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范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规范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规范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规范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规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邱承岭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课上就要精心组织,课后还要强化巩固,同时还要关注教学细节,运用教学机智。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心智得以发展。

一、教学流程基本要求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学流程可以概括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下面,按照整个教学流程的先后顺序,对诸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一)课前要求:强化备课和学情调查

1、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需提前一周进行,备课组全体成员按时参加。集备前,备课小组要针对备课容进行课程标准的研读,结合教材要求和知识,对每一课时容、授课策略、教师讲解或点拨方法、学生的疑难点等进行详细地探讨和准备。教案和学案的准备必须在集备前完成。语数英分三个小组,文综、理综分两个小组。

(2)在集备时,要强化以学定教,坚决摒弃以教定教,必须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

2、编制学案

(1)学案的编制由备课小组完成,集体备课后再进行修改。学案编制要符合学生实际,要体现出层次,并有明确的说明。学案不能用现成资料代替。

(2)为便于教师二次备课,学案一律用两A4纸编印,用五号或小四号字体。学案容靠中,左右两边要留出适当空白,方便写教学设计。

(3)学案的编制也需提前一周进行,不要出现第二天上课,前一天才拿到学案的情况,那样教师是无法充分备课的。

3、预设备课

每位教师都要进行集备后的预设备课,对每节课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要设计好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问题如何解决,容怎样拓展,如何段段清抓落实,时间如何分配.……具体教学设计要落实在电子文档上。坚决杜绝临上课才备课的情况。

4、下发学案

(1)学案要在有课的前一天下发,便于学生预习,便于收交。

(2)若出现临时的特殊情况,需在上课时下发学案,也要有学生先浏览学案的环节,不可师生面对新的情况不做调整。

5、收交学案

学案在完成之后,需在第二天早7:20 前收齐交任课老师,教师和班主任要将要求落实到实处。学生不按时交学案,要问清楚原因,采取措施。

6、批阅学案

学案的批阅是仅次于备课的重要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学案要做批注,如书写不认真、有抄袭痕迹、写错别字、审题不清等。学案可以反映学生的好多心态,不能简单一个对号或错号或写个“阅”字完事。一、二节有课,学案至少批改三分之一;三、四节有课,至少批改三分之二;下午有课要全批全改。不管批阅多少,以基本掌握一个班的学情为原则。

7、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是在学案批阅的基础上进行的,更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案批改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二次设计。一节课的流程设计,时间安排,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需要小组合作,由哪些学生进行展示等等,都要在学案上教师二次设计处详细注明。坚决杜绝没有二次设计的课堂出现,不能凭想当然上课。

(二)课中要求:突出问题解决和拓展提升

1、反馈学案:学案的反馈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态度,如认真或规程度;二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要表扬优秀的,鼓励中等的,鞭策不认真的。

2、出示课堂目标:目标带有指向性,方向性。有目标可以避免随意性,师生为完成目标而努力,避免课堂松散。

3、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目的也是手段。需要全体学生都必须记忆的,要采取默写的方式,避免学生抄袭。默写后,采用全收或收交几个学习小组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属于抽查性质的,可以点名让学生背诵。

4、问题解决和拓展延伸:

(1)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过程,也是学生领悟、思考、智力发展的过程。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的眼神迷茫,教师就要改变设问方式或者审题角度等,决不能以个别学生顺利回答而判断所有学生的情况,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思考状态。

(2)拓展延伸是让学生通过训练、观察、对比得出规律性的东西,绝不是一个题就能解决了的。要通过这个过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反馈练习和总结:教师可以用一个题组的方式,对课堂的重点难点进行巩固训练,同时对课堂进行方法、思路、规律及学生表现的总结。

6、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们都喜欢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也都喜欢幽默风趣知识丰富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对课堂充满着热爱、是否有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态度。在课堂上,我们要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感觉,而不是教师讲的热烈学生听得冷淡,甚至恹恹欲睡。同时我们要加强我们的语言修养,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

(三)课后要求:巩固强化训练

当天有课的学科可以适当布置巩固练习,但不可太多。同学们还有预习案要做。请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真的要体谅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实效性和接受度。学生们的抄袭是我们造成的,因此,要适度(不能超过30分钟)。当天没有课的学科不准布置作业。周末,要设计好一周容的训练题,学科老师要利用值班时间给学生答疑解惑。

以上要求仅仅是教学流程的基本规。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课堂探索无止境,落实基本规是底线要求;决胜课堂的功夫在课外,希望各备课组、任课老师加大投入,强化研究,对教学诸环节进一步细化、优化。级部要加强督查,对不按要求落实的,课堂教学评定一票否决。

二、课型基本设计

新授课流程

两层次:新知识获得探究——迁移训练落实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2、设置问题主动学习:将知识问题化,由低到高设计几个问题。简单问题,学生自主或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老师通过疏导思障,指导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教材信息,通过探究方式加以解决。实施主体探索活动教学策略。

3、研究得出知识结论。诱导学生自主总结结论。找到“诱思点”,实施诱导启发策略。

4、理解知识结论。新旧知识联系、比较与类比,进行同化理解,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实施同化认知、变式思维策略。

5、迁移训练。以例题引路总结知识运用的思路方法规律,进行跟踪训练、反馈矫正、总结达到落实。实施情境迁移训练策略。

复习课流程

两层次:知识回扣探究——跟踪检测落实

1、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这是复习课的基础环节。该环节有五种呈现基础知识的方式:关键词填充式,提纲引领式,题目带动式,问题提示式,尝试回忆式。一般几种方式组合使用。

2、强化落实。基础知识需要记忆的要强化记忆(文科科目大多有此环节);需要深化理解的,用问题或题组为载体,精讲点拨(理科科目大多有此环节)。

3、检测落实。重在迁移运用或变式拓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规律总结。总结方法、思路和规律。在此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的思维障碍和能力缺陷,以举例的方式精讲点拨、启发诱导。

5、巩固落实。教师可以用一个题组的方式,对课堂的重点难点进行巩固训练。级部也可以进行跟踪检测。

讲评课流程

两层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拓展训练落实

1、掌握检测数据,简评检测情况,公布各题的通过率或错误率。

2、出示检测题的答案,学生自主、合作解决一般性问题。

3、教师点拨。对错误严重的题目重点讲评,对体现典型思路、方法和规律的题目重点讲评。

4、强化落实。属于遗忘的要强化记忆;属于理解问题要针对关键点突破理解;属于应用能力问题,要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集中突破。后二者要通过题组训练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拓展训练。对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适当变式训练,以拓展思路、提升能力、巩固落实。

三、关注教学细节

(一)“课前”需要重视的几个细节

1、预习案容以学生能充分预习为标准。建议级部每周选一个班,对各科的预习量进行调查,每周调控一次,必须保证学生的预习在自习课上完成,否则,安排的预习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2、对预习案要全批全改,杜绝学生抄袭现象。强化对学情分析。

3、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和预习案紧密融合,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而不是重点设计如何去“教”。

(二)课中需要重视的几个细节

1、如何进行有效展示。展示过程中,个别学生为给小组得分而回答问题,流于形式,不注重答案质量;有的学生接连抢答,独占展示过程;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听得不认真,只是看热闹或不太相信学生的答案;展示时间长了,就影响知识的落实。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各学习小组的任务,要求明确,要调控好整个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听课中。

2、如何进行课堂即时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每个成员课堂表现的评价。课堂评价应当是公平的,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平等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给每个小组平等的机会。比如说某班共有八个小组,课堂展示环节安排了六个小组,那么,如何给其他两个小组同等的机会,这就需要课堂的机智。再有,比如说个人展示环节,如果什么问题都有一个人或几个人回答,也就失去了全员参与的目的,就容易从一言“教”的课堂变成了一言(或几言)“学”的课堂,还是达不到所有学生都参与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的调控,实现课堂真正的活。评价要自然流畅,要成为教学流程中的有机部分。学生需要激励,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愿意展现自己。而老师呢,却极力压制学生的表现欲望,不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偶尔有评价也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3、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1)讨论合作要求要明确。讨论前,要明确讨论什么,怎么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讨论多长时间,如何检查和检查谁等。(2)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讨论合作。①对于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会的问题,基本全部完成后,可采取同桌对答案方式发现问题,同桌互助解决问题。这类问题检查时面向最差的学生。②对于有些难度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等普遍做到最难的地方、不少学生难以独立做出时,再让大家就关键问题集体讨论攻关。这类问题检查时要面向下游学生。③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讨论出思路后,再独立做出。这类问题检查时要面向中游学生。小组合作主要出现在三个环节,一是预习环节,二是问题解决环节,三是拓展环节。这三个环节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要包办;小组解决不了的,老师当讲则讲。

4、如何进行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班级作业组的共同努力。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一周每堂课每个学习小组的表现,班主任要掌握每个小组一周的综合表现,主要是日常表现。根据一周每个小组的综合表现,给每个小组评定分数。

5、重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思维和能力提升。在授课过程中,这一环节应该占有一定的比重。

6、当堂检测应当作为课中的必要环节固定下来。

(三)课后需要重视的几个细节

要充分设计学生自习课活动的容,坚决不能在自习课讲课。自习课是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和进行巩固练习的时间。如果老师再占用自习时间,学生什么时间预习?什么时间复习巩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教师的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完成。(如何组织课堂不再赘述)

级部还要关注一个问题,不管是预习还是作业,都要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否则就无法确保预习和作业的质量。

四、对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对教学案和个人教学设计的认识

个别老师对学校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不同的看法。比较集中的看法是,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劳神费力,比如教学案的设计。认为备课组几个人凑凑情况,说说进度,剩下的就是个人上课了。实际上,这仍然是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

对这种认识有两点需要商榷:一是如果没有上课前的充分预设,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能不能保证?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一堂好课的准备也不是仅仅看看教科书、看看参考书、看看资料那么简单,这就是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最大差别。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而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果上课前不了解学情,没有充分的流程设计,没有教学策略,没有当堂知识落实的手段,仅仅凭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吗?二是请老师们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学的过程也是发展自己的过程,难道我们就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说仅仅把教学当成一种任务吗?课前的集体备课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是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单单就教学案来说,这是集体备课的成果,如果个别老师认为没用,那上课前我们准备什么是最有用的?

还有一点请老师们注意,教学需要积累,要留存好第一手资料。几年下来,就是一部完整的教学档案。有些资料到后来是无从查找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嫌麻烦而失去了积累的积极性,而到需要的时候又想起积累的重要性。就是在如此不断的反复中,许多宝贵的资料没有保存下来,不得不从头再来。

(二)关于对“规”的认识

从前一段的研讨看,老师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案设计的规。包括版面设计的规和容设计的规。就版面来说,请老师们认真借鉴手头的参考资料。从大小序号到段落设计都要规,小细节就有大作用。容设计要全,不能仅仅是各环节的罗列,重在设计课堂如何实施是高效的,教学设计是用来规课堂教学行为的,不是来应付检查的。

二是课堂语言的规。尽量使用普通话,并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简明,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声音要洪亮,在教室形成共鸣。

三是课堂板书的规。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板书,可板书可不板书的就没有必要板书,学案上有的就不要再板书,随意的板书耽误时间。重要的容必须板书,但要在黑板上分清主板和副板,主板不能随意擦除。一般来说,主板在黑板的左边,要根据板书容的多少留出足够的空间。

四是课上材料的准备。前一段听课,不少的老师没有事先告诉学生需要什么资料,而是课上现让学生翻找。比如有一节课,课上需要教材、两本资料、提前发的学案,还需要一演算纸。因课前没有准备好,学啥找啥,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显得课堂很乱。上课前,老师早到几分钟,根据教学容,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所用材料,上起课来就显得有条不紊。

(三)关于选题

一般来说,新授课的选题是巩固知识,复习课的选题主要是复习旧知,讲评课的选题是为了强化提升。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明确选题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些选题。选题时老师要先“下水”,了解所选题目是否契合所复习的容,难易程度如何,题目有没有错误等。

(四)关于讲题

老师们都明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单单靠几道题肯定不行,所选题目仅仅是例子,通过对例子的讲解,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对解题思路的点拨、启发学生思维应该是“讲”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学生能否通过题目得到思维训练,决定课堂的效率和效益。因此,老师要多教给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会做一个题目就完事。

(五)关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首先要有目的性,然后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提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而不是单单检查所提问学生掌握的情况。因此,提问前要有明确的要求,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问题简单,思考时间就短一些;问题难,思考时间就长一

些,切不可问题刚提出就让学生马上回答。提问的方式也有讲究,现在大多数老师都采用随便提问学生的方式。老师可能认为这样能节省时间,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提问方式更浪费时间,如果老师直接点名,叫到的学生没有想好或者本来就对问题有疑问,这样的学生肯定回答不好,既耽误了时间,又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个别学生可能还认为老师故意找他的茬),提问的效果并不好。因此,让学生主动起来回答效果更好,这样的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错的),学生回答完了(错的订正了),再让学生举举手,老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就能了解个大概。

还有一种现象,一旦时间紧或提问的学生回答不符合答案,老师往往就直接说出答案。“授”课又变成了“灌”课,效果肯定不好。而这种现象还较普遍。这就需要老师们对课堂的生成性有思想上的准备,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六)关于听写检查 1、听写(或默写)是效率最高的背诵检查方式,检查面广,还检查了关键字词的书写。文科宜多采用。运用听写方式,能有效避免学生侥幸投机心理,养成自觉记忆的习惯。 2、听写前要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听写中要巡查学生听写情况,听写后要立即收交并尽快检查,并尽快反馈结果。好的大旗鼓表扬,对听写不好没认真对待的,要提出批评并让其限时补上并再行检查。 3、听写后不立即收交、或只收少数学生、或不能及时批改反馈、或不对听写不好的给予必要批评与补查,听写的作用都会大打折扣。(七)关于错题改错与重做 1、要养成对错题及时纠错的习惯。能当堂改的当堂改,不能当堂改的课下立即改,无论如何不能过夜。即使觉得明白了、会做了也必须再动手做一遍。除极微小的细节错误可以在原题上略加改动外,一般都要进行整题重做。建议分学科建立错题集,将学案、资料、作业以及试卷上做错的题整理在上。 2、对错题要弄清错因,消除障碍,汲取教训;难度大的要虚心求教老师或同学,真正弄懂会做做对,必要时还要再找类似的题强化一下。 3、坚持一周一次重温错题,一月一次错题重做或考错题。

(八)教过了,讲过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

“不是讲过了吗(甚至是N遍了),为什么还不会?”这是考试结束后老师讲评试卷时反问学生的最常用的句子。这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实,反过来老师也应该想一想,讲过的知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分析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老师平时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考试时有了相关容才觉得重要。把普遍问题当成个别问题对待,把重要问题当成一般问题对待。没有重点强调,学生印象不深。因此,即使老师讲过了,学生也难免出错。

二是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是讲了,学生学的怎样?没有落实,没有反馈,出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教师的讲无法代替学生的学。

三是只重视结果,没有重视思维过程的引导。理解了的东西记忆更深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注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展示,仅仅重视了结果的吻合,是无法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甚至就是原题学生也不一定能做对。

请老师们认真领会“不要相信定律”:①不要相信:我要求过了,学生就会去做了;

②不要相信:我讲过了,学生就懂了;③不要相信:学生懂了,他就会了;④不要相信:学生会了,他就能做对了;⑤不要相信:我提醒了,学生就会注意了;⑥不要相信:学生订正了,问题就解决了。要相信:将纠错进行到底!

(九)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养成不靠考试靠平时 1、认真规的书写习惯要在课上和作业中培养——教师要抓在平时,并率先垂; 2、做题速度、准确度与规程度靠在课上和自

习中练就——要督促在平时; 3、有意记忆、善于思考、及时查缺补漏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要常抓不懈; 4、建议拒绝“两样东西”,一是计算器,一是涂改液和修改胶带。

(十)课堂教学要坚决贯彻“以学定教”

关于课堂教学是以讲为主,还是以学为主,不用再争论。关键是课堂上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去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必须立足于“如何指导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导演、演员一身兼。道理老师们肯定都明白,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就需要老师们多下功夫了。授课也要有思想,对上课也要有理解。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始终如一。

结束语: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她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九功中学李勇军 【摘要】: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内容预设生成效果学法指导课堂管理意义教师能力不足困惑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五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根据市、县教育 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曾经承担了县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各 学科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 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 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 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形成了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的局面。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变成了学困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噱头多,课件多,语文味淡。自主、合作、 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0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 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研究与改革,才能真 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把课堂真正 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 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 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我学区全体语文教师 愿意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成功 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 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 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 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在 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 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会探 索新知,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且正确率 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 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 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浅析论文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浅析 “裁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有什么样的过程,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呢?我在这几年的教改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与认识作一番肤浅的分析,以求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1.目标明确,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便于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时做到心中有数,不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要想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实施操作,依照课堂教学程序,把所传授的知识点、难点、重点都设计成一组相关的知识链,依照学生的心理特征,由浅入深,从基本知识点到培养创新精神,基本要求到较高要求这样的顺序排列,进而达到引人入胜。2.教育对象的定位必须准确 “教书育人”四个字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教师的职责,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一味地注重学习好的而忽略了中差生的进步,单纯地追求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教育的大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这个“全面”同样包括差等生。教书是手段,育人是根本,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每一位教师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定位问题慎之又慎。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一味地去转化差生,看似有情,实际不合理,我的标准是抓中间促两头,双管齐下,全面培养。 3.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不少专家、学者都曾作过较为精辟的论述。我认为:借鉴别人的经验固然可以,但重要的是自我在实践中摸索、研究、概括出自己的一套适合学生实情的课堂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课上的有趣味性,传授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先让学生对你所教内容感到有趣。很显然单调乏味的、照本宣讲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去创造一些新方法、创设一些新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课本不会说话,尤其是要把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更需要教师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第二、要把数学知识点、难点、重点设计成相关的问题链,由浅入深地传授给学生。上数学课,知识的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最重要的是个人的素质:一是要有“学”,二是要有“识”。如果教师的“学”不足与学生比肩,教师的“识”未必精当透辟,就匆匆忙忙上讲台,教学的目的就不可能完成。 第三、多媒体的应用,开阔视野、化解教学难点。应用多媒体上课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为单调乏味的课堂增加新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此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了。但是多媒体不能滥用,因为它只是一种工具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轴对称》 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 1课时 提供者:杨革俊单位:春元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第九章《轴对称》中的重点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节课,由于小学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对称角度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如何从对称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旧教材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应该重新认识,把好入门的第一课。 2、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边形》中的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对理解“等腰”这个条件造成的特殊结果的重要之处。 3、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5、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6、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创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 7、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8、本课内容安排上难度和强度不高,适合学生讨论,可以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技能目标: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画杨桃》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教材解读: 《画杨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叮嘱”、“教诲”、“半晌”等词语。 4、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2、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者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刚好是个过渡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贯穿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我们这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杨桃,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亲眼看见杨桃,明白“我”画的杨桃为什么会是像五角星。这样教学,非常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劳逸结合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教学对象初三学生课时 提供者何匡义单位长子县第七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化学变化的学习方法,并初步运 用观察获取信息,并运用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重点和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 语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并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 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教材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化学 式的书写及含义。上述知识就是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到的学生已经具备的“先备知识”,后继的学习要以 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进行预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原则,以反馈启发教学为主,兼顾问题讨论法和创设情 景法。本节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为了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新知识,本课创设了“剑桥之旅”、“幸运步步高”等多 种情景,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为 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本节课以组内合作、分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做 的目的是创设学生参与机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配平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剑桥之旅” 〔提问〕:他是如何开车顺利到达目的地—观看屏幕 〔回答〕:路标、站牌等。故得出路标、站牌这些都是国际通用的交通语言。

流程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化学流程图习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沈巷中学于志敏 一、教材分析 考试手册对学生优秀水平标准提出,能综合运用适当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化学问题,能解释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能有依据的解释给定化学实验过程,能有依据的陈述情境陌生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初中化学流程图题是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着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涉及到大部分综合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课题围绕着常见的流程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图)进行的专题复习课,选取了矿石冶炼、工业废水中金属的回收、海水的开发利用等符合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题目背景,容纳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放置在5月中旬,模拟考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需要综合的训练以便能熟练的将杂糅在一起的基础知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单一的知识点的复习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实在的、有现实意义的、有些难度的课题的学习。化学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学生需要对习题的背景有一定的实际的接触,近而才不会被复杂的生产背景吓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化学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流程图题的分析、归纳,认识流程图组成特点, 了解解题思路,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综合应 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分析过程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流程图题方法,熟练应 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实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题型的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绿色化学” 思想的重要性,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的形成; 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流程各步所得的产品分析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高效课堂教案-2(基础教育)

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总目标: 1、认识“哦”、“股”等58个生字,会写、会用“瓦”、“原”等生字33个。 2、复习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进一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3、理解本单元的新词,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4、进一步认识谚语,有搜集和积累谚语的兴趣。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读好有问号或叹号的句子。 6、会背诵第6课和第5课中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及《语文园地二》中要求读、背的谚语。 7、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奉献爱心、乐于助人,培养保护弱小 的意识和善良的品行。 单元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新词。增加语言积累。 难点: 第7和第8两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事理的领悟与体验。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图”2011-02-20 11:11:55|分类:|标签:|举报|字号订阅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逐渐进入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因为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在备课之初增加设计“流程图”这一环节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本文就如何用“流程图”的方式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流程图” 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其原因在于,在众多的语文教学研究中,对语文课堂的研究相对不足;[1] 而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又是其最重要的一环,于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有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因为它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某些语文课在开始上课时明明展示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紧紧抓住这个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又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另外,在某些语文课堂上教师设计的语文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不强,二者的相关性差,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还有,课堂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相关性

不强,教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活动与第二个教学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环环相扣,值得考量。我认为在备课的初始环节,为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出“流程图”,以此优化其课堂教学流程,对解决这些问题由此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有意义的尝试。当然,这个“流程图”不要求多么美观,可根据自己需要而富于个性化,甚至制作者和使用者只有教师本人,但绝不可小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所谓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是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也只有这流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才会指向一个终点,而不是一段一段地被阻塞。这也符合学生学习时是一个思维过程的事实,这个思维过程也是其意识的流动过程,它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指向性。把语文课堂的教学流程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我们称之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图”。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图”实例 《老人与海》课堂教学“流程图” 学习目标 一、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二、简单评价老人桑地亚哥这个人物形象 三、初步了解海明威的语言特色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浏览课文、概括老人与鲨鱼五次搏斗的情形以及最终结果———老人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同学结合文本给予书面评价并展示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示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她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经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她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

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 (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经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示的能力。 (2)经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

青蛙写诗-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金璐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感悟课文内容,拓展语言,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时有脚没尾巴。谜底是:青蛙。来,我们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这篇课文。 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诗”字,组词。古诗、诗人、写诗…… 一、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注意听老师每个字的发音和语句的停顿。 二、检查前置作业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读对跟读。 2. 齐读生字。 3. 出示字卡,运用识字方法加深记忆。 (1)运用加一加方法:写、诗、要、过、给、们 (2)运用组词方法:以、成 (3)字理:点、串

(4)其他方法:当 4. 出示课后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把它们圈出来。 学生板书:画——蝌蚪水泡泡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用横线画出来。 (1)蝌蚪要当小逗号。学生板书:画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 小逗号有什么用处呢?示儿歌,师读,生听。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句号有什么用处呢?示儿歌,师读,生听。 (3)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板书:…… 省略号有什么用处呢?示儿歌,师读,生听。

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已成为教学第一线老师们研究的课题。 在此,本人将自己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一优化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第一,课堂教学要体现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指出: 科学越是依赖于感官的知觉,就越可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演示实验、模型、板画、图表、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把要学习的知识形象地表示出来,由丰富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才能获得对概念和规律的本质认识。 直观教具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得恰到好处,如果滥用,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 从生动具体的内容出发,上升到抽象结论以后,还需进一步得到更加丰富的具体内容。 这里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直观、具体、抽象与概括在整个教学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1 / 7

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的活动,教师是这个活动中的主导方面。 因为只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培养能力,这项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从学的方面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的讲解必须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若教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那么教学效率就低,而且学习质量不高。 第三,体现巩固性原则,把时间还给学生。 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要学习大量知识,就造成了新知识在头脑中的暂时联系很不稳固的情况。 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更重要的是牢固掌握和运用。 有些教师生怕问题讲不清、讲不透,一节课讲了四十分钟还余兴未尽,结果事与愿违。 岂不知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每个教师把消化吸收这一过程留在课下,还谈什么减轻学生负担,况且学生能吃得消吗?我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支配,发现问题,教师解答,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但这并不是说教师该讲的问题不讲,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研究教法、学法,掌握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力求做

《比一比》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4课时比一比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作者:————————————————————————————————日期:

1.1.2程序框图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教学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教学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引出探求算法表达方法的必要性――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从1.1.1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即知道了“什么是算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表达问题,即解决“怎样表达算法”问题。我们已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算法,但太烦琐,我们有必要探求直观、准确表示方法。(S通过预习解决下面四个问题) 1.算法的含义是什么? 2.算法的5个特征. 3.算法有几种基本的结构? 4.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图形在流程图中,分别代表什么框? 5、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 二、问题设计: 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 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 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5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 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③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 程序框名称功能 终端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起止框)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docx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 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 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 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 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 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 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 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 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一天中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使信息技术与文本更好地整合,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激发他们爱生活,创 造美的热情。 七、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活动时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内容环节间(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1、谈话 2 分钟同学们,请看看,入新导出课老师今天跟以往有什课,激题么不同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大多的学生都 爱玩,爱旅游,把1、学生汇报

《看一看(一)》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看一看(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 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 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题。 小猴子、小猫看大象。要求学生说说哪一幅图是小猴子看到的,哪一幅图是小猫看到的? 学生根据实际观察回答。 2.完成教材第19页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学会了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