,还有收购农产品的商人。农村的土特产、水果等正是通过这些商人贩运到福州、泉州、漳州甚至省外、国外。多层次的商业网络由此形成,促进福建商品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生产有较显著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缓和了当时的粮食危机。同时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财农〔2016〕8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经济发展局:为了规范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制定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 2016年2月23日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大力推进我省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规范和加强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补贴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应当遵循“项目报备、提前预拨、先建后补、验收公示、据实拨付”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用于符合正式发布的省定条件的各类新建温室大棚的补贴。 第五条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集中建造各类温室大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科研单位、联户农户等实施主体。 第六条专项资金补贴范围为智能温室、智能温控大棚一、智能温控大棚二、温室大棚一、温室大棚二、温室大棚三等六类符合省定补贴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经专家评审认定达到相应省定标准的多样化棚型温室大棚。 (一)智能温室补贴建设标准:高度不低于4.8m,肩高不低于4m。玻璃温室主立柱不少于120×60×3mm;阳光板温室主立柱不少于50×100×2.5mm。主立柱柱距不大于4m。桁架不少于60×40×2mm 或 50×50×2mm。纵梁、横梁方管不少于50×50×2mm。水槽黑板加工成型再热浸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 概念说明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它不单纯着眼于单年的产量,单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中国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由“产量型”农业转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现在又开始迈进向生态型农业探索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生态农业- 基本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它不仅高度地函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又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 三是以科技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12年8月31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8月29日修正)、《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福建省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规定》(闽政〔2016〕33号)、《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11月24日修订)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对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包括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本办法所称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人员,是指在项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各阶段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本办法所称产权单位,是指院本级和院属各单位。 院本级和院属各单位均指法人单位,同时包括依托院本级和院属各单位建设的非法人机构,如:农业部南方薯类科学观察实验站、福建省农业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非法人机构的主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所依托建设、运行的法人单位和法定代表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其成果所有权归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主要包括经鉴定或评审的科技成果、专利权、品种权、商标权、兽药证书、著作权(包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等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的产权类成果,动植物育种材料、技术秘密(肥料配方、饲料配方、农药配方、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栽培技术、防控技术等)、技术标准、试验数据、设计图纸、科技报告等属于单位科技秘密的专有类成果,以及信息咨询、检验检测和规划设计等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取得收益的技术类成果。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所产生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主要包含科技成果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横向委托项目技术收益等:(一)技术转让收益包括:经鉴定或评审的科技成果、专利权、品种权、商标权、兽药证书、著作权(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包括科技报告)、新品种、新兽药、新农药、新肥料、新饲料、新机械、新产品等的技术秘密以许可实施、权属转让、作价投资等; (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技术培训、技术中介)等技术服务类收益包括: 1、农作物、林木花卉、果茶蔬菜、畜禽苗种、食用菌菌种等技术成果、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 2、科研中试产品技术开发与技术指导服务; 3、科技成果专项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服务; 4、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定义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以下条件: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 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 %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概况: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在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公顷和90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多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0.5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0.4万公顷。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报道, 1997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52.55亿美元,1999年约为63亿美元,2000年为95.5亿美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1997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约为18亿美元,1999年为20亿美元,约占其食品销售总值的1.2%,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德国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美国在过去10年中生态食品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995年生态食品的销售值达28亿美元,1999年达到60亿美元,2000年达到75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有一定规模,生态奶制品尚属新兴市场。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其产品为加工品、冷冻蔬菜、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95年欧盟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者不到农业生产者总数的1.0%,1997年达到1.3%。1998年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总数达到10万个,这一数字显示,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数量增长率连年保持在25%以上。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食品生产出现了3种区别于以往在自然形态下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是: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灾难。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2018修订)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 通知(2018修订)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农综[2018]20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1.26 【实施日期】2018.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 (闽农综〔2018〕20号) 各市、县(区)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厅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有关部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厅对《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农业厅 2018年1月26日

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行为,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5〕151号),结合农业系统行政监管职能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双随机、一公开”(以下简称随机抽查工作)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农业部门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对农业部门初步掌握或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线索进行跟踪调查,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案件调查,不适用随机抽查检查方式。 因动植物疫情等特定原因或有关部门特殊要求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的,可临时采取随机抽查方式以外的其它监管方式。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采取全面检查、专业检查等其他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农业随机抽查事项范围实行全覆盖。各级农业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权力清单,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抽查事项清单应明确随机抽查的事项名称、抽查内容、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标准和要点、抽查方式等要素;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应明确监管责任事项、检查依据、牵头责任部门、相关配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 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资金 【发文字号】闽财农指[2018]29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4.28 【实施日期】2018.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闽财农指〔2018〕29号) 有关县(市、区)财政局、农业局: 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430万元,其中农村固定观察点资金230万元、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资金200万元,款列“2130199 其他农业支出”科目。 请按照《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7〕15号)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附件:1.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表 2.2018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绩效目标表

3.2018年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绩效目标表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厅 2018年4月28日 附件1 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闽侯县 5.2 5.2 连江县 4.3 4.3 罗源县 4.3 4.3 闽清县 4.3 4.3 永泰县 4.3 4.3 福清市 6.7 6.7 厦门市15.115.1 集美区10.310.3 同安区 4.8 4.8 莆田市1818 城厢区 4.3 4.3 荔城区 5.2 5.2 仙游县8.58.5

三明市51.731.720 三元区 4.3 4.3 明溪县 6.7 6.7 清流县 4.3 4.3 宁化县 4.3 4.3 大田县2020大田县茶业局(吴山大寨山野生茶) 尤溪县 4.3 4.3 沙县7.87.8 泉州市48.428.420 洛江区 4.3 4.3 惠安县10.310.3 安溪县2020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安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圃)永春县 4.3 4.3 石狮市 4.3 4.3 南安市 5.2 5.2 漳州市5353 芗城区 4.3 4.3 龙文区 6.7 6.7 云霄县 4.3 4.3 漳浦县 4.3 4.3 诏安县 4.3 4.3 长泰县 6.7 6.7 东山县 4.3 4.3 南靖县 4.3 4.3 平和县 5.2 5.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1引言 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重要历史阶段。随着科技的 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 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1~4]。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业 生产率以及产量,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 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生态环境问题,这种 依赖于消耗大量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高产出农业模式以逐步受到人们质疑,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上取得的 成就,生态农业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5]。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 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 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 是英国,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 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加剧,农 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 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 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 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 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菲律宾的 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 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 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 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 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发达国家生态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探析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探析 文章在对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成功经营理念借鉴,对福建省休闲农业在差异化经营、文化性挖掘、体验性设计、教育性延伸、综合性配套、信息化建设、品牌化带动和规范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福建休闲农业更好发展。 标签: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借鉴 一、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毗邻太平洋,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业已形成,是上接长江三角洲、下连珠江三角洲和辐射华中地区旅游网络的重要纽带,加之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受闽台农业合作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发展休闲农业较为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福建省自20世纪80年代末厦门、漳州两市最初兴起以体验农家生活和品尝农家美食为主体形式的休闲农业始,历经三十年发展,休闲农业业态逐步迈向多元化,由早期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发展为农业体验、展示教育、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至今已建立起农家乐、采摘果园、生态观光茶园、休闲农庄、农耕文化园区、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不同特点的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产业也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0年底,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接近1000家,投资总额约270亿元,直接吸纳农村地区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接待游客达350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35亿元,尤其是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的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已初步显现出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雏形。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亦从自发发展逐步迈向规范化过渡,从个体经营为主逐渐转向企业规模化经营为主,随着近几年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逐年增多,规划科学、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企业正在逐渐形成。休闲农业已然成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憩的广阔天地,为城乡社会经济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成为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二、从台湾休闲农业经营理念看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是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闽台合作的深化为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提供了新模式,福建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合理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为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的丰富经验,对找准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休闲农业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一)差异化经营 休闲农业综合利用当地自然、生态、文史等资源和农村、农业生产景观为基础,融合旅游和服务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福建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习俗不尽相同,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各地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从客源市场目标定位出发,考虑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力求与同地区休闲农业产品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台湾地区在其制定的“一乡一农渔园区计划”中,通过对区域农业资源的整合,使得各个地区别具特色,十分讲究休闲农场设计的主题鲜明性,达到合理规划农业资源、实施差异化经营的效果。在差异化经营基础上形成的休闲农场品牌差别,不仅可避免落入同质性竞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出现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1993年,在总结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财政部、林业局(原林业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七个部委,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力争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垅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25度以上的陡坡地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批示以后,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农业部在三峡库区启动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建设与三峡移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农业成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l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 %左右。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有七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据对3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近五年建设,粮食总产年均增长8.42%,总产值年均增长7.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同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与1990年相比,示范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典型。如延安市宝塔区原来是“三年二旱,十种九难收”,经过十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目前,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50%,人均有2亩基本农田,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全区已有254个村达到小康,并涌现出168个生态百强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今后,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福建省13位正厅级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有关规定,现将省委研究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朱清等4位同志,以及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叶木凯等9位同志予以任前公示。公示时间为2011年9月15日至21日。在此期间内,欢迎群众以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情况,发表看法和意见。 一、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朱清,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部务会议成员,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主任。 2.庄稼汉,男,汉族,福建惠安人,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 3.林少雄,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4.施文,男,汉族,福建闽侯人,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编辑,现任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二、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叶木凯,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现任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孙希有,男,汉族,吉林辽源人,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3.陈青文,女,汉族,福建顺昌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4.陈秋立,男,汉族,河北吴桥人,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现任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5.林文生,男,汉族,福建上杭人,196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经济师,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6.逄(páng)立左,男,汉族,山东龙口人(在福建福州出生),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副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7.翁玉耀,男,汉族,福建福清人,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工程师,现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关于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关于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 推荐项目的公示 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闽科奖办〔2017〕7号)文件要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于 2017年8月15日印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关于申报2017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的通知》(闽农科政〔2017〕166号)给院属各有关单位,要求在2017年8月28日下午18:00前报送申报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推广应用情况等。院科研处即对各单位推荐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2017年9月11日提交院学委会进行项目推荐评审,评审委员会由院学委会9位专家组成。经过评审,建议推荐20个项目申报2017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现将上述推荐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期:2017年9月11日至2017年9月18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院奖励委员会或者院监察室反映。 联系人:赵雅静;许家辉;杨明媚; 联系电话:;;; 附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9月11日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附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无排序)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虽然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特别是人们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生态状况日益恶化。2013年下半年,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也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生态农业受到重视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调研的主要方向,多位专家提到,“农村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农村化肥、农药的有效使用量仅占施用量的30%,有近7成浪费,进一步造成了水源地的污染。此外,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

领域有望获得政策大力支持。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农业生态系统遭长期破坏 农业文明所依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环境调控、功能调控乃至生物结构调控。虽然其基本依附土地系统来进行生产,但却是一个地方生态适宜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基本保障。即使在拥有高度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水平的北美、欧洲,政府仍旧出台大量的政策和给予大量的补贴来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观中国,却往往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滥用化肥、地膜、农药,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地膜污染也更加严重。近20年来,随着大棚农业和地膜玉米的普及,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大量残留地膜不仅造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导致了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每年有废弃的农作物秸秆6.5亿吨,它们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变成有机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3、如何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不可能回归到若干年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田园式生活”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延续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靠的是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扶贫工作领导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五部门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民工 【发文字号】闽人社文[2017]325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扶贫办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妇女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7.11.22 【实施日期】2017.11.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等五部门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闽人社文〔2017〕325号)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扶贫办、团委、妇联,平潭综合实验区党群工作部、社会事业局: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

2020年)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90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工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将联合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紧密结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需求,充分发挥各部门优质培训资源作用,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创业热情,形成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局面,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农民工等人员创业能力,促进其成功创业为根本目标,以开展符合不同群体实际需求的创业培训为主要抓手,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教育、创业考评、试创业、创业帮扶、创业成效第三方评估等六环联动,政府、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推进,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全覆盖、多层次、多样化的创业培训体系;使创业培训总量、结构、内容、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工等人员创业需求相适应;到2020年,力争使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农民工等人员都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有效提升创业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做好培训对象信息搜集处理工作。将返乡农民工等人员中有意愿开展创业活动和处于创业初期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服务范围。依托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等公共服务平台,摸清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底数、创业总体情况、创业培训需求等,为编制创业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

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