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市场价值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影响

非市场价值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影响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9 年 第29 卷 第4 期 CHINAPOPUL7n〇N,RESOlJRCESANDENVIRONMENT Vol.29 No.4 2019史雨星,李超琼,赵敏娟?非市场价值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影响?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〇19,29(4):94-1〇3. [SHI Yuxing,LI Chaoqiong,ZHAO Minjuan.The impact of non-market value cognition and social capital on farmers’willingness in farmland protection cooperation#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9,29(4) :94 -103. $

非市场价值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户耕地

保护合作意愿的影响

史雨星1!2李超琼1!2赵敏娟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全面改善耕地质量,充分释放耕地社会生态效益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的内在要求。小农经营下,农户耕地保护合 作是实现耕地质量全面改善的可行路径,但往往因缺乏动力和“搭便车”行为而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本文从集体行动视角出发,结合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分别以非市扬价值认知和社会资本表征自主因素和嵌入因素,理论上分析了两类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 愿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张掖市71*户农户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耕地非市扬价值认知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 愿的自主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农户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认知、耕地对当代人的社会保障价值认知和对后代 人的社会保障价值认知水平越高,其耕地保护合作意愿越强。②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的嵌入因素,通过信息传递、信任机制和规范约束等改变农户选择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合作意愿;人际信任有利于提高农户耕地保护 合作意愿,但制度信任对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影响不显著;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均有利于提高农户耕地保护合作意愿,且强连接网络的边际效用大于弱连接网络。③性别和受教育水平也会显著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合作意愿,相对于女性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 而言,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更愿意参与耕地保护合作。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开展社会化的耕地非市扬价值教育以提高农 民耕地非市扬价值认知,培育农村社会资本以营造良好的集体行动环境,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分批有序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合作等 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市扬价值认知;社会资本;耕地保护合作(集体行动;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04(2019)04 -0094 -10D O I:10.12062/c p r e.20181103

耕地系统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生态调节、文 化传承、休闲娱乐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非生产性功能[1]。根 据《201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统计,20D年全国耕地平 均质量等别仅为9.96等(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 耕地质量最好等最差,9~ 12等为中等地',中、低等地 占到耕地总面积的70. 5_。耕地退化不仅影响经济产 出,还影响到耕地系统生态和社会功能的发挥[2],已经成 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实现耕地质量保护和恢复,是政府和理论界高度关注 的问题。许多学者围绕农户耕地保护意识[3<、保护意 愿[5_6]及保护行为[7_9]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其耕地保护意愿和行为对于 耕地质量保护和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社会经济 特征、生计资本状况、土地禀赋、农业收益、土地产权等都深刻影响着农户耕地保护意愿或行为。然而,已有研究多 从农户个体的耕地保护行为出发,忽视了农户耕地保护集 体行动的作用。耕地保护与恢复是对耕地生态系统属性 功能的保护和恢复,需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尤其 是耕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10]。《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 范(试行)》指出,土地整治要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 整治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和全程参 与。相对于耕地生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现阶段小农经营 下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呈现个体性和非组织性,主要表现 为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和农业废弃物回收等有限的个体 行为,难以和耕地生态系统整体质量的保护和恢复的要求 相匹配-对于耕地平整、农田防护林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灌排设施维护等带有公共投资性质且投资较高、收益容易 溢出的基础设施的供给却难以承担。然而,采取这些措施

收稿日期:2018-10-12修回日期:2018-12-16

作者简介:史雨星,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E-mail:yuxing.shi@nwsua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922594.html,。

通讯作者:赵敏娟,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自然资源管理。E-mail:minjuan.zh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922594.html,。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构建:全价值评估与多中心途径”(批准号:15ZDA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协同研究:全价值评估与公众支持”(批准号(71373209)。

%9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