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目标定向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关于目标定向理论的综述性研究

摘要:目标定向理论在当今体育运动动机的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目标定向理论的来源,目标定向理论的分类,分析了国内外对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运动领域中关于目标定向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目标定向任务目标定向自我目标定向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目标定向理论、自我效能和能力知觉理论。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三

大支柱之一,目标定向理论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研究动机内容的主

要方向。2001年7月,第十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10th WORLD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 )胜利闭幕了。4年一次的盛会集中反映了近些年来运动心理学家研究领域的

进一步拓展,其研究的内容大体呈现分散化、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动机研究的方向却有

一个焦点:在13篇有关成就动机的论文中,9篇是以目标定向理论为主的。由此可见,目

标定向理论在动机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目标定向,是指一个人试图在某一特定

时间内达到的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个体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存

在两种目标定向,特定占优势的目标取向会影响完成任务的结果,因而决定其成就行为。这

两种目标定向分别是任务目标定向(也称学习目标定向)和自我目标定向(也称成绩目标定向)。

1.理论基础

目标定向理论是当今动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运动动机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它是目标设置研究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的延伸。目标设置研究的来源最早可以追

溯的“科学管理之父”-Tayler(1935)所创造的科学管理制度,这个制度的关键就是:根据

对时间和工作的分析,对每位个体规定具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目标或任务。之后目标管理法也由此而产生并在企业组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标设置的来源还可

以追溯到心理学中的符兹堡学派,该学派永任务、定势、意向等概念来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中就包含有目标的思想。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们就开始了对目标的研究,自Locke于1968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以来,对目标设置研究的取向有两种,研究的取向之一是对目标本身的特性的研究,如目标的具体化、目标的难易程度、目标过程的接受性等;另外一个研究的重点则集中在对成就情境下个

体所采用的占有优势的目标类型(Dweck,1992)和最终结果的分析,即以社会认知模式为基

础的成就目标定向研究。

2. 目标定向理论的分类

2.1 目标定向理论的单因素结构

对目标定向理论的框架,迄今出现过三种划分,Dweck提出了成就目标定向的单因素结构,他把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作为一个连续体的两个相对变量。任务目标是以学习、掌握为

目的的成就目标取向,任务目标定向的个体关注对任务的掌握、理解和能力的发展;自我目

标是以追求高成绩、证明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成就目标取向,自我目标定向的个体关注和他人

的比较,以获得对能力的积极评价和避免消极评价。人们还探讨了两种目标定向与认知、情

感和行为的关系。一般来说,任务目标产生适应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任务目标定向

的个体具有一下特征:能够运用深加工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对成败进行努力和策略归因;面对失败,焦虑程度适中;面对困难具有高坚持性,愿意选择挑战性任务;具有创造性,内

部动机高;适当的寻求帮助。而自我定向引起非适应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自我目标

定向的个体采用浅加工策略;对成败进行能力归因;面对失败易产生高焦虑;不敢面对挑战

性任务,对困难坚持性低(Dweck & Leggett,1998)。但有研究却发现,自我目标定向在一些情况下也能引起积极的效果,导致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成就。由此可见,有关自我目标的作用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必要对自我目标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2.2 目标定向理论的三因素结构

Elliot和Harackiewicz将成绩目标定向(自我定向)分为指向能力表现的成绩—近向目标和指向于趋避无能表现的成绩—回避目标。Skaalvik将成绩目标定向划分为两类“进攻性自我定向和防御性自我定向”,对于后两者的三因素结构,已经有研究报告证实了它的有效性。Vande walle(1997)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的成就目标定向的三因素结构,他也是把成绩目标定向划分为两个维度:喜欢获得对自己积极的评价和回避那些消极的评价(王雁飞)。这与Elliot和Skaalvik的划分类似。我国学者余安帮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可能孕育着集体(社会)定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责任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指出这些积极的社会目标是学生学业的潜在重要因素。班杜拉最近提出的团体自我效能概念,对上述理论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出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特征,经济体育的举国体制的考虑,将社会目标纳入目标定向的研究是今后我国学者的一个工作重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标定向理论是新近认知心理学家试图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的原理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Duda认为,一个综合(完整)的成就动机理论不应仅停留在预测和澄清个体的行为差异上,成就活动中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的变化也应受到重视。实质上这样的理论应该去进一步的搞清人们是如何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经历一个成就情景的。也就是说,理论应该提供一种概念的框架,用以解释个体在成就活动中,其对活动本身的操作与活动内涵的看法之间的关系。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运动与学业情景中这两种目标取向的存在,并且与行为密切相关。

3.1 运动中目标定向的研究

运动领域中关于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研究成果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个体的目标取向差异,从而导致其对完成任务的方式过程认知上的不同以及对行为的影响。例如。杜达(Duda 1992)调查了运动情景中目标定向和成功原因间的关系,发现任务定向占优势的运动员相信努力与合作可导致成功,而自我定向占优势的运动员认为高度的技能有助于成功,并且相信欺骗性手段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他还在一次对打保龄球的大学生的研究表明,那些从此项运动中获得高水平“快乐感”的学生拥有较高的任务定向和较低的自我定向。Spray和Biddle发现16-18岁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采用任务定向则更有可能参加学校提供的体育教育计划。另外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目标定向情境对个体在运动情境中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具有影响。国内学者孙延林对体育教学中的动机气氛对中学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的影响所作的研究表明学习气氛可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水平,促进任务定向,降低自我定向,提高能力知觉;成绩气氛对学生的内部动机无显著性影响,却促进自我定向,降低能力知觉。因此,他建议应该鼓励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降低成绩氛围。

3.2 学业中目标定向的研究

国内外的目标定向理论研究表明,在运动中和学业中除了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外,一些研究结果已发现个体目标定向中同时还存在着工作回避取向(Work Avoidance)(Nicholls,Cobb,Wood.et al.,1990)及合作取向(Cooperation)(Duda,Nicholls,1992)。目前有关目标定向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体育教学方面,而对学业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研究还不多见。陈坚、姒刚彦在《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一文研究结果表明:在访谈结果分析来看,被访者对运动中和学业中存在着任务取向和合作取向的看法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而对这两种情景中存在着回避取向持否定态度。访谈结果显示,在运动中和学业中任务取向与自我取向被认为是同时存在的分别达到45%和70%;并认为

两种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的分别为35%和22.5%。这方面的访谈结果基本上与目标定向理论的阐述较为一致。

4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4.1 发展趋势

当今体育运动领域中关于目标定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定向与内部动机的关系、与能力及努力概念的联系、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与体育活动参与坚持性的关系、与运动目的的关系、目标定向的发展与测量七个方面。

4.2 未来研究方向

4.2.1 对研究工具本身的检验是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的第一步。因此应该在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内容及问卷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检验。

4.2.2 对运动中目标定向和学业中目标定向进行跨情景、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用以检验目标定向理论的普遍性以及该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适用性。

4.2.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其合理性,因此,应结合体育运动实践,将目标定向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指导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姒刚彦.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与跨文化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3):77.

[4]徐培,漆昌柱.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体育高教研究所,1998(2):45-48

[5]张晓,李宗浩,孙延林.运动员的目标定向与心理技能的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3):53-55

[6]陈坚,姒刚延.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2-56

[7] 漆昌柱,徐培.运动动机研究的新方向:目标定向理论[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5-47

[8]郗琳.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3,10(1):31-34

[9] 马庆霞.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2-24

[10]王学忠.学生的目标系统[J].心理科学,1996,19(4):207-210

[11]方媛.初中生对体育课堂动机气氛的认知与内部动机、自我效能及体育成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23):495-497

[12]申艳娥.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教会学生学习的启示” [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1

[13] 王雁飞.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的研究综述.[J]广州师院学报,No.3 vol 20.1999.50-57

[14]张璐斐,虞锡芳.目标设定方法在提高体育成绩上的作用. [J]广州体院院报,2001,21(1)

[15]Duda,J.L&Nicholls,J.G(1992) Dimension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chool work and spor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84,No.3,290-299

[16]Hon,T.(1992).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IL: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7]Dweck,C.(1986).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American Psychologist,41,1040-1048

[18]Ping Xiang.The development of self-perceptions of ability and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ir relations in Physical Education[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98(69):231-241.

[19]Andrew,J,Elliot.Achievement Goals,study strategies and exam performance:a

mediationsl analysis[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9(91):540-563

[20]Judith M.Harackinewioz.et al.short-term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achievement goals:predicting interest and performance overtime[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0(92):316-330.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分层标准。本文分析了区分社会地位差异的十种资源,即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还分析了这十种资源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战略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标准/和谐社会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利益、地位的差别和不均等是

一种客观事实,对于它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层理论家也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考察收入差别、职业差别以及财产、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分层的多种标准。而不同的理论家在采用某种视角、采用某种分层标准的时候,总是与一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换言之,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 从宏观上看,社会分层、阶级分层标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调社会不平等对立与冲突的一面。依此目的,社会分层、阶级划分的标准必须十分严格,各阶层、群体、阶级之间应有本质区别并需要揭示冲突的内在根本原因。另一类则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则可以较为宽泛。各群体、阶层、阶级的区分多是非本质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视角的持有者,著名社会分层理论家伦斯基称之为“激进主义者”,对于第二类,则称之为“保守主义者”。伦斯基指出,激进主义者的信念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而保守主义者的信念则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从分层标准的差异看,第一类常

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9 合法性12 主观主义13 异化16 社会几何学18 姿势对话21 实践的模糊逻辑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10 社会建构论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8 叙事知识(利奥诺)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_程玲

第14卷第1期2007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C h a n g s h aS o c i a l w o r kc o l l e g e V o l .14N o .1 M a r .2007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程 玲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 文中梳理了社会认知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 916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07)01-0021-04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t o S o c i a l Wo r k C H E N GL i n g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 ,H u b e i ,430072)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 h o wt o a p p l y t h i s t h e o r y t o s o c i a l w o r k . K e yw o r d s :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t h e o r y ;s o c i a l w o r k [收稿日期] 2006-12-05 [作者简介] 程 玲(1979-),女,湖北京山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一、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作为一个专业概念被提出来后,对其基本涵义的解释就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D a v i d S h a f f e r 认为社会认知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①。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②。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③。 一般说来,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④。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的。个体的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人的主观意识上,认为只有理解了人的认知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皮亚杰认为,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认知发展 中起着重要作用⑤,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皮亚 杰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⑥ 格式塔 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人的知觉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传统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各感觉成分的总和是不正确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观察者总是完整地观察对象;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如何复杂,人们都能赋予它某种意义,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勒温将知觉结构的研究转移到人的行为结构研究上来,提出了个体的张力系统和心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勒温试图用“场”的概念来说明和解决这一问题。勒温的场主要是人的心理场和行为场。在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紧张是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场的动力特点;生活空间是指人的行为发生的心理场,人与环境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动力整体,突出了整体在动力中的意义。场域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人和当时的环境作用下产生的。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障碍,最后实现目标。作为人本身,个体的需要会引起他和其环境之间的张力,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张力才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范;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2)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 (3)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展开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 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概述 社會學習理論就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与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与環境的相互作用。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就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她們通常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她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就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就是建立在獎勵与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她的社會學習理論。 1.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就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就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与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与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就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就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就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註意過程就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註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征、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征以及觀察者与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她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把記憶中的符號与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与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与行為的操作。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就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在使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财产分配产生较大的差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丛生,社会阶层(阶级)分化,曾经一度淡忘的阶级现象又开始出现。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因此,根据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分层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变迁或者社会分化处于哪个阶段。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一、从阶级分层到阶层分层:一个历史过程仔细阅读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他指出:“货物获得和货物分配的基础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等级划分,而任何技术的-经济的动荡和变革就威胁着它,并把'阶级状况'推到首位。赤裸裸的阶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和国家,一般都是技术的-经济的变革的时代;而每当经济的变革进程缓慢立即就会导致'等级的'形成的增长,社会的'荣誉'又会恢复其重要性。”2]根据笔者所见,韦伯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等级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的社会分层两者的相互交替,从而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阶级分层和等级(地位)分层不会同时出现,或者说在社会变迁的特定阶段,社会分层或者是表现为地位分层或者表现为阶级分层。用现在的话语表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即“技术-经济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分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分层。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变革瓦解了原有的地位分层,社会地位(分层)处于不稳定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是阶级斗争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社会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位分层,此时“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阶级之间的紧张趋于松弛,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阶级对抗开始走向阶级合作,甚至阶级本身也不存在了。②根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笔者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社会分层在理论上或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应该是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再到阶级分化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旧的封建买办阶级势力的残余,这是行将归于灭亡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四个民主阶级,这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在经济上都是必要的,在政治上也都是进步的、要求民主的,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工人阶级是主要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而自由资产阶级也将拥有一定的领导权。3]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中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财富的重新分配已经完成,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解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中国社会主要阶层。按照历史的逻辑,中国理应进入阶层社会,但是各种政治运动,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③并且以政治因素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在当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不溶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的稳定,从而使人们原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毛泽东阶级理论的指导下,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灭了,但是政治意义上的阶级分层一直存在。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财富的重新分配一直处于不稳定、非均衡、非制度化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一直到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圈地运动”、证券市场(圈钱运动)以及房改、教改、医改等,暴富现象不断产生,其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

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唐卫海杨孟萍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学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的主席。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书,是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从这部著作中,不仅可以看到 他的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可以看出其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社会学习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 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 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 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 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 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如果人们只通过第一 种方式进行学习,那是非常缓慢而费力的,有时还要付出很大代价。幸 好,人类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进行学习,实际上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 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 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而很快地学到大量的复杂的 行为模式。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因此,班杜 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证资料。他的 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三、 二、社会学习中的观察学习 四、 (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五、 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 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介绍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两 个经典实验。 六、 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在实 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 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 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

智慧树知到《经典社会学理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经典社会学理论》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经典三大家分别是()。 A:韦伯 B:涂尔干 C:托克维尔 D:马克思 答案: 韦伯,涂尔干,马克思 2、社会学理论等同于社会理论。 A:对 B:错 答案: 错 3、古典社会理论侧重于研究经验世界。 A:对 B:错 答案: 错 4、美国社会学理论的根基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 A:对 B:错 答案: 对 5、当代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单位是个体行动。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一章 1、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答案: 社会行动 2、韦伯的社会学可以称为()社会学。 A:科学的 B:解释的 C:正确的 D:德国的 答案: 解释的 3、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了()种类型。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四 4、新教属于韦伯所划分的宗教类型中的()。

A:入世禁欲主义 B:出世禁欲主义 C:入世神秘主义 D:出世神秘主义 答案: 入世禁欲主义 5、社会秩序合法性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哪些进行分类()。A:习惯 B:法律 C:道德 D:理念 E:情感 答案: 习惯,法律,理念,情感 6、不属于过渡性质的合法分配的类型是()。 A:理性的法律 B:传统型支配 C:卡里斯玛式 答案: 理性的法律,传统型支配 7、稳定的支配形式就构成了社会秩序。() A:对 B:错 答案: 对 8、官僚制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往理性化方面运转。()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以下是马克思著作的是()。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 D:《个人表现与集体表现》 答案: 《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法 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3、异化劳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A: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 B: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的异化 C: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 D:人同人关系的异化 答案: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同人关系的异化 4、以下是马克思提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是()。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