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真空蒸镀讲义

真空蒸镀讲义

真空蒸镀讲义
真空蒸镀讲义

图1-1 真空蒸发镀膜原理示意图 真空蒸镀

真空蒸镀法(简称真空蒸镀)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基体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由于真空蒸镀法主要物理过程是通过加热蒸发材料而产生,所以又称热蒸发法。采用这种方法制造薄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用途十分广泛。

介绍蒸发原理、蒸发源的发射特性、膜厚测量与有关蒸发的工艺技术。

§1—1真空蒸发原理

真空蒸镀的特点、原理与过程

真空蒸镀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成的薄膜纯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成膜速率快、效率高,用掩模可以获得清晰图形;薄膜的生长机理比较单纯。主要缺点是,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

薄膜,所形成薄膜在基板上的附着力较小,工

艺重复性不够好等。

图1-1为真空蒸镀原理示意图。主要部分

有:(1)真空室,为蒸发过程提供必要的真空

环境;(2)蒸发源或蒸发加热器,放置蒸发材

料并对其进行加热;(3)基板,用于接收蒸发

物质并在其表面形成固态蒸发薄膜;(4)基板加热器及测温器等。

真空蒸镀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过程:

(1)加热蒸发过程。包括由凝聚相转变为气相的相变过程。每种蒸发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有不相同的饱和蒸气压;蒸发化合物时,其组分之间发生反应,其中有些组分以气态或蒸气进入蒸发空间。

(2)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支,即这些粒子在环境气氛中的飞行过程。

(3)蒸发原子或分子在基片表面上的淀积过程,即是蒸气凝聚、成核、核生长、形成连续薄膜。

上述过程都必须在空气非常稀薄的真空环境中进行。否则,蒸发物原子或分子将与大量空气分子碰撞,使膜层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形成氧化物;或者蒸发源被加热氧化烧毁;或者由于空气分子的碰撞阻挡,难以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

§1-2 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在真空蒸镀过程中,能否在基板上获得均匀膜厚,是制膜的关键问题。基板上不同蒸发位置的膜厚,取决于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基板与蒸发源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蒸发物质的蒸发量。

蒸发源的种类繁多,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蒸发源。

一、点蒸发源

通常将能够从各个方向蒸发等量材料的微小球状蒸发源称为点蒸发源(简称点源)。一个很小的球dS ,以每秒m 克的相同蒸发速率向各个方向蒸发,则在单位时间内,在任何方向上,通过如图1-2所示立体角 d 的蒸发材料总量为dm ,

此角度为蒸发源和表面的角度,则有

ωπ

d m dm ?=4 因此,在蒸发材料到达与蒸发方向成θ角的小面积dS 2的几何尺寸已知时,则淀积在此面积上的膜材厚度与数量即可求得。

图1-2 点蒸发源的发射特性 图1-3 接受角度对淀积厚度的影响

二、小平面蒸发源

如图1-3所示,用小型平面蒸发源代替点源。由于这种蒸发源的发射特性具有方向性,使在θ角方向蒸发的材料质量和cos θ成正比例。θ是平面蒸发源法线与接收平面dS 2中心和平面源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则膜材从小型平面dS 上以每秒m 克的速率进行蒸发时,膜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该小平面的法线成θ,则膜材从小型平面dS 上以每秒m 克的速率进行蒸发时,膜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该小平面的法线成θ角度方向的立体角dw 的蒸发量dm 为角度方向的立体角dw 的蒸发量dm 为

ωθπ

d m

dm ??=

cos 式中,π/1是因为小平面源的蒸发范围局限在半球形空间。如图1-3所示,如果蒸发材料到达与蒸发方向成θ角的小平面dS 2几何面积已知,则淀积在该小平面薄膜的蒸发速率即可求得。

三、细长平面蒸发源

细长平面蒸发源的发射特性如图1-4所示。下面讨论这种蒸发源的膜厚分布问题。设基板平行 放置于长度为l 的细长蒸发源,源一基距为h ,与中心点距离S 的微小面积为dS ,在x – y 平面上任意一点(x, y )的微小面积为σd ,当蒸发物质m 均匀分布在蒸发源内时,在蒸发源dS 面上的质量dm 为 dS l m dm = 这样,就可视dS 为小平面蒸发源。所以,可参照式上求出在σd 上得到的蒸发质量为

dS l

m x h d dm ??+?=)(cos 222πσθ

图1-4细长平面蒸发源的发射特性 图1-5 环状平面蒸发源的发射特性

四、环状蒸发源

为了在宽广面积上得到较好的膜厚均匀性,可以采用环状蒸发源(简称环源)。在实际蒸发中,当基板处于旋转状态时,就与此情况相类似。

五、实际蒸发源发射特性

发针形蒸发源或电子束蒸发源中的熔融材料为球形,与点蒸发源近似。舟式蒸发源中,若蒸发料熔融时与舟不浸润,从舟中蒸发时也呈球形,但位于舟源表面处的蒸发料,使原来向下蒸发的粒子重新向上蒸发,故与小平面蒸发源近似。蒸发料润湿的螺旋丝状蒸源是理想的柱形蒸发源。锥形篮式蒸发源在各圈间隔很小时,其发射特性与平面蒸发源近似。坩埚蒸发源可看成表面蒸发源或高度定向的蒸发源。

§1-3 蒸发源的类型

蒸发源是蒸发装置的关键部件,大多数金属材料都要求在1000~2000℃的高温下蒸发。因此,必须将蒸发材料加热到很高的蒸发温度。最常用的加热方式有:电阻法、电子束法、高频法等。下面对不同加热方式的蒸发源进行分别讨论。

一、电阻蒸发源

采用钽、钼、钨等高熔点金属,做成适当形状的蒸发源,其上装入待蒸发材料,让电流通过,对蒸发材料进行直接加热蒸发,或者把待蒸发材料放入Al 2O 3、BeO 等坩埚中进行间接加热蒸发,这便是电阻加热蒸发法。由于电阻加热蒸发源结构简单、价廉易作,所以是一种应用很普通的蒸发源。

采用电阻加热法时应考虑蒸发源的材料和形状。

1.蒸发源材料

通常对蒸发源材料的要求是:

(1)熔点要高。因为蒸发材料的蒸发温度(饱和蒸气压为10-2托时的温度)多数在1000~ 2000℃之间,所以蒸发源材料的熔点必须高于此温度。

(2)饱和蒸气压低。这主要是为防止或减少在高温下蒸发源材料会随蒸发材料蒸发而成为杂质进入蒸镀膜层中,保证在蒸发时具有最小的自蒸发量,而不致于产生影响真空度和污染膜层质量的蒸气。

(3)化学性能稳定,在高温下不应与蒸发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4)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源变化时,功率密度变化较小;

(5)原料丰富,经济耐用。

根据这些要求,在制膜工艺中,常用的蒸发源材料有W、Mo、Ta等,或耐高温的金属氧化物、陶瓷或石墨坩埚。

2.蒸镀材料对蒸发源材料的“湿润性”以及各种形状的电阻蒸发源

在选择蒸发源材料时,还必须考虑蒸镀材料与蒸发源材料的“湿润性”问题。这种湿润性与蒸发材料的表面能大小有关。高温熔化的蒸镀材料在蒸发源上有扩展倾向时,可以说是容易湿润的;反之,如果在蒸发源上有凝聚而接近于形成球形的倾向时,就可以认为是难于湿润的。

在湿润的情况下,由于材料的蒸发是从大的表面上发生的且比较稳定,所以可认为是面蒸发源的蒸发;在湿润小的时候,一般可认为是点蒸发源的蒸发。另外,如果容易发生湿润,蒸发材料与蒸发源十分亲合,因而蒸发状态稳定;如果是难以湿润的,在采用丝状蒸发源时,蒸发材料就容易从蒸发源上掉下来。

图1-6 蒸发源材料与镀膜材料湿润状态图1-7 各种形状的电阻蒸发源

丝状蒸发源的线径一般为0.5~1mm,特殊时可用1.5mm。螺旋丝状蒸发源常用于蒸发铝,因为铝和钨能互相湿润,但钨在熔融铝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应予以注意。锥形篮状蒸发源一般用于蒸发块状或丝状的升华材料(如三股)。多股丝可有效防止断线,而且还能增大蒸发表面和蒸发量。

箔状蒸发源的厚度常为0.05~.15mm。因为箔状蒸发源具有很大的辐射表面,它的功率消耗要比同样横截面的丝状蒸发源大4~5倍。用这类蒸发源蒸发材料时,应避免造成较大的温度梯度,蒸发材料与蒸发源之间要有良好的热接触,否则蒸发材料容易形成局部过热点,而且造成蒸发料的喷溅。

二、电子速蒸发源

随着薄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膜的种类和质量提出了更多更严的要求。只采用电阻加热蒸发源已不能满足蒸镀某些难熔金属和氧化物材料的需要,特别是要求制膜纯度很高的需要。于是发展了将电子束作为蒸发源的方法。将蒸发材料放入水冷铜坩埚中,直接利用电子束加热,使蒸发材料气化蒸发后凝结在基板表面成膜,是真空蒸镀技术中的一种重要的加热方法和发展方向。电子束蒸发克服了一般电阻加热蒸发的许多缺点,特别适合制作高熔点薄膜材料和高纯薄膜材料。

电子束蒸发源的优点为:

(1)电子束轰击热源的束流密度高,能获得远比电阻加热源更大的能量密度。可在一个不太小的面积上达到104~109W/cm2的功率密度,因此可以使高熔点(可高达3000℃以上)材料蒸发,并且能有较高的蒸发速度。如蒸发W、Mo、Ge、SiO2、Al2O3等。

(2)由于被蒸发材料是置于水冷坩埚内,因而可避免容器材料的蒸发,以及容器材料与蒸镀材料之间的反应,这对提高镀膜的纯度极为重要。

(3)热量可直接加到蒸镀材料的表面,热效率高,热传导和热辐射损失少。

电子束加热源的缺点是电子枪发出的一次电子和蒸发材料发出的二次电子会使蒸发原子和残余气体分子电离,这有时会影响膜层质量。更主要的是,电子束蒸镀装置结构较复杂,因而设备价格较昂贵。另外,当加速电压过高时所产生的软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应予以注意。

2.电子束蒸发源的结构型式

依靠电子束轰轰击蒸发的真空蒸镀技术,根据电子束蒸发源的型式不同,可分为环形枪、直枪等几种。

直枪是一种轴对称的直线加速电子枪,电子从阴极灯丝发射,聚焦成细束,经阳极加速后轰击在坩埚中使材料熔化和蒸发。直枪的功率从几百瓦到几千瓦都有。由于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的应用使直枪的使用较为方便。它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大、成本高,另外蒸镀材料会污染枪体结构和存在灯丝逸出的Na+离子污染等。

图1-8 直枪蒸发源简图图1-9 高频感应加热源的工作原理

三、高频感应蒸发源

高频感应蒸发源是将装有蒸发材料的坩埚放在高频螺旋线圈的中央,使蒸发材料在高频电磁场的感应下产生强大的涡流损失和磁滞损失,致使蒸发材料升高,直至气化蒸发。膜材的体积越小,感应的频率就越高。蒸发源一般由水冷高频线圈和石墨或陶瓷坩埚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9 所示。

这种蒸发源的特点是:

(1)蒸发速率大,可比电阻蒸发源大10倍左右;

(2)蒸发源的温度均匀稳定,不易产生飞溅现象;

(3)蒸发材料是金属时,蒸发材料可产生热量。因此,坩埚可选用和蒸发材料反应最小的材料;

(4)蒸发源一次装料,无需送料机构,温度控制比较容易,操作比较简单。

缺点是:蒸发装置必须屏蔽,并需要较复杂和昂贵的高频发生器;另外,如果线圈附近的压强超过10-2Pa,高频场就会使残余气体电离,使功耗增大。

§2-4 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对于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合金或化合物,在蒸发时如何控制成分,以获得与蒸发材料化学比不变的膜层,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合金的蒸发

蒸发二元以上的合金及化合物的主要问题,是蒸发材料在气化过程中,由于各成分的饱和蒸气压不同,使得其蒸发速率也不同,会发生分解和分馏,从而引起薄膜成分的偏离。采用真空蒸发法制作预定组成的合金薄膜,经常采用瞬时蒸发法、双蒸发源法及合金升华法等。

1.瞬时蒸发法

瞬时蒸发法又称“闪烁”蒸发法。它是将细小的合金颗粒,逐次送到非常炽热的蒸发器或坩埚中,使一个一个的颗粒实现瞬间完全蒸发。如果颗粒尺寸很小,几乎能对任何成分进行同时蒸发,故瞬时蒸发法常用于合金中元素的蒸发速率相差很大的场合。闪烁蒸发法的优点是能获得成分均匀的薄膜。可以进行掺杂蒸发等。缺点是蒸发速率难于控制,且蒸发速率不能太快。

图1-11示出了瞬时蒸发法的原理图。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求以均匀的速度将蒸镀材料供给蒸发源,以及选择合适的粉末粒度、蒸发温度和落下粉末料的比率。钨丝锥形筐是用作蒸发源的最好结构。如果使用蒸发舟和坩埚,瞬间未蒸发的粉末颗粒就会残存下来,变为普通蒸发,这是不太理想的。

这种蒸发法已用于各种合金膜(如Ni-Cr合金膜)。对磁性金属化合物,还成功地制成了MnSb、MnSb-CrSb、CrTe及Mn5Ge3等薄膜。

2.双源或多源蒸发法

这种蒸发法是将要形成合金的每一个成分,分别装入各自的蒸发源中,然后独立地控制各蒸发源的蒸发速率,使到达基板的各种原子与所需合金薄膜的组成相对应。为使薄膜厚度分布均匀,基板常需要进行转动。

图1-12示出了双源蒸发原理。采用双源蒸发法还有利于提高膜厚分布的均匀性。

图1-11 瞬时蒸发法原理图1-12 双源蒸发原理示意

二、化合物的蒸发

化合物的蒸发方法有三种:(1)电阻加热法;(2)反应蒸发法;(3)双源或多源蒸发法。电阻蒸发法和双源蒸发法已作过介绍,这里不再叙述。反应蒸发法主要用于制备高熔点的绝缘介质薄膜,如氧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等。

反应蒸发法

分解,例如直接蒸发Al2O3、TiO2等都都

会产生失氧,为此宜采用反应蒸发。所谓

反应蒸发法就是将活性气体导入真空室,

使活性气体的原子、分子和从蒸发源逸出

的蒸发金属原子、低价化合物分子在基板

表面淀积过程中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所需

高价化合物薄膜的方法。反应蒸发不仅用

于热分解严重,而且用于因饱和蒸气压较

低而难以采用电阻加热蒸发的材料。经常

被用来制作高熔点的化合物薄膜,特别是

适合制作过渡金属与易解吸的O2、N2等

反应气体所组成的化合物薄膜。例如在空气或O2气氛中蒸发SiO制得SiO2薄膜,在N2气氛中蒸发Zr得到ZrN薄膜,在Ar-N2气氛中得到AlN薄膜,在CH4中得到SiC薄膜等。反应方程举例如下:

Al(激活蒸气)+O2(活性气体)→Al2O3(固相沉积)

Sn(激活蒸气)+O2(活性气体)→SnO2(固相沉积)

表1-13 反应蒸发制取化合物薄膜的条件

三、特殊的蒸发法

1.电弧蒸发法

在普通的电阻加热蒸发法中,常存在加热丝、坩埚与蒸发物质发生反应的问

题。另外,还存在着可能发生蒸发源材料的原子混入薄膜以及难于蒸发高熔点物

质问题。这些问题虽可由电子束蒸发法解决,但所用设备复杂昂贵。而电弧蒸发

法是制取高熔点材料薄膜的一种较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采用高熔点材料构成

两个棒状电极,在高真空下通电使其发生电弧放电,使接触部分达到高温进行蒸

发。因而也是一种自加热蒸发法。它又分为交流电弧放电法和直流电弧放电法。

可蒸发包括高熔点金属在内的所有导电材料,可简单快速地制作无污染薄膜,并

且也不会引起由于蒸发源辐射作用而造成基板温度升高的问题。

2.热壁法

为获得良好的外延生长膜,人们研究了热壁外延生长法。热壁法是利用加热的石英管等(热壁)把蒸发分子或原子从蒸发源导向基板,进而生成薄膜。通常,热壁较基板处于更高的温度。整个系统置于高真空中,但由于蒸发管内有蒸发物质,因此压强较高。和普通的真空蒸镀法相比,热壁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在热平衡状态下成膜。

3.激光蒸发法

利用高能激光作为热源来蒸镀薄膜是一种新技术。激光光源可采用CO2激光、Ar激光、钕玻璃激光、红宝石激光及钇铝石榴石激光等大功率激光器,并置于真空室之外。高能量的激光束透过窗口进入真空室中,经棱镜或凹面镜聚焦,照射到蒸发材料上,使之加热气化蒸发。聚焦后的激光束功率密度很高,可达106W/cm2以上。

但是,激光蒸发器较昂贵,且并非对所有材料都显示其优越性。另外,由于蒸发材料温度太高,蒸发粒子(原子、分子、簇团等)多易离子化,从而会对膜结构和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5 膜厚和淀积速率的测量与监控

薄膜的性质和结构主要决定于薄膜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实际上受许多淀积参数的影响,如淀积速率、粒子速度与角分布、粒子性质、衬底温度及真空度等。因此,在气相沉积技术中为了监控薄膜的性质与生长过程,必须对淀积参数进行有效的测量与监控。在所有沉积技术中,淀积速率和膜厚是最重要的薄膜淀积参数。

下面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测定膜厚的方法。

表1-14 膜厚的测试方法

二、称重法

1.微量天平法

它是将微量天平设置在真空室内,把蒸镀的基片吊在天平横梁的一端,测出随薄膜的淀积而产生的天平倾斜,进而求出薄膜的积分堆积量,然后换算为膜厚。

由此便可得到质量膜厚。如果,积分堆积量(质量)为m,蒸镀膜的密度为 ,

基片上的蒸镀面积为A ,其膜厚可由下式确定

A

m t ρ= 式中,ρ一般采用块材的密度值。 微量天平法的优点:灵敏度高,而且能测定淀积质量的绝对值;能在比较广的范围内选择基片材料;能在淀积过程中跟踪质量的变化等。

三、电学方法

1.电阻法

由于电阻值与电阻体的形状有关,利用这一原理来测量膜厚的方法称电阻法。电阻法是测量金属薄膜厚度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由于金属导电膜的阻值随膜厚的增加而下降,所以用电阻法可对金属膜的淀积厚度进行监控。以制备性能符合要求的金属薄膜。由于材料的电阻率(或者电导率)通常是与整块材料的形状有关的一个确定值,如果认为薄膜的电阻率与块材相同,则可由下式确定膜厚,即

S R t ρ

=

式中,R S 为正方形平板电阻器沿其边方向的电阻值, R S 值与正方形的尺寸无关,常称为方电阻或面电阻,简称方阻。方阻是在实际上经常使用的一个参数。

因此,采用电桥法或欧姆表直接测试出阻值监控片上的淀积薄膜的方电阻值,便可根据式得出膜厚值。

用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如图1-15所示。采用电阻法测量的薄膜电阻值范围介于几分之一欧至几百兆欧之间,当达到设计电阻值时,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阀挡板,便可立即停止蒸发淀积。使用普通仪器,电阻测量精度可达±1%~±0.1%。由于准确确定薄膜的ρ值有困难,所以用电阻法测得的膜厚仍有一定误差。通常为≥±5%左右。

2.电容法

电介质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测量

它的电容量来确定。根据这一原理可以

在绝缘基板上,按设计要求先淀积出叉

指形电极对,使之形成平板形叉指形电

极时,使之形成平板形叉指电容器。当

未淀积介质时,叉指电容值主要由基板

的介电常数决定。而在叉指上淀积介质

薄膜后,其电容值由叉指电极的间距和

厚度,以及淀积薄膜的介电系数决定。

只要用电容电桥测出电容值便可确定

淀积的膜厚。

另一种方法是在绝缘基板上先形

成下电极,然后淀积一层介质薄膜后,

再制作上电极,使之形成一个平板形电

图1-15 由测量电阻值(RS )来测量膜厚的电桥回路

1—真空室 2—蒸发面

容器。然后根据平板电容器公式,在测出电容值后,便可计算出淀积介质薄膜的厚度。显然,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淀积 后的膜厚测量,而不能用于淀积过程的监控。计算时所需要的ε值,可取块材介质的介电系数值。

由于确定介电系数和平板电容器或叉指电容器的表面积(电极)所造成的误差,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

图1-16 传感规结构示意图

1—带水冷却罩 2—加速极 3—收集极 4—发射极 5—芯柱

四、光学方法

1.光吸收法

如果强度为I 0的光照射具有光吸收性的薄膜,则透过薄膜的光强度可由下式表示

)exp()(20t R I I I α-=

式中,t 为膜厚,α是吸收系数,R 为薄膜与空气界面上的反射率。

显然,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利用上式可以确定吸收薄膜的厚度。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常用于金属蒸发膜厚度测定,且适用于淀积过程的控制。淀积速率一定时,在半对数坐标图上,透射光强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在一定面积上薄膜厚度均匀性的检测。但必须指出,此方法只适用于能形成连续的、薄的微晶的薄膜材料(如Ni-Fe 合金等),其他物质(如Ag )在小的厚度时(~30nm ),透射光强随厚度成线性衰减。

2.光干涉法

光干涉法的理论基础是光的干涉效应。当平行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上时,从薄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回来的两束光在上表面相遇后,就发生干涉现象。而且,当一束光入射于薄膜上时,从膜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特性将随薄膜厚度而变化。通过测定反映反射光或透射光特性的某个参量,即可测定薄膜的厚度。显然,用这种方法所测量的是薄膜的光学厚度,以入射光的波长λ作为计量单位,精确度达±10%。如果设膜的折射率n 与块材相同,则从光学厚度(nt )可求得薄膜的几何厚度t 。

监控透射率的原理与监控反射率是一致的。不过当透射率为极大值时,反射

率为极小值,当透射率为极小值时,反射率则相反。它们的极值点是同时发生的,所对应的膜厚也相同。因此,记录透射率在淀积过程中经过极值点的次数,同样可以监控淀积膜的厚度。

需要指出,金属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性很强,无法观察出极值点。因此,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测定或监控金属薄膜。

3.等厚干涉条纹法

如果在楔形薄膜上产生单色干涉光,在一定厚度下就能满足最大和最小的干涉条件,因此,能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平行条纹。这已成为膜厚测量的标准方法。如果厚度不规则,则干涉条纹也呈现不规则的形状。

图2-36是这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产生干涉的膜层是由一小角度的两块光学平板之间的空气隙所形成,其中一块蒸镀有被测薄膜,并在其表面上形成台阶,两块平板上都蒸镀有相同材料的金属薄膜。由于两者之间间隔很小,于是干涉条纹就非常窄。如图2-37所示,如果L 是条纹间距,△L 是条纹的位移,则薄膜厚度可由下式给出

2

λ??=L L t 式中,λ是单以光的波长。

图1-17 等厚干涉条纹法原理 图1-18 在薄膜台阶处干涉条纹的位移

五、触针法

这种方法在针尖上镶有曲率半径为几微米的蓝宝石或金刚石的触针,使其在薄膜表面上移动时,由于试样的台阶会引起触针随之作阶梯式上下运动。再采用机械的、光学的或电学的方法,放大触针所运动的距离并转换成相应的读数,该读数所表征的距离即为薄膜厚度。例如,触针钻石探头半径为0.00254mm ,测试时与样品的接触压力约0.1g 。

1.差动变压器法

利用差动变压器法放大触针上下运动距离的原理如图1-19(a )所示。图中线圈2和线圈3的输出反相连接。由于铁芯被触针牵动随触针上下移动,此时,线圈2和线圈3输出差动电信号,放大此信号并显示相应于触针运动距离的数值。

2.阻抗放大法

阻抗放大法的原理如图

1-19(b )所示。由于触针上

下运动使电感器的间隙d 发生

相应的变化时,感抗随之变

化,导至线圈阻抗改变。再利

用放大电路放大并显示该阻

抗的变化量,即可表征触针上下运动的距崞。

触针式膜厚测量法广泛

用于硬质膜厚的测量,其精度

比多光束干涉法精确。但应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触针法的应用与精度:

(1)由于触针尖端的面积非常小,会穿透铝膜等易受损伤的软质膜,并在其上划出道沟,从而产生极大的误差;

(2)基片表面的起伏或不平整所造成的“噪声”亦会引起误差;

(3)被测薄膜与基片之间,必须要有膜一基台阶存在,才能进行测量。

图1-19 触针测厚计的传感器 (a )差动变压器法 (b )阻抗法

(工艺技术)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工艺

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工艺 一、概述 真空蒸镀金属薄膜是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蒸镀在薄膜基材的表面而形成复合薄膜的一种新工艺。被镀金属材料可以是金、银、铜、锌、铬、铝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铝。在塑料薄膜或纸张表面(单面或双面)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铝即成为镀铝薄膜,它广泛地用来代替铝箔复合材料如铝箔/塑料、铝箔/纸等使用。镀铝薄膜与铝箔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大减少了用铝量,节省了能源和材料,降低了成本,复合用铝箔厚度多为7~8pm,而镀铝薄膜的铝层厚度约为0.05nm左右,其耗铝量约为铝箔的1/140~1/180,且生产速度可高达450m/min。 (2)具有优良的耐折性和良好的韧性,很少出现针孔和裂口,无揉曲龟裂现象,因此对气体、水蒸汽、气味、光线等的阻隔性提高。 (3)具有极佳的金属光泽,光反射率可达97%;且可以通过涂料处理形成彩色膜,其装潢效果是铝箔所不及的。 (4)可采用屏蔽式进行部分镀铝,以获得任意图案或透明窗口,能看到内装物。 (5)镀铝层导电性能好,能消除静电效应;其封口性能好,尤其包装粉末状产品时,不会污染封口部分,保证了包装的密封性能。 (6)对印刷、复合等后加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由于以上特点,使镀铝薄膜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经济美观的新型

复合薄膜,在许多方面已取代了铝箔复合材料。主要用于风味食品、农产品的真空包装,以及药品、化妆品、香烟的包装。另外,镀铝薄膜也大量用作印刷中的烫金材料和商标标签材料等。 二、镀膜基材 镀铝薄膜的基材主要是塑料薄膜和纸张。 真空蒸镀工艺对被镀基材有以下几点要求: (1)耐热性好,基材必须能耐受蒸发源的辐射热和蒸发物的冷凝潜热。 (2)从薄膜基材上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要少;对吸湿性大的基材,在镀膜前理。 (3)基材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表面平滑度。 (4)对蒸镀层的粘接性良好;对于PP、PE等非极性材料,蒸镀前应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与镀层的粘接性。 常用的薄膜基材有:BOPET、BONY、BOPP、PE、PVC等塑料薄膜和纸张类。塑料薄膜基材中BOPET、BONY、BOPP三种基材形成的镀铝薄膜,具有极好的光泽和粘结力,是性能优良的镀铝薄膜,大量用作包装材料和印刷中的烫金材料。镀铝PE薄膜的光泽度较差,但成本较低,使用也较广。以纸基材形成的镀铝纸,其成本比镀铝塑料薄膜低;比铝箔/纸的复合材料更薄而价廉;其加工性能好,印刷中不易产生卷曲,不留下折痕等。因此大量取代铝箔/纸复合材料,用作香烟、食品等内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商标材料等。 1.真空蒸镀原理。

实验3 真空蒸发镀膜实验

实验3 真空蒸发镀膜实验 真空热蒸发镀膜就是在真空条件下加热需要蒸发的材料,当所加温度达到材料的熔点时,大量的原子或分子就会逸出,淀积到基底上而形成薄膜的过程。 【实验目的】 1.了解真空蒸发镀膜的原理。 2.掌握多功能真空蒸镀机、复合真空计等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复合真空计、真空室、机械泵、分子泵、冷水循环散热系统、载玻片、钨舟、剪刀 【实验原理】 真空蒸发镀膜的原理:将膜材置于真空镀膜室内,通过蒸发源使其加热蒸发。当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蒸发源与基片间的线尺寸后,蒸发的粒子从蒸发源表面上溢出,在飞向基片表面过程中很少受到其他粒子的碰撞阻碍,可直接到达基片表面上凝结而生成薄膜。 机械泵是利用转子不断地改变泵内空腔的容积,使抽容器内的气体随空腔体积改变,最后又被隔离而排出从而获得真空。 分子泵工作原理是:分布密集的扇叶高速旋转,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不断地对气体分子施以定向的动量和压缩作用,把空气排出腔室,由下级机械泵辅抽,完成高真空抽取。 真空机配有ZJ-52/T电阻规与ZJ-27电离规,其工作原理为: (1)电阻计的工作原理 电阻规在真空系统低压强时,利用气体分子的热传导,在高压时利用气体分子的对流传热特性,使电阻规的电阻随所测系统的压强变化而变化。电阻规的电阻与压强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故压强变化所引起的电阻规电阻值的变化,从测量桥路输出电压信号,由放大器放大,经A/D转换送入CPU进行非线处理性运算,最后显示。 (2)电离计工作原理 当电离规管灯丝加热发射电子,电子在比阴极电位更高的加速极作用下,与气体分子碰撞而使气体电离,电离后的正离子被阴极电位更负的收集极吸收,经电流放大后,通过CPU 电路修正处理,送显示器显示。 【实验内容及要求】 1. 首先将已经切割好的普通玻璃基底用碱溶液、酸溶液擦洗,然后置于含少许酒精的密闭器皿中。取一定量的蒸发材料放在钨舟上。 2. 真空热蒸发的操作步骤 (1)打开循环水开关。 (2)开总电源。 (3)缓慢打开空气阀门(要慢,避免气流速度过快损坏仪器),直到真空腔内外压强一致。

真空镀膜试验

真空镀膜实验 一、 实验目的 真空镀膜技术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中,光学仪器的反射镜,增透镜,激光器谐振腔的高反射膜,计算机上存储和记忆用的磁性薄膜,以及材料表面的超硬薄膜。此外在电子学、半导体等其它各尖端学科也都采用了真空技术。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真空蒸发镀膜技术。通过本门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几点:①较系统了解真空镀膜仪器的结构;②了解真空系统各组件的功能;③了解石英晶体振荡器测厚原理;④掌握真空蒸镀的基本原理;⑤了解真空镀膜仪器的基本操作。 二、预习要求 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对真空系统有一定了解,可以通过以下几本相关书籍获得相关信息。《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 唐伟忠著,冶金工艺出版社出版社;《薄膜物理与技术》—— 杨邦朝,王文生编著,电子科学出版社;《薄膜技术》—— 王力衡,清华大学出版社;《薄膜技术》—— 顾培夫,浙江大学出版社;《真空技术物理基础》—— 张树林,东北工学院出版社;《真空技术》—— 戴荣道,电子工业出版社。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实验过程需要的主要设备为DMDE 450型光学多层镀膜机。 真空镀膜机:本实验使用DMDE-450光学多层镀膜机,其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它主要由真空系统、蒸发设备及膜厚监控系统组成。真空系统由各种真空器件组成,主要包括:真空室;真空泵(机械泵、和分子泵);真空导管;各种真空阀门和测量真空度的真空计等。高真空阀门为碟式,机械泵与分子泵的连通阀门为三同式,将阀门拉出时,机械泵可以直接对镀膜室抽气,推入时机械泵与分子泵连通,同时也切断了机械泵与镀膜室的连接。 蒸发系统由真空钟罩,蒸发电极(共有二对), 活动挡板,蒸发源,底盘等组成。蒸发源安装在电 图3镀膜机装置图 1电离管 2高真空碟阀 3分子泵 4机械泵 5低真空磁力阀 6储气桶 7低真空三同阀 8磁力充气阀 9热偶规 10钟罩 11针型阀

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A、真空电镀原理: 一般而言,镀膜在真空镀膜机内以真空度1~5 x 10 —4Torr程度进行(1Torr=1公厘水银柱高得压力,大气压为760Torr)。其镀膜膜厚约为0.1 ~0、2微米、颜如果镀膜在特定厚度以下时(即太薄),面油对底油将会产生侵蚀、引起化学变化(如表面雾化等)。如镀膜过厚时,会产生白化得状态。颜填料,助剂,树脂,乳液,分散Dr<!——[if !supportFoot<!--[en dif]——>l〈!--[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v#W?n8D<!-—[if !supportFootnote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