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奇偶函数和差积商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口诀

奇偶函数和差积商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口诀

奇偶函数和差积商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口诀

奇偶函数和差积商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口诀

1、奇偶函数和差积商运算总结规律:

和差按同同====积商按正负(奇负偶正)

2、复合函数的奇偶性总结:相同就相同,不同就归偶。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奇偶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学生在学了函数的概念和单调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本节课对巩固前面的知识,以及为后面进一步学好指、对、幂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内容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进入高中,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学生很难从前面所学的函数的单调性联系到函数图形的对称性所反映的函数的奇偶性,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 三、概念解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一个整体性质,定义域关于原点呈中心对称是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当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相等或相反,表现在图象上,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关于原点呈中心对称。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经历自主建构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的过程;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 难点: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及判定函数奇偶性 六、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观察归纳 ,形成概念设疑答问深化概念应用新知巩固概念引导回顾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课件中物体的特点) 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的对称到数学中的对称,引入课题,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问题1-1:填空: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y)关于y轴对称点P’( , )

(完整版)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一) 知识点拨 和、差的规律见下表(m≠0) 精讲精练 【例题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是否发生变化? 【思路】一个加数增加9,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9;假如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就减少9;和先增加9,接着又减少9,所以不发生变化。 【练习1】 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8,另一个数加8,和是否变化? 2.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加 3.另一个数也加3.和起什么变化? 3.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6,另一个数减2. 和起什么变化? 【例题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思路】一个加数增加10,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10。现在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减少10-6=4。

【练习2】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增加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减少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8,要使和减少8,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例题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 【思路】被减数增加8,假如减数不变,差就增加8;假如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8,差就减少8。两个数的差先增加8,接着又减少8,所以不起什么变化。 【练习3】 1.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6,减数也减少6,差是否起变化? 2.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12.减数减少12.差起什么变化? 3.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10,减数增加10,差起什么变化? 【例题4】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 【思路】如果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将扩大8倍;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缩小2倍。积先扩大8倍又缩小2倍,因此,积扩大了8÷2=4倍。 【练习4】 1.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和是否起变化?

基本初等函数专项训练经典题

一、简答题 1、设.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设函数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求在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已知函数f(x)=x2+2ax+1(a∈R),f′(x)是f(x)的导函数. (1)若x∈[-2,-1],不等式f(x)≤f′(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解关于x的方程f(x)=|f′(x)|; (3)设函数g(x)=,求g(x)在x∈[2,4]时的最小值. 4、经市场调查,某旅游城市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以30天计),旅游人数f(t)(万人)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f(t)=4+,人均消费g(t)(元)与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近似满足g(t)=115-|t-15|. (1)求该城市的旅游日收益w(t)(万元)与时间t(1≤t≤30,t∈N*)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城市旅游日收益的最小值(万元). 5、某商场对A品牌的商品进行了市场调查,预计2012年从1月起前x个月顾客对A品牌的商品的需求总量P(x)件与月份x的近似关系是: P(x)=x(x+1)(41-2x)(x≤12且x∈N*)

(1)写出第x月的需求量f(x)的表达式; (2)若第x月的销售量g(x)= (单位:件),每件利润q(x)元与月份x的近似关系为:q(x)=,问:该商场销售A品牌商品,预计第几月的月利润达到最大值?月利润最大值是多少?(e6≈403) 6、已知函数f(x)=x2-(1+2a)x+a ln x(a为常数). (1)当a=-1时,求曲线y=f(x)在x=1处切线的方程; (2)当a>0时,讨论函数y=f(x)在区间(0,1)上的单调性,并写出相应的单调区间. 7、某创业投资公司拟投资开发某种新能源产品,估计能获得10万元到1 000万元的投资收益.现准备制定一个对科研课题组的奖励方案:资金y(单位:万元)随投资收益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且奖金不超过9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投资收益的20%. (1)若建立函数y=f(x)模型制定奖励方案,试用数学语言表述该公司对奖励函数f(x)模型的基本要求,并分析函数y=+2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的奖励函数模型,并说明原因; (2)若该公司采用模型函数y=作为奖励函数模型,试确定最小的正整数a的值. 8、已知函数图象上一点P(2,f(2))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的值; (Ⅱ)若方程在内有两个不等实根,求的取值范围(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 (Ⅲ)令,如果图象与轴交于,AB中点为,求 证:. 9、已知命题p:函数y=log a(1-2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命题q:不等式(a-2)x2+2(a-2)x-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若p∨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奇偶性教学案例

函数奇偶性教学案例 课题:函数奇偶性 —数学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 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 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情境抽象出函数的奇偶性定义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中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根据就业1205烹饪班的实际情况,学生刚来我校时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和方法落后,进校后对学习数学感到吃力,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但通过半学期来同学们的刻苦努力,本班学生已熟悉中职数学的学习,对相关数学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些兴趣和信心。 四、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实践,观察,归纳,应用。 2、教学用具:白纸,直尺,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中,有过许多对美的感受,如:外表美,自然美,和谐美,对称美……;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对称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对称的事物,比如:宏伟的建筑、美丽的蝴蝶,展翅飞翔的白鸽。。。 教师:你们还能列举出生活中的对称的实例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如果把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入到我们数学领域中,它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函数中的对称问题。(引出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完整版)函数奇偶性知识点和经典题型归纳

函数奇偶性 知识梳理 1. 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1)奇函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 则这个函数叫奇函数. (2)偶函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 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3)奇偶性:如果函数()f x 是奇函数或偶函数,那么我们就说函数()f x 具有奇偶性. (4)非奇非偶函数:无奇偶性的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注意:(1)奇函数若在0x =时有定义,则(0)0f =. (2)若()0f x =且()f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单调性: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3.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1)图像法 (2)定义法 ○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 确定f(-x)与f(x)的关系; ○ 3 作出相应结论: 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 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例题精讲 【例1】若函数2()f x ax bx =+是偶函数,求b 的值. 解:∵函数 f (x )=ax 2+bx 是偶函数, ∴f (-x )=f (x ).∴ax 2+bx= ax 2-bx. ∴2bx=0. ∴b =0. 【例3】已知函数21()f x x =在y 轴左边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画出它右边的图象. 题型一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例4】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2()||(1)f x x x =+; (2)1()f x x x =;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中,有过许多对美的感受,请想一下有哪些美? 对于对称美,请想一下哪些事物给过你对称美的感觉呢? 生活中的美引入我们的数学领域中,它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若给它适当地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会发现什么特点? 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在坐标系中对称的函数

二、复习预习 1、复习单调性的概念 2、复习初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3、预习奇偶性的概念 4、预习奇偶性的应用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函数的奇偶性 [探究] 1. 提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必要不充分条件. 2.若f(x)是奇函数且在x=0处有定义,是否有f(0)=0?如果是偶函数呢? 提示:如果f(x)是奇函数时,f(0)=-f(0),则f(0)=0;如果f(x)是偶函数时,f(0)不一定为0,如f(x)=x2+1. 3.是否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若有,有多少个? 提示:存在,如f(x)=0,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一个数集,这样的函数有无穷多个.

考点2 周期性 (1)周期函数: 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任何值时,都有f(x+T)=f(x),那么就称函数y =f(x)为周期函数,称T为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 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lg 1-x 1+x ;(2)f(x)= ? ? ?x2+x(x>0), x2-x(x<0); (3)f(x)= lg(1-x2) |x2-2|-2 .

《正弦函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正弦函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神木职教中心张瑜 通过数学组对笔者《正弦函数的性质》的集体评课,获益匪浅。我将自己的优、劣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首先,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为琐碎,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我们的学情是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理解、计算能力不强;其次,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性都很差。这两方面都给我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的组织带来了困难。如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科学有效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听得懂,学得会”,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准备充分,达到预计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多媒体中作了动画---正弦函数的图像,从图像入手引入正弦函数的性质。能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气氛中开始探索新知识。 2、数学中体现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原则。本课主要从正弦函数的图像中观察性质,主要从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室的引导下,学生能主动思考,得到重要结论。 3、在处理教材上,思路清晰,难易把握适中。大多数学生吸收情况良好,而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尽管公开课上得比较顺利,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我认真反思,并在今后不断努力改进: 1、在重点知识的强调上稍快,给学生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不足。比如学生根据图像得出性质后,应该让学生给出完整的结论。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有点仓促,应该多提问几个学生,了解他们这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是蜻蜓点水,几句话给出总结。 3、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 1.证明函数上的单调性. 证明:在(0,+∞)上任取x1、x2(x1≠x2),令△x=x2-x1>0 则 ∵x1>0,x2>0,∴∴上式<0,∴△y=f(x2)-f(x1)<0 ∴上递减. 总结升华: [1]证明函数单调性要求使用定义; [2]如何比较两个量的大小?(作差) [3]如何判断一个式子的符号?(对差适当变形) 举一反三: 【变式1】用定义证明函数上是减函数.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单调性定义的理解,在现阶段,定义是证明单调性的唯一途径. 证明:设x1,x2是区间上的任意实数,且x10 ∴x1f(x2) 上是减函数. 总结升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此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这个函数,在此可以尝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大致给出函数的图象.

类型二、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 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x2-3|x|+2;(2) 解:(1)由图象对称性,画出草图 ∴f(x)在上递减,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2) ∴图象为 ∴f(x)在上递增. 举一反三: 【变式1】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x+1|;(2)(3). 解:(1)画出函数图象, ∴函数的减区间为,函数的增区间为(-1,+∞); (2)定义域为,其中u=2x-1为增函数,

在(-∞,0)与(0,+∞)为减函数,则上为减函数; (3)定义域为(-∞,0)∪(0,+∞),单调增区间为:(-∞,0),单调减区间为(0,+∞). 总结升华: [1]数形结合利用图象判断函数单调区间; [2]关于二次函数单调区间问题,单调性变化的点与对称轴相关.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将复合函数分解为内、外层函数;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解决.关注:内外层函数同向变化→复合函数为增函数;内外层函数反向变化→复合函数为减函数. 类型三、单调性的应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求函数值域,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 已知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比较f(a2-a+1)与的大小. 解:又f(x)在(0,+∞)上是减函数,则. 4. 求下列函数值域: (1);1)x∈[5,10];2)x∈(-3,-2)∪(-2,1); (2)y=x2-2x+3;1)x∈[-1,1];2)x∈[-2,2]. 思路点拨:(1)可应用函数的单调性;(2)数形结合. 解:(1)2个单位,再上移2个单位得到,如图 1)f(x)在[5,10]上单增,;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练习题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1.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若f (x +2)为偶函数,则f (1)=1,则f (8)+f (9)= ( ) A. -2 B.-1 C. 0 D. 1 2.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③)62cos(π +=x y ,④)42tan(π -=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 |)(|)(x g x f 是奇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4.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若当(]0,1x ∈时 2()1f x x =-,则7()2 f 的值为 A 34- B 34 C 12- D 12 5.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 sin y x = B. 3y x = C. x y e = D. y = 6.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 ≤1时,()f x =2(1)x x -,则5 ()2f -= (A) -12 (B)1 4- (C)14 (D)12 7.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x y -= 8.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1f x x =- B.()2f x x x =+ C.()22x x f x -=- D.()22x x f x -=+ 9.偶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f(3)=3,则f(-1)=_______. 10.函数)4)(()(-+=x a x x f 为偶函数,则实数a = . 11.已知()f x 为奇函数,()()9,(2)3,(2)g x f x g f =+-==则 .

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教学反思

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复习课的反思 高三数学的一轮复习时,教师们往往只注意知识点复习是否全面,而使一些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忽略,可说是“赢了起点,却失去了终点”,实在令人感到可惜.而且现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除了的图像和性质、几个三角恒等式是A级要求外,其他都是B级要求,特别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是C级要求,只记公式而不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是不能适应三角函数题的千变万化的。下面就高三一轮复习中三角函数复习中的“滑过”现象谈谈本人的反思。 一:三角函数复习中知识的发生过程 许多教师认为三角函数这章重点是公式的灵活应用,于是让学生背公式、默公式,而对三角函数中知识的发生过程则一带而过,使得学生对三角函数这章最本质的东西没有概念。 教师在复习三角函数时往往首先复习角的概念的扩充(任意角),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忽视了三角函数定义的生成过程:怎样将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忽视了这一过程,学生往往没有将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下研究的意识,使有些问题可能错过一些直接的简单的解法。 二:三角函数复习中知识的发展过程 三角函数这章内容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公式多,尤其是三角恒等变换这节内容。教师们往往要学生强化记忆,甚至默写、罚抄,再反复操练,认为熟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会。然而内容的复习具有阶段性,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时间一长,就渐渐淡忘了。我们应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如复习三角恒等变换时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作用——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间的内在关系,使各公式之间形成公式链,通过公式间的内在关系的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前面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换角的思想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上的化归思想;培养了学生将知识链接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这是对他终生受益的。 复习课虽不能像新授课那样细致,但也不能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可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如:诱导公式,一方面可让学生根据角和终边的关系得到此公式,另一方面,也可与后面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联系起来,更方便学生掌握。 三:三角函数复习课堂中的人为忽视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也常常造成教学中的忽视现象。例如多数情况下,教师都很擅长提出引导性问题来发学生思考,但往往又不留下思考的空间,而是习惯地自问自答,从而使学生错失许多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得“滑过”现象发生得自然而然,而教师并不能经常意到。比如,在“求满足的角x”时,教师常常在学生还没有思考或还没有思考完成就会提出警告:定位要好、定量要准,看它的终边在哪一象限呢?这样一来,就使学生体验“犯错误”的机会白白流失。要知道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关键地方犯些错误,远比正面强调来得深刻、有力的多。又如,曾有某教师用这样一道题“若α,β为锐角,sinα=,cos(α+β)= ,求cosβ”来锻炼学生灵活应用公式的能力,但有一学生直观观察后发现:这样的角根本不存在,因为α+β<α,该题本身就是一错题。但这使这位教师很不乐意,训斥该生:“你能学会使用公式就不错了,就会胡思乱想”。教师对这种“求异思维”不是宽容,不是肯定,而是排斥,任其“滑过”,着实令人扼腕。诚然,这道错题并不影响使用公式,但学生基于批判性的创造性思维可能是多少公式也难以换来的,善待学生出现的“非标准思路”,不使其轻易“滑过”,可能不亚于机械地解数十、百道题。这与路政建设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道路并非越直越好,适当增加转弯是一种科学的做法是一致的。 原因在于,笔直的路往往促成车速太快,“一滑而过”的效应不仅易于造成路边“景点”的流失,而且容易削弱司机的注意力和操作能动性,并滋生其惰性心理。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置的面面俱到、自然顺畅,学生无需费多少心力,即可一蹴而就;或者即便设置了“障碍”,但由于教学进程太快,没有留下跨越“障碍”的余地,就容易使许多具备探索价值的内容不经意间“滑

奇偶性的典型例题

函数的奇偶性 一、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定义说明: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⑴)()(x f x f =- ?)(x f 是偶函数; ⑵)()(x f x f -=-?)(x f 奇函数;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二、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性质 ①、对称性: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②、整体性: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必须成立; ③、可逆性: )()(x f x f =- ?)(x f 是偶函数; )()(x f x f -=-?)(x f 奇函数; ④、等价性:)()(x f x f =-?0)()(=--x f x f )()(x f x f -=-?0)()(=+-x f x f ⑤、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⑥、可分性:根据函数奇偶性可将函数分类为四类: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三、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大致有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主要考查)(x f 是否与)(x f -、)(x f 相等,判断步骤如下: ①、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数量关系)()(x f x f ±=-哪个成立; 例1:判断下列各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 ⑴、x x x f 2)(3+= ⑵、2 432)(x x x f += ⑶、1 )(2 3--=x x x x f ⑷、2)(x x f = []2,1-∈x

⑸、x x x f -+-=22)( ⑹、2211)(x x x f -+-= 解:⑴为奇函数 ⑵为偶函数 ⑶为非奇非偶函数 ⑷为非奇非偶函数 ⑸为非奇非偶函数 ⑹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注:教材中的解答过程中对定义域的判断忽略了。 例2:判断函数???<≥-=)0()0()(22x x x x x f 的奇偶性。 .)(),()() ()()()(,0,0) ()()(,0,0) (0)0(:22222为奇函数故总有有时即当有时即当解x f x f x f x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f =-∴-=--=-=->-<-=-=--=-<->-== 第二种方法:利用一些已知函数的奇偶性及下列准则(前提条件为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交集不为空集):两个奇函数的代数和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既不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积为偶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是奇函数。 四、关于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命题的判定。 命题 1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 此命题正确。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这一点可以由奇偶性定义直接得出。 命题2 两个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奇函数;两个偶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 此命题错误。一方面,如果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那么它们的和或差没有定义;另一方面,两个奇函数的差或两个偶函数的差可能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如f(x)=x(x ∈〔-1,1〕),g(x)=x(x ∈〔-2,2〕),可以看出函数f(x)与g(x)都是定义域上的函数,它们的差只在区间〔-1,1〕上有定义且f(x)-g(x)=0,而在此区间上函数f(x)-g(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命题3 f(x)是任意函数,那么|f(x)|与f(|x|)都是偶函数。 此命题错误。一方面,对于函数|f(x)|=? ??<-≥),0)((),(0)((),(x f x f x f x f 不能保证f(-x)=f(x)或f(-x)=-f(x);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任意函数f(x)而言,不能保证它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所给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函数f(|x|)是偶函数。 命题4 如果函数f(x)满足:|f(x)|=|f(-x)|,那么函数f(x)是奇函数或偶 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综合运用

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 1.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 满足 f(x+2)= -f(x) f(6) 的值为 ( ) A.-1 B.0 C.1 D.2 【答案】 B 【解析】 ∵ f(x+2)=-f(x), ∴ f(6)=f(4+2)=-f(4)=f(2)= -f(0) 又 f(x) 为R 上的奇函数 , ∴ f(0)=0. ∴ f(6)=0. 2. 函数 f ( x) x 3 sin x 1( x R), 若 f(a)=2, 则 f(-a) 的值为 ( ) A.3 B.0 C.-1 D.-2 【答案】 B 【解析】 设 g ( x) 3 sinx, 很明显 g(x) 是一个奇函数 . x ∴ f(x)=g(x)+1. ∵ f(a)=g(a)+1=2, ∴ g(a)=1. ∴ g(-a)=-1. ∴ f(-a)=g(-a)+1=-1+1=0. 3. 已知 f(x)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 并满足 f(x+2)= 1 1 x 2 时 ,f(x)=x-2, 则 f ( x) f(6.5) 等于?? ( ) A.4.5 B.-4.5 C.0.5 D.-0.5 【答案】 D 【 解 析 】 由 f(x 2) 1 得 f(x 4) 1 f ( x ) f ( x 2) f(6.5)=f(2.5). 因为 f(x) 是偶函数 , 得 f(2.5)=f(-2.5)=f(1.5), 而 1 x 2 时 ,f(x)=x-2, 所以 f(1.5)=-0.5. 综上 , 知f(6.5)=-0.5. 4. 已知函数 f(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 当 x>0时 ,f(x)= - 是 ( ) A. ( 1) B. ( 1] C. (1 ) D. [1 ) 【答案】 A 【解析】 当 x>0时 f ( x ) 1 2 x 1 1 x 2 当 x<0时,-x>0, ∴ f( x ) 1 2 x . 又∵ f(x) 为 R 上的奇函数 , ∴ f(-x)=-f(x). ∴ f ( x ) 1 2 x . ∴ f ( x ) 2 x 1 . ∴ f ( x) 2 1 1 即 2 x 1 . x ∴ x<-1. 2 2 ∴不等式 f ( x ) 1 的解集是 ( 1) . 2 5. 设 g(x) 是定义在 R 上、以 1为周期的函数 . 若函数 f(x)=x+g(x) 则f(x) 在区间 [0,3] . f ( x) 那 么 f(x) 的 周 期 是 4, 得 2 x 则不等式 f ( x) 1 的解集 2 1 2 在区间 [0,1] 上的值域为 [-2,5],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6页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本节课主要整理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例3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材以星期天玲玲一家三口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为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先通过解决“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来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再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编排与以前教材有大不同,改变了过去通过单纯解答混合运算题以达到掌握、记忆运算顺序的设计意图,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意义,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 ●设计意图: 针对实际问题找出数量关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对重点字词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如何将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并在解答过程中说明运算的顺序。根据情境呈现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将综合算式计算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几步计算解决的,只要能做合理的解释都给予鼓励。对于两步以上解答的,可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以此巩固上面总结的混合运算顺序。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练习巩固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算理。 2.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 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函数的基本性质(考点加经典例题分析)

函数的基本性质 函数的三个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一、单调性 1、定义:对于函数)(x f y =,对于定义域内的自变量的任意两个值21,x x ,当21x x <时,都有))()()(()(2121x f x f x f x f ><或,那么就说函数)(x f y =在这个区间上是增(或减)函数。 2、图像特点: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提示:判断函数单调性一般都使用图像法,尤其是分段函数的单调性。) 3.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对函数c bx ax x f ++=2 )()0(≠a , 当0>a 时函数)(x f 在对称轴a b x 2- =的左侧单调减小,右侧单调增加; 当0-x f x f x f x f 或; ⑸根据定义下结论。 例2、判断函数1 2)(-+= x x x f 在)0,(-∞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5.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x g f y =在区间),(b a 具有单调性的规律见下表: 以上规律还可总结为:“同向得增,异向得减”或“同增异减”。 例3:函数322-+=x 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 ( ) A.]3,(--∞ B.),1[+∞- C.]1,(--∞ D.),1[+∞ 6.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 判断函数)(x f y =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解不等式;求最值(值域)。 例4:求函数1 2-= x y 在区间]6,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奇偶性 1.定义: 如果对于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 f x f =-,那么函数f(x)就叫偶函数; (等价于:0)()()()(=--?=-x f x f x f x f ) 如果对于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x f x f -=-,那么函数f(x)就叫奇函数。 (等价于:0)()()()(=+-?-=-x f x f x f x f ) 注意:当0)(≠x f 时,也可用1) ()(±=-x f x f 来判断。 2.奇、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函数的定义域在数轴上所示的区间关于原点对称。 若函数)(x f 为奇函数,且在x=0处有定义,则0)0(=f ; 3.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的步骤 ⑴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⑵再判断)()(x f x f -=-或)()(x f x f =- 是否恒成立。

1.10基本初等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

1.10基本初等函数奇偶性和周期性 姓名___________ 本节重点:①能够正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②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解题。 一.基础练习 1. 写出下列函数中,奇函数是________;偶函数是________;非奇非偶函数是________ ①sin 2y x = ②2cos y x = ③4221y x x =++ ④2(1)y x =- ⑤()x x f x e e -=- ⑥1()1 x f x x -=+ ⑦1()lg 1 x f x x -=+ ⑧23 ()f x x -= 2. 已知多项式函数32()f x ax bx cx d =+++,系数,,,a b c d 满足__________时,()f x 是奇函数; 满足___________时,它是偶函数. 3.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则(2)f =________. 4. 函数sin 2y x =的周期是________;tan y x π=的周期是________. 5. 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03x << ()f x 图象如右,则不等式 ()0f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二、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2 ()2||3f x x x =-- (2)22 2,0 ()2,0 x x x f x x x x ?-≥?=?--,实数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数学组喻俊邦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图象直观获得函数奇偶性的认识,然后利用表格探究数量变化特征,通过代数运算,验证发现的数量特征对定义域中的”任意”值都成立,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奇偶函数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幻灯片的设计 幻灯片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辅助我的教学活动,但是数学学科中应注意到幻灯片的设计,在出现某些字或者数字时应直接出现,而不要设计成动画的形式,以免学生分散注意力。 2.学生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学生的活动,由单一的问答式转化为多方位的考察,可以采用学生板演或者把学生练习投影到屏幕上让全班学生纠正等方式,更好的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3.例题书写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要对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讲解,并书写解题过程,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模仿。在书写解题过程或定义时要认真板书,保证字迹清楚,便于学生仿照。 4.语言组织 在讲授过程中还要注意到说话语速,语言组织等讲授技巧,应该用平缓的语气讲授,语言描述要简练易懂,不能拖泥带水。 5.教学环节的完整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到教学环节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有复习引入、讲授新课、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等几个重要的环节,有时候可能因为紧张等各种因素往往忽略小细节,遗漏其中的某一环节,造成教学设计不完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环节。 6.教案设计的完整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因为考虑到有幻灯片而没有在教案中设计“板书设计”这个环节,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又用到了板书,所以一定要设计“板书设计”,以保证教案的完整性。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以后的教学反思,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完善,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这些错误,以便更好的适应教学,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函数的奇偶性练习题[(附答案)

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f (x )=x(-1﹤x ≦1)的奇偶性是 ( ) A .奇函数非偶函数 B .偶函数非奇函数 C .奇函数且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2. 已知函数f (x )=ax 2+bx +c (a ≠0)是偶函数,那么g (x )=ax 3+bx 2+cx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奇又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3. 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且f (2)=0,则使得f (x )<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 A.(-∞,2) B. (2,+∞) C. (-∞,-2)?(2,+∞) D. (-2,2) 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 当x ∈(-∞,0)时,f (x )=x -x 4,则 当x ∈(0.+∞)时,f (x )= . 5.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 (x )=lg (12+x -x ); (2)f (x )=2-x +x -2 (3) f (x )=? ? ?>+<-). 0() 1(),0()1(x x x x x x 6.已知g (x )=-x 2-3,f (x )是二次函数,当x ∈[-1,2]时,f (x )的最小值是1,且f (x )+g (x )是奇函数,求f (x )的表达式。 7.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f (x )是减函数,且f(1-a)+f(1-a 2 )<0,求a 的取值范围 8.已知函数21 ()(,,)ax f x a b c N bx c += ∈+是奇函数,(1)2,(2)3,f f =<且()[1,)f x +∞在上是增函数, (1)求a,b,c 的值; (2)当x ∈[-1,0)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9.定义在R 上的单调函数f (x )满足f (3)=log 23且对任意x ,y ∈R 都有 f (x+y )=f (x )+f (y ). (1)求证f (x )为奇函数; (2)若f (k ·3x )+f (3x -9x -2)<0对任意x ∈R 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1.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2.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奇偶性. 3.了解函数周期性、最小正周期的含义,会判断、应用简单函数的周期性. ★备考知考情 1.对函数奇偶性的考查,主要涉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利用奇偶函数图象的特点解决相关问题,利用函数奇偶性求函数值,根据函数奇偶性求参数值等. 2.常与函数的求值及其图象、单调性、对称性、零点等知识交汇命题. 3.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P18 注意: 研究函数奇偶性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知识点一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与图象特征 1.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2.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1

2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知识点二 奇函数、偶函数的性质 1.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 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2. 若f (x )是奇函数,且在x =0处有定义,则(0)0=f . 3. 若f (x )为偶函数,则()()(||)f x f x f x =-=. 《名师一号》P19 问题探究 问题1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易忽视判断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2)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时,必须对定义域内的 每一个x , 均有f (-x )=-f (x )、f (-x )=f (x ), 而不能说存在x 0使f (-x 0)=-f (x 0)、f (-x 0)=f (x 0). (补充) 1、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包含0,则(0)0=f . (0)0=f 是()f x 为奇函数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1)定义法: 1)首先要研究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奇偶性》公开课优秀教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材: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数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主要特点:这本教材注意与初中有关知识紧密衔接,注重基础,增加弹性,使用教材可以根据有关专业的特点,选用相关的章节,教学要求和练习内容分A、B两档,适应分层教学。练习A的题目主要是基础练习,供全体学生学习,也是最低的要求;练习B的题目为拓展延伸的练习,供学有余力并且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主要是探究用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奇、偶函数的性质(课本不要求证明)是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给予辅导。教材已经分层编写,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时可以不分班教学。 任教班级特点:会计072班共有学生62人,男生6人,女生56人。学生数学平均入学成绩为58.3分,上课纪律良好,学生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使用了这本教材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数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的对称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 教 学重点 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 学难点 弄清的关系. 教 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较多的函数图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认识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做好准备] 对称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美丽的蝴蝶是左右对称的(轴对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以对称形式呈现的事物,如汽车的车前灯、音响中的音箱,汉字中也有诸如“双”、“林”等对称形式的字体,这些都给以对称的感觉。函数里也有这样的现象。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1、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提醒学生:中心对称——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