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果园规划

果园规划

果园规划
果园规划

果园规划orchard planning

建立果园前的总体设计。果树是多年生、商品率高的作物,一经栽植,就在一地生长、结果多年。因此栽植前的规划对于充分发挥果树生产潜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果园规划一般包括经营规划,园址选择,用地计划,栽植设计及建设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预测等。

简史中国在2000多年前,已有种植果树的园圃。《管子·地员篇》(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提到在肥沃的土地上,适宜种植梅、杏、桃、李等果树,已有了适地适树的观点。《上林赋》(公元前1世纪)和《三辅黄图》( 汉末至南北朝之间)记载了从岭南引种到陕西的上林苑栽培荔枝,因自然条件不适而致失败的教训。在欧洲,古希腊时代有庭院栽种果树的记载。当时的果园规划,依园主的兴趣而定,多是供观赏、娱乐的园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果树生产基地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使果树生产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果园规划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规划依据主要是建园目的、果园规模和经营方式,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等社会条件。

根据经营目的,大致可分3类:①专业化商品生产果园。以生产优质果品,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宜在这类果树最适的栽植地区,选用最适宜的品种建园。大型果园要有配套的生产设施和机具,并配有包装、贮运、加工和信息服务等条件。②庭院式及观光果园。以服从城市、公园、建筑等的整体布局为前提,选择观赏、食用兼用,不同熟期与花期的品种,使周年花果相继,美化环境(见庭院栽培)。③果粮间作是中国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的一种特有形式。规划时,要考虑到粮食和果品生产两个方面,以农业为主,选择适宜的间作果树,充分利用空间、土壤及水肥资源,形成相互补益的生态环境。中国北方利用梯田边缘,南方在水田的垄背上栽种果树。风沙地区以果树作防护林,对开发山区、改造沙荒、提高收益具有重要意义(见果粮间作)。

不同国家根据具体的情况,果园规模大小不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农业集体经营的果园面积多为4~40公顷,国营园艺场的果园面积在40~600公顷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建的果园,以5公顷以内的小果园为主,但在大范围内有政府的统一建园规划,多为集中连片、分片管理。美国1980年农户果园面积平均10公顷,日本为0.39公顷,荷兰为0.1~1公顷。美国企业性果园和苏联国营果园面积多达千公顷以上。小型果园的规划,主要是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中、大型果园多为综合性经营,不一定栽培单一树种,按果树种类,实行全面规划,分区生产。以小型、个体经营为主时,除建园时大范围的统一规划外,在产前和产后实行协作经营,以提高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的及时处理。

规划内容有①园址选择。包括两重含义:规划栽培某种果树时,应选择生态条件最适宜地区作为园址; 如园地既定,则应选最适的树种和品种。两者都需首先明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在冬春气温偏低的地区或干旱地区,宜靠近大的水面,以调节气温和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霜冻和旱害; 山地缓坡、丘陵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不易遭受霜害,利于提高果品品质; 沙荒,河海沙滩,甚至轻盐碱地,只要规划合理,改良土壤,正确设置排灌系统,选择适宜树种,也可取得成功。如沙荒地栽培扁桃、阿月浑子; 轻盐碱地栽培葡萄、枣; 河滩、海滩沙地栽梨树; 水田畦埂种植柑橘等。②用地计划。园址选定后,要进行

地形测绘和上壤调查。绘制果园平面图,标出果园位置、边界、面积,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如建筑物、水井、渠道、道路,原有树木、作物或植被等。果园地形图宜标出等高线,土壤分布图和剖面图宜标明土壤肥力,地面冲刷,侵蚀程度、水资源状况等。在安排果园用地时,大、中型果园果树栽植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80%以上,除防护林、道路外,药池、水池、粪池、房屋、机具棚、包装场等应本着节省土地,方便管理的原则,设在非耕地或薄地上。

中、大型果园要依地形、面积和树种划分栽植小区。小区的形状、大小、方位,以方便作业,充分发挥机具效益,便于果园水土保持,以及便于采收运输为原则。山地丘陵果园,多按地形分区,面积不等,因地制宜; 平地果园土地整齐,小区可以稍大。小型果园,不便用大型机械,可只留田间支路,不必形成明显小区。小区应尽量呈长方形,长边与主林带方向一致(见果园防护林)。果树的行间,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以南北向为宜。

果园道路一般设干路、支路。干路供车辆机具通行,位于小区之间。路宽按运输量及车辆机具来设计,通常3~5米; 支路设在小区内,将果树的行距加宽1~1.5米即可,供田间作业用。大型果园应设主路,以连接干路和各个分场,及以包装、贮藏、加工场所。在山地、丘陵梯田或撩壕的情况下,多用梯田边缘、田埂作为支路,而干路、主路则需顺坡迂迴上下,以防止水田流失。道路设置还应与排灌系统、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林等统一设计,综合施工,尽量少占地,节省费用。③栽植设计。选择树种应为最适于当地栽植的果树。在城市郊区、工矿区及交通要道近旁设置的果园,应多树种、多品种搭配,形成多样化,但又不失之杂乱,以供应鲜果、活跃市场为主;山区交通不便的和边远地区以及劳力不足的果园,应以耐贮运,能就地进行初加工的树种为主,干、鲜果适当配合。品种的选择,除考虑良种化、区域化外,要预测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选用具有竞争潜力的品种( 见品种配置)。④栽植密度。投产年限,与果园建园全部投资的回收有直接关系。果树早期产量,通常与栽植密度呈正相关。适度密植,可以提高果园早期经济效益。因此,应按不同树种、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对栽植密度做出适当设计(见栽植密度、矮化栽培),并对果树的始果期、早期增产幅度、持续高产年限、单位面积产量及投资、收益等做出预测,选定最佳方案,以便尽早回收投资,且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产效益。

地区性的果树发展规划,果品生产基地规划,大型综合性果品生产企业规划,除考虑上述原则外,更要充分考虑具体的环境条件,社会因素,避免造成损失。

随着果树生产集约化、良种化的发展,大规模果园采用大型、先进机具,并联合经办产品包装、贮藏、加工、运输业务。小面积果园精耕细作。果园规划上也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字数:2646

作者:陆秋农

知识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果树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第137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